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歌曲知音出自哪部影片
出自电影《知音》:影片《讲述的是民国初年时代背景下,护国儒将蔡锷与风尘女子小凤仙的爱情传奇,一款让人深羡不已的英雄美人“知遇”故事。
作词:华而实 作曲:王酩 演唱:李谷一
山青青
水碧碧
高山流水韵依依
一声声如泣如诉
如悲啼
叹的是
人生难得一知己
千古知音最难觅
山青青
水碧碧
高山流水韵依依
一声声如颂如歌
如赞礼
赞的是
将军拔剑南天起
我愿做长风绕战旗
Ⅱ 电影《知音》中主题曲《知音》的词作者是谁
知音》是一部描写辛亥重九云南起义将领蔡锷,在京都名妓小凤仙的掩护下,冲破袁世凯的监控,回滇兴师讨袁的影片。主题歌赞颂了蔡锷将军拯救祖国的高尚情怀和坚忍不拔、勇敢机智的英雄品质,歌声还表现了小凤仙对蔡锷忠贞不渝的爱情。歌词具有一种古典诗词的神采,句尾一音多拍的延时和戏曲拖腔的借鉴以及半拍休止,依音、颤音的运用,使情感的抒发细腻、丰富。
《知音》歌词
作词:华而实(原名潘耀麟)
作曲:王立平
山青青,水碧碧,
高山流水韵依依。
一声声,如泣如诉
如悲啼。
叹的是,
人生难得一知己,
千古知音最难觅。
山青青,水碧碧,
高山流水韵依依。
一声声,如颂如歌
如赞礼
赞的是
将军拔剑南天起
我愿做长风绕战旗
北京电影制片厂1981年出品
编剧: 华而实
导演: 谢铁骊、陈怀皑、巴鸿
主演: 王心刚、张瑜、英若诚
影片简介:辛亥重九,云南起义将领蔡锷自调京以来,目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郁悒于心。袁世凯复辟帝制之心已久,他一面令人对蔡严加防范,一面诱之以利,并把京都有名妓小凤仙介绍给蔡,妄图使其沉溺于声色。
当时,日本出兵山东,逼袁签订“二十一条”条约,蔡锷力主拒约应战,袁世凯为获日帝支持,屈从签约。全国掀起抗日爱国运动,袁世凯派兵血腥镇压。蔡锷认清袁的面目,秘密联络,筹备讨袁起义。袁对其猜疑,蔡锷 遂用韬晦之计,麻痹他们。蔡锷的名声虽早使小凤仙倾倒,但由于相互猜疑和不解,两人虽朝夕相处,却相隔如山。
在天津,小凤仙不露痕迹地掩护了蔡锷,随后在“高山流水”的琴曲中,小凤仙吐露了悲惨身世和除国贼之心愿,彼此终于觅到知音。袁世凯登极前夕,起义迫紧,小凤仙掩护蔡锷离开北京,自己被投入监狱。
蔡锷借道日本到云南,打响讨袁第一枪,各省联袂而起,不到半年袁世凯病死,护国讨袁战争胜利结束。蔡锷却操作劳成疾,在日本就医时逝世。小凤仙静坐船头,痛拨瑶琴,思念知音。
影片在蔡锷同袁世凯的冲突和蔡锷同小凤仙的纠葛两条线索中,加强蔡锷与小凤仙之间富有传奇性的纠葛,渲染整个影片的传奇色彩,从而体现和突出蔡、袁和政治斗争,体现“反对帝制、维护共和、知音遍天下”的主题。
该片力求保持高格调,把传奇性故事置于真实性的历史背景之上,又通过蔡锷与小凤仙关系的发展变化来反映当时风云变幻的政治形势。它在时代气氛的把握、传奇手法的运用、情绪组接、意境渲染、场景设置告示方面都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
该片获1982年第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剪辑奖(傅正义);获1982年第5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王心刚)。
Ⅲ “人生难得一知己”的下句,是“千古知音最难觅”还是“天涯何处觅知音”
感觉两个都不是!
“千古知音最难觅”过于白话,虽然压着“i”的韵,但平、上、去、入明显不对。另外, 这一句与“千古知音最难觅”完全是同义,无转折,也无递进。
“天涯何处觅知音”有同样的问题,与“千古知音最难觅”连在一起,完全是重复。而且逻辑也是错的,“千古知音最难觅”已经在说知音难寻,后面又在问“何处觅”,显得啰嗦累赘,问得莫句其妙,完全解决不了什么问题。如果倒过来说一问一答,还有点说得通。
查了一下出处:“世事无常耽金樽,杯杯台郎醉红尘。人生难得一知己,推杯换盏话古今。”——《金樽吟》,作者是和亲王,即爱新觉罗弘昼,是强调自己只爱喝酒不爱皇位的一首救命诗。
如果你是作文时想引用,看你是想强调什么,如果强调无知音,“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两选一就可以了;
如果是特殊语境,需用问句,那肯定是“天涯何处觅知音”;
如果是强调有知音,强调友谊、关系很铁什么的,就一句“人生难得一知己”或“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就行了。
Ⅳ 李谷一的《知音》是哪部电影的主题曲,电影上还有什么歌
电影《知音》,讲蔡锷与小凤仙的故事。没有别的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