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题材 > 低音提琴在哪些电影中得到应用

低音提琴在哪些电影中得到应用

发布时间:2023-01-26 05:21:50

① 电影中紧张刺耳的乐器

大提琴。电影中常出现紧张刺耳的音乐,使用的乐器是大提琴。大提琴,为西洋乐器,是管弦乐队中必不可少的次中音或低音弦乐器,属提琴族乐器里的下中音乐器,最初在意大利语中被拼作Violoncello,后来逐渐简写为Cello,大提琴音色浑厚丰满,具有开朗的性格,擅长演奏抒情的旋律,表达深沉而复杂的感情,也与低音提琴共同担负和声的低音声部,有"音乐贵妇"之称。

② 电影北京爱情故事里比弦乐团里刘星阳的大提琴还大的乐器是什么乐器

是像大提琴的么?
如果是的话那应该就是低音提琴,Bass了

③ 音乐Tennessee曾用于哪些电影

其实tennessee也可说是钢琴协奏曲。所谓协奏曲是由一件或几件独奏乐器与管弦乐乐队(即交响乐队)协同演奏的器乐套曲。简单地说这首配乐就是用钢琴与管弦乐队协作演奏出来的!管弦乐器主要有:弦乐器: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木管乐器:短笛,长笛,双簧管,英国管,单簧管,低音单簧管,大管,低音大管铜管乐器:圆号,小号,长号,大号,低音大号打击乐器:定音鼓,大鼓,小鼓,钹锣,三角铁

④ 说说现代音乐,动漫,电视,电影,广告等背景音乐使用的乐器,越全越好,最好有解释和举例

中国八音分类法

八音分类周代已有之。《尚书·舜典》:“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学术界认为这是八元论相关的思维方式,如八卦、八方等。这种分类法主要依材质的不同把乐器分为:金、石、丝、竹、匏、土、革、木等八类。其中,金(钟、铙、钲);石(磬);丝(筑、琴、瑟、筝);革(鼓、鼗);木(柷、敔)可以说,上述五类乐器都直接用发声体的物质来作为分类标准,而竹(箫、篪、笛);匏(竽、笙);土(埙、缶)不完全直接用发音体的材质来区别。如竹类乐器基本上都属吹管乐器,后把竹质打击乐器也归入。匏类的发音体是葫芦内管端的簧片,与匏本身无关,但这类乐器都是自由簧气鸣乐器,匏只是个代名词。土类除缶、瓯等用陶土制成的打击乐器外,埙属吹奏乐器。
华夏乐器大多用一个字来命名,除上述乐器外,如镈、铙、瑟、筑、琴、筝、笛、笙、鼗等,而琵琶、扬琴、火不思、筚篥、唢呐等两字以上命名的大多为外来的乐器。现今的常规乐器均建立在种类繁多的古乐器基础之上。
印度分类法

印度的分类法种类较丰富,有多种:其一是二分类法:把乐器分为弦乐器和气乐器。其二是与佛教有关五分类法:有关单皮乐器、双皮乐器、前皮乐器、打击乐器、气乐器。其三是四分类法,这种方法又有两种内涵:一种是把乐器分为皮乐器、弦乐器、金属打击乐器、气乐器等四类。另一种是把乐器分为弦乐器、管或气乐器、皮制打击乐器、金属打击乐器等。印度传统分类法曾经影响到现代逻辑乐器分类法形成。
阿拉伯二分类法

阿拉伯的二分类法,把乐器分为固体乐器和空穴乐器两部分,所谓固体乐器包括:击奏、弹奏、擦奏乐器;所谓空穴乐器主要指有共鸣腔的吹奏乐器。
欧洲三分类法

欧洲的传统三分类法把乐器分为:管乐器、弦乐器、打击乐器。三分类法起源于古希腊、古罗马。在希腊,很早就有enchordon, entata(弦)、pneumatempneusta(管)、kroustukon(打击)等用语;在罗马,也有tencile(弦)、inflaile(管)、pulsatile(打击)等用语。德国音乐学家维尔东(Virng)在《音乐精义》一书中确定了这一分类法,并且以instrumenta chordata(弦)、instrumenta pneumatica(管)、instrumenta pulsatilia(击)为用语。比利时乐器学家马依永(Mahillon, 1841-1924)受印度传统乐器分类法的影响,确立了四分类的用语:autophones(自鸣乐器)、membranophon(膜鸣乐器)、aerophones(气鸣乐器)、chordophones(弦鸣乐器)。
现代分类法

现代乐器分类法也称逻辑分类法,是在印度四分类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14年,由霍恩波斯特尔(V.Hornbostel, 1877-1935)和萨克斯(C.Sachs, 1881-1959)系统提出后,萨克斯增加了英国盖尔平(Galpin, 1940)提出的电鸣乐器类,形成今天乐器的五大类的理论基础。即以乐器的振动方式、策动方式、演奏方式等为分类依据的分类体系。萨克斯则基本采纳了印度分类法,并把autophones改名为Idiophones(体鸣乐器),进而在整体上用十进制作了详细而科学的下属分类。由于电声乐器的出现,英国音乐家盖尔平(Galpin, 1858-1949)在他的著作《欧洲乐器》(1937年)中仍取马依永的用语,并新增了电鸣乐器一类,扩展成了五大类。随后,萨克斯在1940年也增加了electrophones(电鸣乐器)。至此,终于形成了今天所见到的乐器学的基础,分别称为:体鸣乐器、膜鸣乐器、气鸣乐器、弦鸣乐器和电鸣乐器。
法国的舍夫纳(A.Schaeffner, 1932)提出了物态的二分类体系。杜尔农(G.Dournon, 1991)改进了霍-萨分类体系。胡德(M.hood, 1971年)的“符号分类体系”、海德(H.Heyde)的“自然的”和“人为的”分类体系都有独特的方法论。美国的R.T.A.利斯洛夫和J.马特森提出了视角信息量更大的“变量分类法”。
民乐一编辑
民族乐器分为四类:体鸣乐器、膜鸣乐器、气鸣乐器、还有弦鸣乐器。中国民族乐器,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仅从己出土的文物可证实:远在先秦时期,就有了多种多样的乐器。如新石器时代文化遗
址浙江河姆渡出土的骨哨,河南舞阳县的贾湖骨笛(最早的笛子距今8000年左右),仰韶文化遗址西安半坡村出土的埙,河南安阳殷墟中出土的石磬、木腔蟒皮鼓;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公元前433年入葬)出土的编钟、编磬、悬鼓、建鼓、枹鼓、排箫、笙、箎、瑟等等。
体鸣

(1)敲击体鸣乐器:叮咚、木棍琴、韵板、基诺竹筒、竹筒琴、锣、铛铛、单打、铓锣、铜鼓、三角铁、木鱼、广东版、木琴、铝板琴,等等。

精美的乐器图集 (20张)
(2)互击体鸣乐器:棒棒、铜镜、竹梆、竹杠、钹、布哉、乳钹、头钹、二钹、小钹、铙、大铙、钗、司涅、镲、小镲、碰盅、碰铃、腰铃、阔朔克、板凳、它石、它石、骨板子,等等。
(3)落击体鸣乐器:乐杵、竹捣筒、竹筒、瑶族竹筒、阿嘎、,等等。
(4)摇击体鸣乐器:连厢棍、萨巴依、热巴铃、盘铃、金刚铃、瑶铃、萨满铃、晃铃、串铃、
铜铃、八宝铜铃、师刀,等等。
(5)综合奏体鸣乐器:竹簧、蹈到、铁簧、锡伯族铁簧,等等。
膜鸣

(1)棰击膜鸣乐器:大鼓、排鼓、壮族的种劳、瑶族大鼓、水族大鼓、塞吐、略斗、光拢、赠疆、瑶族猴鼓、苗族猴鼓、腰鼓、板鼓、猪嘴鼓、姜鼓、战鼓、扁鼓、八音鼓、书鼓、火者、如咚、小鼓、太平鼓、日木、环鼓、抬鼓、达玛、纳格拉、达玛如、建鼓、神鼓、那额、达布尔、竹鼓,等等。
(2)拍击膜鸣乐器:夏尔巴鼓、八角鼓、铃鼓、达卜、黄泥鼓、长鼓、光亚、光吞,江南渔鼓等等。
(3)混合击膜鸣乐器:手鼓(俗称蛇皮鼓)、圆鼓、边鼓、双面鼓、杖鼓、蜂鼓、汪都 ,等等。
气鸣

(1)唇振气鸣乐器:牛角、铜角、刚洞、海螺、鹿笛、长号、筒钦、铓筒、布巴、小号、次中音号、圆号等等。
(2)嗓振气鸣乐器:斯布斯额、合欢箫,等等。
(3)边棱气鸣乐器:胡笳、壮笛、乃依、横笛、竖笛、排萧、短箫、筒箫、鼻箫、鹰笛、
骨笛、吐任、直通箫、布利亚、巴葛丢冬、列都、笛朽篥、库洛、双管鼻笛、扎令、阿乌、笛老挪、泥哇呜、狍哨、口笛、埙,等等。
(4)吹口气鸣乐器:箫、夜箫、侗笛、塞箫、奖、瓦格洛、雄林、苏奈依、嘟噜、低音嘟噜、太平箫、嘎嗦、五月箫、筚箫、筚笋、勒绒、姊妹箫、双管侗笛、波晓呼、决篥杰,等等。
(5)单簧气鸣乐器:巴乌、筚、筚相、苗笛、芒筒、竹叶笛、马布、筚鲁、寸笛、咚咚亏、笔管、大嘀珑、筚多喝、波芦、筚建、利列、利罗、笛列、筚尔、筚朗布浪、芒笛、美都、其篥、双管巴乌、双管筚朗叨、筚总、决列、双管竹叶笛、双管马布、菲察克、筚达、木叶,等等。
(6)双簧气鸣乐器:巴拉曼、波伯、细筚篥、小闷笛、苏尔奈、长唢呐、嘉令、波列、苗族唢呐、白族唢呐、彝族唢呐、拜、勒尤·勒浪、洞巴、阔诗乃依、双筚篥、长积、双管闷笛、咪咪、双勒浪,等等。
(7)自由簧气鸣乐器:芦笙、葫芦笙、排笙、高音笙、中音笙、低音笙等。
弦鸣

(1)打击弦鸣乐器:扬琴、竹筒琴、竹琴、锵,等等。
(2)弹拨弦鸣乐器:古筝、柳琴、阮(大阮、中阮、小阮)、古琴、蝶筝、玄琴、伽倻琴、雅托噶、五弦琴、独弦琴、五弦琵琶、纳西琵琶、火不思、忽雷、考姆兹、苏古笃、扎木年、弹布尔、赛依吐尔、碧约牛腿琴、独它尔、喀什热瓦普、多朗热瓦普、热瓦普、巴朗孜库木、库木日依、阿肯冬不拉、乐队冬不拉、月琴、贵州咸宁彝族布依族月琴、彝族四弦、苗族四弦、侗族大琵琶、侗族中琵琶、侗族小琵琶、其布厄、大三弦、龙头三弦、彝族小三弦、拉祜族小三弦、僳僳三弦、赛玎、壮族三弦、垤施三弦、彝族大三弦、彝族中三弦、苗族三弦、天琴、竖箜篌、凤首箜篌、双排弦箜篌、雁柱箜篌、转调箜篌、卡龙、弓琴、达比亚、傣玎、托甫秀尔、东布尔、菲特克呐、三线琴,等等。
(3)弓拉弦鸣乐器:二胡、曲胡中胡、老胡、高胡、京胡、板胡、马头琴、琤尼、牙筝、塔吉克艾捷克、胡琴、萨它尔、胡西它尔、椰胡、葫芦胡、土胡、根卡、多朗艾捷克、艾捷克、高音艾捷克、低音艾捷克、独弦胡琴、适争、玎黑、奚琴、改革奚琴·四弦奚琴、必汪、铁琴、藏京胡、马骨胡、竹筒胡、纳西胡琴、二黄、朗多依、西玎、多洛、扎尼、彝族三胡、四胡、蒙古族四胡、四弦胡、彝族四胡、布依四胡、马头琴、克亚克、呃吱、牛腿琴、库布孜、朝尔,等等。
补充

补充:无疑,最精美的铜器当数青铜礼乐器。青铜乐器主要是钟一一大型的编钟、单独使用的铸钟,以及铎、铙等与钟同一族属的器物。在古代,礼和乐是很难分开的。无论祭祀、还是宴饮,自

萨克斯管
然是在华贵的青铜礼器中盛满美酒佳肴,但还要有相应盛大的音乐伴奏。所以,从根本上说,乐是从属于礼的。除了用于祭祀、宴飨、婚嫁、葬丧之外,有些铜乐器还用于征伐与作战指挥,如“鸣金击鼓”,指的就是用军乐指挥军队的撤退与前进。
—— 青铜乐器主要有铙、钲、钟、铎、铃、钩、镦于、鼓等
西洋

西洋乐器 (14张)
西洋乐器主要是指18世纪以来,欧洲国家已经定型的管弦乐器和弹弦乐器、键盘乐器,并且被重视与承认,列入名单的。
西洋乐编辑


弦乐器是乐器家族内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古典音乐乃至现代轻音乐中,几乎所有的抒情旋律都由弦乐声部来演奏。可见,柔美、动听是所有弦乐器的共同特征。弦乐器的音色统一, 有多层次的表现力:合奏时澎湃激昂,独奏时温柔婉约;又因为丰富多变的弓法(颤、碎、拨、跳,等) 而具有灵动的色彩。弦乐器的发音方式是依靠机械力量使张紧的弦线振动发音,故发音音量受到 一定限制。弦乐器通常用不同的弦演奏不同的音,有时则须运用手指按弦来改变弦长,从而达到改变 音高的目的。弦乐器从其发音方式上来说,主要分为弓拉弦鸣乐器(如提琴类)和弹拨弦鸣乐器 (如吉他)。
(1)弓拉弦鸣乐器:小提琴(Violin)、中提琴(Viola)、大提琴(Cello)、倍低音提琴(Double Bass)。
(2)弹拨弦鸣乐器:竖琴(Harp)、吉他(Guitar)、电吉他(Electric Guitar)、贝司(Bass)。
木管

木管乐器起源很早,从民间的牧笛、芦笛等演变而来。木管乐器是乐器家族中音色最为丰富的一族, 常用被来表现大自然和乡村生活的情景。在交响乐队中,不论是作为伴奏还是用于独奏,都有其特殊的 韵味,是交响乐队的重要组成部分。木管乐器大多通过空气振动来产生乐音,根据发声方式, 大致可分为唇鸣类(如长笛等)和簧鸣类(如单簧管等)。木管乐器的材料并不限于木质,同样有 选用金属、象牙或是动物骨头等材质的。它们的音色各异、特色鲜明。从优美亮丽到深沉阴郁,应有尽有。 正因如此,在乐队中,木管乐器常善于塑造各种惟妙惟肖的音乐形象,大大丰富了管弦乐的效果。
(1) 边棱音类:长笛(Flute)、短笛(Piccolo);
(2)簧鸣类:单簧管(Clarinet)、双簧管(Oboe)、英国管(English Horn)、大管(Bassoon)、萨克斯管(Saxophone)。
铜管

铜管乐器的前身大多是军号和狩猎时用的号角。在早期的交响乐中使用铜管的数量不大。 在很长一段时期里,交响乐队中只用两只圆号,有时增加一只小号到十九世纪上半叶,铜管乐器 才在交响乐队中被广泛使用。铜管乐器的发音方式与木管乐器不同,它们不是通过缩短管内的空气柱 来改变音高,而是依靠演奏者唇部的气压变化与乐器本身接通“附加管”的方法来改变音高。 所有铜管乐器都装有形状相似的圆柱形号嘴,管身都呈长圆锥形状。铜管乐器的音色特点是雄壮、 辉煌、热烈,虽然音质各具特色,但宏大、宽广的音量为铜管乐器组的共同特点,这是其它类别的乐器 所望尘莫及的。
(1)铜管乐器 :小号(Trumpet)、短号(Cornet)、长号(Trombone)、圆号(French Horn)、大号(Tuba)。
键盘

在键盘乐器家族中,所有的乐器均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键盘。但是它们的发声方式却有着 微妙的不同,如钢琴是属于击弦打击乐器类,而管风琴则属于簧鸣乐器类,而电子合成器,则利用了现代的电声科技等等。键盘乐器相对于其他乐器家族而言,有其不可比拟的优势,那就是 其宽广的音域和可以同时发出多个乐音的能力。正因如此,键盘乐器即使是作为独奏乐器, 也具有丰富的和声效果和管弦乐的色彩。所以,从古至今,键盘乐器倍受作曲家们和音乐爱好者们的 关注和喜爱。其中,钢琴被誉为乐器之王。
(1)键盘乐器:钢琴(Piano)、管风琴(Organ)、手风琴(Piano Accordion)、电子琴(Electronic 是乐器家族中历史最为悠久的一族了。其家族成员众多,特色各异,虽然它们的音色 单纯,有些声音甚至不是乐音,但对于渲染乐曲气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常打击乐器通过对
乐器的敲击、摩擦、摇晃来发出声音。可不要认为打击乐器仅能起加强乐曲力度、提示音乐节奏的作用, 事实上,有相当多的打击乐器能作为旋律乐器使用呢!现代管弦乐队里增加了很多非洲、亚洲音乐里的 音色奇异的打击乐器,几乎无法完全罗列。
(1)有调打击乐器:定音鼓(Timpani)、木琴(Xylophone)、钢片琴(Celesta)、管钟(TUBULAR BELLS)等;
(2)无调打击乐器:架子鼓(Drum kit)小鼓(Snare Drum)、大鼓(Bass Drum)、三角铁(Triangle)、铃鼓(Tambourine)、响板(Castanets)、砂槌(Maracas)、钹(Cymbals)、锣(Gong)。
打击乐器虎纹大磬。常用的西洋乐器有:木管乐器、铜管乐器、弦乐器、键盘乐器、打击乐器等。木管乐器起源很早,是乐器家族中音色最为丰富的一族, 常被用来表现大自然和乡村生活的情景;铜管乐器的音色特点是雄壮、 辉煌、热烈;弦乐器的共同特征是柔美、动听;键盘乐器的特点是其宽广的音域和可以同时发出多个乐音的能力;打击乐器主要用于渲染乐曲气氛。
国内发展编辑
2008年我国乐器行业278家规模以上生产企业实现工业销售产值159.35亿元,同比增长12.59%,出口交货值68.85亿元,同比增长0.84%。工业总产值(现价)160.45亿元,同比增长12.68%。以上数据表明,2008年我国乐器行业规模以上生产企业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但工业销售产值增长幅度比2007年减少1.49%,出口增长幅度降减少4.44%,为历年来最低。
2008年乐器行业规模以上生产企业分布国内17个省和直辖市,广东、山东、天津、浙江、江苏、河北、辽宁、北京、上海、河南是中国乐器主要生产地区,完成工业总产值151.98亿元,占整个乐器行业总产值的95.37%,企业数量256个,占国内规模乐器企业总数的92.08%。工业总产值增长较快的是河南、辽宁、广东、湖北等省市,比2007年有所下降是天津、上海和北京三个直辖市,上海下降幅度最大,同比下降7.91%。广东、天津、山东、浙江、江苏是我国五大出口省市,总出口额达到53.85亿元,占规模以上企业全部出口的78.21%,其中河北省出口同比增长65.91%,增长幅度位居各省第一位,广东、江苏、北京、湖北、上海、天津等省规模以上企业出口都有所下降,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天津,达18.76%。
民族打击

鼓、手鼓、梆子、锣、云锣、钹、铙、木鱼、碰铃、响板、响筒、板鼓、铃鼓、钟 、方响、编钟、编磬、锸
民族吹奏

葫芦笙、葫芦萧、葫芦丝、巴乌、笛子、箫......
葫芦笙、是彝、拉祜、佤、僳僳、哈尼、黎、纳西、怒、普米、苗等族单簧气鸣乐器。彝语 称布若、昂。拉祜语称若、若果筚。佤语称拜、拜桂、恩拜因 、唔变。僳僳语称玛纽、阿普筚。哈尼语称拉结、报扎。纳西语称妞篾、贝批又。流行于云 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思茅地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保山地区、临沧地区、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怒江僳僳族自治州、丽江地区,四川省凉山 彝族自治州,贵州省毕节地区、安顺地区、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地区等地。
葫芦丝,又称“葫芦箫”,傣语称“筚郎叨”(“筚”为傣语吹管乐器的泛称。“郎”为直吹之意,“叨”即葫芦),是云南少数民族乐器,主要流传于傣、彝、阿昌、德昂等民族中。葫芦丝可分为高、中、低音三种类型,常用的调为降B、C、D等调。葫芦丝发源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主要流行于傣、阿昌、佤、德昂和布朗等族聚居的云南德宏、临沧地区,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巴乌,簧管乐器,也叫“把乌”,流行于云南彝、苗、哈尼等民族中。哈尼族称“各比”,彝族称“比鲁”或“乌勒”,侗族称“拜”,常用于独奏或为舞蹈和说唱伴奏。巴乌的品种较多,在哈尼族,有单管、双管之分,由于竹管长短、粗细的不同,还有高音、中音和低音巴乌之分。
笛子是中国传统音乐中常用的横吹木管乐器之一,即中国竹笛,一般分为南方的曲笛和北方的梆笛。笛子常在中国民间音乐、戏曲、中国民族乐团、西洋交响乐团和现代音乐中运用,是中国音乐的代表乐器之一。大部分笛子是竹制的,但也有石笛和玉笛。不过,制作笛子的最好原料仍是竹子,因为这种材料的笛子声音效果最好。
箫又名洞箫,单管、竖

⑤ 电影《海啸奇迹》好看吗《海啸奇迹》影评!

⑥ 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

可以给人深陷奇境的感觉,特别是鬼片,能让人感到震悚,有非常特别的效果!!!

⑦ 电影《师父》35分50秒左右的配乐叫什么或者直接发资源也行

由大家的答案看果然大家都不是音乐人啊
我当时在看电影的时候听到这个简直虎躯一震啊 片中由下行音阶打底的配乐是由皮亚佐拉的concierto para quinteto
这首五重奏的第一部分改编的(电吉他 钢琴 班多钮手风琴 小提琴 低音提琴这是皮亚佐拉五重奏标配) 我在大学时期排演过这部复杂程度很高又对演奏者个人技术水平要求极高作品 所以十分熟悉
总的来说因为配乐 我对本片的评价至少提高20% 十分用心的编排 把原曲中部分音的升降改变而发出不同的感情色彩从而让它更好地为本片服务 探戈的精神用来表现他们这些看似荒诞的“计中计”真是十分到位 以至于我忽然对以后演奏这类曲目的时候要表现的特点又有了新的想法 受益无穷

作者:刘博文
链接:http://www.hu.com/question/38409699/answer/7679676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⑧ 求有贝司(低音提琴)的动画或电影或视频

爻咋么,苎的啊啊

⑨ 求问关于低音提琴的电影名

不是中世纪,是十七世纪,是法国电影 Tous les matins monde (1991)

⑩ 《敦刻尔克》:一部战争片还是名垂影史的悬疑惊悚片

克里斯托弗·诺兰曾谈到自己和“御用”配乐师汉斯·季默的关系——


我们非常相爱,虽然经常跟猫狗打架一样不可开交,但好在结果又非常富有创造性。我们就像是兄弟一样相爱相杀。



在《敦刻尔克》里,这对“兄弟”又一次实现了影史上最为精彩的合作。



在第一次刷《敦刻尔克》时,我有这样一种感受:


自己像是身不由自地被推进了一个强劲的漩涡,一方面被折磨得坐立不安,想要逃离座位,


另一方面又被牢牢地按在座位上,情绪越来越紧张而高涨,欲罢不能。



在真实、阴沉、冷漠、恐怖、机械的战争图景中, 不断反复增强的视听压迫中,我随着片中的角色一起体验濒死之感。



那么,为什么我会说《敦刻尔克》注定是一部名垂影史的悬念惊悚电影?


今天就从影片的 视觉原理和听觉效应 两个方面与大伙儿细细道来! 文章内容较长,希望大家多多转发、收藏,细细品读。


先从 视觉 说起。


色调阴暗冷峻,构图上充斥这各种倾斜与锐角,传达着危险的意味。



敦刻尔克海滩上的士兵们很少说话,他们在沉默中等待着可能被屠杀的命运。



海上的救援力量和空中的飞行员,在各自狭窄的小小方圆内迎击着死亡。



诺兰的目标很明确——


把观众放到主观位置, 让他们感觉自己正沿着敦刻尔克的海滩逃命,正窝在‘喷火’战斗机里跟敌机缠斗,或者是在英吉利海峡上的一艘小艇里。



确切地说,我们不是被诺兰“放”到战场上,而是“按”进去的。


《敦刻尔克》的每一秒钟都充满了未知和危险,异常煎熬,也十足欣快。


压力、压迫、压倒 ,这就是《敦刻尔克》给我们带来的观影体验。



那么这里就有一个问题:


该如何营造真实?


《敦刻尔克》的观影体验,建立在一种 “化繁为简、去伪存真” 的朴素哲学上。



首先,诺兰尽可能地摒 弃掉那些“战争 常见要素”——


没有作战会议,没有动员演说,没有希特勒和丘吉尔,没有临战前的闲话,没有秀照片的炮灰,没有英雄,没有敌军,甚至没有血。



所有戏剧性的矫饰都被筛除,只留下战争本身,让画面自己来讲话。


接着,在IMAX镜头和坚持不用CG的原则下,即使没有诺兰所排斥的3D效果,一切仍然伸手可及。


没有CG特效,那么就意味着,海滩必须是真的,栈桥必须是真的,船必须是真的,飞机必须是真的,爆炸也必须是真的。



诺兰说——


我不想让任何纯CG的东西出现。我可以很自豪地说,这是我头一次拍完一部电影,却记不清什么地方使用了特效。


诺兰此前就曾多次混合使用IMAX胶片和35毫米胶片,而对于《敦刻尔克》,他更进一步——


全部使用大尺寸的65毫米胶片来拍摄!


其中70%是IMAX胶片——从来没人这么干过!



“我们拍出了有史以来最高分辨率的电影。”诺兰再一次自豪地宣称。


65毫米胶片,究竟是什么?这里必须要给大伙儿解释下,


每格65毫米IMAX胶片的感光面积是普通65毫米胶片的3倍、35毫米胶片的10倍,


这意味着倍增的画面清晰度。



诺兰曾在接受采访时说——


我爱IMAX,因为它有着极致的分辨率和色彩还原度,以及丰沛到难以置信的细节。 它的大画幅天生适合拍那种成千上万人的大场面,但它在呈现些微细节时也同样出色。



有了更大更清晰之外,接下来第三步!——


必须看得更近!




摄影机离拍摄对象越近越好 ,这一点非常重要。这就像通过一扇未经任何过滤的窗子看世界,我们必须最大限度地利用胶片的清晰度。



所以,他与诺兰总是渴望 “把摄影机放到最难放的位置” ,这样得到的画面是“第一手的,是发自肺腑的,是原原本本的现实”。


这些事或许说来容易,但做来太难,况且 IMAX摄影机比普通摄影机笨重许多。


范·霍伊特玛在采访中还说到——


从很多方面来说,这都是我拍过的最有挑战性的电影。恐怕也只有诺兰这样的偏执狂才愿意为此大费周折!


当然,不偏执,他就不是诺兰了……


于是乎,他们把摄影机搬上小艇、泡进海水、塞入飞机,甚至架到机翼上……



下面我将按照电影中陆上一周,海上一天,空中一小时的三条故事线为大伙儿解析那些逼真的镜头是如何拍出来的。


陆上一周



《敦刻尔克》不乏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近景和特写,近到仿佛能听见士兵们的呼吸声。



通常IMAX摄影机主要用于拍摄震撼的大场面,很少有人拿来拍特写,


但范·霍伊特玛认为 特写镜头的冲击力并不逊于大全景,用IMAX可以展现更多细节 ,在观众与角色间营造出私密联系——


我们希望制造一种临场感,就像GoPro头戴镜头一样。





连“撒传单”这种事诺兰必须要亲力亲为。



几场重头戏就在敦刻尔克实地拍摄。范·霍伊特玛认为,这里绵延不绝的海滩本身就已经足够宏大,他无意去破坏其独特氛围。


所以摄影机的存在感要尽量弱,避免使用大型的吊臂设备,只用轨道车来推拉镜头。



敦刻尔克的天气变化无常,范·霍伊特玛从一开始就决定尽量不去“干扰”这种自然光,以捕捉到“每个瞬间的真实质感”。



海上一天



虽然《敦刻尔克》并没有真正意义的“海战”,但其海战戏的拍摄规模却很可能是影史最大的一次,动用了数十艘来自二战时期的老船,包括一艘从博物馆拉来的法国驱逐舰。



影片中的“月光石号”,就是由剧组买下的一条1939年的古董小游艇改造而成。



在水面拍摄,最大的难题就是如何保持摄影机平稳,


为此,他们准备了一艘大型双体船,并把诺兰多年来的独门法宝——特制吊臂“Edge”搬到了船上。


这套设备装有陀螺稳定系统,可遥控,水面和水下的拍摄都能胜任。


为了在水中拍摄,IMAX摄影机被装进防水罩中。不过百密一疏,某次摄影机跟模型飞机一起沉入海底,偏偏罩子上还有个洞。



诺兰想了个办法——在暗室里用水把胶片洗干净,并保持湿润,然后直接送往洛杉矶一家实验室。


最后虽然价值一百万美元的IMAX摄影机报废,但胶片完好无损,并用在了电影里。诺兰就此打趣:“这要是换成数字摄影机,你试试看?”


片中的爆炸和沉船场面也是在巨型水箱中完成。



一艘退伍的荷兰海岸护卫舰被改造成片中的扫雷艇,并被运到华纳公司的巨型水箱中拍摄沉船戏。



空中一小时



拍摄真实空战的原则——


必须杜绝任何违背物理法则的戏剧化成分。


《敦刻尔克》里出现的二战飞机全部是货真价实的老古董,


在天空中的缠斗也是由真正的飞行员驾驶飞机来完成,大部分镜头都在空中同步拍摄。



由于每卷IMAX胶片只够拍三分半中,飞机只能频繁地起飞降落。



范·霍伊特玛也真的和导演一起登上飞机,在至近距离拍摄精彩的空战——“儿时梦想成真了。”



片中大部分飞行员在驾驶舱里的镜头,都是借助这套可以旋转的装置来拍摄的。



“机舱”被架设在临海的悬崖上,这样背景便是纯粹的海面与天空。当“机舱”旋转,就能模拟出飞机盘旋的效果来。





说完了视觉,接下来说说 听觉


“谢帕德音调”就是《敦刻尔克》的听觉基本原理。


什么是谢帕德音调?


谢帕德音调是当数个八度音一个接一个顺序播放时,如果低音部分渐渐增强,高音慢慢消失的话,由于是高低音交叉叠放,


人类大脑一般感觉不到这种降调,就会产生音调在持续升高的错觉。



这种音调以美国认知科学家罗杰·纽兰德·谢帕德命名,他被认为是空间关系研究之父,“谢帕德音调”正是他的研究成果之一。



诺兰在与汉斯·季默探讨《敦刻尔克》的配乐时,解释了自己如何以“谢帕德音调”为理念创作,


希望能够找到类似的配乐基调,来配合故事中不断增强的悬念紧张感。



诺兰在自己的一块怀表里,找到了灵感。


诺兰说——


它的走针,有一种特殊的持续不断的滴答声,于是我把走针声音录了下来发给了汉斯,要求他以此为模板开始工作。



围绕着怀表走针声,诺兰和汉斯慢慢发展出全片的音乐和音效风格,包括影片最后的剪辑成型。


但由于过程复杂,诺兰笑称“汉斯和他的人没少在录音室里诅咒我”。


汉斯·季默也曾“抱怨”说——


《敦刻尔克》完全是属于诺兰的,这部电影就是他一个人的。他没有演奏过一个音符,但几乎每一个音符,我都感觉是他在按着我的手完成的。



“纯粹”,是诺兰最早便向季默提出的配乐要求。


要做到这个要求,配乐中就不能带任何 情感 。


《敦刻尔克》中曲目风格基本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 惊悚片式的压抑阴沉,动作片式的压迫紧张,这两种旋律简单重复的风格基本“霸占”了全片,


从开场的The Mole起,大部分都基本属于这一类。



带有战斗机螺旋桨音效的Suparmarine、Home的前半部分属于 第二类,


为了达到诺兰的要求,季默甚至把“月亮石”的引擎声加入了配乐里。


季默说作曲时,尽量让自己忘记看过的所有战争片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敦刻尔克》更多的是在讲时间,时间如何不等人。而我呢,则尽量让自己感觉那些士兵永远都离不开那片死亡海滩。



在配乐中,季默大量使用了大提琴和低音提琴,他要求演奏者安静平稳地演奏,但要保持极大的演奏强度。



第三类, 则是只出现在影片中间极短的时刻(英国民众驾驶救援船只纷纷抵达敦刻尔克)以及片尾。


其中一曲便是在这种难得的舒缓之中,带出影片最优美甚至是最神圣的段落。


它改编自著名英国作曲家爱德华·埃尔加的经典管弦乐变奏曲《谜语》的第九变奏慢板“宁录”(Nimrod)。


年轻英国作曲家本杰明·沃菲斯齐谱写,汉斯·季默参与制作完成。


对于“宁录”的改编使用,诺兰承认是为了营造情绪。



生活里的诺兰会上大提琴课,据说是为了放松消遣。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数年前诺兰父亲的葬礼上,“宁录”是现场音乐


诺兰认为,这首曲子有着一种令人难以自持的动人。



在汉斯·季默看来,“宁录”已经是英国文化的一部分,对于国民而言,更是一首 情感 圣歌。


“它不是卖弄也不是英雄主义,就是非常高尚。”



通过这一段时间仔细研究《敦刻尔克》的视与听,


在我看来,


没有一部诺兰电影像《敦刻尔克》这样如此依赖摄影和音乐的配合,


没有一部诺兰电影像《敦刻尔克》这样如此依赖于画面的逼真,


也没有一部诺兰电影像《敦刻尔克》这样如此突出音乐的作用。



敦刻尔克大撤退在 历史 上就是一部颇具悬念的故事之一,


而《敦刻尔克》也正是一部关于悬念、时间和人性的电影。


这次,诺兰如愿以偿地完成了一部足以名垂影史的经典悬念惊悚电影。


阅读全文

与低音提琴在哪些电影中得到应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电影网站如何生存 浏览:974
天堂般的地方电影 浏览:17
北京电影学院规定 浏览:848
冰山上的来客电影迅雷下载 浏览:888
新美国队长猎鹰电影西瓜 浏览:923
最新欧美喜剧电影大全 浏览:6
伦理电影在线不卡 浏览:420
有没什么电影好看的 浏览:995
好看的现代中国战争电影 浏览:721
逆转人生游戏电影豆瓣 浏览:39
行者微电影 浏览:793
小黄鸭电影免费 浏览:478
未删版电影哪个网站有 浏览:837
最新凶杀电影港片 浏览:793
反应密码机题材的电影 浏览:23
照片电影怎么显示歌词字幕 浏览:950
电影中如何添加字幕 浏览:663
微信购票电影票怎么买儿童票 浏览:970
vr手机游戏电影盒子 浏览:613
电影小丑美术分析 浏览: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