1. 国内首部见义勇为题材电影,《直击现场》定档9月10日,电影讲述了什么
电影《直击现场》讲述了三位90后来自福建莆田农村的表兄弟身揣梦想进城打工,一次见义勇为,被五个疯狂的歹徒砍伤住院,他们一个生死未卜,两个手筋断裂,巨额医药费让本就贫困的家庭陷入绝望。一波未平,“罗生门”又起,希望与绝望轮番上阵;警方为查明真相,与歹徒斗智斗勇,一场试探人性的拉锯战暗涛汹涌......
电影《直击现场》根据2011年6月25日凌晨“英雄三兄弟”在厦门见义勇为的真实事件改编“以人民为中心”的国家执政理念,是我们背后的力量;《民法典》也对见义勇为的行为进一步保护规定。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坚信:做好事,有好报。“见义勇为,见义智为,互帮互助,爱心传递”-----让社会要变得更好,需要我们一起努力!
2. 中国主旋律电影的创作目前存在什么主要问题如何解决
主要问题是如何确保P民不敢说真话,票房赶超阿凡达。最好的办法是派解放军去街上抓人塞进电影院,每场超员率要维持在300%以上
3. 张辉的从艺经历
1962年,张辉出生于安徽省郎溪县的一个梨园世家,在剧团排练场渡过了童年,幼小的他看到父辈们在舞台上塑造的一个又一个鲜活的艺术形象时,总是羡慕不已。耳濡目染之下,还在吖吖学语的张辉,就开始模仿戏曲动作、哼唱戏曲声腔,幼小的心灵中种下了长大要成为艺术传人的宿愿。
1975年安徽省艺术学校到郎溪县招收黄梅戏专业学生,张辉如愿地考进了安徽省艺术学校,主工黄梅戏小生。为了实现孩提时的梦幻,张辉在学校期间勤奋学习,刻苦练功,每次考试,各门课都是名列榜首。在安徽省艺术学校的五年学习生涯中,张辉全面掌握了戏曲艺术的基本知识和表演要领,为后来的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1980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分配到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工作。幸运的他,得到著名表演艺术家王少舫的青垂,收作了“关门弟子”。亲传了自己的成名之作《天仙配》中的董永。张辉首场演出取得了成功,受到了观众的好评,由此一发而不可收,成了担纲主演。在这一段时间里,张辉还在大型黄梅戏神话艺术片《龙女》中扮演“文哥”;电影《孟姜女》中扮演男主角范杞良;电视剧《订婚照的风波》、《这家没男人》、《狐女婴宁》、《赊官》等几部电视剧中都是扮演男主角。其中《这家没男人》获全国第三届戏曲片一等奖。《赊官》获全国第二届戏曲片二等奖。在学习与实践中,张辉一跃而成为在影视,戏曲舞台上小有名气的小生。 1984年8月,湖北省委顺应民意,决定“把黄梅戏请回娘家”。这一艰巨任务自然落在黄梅戏的故乡——管辖黄梅县的黄冈地区。地委经过反复研究后,决定由毕业于复旦大学、从事过多年戏剧创作的章华荣同志承担这一重任。于是,章华荣踏上了“把黄梅戏请回娘家”的艰辛旅程。
为挑好演员,章华荣跑遍了黄冈的文艺团体,一次偶然的机会,听说安徽黄梅戏优秀青年演员杨俊可能愿意来湖北,章华荣心里萌生了把杨俊“挖”到黄冈的念头。1988年7月,章华荣与杨俊见了面,杨俊答应来湖北发展,并推荐张辉与她同行。
为了发展湖北的黄梅戏,张辉来到了湖北,得到了著名导演余笑予等一批老艺术家的关爱和培养。在艺术上不断奋进,不断提高,完成了由单纯摹仿到主动塑造,由特征演员向性格演员的过渡。
湖北省黄梅戏剧院坐落在黄梅戏的发源地——黄冈市。尽管黄冈市委、市政府尽最大的努力对剧院给予了支持,但因黄冈是革命老区,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给剧院的财政拨款,只有同级院团财政拨款的一半。长期营养不良,使剧院的人心患散,有的人不得不上街做生意维持生计,有才华的人才相继离开剧院,演出工作处于半瘫痪状态。
张辉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上任后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彻底改变演员的经济状况,不能让艺术人才为生计发愁,更不能让从事艺术的人才低人一等。自2006年8月份担任湖北省黄梅戏剧院院长、书记以来,张辉坚持以传承、发展和繁荣黄梅戏事业为己任,凭着惊人的毅力将一个濒临倒闭的文艺单位发展到今天生机勃勃、蒸蒸日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影响力逐渐辐射向全国范围的大中型黄梅戏剧院。 2000年以来,黄梅戏男演员张辉,连续多年在全国人民注目的春节联欢晚会舞台上,用他真挚细腻、充满激情的表演,韵味浓郁、张驰有度的黄梅戏声腔,拨动了观众的心田,使全国戏曲专家与戏曲爱好者为之一振。
2009年5月18日,张辉获得了中国戏剧最高奖——梅花奖。获得了梅花奖,只是实现了张辉的一个心愿。张辉另一个心愿,就是把发源地的黄梅戏做大做强,把黄冈真正发展成黄梅戏的基地,把湖北、安徽的黄梅戏联合成一个整体,让黄梅戏以强大的阵容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张辉是全国黄梅戏知名演员,地方要发展经济,也少不了要打文化品牌。《李四光》是用本土戏曲形式演绎科技伟人,开创了黄梅戏以男角为主演的先河。李四光是黄冈的名人,通过张辉的传神表演,使全国的黄梅戏观众对湖北产生了深刻的印象。张辉表示,剧院将打造一系列以黄冈名人为题材的黄梅戏。继《李四光》之后,张辉又与剧院一起创作了《东坡》《李时珍》,2013年还将推出《毕升》一剧。
4. 电影《卧虎藏龙》民族音乐运用分析|运用民族音乐的电影
[摘芦岩 要] 电影《卧虎藏龙》的创作无疑是成功的,这部带有浓郁东方色彩的影片得到了世人的广泛认可,它不仅使得中国电影赢得了世界的尊重,更使中国民族音乐走向了世界。无论是导演、音乐创作者都能从中得到启示。本文从电影音乐的积极作用入手,通过分析主题、场景、人物心理等方面进一步指出电影中音乐使用的主要方式,多元化的音乐使用模式,最后从三个角度提出了该电影对我国今后民族音乐使用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电影; 民族音乐;运用分析
电影《卧虎藏龙》自公映开始,就得到了市场和专家的认可,并在第73届奥斯卡电影评选中获得七项提名,最终获得了最佳原创音乐和最佳主题曲两项大奖,使得这部带有浓郁东方色彩的影片得到了世人的广泛认可,对提升我国电影业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在目前中国音乐中民族元素逐步降低的情况下,更给人以深深的启示。俗话说“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导演李安、音乐人谭盾、大提琴演奏家马友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再次证明只要能够真正领悟到民族音乐的精髓,能够用适当的方式向世人表达,就能够得到各民族、各文化人群的认可,就能够展示其民族音乐的迷人之处。同时也要看到的是,通过电影这种文艺表现形式,将电影与音乐完美地结合,就能使两者相得益彰,熠熠生辉。
一、电影音乐在电影中的积极作用
电影音乐作为音乐范畴的一种,是电影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电影内容、实质起到重要的作用,对电影创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具有增强艺术效果、提高精神内涵的积极意义。电影音乐通过与电影画面的结合,能够很好地对观众思想、情绪产生推动、催化的效果,从而更好的衬托电影需要表现的内容,提升电影艺术效果。正如著名音乐家门德尔松所言,在真正的音乐中,充满了一切心灵的感受,比言词更好得多。它能够将许多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思想通过自身的方式传递给听众灵魂的深处。就电影音乐而言,其积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突出电影主题
电影《卧虎藏龙》叙述的是因一把青冥剑失窃而引发的一系列江湖恩怨故事,其实质上是一部爱陪败御情的悲剧电影,既有李慕白和俞秀莲的爱情悲剧,也有罗小虎与玉娇龙的爱情悲剧。这一电影主题就要求其配乐既要能够显示出电影中两段爱情悲惋凄凉的艺术效果,又要能展现江湖恩怨的生死与激烈。因此,导演李安就将《月光爱人》这首歌曲作为整部电影的主题音乐,自始至终贯彻于电影的始终。乐曲通过优美的夜景从侧面表现出电影的主题:凄美的月光下,凄凉的歌曲始终伴随着江湖的恩怨情仇与男女主人公之间的爱情,更衬托其无比的凄凉。而歌曲的英枯卜文名称A love before time,似乎也昭示这电影中的爱情如同时光一样转瞬即逝,也暗示着江湖中爱情的脆弱和不可知性。
(二)渲染场景氛围
好的音乐如同人们情绪的调酒师,能够为电影场景渲染出不同的色彩。其节奏的快慢、旋律的急缓、音响的高低,能够使观众如置身场景之中,更能够激发观众的情绪。在电影中,李安导演就将场景与音乐进行完美的结合,如在描写罗小虎在大漠出现的场景时,就使用了马头琴、二胡等音响效果的音乐出现,从而渲染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场景,同时选择一曲维吾尔族民歌《阿瓦尔古丽》,展示出人物豪放不羁、对爱忠贞的性格特征。将人、境、乐三者充分结合,使观众一下能够深刻领会导演的意图。
(三)刻画人物心理
音乐作为一种最能表达人物内心情感的方式,是电影中经常用到的一种形式,表达银幕上无法直观向观众展示的人物复杂心理状态,加强影片的感情色彩,促进影片与观众的情感交流。如影片中反映玉娇龙盗得青冥剑后,下定决心闯荡江湖快乐心情时,就选用了我国传统的民间乐器竹笛,其音色嘹亮深远,同时选用了云南民歌《小河淌水》的曲调,旋律优美委婉,配以边疆的特色乐器鼓乐,充分反映了主人公脱离牢笼,赢得自由,回归自然的欢乐心情,同时也展现了人物涉足江湖,不知江湖险恶的心理,为后面故事情节的发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四)留给观众深刻印象
音乐的魅力在于能够给人的想象的空间,由音乐带动听众的情绪,由情绪影响其思想,从而能够激发听众的想象力。因此,一首好的音乐往往能够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即使若干年后,每当音乐响起,依然能够将听众带回到那段画面之中。如电影中留给人深刻印象的就是主人公李慕白和玉娇龙在竹林比剑一段,两者轻灵的身姿、矫健的身手与随风飘摆的竹林形成了一幅完美的画面。导演使用了以音色苍凉萧瑟著称的民族乐器箫作为此段音乐的乐器,成功地展现了古代江湖神秘的气息,给观众以巨大的视觉冲击。
二、电影《卧虎藏龙》多元化的音乐使用模式
电影《卧虎藏龙》的音乐创作人谭盾,是我国著名的音乐家,其从湖南长沙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中走出,凭借着对音乐的热爱,考取了中央音乐学院学习作曲,并取得了硕士学位,尔后前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习西方古典音乐,并顺利获得了音乐艺术博士学位,此后一直在纽约生活。可以说,谭盾本人就是一个多元音乐文化的统一体,既受到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熏陶,也受到了西方音乐的影响,因此在为电影进行音乐创作中,就能够很好地将中国古典音乐与西方古典音乐进行较好结合,形成了电影《卧虎藏龙》多元化的音乐模式。
(一)多元化的乐器使用,凸显民族色彩
电影根据剧情的发展变化,不仅仅大量使用了中国传统乐器,特别是少数民族的乐器,而其将西方乐器与中国乐器的演奏方式相结合,体现了不同韵味的中国民族音乐特点。一方面,将中国传统乐器的特点做一充分的发挥,展示了东方文化的神秘色彩和魅力。如在配乐《交锋》这一乐曲中,将琵琶轻灵、通透的音色特征与电影场景中激烈的打斗场景相结合,将中国武术的特点在音乐背景的衬托下更显示出其吸引力,向观众展示一幅气势壮观的武打场面;另一方面,则是将西洋乐器使用中国传统乐器的弹奏模式进行演绎,更显其独特的韵味。如在演绎《永恒的誓约》时,其电影场景就是玉娇龙在大漠中与一群沙漠盗贼奋力拼杀的情况,而如果用传统的音乐模式进行表现就不可避免地落入了俗套,而担忧则是使用了大提琴这种典型的西方乐器,在演奏家马友友的演绎,模仿马头琴和二胡的滑音从而制造了一种别样的苍凉效果,凸显了电影内容,给人以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