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题材 > 电影红高粱作品分析研究生论文

电影红高粱作品分析研究生论文

发布时间:2023-06-09 07:41:05

1. 对影片《红高粱》中高粱这一艺术形象的分析

张艺谋执导的《红高粱》是根据当代著名作家莫言的同名小说《红高粱》所改编的一部经典影片,该片曾获第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成为首部获得此奖的亚洲电影。做为第七艺术,电影艺术有着不同于文学艺术的独特魅力,下面就影片《红高粱》中高粱这一艺术形象做简要分析,试分析“高粱”这一艺术形象的象征意义与意蕴内涵。

高粱这一艺术形象在影片《红高粱》中曾多次出现,且不同的出现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与意蕴内涵。

第一次是做为影片的独白,在青杀口这个地方出现的,“青杀口,野高粱。百十亩的野高粱,没人中没人收,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出现的,还闹鬼”。这是高粱这一艺术形象在影片中的第一次露面,象征着野性,神秘,与生机勃勃的生命活力。这次出现至关重要,因为它奠定着影片(小说)的基本基调,高粱后面的几次出现也是以这次出现根基的。

第二次是在九儿戴凤莲嫁入李家后出现的。是夜,一片漆黑。月夜下的高粱呈现出一副萧瑟、苍凉的意蕴,这象征着九儿戴金凤被李入李家后无奈,孤独,凄清而又悲凉的境地。夜黑了,月出了,高粱寂了,九儿哭了……

高粱的第三次出现是九儿回家省亲时。那是墨水河边的高粱,是被风吹动着的高粱,是密不透风的密密麻麻的无边无际的高粱。(高粱的这次出现恰可以证明第一次出现的重要性。)就在这么一片随风飘舞的高粱从中,余占鳌出现了,并且还带走了九儿……这个镜头中的高粱象征着生命的自由与野性,这是影片《红高粱》中高粱这一艺术形象较为重要的品质和象征——自由、野性。

第四次出现是在高粱地里。高粱的这次出现应当是与第三次一起的,之所以把这二者分开,是因为它们有着不懂得象征意义与意蕴内涵,且都比较重要。同样是密不透风的密密麻麻的高粱,不同的是这一次高粱的出现是在余占鳌的脚下。余占鳌为了和九儿野和,踩倒了数十根高耸着的高粱。这一次的高粱形象并不怎么突出,突出的是余占鳌踩高粱绳时的动作和表现——凌乱,暴躁,野性。一个人疯狂的乱踩。余占鳌这时应当是十分兴奋,激动的,他的身上表现出了一种农民的野性与生命的活力。这才是这一片段中高粱的真正象征与意蕴。

日本人来了,高密人民被迫去田野里踩高粱。一大群人,大人小孩都有,妇女老人都在,整齐的平稳的安静的一致的在踩着闹鬼的青杀口的高粱。对比余占鳌一个人踩高粱时的那种凌乱与疯狂,他们显得是那样整齐平静。这时的高粱就表现出一种被压迫着的民族精神面貌——屈辱,无奈,愤恨。高粱被踩倒了,成片成片的被踩倒了,它们躺在地上就那么的无奈的躺在地上。被踩倒了的高粱周围站着人群,站着生它们养它们,又被它们所生被它们所养的人群。

红高粱的最后一次出现是在影片的结尾,那是太阳低下的红高粱,是血红的红高粱,是太阳底下的血红血红的红高粱。这是影片中最最经典最最重要的红高粱,没有之一。那在太阳底下随风飘舞的血红的红高粱此时所表现的是人的意识觉醒和本体冲动,这也正是《红高粱》这部影片所要表达的意义与意蕴。

以上就是对影片《红高粱》中高粱这一艺术形象的简单分析,影片《红高粱》这一艺术作品当然还有很多也很重要的艺术内容与艺术特色,限于篇幅这里就不做一一说明。

2. 电影艺术赏析论文范文精选(2)

电影艺术赏析论文范文精选篇2
浅谈《红高粱》中色彩艺术的运用与赏析

[摘 要] 当前,影视作品已经成为人们视觉审美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它是一种视觉艺术,图像是其造型语言,而色彩是其造型语言中最重要的组成元素之一。影视作品的画面质量直接影响着观众的视觉享受,而人的视觉感受在人的感官中最为强烈。电影《红高粱》是最能反映张艺谋早期风格的一部经典作品。电影中一个个油画似的场景,勾勒出了一个以红色为基调的“红高粱”世界,歌颂黄土高坡上的中华儿女抗日生活的电影,用来祭奠那些激荡在无边无际的如火如荼的高粱地里的灵魂。

[关键词] 《红高粱》;色彩艺术;人性;魅力

高粱,象征着狂野的、自然的人性,它们在风中劲舞,自生自灭,是世间生命万物的象征。《红高粱》对红色渲染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红高粱,红褂,红裤,红轿子,在烈日的灼烧下通红的汉子背,以及影片最后染满整个银幕的鲜血,既象征了面对恶势力的践踏,以最本质的方式进行反抗的原始生命力,也使整个电影充满了诗情画意。《红高粱》,以浓烈的色彩、豪放的风格,歌颂了中华儿女激扬亢奋的民族精神,叙事和抒情结合得恰到好处、写实与写意联系得相得益彰,把电影语言的独特魅力发挥得淋漓尽致。该部电影充满了神奇的色彩,它颂扬了人性的本质及生命的不可抗拒,对大自然色彩的运用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

一、电影《红高粱》的色彩艺术效果

《红高粱》中所营造出的以红色为基调的画面以及恢宏的氛围,部分来自于作者自身所注入的感情,部分则来自于客观事物烘托的意境,情境自然结合,“情与景会,意与象通”。这正是影片创作的基础,同时也是观众喜欢的魅力所在。在这部电影意境的营造方面,色彩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色彩在电影创作中有助于情感的表达,它主要依赖于人们的联想来获得,即人们通过色彩而获得的感受。

人物的内心深层次的刻画能够烘托其复杂的心理活动及其性格特点。而要想在限定的较短时间里,有限的场景中来形象、细致刻画一个人的内心活动,那就需要能够让观众看到一个恰到好处的视觉载体,而美术色彩艺术的巧妙作用就恰好可以充当这一载体。张艺谋导演就是巧妙地把色彩艺术运用到《红高粱》这部影片中,形象刻画了影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他通过美术色彩的多样变换,为观众准确、清晰展现了片中角色的内心活动及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

该部电影中红色基调的大量运用,不仅对观众产生了强烈的视觉冲击,也传达出了影片所承载的象征意义。人物通过色彩掺入了复杂的感情,使影片人性化。《红高粱》这部电影通过运用大量的色彩来营造一种红色中国的意境,进而捕捉观众的眼球,以达到产生共鸣的效果。影片中铺天盖地的红色,极具象征意义。每处场景的色彩、色调无不把片中人物的特点刻画得淋漓尽致。从最初象征生命力、如火如荼的红高粱、红袄、红鞋、红盖头,到最后布满银幕的血红色,这些色调极具感染力,经导演的精心设计与故事情节结合得天衣无缝,为全片定下了恢弘壮烈的基调。

二、电影《红高粱》的色彩赏析

画面与音乐,作为构成电影的两大元素,在电影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色彩是电影语言的一部分,恰当使用色彩,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及感受,有助于电影情绪的准确表达,渲染影片的风格气氛。同时,音乐在电影中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而且具有很强的情绪性。音乐是电影中声音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影响着影片的气质,深化其主体,强化观众的心理活动。一部成功的电影,出色的电影音乐是必不可少的。

夺得多项大奖的电影《红高粱》,算不上张艺谋最经典的作品,却是最激情的一部。影片自始至终,都致力于表现出感性生命的躁动。《红高粱》不仅是一部好作品,更是一部很好看的电影。

电影《红高粱》改编自莫言先生的中篇小说,讲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一伙纯朴的农民的狂野生活以及他们浴血抵抗日本侵略者的故事。影片经过演员的成功演绎,颂扬了生命的奔放,敢爱敢恨,大生大死的人生。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令人难以预料。节奏松弛有度,画面、色彩、光线及其视觉形象热烈、活泼。该影片突破了传统的抗日战争题材,在《红高粱》中,自由奔放、气势恢宏的生命跃上了银幕。与同时代的影视作品相比,战争画面明显减少,而且不涉及任何政治色彩。影片结束时,战斗场面十分写意,虽然不如传统国产战争影片中的场面宏大,人物也不多,但画面却更多了几分震撼。日食、红霞映衬下的世界,嘹亮的歌谣响彻天地,如血海汪洋的火红高粱地……

《红高粱》在观众心中留下了深深的战争烙印。影片成功在于纯美,颂扬了爱就真爱、恨就真恨、敢爱敢恨、大生大死、气势恢宏的生命。

和大多数的中国人一样,张艺谋导演对鲜艳的红颜色是情有独钟,红色自然成了电影《红高粱》的主色调。正如大家所了解的,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红色被视为喜庆和美满的象征,后来红色逐渐被人们赋予了积极、向上、正义、革命的内涵。而且,在美术绘画领域,红色也是彰显个性与烘托氛围的一种常用手段。

影片《红高粱》一开始,映入人们眼帘的就是如血海汪洋般的火红色,影片女主角“九儿”那象征喜庆的大红的嫁妆:红盖头,红褂,红裤,红鞋;还有那大红的花轿;还有那火红的高粱地,以及在高粱地里让观众心情为之荡漾的野合。这些火红的画面一开始就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给人们内心带来了一次红色的洗礼。虽然整部影片的色调多是红色的,但并没有让观众感觉这是打破常规的矫揉造作,而是很自然接受了高粱本就是火红色的。另外,影片还把那种放荡不羁、肆无忌惮、自由激情和那欢乐愉悦氛围与红色的主色调巧妙地结合起来,在红色基调的衬托下,“爷爷”和“奶奶”的凄美爱情故事姗姗而来。

整部电影由“爷爷”与“奶奶”的相遇、相知、相爱、互助的情感构成。他们通过与世俗观念的抗争,最终走到了一起,最后浴血奋战反抗日本侵略者。影片结尾,女主人公“九儿”和其他汉子们全都死了,“爷爷”和“爹爹”静静站在那里,一动不动,相互凝视着对方,在血红色的太阳光下相互凝望着,很久很久,直到天空中日食出现时,天空突然暗淡了下来,紧接着出现的还是一种血红色。张艺谋导演巧妙把美术色彩在这部影片中用到了极致,画面唯美,故事感人,无限放大了人物的形象,更是对中华儿女的高度歌颂与赞美。影片歌颂了这片荒凉的土地,这段不畏世俗,令人崇敬的爱情故事,并深深颂扬了这块土地上的那种无拘无束的野性,更表达了对中华儿女不畏强暴、浴血奋战到底的优良品质。全片表达的就是对原始生命勃勃生机的崇拜之情。

在整部电影中,作者还是保留了大量的个人的风格及其自己主观的认知.影片较多固定于同一个镜头,来刻画人物的变化过程,吸引观众把心沉下来认真观看。影片多通过近景来刻画“奶奶”,当“爹爹”在酿酒缸里蹦来蹦去,不停地喊着“娘”时,“奶奶”脸上露出了会心的笑容。然后,“奶奶”注意到了远处的一个身影,侧影映在他身上,衬托出罗汉瘦小的身躯。太阳金色的光环绕在他周围,暗示着暴风雨即将来临。“奶奶”焦急地追赶过去,“爷爷”一脸不解,逆光从其身后射来,凸显他更加忧郁,好想看到了什么似的,仿佛危机正在来袭,就像光似的压在他身上,继而鬼子的掠夺呼之而出。

电影《红高粱》巧妙地将故事情节串连在一起,一个个油墨泼成的画面,扣人心弦。整片的高粱地被血色残阳染成了血红色,那是被鲜血染成的高粱地,那是象征着凄凉的残阳,是“爷爷”“爹爹”失去爱妻、母亲后心口的伤疤,是作者对高粱地上中华儿女的歌颂。一块高粱地被践踏了,但是还有如血海汪洋的高粱在疯长着,它象征着中华民族不屈的生命力,生生不息的文明,也是“爷爷”身上那股野性。“爷爷”身上的野性是原始的、野兽的疯狂,是中华男子汉所共有的特殊品质,更是中华儿女不畏强暴,奋力反抗的基础。影片呼吁人们追求真善美,追求勃勃生机的人生。

三、电影《红高粱》的画面鉴赏

色彩具有象征性。人们在各种色彩掺杂的世界里生活着,培养了很多视觉经验。这些经验与外来刺激相呼应,而情感则在其中慢慢升华,深刻地表达着人们的信念和思想,激起了人们的思绪。

出身于摄影师的张艺谋,电影画面及色彩一直都非常唯美,如有神相助。电影《红高粱》中的画面中红色为影片的主色调。在中国,红色既代表着喜庆、美满,也代表着革命。影片中最熟悉的画面就是那片火红的高粱地,郁郁葱葱的高粱高过人头,密得让人喘不过气来。秋风袭来,掀起层层波浪,一阵阵清脆的摇摆声;还有就是那血色残阳的画面,“九儿”出嫁,当花轿来到十里坡时,遇到了日本鬼子,最后死在了鬼子的刺刀下。那天的日食把整个世界都染成了血红色,“娘,娘,上西南,高高的大路,足足的盘缠,娘,娘,上西南……”影片结束时,嘹亮的歌谣响彻天地人间,无边的高粱地如血海汪洋,“九儿”躺在血泊中,安详地死去了。暗红的鲜血把太阳染成了血红色,血红的太阳燃烧着,把整个世界都烧成了红色……这就是影片的结尾

张艺谋对色彩特殊的审美价值运用恰到好处,为观众呈现了一个血红的世界。电影《红高粱》既有唯美的观赏性,更有很强的思想性,它的成功与色彩特殊的审美价值的准确把握息息相关。

影片中红色为主要基调,色彩对于人们的审美观有着特殊的视觉效应,它可以勾起人们悠远的遐想,成功唤起人们的视觉体验。

影片中还有很多唯美的画面:“九儿”出嫁时的红鞋、红袄、红裤及红盖头,甚至花轿都是红的;汉子们被烈日晒得发亮的古铜色皮肤以及他们肆无忌惮的光头;日食时血色汪洋的红,高粱地里令人喘不过气来的绿……

四、结 语

在《红高粱》中,导演张艺谋把视觉享受与造型艺术结合得淋漓尽致,几乎每一个镜头都可看作是唯美的水墨画。造型艺术也被运用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在此之前,还从未有人能够如此把画面拍摄如泼墨般肆意自如,而且色彩还极为浓厚。那血色残阳的红色,既愉悦了人们的视觉享受,又象征了一种不屈的生命力,一种要爱真爱、要恨真恨、敢爱敢恨、敢作敢为、淋漓奔放、肆意自如的人生态度。两者成功结合在一起,使人恋恋不舍,回味无穷。

[参考文献]

[1] 尹秀茶.对生命的渴求与赞美――《红高粱》欣赏[J].作家,2008(08).

[2] 辛宇杰.浅谈语言与文化的关系[J].华章,2011(07).

[3] 黄巽斋.汉字文化丛谈 [M].长沙:岳麓书社,1998.

[4] 贺友龄.汉字与文化[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1. 电影艺术鉴赏论文

2. 电影赏析论文范文

3. 电影音乐赏析论文范文

4. 关于电影论文范文

5. 艺术鉴赏论文范文参考

3. 论《红高粱》的艺术特色

《红高粱》的整个符号系统就是一个多侧面多层次的审美范畴,其中的人物语言是粗话、脏话、野话、荤话、骂人话、调情话等粗俗污秽的乡村用语,是典型的高密农民在说话。

小说的主题被诠释为弘扬积极向上的生命力和追求自由的精神,渴望个性解放精神,重建创造精神等。

其意图是借助高密东北乡民间原始野性文化的活力来改造孱弱的民族性格,呼唤强有力的生命形态,呼吁中华民族要自尊自强,要有反奴性和反抗性,具有健康的人格和民族品质。

(3)电影红高粱作品分析研究生论文扩展阅读:

《红高粱》电影于1988年该片获得第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成为首部获得此奖的中国电影 。《红高粱》电视剧女主角周迅获第21届上海电视节颁发的白玉兰奖最佳女主角。

1987年11月,香港出版《八十年代中国大陆小说选》,香港作家西西负责编选的第一辑就推出了莫言的《红高粱》。1993年,维京出版社出版了由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教授翻译的《红高粱》。

4. 浅析《红高粱》电影,我是学编导的,老师要交一篇影评,用运动摄影以及色调、景别来写,要求有标题、独立

对于《红高粱》这部电影,儿时的记忆就只依稀的记得抗日的大英雄和漫天的红。后来高中看了莫言的小说,才明白其中的爱恨纠葛、国仇家恨。莫言是从那个时候走出来的人,所以他话不多。他以第三人称在《红高粱》和《高粱酒》里的陈述,采用蒙太奇的手法,消解了爱与恨的太多分量。只有深入体会之后才能感觉到其中字字如弯刀,刻入骨髓。然而张艺谋是不同的。
这次再看《红高粱》,虽说是第二遍,但给我的震撼和感动已远远超过第一次。很多小说翻拍电影之后,会让原著党哭晕在厕所。张艺谋翻拍的这部片子无疑是业界良心。他以自己激荡澎湃的热血和抱负拍活了《红高粱》,对原著和作者的尊重,在这部片子里随处可见。
对于小说翻拍的电影,很多人总是会夸大导演的功劳。明明是作者绞尽脑汁设定的情景、煞费苦心埋下的伏笔„„全被一股脑的冠在导演的头上。这样的现象总是轻易就会让导演获得很多好评,这也就导致了很多导演一劳永逸,不肯在小说的翻拍上面更花心思。所以对于很多人赞叹不已的,诸如“张艺谋在《红高粱》里埋设暗线,全片都有红高粱。用红高粱来引出抗日,引出解放人性自由„„的手法。”、“九儿出嫁的场景,颠轿的精彩。”等等,我是不看重的。这本来就是书里面有的,是人家莫言的高明之处,张艺谋只不过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罢了。所以整部片子,我更侧重于张艺谋的改编上。
小说里莫言是在转述他父亲的事,又以他父亲的所见所想来记述他爷爷和他奶奶的事。所以小说里的故事很破碎,需要读者自己梳理。然而张艺谋在影片里却摒弃了这种蒙太奇的手法,虽然也有旁白,但是一上来就是九儿出嫁的画面,让观众们先入为主的就将故事的男女主角拎了出来。然后通述到底,一气呵成。在小说里对于出嫁的描写很详细,九儿似乎遇尽了一切出嫁的忌讳事。但在影片里,张艺谋砍掉了这些情节,单单保留了九儿用脚挑着轿帘看余占鳌、余占鳌把九儿的脚送进轿厢里、颠轿以及遇见假三炮。凭借这几件事观众心里面也都有谱了,剧情发展也顺理成章了。莫言在小说里面曾经强调过九儿的脚,三寸金莲,不大不小被裹得极好。九儿和余占鳌的爱恨起于九儿的脚;假三炮觊觎九儿,临时起意劫色,最后反被余占鳌打死也是起于九儿的脚。但是文人自负,总喜欢让读者自己发现其中关键,轻描淡写就过了。然而这一点被张艺谋抓住了,无限放大,也就成为了影片当中的亮点。对于高粱酒,其实莫言在书中是没有说颜色的。然而张艺谋执意选用红色。一是因为高粱酒本就有红色的,现在无色的高粱酒技术 精进之后的产物。张艺谋结合那个年代,选用了红色;二是因为暗喻革命、抗日还有被欺压的中国百姓以及革命战士的鲜血。除了这两点,我始终觉得张艺谋选用红色还有一点,那便是酒中还有罗汉大叔的血。鬼子修公路来村里抢牲口、抓壮丁,用刺刀划破了罗汉大叔的头皮。鬼子看到九儿色心大起,九儿急中生智抹了罗汉大叔的血装疯卖傻才得以幸免。罗汉大叔被鬼子抓走后,九儿拿高粱酒洗了脸,高粱酒里混了罗汉大叔的血之后总有挥之不去的浓重的血腥味。九儿便将这坛酒封存了,谁都不许动。九儿再见罗汉大叔的时候便是鬼子生剐罗汉大叔了。所以我私心认为张艺谋也是想用红色的高粱酒来缅怀罗汉大叔。
在小说里,鬼子只生剐了罗汉大叔一人。莫言描述得很详细,包括第一刀切的哪里,第二刀切得哪里,鬼子把剐下来的肉喂狗„„影片里把这些血腥的场面省去了,但却加了一个人——三炮。鬼子先命屠夫剐三炮,屠夫一刀杀了三炮免去了他的痛苦和凌辱。正当大家揪着的心放下的时候,鬼子又命令小学徒剐罗汉大叔„„在这种双重的刺激下,我相信观众的心里已不再是痛斥鬼子残忍、没有人性了,而是上升到一种热血激荡,反抗欺压的爱国情怀。不得不说张艺谋很高明,懂人心。这俨然也成了影片里的小高潮。
通观影片,最让我感动的是九儿死的时候。小说里九儿死的时候其实是一个慢镜头,九儿躺在高粱地里,从九儿的视角看到了正午的太阳、随风摆动的高粱、还有天边飞来的一群白鸽。在其中,九儿是有过挣扎的,看到阳光和白鸽,感受到微风吹来的时候,九儿是想着世间的一切美好不忍闭上眼睛的。然而看到高粱的时候,嗅到被压断的高粱的新鲜的味道的时候,感受到背部传来的压在高粱上的触感的时候,她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终究笑着沉睡了过去。这段情节很耐人寻味,也是小说中的高潮。张艺谋却在这里转换了人物,不已九儿的视角来看,一个将死之人所看到的多少有些悲壮和绝望。张艺谋换成余占鳌来看,看到了一轮红日,看到了漫天的红„„影片也在漫天的红中结束,余占鳌看着红日在想些什么也成为了悬念。不得不说张艺谋这个举动很大胆,不过将九儿换成余占鳌让
整部影片更加乐观,更有希望,也算是民心所向。
所以我认为张艺谋《红高粱》真正成功的原因是因为他不甘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他从一个老者口中听到了这个故事,然后以一个新时代里的年轻人的口吻传承了这个故事。他为这个故事注入了新的年轻的血液,他让这个故事可以代代相传!

5. 以电影《红高粱》为例,分析该影片的主题,音乐,色彩,景别,运动镜头的内涵及意蕴

赏析《红高粱》

选自《影响中国学生的80部书》

<红高粱>显然已经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2002年它又十分醒目地出现在”诺贝尔文学奖”侯选名单上,不单是仅有的中文创作名目,更是80年代以降二十年中唯一入榜书.在<红高粱>中设有两条平行的线索,”过去式”写爷爷和奶奶的爱情故事;”现在式”写爷爷背着父亲正在进行着的一场伏击战.这两条线时隔几十年,交叉进行,且均属于过去,与现在无关.但令人无不惊诧的是,莫言何以能把他尚未经历过的抗日战争写的那样波澜壮阔,有声有色;他何以具有如此丰富瑰丽的想象力;他的文字何能如此无拘无束舒卷自如;他怎么就能把那惊心动魄的场面写的饱满畅酣淋漓尽致震撼人心.显然,莫言在小说中的历史描述别具一格.
莫言曾被归为”寻根”一派,那么莫言在自己的故乡山东高密寻到了自己的根.对于莫言来说,高密是一个悖论,简单说来它无疑是地球上最美丽又最丑陋,最超脱又最世俗,最圣洁又最龌龊,最英雄好汉又最王八蛋,最能喝酒又最能爱的地方.在这片神秘的土地上,莫言竖立起了一个复杂的形象-----爷爷(我们甚至可以忘掉他的名字),他是一个劳动者,一个杀人犯通奸犯,一个土匪,而他又是个抗日英雄.如此这样一个形象,完全不同于文革文学当中平板的格式化的英雄形象,而集美丑善恶于一身,为当代读者提供了全新的阅读体验.作品中的奶奶也是极端反传统的.作为一个主宰自己命运的女性,奶奶反叛了传统的价值道德观念.当她被父母为换取一头骡子而许配给麻风病人单扁郎时,她勇敢的选择了与爷爷通奸,以此来进行反抗.而奶奶临死的独白正是对她一生最好的概括:
“天,你认为我有罪吗?你认为我跟一个麻风病人同枕交颈,生出一窝癞皮烂肉的魔鬼,使这个美丽的世界污秽不堪是对还是错.什么叫贞洁?什么叫正道?什么叫善良?什么是邪恶?你一直没有告诉我,我只有按照我自己的想法去办,我爱幸福,我爱力量,我爱美,我的身体是我的,我为自己做主,我不怕罪,不怕罚,我不怕进你十八层地狱.我该做的都做了,该干的都干了,我什么都不怕.”
可见,莫言的历史小说推翻了传统抗战小说创作中的二元对立模式,重构了历史,模糊了过去和历史,死亡和生存,以及善与恶,好与坏的界限.正因为如此,他的笔下才有如此丰满而复杂的人物形象.
不仅如此,<红高粱>里还在浓浓的乡愁里洋溢着对父辈们的深深的崇拜:
“一队队暗红色的人在高粱棵子里穿梭拉网,几十年如一日.他们杀人越货,精忠报国,他们演出过一幕幕英勇悲壮的舞剧,使我们这些活着的不肖子孙相形见拙,在进步的同时,我真切的感到种的退化”
在莫言的心里,爷爷(父辈)充满了让人着迷的男性的力与美.爷爷是一个桥夫,但却胆敢为了奶奶,为了一段”奸情”去杀人;他本是个农民,却为反抗日寇而成为”余司令”.奶奶本是一女子,却也感爱感恨,深明大义,具有男子汉的气魄.就连当时年仅十多岁的父亲,也是一个敢拿起勃郎宁就射的小英雄.这就是神秘的高粱地生活过的人们,他们代表着一种健康的精神-----而那片”高密辉煌””凄凉可人””爱情激荡”的红高粱,就是莫言要寻找的故乡,要寻找的精神家园吧.

6. 分析影片《红高粱》在中国电影史上的文化价值

它是中国农村题材的一部电影,它是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一个基石,它向全世界展示了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中人民的生活状况。虽然生活不太富裕,但是片子中人们的那种朴实,和对美好生活的那份憧憬,于是中国在以风华正茂的脚步向世界强国进军。

7. 用文学理论的知识分析电影红高粱。

《红高粱》是公认的华语电影史上最伟大的电影之一,这部片子在1987年一经公映,便在国内外获奖无数,一片赞誉,无论是在技术层面对华语电影所产生的影响,还是所带来的思想冲击,都是任何影片所无法比拟的,张艺谋不单是首个将华语电影推向世界的中国电影人,也是第一个将画面及色彩运用的如此出色的中国导演,本片在国内被评为当时年度最佳华语片,也被法国最权威的影评刊物《电影手册》评为年度世界十佳影片第一位,在2005年更是被金像奖票选为华语电影百年百大华语片第一位。《红高粱》是一个具有神话意味的传说。整部影片在一种神秘的色彩中歌颂了人性与蓬勃旺盛的生命力。因此,赞美生命是该片的主题。“是要通过人物个性的塑造来赞美生命,赞美生命的那种喷涌不尽的勃勃生机,赞美生命的自由、舒展。”(张艺谋《(红高粱)导演阐述》)。正因
红高粱幕后花絮(4张)为这种对生命的礼赞以及影片那精湛的电影语言的运用,使得《红高粱》获得了国际荣誉,这也是中国电影迄今为止在国际上获得的最高荣誉。 《红高粱》并不是十分具有现实性的作品,也不是一种对民族文化的寻根。相反,在这个联系三代的以过去时回叙出来的故事中,塑造的是一个未来意义的人格,是一种人格理想,超越了具体的社会表层,具有人的本性与本质的深度,影片自始至终所呼唤的主题就是勃勃的生命力,就是张扬活得不扭曲、无拘无束、坦坦荡荡的生命观。因此.摆在观众面前的作品不是一个已被理解的世界,而是对一个世界的生命的理想。这种理想就是在那具有“太阳崇拜”的神话中。《红高粱》不同于以往任何一部反映农民的影片,它的视角已从传统的对土地的礼赞转向了对生命的礼赞。故事的超常特点决定了叙事的非现实性,故事的地点也被淡化。在影片中甚至淡化了社会最基本的结构——村落。影片中的所有叙事元素与视听元素都在为这种自然生命的热烈、自由自在和痛快淋漓的风格服务。 与以往的探索影片不同,《红高粱》虽然也承载了导演对生命主题的意念,但并不是完全像《黄土地》等探索片那样淡化情节,靠纯粹的电影视像语言的震撼力来直接表达导演的意念。张艺谋在这部影片中是从实处入手,从规定情境下的具体人物性格人手,编织一个完整、美妙动人的故事框架,从而使意念通过故事的曲折、人物的行为、动作自然而然地流溢出来。在此,导演是如何通过具体的方法来达到这两者的完美结合的呢? 首先,影片自身有一条完整的故事线,但这条叙事线大部分由画外音来完成。影片一开始,还是全黑的画面时,声带上就传来了“我”的叙述;“我给你说说我爷爷我奶奶的这段事,这段事在我老家至今还有人提起。”这是一个以现在时进行回述的视点,这个“我”在此是一个故事的叙述者。由于他没有在故事中出现,按理是一个客观的叙述者,但他又是故事中人物的后代,这又使得他具有某种参与意识,从而又具有被叙述的意义。因此,这个视点是非常奇特而又新颖的,它使导演在处理全剧时有了一种游刃有余的视点参照,非常自由而又具有全知性。同时,他的叙述的特点把故事拉远,又具有历史的间离效果。在此视点基础上,导演在这开场白中道明了故事的虚构性。“日子久了,有人信,也有人不信。”从而非常自如地把故事纳入非现实的时空之中。 画外音在影片中出现了12处。而影片中的人物关系、周围环境、时间转换等几个主要情节转折点,几乎都是由画外音交待的。如我奶奶与麻风掌柜李大头的关系,高粱地的“鬼气”,新婚三天新娘回老家的规矩,李大头被杀,秃三炮绑走我奶奶的过程,罗汉大爷的出走,日本人的出场等。画外音在此影片中还承担了一种“预叙”的功能,如抬轿出发时画外音就告诉观众,轿把式将成为我爷爷,这就增设了观众的“期待视野”,使画面故事的进展更富有张力。在传统影片中特别容易出戏的那几段全被画外音虚掉了,导演在电影的空间与画面上也就能尽情挥洒,将大部分的画面用在表现颠轿、劫道、野合、敬酒神、日全食上,让意念承附在具体的画面上,依附于一个个具有强烈生命象征意味的仪式之中,从而达到虚实相生的艺术境地。确实,画外音在影片中是作为一个戏剧因素渗入故事之中的,它“缝合”了过去与现在、意念与故事。 其次,当我们面对《红高粱》时,就会感知到全片都被那辉煌的红色所浸透。红色是太阳、血、高粱酒的色彩。在这里,导演对色彩的运用是高度风格化的。影片一开头就是年轻漂亮、灵气逼人的我奶奶那张充满生命的红润的脸,接着就是占满银幕的红盖头,那顶热烈饱满的红轿子,野合时那在狂舞的高粱秆上闪烁的阳光,似红雨般的红高粱酒,血淋淋人肉,一直到那日全食后天地通红的世界……,整部影片都被红色笼罩。导演对这种基调的选择几乎完全剥夺了我们对戏剧情节的关注,而进入一种对一个特定的造型空间的纯粹情绪性体验了。这是一种对完美自由的自然生命的渴望与赞美。这不是一个完全现实时空的再现,而是我们内在生命力的精神外化。影片结束在那神秘的日全食中,红色的扩张力获得了一种凝固的近乎永恒的沉寂效果。黑红色的高粱舒展流动充满了整个银幕空间,极为辉煌、华丽、壮美。 第三,影片的空间环境与造型处理,都在努力寻求一种色彩的单纯化和空间的神秘与阔大。一切琐细的对比协调和过渡都被抛开,造成一种崇高神圣和神秘生命的生存空间。影片主要是两个空间环境:高粱地和酿酒作坊,酿酒作坊体现出生命的远古意识,如风雨剥蚀、似古堡般的十八里坡的圆形门洞。而那片自生自灭的高粱地,则透着生命的神圣。当画面上充满了高粱地时,它是作为一个巨大的自然生命符号群,舒展、盛大、坚强、热烈、宽厚。影片中三次对高粱的渲染都呈现出一种人与自然生命的整一性。当我奶奶泪水满面、仰天躺在我爷爷踩踏出来的圣坛上时,银幕上一连出现了四个叠化的狂舞的高粱镜头。在这里,高粱地是生命诞生的见证。而在日本人强迫百姓踩踏高粱的镜头中,又感到生命被摧残的震撼。影片结尾,我爷爷与我爹泥塑般立于血红的阳光里,面对那高速流动的高粱的镜头,我们内心唤起的是一种对生命的自信和对热烈悲壮的生命的礼赞。 当然,《红高粱》以浓烈的色彩、豪放的风格,颂扬中华民族激扬昂奋的民族精神,融叙事与抒情、写实与写意于一炉,发挥了电影语言的独特魅力。可是在思想内涵和意蕴指向上也还存在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但作为我国电影的一部力作而载入史册,却是无疑的。

8. 求《红高粱》800字影评,怎么分析电影的视听和主题

似红似火的精神抗争
——浅析《红高粱》的视听风格

电影《红高粱》是由张艺谋改编莫言同名小说而来,影片延续了张艺谋导演重色彩、 重时代刻画等艺术风格。红色色调是这部影片的灵魂,起起伏伏,挥挥洒洒的红高粱,有着寄寓当地人民乃至全中国人民的抗争精神。导演借九儿、余占鳌等人物讴歌了三十年代西北淳朴却拥有抗争精神的劳动人民,延伸出现当代人们对此炽热的感慨。这是他对故事绘声绘色的彰显,亦是对于小到封建礼教束缚,大到对民族侵略的伟大抗争精神的赞颂。


红色调的炽热,贯穿至影片灵魂深处。导演从开头便紧扣抗争的主题,从画面的最开始,九儿便是在浓艳的红色下出场。此刻的红色不仅仅是婚嫁的基本衬托,从九儿沮丧不甘的面部特写便可看出,这更是对此刻九儿抗拒的内心心境的衬托。“坐轿不能哭, 哭轿吐轿没有好报。盖头不能掀,盖头一掀必生事端。”,然而九儿却掀了盖头,哭了轿,这是她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抗争,而红色正是她此刻内心最好的诠释。直到影片的末尾,红色的表现力则更加鲜明亮眼。九儿、余占鳌以及几个弟兄夜晚在酒庄以高粱 酒祭拜英勇献身的罗汉大哥时,周围熊熊的焰火将整个屋子充斥着红色的热烈,映衬的是他们此时此地心中燃烧着的对日本人抗争的熊熊烈焰。


红高粱的内涵,诠释着人物真实独白。红高粱作为片名,不仅仅是因为故事中的人民生活总是围绕着红高粱,更是因为高粱代表了当时朴实的劳动人民;一个“红”字, 也不仅仅是因为高粱的颜色是红色,更是因为它代表了朴实的劳动人民也拥有着红色所 传递出来的抗争精神。从小的方面看,余占鳌等抬轿工人在送九儿的途中,在高粱地遇到了劫匪,面对劫匪的蛮横威胁,他们为保全大局作了小小的妥协便给了钱财,可当劫匪打了九儿的主意,余占鳌为首的弟兄便奋起反抗打倒了劫匪。这一小插曲为接下来大的方面作了呼应。同是在这片高粱地,结尾的高潮部分,面对日本人对当地人民的压迫, 以及九儿的英勇献身,一场热血的战争在这片高粱地一触即发,过程中导演有大量对高粱地的镜头特写,一场血红而壮烈的斗争在火红的高粱间相得益彰地展现,将红高粱的内涵相得益彰地寄予在了抗争的人群当中。


意境的浓墨渲染,给予了画面想象空间。影片中有着不少重写意的片段,往往以远景的方式呈现,并且没有人物对话......(此处省略500字)


此篇影评文章出自湃乐思教育编导专业高分学员,同学可以作为学习参考,完整文章收录在《影评高分范文集》一书中。

《影评高分范文集》



9. 电影《红高粱》与小说《红高粱》有何差异,具体分析

在上世纪80年代,莫言的《红高粱》在讲述的革命与国家的历史与当时的政治话语和谐方面满足了一个时代的阅读期待:原来历史还可以这样写!他用性与欲望代替阶级斗争做为历史发展的动因,以土匪的视角解构了教科书的抗战史叙事,以家族回忆的方式替代了民族、国家这些宏大的词汇,被称之为“新历史主义”的开山以及代表之作。正所谓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红高粱》的写作方式,绝不仅仅是莫言自称的要抵达“历史的某种真实”,而是历史为什么竟会以这样的方式讲述。很多人都会对前辈的情史有极强的窥探欲,对物质财富有隐秘的抢夺欲,这并不奇怪,哲学家说人们都喜欢问“我从哪里来”。但在中国的伦理框架下,并没有多少作家愿意或者说有勇气探究这些秘密,《红高粱》扯块“家族史”的幌子,已经算难得了。回想一下当年电影院里令人激动的那些场景,我们就会知道,这样充满荷尔蒙和情欲的叙事决非偶然。最蓬勃的生命力,最理直气壮的情欲,最张扬的色彩,最狂欢的表达,在观众和影片细节所达成的每一次交流的默契里,已经暗示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欲望时代的来临。那些重新合法化的物欲和情欲并非历史的场景,而是一个时代心态的真实摹写。在这个意义上,《红高粱》与十七年革命历史题材小说一样,同样是最具政治意义、最吻合当时主流意识形态的文本。 小说和影视剧是两种不同门类的艺术,就载体媒介而言,小说叙事依然是语言文字,而影视则依靠的画面组构连缀;小说的传播依靠的纸质媒介,影视则是电子媒介,从某种意义上说,由于文化载体媒介上的不同,造成了叙事艺术上的差异。但是它们之间之所以能够转换,是因为它们在故事的组构
我们分析小说《红高粱》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所在,即莫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诠释,然后通过分析张艺谋的电影手段,详尽描述《红高粱》从小说到电影所产生的主要差异,最后运用文艺批评方法分析这些差异产生的原因以及张艺谋获得国际成功的深层文化因素。莫言的语言是完全的乡土特色,很好辨认:他写不同人物的的视角,尤其是写女性身份的戴凤霞(即电影里的“我奶奶”九儿),她是莫言小说中有个性光彩的女性形象,她追求真正的幸福,而不惜背叛自己的社会性别,她的生命力明显更有光彩。 莫言的男性形象是复合型的,他们全部不是完人,甚至是个混蛋,但于大是大非,民族大义,他们却是勇敢无畏的挺身而出,是有一种在血液里传承的民族精神,当你在《红高粱》里看到”我爷爷“土匪余占鳌,坏事做尽,好事干绝”这么句话,你不由得不为拍案惊奇,妙!那张艺谋的改编电影呢?《红高粱》出名之后,表面上看是这样,我们都知道是张艺谋的《红高粱》,有多少人听过莫言啊!这其实是不正常的,造成了这种偏差——是因为电影比小说更具消费性。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它所获得的表现手段是前所未有的,但作为大众消费品的它却容易陷于一个误区——追求纯视觉的感官刺激,即所谓的“唯美主义”。

10. 浅谈影片《红高粱》对原作的背离与超越

概要:影片《红高粱》改编自莫言中篇小说《红高粱》和《高粱酒》,它作为中国第五代导演张艺谋的经典作品,斩获了多项重量级大奖,本文试图通过对影片与小说的对照,从叙事、人物、主题三个方面说明影片《红高粱》对原作的背离与超越。

关键词:叙事;人物 ;主题

首先关于叙事。

叙事语言。无论是小说还是影片,一个共同的点在于它都在讲一个差不多的故事。影片采用了12处旁白,大量的色彩渲染,还有五处很典型的民俗音乐的插入。可以说它极大地使用着发挥着影视语言的叙事优越性,其中,出彩的空镜长镜头的运用,和民歌的点缀,都是观者所惊喜的要点。

文本的叙事语言是“浓厚”的,它的语言是浓厚的,他的抒情是喷薄的,它的色彩是浓厚的,它的画面呈现是浓厚的,以至于读完整本书,仿佛双手安在屠宰板的血肉模糊中一样沉重油腻不知所措。在于它在描写人物心理活动时不吝笔墨,在于它寓言式的大量的铺垫暗示呼应。(比如:双片;手舞足蹈的尸体)值得一提的是,电影的音乐讽刺反差比小说中大雨的到来要更具悲剧色彩,文本通过常见的雨的意向来寓言暗示主角的悲惨,电影就借着一望无际的黄土和跟送丧曲没多大差的曲子做表达,我觉得电影更胜一筹。

叙事色彩的选择也有不同。影片偏爱红色,全篇贯穿着高粱一样的热烈的强烈的血腥的红色,红色的高粱,红色的太阳,红色的血液,红色的高粱酒,红色的袄子,红色的窗花,在张艺谋看来,红色是中国人某种血性某种热烈某种生机的象征,是悲剧极致的表达,这在后面他固执的用《大红灯笼高高挂》的悲剧色彩选择中也不难发现,可能,一个多情的点是,红色,是政治立场最张扬的选择,也正是因为红色在故事中承担了这样多的色彩,影片才有了机会有了空隙捕捉生活,捕捉最平凡生命的起伏波动。色彩趋向于单一化,血腥试图隐晦化。原作的色彩则是比较多元的,我有注意到莫言他除了用大量的红色描写之外,他还用了比较多的紫色,其中还有黄色,文本他不考虑逻辑的自洽,在叙事和氛围的渲染中,我以为莫言选择了后者。

叙事时序。时序的选择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逻辑的连贯。电影的叙事是编年史的叙述,按时间发展娓娓道来。莫言的文本则是有跳跃和穿插的,他的这种穿插没有提示,就混在一整篇小说中,跳来跳去,读者不得不时时确定,这段话或者这个文字到底是他哪个时期的爷爷。虽然电影看起来很流畅,但故事情节的缺失和人物的删减使得它的逻辑和衔接也不是很流畅自然。因而,无论是文本还是电影,都有极大的跳跃感,只不过,原作的跳跃感可以找到很好的落脚点,电影就有些牵强。

叙事效果。这个我主要想说的是,真实与魔幻的互相摒弃和靠近。无论是对于张艺谋还是莫言来说,《红高粱》都不算是自己成熟的作品,因而他们魔幻的不彻底,现实的不彻底,张艺谋坚定了自己的真实,同时又借助魔幻升华了莫言的某种魔幻,莫言小说中有几处很不合时宜的政治立场的陈情,现在看来自然是没必要的,而张艺谋借助高贵的红色拥有了删减这些色彩的特权。

张艺谋选择了真实同时补充了魔幻,比如说结婚当晚冰冷的残缺的月亮在九儿一声尖叫后变圆,这是他为数不多的冷色调的画面,因而那月亮那么大却偏偏少了一块,让人觉得不真实;还有于占鳌与九儿高粱地里那个片段,他跪大地,有种祭祀的庄严,这中庄严,与后来的两次祭酒不谋而合,他似乎也在宣扬某种性意识的解放和重新解说,这个莫言也很感兴趣,我们从莫言的小说中,从那些污秽血腥之中,往往能发现他对于器官,对于虐待,对于人所能承受的肉体的摧残的想象和描绘,相比之下,看似污秽的性,变的平淡正常可以接受了。他是为了树立某种陌生化,某种神秘和敬畏。莫言是魔幻现实主义,他的后来加入的一点现实现在看来更像是政治立场的赤裸裸的宣告,这是不太合适的。

悲剧叙述。莫言体现着悲壮的牺牲艺术。他热衷于悲剧和死亡,他的语言变态的描述每一个死亡,他的笔下,很少有人死的容易,他对人器官的迷恋有些疯狂。无论是他檀香刑中对檀香刑不厌其烦地细致的描写还是生死疲劳中对于人与伦理的混合,他似乎要存心恶心读者,一遍遍挑战读者的想象和视觉界限,在红高粱中并没有收敛,他写死亡,他写器官,他写一般人所不能想象的死亡手段。因而他的魔幻中我往往觉得他有做某种专门恶心读者的努力,他时时挑战着一个人作为一个人的尊严和恐惧。

在这之前,有不少作家选择用女性的某些器官来实现文明的流氓窥探,这样看来,莫言喜欢虐待男性,每一个男性几乎都以十分残忍的手段死去。莫言的小说里面承载着一种看似畸形或者说就是畸形的对破败撕毁破坏毁灭的快乐,张艺谋就显得正常,他把悲凉放在人的生命之中,放在刺眼的红色,格格不入的乐调之中,因而莫言给我们一大幅灰暗的、人间炼狱的背景,而张艺谋选择用无边的黄土和那一轮红的模糊的太阳作为悲剧的成全。张艺谋偏重于稳定平淡,偏重于表现女人的美丽和男性的朝气,他不激烈,因而他没有选择成全一个激烈的革命先进分子余占鳌,也没有塑造一个光辉的高贵的信仰一样的九儿。他只是讲了一个普通女子的命运。他似乎更文明,他把狗头换成牛头,他不忍——至少不会那么张扬地冲撞时代的文明规范。

其次关于人物。

影片与原作共有的人物主要有四个,一是罗汉,二是花脖子,三是余占鳌,四是九儿。

对野蛮的征服与引导,对自然的崇拜与妥协——我发现影片给九儿提供了大量的男性陪衬,整部影片似乎只出现了两个女性,这种弱化九儿其他的社会关系,无疑是给这个女人以某种神秘独立化,但这种独立似乎没有体现出莫言一再强调的那种高贵,反而消解了文本中的自立,把她对男性的依恋做了某种暗示。这个我也以为是中国传统观念的妥协。

九儿与一群男性,在四下无人黄土漫天的十八里坡,热烈的努力地生活,就像是在一方不被打扰的天地里,随性所欲的存在毁灭,他们有着某种供奉神明的信仰,他们只管用力的活、大气的死,他们因而被陌生化了。他们不是英雄,他们是选择了自我存在与毁灭的生命的跳动。片中的九儿没有娘,娘是继承的象征,九儿仿佛独立的个体,仿佛天上的神明一样,仿佛火红的太阳,火红的高粱一样,仿佛火红的一切事物,一样,奉若神明。

影片中有一个空镜头我觉得很妙,就是绿色的高粱地向天边延展延展成无边无际火红的天空,就仿佛那些本该属于高粱的鲜艳的红流到了天边,流到了天边的天上,那是不是——一身红的九儿,在血光在弹雨在豆官的送行民谣中,也住到了天上红红的角落,也许是太阳,也许是父亲眼中永远擦不掉的那一抹红。这里,似乎才可以窥见一点儿九儿的“高贵”。

我隐约觉得,九儿身上可能寄托了莫言对于母亲的热爱与迷恋,莫言笔下的九儿始终是自主聪明的,是妇女自立自强的典范,他没有给这个女人以任何粗暴的描写,是个神一样的指导的存在。而在影片中,九儿趋向于真实现实,她有认命有依赖有规矩,张艺谋后来也说,后悔没让九儿更野,他之前的选择,也是向之前社会背景的呼应。书中九儿与罗汉多人有染,在影片中,张艺谋不愿揭露这份真实,选择了一系列暧昧不清的镜头蒙混过关。

花脖子的改编很有意思,也很成功。原作中花脖子是为了成全于余占鳌某种霸气、匪气以及他和九儿之间的爱情而死,他裸露着死于河中;电影中他死于日本鬼子的逼迫中,他那样一个土匪,最终为民族而死,是很震撼的,一方面震撼于中国人骨子里的血气,一面震撼于日本的残暴,在日本兵出现之前,土匪是最大的灾难,很显然,这灾难同日本侵略相比,更为渺小。这里的悲剧性也很浓烈。影片在这里强调了民族血性和民族精神,这种处理我觉得更为高级,比原作中为了说明于余占鳌像个土匪要高级。

余占鳌明面上没有直接地沾上人命,张艺谋模糊隐晦的表达无疑是他对中庸的选择,他只要不明说余占鳌杀了谁,那观众没有绝对的理由抨击他的意识形态地输出。有个例外是小说中豆官的身份最后才揭晓,而电影中则是直接给了美满的肯定,这可以看作是张导对中国观众市场的妥协,也是逻辑不能自洽的所在。小说给了这个家庭一个背景一个理由,电影就直接安排,显然过于跳跃了,这对于中国的伦理道德来说都是不太允许的。

罗汉的改编也值得注意。书中九儿称罗汉为罗汉大爷,罗汉是个五十多岁的人,他们之间有某种关系,而电影中,九儿称罗汉为大哥,没有强调年龄,似乎在有意营造九儿的某种“贞洁”,罗汉也的死因也用一句共产党代替,这我以为是张导的中庸之道。但也可以理解,他确实没办法像莫言一样一边写着九儿的淫荡,一边大言不惭的说她是最高贵的人,影视作品很少做到这样。小说中说罗汉是为东家而死为忘恩负义的骡子而死,这样比起来,电影似乎在成全罗汉形象的伟大。张导用花脖子和罗汉的惨死为后面的悲壮牺牲给了理由。

还有豆官。电影是真实化的,小说偏向于魔幻。对比会发现,电影中的人物比小说中少。那些被取掉的人物,比如曹县长,冷麻子。都有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人物的复杂性和立体性,跟莫言所说人的的矛盾有了距离。而这些差异性,这些形象的削弱或者说某些方面的加强,本质上来讲,是时代环境的选择。

最后关于主题(的偏向)

市场上把这部片子定义为抗日爱情片,我认为是不妥当的,它花了大概三分之二的时间讲述故事,然后一句旁白引入抗日的情节,这些情节仿佛是为了给这些平凡的人镀上某种火红的色彩,这是有些突兀的;原作则不一样,原作本身对抗日做了大量的情节铺垫和人物设计,比如曹县长,冷麻子,后来都有参与,也是在这些人的共同作用下,余占鳌的性格得以凸显,这是电影所没能塑造的复杂。

张艺谋认为,《红高粱》是一个具有神话意味的传说。整部影片在一种神秘的色彩中歌颂了人性与蓬勃旺盛的生命力。因此,赞美生命是该片的主题。“是要通过人物个性的塑造来赞美生命,赞美生命的那种喷涌不尽的勃勃生机,赞美生命的自由、舒展。”赞美生命正常的欲望。

莫言觉得红高粱是一个令他不太满意的故事,莫言小说表现的是对野性、对远早生命形态的追逐。

因而,无论是作品还是电影,把它们归为抗战片或者说主要讲抗战爱情主题我是不认同的,我以为,他就是对于人生对于人性对于常态的思考剥离远离靠近夸张与预告。

《红高粱》不算是张艺谋最好的电影,《红高粱》不算是莫言最好的小说,可它们,无论是作为作品还是影片,都给读者和观众、给中国的文学和电影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和态度,它们的启发意义,它们的氛围与色彩,值得我们为之着迷和思考,我以为,这才是最重要的。

我并不善写论文,也不善编小说,不善讲故事,不善去学习,我写任何东西,最后主观会占据主导,甚至为了呈现主观而不管客观的矛盾,没办法,我只能写我以为的我以为,说自以为的自以为是。

今天是在家的第一天,一切都很好,我很喜欢,我想长长久久地待在这个小镇,待在石头山上会长出毛茸茸的草的夏天。明天见啊,明天的我们。晚安。

阅读全文

与电影红高粱作品分析研究生论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洪金宝鬼片大全全集电影片 浏览:468
机器女孩电影叫什么 浏览:98
有哪些好看的外国励志电影 浏览:594
电影是怎么创造出来的 浏览:885
苏联女兵空降被俘是什么电影 浏览:395
电影素材风景图片 浏览:436
侧耳倾听动画电影图片 浏览:26
北京电影学院侯克明 浏览:485
近期拍摄的盗墓电影有哪些 浏览:74
暗夜电影播放时间有两个小时 浏览:641
式神令电影免费观看西瓜 浏览:770
异形1电影国语迅雷下载 浏览:868
4月2号上映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832
苹果手机vr电影App 浏览:16
电影饥饿游戏3下集下载 浏览:171
看光山电影图片 浏览:826
介绍电影枪械的网站 浏览:613
微电影男友 浏览:637
绿幕电影特效怎么学 浏览:630
浩克打洛基是哪个电影 浏览: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