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为什么动画电影中的人物造型那么有特点呢
造型特色应该是动画与真人实拍电影差异明显的一个部分。电影角色由真人扮演,场景也是真实的自然环境,不同的影片角色与角色之间,场景与场景之间的共性很强,虽然根据题材的不同,会有地域性或时代性的区别,但总体来说差异不大。而动画影片,从角色到场景都是由动画创作者源于真实环境的艺术再造,加入个人情感与想象力,充满主观性与艺术特色,以绘画等方式创造出来的,是一种直观的符号性视觉形象。有这样的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动画的造型元素比起电影来更为丰富,形象更夸张而富有想象力,可以接近真实场景,也可以完全不似现实中存在的物体。动画师有无限的空间去发挥,运用绘画造型手段对角色的风格、外形、色彩及材质等要素以综合,根据故事风格,创造出合适的动画形象。可以说造型节奏感是动画区别于电影而独有的。动画创作者会根据不同的剧情来创作符合影片风格的角色与场景等视觉元素,不同风格的影片,其带给观众的视觉感受和审美体验截然不同,可以使观众最直观地体验这部动画所要传达的本质内涵和人文特点。
动画角色的造型设计不仅可以制造视觉形式上的节奏变化,还可以塑造一个鲜明的角色性格特征。由美国梦工场动画公司出品的动画《疯狂原始人》中,克鲁德一家的造型能鲜明地强调出他们迥异的个性特点。爸爸Grug有典型的倒梯形身形,宽阔的肩膀,粗壮的手臂,都使人觉得他是一个强有力,可以依靠的人,而与身形对比略显窄小的脸和倒三角形的下颌,却显示出他性格懦弱不安的一面。妈妈是全家人情感依靠的对象,身体曲线圆润,呈一个上小下大的椭圆形,重心放在下半身,给人以稳定的感觉。大女儿Eep是一个个性开朗,极富冒险精神的女孩,她纤细的腰身和娇小的手脚都展现出女性的阴柔美,而粗壮的大腿和饱满的胸臀却显示出力量感,一个美丽又坚韧的女性形象就此竖立起来。大儿子个性憨厚,整体呈现一种无害的椭圆形。最小的女孩是个性最野性的,破坏力惊人,与它小小的个头形成鲜明对比。奶奶个性顽劣,与爸爸相处不融洽,因为年长而力衰,所以她身材矮小,四肢也非常纤弱,只有一颗三角形的脑袋和张扬的头发来显示她个性的强烈。这些经过简化和夸张创造出的人物、景物本身的不同形式感,与其的大小不同,高低变化都可以在画面上呈现一种比电影更明显的韵律感。
⑵ 动画中的角色造型设计分析
动画中的角色造型设计分析
导语:动画角色是一部动画中吸引观众的重要因素,也是一部动画片能给人留下印象的重要原因,成功的角色形象所拥有的价值甚至远远大于其动画片本身。下面就由我为大家介绍一下动画中的角色造型设计分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角色造型的重要性和特征
(一)角色造型是整个动画制作的重要环节
动画角色――在生活中是为人们所熟悉的动画明星――对于人们精神生活的需求是十分重要的,这是其现实意义。
一部动画片的前期美术工作中,包含有角色设计、场景设计、道具设计以及颜色指定。在这几个部分里,设计感觉上最不好把握尺度的就是角色的设计。它首先是要适合剧本的需要,这个角色必须给人一种感觉,就是要看起来像剧本里用文字描述的那个人。所以,一个角色要让大部分人都满意,其实是比较困难的,所谓众口难调。
这一点在日本动画中就有一种较为讨巧的方法。日本动画的基础往往是漫画,漫画的成本相对低廉,可以预先培养观众群。一部优秀漫画要改编成动画,角色问题是不用担心的,只要做到原汁原味,就会有人喜欢了。但是鉴于中国漫画市场完全没有发展起来的现状,中国动画现在暂时还找不到好的办法来预先培养观众群,这样就只有借鉴成功动画片的设计经验。在这方面,韩国在动画和游戏领域模仿日本先进成熟的现有作品,也产生了不错的经济效益,所以中国动画要是走这条路,也是无可厚非的。
(二)动画角色是人类情感和精神的载体
动画角色在外在风格上千差万别,不管它的外形如何变化,都是人的某些特征的一种折射。在研究和设计动画造型之前,首先要了解人的外在不同特征和内在性格差异,重视对生活的观察和积累,这样才能赋予动画角色以感染力与生命力,才能创造出栩栩如生的动画形象。所以,无论风格是写实还是匪夷所思的幻想,都离不开它们作为表达人类精神和情感载体的这一特征。
二、角色造型设计的艺术性
(一) 艺术性
艺术,这个字眼可能过于宽泛和飘渺。讨论一种设计的艺术性高低无非是个大话题,所以,这个讨论要首先设定一个范围,这个范围仍然是在需要经过商业运作的动画制作中,前期美术工作的设计是否能引起观众的注意,受到观众的喜爱,要把某部分人的喜好作为标准。并且艺术性也是不可缺少的,它是一个动画角色生命力持久的重要保证。在优秀的动画作品中,角色美术设计所具有的艺术性往往表现在其“趣味性”上。
(二)关于趣味
趣味,是艺术作品中不能缺少的,无论是电影、绘画、音乐或是其它一些媒介。“趣味”所代表的是一个比较完美的结合点,它能够吸引大多数的非专业的观众,同样,对一些较为偏激的创作者们也有吸引力,它不会很俗气或者很偏激。
角色自身的趣味点反映在“设计”和“绘画”上。 “设计的趣味”是指某角色从结构上看有它巧妙的地方。最近出的一部三维动画电影叫做《ROBOTS》,在角色的设定上就做得十分有趣,在每个细节上都能看出其用心之处。《ROBOTS》的故事背景是一个全机械的城市,所以它的全部设计都与金属有关。有几个片段能说明问题:一是影片刚开始,男主角刚被制造出来的时候,他的耳朵被设计成了老式录音机的`音量控制钮。有个镜头是小宝宝在拼命地哭,无奈的父亲只好动手把控制钮关小了,这时小宝宝就止住了哭。另一个有趣的设定是,动画世界里的机器人是通过更换自己身体的部件来成长的,男主角十二岁时候的生日礼物居然是他姐姐留下来不用的旧身躯。于是在毕业典礼上,他留下了一张非常尴尬的毕业照片。一般看到这里,观众们就会觉得这个细节很有趣,而这个趣味点正落在这个角色的设计上。也就是说它并不是必须的,但是动画片里吸引人的地方往往就是在这些细节上的设计上。这些事物有相似之处却不是现实中真实存在的,当它们被组合到一起的时候,就产生了特殊效果,也就有了趣味性。
“绘画的趣味”是指某角色美术风格上的独特之处。说起绘画,人们肯定觉得这是在二维动画里才有的。所以首先我要强调的是:我所理解的“绘画的趣味”是相对于“设计的趣味”而言的,它是指影片的“美术风格”。所以接下来要提到的是一部国产老片――《没头脑和不高兴》。
关于《没头脑和不高兴》,我认为不能把角色设计单独拿出来看。因为动画的整体风格是简单,包括角色、背景、音乐甚至旁白都是看似简单的。这样简单的造型语言是要和动作设计结合在一起才显出其特点的。《没头脑和不高兴》里面的两个小朋友的造型简单到只有几条线,每个部分都精练成了视觉符号,这些符号便是趣味点。这里最精彩的地方是角色“没头脑”脑门上的那一“点”。那是他的头发,也可以看作是画面构成的一部分,是一个可变的元素,静止的时候是点,动的时候是线。所以看似简单的动画,在这些元素的配合下,实际是很丰富的。
三、角色造型的可行性
角色设计的可行性是指,使某个角色成立并在整个动画风格里和谐统一的设计因素。一个动画角色可以设计得天马行空、千奇百怪,但有个前提是必须在动画的整体风格之内,否则,再好的设计如果和影片风格不协调,也是不可取的。角色设计的“合理程度”是实用性的具体表现。而在三维动画中,这个要求就很严格了。比如设计一个可爱的小怪物,为了突出其可爱,我们可能把他的脑袋画的大大的,手脚都画的短些肥些。这个角色画出来后达到了预期的可爱效果,在二维的纸上是成立的,但是在三维动画里就要尽量避免这种设计。因为手脚太短,有些动作就做不出来,比如他摸不到自己的脑袋,而剧本里就正好有这种镜头,这就不好实现了。其实现在国际水平最高的三维动画是可以解决这些问题的,但处于对技术难度和成本的考虑,这就是被视为“不合理”的设计。
;⑶ 从动画片的题材,造型,表现手法上来分析中、日、美三国动画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中:1题材 早先从传统绘画和戏曲的艺术形式及表现手法中选取题材,20世纪60年代后开始在传统艺术中创新美术风格,取材自中国古代神话,东方宗教等。20世纪80年代起注重多元化发展,开始取材于民间谚语
2造型 以传动民间绘画如皮影戏 剪纸画 水墨画等造型方式
3表现手法 中国动画艺术特征来自于传统艺术,受中国哲学和美学思想所影响,出了世界共有的 幻想 夸张 之外,中国最具特色的特征是 写意。
美:1题材 以童话 歌剧 古神话历史 等题材
2造型 以线条明快的色彩来表现动画的美感,造型滑稽 夸张 善用拟人 将动物以人的角度来表现 风格异彩纷呈
3表现手法 以剧情为主 情节曲折 人物性格鲜明 动画表演生动夸张 音乐优美动听 情节一般设置善与恶的二元对立。
日:1题材 日本传说 神话 以及欧洲神话 历史(受欧美影响深刻)等题材 超现实 科幻题材
2造型 多元化风貌从一开始的商业动画制作的简单8帧画面到精致 唯美的造型。日本动画善于将人比拟做物,拟物手法。(中美表现 猫人 而日本动画则表现人猫)
3表现手法 手法多元化,从60年代表达深刻,艰涩的哲理主题到70年代商业片泛滥,重视利用光影 生效 剪辑 不同角度镜头等手段,制造充满刺激感 速度感的视觉效果,以掩饰画面的粗糙。80世纪宫崎骏撅起质朴的镜头语言 精致细腻的风格。90世纪以后多元化风貌,制作精美味美 高度思想内涵与高度制作水平的结合
本身为动漫专业 绝对手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