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电影小村在哪里拍摄
由山东聊城市广播电视总台导视频道拍摄的移风易俗微电影《小村大事》在莘县莘亭街道办事处顺利杀青。
据了解,微电影《小村大事》主要讲述了村民周大强的母亲去世后,周大强按照老传统,要给母亲使用棺木下葬,并且要大操大办丧事,当地民政所长了解情况后,联合村里的红白理事会会长到周大强家做思想工作,受到周大强的抵制,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矛盾冲突。
据悉,微电影《小村大事》是根据当地真实故事改编,是为了参加由省文明办等单位开展的“移风易俗树新风”微电影大赛而精心策划编排的。根据文件通知要求,聊城市文明办、市民政局委托聊城市广播电视总台导视频道专门摄制,把故事拍摄地定在了全市移风易俗工作突出的莘县莘亭街道办事处。拍摄期间,摄制组得到了莘县县委宣传部、莘县民政局、莘亭街道的大力支持,该片不仅选择了贴近生活的莘县本土演员,还在拍摄场景上排除各种困难多方选择,还原真实场景,最终使拍摄顺利杀青。
② 如何把党员的优良传统和中华传统美德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的问题
注重宣传教育、示范引导、实践养成相统一,充分发挥武侯区人文历史土壤丰厚的优势,积极引导人们追求高尚道德理想、树立法治思维理念、涵养丰厚文化底蕴,激励全区人民为争当建设“首位城市”排头兵、争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示范区而努力奋斗。
全面融合
贯穿“五个武侯”建设始终
■主动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破除“速度情结”和“换挡焦虑”,更加注重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坚持形态、业态、文态、生态“四态合一”,以现代化国际化、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明城市标准塑造城市空间、优化城市形态、彰显城市精神、提升城市品位。
■以价值自信激活创新动力,以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提振价值自信。
“我区在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现代武侯’建设实践方面,将主动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破除‘速度情结’和‘换挡焦虑’,更加注重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确定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规划,制定经济社会政策,注重经济行为和价值导向有机统一、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和道德建设良性互动,以公正促发展,以文明促富强。”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品质武侯”建设实践方面,将坚持形态、业态、文态、生态“四态合一”,以现代化国际化、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明城市标准塑造城市空间、优化城市形态、彰显城市精神、提升城市品位;完善城市承载功能、创新城市管理机制,打造宜居、宜业、宜商的时尚之都、魅力之城。
在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创新武侯”建设实践方面,将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科技驱动转型升级全过程,以价值自信激活创新动力,以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提振价值自信;切实优化创新发展环境、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不断完善科技驱动转型升级的技术创新体系、人才支撑体系、服务保障体系,充分激发创新发展活力。
据介绍,我区在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武侯”建设实践方面,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落实到依法治区和社会治理实践中,体现到各项规章、政策、制度中,体现到社会利益关系调节中,体现到深化社区网格治理机制改革中;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行政执法体制,把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制定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加快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
据了解,我区在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幸福武侯”建设实践方面,将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生服务转型升级全过程,着力构建和完善民生服务供给体系,提高教育、医疗、就业、社会救助等民生服务水平;大力实施社会保障、服务提升、养老助残、宜居安居“四大工程”,深入推进“颐居通”、天安人寿养老保险、“长寿食坊”、慈善惠民超市等民生项目,使人民群众更加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宣传引导
凝聚社会价值共识
■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在重大思想理论问题上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形成共识。
■广泛开展优秀文化产品展演展播和经典作品阅读等群众性的文化活动,打造一批文化社区、文化院落。
■不断扩大宣传覆盖面,使核心价值观看得见、摸得着、离得近。
我区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思潮,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纳入各级党组、党(工)委中心组学习计划,作为区委党校各级各类主体班必修课;组织区级媒体刊发系列阐释性、解读性理论文章,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在重大思想理论问题上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形成共识。
“我们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领舆论阵地,坚持全媒体宣传、全栏目融入、全覆盖普及、全天候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广泛运用新闻报道、言论评论、论坛访谈、网上互动等形式,形成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宣传报道格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区还将探索新颖鲜活的宣传形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走进人们心灵,同时运用微博、微信、微视、微电影等方式,以网民喜闻乐见的故事和语言唱响主旋律。
据了解,我区还将加快区文化馆、区图书馆、浓园泛艺术新界等文化项目建设,培育学术论坛等公益文化讲座品牌,为优秀文化思想和作品传播提供承载平台;组织创作动漫、舞台剧、小品等艺术作品,用生动活泼的艺术形式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打造“梦想大舞台”、“武侯闹春”、“书香武侯”等文化活动品牌,广泛开展优秀文化产品展演展播和经典作品阅读等群众性的文化活动,打造一批文化社区、文化院落。
我区还将创新广泛传播社会主流价值的载体,将组织创作一批内涵丰富、形式新颖、格调高雅、通俗易懂的优秀公益广告作品,增强公益广告感染力;整合、开发全区各类媒体、户外广告载体、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互联网和手机媒体等载体资源,打造一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街区”,不断扩大宣传覆盖面,使核心价值观看得见、摸得着、离得近。
突出关键
着力抓好重点人群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干部教育培训,引导党员干部自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守护者和建设者;改进对干部“德”的考察,推动考核指挥棒指向干部的道德品行、工作作风、科学发展实绩。
■定期开展“新三好”、“武侯美德少年”等评选表彰活动,引导青少年崇德向善、知行合一。
■在街道、社区、企业、学校和窗口单位广泛设立善行义举榜,为身边好人立榜,为最美人物扬名,为时代楷模讴歌。
“我们将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示范作用,强化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和作风建设,深入开展‘三严三实’教育,严格贯彻执行‘八项规定’,深入转变作风,持续反对‘四风’,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用自身的模范行为和高尚人格感召群众、带动群众。”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干部教育培训,引导党员干部自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守护者和建设者;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改进对干部“德”的考察,推动考核指挥棒指向干部的道德品行、工作作风、科学发展实绩。
在全面夯实青少年教育培养基础方面,我区将实施“魅力德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积极编制富有武侯特色的校本化德育教材;定期开展“新三好”、“武侯美德少年”等评选表彰活动,引导青少年崇德向善、知行合一;积极开展“寻找身边的榜样教师”活动,引导广大教师自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班级管理、学生社团指导等日常工作;广泛组建“家长行动团”、“家长导师团”,形成家庭、社会、学校携手育人的强大合力。
据了解,我区还将充分发挥先进模范标杆作用,积极参与“中国好人”、“四川好人”、“成都好人”及成都市道德模范评比宣传活动,持续深化“感动武侯人物”评选,以“梦想大舞台•感动一起来”、“三百四进”等活动为载体宣扬“身边好人”的美德善行;在街道、社区、企业、学校和窗口单位广泛设立善行义举榜,为身边好人立榜,为最美人物扬名,为时代楷模讴歌。
实践养成
引领社会广泛参与
■开展“诚敬做产品”、“诚信经营示范店”等创建活动,建立“红黑榜”发布制度,在全区广泛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
■坚持移风易俗,丰富发展民俗文化,形成与历史文化传统相承接、与时代发展相一致的新民俗。
“我区将深入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开展道德讲堂、百姓故事会和《成都市民文明公约》宣传践行活动。”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区还将开展“诚敬做产品”、“诚信经营示范店”等创建活动,建立“红黑榜”发布制度,在全区广泛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把开展道德实践活动与培育廉洁价值理念相结合,营造崇尚廉洁、鄙弃贪腐的良好社会风尚。
为常态化推进志愿服务活动,我区将大力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完善志愿服务统筹推进机制;在景区、广场、车站、商业街区等地建设志愿服务站点,巩固和扩大志愿服务阵地;围绕空巢老人、留守妇女儿童等特殊群体,广泛开展关爱社会、关爱他人、关爱自然志愿服务活动。
“我们还将广泛开展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深化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院落、文明行业、文明市场、幸福家庭等创建活动,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实践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局面。”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区还将大力倡导重要场所和重要活动升挂国旗、奏唱国歌,大力开展文明旅游、文明交通、文明餐桌行动,不断深化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
另据了解,我区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活动上有新举措,将深入挖掘我区三国文化、丝竹文化等历史文化精髓,强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开展以“和睦”、“诚信”、“勤俭”、“孝道”等为主题的“好家训好家风”分享活动,讲好诸葛亮传世家训《诫子书》优良家风故事,广泛开展“最美家庭”、“幸福家庭”、“身边的优秀女性”评选;坚持移风易俗,丰富发展民俗文化,形成与历史文化传统相承接、与时代发展相一致的新民俗。
我区还将积极开展节庆日纪念庆祝活动,利用政治性节日、国际性节日等,举办内涵丰富的群众性庆祝和纪念活动;充分发挥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熏陶和思想教育功能,培育特色鲜明、气氛浓郁的节日文化;建好用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和重大节庆日纪念活动中,通过展览展示、情景体验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短评
人人都是参与者
•文春•
当前,我们面对着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着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如何适应新常态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上了全新的国家战略高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涵是什么?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显然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不是某个群体的事情,事关每个公民的切身利益,我们需要全面认清和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涵,将个体行为统一到国家战略上来。
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要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成统一思想、净化灵魂的重要手段,将为人民服务变成自觉行动,将培育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同时要把制度设计、价值评判等方面工作贯穿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始终。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一项临时事务和短期行为,也不是脱离工作实际的思想教育活动,需要全民结合本职工作和自身实际,从身边点滴做起,积极参与并持之以恒地推动,机关干部更要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具体的工作实践,成为这项工作的忠实参与者、实践者和推动者,最终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
③ 乡镇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工作方案
广泛开展移风易俗教育系列活动,以“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活动为载体,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面是我整理的乡镇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工作方案,欢迎大家阅读!
为认真贯彻全国、全区关于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按照区、市《关于在农新村推动移风易俗 树立文明乡风指导意见》,结合我县《开展“推动移风易俗 树立文明乡风”活动方案》的要求,县文明办决定在全县集中开展“移风易俗树新风”大讨论活动。现将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宗旨,教育引导广大群众建立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形成崇尚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的良好社会风尚,全面提升社会文明程度。
二、讨论内容
围绕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厚养薄葬主题,广泛开展大讨论活动,形成破旧立新共识,倡树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婚丧嫁娶新风尚。
1、开展“高价彩礼怎么看”主题讨论。彩礼本是一种传统民俗,是双方感情的见证。可如今“变味的彩礼”相攀比,越要越高,花样百出,3斤3两百元大钞,“万紫千红一片绿”等等,导致不少农村家庭苦不堪言,甚至一些家庭债台高筑,因婚致贫、因礼犯法。尤其是农村结婚高价彩礼已成农民全面小康路上的一大拦路虎。
2、开展“向百元礼金看齐”主题讨论。礼尚往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当礼金绑架了喜庆,必然会让红包的人情味变淡,铜臭味越来越浓。现在一些人试图借生子、乔迁、入学、祝寿、结婚等为由大办宴席,借机敛财。酒宴和随礼,往往迫于社会的压力和世俗的攀比。而百元红包,有助于给“红色炸弹”的泛滥,踩一脚刹车,让喜宴返璞归真,让百元红包为喜庆“松绑”。
3、开展“厚养薄葬才是真孝顺”。人们注重逝者的葬礼,然而不惜代价的“厚葬”除了生者对逝者的告慰之外,还包含着生者囿于攀比而搞一些面子工程。操办一次丧事前前后后最少也得七天,有的甚至十几天。办一次丧事的花费少说万元,多则几十万元。“厚葬厚祭”之风,在某种程度上,缘于人们对传统孝文化的误解,认为只有“厚葬厚祭”才能体现孝心。对于孝道,孔子就曾说过:“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也就是说,老人生前、死后都可以体现孝心,而非只有 “厚葬厚祭”才能体现孝心。积极引导群众思想从“厚葬”转向“厚养”。
三、讨论形式及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3月1日—20日)在中宁电视台、中国中宁网、县委宣传部、枸杞红了等公众微信平台发布倡议书,文明委成员单位在单位内部,利用局域网在系统上下发布倡议,大力宣传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移风易俗的积极意义,为主题大讨论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二)网络讨论阶段(3月21日—4月20日)集中开展主题讨论,进行信息推送,鼓励广大干部职工、网友和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留言讨论。(讨论平台有:中国中宁网讨论专区、中宁县委宣传部微信公众号、县委宣传部移风易俗群)。县文明办、互联网新闻信息中心将指派专人引导讨论、检测后台,对网络留言进行综合归纳、整理统计,登记备案。最终确定5名优秀讨论者给予300元奖励。各乡镇、部门、各级各类文明单位将本单位开展网络大讨论情况、参与人数、主要观点等归纳整理,形成汇报,于4月24日前报送县文明办。
(三)有奖征集阶段(4月21日—5月20日)征集作品紧紧围绕“高价彩礼怎么看”“向百元礼金看齐”“厚养薄葬才是真孝顺”三个主题。
一是有奖征文。征文采取谈体会、讲经历、提出意见建议等形式,篇幅控制在2000字以内。各乡镇、部门、单位至少上报征文2篇,征文请注明作者真实姓名、工作单位及联系方式,征文设置一等奖1名,奖金1000元;二等奖2名,奖金800元;三等奖3名,奖金500元;优秀奖5名,奖金300元。
二是公益广告征集。参赛作品紧扣主题要求。内容健康、积极向上,思想文化内涵丰富,价值取向正确鲜明。参赛作品上一律不得标注参赛人姓名、参赛单位名称等创意元素以外任何信息。作品类型包括视频类、平面类。平面类广告提交文件格式为jpg,像素不大于1024*1024。视频类广告刻录成光盘。广告征集设置一等奖 、二等奖、三等奖,奖金分别为1000元、800元、500元。
三是微电影、微视频征集。参赛作品类型为微型影片、视频作品,时长一般不超过15分钟,建议分辨率1080P (1920*1080),格式为mpg,视频文件大小在2G以内,并刻录光盘。需为画面配上普通话书写的对白及旁白字幕,同时附上中文简体的对白、旁白剧本及创作团队(含导演、制片、摄像、编剧、剪辑等)、主要演员简介,500字以内的作品说明(WORD格式,尺寸为A4纸张),以方便评审。微电影和微视频作品各评选出一名优胜奖,奖金3000元。
以上征集作品于5月20日前报送中宁县文明办,电子版材料发至[email protected]邮箱,纸质材料及光盘送交县文明办(行政中心408室)。参赛作品须为参赛者本人原创,参赛者应确认拥有作品的著作权。主办方不承担包括因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著作权、商标权等纠纷而产生的'法律责任。如出现上述纠纷,主办方保留取消其参赛资格及追回所获奖项的权利。所有获奖作品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所有参赛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所有,主办方享有使用权和传播权。
(四)电视采访阶段(5月21日—6月5日)成立由文明办、网信办、民政局、团县委、县电视台、各乡镇相关人员组成的采访组,分赴各乡镇开展随机采访,面向居民群众、干部职工、企业职工等,继续讨论“高价彩礼怎么看”“向百元礼金看齐”“厚养薄葬才是真孝顺”三个主题,请他们谈谈自己的看法,并提出宝贵的意见建议。
四、活动要求
(一)领导重视,精心组织。要充分认识此次“推动移风易俗 树立文明乡风”网络大讨论活动的重要意义。积极组织干部职工、居民群众参与网络讨论和有奖征集活动。县文明办要对讨论过程中征集的意见建议进行梳理,归纳总结,形成可行性的调研汇报,让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开展移风易俗工作的重要性。
(二)积极宣传,营造氛围。要加强“推动移风易俗 树立文明乡风”网络大讨论活动的宣传,各相关单位、镇乡、村居要利用宣传横幅、板报、橱窗及网络新媒体等阵地,广泛宣传讨论活动,使之家喻户晓,广为人知。宣传活动中发掘的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文明节俭的典型人物、典型事迹。曝光一批借操办婚丧事宜炫富摆阔、借机敛财的反面事例,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
(三)广泛参与,形成声势。要发动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充分发挥民智,凝聚民心,让广大市民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各乡镇、各部门(单位)及时将大讨论的成果纳入机关党员干部管理规范或乡规民约、村规民约中,逐步明确规范红白事办理的标准和流程,使其更符合群众意愿,更文明节俭,富有仪式感和教育意义,促进移风易俗工作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
(四)强化督导,务求实效。各级文明单位、乡镇、部门部应积极参与讨论,开展征文活动,县文明办将派出督导组,对各部门单位,开展活动情况进行督导,确保此次网络大讨论活动取得实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根据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关于2017年元旦春节期间开展“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系列活动的通知》和运文明办〔2016〕17号《关于印发〈运城市“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系列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及闻文明办〔2016〕16号《关于印发〈闻喜县“推动移风易俗 树立文明乡风”系列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现就全镇开展“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系列活动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树立文明乡风为目标,以美丽乡村建设为载体,突出党员带头、率先垂范,突出群众自觉、全民参与,突出各司其职、通力协作,突出机制保障、常抓不懈,加强民风家风乡风建设,形成崇尚文明、勤俭节约的良好风尚,为“实力闻喜、活力闻喜、绿色闻喜、幸福闻喜”建设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典型引领。要把先进典型引领作为推动移风易俗工作的着力点,各村、各单位要切实履行好组织者、示范者、实践者。的责任,深入挖掘和宣传倡导移风易俗的典型人物,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发挥典型引领作用,以点带面、推进工作。
(二)坚持问题导向。要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切实摸清摸准当地不良风气的背景情况,把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找出来,对“移什么风”、“易什么俗”要找准问题、抓住重点,有针对性的解决大操大办红自喜事、人情往来负担沉重以及非法宗教、黄赌毒等方面的问题,坚持对症下药。
(三)坚持群众主体。移风易俗具有群众性、复杂性、普遍性和长期性等特点,推动移风易俗工作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依靠和发动群众,通过引导群众主动参与,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提高。要充分考虑群众的内心向往和意愿要求,落实为民惠民措施,把发动群众参与、凝聚群众实践、惠及群众生活落到实处。
(四)坚持因地制宜。要从各地实际情况出发,客观上要求做到“一村一策”。要注重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做到内容具体、措施量化,便于执行。在实施过程中,对行之有效的要继续深化持之以恒;与实际情况不相适应的,要及时予以纠正完善。
三、目标要求
围绕实现农村乡风民风美起来、人居环境美起来、文化生活美起来的目标,通过集中开展农村移风易俗工作,遏制红白喜事大操大办、奢侈浪费、盲目攀比的奢靡之风,杜绝巧立名目收礼敛财等增加群众负担的行为,打击非法宗教、打牌赌博等影响社会稳定的活动。倡导科学文明的生活理念,弘扬勤劳节俭的优良传统,形成节约光荣、铺张可耻的良好风尚,把群众的人情负担减下来,把农村的新风正气树起来,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落细落小落实。
四、活动内容
(一)集中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充分运用各类媒体,通过开设专栏、新闻聚焦、公益广告、典型宣传等形式,广泛宣传开展移风易俗活动的重大意义、安排部署、整治重点、进展情况、取得的效果,为树立文明乡风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要制作刊播一批“讲文明、树新风、弃陋俗”公益广告,组织宣传一批基层红白理事会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的典型,撰写刊登一批弃陋俗、树新风典型经验做法的文章。要大力开展社会宣传,充分利用村民讲堂、道德讲堂、宣传栏等平台,通过发放倡议书、张贴宣传标语、招贴画、大喇叭、黑板报等形式,引导广大群众自觉抵制封建迷信,摒弃陈规陋俗,营造共建文明的良好氛围。
(二)集中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以全县开展的“倡导精神文明、弘扬德孝文化”戏曲巡演活动为抓手,积极发动群众自编自演,创作一批反映“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的小戏、小品和曲艺节目,在各村巡回演出,丰富群众的节日文化生活。
(三)集中开辰乡风评议活动。坚持在“督’’、“评”、“传”上深化乡风评议,建立完善村规民约、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禁毒会、红白理事会等组织。红白理事会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完善制度保障,制定红白事的办理流程、标准要求,纳入村规民约公示上墙。发挥道德评议会作用,对村民婚丧事宜、孝敬老人、保护儿童、诚实守信等民间风气进行定期评议,引导群众遵守道德规范。广泛开展道德模范、最美人物和“好邻居”、“好婆媳”等推荐评选活动,以身边典型引领农村文明新风。积极开展弘扬“好家风好家训”活动,倡导家家户户写家风、晒家训,立家规、传家训,讲家事、树家风,引导农民从家庭做起,改陋习、树新风。
(四)集中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弘扬德孝文化、诚信文化,广泛开展诚信教育、孝敬教育、勤劳节俭教育,深化“文明村镇”、“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等创建活动,形成以孝养德、以俭养德,互帮互助、相亲相爱、邻里守望的良好社会风尚。充分发挥各级文明单位在结对帮扶中的作用,引导结对双方在思想观念、移风易俗等方面的共建共育共享,把解决物质贫困与改变行为陋习结合起来,形成以城带乡、文明共建的良好局面。积极推动文明县城创建向所辖镇村等农村地区延伸拓展,带动城乡一体共建,遏制农村陋习,深化移风易俗。
(五)集中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农村广大党员特别是村干部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从自家做起,带头宣传倡导移风易俗,带头文明节俭办婚丧事,带头火葬和生态安葬,带头文明低碳祭扫。公安部门要组织开展黄赌毒专项整治行动,抄剿黄赌毒窝点,狠刹黄赌毒之风,利用大型案例开展宣传教育,使广大群众充分认识到黄赌毒的危害和给社会家庭带来的负面影响。民政、工会、共青团、妇联等部门,要注重发挥基层群众组织的作用,倡导群众婚事雅办、丧事简办、节俭操办,整治婚丧嫁娶中的奢侈攀比、铺张浪费等各种陈规陋习,整治乔迁新居,商铺开业,孩子满月、百天、上大学、当兵等摆酒设宴、请客送礼随礼过多过重过滥等间题。
五、工作领导组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村、各单位要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推动农村移风易俗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把此项工作放在重要位置,针对本地实际情况,深入调查研究,制定工作方案,明确目标责任,认真组织实施。各相关单位要按照活动内容和责任分工,明确专人负责,制定工作方案,抓好活动落实。
(二)营造宣传氛围。要开辟专题、专栏,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系列活动的重要意义,宣传本镇开展的重点活动和取得的成效,宣传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先进经验,为全镇深入开展“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三)建立长效机制。要把移风易俗工作纳入到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测评体系,积极探索移风易俗工作的领导机制、投入机制、教育机制和激励机制等长效机制建设,进一步加大政府对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投入保障和政策支持力度,引导农民群众崇尚科学文化、破除不良陋习、培育文明风尚,促进我镇移风易俗工作制度化、常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