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视听语言分析八要素
视听语言的八要素如下:
1、要把电影当作一种语言的表达系统。
2、看电影首先要看电影的第一个镜头,导演通过第一个镜头让观众一见钟情。
3、电影的开篇有没有造势,先声夺人。
4、看前三场戏有没有造势叙事写人。
5、看电影中的场景有没有塑造人物,做造型。
6、电影中给人的造型从形象、发型、来看。
7、电影中的光的造型,首先是决定气氛。
8、色彩的作用是表意,造型,给影片定基调。
写影评切忌以下几种情况:
1、把视听语言打碎了来写。
2、想把所有捕捉到的细节都分析出来,那样太杂了。
3、一直抓住一个点,比如构图的特殊,全篇通讲的话当然很多影评人或者论文也这么写,但需要对一个影片有特别深入的了解,且有话可讲,就目前来说你考试能遇到的不会是你特别熟悉的,甚至没见过,所以这种情况当下是不建议的。
Ⅱ 电影的影评中视听语言要怎么写
第一,故事层面:电影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人物关系状态怎样?主要人物性格怎样?
第二,表意层面:影片的价值是什么?是否具有社会认识价值?是否具有哲学与人性层面的解释或发现价值、娱乐价值和历史记录价值?
第三,技术层面:影片建立了怎样的视听风格?带来何种感受?这种处理手法和影片的表意曾有怎样的内在关系?这个层面主要涉及两大问题:
1视觉
静态——画面料子的总体风格,构图,景别与角度的特点;
动态——镜头方式的特点,镜头运动方式,镜头间关系,间接形式,整体节奏风格。
2听觉
电影中的声音风格,人生环境,音响音乐的组成结构,出现的场景声音与画面的关系。
——《影视视听语言》
Ⅲ 对影视视听语言的理解600字
视听语言就是利用视听刺激的合理安排向受众传播某种信息的一种感性语言,包括影像、声音、剪辑等方面内容。语言,必然有语法,这便是我们所熟知的各种镜头调度的方法和各种音乐运用的技巧。
这些方法和技巧来自于人们长期的视觉和听觉实践,可以说是完全符合人们的欣赏习惯的。用一句专业一点的话来说就是不用担心没有共同的意义区间,因为这些实践经验大多来自于人的本性和长期的研究积累。视听语言的定义一直以来都是随着这门艺术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比如,谷克多认为“电影是运用画面写的书法”,而亚历山大阿尔诺认为“电影是一种画面语言,它有自己的单词,名型,修辞,语型变化,省略,规律和语法”,爱普斯坦人认为“电影是一种世界性语言”。
综合这些理论,我们认为视听语言主要是电影的艺术手段,同时也是大众传媒中的一种符号编码系统。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态,主要内容包括:镜头、镜头的拍摄、镜头的组接和声画关系。
完整概念
1、是一种思维方式,作为电影反映生活的艺术方法之一;形象思维的方法;(文字、对白、旁白等形式不能摆脱的问题)。
2、作为电影的基本结构手段、叙事方式、镜头、分镜头、场面段落的安排和组合。
3、作为电影剪辑的集体技巧和方法:电影视听语言课主要研究——思维方法;创作方法;基本语言;(镜头内部运动、镜头分切、镜头组合、声画关系)。
Ⅳ 电影的影评中视听语言要怎么写
同学你好,我们以《七宗罪》的开头做一个范例:
《七宗罪》是大卫芬奇导演33岁的长片作品,其成熟的视听造诣让人称赞,我们用最粗浅的视角,去尝试解读芬奇老师是如何用视听语言构建人物。
(本文涉及剧透)
电影中,主人公赛默塞特,我们简称S,是一个出色的警官,做事一丝不苟,思维缜密,刑侦技术高超,有一颗为美国人民服务的心。可人到晚年,无法根除的罪恶让他在即将退休的年纪心力交瘁。而米尔斯,我们姑且叫他M吧,掐指一算也就30出头,在地方上颇有建树,一时间让他忘乎所以,自以为自己是超级警察,其实性格急躁冲动,做事毛手毛脚。机缘巧合,这一“SM组合”便相遇了。
简单介绍人物之后,我们来对比影片,看看芬奇老师是如果悄悄塑造人物的。和文字不同的是,视听语言要紧扣视觉和听觉的表达,画面的信息量是具象且丰富的,加之有人类生活的经验,很多表达不言而喻,深谙此道的人便可以得心应手去创作。
《七宗罪》镜头五
M便接了个电话,从衬衣的口袋里掏出一支钢笔,随意的记在手心里。还记得上文里S的钢笔放在哪吗?整齐排列在桌子上。不能说导演刻意做对比,他只是把一些细节通过人物动作和美术陈设展现出来。删去这些细节或许对情节不会产生太多影响,但是会让故事与人物的逻辑更加合理。这便是视听的魅力。
视听语言包括很多方面,景别、角度、运动(摄影机运动)、照明、色彩、语言、音响、音乐,剪辑等,但所有的电影元素都是为人物和故事服务,如何突出人物性格形象,如何交代故事情节,如何让观众有代入感,才是电影各元素的目的。
Ⅳ 镜头语言分析怎么写
问题一:什么是摄影的镜头语言? 镜头语言;顾名思义就是用镜头像语言一样去表达我们的意思,我们通常可经由摄龚机所拍摄出来的画面看出拍摄者的意图,因为可从它拍摄的主题及画面的变化, 去感受拍摄者透过镜头所要表达的内容,这就是所谓‘我的镜头会说话’,也就是一般所讲的‘镜头语言’样的在影像的世界里,虽然和平常讲话的表达方式不同,但目的是一样的,所以说镜头语言没有规律可言,只要用镜头表达你的意思,不管用何种镜头方式,都可称为镜头语言.
问题二:在电影中怎样做镜头分析啊 镜头分析要点:一 趣味中心
画面中的趣味中心,也就是吸引观众目光之处。吸引观众眼球很多,但是在电影摄影中,对比度最强的区域一般来说是最可以吸引观众注意的。恰如一片黑暗当中的一点亮光,那么无论这个亮光出于场景的哪个点上,都是被观众的眼睛瞬间抓到。影片中的内在趣味中心也很重要,比如我们在看电影的时候,经常会注意到某某坏人在背后偷偷的拿出了一把枪,那么只要这把枪不是虚焦的状态,无论这把枪在画面中的位置和所占比例多大,都会被人们一眼发现。除此以外,黄金比例分割,引导线都是设定趣味中心需要注意的内容。
二 灯光风格和色彩风格:
首先灯光,是低调,高调,还是高反差风格?要说这个灯光可是相当的重要,拍电影花费的时间大部分都耗费在调整每个镜头复杂的灯光上了。
一般来说灯光风格和电影主题气氛等有很大的关系。比如喜剧片,灯光就比较明亮,很少阴影布局,常用高调风格。如果喜剧中压暗灯光的话,那么这个喜剧便一般会有些反讽的以为在里面。悬疑片和液茄惊悚片都趋于低调风格,很多阴影都采用透射式。悲剧和好莱坞大片就一般喜欢用高反差的风格。
再次,关于色彩。每部彩色片都有一个确定的基本色调。色彩对影片象征性极强,一般来说,有名的彩 *** 都有着表现主义的味道。一般而论,冷色调代表着平静、疏远、安宁;暖色调代表着侵略、暴力、 *** 。具体说来,红色一般与 *** 和性有关,比如《美国丽人》;低调的灯光和暗色调一般表现压抑悬疑和一种宿命感,比如《教父》;褪色的暗黄色调表现的是保守,比如《纯真年代》等等。值得注意的是,彩色片中的忽然出现的黑白片段都是象征意义最强最明显的部分。一般用来表现法西斯时代的电影,都是用黑白片表现的。比如《美丽人生》剧中后来忽然泛白的色调,就是象征着地狱般生活的开始。当然,有些电影,比如《辛德勒的名单》就干脆用黑白来拍。
三 镜头距离和镜头种类
包括:
大远景 一般永远展现场景的所在。如果人出现在远景中,那么只有斑点般大小,这种镜头在史诗作品中经常出现,西部片中也常有。最近
《非诚勿扰》的吕乐的几个北海道的大远景就非常的漂亮。
远景 就是比大远景稍微小一点。
中景 就是能囊括两三个人的镜头,中景是喜剧片的主流。
特写 就是特写。
深焦镜头 用广角镜头拍的。我们经常看电影会觉得很多镜头是只有一块儿地方清楚,后面的背景全部是模糊的。那玩意儿叫浅焦镜头,就是焦点很浅。深焦镜头就是从前到后全部都清楚的。深焦和浅焦哪个好,在电影史上,一开始争论极大。我们一般儿拍照片,拍人像,都觉得浅焦镜头比较漂亮,因为可以虚化杂乱的背景,突出漂亮的人物。电影中也是一样,哪块儿清楚,哪块儿模糊,都是导演说了算。而导演依靠的方法就是变焦。变焦可以给简单的剧情姿孙寓意化的效果。但是一代电影大师安德烈巴赞觉得这种镜头不好,巴赞觉得这种镜头把本身非常复杂的事件含义单一化也简单化了。所以巴赞觉得深焦镜头比较好。《公民凯恩》就是一个运用深焦镜头非常完美的典范。PS:深焦镜头也叫纵深镜头。
关于镜头距离,卓别林有一句名言:“喜剧用远景,悲剧用特写”。举个例子,迹埋链当他表现远方一个人物的荒谬处境的时候,我们会大笑;但是当他忽然切进特写凸显情绪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好玩的地方不再可笑,我们开始同情这个人。
而且,镜头的距离影响到我们对于影片的参与程度。当很远的时候,无论这个是好人还是坏人,我们都无动于衷。但是当拉近特写的时候,好人会让我们投入的同情;坏人会让我们由衷的讨厌。
四 镜头角度和人物所处位置
镜头角度一般包括鸟瞰角度,俯角,水平角度,仰角,倾斜角度等。
鸟瞰的作用是从正上方直接往下拍,让观众有一种天......>>
问题三:编导镜头语言怎么用 如果实在不知该怎么写你就把推拉摇移、远全中近特的表现效果都背下来,倒是照搬,具体的我附在后面了。但是我可以告诉你这样肯定是不会写太好的,最多只能中规中矩,最好找一本专业的基础的书来看一看,比如中传出版社的基本当做教材的书都行。
还是多嘴一句,你是想考艺术类学校的编导专业吗?其实各学校对编导类学生的素质要求会很不同,比如中国传媒大学的编导专业就根本不需要考生具备专业知识而有的学校则需要。你最好先弄清你要考的学校对这个专业有些什么要求再着手准备。
至于阿甘正传,我随便转网上别人写的一篇开头给你借鉴一下:影片一开始,灰蓝色的天空中,一片羽毛随风飘舞,飘过了阿甘居住的城市,一会随风飘落了下来,一会又被风吹向了高空。经过在空中的兜兜转转,终于飘落在了故事的主人公的脚下。这是导演运用羽毛随风飘舞的长镜头,留给观众对羽毛产生的无尽的想象,也为故事情节的发展作了铺垫。而且也为结局另一个关于羽毛的长镜头作了伏笔。随着羽毛的降落,镜头特写了阿甘的那双沾满泥很破旧的球鞋,用特写镜头代替导演抒发了感情,暗示了将把鞋作为推动情节发展的因素。接下来,主人公小心翼翼的捡起地上的羽毛,把这根羽毛夹在了他的记事本里,这时记事本里的背景是一望无际的兰兰的天空。
附:
---------------------------
第一节 运动镜头的分类
运动摄像――就是在一个镜头中通过移动摄影机机位,或者变动镜头光轴或者变化镜头焦距所进行的拍摄。这种方式拍摄的镜头称为运动镜头。
内部运动――是活动的画面内容表现的是运动着 的事物被称为画面内部的运动。
外部运动――是移动摄影机 变焦距和剪辑形式 的镜头运动 称为画面外部的运动
根据摄象机运动的方式可分为:推、拉、摇、移、跟、升降、综合
第二节 推镜头
一、推摄指摄像机向被摄主体方向推进,或者变动镜头焦距,使画框由远而近向主体接近的一种拍摄方法,用这种方法拍摄的镜头叫推镜头。
两种情况:
A、摄影机沿光轴方向向前移动;
B、采取变焦距镜头,从短焦距调至长焦距。
二、推镜头的特点
1、具有大景别转换 成小景别的各种特点。 远――全――中――近――特
2、推镜头分为起幅、推进、落幅三个部分
3、推镜头造成画框向前的运动趋向
主 体 : 不清晰――清晰
物 体 面 积: 小――大
景 别 : 大――小
三、推镜头的功用和表现力
1、突出主体人物,突出重点形象。
2、突现细节。
3、突出一个重要的戏剧元素
4、在一个镜头中介绍整体与局部、环境与主体人物的关系。
5、推镜头的景别不断变化,有连续前进式蒙太奇句子的作用。
6、 推进速度的快慢可以影响和调整画面节奏
7、可以加强或减弱运动物体的动感。
四、推镜头的拍摄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推镜头应有其明确的表现意义。
2、注意起幅和落幅的静态结构 。
3、留有足够的长度。
4、推进过程中注意始终保持主体在画面结构中心的位置,即保持主体在画面结构上的优势。
5、在移动机位的推镜头中要注意跟焦点。
6、推镜头要做到准、匀。
7、起动和停止应果断、干净、利索、流畅。
8、最好选择有一定动作幅度的形象作为起动点和停止点,以克服人为的操作痕迹。
第三节 拉镜头
一、拉摄――指摄影机逐渐远离被摄主体或变 动镜头焦距(从长焦调至广角)使画框由近而远与主体脱离的一 种拍摄方法。用这种方法拍摄的镜头叫拉镜头。
二、拉镜头的特点
1、具有......>>
问题四:如何写镜头语言 四、讲述的艺术 故事越简单,如何讲述就越重要,讲述一个几乎完全由美好的《天使爱美丽》的镜头语言分析。总体写的还不错。至于说写法,首先你要多看
问题五:美丽人生的影评,从拍摄手法,镜头语言等专业角度 《美丽人生》--伟大的父爱 本片由意大利国宝级导演罗伯特贝尼尼自编自导自演,讲述了一个关于亲情和爱情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感人肺腑。该片曾获得嘎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和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等多部大奖。是值得各位收藏的一部佳作。 乐观开朗的犹太青年圭多和朋友驾车来到城里,途中邂逅了美丽的女教师多拉,两人互生情愫。几经磨难,两人结为夫妻。但好景不长,就在他们的儿子生日那天,圭多和儿子被强行带到了纳粹集中营,原因是他们是犹太人。多拉没有犹太血统,但为了和丈夫儿子在一起,也登上了通往集中营的火车。在集中营里他们被分开关押。圭多为了不让儿子幼小的心灵受到伤害,就“欺骗”他说这是为他的生日而举办的一场游戏,游戏规则是不能哭不能闹不能想妈妈,率先得到1000个积分的孩子就可以得到一辆真坦克,儿子信以为真。圭多还要想方设法向妻子报平安。最终圭多为了儿子的安危,自己惨死在德军的枪口之下。 反映二战时期的影片有很多,他们的共同点就是过多地渲染死亡和血腥。但这些在这部影片中没有直接体现,而代替它的是更多的欢笑和泪水。首先圭多是一个勇敢的男人,他喜欢上了多拉,就勇敢地去追求,不论路途有多么的崎岖,最终他做到了。其次圭多是一个有责任感的男人,当他们在集中营的时候,圭多一刻也没有忘记呵护自己的儿子,也没有忘记和妻子取得联系。在他心中亲情和爱情就是他的全部生命,所以最后他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来保全儿子,由此可见父爱的伟大。影片中有几处场景值得一提:首先是圭多冒充视察人员来到多拉的学校跳“脱衣舞”的滑稽场景,这一幕是为了引起多拉的注意,从而体现圭多是一个既勇敢又富有幽默感的男人。其次是圭多在被处死之前向藏在铁窗中的儿子摆出小丑般的走路姿势,这是为了不让儿子害怕,并且快乐的走向死亡,体现了伟大的父爱。最后是儿子和母亲相聚,对母亲说:''我们赢了,我们得到了1000分,我们赢了。”这是最为伤感的一幕,我们为圭多的牺牲而伤心,为孩子的心灵没有受到伤害而感动,圭多死得值得。影片告诉我们痛苦只是暂时的,唯有乐观的人们才能得到美丽的人生。 如果你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如果你是一个懂得珍爱的人,如果你是一个好父亲,那么这部影片你一定要看。 父与子的生死游戏:《美丽人生》 ――银幕视觉经典:《美丽人生》 编剧:温琴佐切拉米罗贝尔托贝尼尼 导演:罗贝尔托贝尼尼 摄影:托尼诺德利科利 音乐:尼科拉皮奥瓦尼 主演:罗贝尔托贝尼尼尼科雷塔布拉斯基焦尔焦-坎塔里尼 出品:意大利梅兰坡电影公司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发行 译制:上海电影译制厂 实在的说,在看到这部《美丽人生》之前,对喜剧类型的艺术电影,总是怀有些许微词的。而且再说这部《美丽人生》又是反映与描写大战期间纳粹暴行的片子,所以总能想到,一个专事喜剧创作的西方电影人罗伯托贝尼尼,能够拍得过大导演史蒂芬斯彼尔伯格彻底悲情的《辛德勒名单》吗?能拍得过罗曼斯基完全悲怆的《钢琴师》吗?我比较怀疑,恐怕罗伯托贝尼尼连鬼才导演法斯宾德的反纳粹名片《莉莉玛莲》的一半深度,也不会有吧?不是搞笑,是说深度。没有看过罗伯托贝尼尼的这部《美丽人生》以前,真的就是这么想的。再加上,那些战争本身就是残酷和悲烈的,仿佛根本不有什么喜剧可言。这一点常识老幼皆知。记得有位大的影评家说过:喜剧本身常常不能承载重磅眼泪。这部《美丽人生》由意大利梅兰坡电影公司出品。哦对了,看到的这个版本是上海电影译制厂译制。 后来偶然一个机会,去看罗伯托贝尼尼的另外一部影视片子,在场观者,好象无一不提及他的这一部《美丽人生》。人们往往感叹这部影片的收获成果,说它前前后后获得了太多大奖,包括奥斯卡最佳外......>>
问题六:镜头语言分析 视听语言的概念部分我认为 ,可以看看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影视视听语言》,这本书里面的概念讲的非常的完整。
另外视听语言是一门实践课程,拉片是很重要的,开始可以要去找一些参考的书入门,比如《影视动画影片分析》,《镜头在说话》,《影视动画视听语言》。然后自己找片子分析。
另外,我觉得动漫专业学视听语言不一定仅限在动画片的观摩上,动画也是电影的一种类型,所以在理解基本概念的基础上,看一些在视听语言上比较有代表性的真人电影也比较有好处。
问题七:电影【弱点】镜头语言分析 呵呵・老师的作业吧・
问题八:求千与千寻镜头语言分析,有截图。 1、手机系统自带截屏 图快 捷键:长按菜 单键或下拉通知栏进行截图。如果不行 的话就试试:同时 长按电 源键+HOME键进行截屏。2、使用qq自带的截屏功能摇一摇手机即可截屏。3、网络搜索“截图”,在结果 页下载安 装一款截图软件,即可在手 机端截屏。
问题九:镜头分析怎么写 镜头得焦距,广角的作用,长焦的好处,最大光圈优势,锐度,像差等分析。
问题十:《心灵捕手》的镜头语言分析。大概分析4个镜头要详细。需要有一个是montage (需原创,杜绝复制 50分 什么?
Ⅵ 电影《阿甘正传》视听语言分析。
视听语言分析之阿甘正传
好莱坞一直以来都是电影的王国,大量的商业巨制电影从这里产生,进而风
靡世界。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非常经典的电影,
《阿甘正传》就是一部非常
经典的好莱坞大片。
今天我们就从视听语言的角度来分析一下
这部经典的作品。
本片改编自一部同名小说,
影片通过阿甘对自己生活的讲述,
深层次的剖析
了美国当代历史,
以幽默的方式对社会现象和战争进行讽刺。
作为一部以人物记
录历史的影片,
阿甘作为主要线索,
经历了美国最动荡的一段历史。
影片也同样
倡导了美德的回归,进行正确的精神引导,大力提倡人性关怀和人文主义精神。
它是好莱坞反智潮流电影中的经典名作。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是美国社会的反智情绪高涨的时代。
于是好莱坞便出品了
一系列贬低现代文明崇尚回归原始阐释人性的影片。
其中
《阿甘正传》
便是通过
一个智力障碍者的视角,
描述了美国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生活的方方面
面,越战,政府丑闻,外交,种族冲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与人们
生活的生活状态——多数人的消极颓废与盲目热情。
《阿甘正传》这部影片就是
让美国人回顾自己的历史,
重新审视自己。
阿甘在此片中被塑造成一个天生弱智,
却具备了人类最优秀美德的人。
他坦荡的面对生活带给他的挑战,
在混乱中接受
锤炼,只冲着一个方向奔跑,最终跑向了他的终点。这是一部人生寓言,带给人
们欢乐的同时,引发了广泛的思考。
在这部影片中,
人物造型有很强烈的对比。
阿甘的形象出现时一般是清爽整
洁的,
与影片中出现的其他人的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汤姆汉克斯成功的塑造
了一个先天性智力残疾,
却朴实真挚的阿甘。
幼年时阿甘拙笨,
说话缓慢而坚定,
而成年的阿甘说话滔滔不绝,
包含了一种绝对的自信。
珍妮,
她一直是阿甘的天
使,正因为听了珍妮的话,阿甘才能永不停歇的跑着。但是与阿甘不同,她的生
活始终是随波逐流居无定所的,
她从生活上到精神上都是个流浪者,
找不到自己
的位置。
她想成为歌星,
却只能在街上或者色情酒吧里卖艺,
与一帮狐朋狗友们
吸毒。她的生活中总是充满了色情,暴力,毒品这些负面因素。所以影片塑造出
的珍妮的形象总是阴暗的,
模糊的。
但是她对阿甘又是真诚的,
所以在影片结尾
处,
珍妮的形象又回归了初识阿甘时的纯洁美丽。
丹中尉,
一开始出场便是狂野
的,
翻脸如翻书,
上一刻还在开玩笑下一刻又在严肃的下达命令。
他在战场上一
门心思的求死,
延续他家族的“光荣”捐躯历史。
在做完截肢手术后的丹中尉异
常绝望,
他认为生活的希望全都结束在了战场上,
他本该死在那里,
对阿甘的救
命之恩完全不领情。
从战场回来后变得有些神经质,
穿着邋里邋遢,
说话粗声粗
气,宣泄着他的不满。但是在新年夜里,他的悲伤抑制不住的外泄,让观众感受
到他真正的内心世界。
后来在海上他与风暴进行搏击,
又以不屈不挠的反抗者形
象出现。
最后“他和上帝讲和”后,
以及在阿甘结婚时出现的形象是温和的,
这
是他在经历人生几大起伏后回归本性的表现。
影片的拍摄技巧也是很值得称道的。
在体现珍妮和阿甘两个人的生活时,
经
常用不同的光效和色调。
在阿甘的生活中,
大量的运用暖调。
而珍妮的生活片段
则运用较多的冷色调。
影片中多次出现阿甘跑步的画面,
跑步在这部片子里面算
是出现最多的动作段落。
第一次跑步,
阿甘摆脱了他腿上的支架,
在这一场景中
依旧出现大量的绿色,背景拥有很清晰的轮廓,自然的和谐美丽使人心情明朗。
第二次他得到了橄榄队教练的青睐,
随后凭借着跑步这一特长,
为橄榄球队赢得
了比赛的胜利,
在这一场景中出现了大块的红色和黄色,
观众席上也是大片大片
的红色标语,把球场比赛热烈气氛烘托起来,让人兴奋。依旧是暖色调为主。随
后是越战中他在丛林中奔跑,
救了自己的战友们。
这里也是使用大量的绿色和黄
色,并且光线充足,线型较为清楚,营造出很好的光影效果。与阿甘的生活段落
色彩刻画相比,
珍妮的生活环境大部分降低了色彩的明暗度,
表现起其生活的压
抑,同时体现珍妮本人内心的消极厌世。影片通过这种明暗,色调的对比方式,
暗示了阿甘与珍妮两人个性的相悖与命运的走向。
而在最后,
珍妮重新回到阿甘
身边的时候,两人的内心世界逐渐相统一,珍妮场景的色彩也与阿甘趋于一致,
光效也统一使用了自然光效。
珍妮一身白色裙子向阿甘走来,
色彩又如同两人幼
年的时候,白色与绿色相间,开阔明亮,充满朝气。让观众明白珍妮的生活已经
不像从前一般,
而是以一种更乐观的方式面对人生,
也喻示了珍妮经历若干波折
后的精神上的重生。
影片通过对光线与色彩的配置,
更加完美的塑造出人物性格,
也表达了导演的意图和影片的主题,
具有很强的主观色彩,
同时能激发观众的想
象里,
让观众潜意识的接受这些暗示信息。
色彩与光效的使用也推动了叙事,
增
强影片真实感,加强了影片的观赏性。
在这部影片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道具,想必也给观众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那就是那根飘浮着的羽毛。
这根羽毛也多次出现在镜头当中。
影片一开始便以羽
毛作为视线引导,镜头追随羽毛,一直到人物出现。结尾处,羽毛又随风而起,
飘荡到更远处。在《阿甘正传》的一开场,一根羽毛引导观众的视线,同时出现
了开场音乐,
钢琴的轻盈与小提琴的柔美融合在一起,
为“羽毛”塑造出声音造
型,
也推动着影片的气氛。
随着羽毛的起伏,
观众感受到的音乐也是如羽毛般飘
忽不定,随风飘荡,正如生活一般充满了不确定感,难以预料。而在影片结尾处
又重复出现这一主题,此时,音乐的含义却多于开头,有了一份对生活的感慨,
多了几分感动。生活就像这根羽毛一样,或随风飘荡,或落于尘泥,我们无权选
择它的方向。但是我们有权利选择如何面对。
在美国的社会中一直存在着种族歧视的问题。种族问题也是《阿甘正传》中
的一个重要元素。
首先是阿拉巴马的民权运动,
州长华莱士拒绝黑人入校,
但最
终妥协。
在开往军营的车上,
观众可以看到车上都是白人与白人坐在一起,
黑人
与黑人坐在一起。
阿甘在车上碰上了从前在校车上一样的钉子。
最后他和黑人巴
布坐在一起,
这也是他在军营中唯一的好朋友。
巴布的祖先都是做虾的,
在饭店
里给白人端菜。
在阿甘送给巴布母亲股份之后,
人物关系转换了,
换成了白人给
黑人端菜。种族问题以一个幽默的报复方式呈现处理。
电视在这部影片里成为重要的叙事手段,通过它,展现了美国当代的政治文
化包括阿拉巴马州民权运动,
华莱士被射伤,
肯尼迪总统接见全美大学生橄榄球
队,约翰逊总统接见越战功臣,肯尼迪总统被刺杀,福特总统被刺杀,尼克松水
门事件,
还有登月„„电视新闻经常作为一个剪辑点建立起镜头与镜头,
段落与
段落只见的关系。
在叙事上,
也承担了一个重要的角色,
为我们呈现出美国社会
状态——暴力冲突严重,这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国国内的真实情况。
声音是一部影片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人声在影片中表现为对话和旁白以及
内心独白,整个故事由阿甘的旁白来讲述,阿甘的声音柔和,平缓,情绪起伏不
大,
娓娓道来,
奠定了整部影片舒缓平实的基调。
幼年时的阿甘,
说话有些木讷,
字字清晰,虽然拙笨但是很朴实。阿甘总是重复“笨有笨的的作为。”,这句话
塑造出了阿甘自信的性格,
而“我更加的思念珍妮。
”这句话贯穿影片始终,
成
为珍妮场景与阿甘场景的剪辑点,
连接两个人的关系,
推动了情节发展,
也让我
们看到了一个感情专一,
真诚的阿甘。
而电影音乐,
也记述了这一时代最有代表
性的音乐——摇滚。
电影中的摇滚音乐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帮助影片叙事推进影
片节奏,
也同样发人深省,
突出了人道精神和人文主义情怀。
音响为影片增添了
生活气息,阿甘的场景中,总是宁静的,充满自然的气息。而珍妮的场景中,充
满了城市噪音,
是浮躁而喧闹的。
这些场景中,
导演想要表达的是对现代工业的
排斥与对自然的向往。
影片中关于漫漫人生的种种韵味,苦与乐、生与死、战争与爱情、冷
漠与
友谊、成功与失败,伟大与卑微,值得我们去一辈子细细品味。在我们骄扬跋扈
时,在我们患得患失时,在我们迷惘彷徨时,在我们伤痕累累时,我们想总可以
在满目的荒谬之中苟活下去,
就冲着阿甘这个理由。
我们还要尽我们的所能,
让
更多人知道阿甘的故事,
纵然这世界走到尽头,
必然是消失于无形,
但活着的人
总需
要一缕希望的曙光。或许人生就像那根飘浮的羽毛一样,要么飘浮不定,
要么乘风破浪,但是人生也像那根羽毛承载着我们的希望。
Ⅶ 求编导专业影评的万能模板
编导专业影评的万能模板有以下五种,具体如下:
1、【第一种影评模板】
第一段:大体介绍一下电影的剧情。表达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第二段:从导演的意图出发评论电影的主题、导演要表达的思想。
第三段:评论印象最深刻的电影情节对于解释主题有什么样的帮助或者作用。
第四段:分析视听语言,从摄影的角度评论电影画面。
第五段:作最后的总结。
2、【第二种影评模板】
第一段:先简单介绍导演的资历和作品,从而引申出要评论的这部电影。
第二段:电影的音乐是如何衬托主题的。
第三段:电影的色彩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第四段:评论这部电影最鲜明的风格。
第五段:最后指出这部电影的一点瑕疵,并对整篇文章作总结。
3、【第三种影评模板】
第一段:概述一下电影剧情,说一下自己对电影的整体印象。
第二段:评论电影的叙事风格或者说电影讲述故事的结构如何。
第三段:令自己印象最深刻的镜头,这个镜头有什么样的作用。
第四段:这部电影和导演的其他电影做一下横向的对比,评论电影之间的区别或者联系。
第五段:和开头形成呼应,作总结。
4、【第四种影评模板】
第一段:直接开门见山。指出要评论电影的某个人物。
第二段:电影人物的性格是怎样的。
或第二段:导演如何塑造这个人物形象的。
第三段:这个人物在电影中起什么作用。
第四段:赞美导演对人物的选择能力。
5、【第五种影评模板】
第一段:夸赞这部电影所带来的意义。
第二段:详细说明这部电影有哪些突破。
第三段:对于导演意图进行解读。
第四段:评论电影镜头的风格。
第五段:电影中所处的历史时代对自己有那些启发或者新的发现。
Ⅷ 从视听语言角度分析电影《告白》。(片段就可以)
我个人喜欢配乐,蛮好的,轻快的,下雨的时候,那雨珠落地的过程是那么美,最后的时候,修哉看到时光倒流时是视觉冲击,也是一份感动。整体来说,我觉得电影里面的亲情都太过激啦,以至于有点变态的感觉!情节很跳跃性!很好!我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