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题材 > 从审美特征看电视和电影有哪些相同之处

从审美特征看电视和电影有哪些相同之处

发布时间:2023-05-31 08:30:44

㈠ 举例说明综合艺术的种类及其基本特征。

(1)综合艺术是戏剧、戏曲、电影、电视等一类艺术的总称。综合艺术吸取了文学、美术、音乐、舞蹈等各门艺术的长处,获得了多种手段和方式的艺术表现力,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特征。它将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再现艺术与表现艺术、造型艺术与表演艺术的特点融合到一起,具有更加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1)戏剧是指枝凳猜以舞台演出为表现形式,由演员扮演角猛型色,为观众当场表演故事的艺术样式。戏曲是我国传统的戏剧形式,它既具有戏剧的一般特点,又具有独特的表现手段和审美特征。戏曲将表现审美意境作为最高的艺术追求,唱、念、做、打是其主要的表现手段。戏曲艺术的基本特征是:

①综合与多样是戏剧的表征;

②演员行动是戏剧的基础;

③矛盾冲突是戏剧的核心。

(2)电影是将艺术与科学结合而成的一门综合艺术,它以画面为基本元素,并与音响和色彩共同构成电影基本语言和媒介,在银幕上创造直观感性的艺术形象和意境。画面、声音、蒙太奇是电影的主要艺术语言和表粗渗现方法。

(3)电视属于大众传播媒介,它既有传播新闻信息的功能,同时也有艺术的功能和娱乐的功能。电视艺术与电影的审美特征有许多相似之处,它们既是综合艺术,又是现代科技的产物,同时又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电影与电视艺术的基本特征是:

①运动的画面;

②重组的时空;

③心理的真实。

㈡ 你好 请问电影和电视有什么相同点呢 麻烦

相同点: 一样是讲说一个故事。
不同点: 电视比较详细,电影的情节就过于简单了

1、相对媒介
传统地说法,电影是用胶片拍摄的.用光学原理放映的.每秒24格放映速度
电视是摄像机拍摄的.用电子原理拍摄的播送的.每秒25帧扫描速率
常用的英文说法:
电影是FILM或者CINEMA,或者CINE、MOVIE
电视是TV、TELEVISION、VIDEO

2、作品意义
电影是指那种90分钟左右的剧情片,电视电影就是按照这个标准来的。电视电影的拍摄手段有的是16毫米胶片,现在很多是用高清了,所以很难用媒介意义来介定。但是也有那中新闻电影、科教电影,这些是媒介概念来介定的。
电视一般指电视剧、电视节目等。

3、制作意义
电影是属于在电影院放映的视觉产品,大荧幕的特性、和胶片的感光特性使得在制作手段上与电视有很大不同。电影胶片的感光宽容度限制,所以电影在灯光上的要求相当高,而且胶片只能感光一次,不能抹去重来,所以在成本上相对高。还有因为是大荧幕,所以电影用全景、远景比较多。还有电影虽然也有娱乐属性,但有以影载道的传统功能,它要求相对严格些,制作上的要求也要高很多。还有电影的基本投资会大很多。
而电视因为在家庭生活中放映,所以一般对声音的要求比画面更大,电视剧基本制作成本比较低(主要原因是电视洞源一般少用同期声,灯光要旁型求不高使得拍摄进度比较快,还有是胶片和洗印成本高)。电视用中近景和特写较多。在剧情发展上没有电影那么紧凑,比便观众一边干别的事情一边看,基本上是一个大众娱乐的方式。

当然还有一些其他上面的意思,比如现在年轻人用DV拍摄的东西也叫电影,这也是作品意义上的概念。还有电影本纳启态身上也有很多区别,但是中文仅用电影一词全概括了,MOVIE一般指娱乐意义上的电影,CINE、CINEMA就有剧场的概念,作品也就有“戏剧”方面的概念、其实也带有作品的概念,而FILM是纯媒介上的概念

㈢ 戏剧与电影,电视剧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电视表演艺术和戏剧、电影表演艺术在创作任务的要求上应该说基本上是共同的。那么,电视表演艺术的特点是否与戏剧、电影表演艺术有着相同之处呢?它们之间又有哪些不同之处呢?电视表演艺术与戏剧、电影表演艺术在其最主要的特点上应该说与戏剧、电影表演艺术是完全相同的。这一特点就是它们都是一种“化身成角色”的艺术。

前面已经谈到无论是戏剧、电影还是电视表演艺术的创作任务都是要创造出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并使之具有审美的价值。而这一创作任务的完成则只能是通过演员自己粉墨登场,通过自己现身说法,设身处地去扮演角色,最终达到“化身成角色”这样一个途径来达到。 “化身成角色”之所以成为戏剧、电影和电视表演艺术的最为主要的特点,是由于它指出了戏剧、电影和电视表演中所要解决的最主要的矛盾:即演员是以其自身为载体,使之变为剧本中之人物,表现出另一种性格,成为另一个人物,最终以此为媒体,使观众从中领会其审美之价值。

我国的戏曲表演艺术家对于演员创造的特点有一句十分精辟的艺诀。这句艺诀就是:“是我非我,我是我,我亦非我;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像谁。”从这句艺诀中,它论述到了“是我”——演员在进行创造,而所创造出来的角色,则已经是“非我”了,而所谓“非我”也就是说化身成为角色了。虽然作为角色的载体的我还是我,但他已经成为角色,而并非原来的演员的“我”了。另一方面,它又从演员的创作任务角度提出要“装谁像谁”,无论谁扮演角色,都应该达到“神情毕肖”的境界,也就是要达到“进入角色”,“把自己和所扮演的人物融为一体”,并且把他“再体现”出来,达到“装谁就像谁”的程度。从这一幅对联似的艺诀中,我们可以看出:它把表演艺术是由演员来扮演角色,而最终必须是化身成为角色的这一特点十分辩证地表述了出来。

由于戏剧、电影、电视表演艺术都具有由演员来扮演角色,并且要“化身成角色”这样一个主要的特点,因此也就必然出现在戏剧、电影和电视表演艺术中相同的另一个特点, 即演员在创作中是运用自己的身体和心灵来现身说法,在自己的身上塑造出艺术的人物形象这样一个创作特点。

电视表演和戏剧、电影表演一样,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的创作永远是在虚构与假定的条件下进行的。尽管电视剧在摄制的过程中和电影一样可以更多的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拍摄,但它也不可能完全是真实的。例如:即使在真实的环境中拍摄战争场面,用的也不可能是真枪实弹;而雨中的场面,则往往是得用洒水车来完成。何况电视剧的拍摄也不可能完全离开摄影棚里的虚假的布景。在一些室内连续剧的拍摄中就更是如此。而更为主要的是无论戏剧、电影还是电视剧中的戏剧情境则完全是虚构的,演员就必须要能够把这种虚构变为令人可信的真实。演员之间明明是同事,但在假定的情境之中则可能成为父子、兄弟、姐妹、夫妻、君臣、仇敌、情侣等等。还有那生生死死、是是非非、恩恩怨怨的虚构的故事情节,都需要演员把它创造成为艺术的真实。因此,电视表演和戏剧、电影表演一样可以说都是一种“弄假成真”的艺术。这就要求演员要能够“以假当真”,“假戏真做”。只有这样才能使观众信以为真。

然而在电视表演中,有些特点则与戏剧表演不同而与电影表演相似。它们与戏剧表演不同之处首先是电视和电影演员与戏剧演员在艺术创作整体中的地位与作用有着不同之处。在戏剧中,演员可以说是中心,戏剧演员的表演是艺术创造整体的完成。在戏剧演出中,导演的构思主要是通过演员的表演来实现,所以在演剧艺术的创作中,往往会听到“导演应该死在演员的创造之中”这样一句话。舞台美术等艺术部门的创造,尽管在当代的演剧艺术中独立的表现某种蕴涵的成分越来越大,但仍然不能离开为演员的表演创作服务这一前提。在舞台上,只要大幕一拉开,演员就成为一个演出的主宰,演员表演的优劣,往往就决定了一个戏的成败。所以人们也就把戏剧称之为“演员的艺术”。演员因此也就成为戏剧演出的中心。

电视和电影的艺术创作则与戏剧有所不同,它们却是以导演为中心,因此人们称它是“导演的艺术”。由于一部电视剧或者是一部影片的完成是靠整体的屏幕或银幕造型,演员的表演只是这整体的屏幕或银幕造型中的一个元素。导演在进行创作的构思和体现自己的构思时,就不能只是“死在演员的创造之中”,他所要考虑的必须是整体的屏幕或银幕造型。

电视与电影表演与戏剧表演的不同之处还在于审美意识上的差异。不同的艺术品类自然有自己与众不同的美学素质。在戏剧表演中,演员追求的是舞台表演美,而电视与电影表演中演员追求的则是画面造型之中的镜头美。

突破舞台局限的首要因素是摄像机和摄影机,由此而产生了它的纪实的特性,以及蒙太奇、再造时空和运动的画面。摄像机和摄影机是屏幕和银幕造型中极为重要的元素,具有一种独特的创造力,它们的参与就成为电视和电影表演美学中必须要考虑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戏剧演员在舞台上表演时由于考虑到与观众的距离,不可避免的要有适当的夸张甚至是变形,例如京剧的表演就因为最初是在野外的台子上演出而逐渐形成它的不仅在表演上,而且在服装与化装上都十分张、并以变形的方式来表现生活的特征。话剧表演比起京剧表演来说虽然已经接近生活了,但是由于是在剧场中演出,考虑到观众的欣赏要求,无论是在声音、语言、形体和表情上仍然有一定程度的夸张成分。有时一些十分夸张和变形的动作,如慢动作等,都需要自己去完成。而这些特点运用得充分、得当恰恰就构成了戏剧演员表演上的舞台美。

而在电视剧和电影的拍摄中,摄像机与摄影机则突破了舞台的封闭性与观众固定的视角,可以从各个角度去拍摄演员的表演。它不仅可以把演员放在极远的背景上,也可以非常近距离把演员的某——部位如面部、眼睛、手和脚等拍成特写。由于摄像机与摄影机诚实地记录下镜头前的一切,所以它也就会无情地暴露出缺陷,能够识别出年龄,使一切虚假的东西都一览无余。但是,另一方面,摄像机和摄影机也可以制造出骗局。例如可以选择适当的方位和角度来美化或丑化被拍摄的人与物体;利用光学镜头的不同性能

和胶片感光乳剂的化学性质,可以使被摄的物体变形;演员正常的行走或跑动,经过加工,可以变成快速的动作或是慢动作。因此,电视演员与电影演员一样,要去适应摄像机的独特的创造功能,掌握在摄像机前表演的特殊要求,创造出符合电视审美要求的屏幕形象。
电视、电影表演和戏剧表演在审美意识上的差异,决定了电视与电影演员必须要学会与摄像机或摄影机合作。特别是摄像机与摄影机的纪实的特性,要求演员应该是通过酷似生活中的自然形态的表演最终达到化身成为角色。同时又要时时考虑到摄像机与摄影机的特殊的创造功能,适应它、并且尽可能地去利用它,使自己的表演在屏幕造型或银幕造型时能够展现出一种“镜头美”。

另一方面,戏剧、电影和电视作为综合艺术虽然都必然是集体的创作,都需要在整体协调的创作中才能完成。但是,戏剧演员在舞台上进行表演时相对地来说具有一种独立性和自主性。一个戏一经排演完成,搬上舞台,演员完全是独立自主地在舞台上进行表演。而电视与电影演员就不可能完全如此。电视与电影表演最终的完成是在剪辑台和音画合成阶段。演员在前期所拍摄的镜头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是给导演的屏幕和银幕形象的创造提供了原始的资料。导演和剪辑师则还要对这些材料进行加工、修正、升华,最终创造出完整的屏幕或银幕形象。有时演员本人十分满意的镜头可能被剪去了,而有些原来看来并不十分精彩的场面,经过导演与剪辑师的创造性的加工、修改,反而十分出色。即使在多机拍摄、同期录音的电视剧的拍摄中,演员的表演的完成实际上仍然掌握在导播的导演的切换之中,最后也还是要经过导演与剪辑师的加工与创造。因此,在电视表演中,演员不可不注意自己的表演在电视和电影这一综合艺术中的区别与戏剧演出的创作中的特殊性。
此外,由于电视、电影的制作过程与戏剧的创作过程有着明显的不同,也造成了电视表演与电影表演上的另一个特点:即电视表演就不像戏剧表演那样在创作中有连续性。戏剧演员一般来说是按照时间的顺序来表演他的角色。在戏剧演出中演员可以在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按照剧情发展的顺序来创造自己的角色,在这个顺序之中努力使人物性格的发展连贯、有层次、有起伏而且前后和谐统一。但是,在电视和电影表演中,由于受到时间、地点、气候、经济条件等种种因素的限制,拍摄不可能是按照故事情节的顺序来进行的。例如:人物50年前和50年后的戏由于是在同一个外景地,往往就会安排在同一个时间里拍摄。而在戏里虽然是三两分钟之后发生的事,但是由于场景在不同的地方,就可能要停一段时间才能拍摄。电视与电影在制作过程中的这种特点,就必然使演员的创作无法连续进行。

还有,这种不连续性还表现在电视和电影演员必须是在短暂的、独立的时间单位中进行表演,而不像戏剧表演那样可以在规定的时间里,不用间断地塑造他的角色。在电视剧拍摄中,一个场面或一个镜头最长的也不过十来分钟,最短的甚至只有几十秒钟。但是拍摄的时间往往可能需要几个小时甚至是几天的时间。每一个镜头拍摄之前都要设置机位,布光照明,把一切保证拍摄成功的技术要求都准备好之后,才可能开始拍摄。但是只要摄像机一开动,演员就要能够马上进入角色,把这几十秒钟或者是几分钟的戏真实生动地表演出来,并且还要做到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如果在拍摄这一镜头时出现了技术性的故障,就需要演员重新拍摄这一镜头。有时可能要多次在等待之后反复地来拍摄同一个镜头。这种拍摄的无连续性,就要求演员在表演中充满了即兴性,能够迅速、准确地进人人物的规定情境,把握住人物感觉和分寸,这样才能使人物形象前后衔接,思想连贯。

目前,实际上已经没有什么只演戏剧或者是只演电影或电视的演员了。一个真正的好的演员,应该也既可以演好戏剧,也可以演好电影与电视剧。要想做到这样,他就应该了解戏剧、电影和电视表演的这些异同之处,使自己适应它们的特点,创造出准确、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

㈣ 电影与电视剧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

电影与电视剧的区别:

第一,二者的源头不同。电影源于照相,电影的本质就是记录生活的原生态。电视剧源于戏剧,强调戏剧性,以故事冲突和人类命运的悲喜吸引观众。

第二,二者的竞争形成了影视艺术各自追求艺术特性、各寻优势的第二个原因。由于电视剧的审美效应在很大程度森仔仿上取决于由人物命运铺排出的故事的生动曲折性,因此电视剧较侧重叙事性,更注重于表现事件发展过程和对人物命运变化的描绘。

第三,对时空的选择不同。电影对时空的选择就非常重要,特别重视环境与人物的关系,因为特定环境能够给人物特定行为得以最好最充分的表现。相对而言,此纤电视剧对环境空间的要求相对宽容得多,因为在室内、室外“说”,在卧室、客厅“说”,都不大影响表述剧情。

第四,突出造型的冲击力是电影的一个显著的艺术标志。电影有时还用空镜头来展现环境。真正有功力的电影导演用空镜头展现的不仅仅是环境,而是透射出一种动态的、富有生命力的东西。对于这些,电视剧也并不是不能表现,但力度、气势、震撼力都无法与电影相比,往往是力不从心的。

第五,电影和电视剧题材选择的不同特点或者说不同的关注点、关注层面的确较为明显。

第六,时空观念上的差异。对于同属时空艺术的电影和电视剧,我们可以相对而言:电影是偏重于空间的艺术,而电视剧是偏重于时间的艺术。

第七,欣赏和接受方面的差别。影院提供的观赏环境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它的黑暗性与封闭性。黑暗,使观众相互间失去联系的条件;封闭,则切断了影像世界与影院外部现实的联系。

电影,是由活动照相术和幻灯放映术结合发展起来的一种连续的影像画面,是一门视觉和听觉的现代艺术,也是一门可以容纳戏剧、摄影、绘画、音乐、舞蹈、文字、雕塑、建筑等多种艺术的现代科技戚握与艺术的综合体。

但它又具有独自的特征,电影在艺术表现力上不但具有其它各种艺术的特征,又因可以运用蒙太奇(法语:Montage)这种艺术性突跃的电影组接技巧,具有超越其它一切艺术的表现手段,而且影片可以大量复制放映,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电影已深入到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电视剧( TVplay; teleplay; TV drama; TV serial;)一种专为在电视上播映的演剧形式。它兼容电影、戏剧、文学、音乐、舞蹈、绘画、造型等现代艺术诸元素,是一种适应电视广播特点、融合舞台和电影艺术的表现方法而形成的现代艺术样式。一般分单本剧和系列剧(电视影集)。

电视剧是随着电视广播事业的诞生而发展起来的,在这幕后有一定的推动作用致使一些电视剧网站孕育而生,比较典型的分类电视剧在线观看网站很受大众的喜爱。生活中,电视剧的定义已经狭义化,仅指电视剧集系列,而非其他形式。“电视剧”的概念是中国特有的,在美国称“电视戏剧”,在苏联称“电视故事片”,在日本称“电视小说”。

电视剧(又称为剧集、电视戏剧节目、电视戏剧或电视系列剧)是一种适应电视广播特点、融合舞台和电影艺术的表现方法而形成的艺术样式。一般分单元剧和连续剧,利用电视技术制作并通过电视网放映。电视发明后不断普及,最后改变大家对艺术欣赏的方式。电视剧的播放平台一般叫剧场。

(4)从审美特征看电视和电影有哪些相同之处扩展阅读:

电影是19世纪美国国家生活水平上升大众产生新需求的娱乐产物。

电影根据视觉暂留原理,运用照相(以及录音)手段把外界事物的影像(以及声音)摄录在胶片上,通过放映(同时还原声音),用电的方式将活动影像投射到银幕上(以及同步声音)以表现一定内容的现代技术。

电影是一种视觉及听觉艺术,利用胶卷、录像带或数位媒体将影像和声音捕捉,再加上后期的编辑工作而成。

电影是一种综合的现代艺术,亦正如艺术本身,有着复杂而繁多的科系。电影有很多类型,也有多种分类方法。

电影从有声电影开始发展,目前已经到了电影的特技时代了。运用大量的电脑特技制作出来的电影,受广大中年以下的朋友欢迎。

中国电视初创阶段8年(1958-1965),所有播出的电视剧均采取黑白图像的直播方式,8年中,北京电视台共播出电视剧90部;从全国范围看,8年中,共生产直播电视剧200部左右。在初创阶段,直播电视剧没有太大的影响,其原因在于当时电视剧所起的主要是宣传教育之类的“喉舌”作用,艺术特色不够明显,电视剧的定位不明确,制与播的“同时性”等,这些都成了妨碍电视剧艺术进步的因素。

㈤ 电影、电视艺术的基本特征

电影是一门以科学技术为手段,以画面与音响为媒介,在特定的多维时空中,通过银幕塑造直观的视听形象,再现与反映生活的一门综合性艺术。电影与其它艺术一样,以审美化的典型形象去反映生活,共同受某些普通性规律的制约;同时,它又具有不同于其它各类艺术的自身的特殊规律。因此,要很好地认识与掌握电影艺术的基本特性,对于提高电影艺术的创作水乎与欣赏能力,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世纪以来,电视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人类精神生活最重要的物质载体。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电视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登上历史舞台。电视艺术就是根植于大众传媒的艺术形态,是依托于电视这样一种大众媒体的存在而存在的。电视艺术作为艺术的一种存在方式,它的存在也一定具有艺术存在的本质特性;作为审美对象,电视艺术也具有其独特之处。论文也就从这三个方面来探讨电视艺术的基本特征。 本论文主要分为四个主要部分: 第一部分、绪论,主要论述电视艺术的内涵和外延 第二部分、主要是将电视艺术放在媒介文化的背景下,分析它与其他大众传媒艺术相较的特征 第三部分、主要是将电视艺术放在艺术的大背景下,来探讨它与其他艺术门类相比所具有的特征。 第四部分、主要是将电视艺术作为特定的审美对象,分析它与其他审美对象相比所具有的特征。 电视艺术是迄今为止最年轻!最大众化的艺术,也是在受众中影响力相当深广的艺术。在一层一层的剖析当中,将电视艺术的特征逐步展现出来。剖析电视艺术,直面它,认识它,无疑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㈥ 电影与电视是同一种艺术论文

电影与电视是同一种艺术论文

如果说电影艺术是一种以电影技术为手段,凭借画面和音响为媒介,通过银幕上不断运动的时空来创造形象,再现或表现生活的艺术,基本上能得到人们认同的话。那么,电视艺术是什么,自一开始就有很多歧义。

贝拉·巴拉兹在他的《电影的精神》(1929年)一书中,将电影艺术的三个表现元素,特写镜头、蒙太奇、拍摄角度视为电影艺术的独特特点。

前苏联著名的电影理论家维塔里·日丹则指出:“被人们说成是‘电影的光荣和骄傲’的特写镜头的概念,在文学中也是早已有之的,更不必说绘画、雕塑以至音乐了。”

为此,前苏联的一些有远见卓识的影视理论家们认为电影与电视是同一种艺术。

虽说将电影完全等同电视不甚确切,但从艺术本质和审美的角度看,它们又的确是“同构”的,它们都是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都依据“视觉暂留”原理,并且有相似的音画操作系统。都与现当代的文化思潮、文化形态有关。所以,它们美学理念的基础也应当是基本相同的。

这就好象中国传统的诗文虚察、绘画、书法尽管是不同门类的艺术,但书论、诗论、文论、画论、甚至乐论、舞论等可以互用互证一样,许多美学理论在同一文化背景下是共通的,具有普遍的通约性,有的审美理论和方法几乎关涉到一切中国艺术,不仅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发展有着普遍的指导意义,规范着中国传统艺术思维的想象、思绪、感情、直觉,而且对中国影视艺术标举本民族的特性,也有着极大的启示意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事实证明,电影所具有的特质,今天的电视的确也都具备。如一般认为电影不同于其他艺术的特殊规定性表现为:

综合性,电影是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的综合体。它既像时间艺术那样,在时光的流逝中展示画面,构成延续的艺术形象,又像空间艺术那样,在各种不同的环境、地点、画面上叙述事件的发生、发展、展开形象。它吸纳了文学、戏剧、音乐、差稿茄绘画、雕塑、建筑等多种艺术元素,并使之相互融合,构成一个具有全新特质的有机整体。

视象性,电影是诉诸视觉为主的视听艺术,镜头、画面是其审美价值的重要条件。镜头、光影、色彩、音响直接构成形象生动的感性形式。电影的编剧、导演、演员等主创人员,本身也都须有强烈的视象意识。

逼真性,既能纪录现实生活中人与物的空间状貌,又能再现事物的声音和色彩。还能表现人的深层心理变化,无意识和梦。尤其是特写镜头更能反映形象的细部特征,正如路易斯·贾内梯在比较《替身演员》和《野孩子》两部影片的镜头时所言:“在大全景镜头中,只有大的运动才能看见,而特写镜头中,眼睛的一闪都能引起我们的注意。”所以,《野孩子》中男孩眼泪流过的距离比《替身演员》里飞行员跳伞降落时所占的空间还要大。

运动性,运动是电影的命脉,电影正是通过不断变换着的画面来表现运动着的人和事件,并在运动中获得时间延续性的叙事功能,通过摄像机的运动(推、拉、摇、移、跟、升、降等多种方式),产生各种不同的景别和角度,层次和空间。

蒙太奇,它是电影最重要的构成方法。即可通过分切,选择和概括,按照特定的创作构思把镜头有机组成一个连续,完整的运动整体,使画面上的直接形象产生连贯,对比、联想、衬托、悬念、象征等作用,深化艺术审美的视觉效果。

群众性,电影是直观艺术,相对其他传统艺术更为通俗,甚至能使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国籍的人都能看懂,电影的商品属性要求盈利,所以必须顾及群众的审美趣味和观赏水平,群众性是电影工业赖以生存的主要条件之一。

技术性,电影自诞生之时起,就是借助现代科技来创造形象的。电影的发展也有赖于高技术的开拓和引进。电子技术,全数字化的HDTV系统正在改变着传统电影的创作,也为电影制作降低成本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这些特性电视都具备,而且也缺一不可。而目前认为电视的特性,如兼容性、多样性、参与性等等,在现敬没代电影中同样也或多或少存在着。如除了银幕上的故事,人物、情节、氛围会深深地打动观众的心,使观众不由自主地与影片中的角色同悲喜,共命运外,观众还会不自觉地设想情节的发展逻辑、戏剧矛盾的合理性,故事应该有个怎样的结尾等等。

《红高粱》上映不久,反响热烈,尤其是张艺谋在国际上得了大奖,评论文章纷至沓来,广大观众也积极参与,“张艺谋神话”首次掀起高潮。赞美的认为《红高粱》“体现了我们的祖辈和民族的神气”,成功地建立起“异于传统中国电影的现代形态”。否定的指责它是以奇异文体来丑化中国人的形象,是为了夺奖,取悦于外国评委,认为是美学上的严重堕落。又有人认为,这是后殖民语境中的“征服”中国的结果。接着《秋菊打官司》和开禁后的《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又一次产生轰动效应,形成了“文化转型期”自一开始起,观众、学者和影视创作人员对电影和文化的自觉参与的热闹场面。涉及到的问题也已远远超出了电影本文的界面,如文化语境、弑父与从父、原始情调与边缘化、中国电影的出路和文化格局、娱乐性与艺术性等等。不难看出电影不仅也有参与性,而且这种参与正在影响和改变着人们对生活的理解,对以往习惯性思维的突破。与电视一样,电影美学的发展也离不开文化关怀和文化市场的需要。

当然,也有人认为电影与电视是相异的,如加拿大传播理论家马歇尔·麦克卢汉就是一个有代表性的人物。他认为电影、照片是以高清晰度延伸人的感觉的,可称之为“热媒介”,电视是低清晰度延伸人的.感觉的,应称之为“冷媒介”。但如前所言,高清晰度电视已经出现,HDTV的扫描线数已达1500根以上,而且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这种观点亦已不攻自破。国内也有人为了强调电影与电视的不同,或为了在理论上标识电视艺术的独立,对电视艺术的特点,电视是什么作了种种界说,出发点当然都是好的,但有些定义似乎下得太过匆忙,而又缺乏科学性。

又如,对电视下的定义:“电视是科技发展的产物,是一种技术。” “就本质来说,‘电视’是一种技术的产物,是根据人眼视觉特性以一定的信号形式来传达活动景象的技术。”这样的 定义似乎太武断,太简单化了。

还有人认为“电视艺术是一种即时传真的艺术。”把电视看作一种传真媒介,这当然没错。但电视和电视艺术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如有些一时不能播放的电视剧和复现其他门类的艺术作品等,就不可能都那么“即时”,却反而往往是“过时”的,即过了段时间才会播出的。

就对电视艺术的界定来说,我比较同意张凤铸先生的看法:“电视艺术是电视的派生物,主要指电视屏幕上播出的运用电视艺术手段塑造审美对象(形象)的各类文艺节目。”其前提是“电视和电视艺术是两个概念,两者有联系,又有区别,电视是母体,它包括新闻节目群,又包括艺术节目群,它具有新闻属性,又具有艺术属性。”

但同时还应指出的是,今天,电视不仅仅只是传播工具或一种大众艺术,它已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一种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而不可或缺。

另外,电视的再现性本身就具有审美效应和审美价值,而至远远超越了亚里斯多德所言之“求知”的界面。屏幕上的强化真实和再现生活具有一种强烈的视觉审美效果,其观照的张力不仅刺激着人们的视听机制,而且也会加深人们对现实生活的理解,引起人们的广泛思考。

而从符号学原理的角度看,电影与电视的本质更是一致。且不说卡西尔的构型理论和苏珊·朗格的“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就是拿麦茨的电影符号学的一般原理作对照,其实也都适用于电视艺术。为此,我们认为共同的质性是影视美学生成和发展的基础。如硬要将二者拆开,既不科学,(电视很难构筑起一整套完全不同于电影的理论和美学体系),也不利于电影和电视的拓展,而且在生产、制作和理论上都必然会出现重复建设叠出的弊端。更难适应高新技术的发展需要跨学科的配合,艺术门类间应相互渗透的必然趋势。只有排除门户之见,消除影与视的人为对立,电影与电视的互动和互补的必要性才会真正得以体现。

;
阅读全文

与从审美特征看电视和电影有哪些相同之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pr电影转场怎么做 浏览:7
电影侍神令多长时间演完 浏览:711
和小嫂的日子电影在线 浏览:853
电影贱客完整 浏览:738
电影朱诺的主题 浏览:619
同款荒野求生游戏电影 浏览:548
介绍几部欧美战争家电影 浏览:761
塑胶人电影BT迅雷下载 浏览:496
肌肤电影的主题 浏览:717
哪里看南斯拉夫老电影 浏览:235
老电影刘三姐老电影主题曲 浏览:139
丧尸题材最好的电影 浏览:341
禅变微电影 浏览:700
电影世界之合成系统txt下载 浏览:143
战争电影主题班会 浏览:362
乐高幻影忍者大电影主题曲下载 浏览:294
2019年北京国际电影节开幕视频 浏览:72
电影怨灵完整版 浏览:739
电影恐龙时代哪里能看 浏览:852
电脑4k电影哪里看 浏览: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