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题材 > 电影黑天鹅影评分析

电影黑天鹅影评分析

发布时间:2023-06-15 04:27:51

㈠ 电影黑天鹅想表达什么,主旨是什么,看了一遍没太看懂

虚实实的竞争者,女主的生活一半在恐惧的幻想中,一半在压力巨大的现实。电影的结束于她的一句话“我感觉到了,完美”。电影中好几处都出现她说“我只是想完美”,最后竟如此疯狂。若是她完成了“黑天鹅”后边死去,那这在她看来应该是最完美的了。她一直处于一种癫狂的状态,做“白天鹅”时候的她似乎恐惧一切,她怕有一天像妈妈一样因为年龄不能继续跳舞;她怕有一天像Beth,那样的腿如何来跳舞?也恐惧自己总有一天像Beth一样被某个人代替;更接受不了别人来侮辱这白天鹅的纯洁。可她必须去完成《黑天鹅》,按照自己的要求必须做到完美。她的衣服是粉红色的;她的房间时粉红色的;她晚上听着音乐盒入睡。她就是白天鹅的完美化身。她无法接受如此鬼魅的黑天鹅。就如以前的我们无法接受很天鹅家族中还有黑天鹅一样。可这个矛盾在于若想得到“完美”,她必须接受这只黑天鹅,并让它“魅惑”到极致,于是我们看到的白天鹅向黑天鹅的蜕变开始了。观众在女主的幻想与现实生活中来回穿梭,亦真亦假,真假难辨。portman对黑天鹅的诠释几乎无懈可击,全在眼神上。
她对完美的追求岂是一支舞能够满足的。她比别人努力百倍,她是队里练到最后走的一个;她总是坐最后一趟地铁回家;她家里的地板因为练习旋转被磨得到处都是坑。她怕,她怕有一天离开舞台,像beth一样留下的只是一片孤寂和伤痕。于是最完美的只能是她死在舞台上,回到那只白天鹅死在舞台上。我想她始终不接受那只“黑天鹅”的。她若死了,这是她认为最完美的结局,第二天的头条将是“谁谁谁完美的绝唱”;若是没死,可能就变成了“女演员为让自己进入状态而不惜剖腹放血”如此云云。就如我们现在聊梦露,我们聊李小龙一样,他们若没有死,我们看到垂垂老矣的他们会像现在这样吗?他们的死在某一方面成就了他们。似乎这就是完美主义者最好的结局,否则Beth就是她的未来。

㈡ 你知道《黑天鹅》是一部什么样的电影吗

达伦·阿诺夫斯基的《黑天鹅》是一部极易引起人的阐释欲望的电影。一个情节上极为简单甚至模式化的故事,背后却契合着西方文化中的许多原型,同时指向着非常丰富的意义层面。
在直接的意义上,《黑天鹅》是关于艺术与疯狂的古老故事的一个现代版本。艺术不仅是对人类的馈赠,也是无意间施加的一种诅咒。为了追求完美的艺术理想,艺术家迷失自我甚至走向疯狂的例子屡见不鲜。从古老的希腊神谕,到梵高、高更这两位近代著名的艺术殉道者,《黑天鹅》中的妮娜再现了艺术史中的这些古老原型。而在现代电影中,与《黑天鹅》构成影响和互文关系的,则是好莱坞1948年的经典《红菱艳》——戏里一个胡锋嗜舞如命的小女孩穿上一双红舞鞋后狂舞不止最后香消玉殒;戏外则是扮演女孩的演员不得不在艺术和爱情之间作出抉择,最后被迫自杀的疯狂结局。西谚有云,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将人性一分为二是一种典型的二元化认知方式。宗教时代宣扬要让人的神性战简则胜人性,近代人们认识到无论天使还是魔鬼,都是隐藏在人性中的一体两面,拦做棚重要的是使其保持平衡。在《黑天鹅》中,艺术的疯狂正是通过人性这两方面的失衡体现的。在电影开始时,妮娜的人性只有天使那一面表现出来,她敏感、脆弱、易受伤害,纯洁得如同一个孩子,在母亲的监护下处于长不大的童年之中;跳舞时拘谨、克制,依赖技巧,是天然的白天鹅人选。为了饰演黑天鹅,她不得不把自己本能中另一面激发出来——在电影中这另一面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性与诱惑体现出来的——并使两方面同样强大。为了同时饰演黑、白天鹅,她不得不既是孩子,又是成年人;既是贞女,又是荡妇;既小心克制,又大胆放纵。妮娜太脆弱了,人性这两方面的巨大张力很快就把她撕扯碎了,她疯了;而艺术却取得了空前的成功。

㈢ 电影《黑天鹅》想表达什么

《黑天鹅》是一部心理悬疑惊悚类电影。所想要表达的是人的精神层面的双面性。因为追求完美,“天鹅女王”身上所折射的黑与白,把原本抽象的人性实体化了。

这部电影深刻地揭示了人性中善与恶两面性。人的内在有两股势均力敌的能量,这两股原始而强大的能量,一面是充满光明、积极、创造的生的能量;一面是充满黑暗、压抑、毁灭的死的能量。

一正一反,这两种能量就如“阴阳”两极,相辅相成,相互制衡发展,并且能在某种机缘下彼此转化。人类也在这种生与死,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不断上演着各种戏码,推动历史的进程。

(3)电影黑天鹅影评分析扩展阅读

该片讲述了能够完美演绎白天鹅的芭蕾演员妮娜,为了出演黑天鹅努力发掘自己身上的阴暗面,同时也是在释放被控制狂母亲一直压抑的野性,最终导致精神世界崩溃,“黑天鹅”降临的故事。

这部电影在第83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中一举拿下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最佳摄影共4项大奖。这也在向世人宣誓着以舞蹈元素为素材的影片将摆脱边缘化,它将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双重的叙述方式赢得评委的青睐、获得观众的认可。

㈣ 高分心理惊悚电影《黑天鹅》,到底想表达什么

这部电影里的执导天鹅湖的总监说过这样一句话:“不论是白天鹅还是黑天鹅,他们都是同一个人。”这就是贯穿了整部影片的一个主题。

很多人都是这样披着白天鹅外衣的黑天鹅,这就有点像荀子所提倡的“人之初,性本恶”了。人本是邪恶的,只是在漫长的生活中逐渐披上了善良的外罩,可外界压力达到一定承受范围时,内心的邪恶就会再次被激发出来,所以,我们会看到这样的新闻:某某大学宿舍研究生下毒。人都是矛盾的集合体,我们能做的,就是控制好自己体内的“恶”,守住自己的道德底线。

㈤ 用心理学的分析电影《黑天鹅》

《黑天鹅》观感:成长的蜕变

自幼便深受母亲艺术熏陶的妮娜,在出落成美貌动人的大姑娘时,也已然成为纽约一个著名的芭蕾舞团的当家演员之一。而母亲的固执与特立独行似乎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年轻女儿的成长。眼下,年轻上劲的妮娜正迎来自己事业上的第一个机会,就是参演并竞争著名的芭蕾舞剧《天鹅湖》中的女一号。导演托马斯也早已看出妮娜的潜质,并对她进行了适时的提点。然而,托马斯所要求的这个女一号不但要求拥有舞剧中白天鹅的高尚、纯洁与善良,还要兼具黑天鹅的邪恶、狡诈、激情与淫荡。在竞争中,妮娜不出意外地展现出了她天赋异禀的白天鹅的美貌与品质,而她有力的竞争对手莉莉也在对黑天鹅的演绎中精彩迭出,双双赢得了导演与同行的赞叹。结果是,妮娜与莉莉的竞争不可避免,甚至从艺术表现的层次一步步上升到了精神扭曲攻击与纠缠的局面。钩心斗角、自残甚至同性恋接连上演。妮娜也步步踏上了自我毁灭的道路。

巨大的精神压力和激烈的竞争,妮娜出现了幻觉,患上了精神分裂症,在幻觉中杀死了竞争对手,其实伤害的是自己,为了完美像白天鹅一样葬送了自己的生命。

撇开艺术欣赏,从心理分析的角度去看,影片中无处不存在精神分析的味道:

女主角妮娜有一个强权、控制欲望极强、期望值极高的母亲。丈夫的缺失、事业的失利,母亲把女儿视为精神支柱,视为实现自己愿望的工具。“为了生下你,我牺牲了自己的事业” 像一句咒语 ,禁锢着妮娜,只能做一个“贴心的女儿”,任凭妈妈控制着,包括从被迫小弹钢琴、吃多少蛋糕、穿衣服、脱衣服、剪指甲,用爱控制着女儿,干涉着女儿的隐私。从小被迫去学芭蕾舞(剧中母亲说:“如果不是我跟着你学芭蕾,你早就放弃了”),长大后成为纽约一个著名的芭蕾舞团的当家演员之一。母亲的愿望、价值观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妮娜,并且内化成自己追求的目标。妮娜和母亲的关系便是母亲用压力和期许来引导或者是纠正妮娜的前行方向,不能走岔路,不能反抗,不能有自己的看法和情绪,否则,便会如同在妮娜得到领舞的资格后她让妮娜吃蛋糕一样坚持执拗。粉红色的睡衣、外套、床单、满屋子的毛绒玩具都喻示着妮娜这个28岁的小女孩。

随着内在的潜意识里自我意识的觉醒以及外在环境的影响:导演,假想敌lily的启发,妮娜对控制、束缚的代表妈妈发出怒吼:滚 ,并告诉她:“你的乖女儿死了”。 当母亲发觉“黑天鹅”这个角色吞噬了女儿,为时已晚,母亲的价值观人生观已深深的植入女儿内心,对成功的向往、好胜心、追求完美比自己更胜一筹。成长的过程不只有快乐,更多的是痛苦、迷茫、恐惧,就像蛇的蜕变,自己找一块砺石硬生生的剥掉一层皮,很痛;还有有很多的欲望、诱惑,该何去何从,该怎样去寻找自我——嗑药,去酒吧放纵,交同性恋朋友,很迷茫;恐惧自己内心一些不被妈妈认可和被自己压抑的欲望。所有这些方面都形成妮娜内心的冲突。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影片中的人物都可看作是妮娜的不同人格类型:1)母亲,象征着被内化了的超道德感、权威;2)导演,又是权威、又是内心的智慧老人,引导着妮娜的成长,“战胜自己才能凤凰涅槃,化茧成蝶。”“自己才是自己表演的羁绊”;3)假想敌lily,是妮娜压抑了的本能愿望:性、自由。

为了将妮娜内心的成长视觉化,电影里用了大量的隐喻性镜头:

1. 母亲作画——是在画自己希望成为的女儿,在现实生活中,母亲也是在按照自己的愿望雕刻自己的女儿。

2.一次次被自己抓破的脊背,指头流血——成长的觉醒,隐喻着妮娜决心破壳而出的自我,需要付出代价;

3.一次次被妈妈剪掉指甲——隐喻着妈妈再次失去的恐惧心理(失去了丈夫和事业),阻挠妮娜自我的发展成长;

4.粉红色的睡衣、外套、床单、满屋子的毛绒玩具都喻示着28岁的妮娜被妈妈当小女孩一样教养;

5.撕掉手指的皮肤——妮娜尝试着去蜕变,但是很痛,就浅尝辄止了,但是自主、自由的欲望不时的冲撞着自己(抓破脊背,破茧而出);

6.黑天鹅的翅膀——象征着超越,从压抑情形中解放出来。

7.手指流血——意味着内心的冲突,对母亲背叛的罪恶感。

8.和莉莉的同性爱——人格的整合愿望:单纯、可爱 、脆弱 、顺从 无主见的“白天鹅”与反抗、自主、桀骜不羁 、敢爱敢恨的“黑天鹅”的整合。黑白天鹅的互换与成长正贴合妮娜由压抑控制中的人格,向开放自由的个性的转变。它代表的是欲望、挣扎、不懦弱,和不掩饰、不压抑一切渴求。

9.妮娜的自杀死亡——喻示着有着追求完美人格特质的最终结果,是要付出代价的。

这部影片的剧情中有心理学的背景,特别是一些潜意识的东西,是比其他类型的电影更高一个境界、更受人们欢迎的缘故吧,虽然故事让人们心情很沉重,但是留给人们无尽的思考,特别是对那些做了父母亲的人们。

感觉导演达伦•阿罗诺夫斯基,不只是一个导演,还是一个精神分析大师,否则不会拍出这么专业的心理电影。很欣赏他!

心理惊悚片《黑天鹅》:潜藏在心中的黑天鹅

影片《2012》等一系列灾难片在讲述人类或地球灭亡的背后,反应的是人类对于死亡的恐惧;而心理惊悚片《黑天鹅》讲述了一位舞蹈演员为追求一个角色,不堪承受过重压力,精神崩溃乃至死亡的故事,其背后反应的则是人类对于虚无的恐惧。

2010年,导演阿伦诺夫斯基的新作《黑天鹅》,作为第67届威尼斯影节的首映影片,并入围该届电影节金狮奖。这是一部关于芭蕾舞歌剧《天鹅湖》的心理惊悚片,影片展现了女主人公妮娜出演歌剧中白天鹅与黑天鹅两个角色,前前后后其内心出现的种种恐怖幻象。

原来,在歌剧《天鹅湖》中有两个重要的角色——白天鹅和和黑天鹅。白天鹅善良、美丽;黑天鹅却邪恶,极具诱惑力。白天鹅本是一位美丽的公主,因中了魔王的咒语,被变成了一只天鹅,只有在午夜之后她才能恢复人形。有一天,白天鹅在湖边偶遇打猎的王子,她向王子倾诉了自己的身世,王子深深的怜惜转变为爱情,他决定要救出天鹅公主。白天鹅告诉他,只有一个真心爱她愿意为她死的人,才能解除咒语。于是,王子准备举办晚宴,请白天鹅赴宴,并真诚地向她求婚。但是,魔王让自己的女儿扮演成了天鹅公主的样子,只不过穿了黑色的衣服,去参加宴会,诱惑王子。王子以为这只黑天鹅就是天鹅公主,于是跟她双双起舞,并宣布订婚。白天鹅在窗外一声绝望的悲鸣,振翅飞去……影片《黑天鹅》讲述的不是《天鹅湖》中的神话故事,而是关于芭蕾舞演员妮娜的故事。妮娜是纽约剧团中一名出色的芭蕾舞演员,她自幼练习芭蕾舞,技艺出众,并且乖巧、漂亮,很讨人喜欢。这很大程度上应该得益于她严厉而冷酷的母亲,在母亲的管教下,妮娜从小就是个特别听话、刻苦的乖女儿。但是也正因此,妮娜的身上少了一种奔放的激情,青春及性的活力在她身上得不到体现。妮娜更多是以小心翼翼地跳好每一步来追求完美,自我压抑而缺少情感的释放。因此,在剧团要重拍歌剧《天鹅湖》时,妮娜是担任白天鹅角色的不二人选;但是黑天鹅的角色,其带有邪恶、诱惑的特征,妮娜一时无法完成角色的转换。

而歌剧总监托马斯要求新演员能够同时饰演黑白天鹅两个角色。众所周知,在《天鹅湖》中,黑白天鹅是极其重要的角色,出演该角色的演员不但会事业会更上一个台阶,而且还可能会一举成名。妮娜心中极度渴望饰演这两个角色。于是,妮娜一个人找到歌剧总监托马斯,向她表明自己希望争取到这个机会。托马斯最终答应了让她来演这两个角色,但要求妮娜要学会释放情感、展现诱惑,并在这方面一直诱导她。而剧团中还有位舞蹈演员莉莉,天性大胆活泼,充满活力,她所表演的黑天鹅不但获得众人的赞赏,也得到了托马斯的认可。虽然,莉莉是作为黑天鹅的替补人选,但这也给妮娜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妮娜一方面刻苦练习,一方面却始终心存恐惧,怕有人与她争夺这个角色。整天拼命的练习,精神的高度紧张,使妮娜感到身心俱疲。一开始她练习黑天鹅的舞段时,就不小心扭伤了脚;后来因长期的练习,她的脚趾也因鞋子绑得过紧,脚趾都都快粘到一起了。更恐怖的是,妮娜的背部不断地出现伤痕,应该是压力过大时自己用手抓挠的;她还在洗手或洗澡时,看到自己的指甲里不停地渗出鲜血——当然这是妮娜出现的幻觉。后来妮娜不断出现幻觉,有一天晚上莉莉拉她出去玩,回来后妮娜感觉自己愉快地和莉莉在一起偷换——但是莉莉那晚并没有跟她回家;还有一次她独自练习的时候,听到响动,跑过去却看到了总监托马斯正在和莉莉做爱——其实也没有这回事。这个时候,妮娜身上已经出现了黑白天鹅并存的双重人格。

在最后的演出中,妮娜一开始不小心动作失误,使得托马斯大为光火。后来妮娜来到化妆间,又发现莉莉在化妆间里,并讽刺地说不如把黑天鹅的角色让给她,于是两人激烈地争吵起来,妮娜失手用玻璃碎片刺死了莉莉——当然,这个莉莉也是妮娜自己。妮娜把莉莉的“尸体”拖进了洗手间,当她再次进入化妆间,鲜血从门缝下流出来,妮娜用毛巾堵住了门缝。就在这时,莉莉却敲门前来向妮娜祝贺,称赞她演得很好。妮娜惊讶得一句话也说不出,当她再去检查毛巾时,下面根本没有鲜血,洗手间里也根本没有尸体。这时她发现她刺的是自己,玻璃还留在自己的腹中。妮娜悲伤地留下了眼泪……

就在妮娜悲伤地流泪的同时,我的心头也在不停震颤——一个人就这样杀死了自己,而她不过是追求饰演一个角色而已,值得吗?再细细思考,妮娜的这种举动,反应的恐怕是人类对于虚无的恐惧——死亡有什么可怕——正如北欧神话关于奥丁的传说写道:“富人会死,亲人会死,而且你也会死,但我知道一样东西不会死,那就是每个人对死去的人的评价。”不朽的名声成了每个人追求的目标。在现实生活中为追求成名而“杀死自己”的不在少数,影片不过是以夸张的艺术手法展现了这一现象而已。看看,我们人多少人一天在电脑前坐十几个小时,辛勤工作;又有多少人在深夜喝咖啡提神、抽烟刺激神经,加班加点。现代社会慢性疲劳和过劳死的人数正在不断增加,他们不过是无法抵抗生命中的那点虚无。

生命固然需要工作和努力,不然生活会空洞,没有意义。但是,生命的本质却不是工作,更不是通过工作获取成功或者成名。生命是一种自然的历程,是活完自己的命,其他的都是辅助。我们可以追求成功,也可以有目标,也可以挑战自己,但是要记住,这些都是为了使生命更有意义,而不是抹杀生命,获取声名。正如《庄子·养生主》中所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理解庄子的这一段话千万不能截取前两句,庄子的真正观点是,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危险啊!知道了还这样,真是危险极了!

看来,庄子的对生命的了解还是最透彻的。庄子认为,生命是人生的大事,对此人们要有理性的思考。在思考生命的问题时,人类要把思维的方向转向自身,不要将生命的过程当成是社会目标的附属物,不要汲汲去追求世俗的东西,要保守生命本身的需求。庄子那段话的后半部分是,“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这就是庄子的生存哲学,所谓“保身”是指社会生活中让自己不受社会非理性的伤害;“全生”是指以生命本身为生命活动的目标,人生存就应该要维护一个完整的生命;“养亲”是指对自己身体健康的关注和照顾;“尽年”是指“全寿而归”。这才是对生命本质的理解——并不是所有的白天鹅都要能饰演黑天鹅才行,做好自己的白天鹅也很好!

一旦我们理解了生命是自然的,我们便不会再那么恐惧虚无。因为人生本来就是虚无的。话说庄子妻死,他鼓盆而歌,就是领悟了这个道理。庄子说:“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庄子的妻子死时,一开始他也伤心至极,但后来想想,人本来是没有生命的,不仅没有生命,连形体、最原始的气也没有,一切都是从混沌中开始,最后才有了生命。人的生死,就跟春夏秋冬的更替一样。因此,人死了并没有什么好悲伤的,虚无也没什么好恐惧的。因为我们都是从虚无里来,并且最好都要到虚无里去。

希望妮娜的死是走进了虚无,也是走出了虚无;希望人类都能够进出虚无而毫无畏惧。

㈥ 《黑天鹅》电影解析是什么

如下:

导演达伦·阿罗诺夫斯基将《黑天鹅》的格局控制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无论是在故事、角色、内涵上都没有太大的野心,观众只要认真欣赏,注意细节,片中所涉及的悬念就不会有含混不明的地方,这样就容易拍出一部比较完美的小巧精致的作品,让艺术气息充满整部影片。

在精神分裂和角色关系的种种悬念设计上,导演采用了一种“快速解谜”的方法,那就是制造悬念和惊悚之后,迅速揭示谜底向观众挑明,不让观众产生虚实不分、晦涩难懂的感受。

剧情简介:

围绕娜塔莉·波曼饰演的妮娜,一位纽约的芭蕾舞演员展开,她与母亲——退休的芭蕾舞演员艾丽卡居住在一起,她的生活只有舞蹈以及野心勃勃的职业目标。好机会终于降临,当导演托马斯(文森特·卡塞尔)决定为新一季《天鹅湖》挑选新演员时,妮娜成为了第一候选人。

不过,她还有一个竞争者,莉莉(米拉·库妮丝),托马斯要求舞者不仅仅能演出白天鹅的无辜与优雅,更要能演出黑天鹅的诡诈与淫荡。妮娜是完美的白天鹅而莉莉却是黑天鹅的化身,渐渐的,两位舞蹈演员的竞争与对抗进入扭曲的状态,妮娜开始鲁莽、不顾一切的探索起自己黑暗的一面,这也将毁掉她。

阅读全文

与电影黑天鹅影评分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自小电影网站 浏览:546
电影青春派的歌曲有哪些 浏览:253
迅雷的电影怎么传给好友 浏览:774
福利电影网站哪个好用 浏览:219
芝杜硬盘播放器如何下载4k电影 浏览:380
假面骑士电影最新预告片 浏览:650
国外如何看小电影 浏览:886
电影之后迅雷下载不了 浏览:729
电影里有某某夫人哪个夫人 浏览:100
GAY胖熊电影网站 浏览:490
打真军欧美电影迅雷下载 浏览:93
真实故事富婆看上快递小哥电影有哪些 浏览:883
约翰韦恩牛仔电影哪里可以看 浏览:748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怎么补考 浏览:397
免费百度电影在线观看 浏览:387
网络诈骗题材微电影剧本 浏览:595
社区矫正微电影观后感 浏览:733
小电影网怎么找 浏览:580
微电影眼界 浏览:958
可以看所有的电影网站 浏览: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