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谁能帮我从伦理学的角度分析罗生门这个电影
以佛教的观点来看,罗生门就是通往地狱的门——那几个主人公因为犯了四根本罪而遭致地狱般的果报——强盗看到武士的妻子后起了淫欲(犯邪淫根本罪),然后骗武士说树林里有财宝。武士听说有财宝,起了贪心(犯偷盗根本罪),跟强盗入林,后被强盗袭击并捆绑,也导致妻子落入强盗手中。后来妻子因打不过强盗而又因为贪生不肯与强盗拼命被迫与强盗发生性关系(犯贪生十恶业之一及邪淫根本罪)。武士见妻子先是抵抗后来又迎合了强盗做苟且之事后非但不忏悔自己因贪财使妻子和自己遭难,反而还鄙弃妻子,这使他妻子心生憎恨,于是挑弄了武士与强盗决战(犯杀生根本罪)。生活在有强盗的社会里是多人共十恶业的果报。只要一个家庭、或一个国家、或一个世界,只要有强盗存在,这个家国世界就有可能会变成地狱。
Ⅱ 一代大师黑泽明的经典之作---《罗生门》,到底要表达什么样的主题
通常电影的目的无非就是用来反映真实的社会问题,而黑泽明的这部《罗生门》也不例外。很早以前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就总结出了“清心寡欲”这个道理。
根据这部电影的背景,我觉得反映的主题就是“有软弱的地方就有谎言。”他们为的就是活下去,而社会道德的标准越苛刻,越锋利,人们就越容易撒谎。
黑泽明在其自传中明确地阐述了《罗生门》的寓言性:“这个剧本描写的就是不加虚饰就活不下去的人的本性。它在描绘人与生俱来的罪孽,人难以更改的本性,焦点集中在人心之不可理解上。”
而罗生门的名词解释主要是指每个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编造自己的谎言,令事实真相不为人所知,这个词还经常用于各种新闻报纸标题,小说之类的。
Ⅲ 电影《罗生门》现实意义
关于这部电影,我觉得应该从它不是侦探电影说起。
像我们所熟知的《尼罗河惨案》这一类的侦探电影,都有一个繁琐且缜密的推理过程,然后一步步抵达最后的真相。《罗生门》全然不是这样子的。它只是将各种扑朔迷离的解释客观地展现出来,甚至影片中根本就没有表现“审判者”这一形象,对每种解释也没有给以肯定或否决。可以说《罗生门》是对一个故事多个版本的表现,但它又不同于《罗拉快跑》。《罗拉快跑》是在不可能中追求可能的多样性,其中的各种因素的变化是相对客观的;而《罗生门》是在不真实中探寻真实的可能性,由于有人介入这种因素选择中,所以导致各种变化主观且功利。
说《罗生门》不是侦探电影,最重要的是导演没有把真相告诉观众,或者说事情不存在真相。因为黑泽明与芥川龙之介都知道这个世界拒绝真实,就像这时代拒绝深刻一样。每一个叙述者对武士之死的叙述都各不相同,他们都只是站在各自的观察点上,恬不知耻地维护自己的形象与尊严。导演已经不想去捅破事情最终的秘密,因为这个秘密已经不重要了,真正重要的是不同解释中所反映的人性的可怕与可悲。
影片改编自芥川龙之介的《竹林中》,却以他另一篇小说《罗生门》为名。有趣的是,电影《罗生门》与小说《罗生门》的开头都有一场大雨,芥川是惜墨如金,仅用了一句话便把这场大雨带过,而黑泽明则是把这句话展开了来表现,可谓是惊心动魄。大雨首先给云游僧、樵夫以及杂工创造了一个交谈的契机。当然在晴天碧日下这种契机也能够达成,但不同的是大雨无形中将空间阻隔了,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在东方文化中,庙宇一般都是精神文明的象征,而这所避雨的破庙正是破败不堪的精神文明的一面镜子,而且它正在经受大雨一次又一次猛烈的冲刷。
影片主要以对话内容作为叙事主线,导演是以樵夫和云游僧相对客观的观察点来叙述多襄丸、真砂以及武士的解释。故事本身发生在现在进行时,而对武士之死的三种解释发生在过去时,至于武士之死则发生在过去完成时。各种不同的时态以对话的方式来连接,从而使得原本很小的故事格局发生了奇妙的化学效果,衍生出了三种不同层次的视点。
樵夫对这件事情的解释属于旁观视点。在武士之死的事件中,樵夫可以说是局外人,那么樵夫的解释应该真实了吗?但是我之前说过这部电影有“人”介入了各种因素的选择,所以同样给事件带来了不可知性,只是相对主观视点来说,视野又扩展了。
武士之死事件本身就是客观视点。在电影中,黑泽明根本没有表现这一层世界,但是导演通过对事件各种不同版本的阐述,给观众挖掘了一条通往客观世界的隧道。但这条隧道是个无底洞,我们只能无限的接近客观存在。
很多人认为结尾婴儿的出现是影片的转折,预示着一种新生和希望。我却觉得他只不过是跟鲁迅先生的《药》结尾那样凭空添了一个花环。当然积极的意义是有的,但是樵夫收养婴儿的意义远没有那么重大,它只不过是为我们的生存找到了一个支点,让我们不必太灰心,让我们至少能够相信有那么一缕光线存在。
Ⅳ 罗生门这个电影讲的什么意思呢
《罗生门》通过每个人物的独白描写,经过人的自私本性的折射,转述这些独白的叙述者本身也是不可靠的,死亡使人性暴露在夏日的阳光下,人的可悲与渺小,人的伟大与真诚。并通过讲述死亡理解了自己的灵魂,赋予死亡本身更深刻的哲理内涵。
《罗生门》是由日本大荣电影有限公司与美国雷电华影片公司于1950年联合出品的悬疑影片。该影片由黑泽明执导,芥川龙之介,桥本忍联合编剧,三船敏郎、京町子、森雅之、志村乔等领衔主演。
该片是根据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的短篇小说《筱竹丛中》改编而成,影片以战乱、天灾、疾病连绵不断的日本平安朝代为背景,主要讲述了一起由武士被杀而引起的一宗案件以及案件发生后人们之间互相指控对方是凶手的种种事情以及经过的故事。
(4)电影罗生门分析扩展阅读:
主要角色介绍
1、多襄丸
在京都臭名远扬的盗贼。好女色,被真砂的美貌和性情吸引,为贪图武士金泽武弘妻子真砂美色,残忍杀害了武士。在纠察使署审判时,用各种借口和谎言掩盖自己的行为,不但没有为自己的行为做出深刻反省,还依旧我行我素的宣扬自己的武艺高超。
2、金泽武弘
旅行的武士,因为妻子的美貌吸引了强盗,被多襄丸巧言带到深山里,最后不小心遭了强盗的暗算,被强盗绑架,全身无法动弹,最后无奈自己眼睁睁看着多襄丸当着自己妻子的面残忍杀害了自己。
3、真砂
金泽武弘武士的妻子,乍一看老实贞淑,但内心性情激烈。和丈夫在深山中行走,美艳姿色吸引了强盗多襄丸。在丈夫被绑架后命在旦夕时,不但见死不救依然不为所动,依旧为保自己性命对丈夫漠不关心。
4、樵夫
金泽遗体的第一发现者。贪图小便宜,为人虚伪,拿走了插在死者身上的短刀,为了掩盖自己的行为,却到纠察使署报告自己发现尸体的事情,只因事后从案发现场偷走了那把嵌螺钿、颇值些钱的匕首,心中有愧,所以开始不说出真相,用谎言来掩盖自己罪恶的行径。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罗生门
Ⅳ 《罗生门》讲述了什么
《罗生门》结合了芥川龙之介小说的情节,采用一种多重平行叙述的独特手法,讲述了丛林中的死亡事件,每个人物的独白都是整个事件的碎片,最后结合这些碎片来拼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该片由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创作的两部短篇小说《竹林中》和《罗生门》改编而成,影片取小说《罗生门》的场景为背景,还保留了小说中仆人的角色,而情节则主要取自小说《竹林中》。
角色介绍——
1、多襄丸
在京都臭名远扬的盗贼。被真砂的美貌和性情吸引,为贪图武士金泽武弘妻子真砂美色,残忍杀害了武士。在纠察使署审判时,用各种借口和谎言掩盖自己的行为,不但没有为自己的行为做出深刻反省,还依旧我行我素的宣扬自己的武艺高超。
2、金泽武弘
旅行的武士,因为妻子的美貌吸引了强盗,被多襄丸巧言带到深山里,最后不小心遭了强盗的暗算,被强盗绑架,全身无法动弹,最后无奈自己眼睁睁看着多襄丸当着自己妻子的面残忍杀害了自己。
Ⅵ 罗生门讲的是什么道理
电影《罗生门》讲的道理包括:1、人性是复杂的,人会为了利益扭曲事实;2、哪怕你不为了利益,记忆都是会自动转向你希望的样子;3、人会受利益、知识结构和偏见的影响,导致真实的和看到的不同。
《罗生门》是由黑泽明执导,三船敏郎、京町子、森雅之、志村乔主演的剧情电影,该片于1950年8月26日在日本上映。该片讲述了武士被杀后,盗贼、武士的妻子以及武士的亡魂为了减轻自己的罪恶、掩饰自己的过失,三位当事人向审判长讲述了三个不同版本的案发经过的故事。
Ⅶ 黑泽明的《罗生门》表达了什么思想
电影「罗生门」里主要的人物有武士、武士的妻子、强盗和樵夫等四个人,事件的真相是强盗见到武士的妻子秀色可餐,想占为己有,于是编了一套说词骗武士说某地有一处宝藏,邀武士一起去寻宝,武士相信他的话,就把妻子放在一旁,跟随强盗去了。
走了很远的山路,强盗利用机会竟把武士绑了起来,然后再回到武士的妻子那边,强暴了武士的妻子,再带着武士的妻子来到武士的面前,质问武士的妻子是要从此跟着强盗还是跟着武士?
不料武士竟然从此不要这个老婆了。强盗见武士不要他的老婆,觉得没有竞争,他也不要那个女人了。
武士的妻子觉得这样太没面子,就挑拨武士和强盗打起来,谁知两人比起剑来,竟然和一般地痞流氓打烂仗无异,两人都怕死,而且毫无剑法可言。搏斗间,强盗幸运的杀死武士,这整个过程,都被上山打柴的樵夫看见了,可是他趁大家都离开现场后,偷走了武士身上名贵的短剑,后来这伙人都被抓去衙门问话,每个人都有一套漂亮的说词。
强盗的说法是他很英勇的和武士比剑,赢得美人心,
武士的妻子把自己形容成贞女烈妇,
武士则透过灵媒自称壮烈的切腹,
而唯一知道真相的樵夫则因为偷了武士的短剑,始终不肯吐露直真相,最后才在「罗生门」这处地方全盘托出。
「罗生门」的意义在于真相被扭曲、被模糊,但更重要的是,不管是强盗、武士、武士的妻子或樵夫,都是软弱的人类,他们为了掩盖自己的弱点,就编造了天大的谎言使自己让外界看起来很伟大,符合美国前总统林肯所说的道理。
我们总认为真相就像真理一样一定会大白与天下的,但其实真相大白并不是自然而然的,它需要人的判断力。由于我们是相互撕扯的利益整体,大家都在为自己说话,所以很多时候我们是无法得到唯一的真相的。这就是罗生门的高明之处,它点出了我们不愿相信而又现实存在的这一点。
Ⅷ 怎么评价电影《罗生门》
《罗生门》之所以能获得成功,一方面是导演的杰出才能使然,另一方面也得益于芥川龙之介的原著小说。导演以小说《罗生门》的构思为背景,以《莽丛中》的情节为主体,对原著进行了多处改编,不仅增加人物,改动情节,还以电影手法丰富和深化了原著内涵。
Ⅸ 《罗生门》:即使是谎言的世界,依然要相信人性光辉的永恒,你怎么看
《罗生门》:即使是谎言的世界,依然要相信人性光辉的永恒,你怎么看?我个人认为我们要心存希望,即使这是个谎言的世界,但是我始终相信人性本善,就算生活在黑暗,也要相信这世界还是有光明的。
Ⅹ 《罗生门》在叙述上的特点和叙述手法
《罗生门》巧妙改编了芥川龙之介小说的情节,采用一种多重平行叙述的独特手法,讲述了丛林中的死亡事件。影片中每个人物的独白都是整个事件的碎片,经过人的自私本性的折射,让这些独白的本身变得不可靠,同样的道理,转述这些独白的叙述者本身也是不可靠的。
影片从深层次上反映了人性的复杂性,死亡使人的可悲与渺小、人的伟大与真诚都暴露在夏日的阳光下。
(10)电影罗生门分析扩展阅读:
《罗生门》通过多襄丸、真砂、武弘三名当事人风格迥异、看似互相矛盾的叙述,可以看到两性之情的微妙和脆弱,承载着忠贞、信任、责任的它很难抵抗局外人的刻意破坏,一份原本美好的爱情,可以在瞬间被摧毁。三名当事人对事件的叙述,符合他们各自的身份和境遇,不是刻意的撒谎,而是片面的真实。这种片面的真实,往往就是人性寄居的载体。
若将电影结尾解读为黑泽明对个体无法脱离社会、以提耳离地的方式构建人性的无奈和悲悯,亦未为不可。当剥掉婴儿衣服的路人恼羞成怒,斥责樵夫偷盗了匕首,樵夫哑口无言,影片似乎凸显了事实的不确定与人性的令人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