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八佰》读后感怎么写
思路:根据电影的情节展开,并结合自己的经历写出感悟。
《八佰》电影是历史基础上面的真实故事,八百壮士世人皆知,95年前,1937年10月,为掩护主力部队撤退,第72军88师524团团副谢晋元率“八百壮士”进驻上海四行仓库,孤军奋战四天四夜。
民族英雄谢晋元是广东梅州蕉岭县人,我们客家人,和我同属一个专区,可以说是我们的老乡,我为他感到自豪。谢晋元于1925年,从国立广东大学(今国立中山大学)毕业,投笔从戎转入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
《八佰》电影真实的再现了当时战争的残酷,我们中华民族因为日本人的侵略所承受的灾难。我作为一个曾经的军人,看电影的过程中,热泪横流,特别是看到我们的战士视死如归,身上绑着炸弹往楼下跳的时候,我止不住我的泪水。
抗日战争,我们中国人军队死了几百万。就是因为有这些英勇的勇士,才有我们的今天。一个国家,不能没有这些视死如归的勇士。中国有八百壮士的精神,中国才不会亡,我们中华民族才不会亡。
我记得以前有读过一本《世界战争史》, 书中有序,其中一句话,我印象深刻:“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战争史”。这个世界,平静安宁的时候不多,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战争。中国现在经历了一些和平时期,但是战争危机始终就是在家门口,特别是现在,如果不居安思危,当战争来临时,可能就会措手不及。95年前,一个小小的日本,就让我们中国大乱十年。
《八佰》电影真实的再现了当时复杂的情况,河的一边是我军和日本人的殊死搏斗,另外一边是上海法租界灯火通明,歌舞升平,和平的生活依旧。我唯一感到安慰的是,在和平的法租界,我同胞奋勇支援一河之隔的我孤军将士。
2. 《八佰》读后感有哪些
具体如下:
《八佰》这部电影,在近段时间,早已在朋友圈为大家所知晓。电影开场之时,一种真实和压抑之感油然而生。
枪林弹雨一词早已在脑海里放着,可是看了这部电影,我才知道枪林弹雨的场景是这般模样。每个血肉之躯,在枪林弹雨里不存在一丝侥幸,前一秒还在战场奔赴,后一秒就倒在血泊之中。
一河之隔,一边是纸醉金迷,一边却枪林弹雨。可是枪林弹雨的那一边战士们的精神和热血,把河的另一边的人给唤醒了。
战争给人带来的绝对不是胜利者的荣光,而是黎明百姓的灾难。说是有八百的将士在坚守着,可是实际上却一半不到。
面对强劲又狠辣的敌人,这些将士当然也有过退缩。人心皆是肉长的,当然也是有感情的,谁不想在父母前承欢膝下,谁不想与爱人长厢厮守呢?只是国难当前,很多人即使没有读过书,也深知舍小我成大我这个道理。
每一段和平的繁荣昌盛都来之不易,身为后人的我们,更该时怀感恩之心,珍惜当下,也不负时光,努力学习,努力生活,活出自己的那份意义。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责任,和生命的精彩。若人人都能把其发挥到极致,那才是对不顾艰险甚至以生命为代价去开创或者维护和平年代的先人们最好的回报,也是精神和人的期望的一种传承。
3. 八佰电影观后感怎么写
八佰观后感
郝瑞兆
这部电影讲述了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国民革命军为守上海最后防线四行仓库,仅与英美租界相隔一条苏州河,孤军奋战4个昼夜,营造了罕见的被围观战争,为壮声势四百人对外号称八佰人。
这部电影给我最大的感触在于一河之隔两种不同的景象,一半繁华景象和一半的战争场面给人带来视觉冲击。感触最深的一幕是每个晚上四行仓库的军人们看着对面的繁华景象,那是他们向往的、想要的生活环境;对面的学生想要去到对面和军人们为了这个国家去奋斗;一根电缆线看似平凡却是用一个个人的尸体趟过去的,他是四行仓库的军人与外界联系的唯一途径,他是托起后半段剧情的重要纽带。
这部电影是根据真实的历史事件改编的,淞沪会战便是这部电影的原型。从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以后,日军就加快侵略中华的步伐,并且提出了三个月的计划。为了打击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中国军队奋起反击。从真实的角度上这部电影还原了真实的历史事件,让人们真实感受到了当时的历史情形和人们苦难的生活环境,更加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1938年,淞沪会战进入相持阶段,为了掩护我军的行动,团长谢晋元临危受命,率军驻守四行仓库。然而此时的四行仓库西面和北面已被日军占领,东面和南面是公共租界,与未被占领的中国地界完全隔绝,成为一个"孤岛",进入四行仓库,也就成了孤军。部队进驻后,谢晋元与一营长杨瑞符集合部队作简短动员,说明奉命掩护大军撤退并据守四行仓库--这个当时上海唯一属于中国军队守卫的一块国土,第一营已是离开大部队的一只孤军。他要求全体官兵,抱必死决心,与仓库共存亡,剩最后一人,也要坚守阵地。
我想每个为了这场战争牺牲的人,他们的内心一定非常的强大,他们为了现在的繁华生活做出了很大的牺牲。没有他们也就没有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那些阻碍我们通往美好生活的事情,我们总会努力的跨过它,不论是经济还是文化,我们中国一定会强盛起来,我们再也不是那个软弱无力、任人宰割的中国。
4. 看完《八佰》这部影片,你有什么观后感
哭到窒息,这个世界的安定是多少人的生命换来的,我们生活的这片热土,有多少先人的热血,我们这个伟大的民族,经历了那么多的磨难,吾辈必须强大。
吾辈当自强,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看完之后,最大的感受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真的信服,没有经历过战争的残酷,我们这一代的人必须要自强,要守住前辈们用血肉换来的和平,好好的读书,让中国强大以来,只有自己强大起来,我们才对得起他们用生命换来的太平盛世。
5. 八佰电影观后感200字
八百点映,我去看了,说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战争场面宏伟,无论是视觉还是听觉,一流享受。
二,演技一流,王千源,张译,欧豪,魏晨,杜淳,姜武,每一个的演技都如教科书一样,很容易让你入戏。
三,这部影片是我从去年一直期待的一部,但是看完之后,总体感觉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如果拿一个类似的片子对比的话,我感觉,不如金陵十三钗。
四,影片的历史背景没有交代清楚,让不明白历史的观众很迷茫,为什么守?为什么没有增援?
五,看到有些评论说过于煽情,我就不明白,我是个泪点很低的人,但是,这种煽情没有触碰到我,譬如说,郑恺身绑炸药包跳下楼那一段,略显仓促。可能跟影院的环境也有关系。
总之,这部影片是绝对值得去看的一部,建议大家去好一点的影院,可能更会体会到管虎导演的神来之笔!
6. 八佰电影观后感
对于我们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一代人来说,电影《八佰》演绎出了另一种我们无法体会的人生,因为大多数人的态度如同影片中的端午初到四行仓库时一样,抗日救国民族大义是别人的事情,他没有杀过人,也不想杀人,他想的只是回家,然而事实却证明了,当战争真的来临时,没有人能够真的置身事外,毛之不存皮将焉附的道理在这一刻得到了最真实的体现。
和平时代的我们无法体会到战争时代的残酷。在那样的艰难岁月里,我们的前辈选择了战斗到底,小人物大英雄,在那个一无所有的时代仍为国奋战为国献身的烈士,每一个人都选择用自己的方式为国家出一份力,才有了我们现在的安居乐业。铭记历史,致敬先烈!
《八佰》是由华谊兄弟电影有限公司、北京七印象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出品,管虎执导,黄志忠、欧豪、王千源、姜武、张译、杜淳、魏晨、李晨、俞灏明等主演的战争题材影片。
该片取材于1937年淞沪会战,讲述了被称作“八百壮士”的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88师524团的一个加强营,固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阻击日军的故事。该片于2020年8月21日在中国内地上映。
2021年2月28日,获得2020新浪微博之夜微博年度电影。
7. 电影《八佰》影评
电影《八佰》的影评有:
1、塑造立体的人,是《八佰》的立意与野心所在。以往战争片的主角,要么是正面迎敌的战士,要么是深入敌营的卧底。而该片却从一群逃兵的身上展开,《八佰》能在国产战争片中越众而出,恰恰是因为它敢拍人性的真,甚至丑。
2、该片拓宽了我们认识英雄的维度,他们在舍生取义前,也有过平凡的,甚至苟且的懦弱与挣扎。《八佰》的人物塑造采用了群像刻画的手法,光是主要人物就有二十来个,但这也会造成一开始还想把每个人名记住,但后来就记混了的情况。
3、不同于以往同类型的影片,《八佰》没有男女主角,所有人都是主角,所有人又都是配角。从片名开始,导演就将焦点设定在人身上古时行军,五人为伍,十人为什,百人为佰。人,才是最重要的。该片从人性出发,既描绘了投身战争中英勇无畏的战士,也刻画了怕死畏战的普通人。
4、战争是冰冷和残酷的,《八佰》中的静凸显了这样的冰冷和残酷。电影开篇用摇移的大全景方式勾勒了苏州河北岸的静,这是满目疮痍之地,没有居民,只有残破与荒凉。静是《八佰》一面,由静到动是更重要的一面,它既是战争的对抗与角力的动态,也是人物变化成长的弧光,更是主题精神的升腾的过程和姿态。
5、在枪火和刺刀带来的惨烈声响中,该片着力呈现了八百壮士阻击日本侵略者进攻的几个战争段落和侧面,战争的残酷性首先被传达出来,与之交织的是带有痛感的崇高性。作为一部战争类型商业片,该片正视了战争的残酷,与此同时,也不再采取以往战争片凸显指挥军官个体的智慧与英勇的策略,甚至淡化了谢晋元的领导,而是以群像的方式塑造出“有意味的普通个体”所组成的群体合力。
8. 八佰影评
《八佰》是一部拥有超越其电影本身意义的作品,甚至借由“戏”的意象引出了对电影本质的思考,拓宽到观众对电影态度的边界,观看和目光所蓄积而突破荧幕内外的潜在价值,荧幕前的观众也参与其中,将要继续完成这场戏最后一个环扣。
《八佰》也许不会在世界影史上留名,但相信在中国的战争电影中是可以拥有很大分量的。追根究底,《八佰》从来没有放弃作为它作为电影的存在,这也是近年来的主旋律电影大多只能供国人自我高潮的原因。
首先,从过硬的技术上看,《八佰》的摄影师曹郁对两岸的落差氛围是有很明确清晰的把控的,南岸的灯红酒绿人的衣着皆是高饱和度,而北岸却是灰淡黄绿的末世降临。作为亚洲首部全程使用IMAX摄影机拍摄的片子也达到了其追求的宏大质感。
除了上述“戏”的意象之外,白马的出现也贡献了很多神性的瞬间,它几乎伴随也代表了那一群守在四行仓库中的人们。从初始的惊慌失措妄图逃窜,到顺从本性开始奔跑,想要逃脱又不愿离去,成全了自己,但最后又重新被拉回既定的路线,判断不了的未来。
比较令人感动的细节是影片对个人结果的呈现方式。与此相辅的是演员的阵容都是老熟人了,因此当观众陷入对主角光环的信任中,而陈树生的自爆,端午的死亡,老铁的破相......他们受到的伤害清脆又不可置信。
影片也从不吝于给早走的英雄戏份。包括最后选出来的敢死队的结局也在被日本兵发现时戛然而止,冲刺过桥的人们下场又如何呢,历史早已给我们更残酷的解答。
9. 电影《八佰》讲述了什么内容,有什么感悟
电影《八佰》由管虎导演, 王千源、张译、姜武、黄志忠、张俊一等演员共同出演。
10. 《八佰》观后感
《八佰》这部电影是2020年电影业复苏以来我第一次走进影院看的电影,非常震撼,也非常有感触。为什么说会选择去看这样一部电影呢,首先是它的演员阵容,确实是非常强大,演员演技实力也很优秀,张弛有度。
除了真实存在的由杜淳饰演的谢晋元将军,魏晨饰演的朱胜忠,俞灏明饰演的助手上官志标,最让我有感触的其实是贯穿整个故事的线索型人物“端午”,欧豪饰演,在短短4天内从一个贪生怕死的杂牌军成长为真正的战士,最后壮烈牺牲,让人为之动容。
其次一大亮点是电影中第一个镜头出现的“老鼠”以及贯穿整部电影的“白马”,要知道管虎导演擅长用动物意象,它们的出现并不是凑时长,“老鼠”本能就是求生,是躲藏,一开始仓库守军们收拢上来的“杂牌军”里有很多人根本不像打仗只想活着,显然对应的是他们。
而“白马”,它是希望,是未来,从始至终都围绕着剧中“小七月”和“小湖北”,代表的应该就是希望少年拥有的未来是属于少年的。
最后,作为一个观影者,虽然说不能和这些英雄前辈们在战场上感同身受,但是在这部电影里也算是身临其境地体会到了当时历史背景下的国人、战士,有多么顽强和爱国。就像电影中那句最经典的台词“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
这是我们该记住的历史,庆幸自己生于和平年代,也应该好好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向军人战士们致敬,没有他们的挥头颅洒热血,哪来今天的美好中国。
(10)八佰电影有哪些感悟扩展阅读:
《八佰》的历史背景:
故事发生于淞沪会战后期,1937年10月,“八百壮士”在上海四行仓库英勇抵抗日军整整4天后吸引了国际社会的注意。四行仓库,一幢25米高的六层混凝土建筑,位于苏州河畔,属闸北区,在上海租界的边缘地带。坚守四行仓库表明蒋介石在国际视野面前展示中国的抗战决心。
这是自卢沟桥事变以来,中日发生的第一次重大战役中的一场特殊防御战。88师第524团第1营与日军精锐第3师殊死战斗,中国营只有四百多人,为什么后来会被称作四行仓库“八百壮士”?
第88师由孙元良将军指挥,孙元良向他的上级顾祝同提出抗议,这意味着88师会全军覆没,顾祝同最后经权衡,蒋介石同意第88师大部分人员撤退,只留524团第1营,谢晋元中校带领524团第1营坚守四行仓库。
一营官兵大多是来自湖北的新兵,当兵不到3个月,他们唯一的重型武器是4挺24式水冷马克沁机枪。414名官兵奋力加固防御工事,用沙袋堆起防弹墙,将邻近的建筑物烧毁,形成一个开放区域。
谢晋元当然知道自己兵力火力都严重不足,所以故意散布消息,将第1营标记为“第524团”,以迷惑日军。10月27日中午,双方发生交火,日军从仓库西侧发起进攻,守军打死日军7名,守军只有2名士兵牺牲。10月28日,上海所有的媒体头条,都报道四行仓库守军的英雄事迹。
第二天上午巡查防御工事时,发现一支日军部队在1000米外活动,谢晋元拿起枪击毙了一名日本士兵。下午,日军占领了仓库西侧的交通银行大楼,切断了仓库的水电线路。四行仓库守军的消息点燃了所有市民的爱国激情,上海商会和市民们送来了十几卡车的物资,谢晋元还借机请美国军队帮助转运出去了10名伤员。
当天晚上,上海商会派女童子军杨惠敏送来一面国旗,杨惠敏希望记录所有士兵的名字,谢晋元遂从524团的名单中列了800个名字给她。
“八百壮士”奉命留守上海闸北,在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鏖战四天,直至10月30日才获令撤往英租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