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青树坪战役的介绍
青树坪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对国民革命军追击发起的一次战役,但遭到国军反击被迫撤出。有的史书称之为青树坪战斗,从持续时间短的角度说它可以称为一场战斗,但从双方投入的兵力规模看,它是一场战役。
⑵ 9.青树坪战役林彪两个师被白崇禧打残最全伤亡数字考究
青树坪战役是四野进军中南时唯一一次吃过亏的战役,在我军摧枯拉朽地消灭国民党军这一大环境下,林彪四野受到这个挫折本不是什么大的问题,但由于对手白崇禧大肆宣传“青树坪大捷”,再加上近些年来,有许多人以此次战役吹捧白崇禧借机贬低林彪。所以笔者在此与大家一起追根溯源,探究此战我军伤亡到底如何!
要谈论青树坪战役,就不得不说起长沙起义!
7月中上旬,我军四野同时发起宜沙、湘赣战役,以湘赣战役为例,战役林彪动用了四十万部队,虽然没能抓住白崇禧的主力,没有取得较大的战果,但还是给了国民党军高层一次沉重地打击。特别是对于守卫长沙的陈明仁、程潜来说,我军已经从东西两面包围了以长沙为中心的湘中地区(宜沙战役后,四野已经推进至湘西地区;湘赣战役后,四野推进至湘赣地区)。程潜和陈明仁也是聪明人,此时与我军为敌无疑是自寻死路!
经过一系列磋商,程潜和陈明仁于8月4日下午,正式通电全国长沙起义。8月5日,四野先头部队46军138师进入长沙市,长沙和平解放。然而,意外还是发生了。陈明仁的不少部队在白崇禧的挑唆和煽动下叛逃,为了追击陈明仁部的叛逃部队和打击白崇禧,8月9日,四野司令部电令各部对陈明仁支叛逃部队展开追击!
仓促的追击行动!
然而此时,四野主力正在休整待命。接到命令后,各兵团仍然按湘赣战役后的行军方案进军,即一个兵团派出一个先遣师担任侦察任务,13兵团的先遣师为49军146师。49军军长钟伟向其上级第13兵团提出了向永丰、界岭、宝庆追击的作战方案。
钟伟的追击方案上报后,第13兵团司令程子华不敢怠慢,一面研究一面上报没有及时回复,钟伟见没有回音,认为兵团已经默认同意,便照此执行。林彪接到此方案,又见敌主力桂系精锐第三兵团正进至永丰、界岭,正在49军追击线路上,便令程子华通知49军切实查清情况不得盲目前进。当这一命令传到49军时,49军的先头师146师已经过了永丰,到达青树坪,受到白崇禧部三个师的伏击。
青树坪战役前146师人数考究!
四野平津战役后,各个军的人数达到了顶峰,各军人数都在6万人左右。然而四野渡江之后,原有的适合于北方平原地区的编制已经不适应南方的作战环境,四野上下都进行了一定的精简,裁撤了一部分人员,各军人数都已经限制在了5万人左右,扣除军直属部队,四野一个师也就是在1.1万到1.2万人之间。
另外,因疾病和逃亡造成的减员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四野自从渡江以来一直不停地连续行军作战,部队体力消耗过大,再加上炎热的气候而引起的各种疾病流行,极大地削弱了战斗力。四野前委在9月17日向给毛主席的报告中写道:“此次进军江南正值雨季和酷热的时期,七月份野战军发病数达52800人,八月份尚未统计出来,估计亦有4万余人。另外在上述情形下,逃亡剧增,七月份全军减员2.3万人,其中战斗牺牲仅1200,掉队失去联络者9000,逃亡9000;八月份全军减员1.4万,其中逃亡9400。”
根据这一数据,平均到每个军就有1万多病员,例如49军在青树坪战役前,共有病员1.1万余人,这些病员基本不会参加追击陈明仁部的作战。除此之外,每个军因战斗、掉队、逃亡减员平均达到4千人左右。而且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减员和病员大部分来自一线作战兵员,也就是说49军能参加作战的人员也就是在4万人左右,具体到146师最多不过9000人。
青树坪战役145师、146师伤亡人数考究!
首先看我方的说法。权威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国解放战争史》第五卷P343这样写到:“此战146 师伤亡、损失877人,第145师也伤亡470余人”,笔者以为这一146师的伤亡数字有失偏颇,其一146师苦战两天的伤亡仅比145师不到一天的接应作战之伤亡多一倍还不到。
而刘统所著的《中国革命战争纪实:解放战争中南卷》提到,此战,其惨烈程度为四野渡江以来之最,146师阵亡877人,伤2000余人,可谓元气大伤。前来接应的145师也有470人的伤亡。
至于国民党方面所说的“青树坪大捷”则完全不可信,在此不再引用它的伤亡数字。我们重点来看一下不少网友的观点,即145师、146师伤亡1万余人这种说法,也就是说146师基本被打残了。 他们的观点是建立在146师没有参加之后的衡宝战役基础之上的,笔者专门寻找了衡宝战役的战史,发现146师不但参加了这次战役,而且还充当了主力师的角色!
衡宝战役中,49军作为中路军的一部分参与正面攻击,直接威胁着军事重镇宝庆。战役之初,146师负责进攻永丰以东的蒋市街,以吸引敌58军来援(P293)。追击战中,146师在41军和45军中间前进,负责阻隔敌71军和7军、48军的联系(P301);10月8日凌晨,146师先头部队追至灵宫殿,与敌171师遭遇,歼敌一个营(P303)。战役总攻,49军146师和45军134师、158师作为北集团主力,并肩由北向南攻击,146师相继攻占铜锣坪、界岭等地,于16时进抵江家冲,击溃敌176师527团的防御(P307)。
--以上资料来源于《中国革命战争纪实:解放战争中南卷》。
由此可见网友们的说法显然是不正确的,如果146伤亡过万,怎么可能还能在衡宝战役中充当主力师。笔者认为146师阵亡877人,伤亡2000余人的数据才是真实可靠的,青树坪战役一个月后才开始衡宝战役,146师完全有时间恢复力量!
欢迎评论!
⑶ 青树坪战役是南下后一次最严重的失利,是什么导致的
青树坪战役发生于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的湖南,这是解放军南下后最严重的一次失利,损失了大量的人员,主要是北方军队南下水土不服,加上没有勘察周围地形,被敌人趁机偷袭导致的。具体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首先从战斗的时间上来看,南下的解放军与国民党僵持在湖北,当时正处于南方梅雨季节,气候十分潮湿。而解放军多是北方人,不习惯南方湿热的天气,很多人出现了水土不服的状况。大量官兵都处于疲惫状态,疏于对周围情况的观察,没有及时发现敌情,让敌人率先占据了高地,错失了良好的地理位置,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
所幸后来146师终于和上级取得联系,但这时候146师的任务极其艰巨,必须守住对此次战役起决定作用的塔台,于是146师坚持连续作战,最后在大部队的帮助下取得了胜利。但是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根据战后统计146师扛住了桂军三个师,两天两夜的攻击,共计阵亡877人,负伤2000多人。
⑷ 有没有青树坪战役的有关电影
关于青树坪战役,在电影《大进军:南线大追歼》中有过一段剧情。
⑸ 青树坪战役的战争过程
四野渡江之后最惨重的失利当属青树坪一战,然而多年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对此战资料极少,因此很多人只知有这么一战,而具体过程几乎是一无所知,由此将此青树坪之战又与后来衡宝战役中的战斗混淆起来,更使这场战斗成为一团迷雾。
这话要从四野南下说起,早在1948年底,中央军委就酝酿东北野战军入关后的战略目标,在12月12日致淮海战役总前委的《对今后作战方针的意见》一电中就指出,“东野于明年(1949年)一二月完成平津战役,三四月休整,五月沿平汉路南下,六七月进行江汉战役,八月渡江,第一步经营湖北南部、湖南全省及江西一部,第二步夺取两广。”1949年1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确定东野担负歼击武汉及湘鄂赣三省国军之任务。后随着战争形势的发展,中央军委又于5 月将四野(东北野战军于1949年2月改称第四野战军)1949年度作战任务扩大为进军并经营中南地区豫湘鄂赣粤桂六省。
49军军长钟伟向其上级第13兵团提出了向永丰、界岭、宝庆追击的作战方案。钟伟乃是四野一大悍将,与韩先楚并称为四野两大好战分子,此人湖南平江人氏,1915年出生, 1930年参加红军,最早是搞政工宣传,逐渐显露军事指挥才干,深为黄克诚器重。钟伟个性鲜明,抗战时期在鄂豫挺进支队任团政委,因与支队领导(李先念)不合,一气之下带家属和警卫班离队,去苏北投奔老上级黄克诚,被黄任命为新四军三师十旅主力团二十八团团长,所带部队素以彪悍著称,是典型的两头冒尖部队。抗战胜利后随三师进入东北,在三下江南战役中,时任二纵五师师长的钟伟敢于抗命坚持己见,使林彪改变原定作战计划,取得了靠山屯之战全歼国军87师的胜利,其指挥才干为林彪所赏识,林彪欲升其为纵队副司令,钟伟居然回之,要升就升司令,要么就还当师长!后来林彪还是将其直接从师长升为十二纵队司令,这也是四野唯一由师长直升纵队司令的。
钟伟的追击方案上报后,第13兵团司令程子华不敢怠慢,一面研究一面上报没有及时回复,钟伟见没有回音,认为兵团已经默认同意,便照此执行。林彪接到此方案,又见敌主力桂系精锐第三兵团正进至永丰、界岭,正在49军追击线路上,便令程子华通知49军切实查清情况不得盲目前进。当这一命令传到49军时,49军的先头师146师已经过了永丰,到达青树坪。
青树坪,又称青水平,位于湖南双峰县境西部,西接邵东县,东邻印塘镇,南与花门、锁石两镇毗邻,北与三塘铺镇相接。自古为驿站要塞,是湘中通往湘南的必经之地。早在清咸丰年间,就已是商贾云集之地,1912年建镇。
8 月15日,146师先头营因连日急行军,而且官兵几乎都是北方人,对于在南方之地溽暑之时行军实在是水土不服,营长见官兵都相当疲惫又无敌情,所以没有派出有力部队控制制高点,大队就从山谷大路通过,结果就在青树坪遭到第46军236师居高临下的伏击,战斗打响后,前卫团随即展开主力接应先头营,双方立即开始激战。自渡江以来,这支虎贲之师还没打过一次象样的仗,从上到下早就憋足了劲,师长先立即下令王奎攻击,全师摆开阵势向前猛攻,激战至次日天明,毫无进展。照理应该感觉到不对劲了,但是钟伟带出的部队,却是兴奋劲上来了,以为逮到了大鱼,拼死咬住,等待军主力赶来。
经过一天激战,白崇禧判明了战场态势,觉得有把握吃掉这个孤军深入的师,于是急调附近桂系头号王牌第7军的171师、172师两翼迂回,决心一举歼灭146师。16日,国军对146 师的围歼开始了,在4架飞机和20余门大口径火炮支援下,发起一轮又一轮冲锋,即使在这样的阵势面前,146师还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师干部还沉浸在逮住大鱼的兴奋之中,不过战斗的激烈还是看得到的,于是师部主要干部全部下到团督战,务必坚守阵地等待军主力赶来。
而在后方,四野、13兵团和49 军已经对146师的险恶处境洞若观火,林彪亲自下令146师撤出战斗,退至永丰,145师接应其后撤,另以41军、45军各派一个师向永丰靠拢策应。这一命令经兵团、军电台一遍遍向146师呼叫,要命的是146师的电台此时偏偏出了故障,无法联络。49军几乎是每隔半小时呼叫一次,仍没有146师的任何消息,这本身就是一个令人提心吊胆的信号,使四野、13兵团和49军上下都感到分外沉重。
在毫无任何消息情况下,146师已经在两天血战中打红了眼,在青树坪附近的几个山头上,146师与第7军、第46军展开殊死争夺,每一个山头都要经过反复的拉锯,146师直到此时还不知道对手是桂系最精锐的三个师!战至下午,146师终因力量单薄,渐渐显出不支,于是收缩防线,将全师集中到相邻几个山头,形成环形防御。
16日晚,不善夜战的国军没有发动大规模的攻势,只是严密警戒,再不断辅以袭扰性的炮击,双方在紧张对峙中度过了一夜。这一夜的休战可以说是国军的一大失策,146师已显劣势,即便不善夜战,也应组织攻势,就算是不能取得决定性进展,消耗对手力量为次日作战创造条件也好,这么白白放过一个夜晚,最重要的是失去了最宝贵的时间!
17日天一亮,国军的攻势就开始了。146师师长立王奎先即从炮火声中品出了异样,在半小时之内,阵地上就至少落下两千发炮弹,而且相当数量是重炮,凭着炮弹呼啸的声音和弹着点,富有作战经验的老兵就可判断出这些炮弹来自于好几个炮兵阵地,而且这些炮兵阵地距离都不远!一种不祥的预感逐渐涌上心头。中午前,电台终于修好,总算接到军的命令,这才明白了自己的危险处境。师部领导商量一下,决定遵照军部命令撤回永丰,此时师长王奎先倒冷静下来,他知道现在敌军上有飞机下有重炮,大白天突围等于是自找死路,果断决定无论如何都要坚持到天黑,天黑后再撤。和146师取得联系后,四野、兵团和49军知道146师还在战斗,悬在半空的心才算放了下来。49军立即派145师前出永丰,赶来接应。
国军见苦战两天还未能解决战斗,知道时间再拖下去,夜长梦多,于是全力组织攻击,不断发起整营整团的集团冲锋,战况立时惨烈起来。146师拼死苦战,顶住了国军37次冲击。越近黄昏,战斗越激烈,师长王奎先下了死命令,师干部下团,团干部下营,营干部下连,连干部下排,排长下班,全师战至最后一个人誓与阵地共存亡!王奎先亲临最关键的塔子山高地,这一高地是146师防线的最突出部,一旦失守就有全线崩溃的危险,双方都明白这一点,因此争夺殊为激烈。高地几经易手,438团1营几乎在这个高地上拼光了。下午4时许,塔子山高地再次失守,王奎先从望远镜里看到后立即命令438团反击,团长表示部队伤亡太大,是不是让部队退到二线来,塔子山就不要了。王奎先眼一瞪,不行!必须夺回来!一分钟也不能等!438团组织了最后的预备队,连炊事员都拿起了枪,由团长亲自率领,在王奎先组织师炮兵营全部炮火掩护下,以一个迅猛的白刃冲锋再次夺回高地。
血战整整持续了十多个小时,146师终于顶下来,坚持到了天黑。午夜时分,146师在145师接应下,撕开一个缺口突围而出。国军也因连日苦战伤亡惨重,见有接应且又不善夜战,因此未加追击。146师撤至永丰安全地带,145师得知146师已经两天两夜没有吃饭了,立刻埋锅造饭,等到将饭送到146师集合地时,却见全师官兵东倒西歪地睡在地上,怎么叫也叫不醒。
此战,其惨烈程度为四野渡江以来之最,146师阵亡877人,伤2000余人,可谓元气大伤。前来接应的145师也有470人的伤亡。——权威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国解放战争史》第五卷P343这样写到:“此战146 师伤亡、损失877人,第145师也伤亡470余人”,笔者以为这一146师的伤亡数字有失偏颇,其一146师苦战两天的伤亡仅比145师不到一天的接应作战之伤亡多一倍还不到,其二不少资料提到146师经此一战是元气的大伤,以后战争中几乎都是作为预备队,再没机会冲锋在前了。如果一个万把人的师伤亡不过877人,伤亡率不到10%,何来元气大伤一说?因此笔者以为这877人如是单指阵亡数字才更为可信。
战后49军军长检钟伟讨说:“对桂系主力的战斗力估计不足,认为白崇禧没什么了不起,犯了麻痹轻敌的错误。” 13兵团在战役总结中写到:“146师在青树坪遭敌袭击进攻,仓皇应战而吃亏,挫折了自己的士气,增长了敌人的气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