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电影绿皮火车讲的什么 绿皮火车简介
1、该片以行驶在贵阳至玉屏之间的5640次列车为原型创作,讲述了主人公在列车上经历各种困难和挫折,从而带领大家走上小康之路、实现美好生活的故事。
2、回乡创业青年吴远(郑奇饰),机缘巧合下相识了果农杨代山、苗族姑娘阿娜(张璐瑶饰),几人一拍即合开始创业判毕,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将家乡的果蔬推向大山外的市场,靠着一辆扶贫绿皮火车,带领当地父老乡亲走谈冲前上了致富新路。
3、《绿皮火车》是由黔东南州委宣传部指导,北京华承云智影业有限公司、黔东南州演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深含清圳市前海华承影业有限公司、贵州力音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章思锋执导,郑奇、张璐瑶、豆艺坤、黄飞等领衔主演的网络电影,于2021年4月6日在爱奇艺上线播出。
『贰』 贵州电影有哪些
1.《高原阳光》 导演:胡平 主演:徐阳 唐树银 ( 关于影片:一个是在偏僻的山寨里当了36年乡村医生的李老阳,为了摆脱生活的窘迫,保住寨子里唯一的一个诊所,来到城里打工做起了最底层的职业——“背篼”挣钱还债; 一个是野心勃勃,一心想实现自己理想拍出一个好电影的年轻导演。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可以牺牲健康,牺牲爱情,甚至牺牲道义,为了目的不择手段的浮躁的现代都市青年) ( 关于导演:处女作。导演胡平曾拍摄短片《背篼》获得电影学院国际学生影展大奖) ( 关于拍摄:贵阳。我还在其中参演“背篼”之一。赫赫。在正在修建的凯宾斯基大楼拍的。还有“苏和”酒吧也有一场戏。) 2.:《扬起你的笑脸》 导演:朱一民 主演:方潇曙 廉冠 沈敏 约翰·喜德纳 ( 关于影片:在风景如画的贵州花溪河畔,举行花溪中外少年夏令营活动,吸引了一群不同肤色的中外少年慕名而来。 家住贵阳的苗族少年安小杰和美国西雅图来的华裔女孩安妮结成了对子,他们两人截然不同,一个身材矮小、性格内向;一个发育良好、充满活力。在营地里,两人从产生误会到解除误会,后来竞情同手足,结成了一对好搭档。。。。。。。) ( 关于导演:老一辈电影人。。。先后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北京电影学院 ) ( 关于拍摄:贵阳、花溪 一直没有机会观看 ) 3.:《阿娜依》 导演:丑丑 主演:丑丑 ( 关于影片:阿娜依,是一个苗族姑娘的名字,阿是称呼,娜依是芍药花的意思。芍药花是苗族人最喜爱的一种花。 阿娜依,是一个生活在苗寨里的普通而善良的苗族姑娘,从小失去父母,跟着阿婆长大。五岁开始跟阿婆学习苗族刺绣,学唱苗歌。 阿娜依有着泉水般透明的心、甜美的歌声、灵巧的双手和婀娜的舞姿,这一切不仅使得阿娜依获得了同胞们的喜爱,还让她得到侗族小伙阿憨的真挚的爱…… ( 关于导演:处女作,侗族人 第二部作品:《云上太阳》已经拍摄完成 ) ( 关于拍摄:本片剧组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境内的8个县进行了取景和拍摄,总行程七千多公里,参与演出的演员有来自二十多个少数民族的四千多人。 4.:《水家山寨的铃声》 导演:贾盛云 主演:纳伊莎 潘新建 ( 关于影片:一个偏远的水族山寨里,来了一位深圳的支教女教师,她亦师亦友,和孩子们建立了亲密的情感,把山寨小学办得热气腾腾,剧中有百岁老人参与办学的风趣故事,有山外人罕见的水族风习,充满传奇情节和喜剧色彩。) ( 关于导演:老一辈电影人。。其他贵州作品:《远山晴朗》 ) ( 关于拍摄:准确的说是两集主旋律的电视连续迷你剧,由于是同学参演的。所以特地关注了下,片名瞒好听的 剩下的就不一一列举了: 《一个人一座城市》《晓亮》《《旭日》《卧槽马》《飞翔的爱》《路》《阿欧桑》《山寨火种》《好花红》《炫舞天鹅》 《苗岭武王》《红棉袄》《暑假》《幸存日》《云下的日子》 《人山人海》 《突破乌江》《马红军》《天堂有泪》《 青红 》《 寻枪 》《滚拉拉的枪》《鸟巢》《水凤凰》《与你同在的夏天》 《 开水要烫,姑娘要壮 》《《与你同在的夏天》
『叁』 西江千户,苗寨之影
这是去年8月,方鲤在西南地区的游记。时隔一年仍然怀念,故在发布。
山
是山的影子
狗
懒得进化
夏天
人的酶很固执
灵魂的酶像荷花
——毕赣《路边野餐》
8月4日下午到达凯里。
刚出火车站,就有不少司机在门口喊着“西江苗寨!西江苗寨!苗寨去不去!”我还不急着去苗寨,计划先在凯里停留一晚。
我是通过毕赣执导的《路边野餐》才知道凯里的。影片讲述了一个生活在凯里的乡村医生,为寻找侄子,来到一个叫“荡麦”的陌生小镇,经历了一系列如梦似幻的故事。取景地在黔东南地区,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就想,以后要去黔东南一趟。不到一年时间,这个愿望就实现了。
凯里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首府,全州辖凯里市和15县,居住着33个少数民族,其中以苗族人数最多,其次是侗族。黔东南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说,所以凯里也有明显的地形起伏,坡多弯多,这也是我接下来一个星期里旅途所经地的共同特征。
“凯里”这个名字源于苗语,意为“木佬人的田”,苗语称“木佬人”为“凯”,称“田”为“里”。至于“木佬人”是什么,据说也是一支少数民族,目前未获官方承认。
从住处后面绕出去,有一条小路,两边围着栏杆,墙上满是色彩鲜艳的图画,画着凯里少数民族的风俗,包括吹芦笙、长桌宴等等,生动活泼,估计是带有宣传性质的一条特色小路。
凯里的出租车是绿色的车身,如同周围的山一样长满森林。
夜晚,走在凯里的北京西路上,这里是城市的繁华街道,道路两旁立着一排排高大的路灯,呈玉兰花形状,散发出白色光亮。
没有在凯里停留很久。第二天早上,我们在凯运司客车站买了去西江镇的车票,16元一人,路途耗费一小时左右。
当大巴驶出城区,进入郊外,渐渐地就像穿越了一般,两边不见了寻常的砖房,木质吊脚楼占据了视线。屋顶盖着黑瓦,有个银色的牛角形装饰物,据此推测牛该是苗族的神性之物。楼体用木板搭建而成,颜色与当地的土壤差不多。贵州天气多变,潮湿多雾,吊脚楼依山傍水,就山势而建,通风性能好,成为当地民居一大特色。
西江千户苗寨是世界上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还未进入景区大门,就有穿着苗族盛装的老奶奶站成一排,表示对游客的欢迎。苗族老爷爷扎着头巾吹芦笙,让人视觉与听觉上都充盈,也让人从外面就感受到,这完全是一个商业化的旅游景区了。
进入主街以后,看到人头攒动,提着行李的我们打算先找住处。经过一座风雨桥,登上台阶,西江苗寨的客栈顺山势而建,山脚、山腰和山顶均有分布,一般而言,越往山顶走,风景越好,价格越高。我不知在网上哪儿看到一种说法,这儿的客栈总是供大于求,因此不必提前预订,到了再找也不麻烦。
然而我们到的时候是旅游旺季,许多客栈早早就满房了。彼时正值中午,耐不住肚中饥饿,我们先进了山腰一家餐馆,点了两碗牛肉粉,用的是当地特色的米粉,味道鲜香,15元一碗,在景区算实惠了。
吃完以后,发现这家店也提供住宿,一问,普通双人间没有空调,厕所是公用的,价格180元。苗寨并不凉快,高温也有34度,我们需要空调房休息,便继续再找。后来发现一家途窝客栈,正好一个旅行团退房,双人间280元,有空调和独卫,就是前一天下过雨,屋内很潮湿,而且隔音很差,楼上人走路会踩得地板吱呀呀响,这似乎是吊脚楼的共性。这家客栈地理位置不错,有个露台,望出去视角好,早已在山路上负重爬得上气不接下气的我们就住下了。
下午沿河去主街。河边有许多穿着苗族服装拍照的姑娘,租一套衣服拍照10元,倒是不贵。不断有人来问我要不要照相,但天气炎热,也不愿折腾,就一一谢绝了。
苗族除了五彩斑斓的服饰,银饰也很出名,而且以大、以重、以多为美。随便路过一个小摊子,上面都摆满了闪亮的银饰。我拍到的一个银饰摊,苗族老奶奶坐在椅子上睡着了。
苗族人喜食糯米。小吃摊上随处可见蒸好的糯米饭和竹筒饭,还有用糯米捣成的糍粑,揉成一个小团,裹上芝麻粉、花生碎之类,咬一口,清香粘糯,甜而不腻。糍粑槽放在小摊边,顾客可以亲自体验一下捣糍粑的感觉。
一路上都可以看到各种酥糖类小吃。苗王酥满街都是,还有一种我忘了名字的小饼,摆在筛子上,上面撒着芝麻,有师傅托着筛子晃荡,芝麻粉末便会均匀地粘在饼上。
景区里有个 苗族博物馆 值得一去,里面展示了苗族人的历史和生活习俗。我们刚进博物馆就下起了大雨,恰好可以利用这段时间躲雨并了解苗族风俗。
黔东南地区的苗族信奉“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苗族古歌传唱道:风生雾,雾生云,云生雨。雨落到地上长出了枫木,枫木长大后引来两只鸟雀在枝头鸣叫,然而这鸣叫惹怒了树下的女神。女神怒而将枫木砍倒,树心却化作一只蝴蝶翩飞。蝴蝶与水上的泡沫“游方”(恋爱)怀孕后生下十二个蛋,由脊宇鸟艰难地孵化了十二年,最终诞生了十二古祖——姜央(人)、雷公、龙王、象、牛、羊、鸡、蛇、蜈蚣、山猫、虎、狗。
由此看来,人的祖先来自于蝴蝶与泡沫的结晶,这起源故事竟有几分美丽。
苗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相传为蚩尤的后代,他们继承了牛图腾的传统,崇拜水牛,男女盛装都头顶水牛银角。苗族命途多舛,历史上有过几次大迁徙,如今散布于世界各地,集中于中国西南部和世界东南亚一带。传说苗族古代曾有文字,与汉字可能同源,后来失传。至于苗族姓氏,可以通过各种规则译为汉姓,有些规则十分有趣,由于比较复杂,此处不展开了。
在印花技艺方面,苗族人擅长蜡染。就是用蜡刀蘸熔蜡在布上绘花,以蓝靛浸染,染后去蜡,布面就呈现出蓝底白花或白底蓝花的多种图案。在浸染中,作为防染剂的蜡自然龟裂,布面就呈现出了特殊的“冰纹”,尤具魅力。
在苗族吊脚楼的堂屋外,往往于悬空走廊上安装独特的S形曲栏靠椅,民间有一美称叫“美人靠”,这是由于姑娘们常在此挑花刺绣,向外展示风姿而得名。
雨停以后,我们走出博物馆,再往前就是农田区域了,一片青翠。这里的稻田养着鲤鱼,当地的酸汤鱼多采用稻田鱼。对面是整齐的梯田,底下有水车,便于往梯田引水。凑巧看到两个小孩子在田埂上走着,自由自在。
走到一半的时候突然下起了暴雨,我们便撑伞在长椅上坐着。但很快雨就小了,空气也凉爽了不少。
傍晚时分,我们来到一家叫“老磨坊农家”的临河餐馆,点了当地特色的酸汤鱼。不过等酸汤鱼端上来的时候,看上去有点像死鱼,那种口感吃着不太习惯,但老板说新鲜得很,不知是真是假。
贵州喜酸辣味,这不是偶然。古时候,黔东南地区严重缺盐,做菜调味只能就地取材,用辣椒和酸汤调味。而且黔东南气候潮湿,流行腹泻、痢疾等疾病,嗜酸不但可以提高食欲,还能帮助消化止泻。因此,家家户户都少不了几个酸坛子。
酸汤最佳制法是以米汤自然发酵为汤底,配以木姜子、腌制西红柿酱、糟辣椒等多种作料熬煮而成。大家可能对重庆特色的酸菜鱼更了解,但是酸汤鱼的酸味和酸菜鱼有很大的不同。
想要俯瞰西江苗寨全景,最好登上观景台。有观光车可以带你上去,但是路途并不遥远,我们选择步行前往。
等到夜幕初上,千户灯火点起,苗寨又是另一番面貌。晚上有个苗族歌舞表演,貌似是100元一人。我们没有进去,而是沿着酒吧一条街溜达了一圈。
一条沿河栈道上展示着一排摄影作品,都是黔东南地区的苗寨,西江苗寨只是其中一个,西江苗寨因为有千户人家,最大也最为出名。除此以外,还有朗德上寨、季刀苗寨、卡拉苗寨、独南苗寨等。
有趣的是,朗德上寨本应更出名,因为它在2008年曾是奥运火炬传递处,但是后来被西江占去了风头。听说郎德上寨没有被过度开发,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对于向往清静的旅客而言,或许是比西江更好的选择。
回客栈的路上,看到路边有一个南瓜形状的路灯,很可爱,便拍了下来。
西江苗寨已经完全商业化了,家家都开客栈,也许这样的好处便是,可以集中展示苗族风情,并且赚取商业利益。
居住的苗人都为了招待客人而忙碌,不知他们对外来人如何看待。我们只是看到了他们生活的表象,然而并没有触及内里,看不到他们的内心世界和构成他们文化的真正独特之处。
不知道在忙碌的间歇,他们有没有空望一望这样的夜景,看着如此灯火,内心作何感想。可惜此行并没有机会与苗人深入交流这些问题。一切答案我都无从知晓。
所有的怀念隐藏在相似的日子里
心里的蜘蛛模仿人类张灯结彩
携带乐器的游民也无法表达
这对望的方式
接近古人
接近星空
——毕赣《路边野餐》
第二天早上醒来已经7点了,我扛上相机再次登上观景台,去拍清晨的苗寨。那天云厚,雾气在山头缭绕,太阳迟迟不露脸,等到真正露出时已经升得很高了。
下山以后买了碗糯米饭,上面撒着一些咸菜和辣椒。有点干,没有想象中好吃,或许是这种口味吃不习惯。这也让我突然想念起了家乡的糯米饭。
此次一别,不知是否有缘再见西江苗寨了。
一定有人离开了会回来
腾空的竹篮装满爱
一定有某种破碎像泥土
某个谷底像手一样摊开
——毕赣《路边野餐》
『肆』 反情节电影是光影的诗歌,用尽洪荒之力彰显无序的真实
《路边野餐》讲述了在贵州黔东南神秘潮湿的亚热带乡土,大雾弥漫的凯里县城诊所里,两个医生心事重重活得像幽灵。陈升为了母亲的遗愿,踏上火车寻找弟弟抛弃的孩子;而另一位孤独的老女人托他带一张照片、一件衬衫、一盒磁带给病重的旧情人。去镇远县城的路上,陈升来到一个叫荡麦的地方,那里的时间不是线性的,人们的生活相互补充和消解。他似乎经历了过去、现在和未来,重新思索了自己的生活。最终,陈升到了镇远,只是用望远镜远远地看了孩子。把老女人的信物给了她旧情人的儿子。一个人再次踏上火车。分不清这个世界是我的记忆,还是我是这世界的一个浮想。
这是一个标准的反情节影片,与我们平时看的大情节电影不同,它的主人公虽然有自己的欲望,但故事发展没有你预想的起伏跌宕,让你感受故事高潮来临的快感。
如果说王家卫的反情节电影是华丽的代名词,那这部《路边野餐》如同贾樟柯的《小武》和《站台》一样都是质朴的代言人。
《路边野餐》里的人物像是飘荡纯激缺在这个世上的幽灵,但是,不铅基得不承认,我们每个人每天的日子都是用如此的状态在消磨。
影片里,凯里方言、演员的接地气表演、潮湿氤氲的环境、陈旧简陋的家具,无一不透露着生活的真实。
而非线性叙事,无序的场景转换,又仿佛让我们置身梦境。可是,这不也正是每个人的现实生命轨迹吗?在梦境和现实里交错,我们感知生命的流淌与静止,体验情感的澎湃与宁静。
主角陈升在寻找侄子的途中与摩的小伙子相识时间很短,却见证他追求一个姑娘从被拒绝到把握被接受的希望,分开时知晓小伙子的名字与侄子相同,刹那间,你的意识在电影构建的时空横冲直撞,开始乱入,这或许正是导演的意图。
陈升也在此地,看到一个和已故女友外貌相似的女人,莫名的亲近让他把对女友的思念移嫁在女人身上——向她吐露压抑的心声、为她唱在监狱里学的情歌、送给她一盒磁带,然而他的举动吓坏了女人,却释然了自己,转身,继续赶路,仅此而已。
看似荒谬,但却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经历,偶尔我们会遇到那么一个人,似曾相识,或姓名相同,或外貌相近,或脾性无异,刺激我们的大脑皮层,勾起对另一个时空另一个人的记忆。
《路边野餐》的镜头写实,且充满美感和诗意,即使是无情节无对话的空镜,配着主角做辩陈升写的诗歌,苍白地朗读,缺少激情,表达另一种不够热血的生活,最真实的写意。
炒作的四十分钟长镜头,虽然中间有两处剪接,但并不影响要表现的生活中那些无聊却漫长的等待、时而清醒时而迷茫地活着。
反情节电影,有意打乱有序的故事,在形式上断断续续,让人很难看懂,但却像诗歌一样抒怀生命的真实,书写淡漠平凡的如歌岁月。
『伍』 2022年1月3日早上8点中央6台电影叫什么名字
2022年1月3日早上8点中央6台电影叫《天下第一镖局2长风厉》。据相关资料显示,电影《天下第一镖局2长风厉》是由贵州籍著名导演陶明喜执导,香港著名演员樊少皇、吕颂贤等众多明星出演的一部黔滚孙拿东南题材的古装武侠动作电影,《天下第一镖局2长风厉》作为知名武侠IP电影《天下第一镖局》凯敏的续集,依然延续了实景拍摄,真功夫出演的风格,为了达到视觉大搭上的效果,贵州黄平云上有山影视基地景区配合《天下第一镖局2长风厉》剧组在基地里搭建了城门、街道、军营等场景,满足了电影大部分场景的需求。
『陆』 黄渤开拖拉机是什么电影
黄渤开拖拉机的电影《我和我的家乡》。《我和我的家乡》是由张艺谋担任总监制,宁浩担任总导演,张一白担任总策划,宁浩、徐峥、陈思诚、闫非和彭大魔、邓超和俞白眉分别执导五个故事的喜剧片。
陈思扒裤巧诚执导的《天上掉下个UFO》单元,由黄渤、王宝强、刘昊然主演;宁浩执导的《北京好人》单元,由葛优、刘敏涛主演;徐峥执导的《最后一课》单元,由范伟、张译、韩昊霖主演。
邓超和俞白眉执导的《回乡之路》单元,由邓超、闫妮主演;闫非&彭大魔执导的《神笔马亮》单元,由沈腾、马丽主演。该片纯春通过五个故事春键单元,讲述了发生在中国东西南北中五大地域的家乡故事。
(6)贵州黔东南电影有哪些扩展阅读:
前期宣传
《我和我的家乡》在2020年5月开机。2020年7月8日,《我和我的家乡》徐峥执导单元的最新路透曝光,导演徐峥和主要演员之一的王俊凯现身杭州千岛湖。2020年7月20日,该片发布定档海报并宣布定档2020年国庆档上映。
8月7日,该片发布一组复古风手绘海报,并正式公布首轮十二位演员阵容。8月11日,该片发布由陈思诚执导的《天上掉下个UFO》故事单元预告。8月13日,该片发布由陈思诚执导的《天上掉下个UFO》故事单元角色海报。
『柒』 影评:拍摄于贵州凯里的电影《路边野餐》
很久之前我就看过《路边野餐》这部电影,还有《百鸟朝凤》《驴得水》《十八洞村》等小众电影,为什么说它们小众呢?因为这些电影的上映都比较坎坷,题材也另类。《百鸟朝凤》讲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尴尬传承;《驴得水》把教育的喜剧演成了悲剧;《十八洞村》讲的是湖南湘西的扶贫之事。
回到《路边野餐》,这部电影初期的宣传是农民(医生)诗人、贵州凯里等元素。对比《十八洞村》的如歌田园,《路边野餐》比较冷调,老旧的舞厅漏雨的老房、天台的小诊所、贵州弯曲的小路、以及诗人老陈旁白的诗句、绿皮火车的呼啸等等。
《路边野餐》讲的是一个生活在贵州凯里的乡村医生老陈,为了寻找侄子小卫卫,带着老医生交给的卡带、衣服、旧照片从凯里来到陌生的小镇(镇远某地),在这个亦真亦幻的小镇中,他与逝去的爱人在一个神秘时空获得重逢的故事。该片于2015年8月11日在瑞士洛迦诺首映,2016年7月15日在中国内地上映。
看了这部电影,我想到冗长、阴沉、慵懒。主角陈升(老陈)是凯里诊所的一个医生,《路边野餐》也是他诗集的名字。
生于1989年的年轻导演毕赣创作剧本《路边野餐》用了三年多的时间,影片中借用画面构图的生态诗意与老陈旁白的诗句来记录贵州的破碎诗意。
无论是滴答的雨滴、噗嗤的水壶、居住在水泥洞里的水果商、铁轨和绿皮火车、还有贵州当地的民歌和方言等等,在特写或冗长的镜头中,给观众一种压抑、错愕的诗意之美。
电影中老陈的诗:
人物出场定位
这些诗句是电影开始不久,主角的旁白,主角的很多诗句,都是和贵州凯里生活有关的,比如亚热带气候、用手电筒照亮衣柜等等。
电影开头《金刚经》就表明了未来、现在和过去的不可知,碎片化的镜头开始泛滥在电影的前半段。
民间流传的野人。电影中有几次提到野人,电影开始小卫卫说到电视中报道的野人,他感到害怕;后来老陈开着哥们的车行驶在浓雾弥漫的公路上,也穿插了野人报道;后来还有大卫卫教老陈赶跑野人的土方法。这里的野人,或许是民间对未知的、不可抗的事的一种寄托吧。
梦。老医生关于“爱人”的梦,老陈关于“妈妈”的梦,都是对爱的追忆和呼唤,在镇远,老陈哽咽着和漂亮的妇人谈起他的梦,关于大海、关于海豚。还有钟表匠的职业,也和梦有关,活在阴间的人托梦,是民间经常听到的话题之一,轮回、信仰这些神秘的东西,在《路边野餐》似乎很缥缈,包括小镇的那些开流行音乐演唱会的小伙、在农村打台球的小伙、拥有一个导游梦的洋洋等。
老医生因梦,回想过去美好的爱情。
老陈因梦,而上山再次祭拜母亲,而去镇远寻找梦中的东西。
洋洋因梦,送给大卫卫一根红绳,这样大卫卫开车就不会熄火,她要去远方,除非时间能倒流。
先简单介绍一下电影中的两个地标词“凯里”和“镇远”:
凯里市位于贵州省东南部;东接台江、雷山两县,南抵麻江、丹寨两县,西部福泉县,北界黄平县。地势西南高,北东低,属中亚热带温和湿润气候区,是典型的季风气候。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等荣誉称。闻名世界的西江千户苗寨就来自贵州凯里雷山县。
镇远县隶属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距离州府凯里市190公里,位于贵州省东部,东靠湖南新晃,是贵州省的东大门,素有“滇楚锁钥、黔东门户”之称。
这里提到的是贵州凯里和镇远的风光。电影的英文名是Kaili Blues,中式翻译过来就是忧郁凯里或蓝调凯里。导演毕赣出生于贵州,这部电影中穿插的是活生生的百姓生活镜头,没有刻意去美化,看那些漏顶的瓦房、锈迹斑斑的铁轨、改建中的新农村、长满青苔的农村小路、弯曲的乡村道路、河边的旅馆、木板与铁链搭建的吊桥、拆迁即将到来的福利等等。
这部电影,除了让观众看到电影中的人生百态,也看到了电影之外导演的出发点,用诗意去解读人间的悲苦,用镜头去记录和宣传凯里。这样的勇气,很少有人能做到。
这里的诗并不美,太抽象。
这里的风景并不美,太压抑。
这里的画面并不美,零碎,冗长。
但是,我喜欢这样接地气的作品
一年多以前,我看路边野餐以后,就随手涂鸦了一段文字:
路边野餐
穿行在黄昏的山间小路
回到多年以前的土地
疯长的野草、放养的黄牛
寂静的山谷把我们围住
没有路灯、没有爱情、没有4G网络
只有煤炭、烧烤、烟酒、朋友
.
搬着石头,垒起
生火引炭,搭架,拌料
开启燕京啤酒,在夜色中迷失
扇风、沫油、翻串,样样得亲自搞
谁在歇斯底里的骂娘
谁又在旷野中唱起了情歌
.
女人,酒,烟,性,梦想,友谊
在放浪的谈笑中,我们已经慢慢变老
屁股下的土地,十年之前
种的是花生?玉米?还是黄豆?
黑夜把我们围住
我们是荒野中的小丑
.
路边野餐,不是一部电影
没有诗歌,没有收音机,没有女孩
路边野餐,欢笑和哭泣交织
昔日的草帽,丢失在哪里
篱笆已经被荒草吞噬
我们被城市和乡村遗忘
阿亮的月亮于2017年4月
《路边野餐》我看了两遍,第一遍带着好奇,第二遍是因江左融姐要看我写的影评,才再次看的,当初也是我推荐姐姐她看了这部电影,在我的心中,这不是最好的电影,但喜欢小众类电影、喜欢贵州的观众,应该抽个空看看。
作者|阿亮的月亮
原标题:《创作剧本花费3年时间,在贵州凯里拍摄的这部电影,成本不过20万,却获国内国际10多个奖项》
更多好文可点击关注专题:
驮娘江
『捌』 黄渤王宝强刘昊然主演的电影
我和我的家乡之天上掉下个UFO。
据悉,电影《我和我的家乡》由导演宁浩、徐峥、陈思诚、闫非&彭大魔、邓超&俞白眉分别执导五个故事,更有总监制张艺谋、总导演宁浩、总策划张一白协力护航。
五个喜剧篇章中最科幻的单元《天上掉下个UFO》全程在贵州拍摄,由黄渤、王宝强、刘昊然、王砚辉、王迅、董子健主演。
作为中宣部重点影片,《我和我的家乡》来到了贵州黔东南的西江苗寨,黔南州都匀、平塘、三都等地取景拍摄,同时根据摄制组拍摄要求,在电影中置入了许多非遗文化元素,对扩大贵州知名度和影响力将起到重要作用。
《我和我的家乡》描绘了小康生活的画卷,讴歌了脱贫攻坚的成就,是兼具思想性、艺术性的文艺作品,取得了口碑和票房双赢,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影片的成功为主旋律创作带来诸多启示:一是爱国主义永远是电影创作的主旋律,二是人民是电影创作永恒的原动力,三是在以小见大中不断创新艺术表达,影片才能赢得观众的共鸣与共情。
『玖』 《路边野餐》观后感:一部清奇的国产电影
导语:最近有一部电影饱受好评,然而它却快要下画了,那就是《路边野餐》。我收集整理了这部影片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路边野餐》观后感范文:
毕赣导演的《路边野餐》,是一部非常典型的作者电影(文艺片)。影片具备一般作者电影那些常见的标签,讲述底层小人物的生活、非线性叙事、长镜头等等。同时也具备很多作者电影给一般观众的观感,那就是看不太懂。
看不懂,是相当一部分观众在看完作者电影之后的第一反应,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首先,什么是“懂”?我觉得应该是两个层面的,表层是电影讲了一个什么故事,里层是导演想通过这个故事表达什么。其实对于这两层,都不是非得懂,不是说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嘛。就像最近的话题之作《大鱼海棠》,有人看到的是三角恋/绿茶婊/备胎,有人看到的是幼稚的奋不顾身的爱,还有人看到的是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基情。
其次,我们为什么非得“懂”?我觉得也是两个原因,首先绝大多数观众都是看强叙事性的商业类型片长大的,其次我们小时候的语文老师总是要总结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就是我们这种对“懂”的强烈需求,逼得鲁迅差点又活过来,也逼得韩国导演罗泓轸在中国不断解释自己的《哭声》。
本文就通过“讲了什么故事”和“表达什么主题”这两个层面来谈一下《路边野餐》。看懂故事并不难,集中注意力或者多看几遍就行。搞明白表达了什么,似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因为我看到的只能是我看到的,并不一定是导演想表达的,也不一定是你会看到的。所以,本文的目的是帮你理解影片,尽量告诉你影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顺便夹带私货谈一些我个人对影片中一些关键信息的解读。
为了更好的看懂这个故事,有必要先在时空概念上做一些说明。
首先,故事中绝大多数细节并没有通过影像的方式在影片中展现出来,而是通过一些人物的对话和自述拼凑起来的。故事也不是按照时间顺序来讲的,而是有各种倒叙插叙。
其次,故事发生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凯里/荡麦/镇远三个地方,凯里是自治州首府,荡麦是一个乡镇,镇远是一个县。
第一部分,凯里的故事。
凯里的一个小诊所里,只有两位医生,一个是中年男医生也就是影片的主人公陈升,还有一个老年女医生。
陈升会开锁,当年是混黑道儿的,老婆也是这期间在一个舞厅认识的。有一天老婆生病了,陈升找黑道儿大哥花和尚借钱给老婆看病,花和尚便借钱给他了。后来花和尚的儿子因为赌债被道儿上的债主剁手并活埋,陈升为了报答花和尚的恩情,就去找那帮人讨说法,因此入狱。陈升出狱后,老婆已经死了两年了,老母亲也死了。对母亲来说,他是既没能养老也没能送终。不过因为陈升小时候是被寄养在临近城市别人家的,母亲因此感觉亏欠他。给他找了个乡镇小诊所医生的工作,房子也留给了他。陈升还有个同母异父的弟弟,是母亲一手带大的。弟弟因为给母亲养老送终、房产分配等问题,跟陈升矛盾很深。
陈升的弟弟是个游手好闲的单身爸爸,有个儿子卫卫也不好好照顾,经常把他锁在家里自己出去玩。陈升因为感觉亏欠母亲和弟弟,就对卫卫非常好,还跟弟弟商量让卫卫跟着他生活。但弟弟并不领这个情,还扬言要把卫卫卖了。
陈升当年的老大花和尚,因为过世的儿子老是托梦让他烧钟表,便在镇远做了钟表匠。花和尚也听说陈升弟弟扬言要把卫卫卖了,便把放暑假的卫卫接到了镇远。陈升误以为弟弟把卫卫卖到了镇远,便要去镇远找卫卫。
小诊所的另一名老太太医生也是个有故事的人,有个当年的老情人叫林爱人,也在镇远。她听说陈升要去镇远,便让他带一些东西给这个老情人,一张照片、一盒磁带和一件花衬衫。
第二部分,荡麦的故事。这段故事主要就是通过那段42分钟的长镜头呈现的。
陈升先是来到了荡麦,打了个摩的去找老医生的旧情人,一个会唱山歌吹芦笙的苗人。没错,这个开摩的的小伙子也叫卫卫。陈升并没有找到这个苗人,还得天黑前赶去镇远,就坐上了一个乐队的顺风车。这辆车可以把他带到一个码头,那里有去镇远的船。半路上,陈升看见刚才那个摩的小伙站在一个塑料桶里,头上也扣着一个塑料桶,摩托车也被推倒在路边。原来是其他的摩的司机欺负他,还想抢他的望远镜。卫卫顺手把望远镜递给了陈升。陈升帮卫卫修好了不断熄火的摩托车,顺便让他送自己去码头。
两人先来到了一个依山傍水的小寨子,那个乐队就是要在这里演出。两人吃碗粉,陈升还要去裁缝店缝补掉了扣子的衣服。裁缝店里的女孩叫洋洋,是卫卫的心上人。洋洋就要去凯里做导游了,一直在很努力的背诵导游词。隔壁理发店的女孩来找洋洋,一起去看乐队演出。这个女孩跟陈升死去的老婆长得一模一样。陈升换上了本来是老医生给旧情人的花衬衫,去找理发店女孩洗头。洋洋一遍闲逛着一遍背诵导游词,沿着台阶走到河边,坐上船去了对岸,还买了个小风车。摩的小伙卫卫追上来,洋洋对他爱搭不理的,两人又沿着吊桥走回了对岸。此时陈升正在理发店洗头,还用第三人称给理发店女孩讲自己和老婆的故事。
陈升、理发店女孩、卫卫、洋洋都来看乐队演出了,陈升说要唱一首歌献给理发店女孩,就上前唱了个《小茉莉》。唱完之后,卫卫告诉陈升得走了,要不然赶不上去凯里的船了。卫卫把刚才顺手做的一个小风车送给了洋洋,陈升把本来是老医生给旧情人的那盘磁带送给了理发店女孩。两人骑摩托车离开了,卫卫告诉陈升,他要把去凯里的火车相反方向的货运列车上都画上时钟,那样坐火车去凯里的洋洋在当两辆列车相遇时,就能看到那些时钟是在倒转。还嘱咐陈升,让他在两个手臂上绑上木棍。这样当野人从后面扑过来的时候,就可以拿手臂挡一下,不至于猝不及防。
第三部分,镇远的故事。
陈升到了镇远,在一辆贴着“钟表修理”广告的面包车旁边,见到了花和尚。花和尚说卫卫学校的手工课要买纽扣,还说开学了就会把卫卫送回凯里,让他不用担心。陈升把一把纽扣扔进了花和尚的车里,又用摩的小伙卫卫的望远镜看了看自己的小侄子卫卫,然后就离开了。陈升也找到了老医生旧情人的儿子,那位会唱山歌会吹芦笙的苗人已经过世了。陈升把花衬衫和照片交给了苗人儿子,至于那盘磁带,他说在路上丢了。
陈升坐在回凯里的火车上,当两辆列车相遇时,出现了倒转的时钟。
我想绝大多数观众在看《路边野餐》的过程中,都会注意到这几个关键元素,诗/音乐/野人/时钟/长镜头。在看完电影之后的第一时间,也会感觉到影片中的很多细节都充满了设计感,也能体会到似乎是讲了一些关于宿命论的东西。
影片中有很多首诗,都是导演毕赣自己写的。这些让观众懵懵懂懂的诗通过主人公陈升的贵州方言念出来,恰如其分的配合了影片故事发生地亚热带黔东南那种阴郁潮湿的气候。本片的配乐是由侯孝贤的御用配乐林强在做完《聂隐娘》之后免费制作完成的,影片也选用了多首台湾音乐,或许是因为同样来自亚热带气候的地区,这些音乐用在影片中都非常合适,也让影片呈现出一种跟侯孝贤的《南国,再见南国》非常相似的调调。
野人,这个带有魔幻色彩的元素在影片中多次出现。第一次,街边小店的酒鬼用野人来吓唬小卫卫,说他会被野人抓走。第二次,陈升躺在沙发上,收音机里播放的是一则9年前的野人新闻,说的是有一起交通事故,肇事司机说是因为从后视镜里看到后面有一只野人,红红眼睛很吓人,所以才撞了人。第三次,是广播播报的实时新闻,就是前面讲过的那个由野人引发的`交通事故。第四次,是摩的司机卫卫嘱咐即将离开荡麦去镇远的陈升要注意防范野人从背后袭击,并让他双臂绑上木棍。关于野人要表达什么,不妨听听导演自己的说法——
1、电影是非线性叙事,野人在新闻里的播报和人物口中的叙述,都是一个时间的标记,便于观众感知电影里各个段落的时间点。
2、你甚至可以将后面的42分钟长镜头视为野人的视角。因为影片前面提到过野人会跟踪人,这可以让观众在体验长镜头的时候有个心理依靠。
影片最重要的一个元素是各种无处不在的时钟,以及影片中错乱的时间概念。
陈升的侄子小卫卫有个习惯就是在手臂上/墙上画钟表,陈升在荡麦遇到的摩的司机大卫卫也在手臂上画钟表。大卫卫还认为如果时间可以倒流,他的心上人洋洋就不会去凯里了,因此要把去凯里相反方向的货运车厢上都画上时钟。陈升在影片最后也在火车上看到了对面相反方向火车上倒转的时钟。
影片的叙事本身就是打乱时间概念的,有很多倒叙和插叙。还有很多特别关键的细节,更是让观众的时间概念进一步错乱,甚至错乱到怀疑这些事情的是不是真的发生过。比如关于野人导致车祸的新闻,第一次是广播播报的一则9年前的新闻,第二次是一则实时的新闻。比如陈升在荡麦遇到的摩的小伙大卫卫,跟自己的侄子小卫卫有着一样的爱好,这是长大了的卫卫嘛?比如陈升遇到的理发店女孩跟自己死去的妻子长得一模一样,陈升跟妻子的故事也是他用第三人称跟这个女孩讲出来的,他还把老医生跟旧情人交往的一个有关手电筒的小细节跟这个女孩演绎了一遍。这些时间上的错乱感让发生在荡麦的这段故事仿佛是发在一个平行的时空。这个时空是陈升的未来,他见到了长大了的卫卫。这个时空是陈升的过去,她见到了死去的妻子。观众在如果仔细想一下影片的整个故事,也会很容易怀疑发生在荡麦的这段故事的真实性。并且,影片是通过一段长达42分钟的长镜头来呈现这段故事的。跟随式的主观视角,就像梦境一样,让这段故事更加亦幻亦真。好像拿掉这一段,整个故事也成立。
影片中各种散发着导演才华的精巧设计,在故事细节和影像技巧方面都有。故事细节方面,除了前面提到的打乱时间概念的那些,还有诸如陈升最后看小卫卫的那个望远镜就是大卫卫给他的,陈升扔到花和尚车里的纽扣就是在洋洋的裁缝店里拿的,等等。影响技巧方面,首当其冲的就是那个42分钟的长镜头了。长镜头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观众见的多了,尤其是在作者电影中。著名影评人毛尖曾经很调侃的总结第六代导演的作品,其中一个特点就是“黑灯瞎火长镜头”。然而同样是长镜头,差别还是相当大的。毕赣的这段42分钟的长镜头,其牛逼之处显然不是因为长。首先是因为在融入剧情、推进叙事和彰显主题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前面解释过了,正是这段长镜头,才增加了这段故事亦幻亦真的感觉。其次是这段长镜头是立体化的,非常具有层次感。镜头并没有固定的跟随某个人,而是随着这个小村寨的地形和剧情的进展不断变化,并且导演也以一个酒馆老板的身份漏了一小脸。镜头在跟随的时候也不是一味地跟,而是跟累了就抄近道儿。其中有一处让人拍案叫绝的细节设计,本来镜头是一直跟着摩托车上的卫卫和陈升的,忽然一转进入了一个狭窄昏暗的小胡同,从这边出来之后,远处的摩托车正载着两人迎面而来。简直是神来之笔!另外还有一处不得不提的影响技巧方面的精妙设计,是关于一次跨越时空的镜头转场。陈升带着小弟找害死花和尚儿子的人理论,镜头离开人物拉低扫过地上的一滩水,当镜头再升起的时候,时空已经变了,已经是陈升在同一个地方跟弟弟老歪发生推搡了。
本文至此,通过复述故事和解读关键元素,基本上把“讲了什么故事”给说明白了,下面试着谈谈“表达什么主题”。
影片开篇出现了《金刚经》中的一句话——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所谓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实际上只是我们在众多限制条件下定义的一种描述时间的方式,就算是在最讲究唯物主义的物理学中,关于何为过去、何为现在、何为未来,也会因为定义方式和观察尺度的不同而不同。人生更是如此,就像时间一样,不停的流逝,不停的变化,永远把握不住。我们说一声“未来”,就已经变成了“现在”,我们说一声“现在”,就已经变成了“过去”,一切皆为不可得。
这说的不就是影片主人公陈升嘛!小时候被寄养在别人家,长达后误入黑道,为了替老大出头而坐牢,出狱后妻子母亲都死了,这是无法把握的过去。为了弥补,想修复跟弟弟的关系,对小侄子非常好,但一切都是徒劳的,这是无法把握的现在。在寻找侄子的过程中,仿佛进入了平行时空,看到了属于未来的大卫卫,看到了属于过去的死去的妻子,亦幻亦真,无从把握。至于真正的未来,如果是可以把握的,那为什么片尾陈升看到的是倒转的时钟呢?
《路边野餐》,讲的就是无法把握的人生。
以上内容是看完第一遍之后写的。
看完第二遍,又发现了更多细节,更多精巧的设计。
比如从老医生用的“凯里”牌缝纫机基本可以推断出凯里也是当年三线建设的城市,老医生就是当年支援三线建设的女知青,爱上了一个当地会吹芦笙的苗族人,一段令人惋惜的爱情故事。
比如陈升在凯里的时候给小卫卫开锁,带他出去吃粉,带他去游乐场开小火车,小卫卫在小火车上数数,1、2、3、4、5.......陈升在荡麦遇到被其他摩的司机欺负的大卫卫时,大卫卫站在桶里,头上也扣着桶,还是在数数,陈升又帮大卫卫开了摩托车的锁,两人还是去吃粉。
解读更多的细节,发现更多的精巧设计,当然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不过,我们跳出这些细节来看的话,我觉得影片有两个最牛逼之处。
首先是创作者用各种精巧的设计跟观众保持了最合适的距离,即保证了作者性,又给了观众足够大足够容易的解读空间。
其次是在电影主题上的创新,相对于以第六代作品为代表的文艺片更多关注“大时代背景下的小人物”,本片关注的是“时间中的人”。时代元素被极度弱化,更多的关注人本身。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剧情简介】:
在贵州黔东南神秘潮湿的亚热带乡土,大雾弥漫的凯里市区诊所里,两个医生心事重重活得像幽灵。陈升为了母亲的遗愿,踏上火车寻找弟弟抛弃的孩子;而另一位孤独的老女人托他带一张照片、一件衬衫、一盒磁带给病重的旧情人。去镇远县城的路上,陈升来到一个叫荡麦的地方,那里的时间不是线性的 ,人们的生活相互补充和消解。他似乎经历了过去、现在和未来,重新思索了自己的生活。
最终,陈升到了镇远,只是用望远镜远远地看了孩子。把老女人的信物给了她旧情人的儿子。一个人再次踏上火车。分不清这个世界是我的记忆,还是我是这世界的一个浮想。
『拾』 有哪些电视剧是以贵州为背景演的,或是电影,比如抗日了什么的,其它也都行
近日,以20世纪七十年代末为背景的大型都市苦情题材戏《恩情无限》正在贵阳市区紧锣密鼓的拍摄中。该剧由贵州人李小艺担任制作人,由北京世纪天缘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上海新文化公司、上海国亭文化公司和贵州电视剧制作中心联合设置。目前,该剧组目前已经在青岩、南江大峡谷、甲秀楼、小河等地进行了拍摄。 在李小艺看来,城市是需要宣传的,而电视剧无疑是对城市最好的宣传。他说,“在他的印象中,《恩情无限》应该是第一部完全以贵阳为拍摄背景的电视剧。”“《恩情无限》场景全部都是贵州的美景,像花溪、南江大峡谷,等电视剧播出,大家看到这样的美景,都会想要自己亲自来看看,这对一个城市来说,无疑是最好的宣传”。
《大西南剿匪记》(原名《最高特赦》),是2009年拍摄的,浙江长城影视有限公司出品,由李舒导演,柳云龙、马 苏、申军谊等主演的40集大型 战争、历史、爱情电视剧。2010年6月19日在吉林都市频道首播。是根据毛泽东特赦的贵州布依族美貌女匪首程莲珍的真实事件改编的,讲述了1950年,贵州黔东南的土匪依旧占山为王为害百姓,其中以郑幺妹的女土匪为首的一伙匪帮,袭击新建的人民政权,杀害无辜乡民,我西南解放大军动用十万兵力对川贵地区进行全面剿匪,土匪帮被大部围歼,郑幺妹潜逃,终被抓获。得到毛主席的批示,予以特赦。
《奢香夫人》
《边城汉子》
《西游记》在黄果树拍过,不过剧情只有几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