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1968年的一部苏联电影《战争与和平》(War and Peace):
基本信息:
中文片名:战争与和平
外文片名:War and Peace
年代:1968年
国家:前苏联
对白:俄语
类型:剧情/战争
片长:UK:401 min (video version) / UK:511 min / USA:390 min
色彩:彩色
色彩:彩色
幅面:70毫米宽银幕电影
混音:单声道 70 mm 6-Track
级别:Australia:G USA:Unrated
摄制格式:70 mm
洗印格式:70 mm
上映日期:
美国
USA
1968年4月28日
概况介绍:
这是一部制作精致、构思严谨的巨片。场面壮阔,气势磅礴,继承了前苏联在拍摄历史题材影片方面的传统,完美地融托尔斯泰原著精神于其中,再现了俄法战争时期俄罗斯大地广阔的历史画卷。影片以1812年俄国卫国战争为中心,反映了1805年至1820年重大事件,包括奥斯特利茨大战、波罗底诺会战、莫斯科大火、拿破仑溃退等。通过对四大家庭以及安德烈、彼埃尔、娜塔莎在战争与和平环境中的思想和行动的描写,展示了当时俄国社会的风貌。
幕后制作:
耗时五年,据称耗资一亿美元(当时的价钱)的宏伟巨制,试图极其忠实地复制托尔斯泰的长篇巨著。战争戏和舞会戏非常出色,但整体水准参差不齐。影片长达六个半小时,在苏联电影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1956年的美国版虽然比这部短,但也有208分钟,有奥黛丽·赫本、亨利·方达等主演,也是以战争场面取胜。1973年英国BBC推出750分钟的电视版。
电影花絮:
影片拍摄得到了苏联军方的大力协助,甚至军方试图让片中兵力尽量与实际战役的参战人数基本相同。在世界影史上,本片成为动用临时演员最多的影片之一,超过本片的只有1982年的《甘地传》,参加该片拍摄的临时演员多达30万人。
1981年3月,本片在墨西哥电视一台和二台首次播出,创下了电视台播放最长影片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1958年,好莱坞著名制片人迈克尔·托德(Michael Todd)访问莫斯科,他曾提议联合拍摄本片,但遭到苏联政府的拒绝。
剧情简介
1805年7月,拿破仑率兵征服了欧洲,法俄之间正酝酿着激烈的战争。然而在彼得堡上层的人们依旧过着恬静悠闲的生活,达官贵人们都汇聚在皇后的女官兼宠臣安娜·巴甫洛夫娜举办家宴招待会上。
赴宴的有宫廷官高位重的伐西里王爵和他漂亮却行为不端的女儿美伦,还有个头高大健壮的年轻人彼尔,他戴着眼镜,剪短发,穿浅色的流行短裤和褐色燕尾服。彼尔是莫斯科著名贵族别竺豪夫的私生子,从小出国留学,今年20岁,学成回国到首都谋职。他一进宴会厅,对人们议论拿破仑征战欧洲颇感兴趣。在这里,他高兴地结识了英俊而刚毅的青年安德烈--先朝保罗皇帝的退职老总司令包尔康斯基的长子,两人很快成了好朋友。
此时,安德烈正应库图佐夫将军的召唤,去任他的传令官,将出国跟征战欧洲的拿破仑军队作战,任即将分娩的妻子和妹妹玛丽再三劝留,也改变不了他的决心,他期望通过这次战争为自己带来辉煌与荣耀。在出征之前,安德烈把妻子从首都送到了在莫斯科郊外居住的父亲那里,委托父亲加以关照。于是他急奔前线,在波兰追上了俄军总司令库图佐夫,总司令派他到联合纵队去任职,并受到了嘉奖。
彼尔回到莫斯科,他继承了别竺豪夫伯爵身后所有的遗产,摇身一变成为莫斯科数一数二的资本家,成为社交界的宠儿。他的亲戚伐西里早就窥视别竺豪夫家的财产,本想通过篡改遗嘱来谋得,失败后,又处心积虑地要拉拢彼尔,一方面为他在彼得堡谋得一个不小的官职,又挖空心思巧安排,让已是宫廷女官的女儿美伦嫁给彼尔,以图钱财。结果他的计谋顺利达成,可这桩婚事实在不幸之至。彼尔发现了妻子与好友多勃赫夫之间的暧昧关系,他与多勃赫夫进行搏斗,并幸运的击倒对方,随之与妻子分居,自己也陷入了善恶和生死的困扰之中,在加入共济会后,受到宽宏大量的哲学的熏陶,接回了妻子。
当安德烈再次回到总司令身边,俄奥联军对法的奥斯特里齐战斗就要打响了。由于在战前的军事会议上,否决了几位老将军的意见,采取了马上出击的战略,结果惨败。安德烈受伤被俘,途中昏迷,被敌人误以为活不成而丢下,库图佐夫也以为安德烈阵亡,给他的父亲去信报丧。可是安德烈在老百姓的救治下又康复了。愈后的他直奔老家,是日夜晚,妻子莉沙正好产下一名男婴,但她却在分娩中死去了。安德烈在孤独与绝望之中给妻子最后一个吻,他觉得人生已再无意义,决定终老于领地。
一八零七年六月,俄与法言和,和平生活开始了。
一八零九年春天,安德烈·保尔康斯基因贵族会之事而去拜托罗斯托夫伯爵。在伯爵家他被充满生命力的年轻小姐娜达莎深深地吸引了。但由于秃山老公爵强烈反对,只好互相约以一年的缓冲期,而 后,安德烈·保尔康斯基即出国去了。但是,年轻的娜达莎无法忍受寂寞,且经不起彼尔之妻爱伦的哥哥阿纳托尔的诱惑,而擅自约定私奔,因此,与安德烈·保尔康斯基的婚约即告无效。
一八一二年,俄、法两国再度交战,安德烈·保尔康斯基于多勃琪诺战役中身受重伤,而俄军节节败退,眼见莫斯科即将陷于敌人之手了。罗斯托夫家将原本用来搬运家产的马车,改派去运送伤兵,娜达莎方能能于伤兵中发现将死的安德烈·保尔康斯基。她向他谢罪并热忱看护他,但一切都是徒劳了,安德烈·保尔康斯基仍然逃不过死亡之神而去世了。
彼尔化装成农夫,想伺机刺杀拿破仑,但却被法军逮捕而成为俘虏。其妻爱伦于战火中,仍继续其放荡行为,最后,因误服堕胎药而死亡。
几番奋战后,俄国终于赢得胜利,彼尔于莫斯科巧遇娜达莎,两人便结为夫 妇,而安德烈·保尔康斯基的妹妹玛莉亚也与娜达莎之兄尼克拉结婚,而组成一个幸福的家庭。
2. 战争与和平电影故事梗概
战争与和平Война и мир 1968
这是部制作精致、构思严谨的巨片。场面壮阔,气势磅礴,继承了前苏联在拍摄历史题材影片方面的传统,完美地融合托尔斯泰原著精神于其中,再现了俄法战争时期俄罗斯大地广阔的历史画卷。影片以1812年俄国卫国战争为中心,反映了1805年至1820年重大事件,包括奥斯特利茨大战、波罗底诺会战、莫斯科大火、拿破仑溃退等。通过对四大家庭以及安德烈、彼埃尔、娜塔莎在战争与和平环境中的思想和行动的描写,展示了当时俄国社会的风貌。
1968年前苏联版的《战争与和平》是影史上最昂贵的影片,5亿6000万美元的投资,即使到了现在,许多美国大片还是望尘莫及。
好莱坞版的《战争与和平》,好像铁了心要把托尔斯泰的名著拍成一部爱情电影,丁香花一样美丽的奥黛丽·赫本,被压缩得几乎只剩下一条爱情主线的剧情……没办法,让美国人去感受俄罗斯的历史,是深刻不起来的。
而前苏联版,其宏大的场面,史诗般的镜头语言,让观者无不清晰地看到俄国人自身对本国历史的切肤感受。
不知有没有受之前美国人的影响,前苏联版的女主角柳德米拉·米哈伊诺芙娜·萨维里耶娃像极了奥黛丽·赫本,除了带点本民族气质,身材更丰满一些,一样的高挑美丽、一样的清纯活泼,表情、动作也有些相似。不过,这并不影响她演技的发挥。《战争与和平》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后,萨维里耶娃更是一跃成为全世界知名的苏联演员。
在那个年代,前苏联电影居然得到了那些充满傲慢与偏见的美国奥斯卡评委们的青睐,不得不说,这部电影拍到了让人无话可说的地步。
四部总共算下来应该有六个多小时吧,看完长长地吁了一口气。非常宏大的史诗巨片,真实地还原了列夫.托尔斯泰原著的精髓,以恢宏的气势、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复杂的人性刻画,再现了那段关于国家、战争、爱情、命运的荡气回肠的19世纪俄罗斯的那段悲壮史诗。影片的战争场面非常地壮观宏大,特别是19世纪初拿破仑侵俄的那场博罗迪诺战役,在当时没有电脑特技的年代下,得需要调动多少的临时群众演员、使用多少的拍摄设备才能完成这场极其悲壮的大战役啊。还有最后的莫斯科大火也表现得相当不错,镜头调度地很好,看着这座美好又古老的城市在大火中煎熬,让人不得不对战争的残酷报以切齿地痛恨啊。演员选得真不错,很有那种俄罗斯民族的高贵冷俊气质,特别是饰演娜塔莎的演员简直就象城堡里的公主小天使,就象一股春风拂过整部影片,尽现其清新脱俗的优雅气质,更重要的一点,人长得比奥黛丽赫本还赫本(网友语),真得象极了。
3. 战争与和平的电影剧情
这部由俄罗斯、意大利、英国、法国、波兰和西班牙6国斥资2600万欧元拍摄的新版《战争与和平》具有鲜明的国际化色彩。导演罗伯特·多恩海姆是罗马尼亚裔美国人,主要演员则分别来自法国、德国、意大利和俄罗斯等国。值得一提的是影片女主角娜塔莎·罗斯托娃的扮演者、24岁的法国女演员克莱芒丝·波西,此前她因出演《哈利·波特与火焰杯》中的芙蓉·德拉库尔一角已在世界各地拥有不少“粉丝”。
俄罗斯文学泰斗列夫?托尔斯泰的鸿篇巨制《战争与和平》再次被搬上屏幕。这部由俄罗斯、意大利、英国等欧洲六国倾力打造的四集同名电视电影在俄罗斯电视台黄金时间与观众见面。尽管兄弟台“第一频道”为此专门推迟了由另一位大文豪陀斯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改编的电视剧,新版《战争与和平》仍未能逃脱兵败滑铁卢的厄运:不但4%的收视率差强人意,更是遭遇国内民众一片恶评。
国际化创作阵容
拍摄新版《战争与和平》是意大利电视台的主意,后来得到了俄罗斯、英国、法国、波兰和西班牙同行的支持。制作方雄心勃勃,为此心甘情愿投下2600万欧元的巨资,耗时两年,转战波兰、立陶宛、澳大利亚和俄罗斯等四国进行拍摄。
尽管新版《战争与和平》不如由奥黛丽·赫本、亨利·方达等好莱坞明星主演的1956年版那样星光熠熠,却也招募了不少欧洲一线明星。女主角由出演《哈利波特与火焰杯》的法国女演员克莱芒丝?波西扮演,而两位男主角分别由意大利性感男星阿列西奥·波尼和出演过《再见,列宁》的德国演员亚历山大?拜尔饰演。
本片导演是罗马尼亚裔美国人罗伯特·多恩海姆,他曾与斯皮尔伯格有过合作,而编剧之一正是《美国往事》的编剧意大利人恩里科·迈蒂奥里则。
众口难调做妥协
国际化的创作阵容虽可让新版《战争与和平》博采众长,但也易令其陷入众口难调的尴尬境地。影片制片人之一谢尔盖·丘马科夫抱怨道:“我们想让剧本尽量地忠于原著,但后来明白,和所有人达成协议是不可能的事情。”
俄罗斯人原本做了妥协,只要求拿掉那些“非常愚蠢”的情节,但就是如此卑微的愿望也未获满足。克里姆林宫附近的基督救世主大教堂是为纪念1812年战争牺牲者而修建的,但在新版《战争与和平》里,这座还没兴建的教堂已赫然矗立在熊熊燃烧的莫斯科城中。
对此,欧洲同行的解释是,在他们国家,没有人知道这一史实,为忠于原著就把如此凄美壮丽的画面去掉实在可惜。俄罗斯方面希望剧本愈接近原著愈好,但意、法和德等出资大国却希望将新版《战争与和平》拍成通俗易懂的现代华美大片。
一边骂,一边捧
新版《战争与和平》在俄罗斯电视台播放后,遭致俄媒体一片骂声。俄新社认为,失实于原著的情节、提纲挈领式的叙事和颇富争议的选角是影片的三大败笔。《生意人报》建议,如果要看这部电影,最好先完全忘记原著。该报十分惊讶于影片“令人气愤的大胆妄为”,竟然将深色头发的娜塔莎变成了金发女郎。而《共青团真理报》则对有着像007一样性感面容的安德烈和长着让施瓦辛格万分嫉妒的发达胸肌的皮埃尔大表不解。
托尔斯泰的玄孙弗拉基米尔?托尔斯泰也对新版《战争与和平》大为不满:“托尔斯泰的主人公都不像他们自己。娜塔莎本来是乐观的,情感丰富的,但在这里,她却面色苍白,冷漠,而且理性。”
与俄罗斯人“平淡乏味、简直无法看下去”的反应形成鲜明反差,新版《战争与和平》在法、意等国大获成功。在法国播放时收视率逼近24%。观看此剧的华人留学生董铭告诉记者:“拿破仑在剧中不是正面人物,骄横无理,本来很浪漫的爱情就被战争毁灭了,法国人看得都很揪心。”而在意大利的收视率高达26%,每集有600万观众收看。
俄新社报道对此不无戏谑地说,从前西方人把俄罗斯当作“野蛮的地方”,如今他们亲眼见识了俄罗斯人自古就精神高尚、心灵丰富,这也算是安慰了。
4. 电影战争与和平讲了个什么内容,它是要说明什么道理
1.电影战争与和平描述了:在拿破仑指挥军队进攻俄国时大动荡年代中的一段经典爱情故事,是一部史诗般的战争巨片。安德来不顾怀孕的妻子和年迈的父亲,坚持到军队服役。战役失败,他颓丧回家,恰逢妻子难产而死,彼埃尔则在父亲临终前被立为财产继承人,并承袭了其父的伯爵称号,和贵族库拉金的女儿艾伦结婚。婚后不久,因两人性格不合而分居。彼埃尔与罗斯托夫伯爵一家在去打猎的路上,把沉浸在丧妻之痛的安德来也拉去打猎,伯爵的女儿娜塔莎·罗斯托娃对安德来产生了好感。不久,娜塔莎接受了安德来的求婚,订立了婚约。过了一段时间,安德来重返军队。艾伦的弟弟阿那托尔骗得娜塔莎的爱,唆使其与他私奔。俄法战争开始,担任总司令的库图佐夫将军决定暂时放弃莫斯科。在撤退途中,娜塔莎遇到受重伤的安德来,安德来谅解了娜塔莎,但他却因伤势过重而离开了人世。战争胜利结束后,彼埃尔回到了莫斯科,娜塔莎把自己的命运永远的与彼埃尔结合在了一起。
2.说明什么道理:这部小说并不只是一部描述1812卫国战争中一群高贵有理想的青年的爱情和遭遇,它是一部关于生活的网络全书,爱情,友情,亲情,对弱者的同情,对正义的追求,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5. 《战争与和平》苏联版的主要成就和剧情简介 赏析
《战争与和平》是闻名世界的俄罗斯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品,规模宏大,内容丰富,哲理深邃。内容简述:1805年,在拿破仑率兵征服欧洲后,法国与俄国之间也发生战争。青年公爵安德烈•保尔康斯基把怀孕的妻子交给退隐于领地“秃山”的父亲及妹妹玛莉亚后,就担任库图佐夫将军的副官,向前线出发去了。他期望这次战争能为自己带来辉煌与荣耀。安德烈•保尔康斯基的刚留学回来的好友彼尔,是别竺豪夫伯爵的私生启搏子,由于继承了伯爵身后的全部遗产,因此,他摇身一变成为莫斯科数一数二的资本家,当然也成为社交界的宠儿。居心叵测的监护人拉金公爵看上这一点,便计划将貌美但品行不端的小姐爱伦嫁给睁旁液他,结果计谋顺利达成。婚后不久的彼尔因妻子爱伦与好友多勃赫夫之间有暧昧风声传出,他为了保护自11月,安德烈•保尔康斯基所属的俄军在奥斯特里茨之役战败,他带着军旗独自冲入敌阵,不幸受了重伤。但是,当他突然抬头看见那永恒的蓝天时,不禁为那份庄严之美深受感动,霎时觉得过去那些野心,名誉及心目中认为伟大的拿破仑,都变得微不足道了。从此以后,他陷于善恶与生死问题的困扰中,直至认识了互助会的悉物领导人后,才进入新的信仰生活里。一直被认为已战死沙场的安德烈•保尔康斯基突然回到秃山的那一晚,其妻莉莎正好产下一名男婴后去世,这使安德烈•保尔康斯基觉得自己的人生已告结束,便下定决心终老于领地。1807年六月,俄与法言和,和平生活开始了。1809年春天,安德烈•保尔康斯基因贵族会之事而去拜托罗斯托夫伯爵。在伯爵家他被充满生命力的年轻小姐娜达莎深深地吸引了。但由于秃山老公爵强烈反对,只好互相约以一年的缓冲期,而后,安德烈•保尔康斯基即出国去了。年轻的娜达莎无法忍受寂寞,且经不起彼尔之妻爱伦的哥哥阿纳托尔的诱惑,而擅自约定私奔,因此,与安德烈•保尔康斯基的婚约即告无效。1812年,俄、法两国再度交战,安德烈•保尔康斯基于多勃琪诺战役中身受重伤,而俄军节节败退,眼见莫斯科即将陷于敌人之手了。罗斯托夫家将原本用来搬运家产的马车,改派去运送伤兵,娜达莎方能能于伤兵中发现将死的安德烈•保尔康斯。她向他谢罪并热诚看护他,但一切都是徒劳了,安德烈•保尔康斯基仍然逃不过死亡之神而去世了。彼尔化装成农夫,想伺机刺杀拿破仑,但却被法军逮捕而成为俘虏。其妻爱伦于战火中,仍继续其放荡行为,最后,因误服堕胎药而且死亡。几番奋战后,俄国终于赢得胜利,彼尔于莫斯科巧遇娜达莎,两人便结为夫妇,而安德烈•保尔康斯基的妹妹玛莉亚也与娜达莎之兄尼克拉结婚,而组成一个幸福的家庭。
6. 战争与和平的资料
保卫莫斯科
根据“台风”计划,德军第2装甲集群9月30日在布良斯克方向,第3、第4装甲集群10月2日在维亚济马方向,相继开始了进攻。尽管苏军进行了顽强抵抗,德军仍然突破了防御。德军第2集团军突破了苏军第50集团军的防线,于1941年9月下旬夺取布良斯克。10月3日奥廖尔陷落。德军沿着奥廖尔-图拉的公路推进。莫斯科以西的维亚济马方向,西方面军和预备队方面军进行了艰苦的防御战斗。德军10月7日则进抵维亚济马地域,两方面军大部分军队在此陷入合围,一直顽强抵抗到10月12-13日。13日,苏军维亚济马集团大部被歼,被围军队一部后来突出重围,有的留在敌后开展游击斗争。布良斯克方面军陷于战役合围的困境后也向后退却,23日,苏军布良斯克集团大部被歼。德军在维亚济马—布良斯克战役中、俘虏苏军67万人。
莫扎伊斯克防御线成了莫斯科接近地上的主要抵抗地区。4个集团军总共只有9万人左右。这些兵力不足以在整个地带建立坚固防御。为了改进军队指挥,西方面军和预备队方面军于10月10日合编为西方面军,朱可夫大将任司令。10月月中-11月初,在莫扎伊斯克防御地区展开的多次激烈战斗中,苏军对德军优势兵力进行了顽强抵抗,将其阻止于拉马河、鲁扎河、纳拉河等地区。
10月14日,德军突入了加里宁地域。10月17日,以西方面军右翼(第22、第29、第30、第31集团军)为基础组成了加里宁方面军(司令为科涅夫上将)。德军想从加里宁向东南发展进攻并前出西北方面军和西方面军后方的企图被粉碎。
德军虽然对维亚兹马—布良斯克战役中消灭了大量的苏军有生力量,但随着天气的变冷秋雨把道路变成泥沼,几乎瘫痪了德军的进攻。德军于是被迫全线停止前进,以待大地封冻。德军暂时的停进使苏军赢得了宝贵的喘息时间。到10月底,苏军最高统帅部开始抽回一些部队作为预备队,使其得到必要的休息,新的预备队也在源源不断地赶到。10月末,前线如下:加里宁-库宾卡-谢尔普霍夫-阿列克辛-图拉。德军虽遭重大损失,但仍增调兵力,变更部署,企图在冬季到来以前合围并占领莫斯科。
莫斯科成为德军的空袭目标。莫斯科防空部队同空中德军空军作了顽强斗争,10月间,德军对莫斯科进行了31次空袭,共有2000架飞机参加,其中278架被击落,只有72架闯入莫斯科上空。
军队和劳动者在莫斯科近接近地构筑新防御地区,为构筑防御工事动员了45万首都居民,其中75%为妇女。莫斯科疏散许多政府机关和最重要的企业;10月20日,国防委员会在莫斯科及其附近地域实行戒严。当局命令居民在街道筑起防御工事,连克里姆林宫附近都不例外,组建新的民兵师,使全城做好巷战准备。苏联政府向东撤退到古比雪夫(现在的萨玛拉),但斯大林仍然留在莫斯科。为了提升国民及军队的士气,斯大林命令在11月7日于红场举行纪念十月革命的阅兵式。队伍在克里姆林宫前检阅,然后直接开赴前线。苏军以预备队和补充兵员加强了西方面军。11月10日,布良斯克方面军撤销。各方面军受领命令扼守所占领的地区,阻止德军从西北和西南迂回莫斯科。
11月15日-18日,德军经过调整和补充后,向莫斯科重新发起进攻。德军在加里宁沿克林、罗加切沃方向和图拉方向分别实施主要突击企图从北面和南面迂回莫斯科。11月底-12月初,德军付出了巨大损失的代价,前出到莫斯科运河。12月4日加里宁沦陷。12月5日莫斯科以南165公里的小镇图拉被局部包围。德军遇到苏军顽强抵抗。莫斯科附近的战斗变得越来越激烈。苏军派了无数新兵和自愿者,甚至一个妇女营投入到德军的机枪炮火中。首都保卫者的口号是“俄罗斯虽大,但已无处可退,后面就是莫斯科!”苏军经过11月底-12月初的顽强防御和多次反突击,德军突向莫斯科的最后企图破产了。苏军虽然经常处在危急状态,但终于坚持下来并消耗了德军。仅11月16日-12月5日,德军在莫斯科附近就死伤15.5万余人,损失坦克约800辆、火炮300门、飞机近1500架。
1941年-1942年的冬季就算以俄国人的标准来看都异常地严寒。德军因战线过长,补给不足,战役中消耗过大,没有既设防御阵地和战役预备队,又无在冬季条件下作战的准备。11月上旬入冬,虽然道路能够使用,但德军的冬季装备不足,由于认为在入冬前就能结束战事。保暖衣服和白色伪装服都不足,坦克和其它车辆都因为低温而不能动弹。德军士气严重受挫。而苏军则士气高涨。
苏军转入反攻并粉碎莫斯科城下德军的条件已经具备。斯大林任命华西列夫斯基中将担任代理总参谋长,并命令他立即拟定反攻作战计划。苏军反攻的指导思想是,同时粉碎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分别从北面和南面威胁莫斯科的最危险的突击集团。反攻的基本任务赋予了西方面军。加里宁方面军和西南方面军分别在其北面和南面实施突击。
编辑本段苏军反击
1941年12月5日,朱可夫带领苏军发动大规模反击,此时德军进攻能力显然已经衰竭。其中最主要的攻势集中向中央集团军群。12月6日,攻势在莫斯科地区全面展开。秋季期间,朱可夫从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调回了一些装备精良的部队到莫斯科,但一直留待反击之用。他相信苏联间谍理察佐尔格的情报,指日本不会攻击苏联东部,在此之前佐尔格已经预计到巴巴罗萨计划。此时敌人已经非常接近莫斯科中心,他投入大量援军以对抗德军的攻势,包括新建造的T-34坦克和 喀秋沙火箭炮。苏军部队已经为冬季战事准备好,包括多个滑雪营。
12月8日,希特勒签署了在苏德战场全线包括莫斯科方向转入防御的训令。12月16日,苏军解放了图拉。1942年1月7日亦都重夺了莫斯科以北的加里宁。1月初,西部战略方向的反攻乃告完成。精疲力竭的德军已经撤退到100至250公里外。德军38个师,内15个坦克师和摩托化师遭重创。进攻莫斯科的突击集团被击溃,使德军惊慌失措,希特勒要求死守每一个居民地,一步也不后退,直到最后一兵一卒。
1月8日西方面军,加里宁方面军和布良斯克方面军(12月24日重建)实施了进攻战役进攻维亚济马。由于缺乏实施大规模进攻行动的经验以及缺少快速兵团,因而未能全部完成所赋予的围歼“中央”集团军群基本兵力的任务,2月初,来自西欧的德军增援部队(12个师又2个旅)和中央集团军群北翼部队,分别实施反突击,苏军的态势恶化。4月20日,苏军最高统帅部命令西方向部队转入防御、撤回外线作战部队,会战至此结束。
编辑本段会战结果
苏联红军先后解放了罗加切沃,亚穆加,亚赫罗马,红波利亚纳,白拉斯特,索城,克林,沃洛科拉姆斯克,晓基诺,阿列克辛,塔鲁萨,卡鲁加,别廖夫,莫斯科会战胜利。
彻底打击了法西斯德国的嚣张气焰,使德军再也无力在全线发动进攻。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根本转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德国在莫斯科会战中第一次遭到重大战略性失败!纳粹德国企图快速征服苏联的计划破产,莫斯科保卫战胜利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使其遭到无法弥补的物质损失。德军的失败使德军士气更加低落,在冬季战局中,35名高级将领,其中包括布劳希奇元帅、博克元帅、古德里安上将、施特劳斯上将等被撤职。
根据几个可信的来源指出,大约700,000的红军士兵在战斗中死亡,受伤或失踪。
德军在莫斯科会战中损失兵力50多万,投降9万,丢失坦克1300辆,火炮2500门,汽车1.5万辆以及其他技术装备。
编辑本段纪念活动
苏联于1965年授予莫斯科英雄城市的称号,以纪念战胜纳粹德国20周年。
2004年12月7日,身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军服、装备当时武器的俄罗斯军人在莫斯科郊外重演了63年前阻击纳粹德国军队的莫斯科战役。参加这次表演的有2500名俄军官兵以及30多辆T-34坦克。俄罗斯总统普京和二战幸存老兵观看了表演。
编辑本段影视作品
苏联电影《莫斯科保卫战》,真实、恢宏的战争场面在现代战争片中无出其右者。曾获得美国电影学院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莫斯科保卫战》长达300余分钟,分《侵略》、《台风战役》两部,拍摄过程历时两年,约有五千名士兵、近一万名群众、二百五十余名演员、二百零二名摄影师参与其中。本片从德、苏双方的高层决策至基层部署、从后方帷幄至正面战场,全方地展示了莫斯科保卫战。该片最经典的台词:“俄罗斯虽大,但我们已无路可退,身后就是莫斯科!”
7. 《战争与和平》列夫托尔斯泰,介绍哪次战争
《战争与和平》主要介绍了1812年的俄法战争.中间穿插介绍了俄奥联军宏陆友与拿破仑军队在奥地利的会蔽槐战;法国对俄国的入侵;鲍罗金诺会战;俄军从莫斯科撤退;拿破仑军悉斗队全面溃退
8. 战争与和平讲的什么
《战争与和平》故事梗概
战争与和平》问世至今,一直被人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这部卷帙浩繁的钜著以史诗般广阔与雄浑的气势,生动地描写了1805至1820年俄国社会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各个生活领域.
[故事梗概]
一八○五年七月,宫廷女官安娜·芭芙洛芙娜在彼得堡举行了一次盛大的晚会。到会的有上流社会名流。发·西利·塞尔格维支·库拉根公爵是第一个到会的贵族。他说起话来懒洋洋的,是个惯会拍马逢迎的人。他常爱说这样一句话:“我是忠心的仆人”。他有个女儿叫爱仑,象白昼一样的美丽,大儿子依仿孙包理特是个低能的外交官,小儿子阿那托尔是个挥霍无度的 *** 。他们一家都出席了晚会。一位叫德路别兹卡雅的公爵夫人,要求库拉根把她的儿子保理斯介绍去当禁卫军军官。公爵答应了。到会的还有一个刚从国外受教育回来,初次踏入社交界的彼埃尔。他“笨拙,肥胖,是一个宽肩大汉,双手又大又红”。他是莫斯科著名的伯爵别素号夫的私生子,奉父命到彼得堡来寻找职业。他是个拿破仑的崇拜者。
到会的,还有年青的公爵安德来·保尔康斯基。他是个身材不高而极俊秀的年轻人,“具有明确而冷静的面貌”。他的妻子莉萨是个矮小而活泼的女人。安德来原先认识彼埃尔,他谈到他就要上前线去打仗了。在晚会上,人们交谈着法国和俄国日趋紧张的关系。会后,彼埃尔去拜访安德来。他对安德来说:“为自由而战,我便最先从军,但帮助英、奥去反对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指拿破仑--引者)是不对的。”
保理斯·经库拉根公爵介绍要到军队去服役了。他母亲带他到莫斯科看望亲戚罗斯托夫伯爵一家。伯爵夫人和其女儿正在过命名日。伯爵夫人是个具有东方式瘦脸的女人,她养了十二个儿女,但多半夭折了。伯爵是个平庸的人,他不如妻子能干。他们的大儿子尼古拉是个大学生,正和伯爵十五岁的甥女索尼亚恋爱。保理斯来到后,和伯爵十三岁的小女儿娜达莎也闹起恋爱来。娜塔莎是个黑备姿链眼睛、大嘴巴、不美丽,但十分天真活泼的女孩子。
彼埃尔在彼得堡没有选定职业,又回到莫斯科。这时别素号夫伯爵病得快死了。他的家族围绕他的遗产问题,进行了一场激烈的争夺。库拉根公爵因和别素号夫伯爵沾点亲,主动跑来张罗。他和伯爵的三个女儿勾结起来,想瓜分遗产,排挤彼埃尔。但别素号夫已事先立好遗嘱,要把财产让给彼埃尔继承。库拉根公爵没占到便宜,反自讨没趣。
安德来把妻子送回他父亲的领地童山后,便上前线去了。他是俄奥联军总司令库图左夫的副官。一八○五年十月,司令部设在奥地利的一个名叫布劳诺的地方。十一日,库图左夫亲自检阅了五个步兵团。由于副总司令马克将军所率领的部队被法军消灭,使俄军处境困难。库图左夫下达了向维也纳撤退的命令。他指挥的三万五千俄军遭到拿破仑指挥的十万法军追赶。十月二十八日,库图左夫军队渡到多瑙河左岸。因受伤、落伍、战死,军队损失了三分之一。不久,维也纳也失守了。法军大部队随后淹至。库图左夫命令名将巴格拉齐昂以四千轻骑兵去豪拉布儒恩阻挡法军。
战斗进行得十分激烈,炮兵上尉屠升和他的战士们表现得非常顽强勇敢,终于把法军遏止住了。十一月十二日,库图左夫退军到奥尔牟兹,这里已经聚集了八万俄奥联军。第二天,俄皇亚历山大一册碧世(他是个漂亮年青的沙皇)和奥王检阅了军队。二十日与法军在奥斯特里茨进行会战。库图左夫估计形势对俄军不利,不同意这次会战,但年青好胜的亚历山大一世和将军们执意要这样干。法军由拿破仑亲自指挥战斗,他“骑着灰色小 *** 马,穿着蓝色军大衣”,这天正好是他的加冕礼周年纪念日。会战从清晨五时开始直到下午五时结束。俄奥联军大败溃逃,连亚历山大一世和库图左夫都受了伤。安德来受了重伤,他一人倒卧在卜拉村山上,看着高远的天空,想起了“......
列夫·托尔斯泰写的《战争与和平》主要讲些什么内容
《战争与和平》主要以1812年拿破仑侵俄的战争为中心,叙述三个俄罗斯贵族家族,在战争与和平的年代里,经历生活中无数的苦痛后,终于体验出人生真谛的故事,同时随着主角的命运轨迹,展露出19世纪初期俄国社会与政治变迁的形形 *** ,记下欧洲历史最动荡的时期,气势恢宏澎湃,无以伦比。 1805年,法国和俄国之间关系恶化,即将发生战争。然而在俄国上层社会,人们的生活依旧恬静悠闲,社交舞会照常举行。 青年公爵安德烈·保尔康斯基决心干一番事业,就提任库图佐夫将军的副官,向前线出发去了,他期望这次战争能为自己带来辉煌与荣耀。在奥斯特里茨,他参加联军与法军的会战并受伤。斯托夫伯爵家,他爱上了充满青春活力的那塔莎。爱情使他振作起来重新投入生活和事业。俄法战争爆发,安德烈奔赴沙场院,在波罗金塔会战中受重伤。他忽然体会出死亡就是人生的清醒过程。从那一刻开始他的生命慢慢退潮,平静地走到终点。 与安德烈的故事平行发展的另一主人公彼埃尔是个热血冲动、善良真诚的年青人,凭著继承一笔可观的遗产,他成了上流社会瞩目人物。势利库拉金公爵便把放荡堕落的女儿爱伦嫁给了他。意志薄弱但又向往理想的道德生活的彼埃尔在荒淫的贵族群中屡次受挫。卫战争中,彼埃尔组织民团并经受了战火考验。后被法军逮捕。在战俘营,士兵中的宿命论和不抗恶思想使他深受感动。在俄国人民打击下,法军溃败。彼埃尔被游击队救出,返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婚后,他参加了十二月党人的秘密组织,而那塔莎则成为一个贤妻良母。
《战争与和平》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小说】--作者简介
列夫·托尔斯泰(Л.Н.Толстой,Lev Nikolayevich Tolstoy, Leo Tolstoy,1828—1910),19世纪俄罗斯文学写实主义的代表作家,公认的最伟大的俄罗斯文学家,《西方正典》作者、美国著名文学教授兼批评家哈洛·卜伦甚至称之为“从文艺复兴以来,惟一能挑战荷马、但丁与莎士比亚的伟大作家”。对文学拥有“狂恋式爱情”的托尔斯泰,是俄罗斯文学史上创作时间最长、作品数量最多、影响最深远、地位最崇高的作家,重情节、重典型、重写实、重批判的文学时代,在他笔下达到巅峰。长篇钜著《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是托尔斯泰文学艺术上的三个里程碑。百年来,他的作品被译为各国文字,销售量累积超过5亿册,是大师中的大师。
《战争与和平》恢弘的构思和卓越的艺术描写震惊世界文坛,成为举世公认的世界文学名著和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英国作家毛姆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罗曼·罗兰称赞它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小说”,“是我们时代最伟大的史诗,是近代的伊利亚特”。
《战争与和平》是一部宏伟钜著,它以战争问题为中心,以库拉金、包尔康斯基、劳斯托夫、别竺豪夫四家贵族的生活为线索,展示了19世纪最初15年的俄国历史,描绘了各个阶级的生活,是一部再现当时社会风貌的恢弘史诗。作品中的各色人物刻画精准细腻,景物如临眼前,虽是19世纪的小说作品,但流传至今,却没有任何隔阂感,其中流露出来对人性的悲悯情怀,穿越时空背景,仍旧撼动人心。
【小说】--内容简要
1805年7月,拿破仑率兵征服了欧洲,法俄之间正酝酿着激烈的战争。然而在彼得堡上层的人们依旧过著恬静悠闲的生活,达官贵人们都汇聚在皇后的女官兼宠臣安娜·巴甫洛夫娜举办家宴招待会上。
赴宴的有宫廷官高位重的伐西里王爵和他漂亮却行为不端的女儿美伦,还有个头高大健壮的年轻人彼尔,他戴着眼镜,剪短发,穿浅色的流行短裤和褐色燕尾服。彼尔是莫斯科著名贵族别竺豪夫的私生子,从小出国留学,今年20岁,学成回国到首都谋职。他一进宴会厅,对人们议论拿破仑征战欧洲颇感兴趣。在这里,他高兴地结识了英俊而刚毅的青年安德烈--先朝保罗皇帝的退职老总司令包尔康斯基的长子,两人很快成了好朋友。
此时,安德烈正应库图佐夫将军的召唤,去任他的传令官,将出国跟征战欧洲的拿破仑军队作战,任即将分娩的妻子和妹妹玛丽再三劝留,也改变不了他的决心,他期望通过这次战争为自己带来辉煌与荣耀。在出征之前,安德烈把妻子从首都送到了在莫斯科郊外居住的父亲那里,委托父亲加以关照。于是他急奔前线,在波兰追上了俄军总司令库图佐夫,总司令派他到联合纵队去任职,并受到了嘉奖。
彼尔回到莫斯科,他继承了别竺豪夫伯爵身后所有的遗产,摇身一变成为莫斯科数一数二的资本家,成为社交界的宠儿。他的亲戚伐西里早就窥视别竺豪夫家的财产,本想通过篡改遗嘱来谋得,失败后,又处心积虑地要拉拢彼尔,一方面为他在彼得堡谋得一个不小的官职,又挖空心思巧安排,让已是宫廷女官的女儿美伦嫁给彼尔,以图钱财。结果他的计谋顺利达成,可这桩婚事实在不幸之至。彼尔发现了妻子与好友多勃赫夫之间的暧昧关系,他与多勃赫夫进行搏斗,并幸运的击倒对方,随之与妻子分居,自己也陷入了善恶和生死的困扰之中,在加入共济会后,受到宽宏大量的哲学的薰陶,接回了妻子。
当安德烈再次回到总司令身边,俄奥联军对法的奥斯特里齐战斗就要打响了。由于在战前的军事会议上,否决了几位老将军的意见,采取了马上出击的战略,结果惨败。安德烈受伤被俘,途中昏迷,被敌人误以为活不成而丢下,库图佐夫也以为安德......
战争与和平主要内容是什么
故事以1812年俄国卫国战争为中心,反映了1805年至1820年的重大事件,包括奥斯特利茨大战、波罗底诺会战、莫斯科大火、拿破仑溃退等.通过对四大家庭以及安德烈、皮埃尔、娜塔莎在战争与和平环境中的思想和行动的描写,展示了当时俄国社会的风貌.
《战争与和平》恢弘的构思和卓越的艺术描写震惊世界文坛,成为举世公认的世界文学名著和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英国作家毛姆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罗曼·罗兰称赞它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两部小说之一”,“是我们时代最伟大的史诗,是近代的伊利亚特”。
《战争与和平》是一部宏伟钜著,它以战争问题为中心,伊库拉金、保尔康斯基、劳斯托夫、别朱霍夫四家贵族的生活为线索,展示了19世纪最初15年的俄国历史,描绘了各个阶级的生活,是一部再现当时社会风貌的恢弘史诗。作品中的各色人物刻画精准细腻,景物如临眼前,虽是19世纪的小说作品,但流传至今,却没有任何隔阂感,其中流露出来对人性的悲悯情怀,穿越时空背景,仍旧撼动人心。
电影战争与和平讲了个什么内容,它是要说明什么道理?
1.电影战争与和平描述了:在拿破仑指挥军队进攻俄国时大动荡年代中的一段经典爱情故事,是一部史诗般的战争巨片。安德来不顾怀孕的妻子和年迈的父亲,坚持到军队服役。战役失败,他颓丧回家,恰逢妻子难产而死,彼埃尔则在父亲临终前被立为财产继承人,并承袭了其父的伯爵称号,和贵族库拉金的女儿艾伦结婚。婚后不久,因两人性格不合而分居。彼埃尔与罗斯托夫伯爵一家在去打猎的路上,把沉浸在丧妻之痛的安德来也拉去打猎,伯爵的女儿娜塔莎·罗斯托娃对安德来产生了好感。不久,娜塔莎接受了安德来的求婚,订立了婚约。过了一段时间,安德来重返军队。艾伦的弟弟阿那托尔骗得娜塔莎的爱,唆使其与他私奔。俄法战争开始,担任总司令的库图佐夫将军决定暂时放弃莫斯科。在撤退途中,娜塔莎遇到受重伤的安德来,安德来谅解了娜塔莎,但他却因伤势过重而离开了人世。战争胜利结束后,彼埃尔回到了莫斯科,娜塔莎把自己的命运永远的与彼埃尔结合在了一起。
2.说明什么道理:这部小说并不只是一部描述1812卫国战争中一群高贵有理想的青年的爱情和遭遇,它是一部关于生活的网络全书,爱情,友情,亲情,对弱者的同情,对正义的追求,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战争与和平》写的是什么?
1805年,法国和俄国之间关系恶化,即将发生战争。然而在俄国上层社会,人们的生活依旧恬静悠闲,社交舞会照常举行。
青年公爵安德烈·保尔康斯基决心干一番事业,就提任库图佐夫将军的副官,向前线出发去了,他期望这次战争能为自己带来辉煌与荣耀。在奥斯特里茨,他参加联军与法军的会战并受伤。斯托夫伯爵家,他爱上了充满青春活力的那塔莎。爱情使他振作起来重新投入生活和事业。俄法战争爆发,安德烈奔赴沙场院,在波罗金塔会战中受重伤。他忽然体会出死亡就是人生的清醒过程。从那一刻开始他的生命慢慢退潮,平静地走到终点。
与安德烈的故事平行发展的另一主人公彼埃尔是个热血冲动、善良真诚的年青人,凭著继承一笔可观的遗产,他成了上流社会瞩目人物。势利库拉金公爵便把放荡堕落的女儿爱伦嫁给了他。意志薄弱但又向往理想的道德生活的彼埃尔在荒淫的贵族群中屡次受挫。卫战争中,彼埃尔组织民团并经受了战火考验。后被法军逮捕。在战俘营,士兵中的宿命论和不抗恶思想使他深受感动。在俄国人民打击下,法军溃败。彼埃尔被游击队救出,返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婚后,他参加了十二月党人的秘密组织,而那塔莎则成为一个贤妻良母。
战争与和平的介绍
《战争与和平》的现代注释版本,作者埃里克·霍布斯鲍姆,译者尹宏毅,记录著20世纪战争给予世界人民带来的灾难和不幸。
《战争与和平》讲述的是哪国的战争什么时期
《战争与和平》讲述的是:十九世纪初期到二十年代,即1805至1820年间,俄国与法国之间的战争,也是俄奥联军与法国拿破仑之间的战争.
战争与和平是什么时候写的?
《战争与和平》的作者是俄国的伟大的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
《雾都孤儿》查尔斯.狄更斯
《复活》 作者:列夫·托尔斯泰
《安娜。卡列尼娜》 作者:列夫·托尔斯泰
《钢铁是怎样炼成》奥斯特洛夫斯基 前苏联著名作家
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战争与和平主要讲了什么
一个沙俄贵族,本人经历的以及所看到的,沙俄军民抗击法兰西第一帝国军队入侵的历程,以及走向革命的心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