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电影《德伯家的苔丝》主题曲是什么
The Snow It Melts The Soonest(雪融化最快)是《德伯家的苔丝》为2008年BBC出品的迷你电视剧主题曲。
歌手:Sting
所属专辑:If On A Winter's Night
Oh, the snow it melts the soonest when the winds begin to sing,
And the corn it ripens fastest when the frost is settling in,
And when a woman tells me my face she'll soon forget,
Before we'll part, I'll wage a croon, she's fain to follow't yet.
Oh, the snow it melts the soonest when the winds begin to sing,
And the swallow skims without a thought as long as it is spring;
But when spring goes, and winter blows, my lassie you'll be fain,
For all your pride, to follow me across the stormy main.
Oh, the snow it melts the soonest when the winds begin to sing,
And the bee that flew when summer shone, in winter cannot sting;
I've seen a woman's anger melt betwixt the night and morn,
Oh it's surely not a harder thing to tame a woman's scorn.
Oh, never say me farewell here, no farewell I'll receive,
And you shall set me to the stile and kiss and take your leave;
I'll stay until the curlew calls and the martlet takes his wing,
Oh, the snow it melts the soonest when the winds begin to sing.
㈡ 有一部欧美电影 有个女的叫苔丝 女主叫阿丽
《德伯家的苔丝》本片改编自托马斯·哈代的同名小说,讲述了一个普通农家女子的悲惨命运,由BBC出品。本片由BBC于1998年出品,中国中央电视台在2000引进该片,并在中央8台的原声影视播放,引起极大反响。随后央视译制该片,并为其配音。其中廖菁为苔丝这个角色的经典配音,获得了2001年第20届飞天奖:优秀译制片配音女演员奖。
㈢ BBC剧《德伯家的苔丝》
伊甸园做的,才到第三集
http://sfile.ydy.com/bbs/viewthread.php?tid=248476&extra=page%3D1
㈣ 《德伯家的苔丝》C
一PIXIU小品文
(八)小说的社会价值
《德伯家的苔丝》是哈代最有影响力的作品。相信每一位读者,看过小说之后,都会发出一个疑问,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苔丝的悲剧?
我觉得,了解了哈代生活的时代,也就是小说的写作背景和作家试图反映的社会问题,一切便会理迎刃而解。
1、什么是维多利亚时代?
维多利亚时代,即维多利亚女王在位64年(1837-1901)的统治时期,被认为是大英帝国走向了世界之巅。当时,英国的经济占到了全球的70%,贸易出口更是比全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还多几倍,大英帝国迎来了“黄金时代”,进入“日不落帝国”时期。其主要表现如下:
第一、科学发明汹涌澎湃,推动工业大发展。人们信仰科学进步,对工业革命充满了乐观和信心。汽船的出现使得运输和贸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铁路交通四通八达,贯穿东西南北。在维多利亚的太平盛世下,以机器取代人力,一场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手工业的革命号角吹响。
第二、社会憧憬美妙宏大。英国是世界的贸易中心、全球霸主。人们对这一无可匹敌的地位洋洋得意,有一段记载生动地描绘出当时国人的心态:“北美和俄国的平原是我们的玉米地;芝加哥和敖德萨是我们的粮仓;加拿大和波罗的海是我们的林场;澳大利亚、西亚有我们的牧场;阿根廷和北美的西部草原有我们的牛群;秘鲁运来它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则流到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植茶叶;而我们的咖啡、甘蔗和香料种植园则遍及印度群岛;西班牙和法国是我们的葡萄园;地中海是我们的果园;长期以来早就生长在美国南部的我们的棉花地,正在向地球的所有温暖的区域扩展。”
第三、女王成为社会风尚的典范。维多利亚女王在位长达64年,国家进入繁荣昌盛的顶峰。这不是因为她做出了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业,而是因为她什么都不做,而仅仅恪守立宪君主的本分,主动做时代的表率。她生活严谨,工作刻苦,对别人又充满责任感,以崇尚道德修养和谦虚礼貌而著称。她既是贤妻又是良母,既是典型的大家闺秀,也是优秀的一家主妇。
在女王的影响下,社会风尚大变,男女平等和种族平等的进步观念形成;饮食讲究,小厨具流行,烹调书籍风行。英式下午茶就是在这一时期诞生的。据说,女王的侍从官安娜觉得每天下午很饿,于是便让仆人拿些小茶点来吃,许多人纷纷效仿,下午茶习俗渐渐成为一种例行的仪式。街上有了向公众开放的茶馆,茶话舞会更成为一种社会形式,贵族淑女和小姐们常常在那里与男友们会面。
第四、文艺流派盛景夺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太平盛世催生了艺术界的繁荣,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印象派艺术以及后印象派等群星闪耀,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
第五、繁荣背景现出隐忧。当国人陶醉于工业化的成就,沉迷于世界霸主地位的无限自豪之中,以为这一切都归结于英国的制度优越时,根本没有想到,许多社会弊病被掩盖,进而出现制度发展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积累了种种社会矛盾。比如国人道德堕落,拜金主义盛行,贫富差距加大。到19世纪下半叶,美国逐步崛起,英国从全球霸主的位置退下,许多人才开始对国家制度进行反思补救,但为时已晚。
第六、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出现。这个时期,小说广泛流行,繁荣发展。但一些有先知先觉的文人学士,发出了不同的声音。他们产生担忧,关心广大百姓的生活与命运,主动肩负起批判社会、保卫人民利益的责任。他们对不人道的社会机构、拜金主义和堕落的道德、大面积的贫困与不公深感愤慨,试图通过自己的作品唤醒社会。
作家狄更斯的《雾都孤儿》《双城记》,萨克雷的《名利场》,勃朗蒂姐妹、盖斯凯尔夫人等均通过洞察社会,对19世纪工业化所引起的诸多变化和冲突(包括信仰危机和价值观冲突)提出担忧,给予劳动大众无限同情。这就是哈代所处的时代背景。
在这批作家中,哈代就是其中一员,他的《德伯家的苔丝》大胆向维多利亚传统的道德观发起攻击。试想,在一个人人憧憬未来、沉醉陶醉于太平盛世的时代,一个作家公开跳出来,挑战女皇的权威和世俗传统,需要有多么大的勇气?因此,小说一经出版,马上引起激烈争议。《无名的裘德》发表后,他不得不由写小说转向创作诗歌。可见,《德伯家的苔丝》在当时的影响是巨大的,这就是作品的社会价值所在。接下来,让我们通过分析苔丝的三次离家,来探讨造成苔丝悲剧的原因。
2、苔丝的三次离家 。
第一次离家:纯瑞脊。苔丝16岁那年,因家里的老马死亡,失去了主要财产,不得不屈从于父母的虚荣心,去纯瑞脊认本家。数月后,受到亚雷奸污。这是苔丝的第一次受害。
亚雷是什么人?一位商人的儿子。他们家从外乡迁来,花钱买了德伯的姓氏,成为冒牌贵族。因为有钱有地位,他整天不务正业,游手好闲,到处鬼混。这一人物代表了城市资产阶段、暴发户依着金钱地位对一个纯洁美丽的乡村少女的玩弄与欺压。
第二次离家:塔布篱牛奶厂。苔丝20岁那年,好不容易从过去的苦痛与耻辱中恢复过来,希望过一种没有苦恼、没有鄙夷的幸福生活,但又被新婚丈夫抛弃。如果说,亚雷对苔丝的伤害主要是肉体的,另外有一部分来自于家乡人的风言风语压力,但克莱对她的伤害却完全是精神上的,这要比第一次的伤害要深刻沉重严酷。
克莱是什么人?他身处一个牧师家庭,有知识有教养有地位,标榜自己思想开明进步,却无法接受苔丝的失身之过。他代表了城市知识分子自视清高,却冲不脱世俗和传统道德的束缚,从而造成了对苔丝的第二次伤害。
第三次离家:棱窟槐。克莱抛弃新婚妻子,去了巴西。苔丝无法呆在家,再次外出做工,一边等丈夫回心转意,一边赚钱生活。然而,亚雷出现,他借苔丝的父亲去世,家庭失去支柱,搬家未能找到新房的危机时刻,逼迫苔丝委身做了他的情妇。他庸俗放荡,除了有钱外,并不能给苔丝获得精神上的快乐与依靠,也从来没有想过给他正式的名份,只想把苔丝当作满足个人情欲、玩弄享乐的对象。当克莱从巴西回来后,苔丝为了真爱,毅然杀了这个恶人仇人,既使粉身碎骨也不害怕。因为她觉得,她已经两次上了亚雷的当。
从上面的经历可以看出,(1)苔丝的优点:聪明美丽、朴实能干、不怕吃苦、性格坚毅,富有家庭责任感,对爱情也是忠贞不移的。(2)苔丝在不断成长成熟。第一次年少无知造成失身之错,第二次满情希望准备拥抱爱情的时候,却得到了更大的伤害,最后她终于觉醒,决定反抗,宁肯做一个罪犯,也不愿意再受折磨与欺压。(3)苔丝反抗的仅仅是亚雷吗?她反抗的是当时的社会。这仅仅是苔丝一个人受到的不公吗?她是所有下层受害女性的一个典型缩影。这就是作家哈代要反映的社会问题和思想主旨。(4)作家以苔丝的命运悲剧,揭露了工业革命轰轰烈烈与乡村社会土崩瓦解的矛盾对比,上流社会花天酒地而纯朴的穷人为了生存而苦苦挣扎形成的巨大反差,讽刺了宗教的虚伪、贵族血统和资产阶级对传统美德的破坏,讴歌了苔丝冲破束缚为争取自由幸福爱情的精神品格。
3、造成苔丝悲剧的原因:
结合前面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背景,我们不难分析到底是谁一步一步把苔丝推向了深渊。
(1)社会因素。在男权主导的时代,妇女的地位是低下的。诸多亚雷这样的无赖、混混,奸污了少女却得不到惩罚,反而成了宣扬善良美德的宗教布道者,这不能不说一个社会悲哀与极大的讽刺。克莱年轻时也在伦敦犯过同样的错,苔丝原谅了丈夫,而他无法原谅自己的妻子。男人可以为所欲为,女人却只能坚守贞洁,即使她是无辜的受害者,这就是尊女卑的社会给苔丝带来的悲哀。
(2)经济因素。读过小说,也许我们会说,要是苔丝呆在家,不出门就好了,后面就不会发生一系列悲剧,有这么简单吗?非也。其实,作家正是通过小说揭露了维多利亚时代,贫富差距和机器工业对传统乡村的倾轧和冲击。苔丝一次一次出门,为什么?因为工业化的浪潮让过去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已经破坏,不外出打工是活不下去的。苔丝一家的情况,只是当时千千万万个乡村共同面临的问题。农人们没有土地和金钱,无法生存,不得不走出家门谋生。最后,苔丝明知亚雷是个恶魔,为了照顾父亲死亡后一家人能生活下去,不得不委身于人。亚雷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一次次得手。因此说,《德伯家的苔丝》反映了资本主义工业化侵蚀之下,英国乡村传统土崩瓦解的过程。这就是哈代作品的高度与社会意义。
(3)家庭与传统习俗因素。苔丝的父母头脑简单,爱慕虚荣,极力怂恿女儿去认本家。无疑是害了儿女的原因之一,但它背后还有一个深刻的社会根源。其实,爱慕虚荣与英国人一直倡导崇尚的贵族血统不无关系。只要有贵族的血统,再穷也是高贵的,然而这又有什么用?对这一点,哈代在小说中作了许多的暗示,一再讽刺。“德伯家的高贵的血统,没有国王的财力作支持,一文不值。”从中我们也可以感到,作家对崇尚贵族血统的迂腐观念是持有强烈的反对的。
(4)个人性格上的不足。固然有社会的、经济的、家庭的因素一步步把苔丝推向火坑,但她本人性格上屈从于父母的虚荣、屈从于宗教道德的伪善、屈从于社会陈规陋俗,也是一个因素。苔丝失身后,始终觉得自己是一个罪人,心理背负了沉重的罪恶感。直到最后,她才彻底认清和觉醒,毅然作出反抗。假如她能够像她的母亲一样头脑简单,万事如烟云,也许不会落得如此不幸的下场。
(九)小说的艺术特色
1、乡土色彩浓厚。这是哈代小说最大的特点。作品中有大量的环境描写,它们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当时的人物处境、心理与社会面貌融合在一起的。
(1)马勒村:优美纯朴的气息,秋收时对机器收割的场面描写,二者对比强烈,显示了工业化正在向这个传统乡村一步步侵袭。亚雷所住别墅与周围的景观格格不入,突出他们是一个外来户。
(2)纯瑞脊:对傍晚的森林和大雾的描写,预示着苔丝的不幸即将到来。
(3)塔布篱牛奶厂:丰裕的土地,温润的气候,优美的山谷,反映了布蕾谷还不是一个完全被机器化侵袭的净土。就是在这个世外桃源般的世界里,苔丝的找到了暂时的温暖和安全,回到了从前无忧无虑的日子,试图忘记耻辱。
(4)棱窟槐:冬天的寒冷艰辛,秋收时机器大面积收割的场面,苔丝不断受到做工地小老板的非礼,显示了这里的乡村经济和道德良心已经被完全破坏,已经毫无优美宁静的田园气息,完全被无情的工业机器碾压,冷酷的金钱关系取代。
哈代为什么如此擅长环境描写?据说,哈代的父亲喜欢经常用望远镜眺望远方,给儿子讲述所见地形的情况、形成的原因等。他的这个嗜好完全遗传给了哈代,成了哈代终生的习惯。乡间的泥土、浓雾、山地、河谷、荒原、灌木林、树木奇怪的形状、小动物们、绞刑场面,都成了哈代观察的对象。这种观赏远处的神秘和喜悦、情感体验,不但成就了哈代的自然诗,而且让他的小说成为区别于其它作家最大的一个特色。
哈代对自然的体悟极深,除了来自于长期的观察外,我觉得,还与他的音乐爱好有关。读他的作品,我们分明会感到,他笔下的每一片树林,每一处草丛,每一团雾气,每一线阳光,每一段河流,它们仿佛有生命的活物一样在呼吸,在走动,在对话。当幸福来临时让人觉得那么可爱亲切,当悲剧来临时又是如此的可怕阴惨怪异。这就是哈代的文字魅力。
此外,小说时还运用了大量的乡间哩语、土话、传说、富有迷信色彩的故事、谚语,进一步强化了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让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古老的威塞克斯的风土人情。这也是体现乡土文学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想想,鲁迅笔下的故乡鲁镇,沈从文笔下的湘西,是不是同样不缺少这样的元素?
2、结构清晰,语言亲切生动,情节张驰有度。从哈代的文笔看,与英国作家简奥斯汀相比,同样优美流畅精致,但比后者更有力量,似法国作家福拜楼文风之冷艳客观、触目惊心。从反映的思想高度看,与狄更斯、巴尔扎克、托尔斯泰比,文字不那么粗砺大气,但思想深度绝不相差。在人物心理描写上,非常贴切到位,有时候让人觉得太过苛刻严酷,特别是融合了哈代最擅长的环境描写后,更显入心入骨,让人时而轻松欢快,时而阴郁沉重,时而唏嘘惊叹,回味无穷。这就是我十分喜欢哈代小说的原因。
3、情节上设置了层层伏笔与悬念,引人入胜。小说里有大量前后呼应关照的线索,且一环紧扣一环,增加了读者的兴趣与探究心。不妨举例如下:
(1)开场时交待,苔丝的父亲嗜酒又害有心脏病,这为他后来的早世留下了伏笔。(2)牧师说出贵族血统的考证信息,也是为了引出后面苔丝的攀亲。(3)克莱在五朔节与苔丝偶遇,为他们后来的重逢相爱留下了引子。(4)设计克莱的母亲是继母,也为后面克莱与苔丝中断联系,发生一系列不该发生的误会与悲剧提供的解释的依据。(5)克莱去巴西前,交待了他父亲的地址,这为后来苔丝在困境中不得不屈辱向公婆求助埋下了伏笔,否则她怎么能有勇气?苔丝来到爱姆寺想求助于公婆,恰恰听到了克莱几个哥哥的对话,一下失去信心,回家的中途又恰恰遇到正在做巡回布道的亚雷,这为引出亚雷对苔丝的第二次纠缠欺压留下的伏笔。(6)苔丝的父亲去世,住房被收回,一家人不得不搬迁,暂时又没有找到新房,这为亚雷再次得手留下可乘之机。这样的安排不胜枚举,可谓机巧精妙,匠心独运,层层嵌套,有理有据,无懈可击。这也是作家在结构安排上的独到之处。
4、巧合、讽刺与象征手法的运用。最接地气的是情节上运用了大量的巧合、传说、谚语、警语、讽刺,来突出人物的悲剧命运。在关健时刻,只是简单的一句谚语,就让我们感到颤栗不安,而不该发生的事情,偏偏发生了。
(1)当苔丝的母亲想打发女儿去攀亲时,酒馆的一个村人提醒说:“太太,你可要小心,千万别把发青的麦芽撒到地里!”事情却正是如此,发青的麦芽怎能存活,结果苔丝攀亲受辱回家。(2)亚雷第一次见到苔丝时,送了许多的玫瑰花,扎伤了苔丝的手,苔丝隐隐感到这是一个不祥之兆。然而,迫于家庭责任,她第二次去当养鸡工,结果造成不幸,正应了那句警语:“美丽,是需要付出代价的”。(3)塔布篱牛奶厂,风光秀美宜人,让苔丝初到就心情欢快起来,哈代却提醒说:“凡是美丽的地方,就有嘶嘶的毒蛇出没。”这毒蛇就是后面她意外遇到了克莱。(4)结婚前的一个晚上,苔丝把信偷偷塞到了克莱的门下,不想塞到了地毯下,让她的秘密再次掩藏。第二天,悲剧马上发生。(5)苔丝被捕之夜,正好躺在了英国最著名的巨石阵遗址,巨石阵原本是神庙的祭坛,而苔丝竟成了那不幸的祭物。这是多么巨大的讽刺!在小说里,这样的巧合与象征同样不可胜数。从中我们可以感到作家完成这部旷世名著的3年间,该是下了多么大的心血!
5、悲剧色彩。哈代是一位公认的悲剧小说家,除了《德伯家的苔丝》,他的其它作品也几乎全部以悲惨的结局收场。悲剧是什么?鲁迅解释的非常直白,“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撕给别人看。”无疑,撕得越激烈凶猛、惊魂动魄,收到的效果就越大,哈代就是这样的作家。他像一只勤劳的蜜蜂、蚂蚁,精心构建了一个一个美丽的家园;又像一只耐心的蜘蛛,小心翼翼地编织了一个精美的蛛网,为它遮风守护,怕它受雨挨淋。然而,他突然改变了主意,让一场狂风袭来,暴雨侵过,那些个美好美丽的梦想瞬间化为乌有,这就是哈代。
为什么要把自己的精心编织的梦毁坏?我觉得,与那些令人欢快欢笑的作品比起来,悲剧更能引人珍惜、同情、深思。它是一种痛彻心肺的力量,一种发自灵魂深处的反思,一团催人奋进的烈火,也是一股无法言说的悲壮之美。这就是哈代作品的艺术魅力,也是让一代代后人喜欢的核心原因。因此,哈代被誉为“英国小说里的莎士比亚”。
他的小说,似一首伤心忧郁的挽歌,展现了一位有情怀与良知的作家对民众疾苦与社会的关注;他的小说,如一部荡气回肠的长诗,热情歌颂了苔丝一类美丽善良纯朴的下层女性,在追求幸福自由的道路上,如何以不屈的生命缩放着人性的光辉;他的小说,又如一首惊心动魄的哀歌,为大英国帝国从全球霸主的位置退下,“日不落帝国”的辉煌开始暗淡,发出了最无声却强大有力的悲叹!
6、思考与假想
《德伯家的苔丝》是一部内容丰富、结构精致、富有魅力、意义深远的名著。它对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家庭、人生、生活、生命、爱恨情仇,作了全面深刻的刻画与描写,也作了全面深刻的思考。除了上面讨论的问题,读过这部小说,我觉得,您可能还会在伤心悲愤之余,生出许多其它的假想与思考来。现列于下面,供大家思辨回味。
(1)假如苔丝不听父母的话,不去攀亲,会怎么样?
(2)假如苔丝已经发现亚雷不是一个好人,第二次不答应去做养鸡工,会怎么样?
(3)假如苔丝的孩子没有死去,会怎么样?
(4)假如苔丝的信没有塞在地毯下,克莱在去教堂成婚当天知道了秘密,会怎么样?
(5)当克莱首先交待自己在伦敦曾和一个女人同居过,苔丝以不原谅他而作要挟交换,会怎么样?
(6)假如苔丝听从母亲的告诫,不说出秘密,等结婚后再说,会怎么样?
(7)假如苔丝在爱姆寺为返回,见到了公婆,会怎么样?
(8)假如您是苔丝的公婆,明明知道儿子抛弃新婚妻子而去了巴西,这一年里,是不是应该打听或者说给予儿媳应有的照顾?
(9)假如苔丝不杀死亚雷,没有被追捕,会怎么样?
(10)假如苔丝逃出了英国国境,会怎么样?
(11)也许有人会说,苔丝16岁那年中了亚雷的花言巧语,太无知不自持了。然而,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反问,假如是您家的16岁的女儿,您可以保证她不无知、能自持、能识破花言巧语?
诸如上述问题,如果您还会列出一长串,这会进一步说明哈代小说的艺术魅力和它留给我们的无尽的思考,不是吗?
看过此书的人,除了悲痛流泪,剩下的就是引发的深深的思考。这就是一位贫穷的石匠的儿子,留给世人的财富。一部小说能够触及灵魂,让读者上升到思考人生与社会哲学层面,实在是让人敬仰。
(十)译者张谷若
一部外国文学作品既使本身很优秀,也需要有一个优秀的翻译者,才能原滋原味的体现其神其韵其魅力。我十分喜欢张谷若的译品,他于20世纪30年代成功的翻译了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和《还乡》,从而一举成名,赢得“哈代专家”的美誉。据说,为了翻译作品,他研阅了哈代的全部作品,了解了哈代生前的爱好和喜爱的书籍,还多次到哈代的家乡考察,以体验作家的生活与英国乡村的文化习俗。从本书列出的众多注解,即可看出译者是下了精力和心血,无疑他是一个忠实的“哈代迷”。
张谷若(1903-1994),北京大学教授,烟台人,伟大的文学翻译家。他一生从事英语言文学的教授和翻译工作,以治学专注执着、做人正直厚朴而受人尊重。在翻译领域成就卓越,译有七部、约400万言英国古典文学名著。他是我国老一辈的知名译者、翻译大家,语言简洁大气,译风老道隽美,字里行间闪烁着厚德博学的气息和人文情怀。
下面我们以《德伯家的苔丝》中的两段内容,作一展示,看看好的翻译是如何让人读来津津有味、隽永无限、韵味无穷的。不好的翻译又是如何让人读来干干巴巴、味如嚼蜡,甚至于读不下去的。
例如:The rosy-cheeked, bright-eyed quartet looked so charming in their light summer attire, clinging to the roadside bank like pigeons on a roof-slope, that he stopped a moment to regard them before coming close。
“她们四个人,脸上红扑扑,眼睛水汪汪,夏服轻飘飘,挤在路旁的土坡上面,好像一群使鸽子,并排蹲伏在屋脊上一般,看着非常迷人、非常可爱,所以他先站住了,把她们端详了一番,然后才走近前来”。
在这一段的翻译中,张谷若采用摹状的方式,生动地再现了四个年轻女孩的神态。“脸上红扑扑,眼睛水汪汪,夏服轻飘飘”,这三个摹状词的使用,不仅将四位少女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而且让人感受到视觉和听觉上的愉悦。 “脸上红扑扑”形象地表达了少女的娇羞之色;“眼睛水汪汪”清晰地展现了少女的温柔之情;“夏服轻飘飘”生动的勾画出少女的轻盈之态。因此,张谷若的译文不仅有效地传达了哈代语言音乐性的特点,还赋予译语读者很大的想象空间,使人获得与源语读者相似的审美感受。
又如:Which he had before known but darkly – the seasons in their moods mornings and evening, night and noon, winds in their different tempers, trees waters, mists, shades and silences and the voices of inanimate things。
“除此之外,他对于外界的暮暮与朝朝,子夜与亭午,水之浩荡,雾之迷蒙,草之滋蔓与黄落,木之盛衰与枯荣,寂寂与悄悄,昏昏与暝暝,以及本来无生之物,却能听之有声——所有这一切,从前只模模糊糊地知道一点点,现在都有亲切细致的认识。”
此句中,张谷若采用了整散句相结合的句式将之译出。我们知道,整句具有结构整齐,音调和谐,表达顺畅,语义鲜明的特征;而散句的特点恰恰相反。整句与散句的结合不仅避免了表达上的单调和枯燥,还加强了表达的生动性。他的翻译不仅体现了句式上的美学特征,还再现了原著在绘画视觉上的美学效果,如“水之浩荡,雾之迷蒙,草之滋蔓与黄落,木之盛衰与枯荣”,如同一幅画卷呈现在读者面前。
如果没有深厚的文学功底,对作者的原意和心思、作品的理解不到位,是很难译的如此迷人生动,又富有哲理之美的。可惜,这位博学勤思的老专家已于1994年离世,但他留给我们的文字之美、文风之厚重,治学之严谨精神,是永远沉浸在每一个读者心底的。
有一点值得庆幸的是,他的女儿张玲,也是著名的翻译家、学者和作家。主要译作(含与张扬合译)有:《双城记》、《呼啸山庄》、《傲慢与偏见》、《卡斯特桥市长》、《哈代中短篇小说选》、《孤寂深渊》等。翻译家张扬是她的丈夫。看到这样的子承父业之家,我们能不为之高兴吗?
在此,让我们向这个翻译世家致谢,正因为有他们的辛劳与卓越,才让东西方文学架起了一座互通互进之桥。再次提醒您,看西方名著时,一定要先看译者是谁?好的翻译会让原作煜煜生辉,不好的翻译可能让你无法读下去,更何求有美的享受?张谷若先生翻译的《德伯家的苔丝》,是世面上最好最优的译本。
据说,在哈代生活的年代,他家乡的多塞特郡是英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人均寿命只有25岁。而哈代虽然出生时差点死去,一生孱弱多病,青年饱受磨难,直到晚年才成名,但他最终以88岁的高龄离世。也许,这就是上天给一位正直善良、心怀博大、本不该从事石匠工作的乡土作家的最大福报!最后,让我们再次向这位勤于钻研、勇于思考、敢于向时代挑战、富于深远思想的作家致以最真诚的敬意。
时光真是令人悲伤。
它偷走一半,又让一半存留。
于是,战战巍巍的黄昏之躯,
正搏动着一颗正午之心。
书籍《德伯家的苔丝》:托马斯•哈代(著),张谷若(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电影《德伯家的苔丝》(1979):娜塔莎•金斯基主演,法国Renn Proctions公司出品。
系统文章: 《德伯家的苔丝》A
《德伯家的苔丝》B
《德伯家的苔丝》C
㈤ 《德伯家的苔丝》影评
《德伯家的苔丝》影评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著名小说家和诗人托马斯.哈代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一百多年过去了,女主人公苔丝也早已树立在世界文学画廊之中,这不仅仅因为人们对传统美德有所超越,更因为作品主人公所拥有的人性与灵魂深处的巨大魄力使之成为最动人的女性形象之一。哈代以小说女主人公苔丝的悲惨命运替西方悲剧作了一个形象的阐释:苔丝本是一位纯洁美丽又非常勤劳的农村姑娘,她向往人生的真和善,但又时时遭到伪和恶的打击。苔丝的悲剧始于为了全家人生计去远亲家打工,却因年幼无知而被亚雷骗去了处女的贞操,成了一个“堕落”的女人,受到社会舆论的非议,把她看成不贞洁的罪人;苔丝后来与青年克莱相爱,又因为新婚之夜坦诚有污点的过去而被丈夫遗弃,而与近在眼前的幸福失之交臂;出于高度的家庭责任感和自我牺牲精神,苔丝为换取家人的生存而再次违愿沦为亚雷的情妇;最后因为丈夫的回心转意使得绝望的苔丝愤而举起了复仇的利刃,终于成了一个杀人犯,最后不得不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导致“象游丝一样敏感,象雪一样洁白”的苔丝最后终被完全毁灭。这一切悲性遭遇全由于无情命运所精心谋划和设计,安排世事的宇宙主宰通过命运的巨网毫无怜悯地将人伦道德意义上的好人、善良人笼罩于进退维谷的苦难陷阱。
《德伯家的苔丝》里的女主人公苔丝是被哈代理想化了的现代女性。在哈代的理想世界中,苔丝是美的象征和爱的化身,代表着威塞克斯人的一切优秀的方面:美丽、纯洁、善良、质朴、仁爱和容忍。她敢于自我牺牲,勇于自我反抗和对生活抱有美好的愿望。她所特有的感情就是对人的爱和信任,女性的温柔和勇敢在她身上融成了一体。她有美丽的女人气质,坚强的意志和热烈的感情,同时也有威塞克斯人的正直忠实和自然纯朴。她没有借助婚姻来实现追求虚荣的愿望,而是立足于自尊去追求自由。在她到冒牌本家亚雷"德伯那儿寻求帮助的时候,她的目的是想通过自己的工作来解决家庭的困难。她一发现自己上当受骗,就坚决离开了亚雷"德伯。苔丝的灵魂是纯洁的,道德是高尚的,但是在资产阶级的道德面前,她却被看成伤风败俗的典型,奉为警戒淫荡的榜样,是侵犯了清白领域的“罪恶化身”。哈代的观点和社会偏见尖锐对立,他通过苔丝这个形象对当时虚伪的道德标准严加抨击。哈代坚持道德的纯洁在于心灵的纯洁,不在于一时的过错,因此苔丝是“一个纯洁的女人”。社会则坚持传统的习俗,认为一时的过错就是不可挽救的堕落,苔丝是一个犯了奸淫罪的罪人。哈代认为世界上没有完人。人的完美体现在对人生的理解、对生活的热爱、感情的丰富和忠实的爱情之中,只有从这样的完美中才能产生出纯洁来。哈代严厉批评了克莱代表的资产阶级的伦理道德,指出它已经成为人们精神上的枷锁。然而正是这种民族风俗习惯结晶的伦理道德,它具有神圣的性质,是不成文的法律,被认作永远正当的东西。苔丝就是这种世俗谬见的牺牲品。哈代通过苔丝的悲惨遭遇无情结揭示出这种伦理道德的伪善及其劣根性,把它的残酷内容暴露出来。
那么,苔丝的悲剧是社会悲剧?是命运悲剧?还是性格悲剧?抑或是三种之外的什么?我下面作以简要剖析与阐释:
毫无疑问,苔丝的悲剧首先是社会悲剧。哈代的“威塞克斯”小说是以其故乡威塞克斯为背景的。19世纪中期英国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侵入农村,哈代的故乡也遭到强大的冲击,其宗法社会迅速解体,个体农民在经济上陷入失业、贫困的悲惨境地。面对工业文明带来的后果,哈代作为一个人道主义着者,心灵受到强烈冲击,在感情上深深地依恋古老的宗法文明,痛恨工业文明对人们和谐生存状态的摧毁。哈代乡土小说的社会悲剧意识立足于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工业文明与宗法文明的冲突为切入点,采用由全景到局部、由面到点的客观描述笔法,深入地表现人们的生存困境。《苔丝》中,哈代对当时工业文明对乡村的冲击进行了全景式描绘,然后以苔丝家作为个体农民的缩影,深入展现人们在物质困境中的痛苦挣扎。社会悲剧是人同社会环境的冲突造成的。苔丝生活在英国资本主义侵袭到农村并毒化社会气氛的维多利亚时代。这位弱女子,尽管聪明美丽,勤劳善良,但家贫如洗、经济拮据,负担沉重,她处于低下的社会地位,作为一个劳动者、一个无权无钱的农业工人,自然会受到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压迫和凌辱,这些压迫和凌辱有经济的、权势的、肉体的、更有精神的、宗教的、道德的、传统观念的。她的悲剧是时代造成的,同时,亚雷和克雷代表了把苔丝推向深渊的两种不同的客观社会势力,他们直接地共同造成了苔丝的社会悲剧。
苔丝生活的时代是19世纪80年代。此时,英国资本主义不仅在都市长足发展,资本主义大规模的经营方式在农村也开始萌芽(作品里所描写的克里克老板的大牛奶厂、富农葛露卑农场就是这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写照),随着资本主义的侵入,家长制统治下的英国农村一步步趋向崩溃,造成个体农民的破产,走向贫困。苔丝作为一个贫苦农民的女儿,而后又作为一个雇佣劳动者,其命运必然是悲惨的。因此,苔丝的悲剧是时代、社会悲剧。
苔丝悲剧的第二个原因,也是其悲剧的直接原因,即她是暴力、恶势力及维护它们的法律、国家机器的受害者。这种暴力、恶势力的集中代表就是亚雷·德伯。
苔丝在绿草如茵、风景如画的乡野里长大,尽管家庭生活窘迫,但少女时代的苔丝内心是明朗、欢快的。她热爱生活、敢于面对一切困难,为了维持家庭,不惜牺牲自己。第一次去德伯家认亲,是她极不愿意的,可家里唯一帮助父亲维持生计的老马一死,弟妹一大群,父亲又时常汹酒,生活实在艰难,为了一家人的生活,这个从未出过门的姑娘,带着胆怯和羞愧的心情,终于去德伯家作帮工。
亚雷的父亲是个有钱的商人,而后冠以贵族德伯的姓氏。这个阔少凭借父亲的金钱、权势在乡野称霸,为非作歹。他第一次见到苔丝,荒淫好色的嘴脸就暴露无遗。由于苔丝年幼无知,缺乏经验,而周围的环境又是那样黑暗,没有一个人帮助,没有一个人保护,因此,他趁人之危,设下圈套,蹂躏、玷污了苔丝,毁坏了苔丝少女的贞洁和一生的幸福。尽管后来他在老克莱牧师的帮助下一度改邪归正,自己也作了牧师并打算变卖家产到非洲去传教,然而几十年的恶习并未根除。当他再度碰见苔丝以后,邪念再生,几年的教诲前功尽弃,倒是苔丝看透了这个身着道袍的牧师的灵魂:“象你这种人本来都是拿我这样人开心作乐的,只顾自己乐个够,至于我怎么受罪你就管不着啦;你作完了乐,开够了心,就又说你悟了道了,预备死后再到天堂上去享乐;天下的便宜都叫你占了去了。”苔丝一针见血地揭穿了亚雷皈依宗教的虚伪,亚雷行为的本身也表明作者对宗教力量的怀疑。此后,亚雷又百般来纠缠、胁逼苔丝,他骂她是傻老婆,欺骗苔丝说她丈夫再也不会回来了,并威胁说:“你记住了,我的夫人,你从前没逃出我的手心去,你这回还是逃不出我的手心去。你只要作太太,你就得作我的太太。”但是,苔丝宁可继续留在棱窟槐富农葛露卑的农场里忍受残酷的剥削和压榨,承受超负荷的重体力劳动,也不愿意屈服于亚雷,并接受他的帮助。然而父亲病死,母亲身体不好,弟妹失学,房子租赁到期,一家人被撵出村子无处安身,为了一家人的活命,苔丝不得不忍辱含垢,接受了亚雷的帮助,作了他的情妇。从此,彻底断送了她终生的幸福。苔丝一生都是强权和暴力的受害者。亚雷之所以敢称霸四野,为非作歹,为所欲为,不仅因为他有钱、有势,而且更主要的是有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法律的保护。社会和法律都认为侮辱和迫害苔丝的人是正当的,而受迫害的苔丝则是有罪的。苔丝一生都必得逆来顺受,忍受含垢,不能自卫,而当她有生以来第一次起来自卫的时候,“‘典型’明证了,埃斯库罗斯所说的那个众神主宰对于苔丝的戏弄也完结了。”苔丝成了资产阶级国家祭坛上的祭品。苔丝的悲惨遭遇,社会对苔丝的不公正,表明了资产阶级法律的不仁道和虚伪。
传统伦理道德对苔丝精神上的摧残,是苔丝悲剧的又一主要原因。如果说以亚雷为代表的恶势力及其强大的后盾——国家机器、法律对苔丝的迫害是一种无形的更可怕的精神残害。
苔丝受到亚雷的玷污、凌辱后,内心的自尊使她不愿屈居亚雷身边,作他的情妇,成为他享乐的工具。毅然决然离开亚雷,回到父母身边。然而世俗的舆论、传统的道德,象一支支利箭一样向她射来。为了躲避舆论,也为了躲避人类,她不出家门,只有等天黑以后,她才跑到树林里面,只有在最孤独的时候,“她才好象最不孤独”,才能体验到一种心灵上的自由。苔丝是一个勇敢的女性,她勇敢地接受了一个不贞洁女人的地位,为了她的忍气吞声地活着。孩子死后,为了躲避舆论和忘掉不幸的往事,同时,她体内“没有消耗的青春”,“寻找快乐的本能”,对未来的憧憬,都促使她第二次离开故乡,受雇于克里克老板的牛奶厂,当了挤奶工。就是在这里,她认识了克莱,度过了她一生短暂而美好的时光。
克莱是与亚雷完全不同的人。他是个有开明思想的知识分子,他不象他的两个哥哥那么庸俗。他虽然出身牧师家庭,却不愿意当牧师“为上帝服务”,更愿意从事实业——务农,克莱鄙视阶级偏见和等级观念,厌弃都市繁华生活,自愿到乡间务农。他不怕吃苦,和农工一样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力图掌握各种门类的农业技术,以便实现自己的理想,成为一个大农场主。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和天真无邪的农家少女朝夕相处,使他更感到乡村生活的纯朴,也更向往着自然,纯朴、清新的生活,为此,他不愿意娶有钱人家的小姐,而要娶农家姑娘为妻。这些都表明克莱思想上进步、开明的一面。在对待女性和恋爱问题上,他和亚雷也大相径庭。他对女性温文尔雅,对恋爱问题严肃认真,认为如果要爱,就要认真,就要负责任。这也显示他精神上高尚的一面。正是由于克莱身上这些闪光之处和他对苔丝锲而不舍的追求,使苔丝在经历了一个时期情与理的内心冲突后,改变初衷,答应了他的求婚,狂热地爱上了他。然而,他们的爱情一开始就孕育着悲剧因素。克莱爱苔丝,不象苔丝爱他那样无私和真诚,无论他“变成什么样子”,“栽了多少跟头”,“都要一样地爱”。“他爱的是真火少,虚火多”,更趋于理性和“轻灵”。因此,在他眼里,苔丝是“大自然的新生女儿”,纯洁的象征,完美无暇的杰作,“天地间没有什么象苔丝那样纯正,那样甜美,那样贞洁了。”然而,一旦苔丝诚实地向他坦白了自己过去所受凌辱,那么克莱心目中的偶像就崩塌了。首先他感到的是受到了愚弄,“非常残酷”的愚弄,这一下子“把他的生命、他的宇宙,全都给改变了。”他不能接受现实,不止一次地对苔丝说:“我原来爱的那个女人不是你!是另一个模样儿跟你一样的女人”。这种从理性、从观念出发的爱,不仅扼杀了他心中真实的感情,也断送了苔丝一生的幸福。当然,这只是造成克莱和苔丝爱情悲剧的一方面因素,他们的爱情悲剧另一重要原因是克莱心理深层那种根深蒂固的传统伦理道德观念作祟的结果。他自己也有过放荡行为,并得到苔丝的原谅,但是却不肯原谅、饶恕原本无辜的苔丝;他也反抗过传统观念、阶级偏见,但是却不彻底,灵魂深处仍旧深深地烙有本阶级的印记;他卑视出身,瞧不起大户人家,但从传统出发,仍旧认为“身份不一样,道德观念也不一样。”他说:“我不愿娶有身份、有财产、通达世务的女人,我把那一切野心一概放弃了,那我就不但可以得到一个天然美丽的女人,也可以得到一个朴素纯洁的女人了……”正道出了她的心曲,他正是从传统贞操观来看待一个女人的“纯洁”与否。克莱对苔丝不仅没有丝毫同情,甚至“不能优容苔丝”,他视而不见苔丝对他的一片深情厚意,冷酷无情地抛弃了她,置苔丝于痛苦绝望之中,而且永远扑灭了爱情在她心中重新唤起的希望。如果说是亚雷·德伯毁坏了苔丝的肉体,那么安玑·克莱带给她的则是精神上的毁灭打击。贞洁的丧失带给苔丝深深的痛苦,但还未能泯灭她求生的欲望和对未来的希望,而被情人的遗弃,爱情的挫折,则摧毁了她生活的精神支柱,令她万念俱灭,丧失了生活的勇气。如果说苔丝第一次受到亚雷的欺骗和凌辱是由于她年幼无知,贫穷无依,那么第二次又被迫回到亚雷身边,则是克莱的冷酷无情使然,从而也就更加深了苔丝的不幸。
克莱抛弃苔丝后,远涉异国来到巴西,饱受生活磨难之后,才真正了解人生,才认识到自己所固守的传统道德是何等的迂腐,既坑害了苔丝,也坑害了自己。内心的悔恨,对苔丝的思念,使他又重新去找苔丝,然而,苔丝的幸福早已被他断送了,他的到来,只能更加深苔丝的不幸,使她更感受到自身的屈辱,此时苔丝心中痛苦、悔恨、绝望之情达到顶点。丈夫的归来,两人的重逢,使苔丝看到自己再一次受骗,一怒之下,杀死亚雷,复了仇,对自己长期所受的痛苦,所遭受的折磨和屈辱,以及命运对自己的不公正,进行了大胆的、强烈的抗议。她用自己的行为,不仅向自己所爱的人——克莱证明,而且也是对自己证明无罪。在这里,尽管恶人遭到报应,但主人公的悲剧并未能转化为喜剧。苔丝复了仇,只是杀了一个亚雷,造成社会悲剧的因素依然猖獗。何况,等待着苔丝的是绞架。苔丝的死是社会悲剧的集中和浓缩。
苔丝的悲剧,在社会悲剧的总前提下,同时又是性格悲剧,其悲剧的成因不仅有客观的而且还有主观的,亦即说不仅有外在的,而且还有内在的。黑格尔在分析戏剧性冲突时,指出有三种冲突:“第一,物理的或自然的情况所产生的冲突……”;“第二,由自然条件产生的冲突……”;“第三,由心灵性的差异而产生的分裂……”。归纳起来,就是人同自然界的冲突、人与人的冲突、人同自己的冲突三种。人同自然界的冲突,是浅层的,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就深了一层,它包括人同社会的冲突,人与人之间的冲突,那是激动人心的,这种冲突构成的悲剧是社会悲剧(就总体而言);人同自己的冲突是更深层的,它就是人性格内部的自我矛盾、自我冲突。这种冲突构成的悲剧是性格悲剧、心理悲剧。我们在论及了苔丝悲剧的诸种社会因素之后,还应该指出的是造成她痛苦、不幸的还有其自我的原因。苔丝是勇敢的,她敢于大胆地反抗传统道德、追求幸福,然而她却不能彻底摆脱传统道德对自身的羁绊,这又表现了她性格软弱的一面。她在受到世俗舆论、传统道德戕害的同时,可悲的是她同样用这一道德标准来静观自己,这就使她的悲剧显得更浓重、更深沉。苔丝是暴力的受害者,是无辜的,她明白这一点,但是在受到乡里人非议的同时,她也认为自己是“有罪”的。她“根据陈腐无聊的习俗,布置了不同情自己的形体和声音”,用“一堆使自己无故害怕的道德精灵”来恐吓自己。即使在大自然中间,“老是把自己看作一个罪恶的化身,侵犯了清白的领地”。这种静观的结果,必然造成她内在的自我折磨和谴责,因此,使她所受的磨难,所遭受的不幸和痛苦,就更加沉重和强烈。苔丝按照传统的贞操观来衡量自己的清白与否,她比别人更不能忘记自己的“耻辱”。几年过去了,随着岁月的流失,村子里的人几乎不大记得她的遭遇了,“但是她看得很明白,她在那儿就老得难受。”她远离亲人、故乡来到无人知道的塔布篱,为的就是忘掉自己的过去。克莱的爱使她感到幸福,可是在体验到幸福的同时,感受到更多的是内心的痛苦与折磨,是恐惧、不安、悔恨和羞耻。这一切都表明苔丝无法忘记过去,更无法卸掉背在自己身上沉重的精神十字架。她似乎天生灵魂有罪,注定永远受折磨,永远遭痛苦,心灵永远不的平静。这种“灵魂有罪”,使她负疚、自责,使她即使被克莱无情抛弃,也认为是自己的罪过,默默忍受命运的摆布。因此,她在遭到世俗舆论、传统道德迫害的同时,又受制于它的道德准则,毫不留情地责难自己;她在大胆地反抗传统道德的同时,又囿于它的观念成为传统维护者。这就从更深层次上表现了传统道德对苔丝人性的迫害、心灵的扭曲。唯有如此,作品的批判力量才更强烈、苔丝的悲剧才更震撼人心。苔丝性格中真善美的毁灭,是社会的扼杀的结果,但悲剧的形成又同性格的内在矛盾不可分割。故而说,苔丝悲剧的美学特质在社会悲剧总前提下,又属于性格悲剧。因而她的悲剧更深刻、更感人。
苔丝的悲剧,不仅是社会悲剧、性格悲剧,而且也是命运悲剧。命运悲剧始于古希腊。古希腊人不能科学地理解人的遭迹,他们用原始宗教观念来解释人的命运,以为由神规定了人的命运,而人是无法超越摆脱它的。在神谕中预示这种命运的模糊的端倪,而以后由命运的发展与实践来应验这种神谕。苔丝的命运悲剧,来自作者哈代的命运观,这是批判现实主义大师哈代的悲观主义世界观与社会观的局限性的表现。哈代的悲观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处于19世纪八九十年代写作长篇小说时代的哈代,由于维多利亚后期大英帝国开始的衰落,垄断资本代替自由竞争把资本主义的英吉利拖向危机的深渊,所以说,作家的危机意识,也是时代的产物。作为现实主义者,哈代可以复制出生动的现实图画,而作为思想家,哈代并不了解社会发展的规律。他认为现实的危机与不可克服的矛盾,是神秘而不可测的宇宙意志,或天道在敌视作恶多端的人类。哈代不相信资产阶级关于资本主义永恒性的说教,也不相信宗教与传统道德对现实矛盾与危机的掩饰。在强大无比的宇宙威力面前,他认为人是渺小的。人在同环境的冲突中,软弱无力,他受着命运的支配。于是关于资本主义危机的认识却导致了哈代思想上的悲观主义与宿命论。哈代小说中的主人公常在接近幸福的时刻,突然由命运或宇宙意志支配着,偶然的不幸就降临到面前。苔丝生于有姊妹7人的穷人家中,就决定了她的悲苦命运。作为长女,苔丝要替醉酒的父亲驱赶货车上路,命运之神却捉弄她,使货车同一辆邮车偶然相撞,偏偏撞死了构成她家唯一生活来源的、拉货车的老马。偏巧这时,在纯瑞脊也住着一位姓德伯的有钱人家,母亲为了攀富贵本家,命苔丝前去拜望。本心不愿去的苔丝鉴于自己撞死了老马,有些自责,只好违心地去到亚雷家的庄园,干上了养鸡的活儿。在这里遭到了亚雷的奸污。这个不幸的姑娘,受到极大挫折之后,来到无人知晓她经历的塔布篱。她本渴望在这里平静地生活,可遇见并爱上了克莱。她决心用理智抑制情感,拒绝克莱的求婚,但命运和爱情又使她答应嫁给克莱。苔丝不愿欺骗克莱,用写信方式告诉他自己的过去。偏偏命运捉弄她,她的信却塞到了克莱房间的地毯下面,克莱并未在婚前了解她的坦诚,以至于新婚之夜,遭到丈夫抛弃。这以后,又陷入绝境的苔丝前往爱姆寺找克莱的父母,未能遇到老克莱夫妇,却无意听到安玑哥哥刻薄的言辞,自尊心使苔丝不愿再等下去而返回棱窟槐,然而不是冤家不聚头,在返回途中又和亚雷相遇。偏巧此时,丈夫不归,父亲去世,三代人典房的契约到期,一家人无处安身,面对重重困难与窘迫,百般无奈的苔丝在亚雷的利诱、花言巧语和威逼下,又落入亚雷的圈套。突然,克莱觉醒,又回到英国,并在了解苔丝的现状后惆怅离去。绝望的苔丝在惨烈地痛苦不幸的命运时,不能忍受亚雷的嘲弄,用餐刀杀死亚雷,飞快去追赶克莱。逃亡中的苔丝是躲不过命运之神的追踪的。在荒原中多难的夫妻最甜蜜之迹,苔丝被捕了,最后被处决。苔丝的一生充满着戏剧性,仿佛在她人生命运的每一个时期,都因为偶然的因素,由命运作祟,一步步把她推向了悲剧的结局。同时,小说还不时出现一些神秘因素,如德伯家神秘的马车、令人恐惧的十字路标等,这些似乎都表明苔丝的悲剧是命定的。苔丝悲剧中,有那么多的偶然性,每一次偶然转折,都使她向毁灭的深渊坠落一层。这种偶然性,固然都是许多社会必然性与自然必然性的交叉点,但一连串的必然性,则是哈代构思的结晶和他的悲观主义宿命论的发展轨迹。这是作者思想的局限,也是作者揭发批判社会黑暗的艺术手段。
综上所述,苔丝的悲剧既有社会的因素,也与她的性格和作者的悲观主义宿命论有关,但这些因素都与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有着直接的联系,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反映。她的毁灭是必然的,是资本主义社会中无法逃避的。正如苏联文学批评家阿尼克斯特所说:“苔丝招致毁灭的真正原因是属于现实的性质,女主人公的贫苦和无依无靠,社会上盛行的社会风习——这些情况都决定了这个女子的悲惨命运。”这句话也正指出了苔丝悲剧的根源是当时资本主义社会。
㈥ 《苔丝》电影的版本有两个!谁知道新版的名字
德伯家的苔丝
英国作家狄更斯和哈代。狄更斯是英国19世纪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家,代表作有《奥列佛·特维斯特》、《大卫·科波菲尔》、《双城记》等。《奥列佛·特维斯特》(又译为《雾都孤儿》,写于1838年)通过主人公奥列佛·特维斯特的苦难生活旅程以及那些被冷酷无情的社会压扁了的流浪儿的形象,深刻地揭露出伦敦贫民窟的悲惨情景和资本主义的罪恶。《大卫·科波菲尔》是一部半自传式的长篇小说,它以科波菲尔的经历为主线,融进了多种类型的人物和生活际遇,反映了工业革命以后英国的社会状况。哈代是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期英国最杰出的现实主义小说家,生于英国西南部多塞郡的一个村庄里。哈代最有成就的作品是总名为“威塞克斯小说”(威塞克斯是多塞郡及其附近地区的古称)的14部长篇小说,都以其故乡威塞克斯广大农村地区为背景。其中最著名和最有代表性的一部是《德伯家的苔丝》(也译为《苔丝》)。小说通过农村姑娘苔丝一家的遭遇,具体生动地描写了19世纪末资本主义经济侵入英国农村后小农破产的痛苦过程。小说的中心人物苔丝是英国文学史上一个在不幸命运中坚持反抗的光辉的女性形象,哈代通过她屡遭迫害以至于毁灭的悲剧,对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法律、道德提出了强烈的控诉,但也流露出他的一种信念:人类是无情命运的玩物。哈代的优秀作品还有《卡斯特桥市长》(1896年)、《无名的裘德》(1896年)等
㈦ 跪求《德伯家的苔丝'(2008)》百度云免费在线观看,戴维·布莱尔导演的
链接: https://pan..com/s/18mlurmP6x5s5If8mi5qkyg
㈧ 淡淡百合香《德伯家的苔丝》
雨夜,寂静的家里只我一人,听着外面雷声轰隆雨声淅沥,有些走神,手里的书是看不进去了。长夜漫漫,总要找些事情来虚度,突然想要看部电影,且是部老电影才好。想到了《德伯家的苔丝》,大学毕业论文的话题,就搜来看,98版的已找不见,只好找来08版的来看。
竟是拍得很好,似乎跟着把原著又看了一遍。乡下风景的优美和人们的质朴相得益彰,融为一体。整个故事像是一幅幅串接的油画,又像是一条缓缓流淌的小河,又像一首朦胧的诗或一曲空灵的歌。
角色把握很到位,尤其Tess,倔强的眼神,微微翘起的嘴唇,脱俗的气质,满足了书中对她所有的幻想。一看到Alex,就想到书中描绘他那阴险,浪荡的模样。Angel略显单薄了些,但或许那文弱的形象就是他性格中懦弱最好表现吧。
只是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
故事开始于英格兰南部的乡村,风景如画,绿草如茵,一群身着白裙的女孩正跳着欢快的舞蹈,这热闹的声音吸引了路经此地的三个青年,其中一个青年提议和这些姑娘们一起跳舞,其他两个却不屑于这些乡下姑娘。青年独身前往,这个男子的出现引起这群女孩的兴趣,争相邀请,青年似乎缭乱了眼,就拉了就近姑娘跳起来,然后匆匆告别。离别之际,他才注意到一个气质脱俗的女孩一直望向他,俩人的目光相遇了。
这女孩便是Tess,男孩的出现对她来说就像是一场梦,很快就被家里的琐碎给忘却。苔丝的酒鬼爸爸听牧师说他曾经是贵族的后裔,便要她去城里攀亲,苔丝并不情愿,但某晚她代醉酒的爸爸进城送蜂蜜,路上打瞌睡导致车翻马死,家里顿时陷入困境。不得已,苔丝去了一姓德伯维尔家求一份工作,Alex是这家儿子,他看上苔丝的美貌便留她下来,然后对她百般骚扰诱惑,苔丝不为所动,并大胆斥责他的别有用心。但在Alex多次解囊相助中苔丝放松警惕,而后在一次集会路上被Alex骗至森林诱奸。
经历了这场噩梦之后苔丝断然回家,在家产下一子不久后夭折。带着悲伤苔丝去了远处一家奶牛场做了一名挤奶工,在那里遇到了女孩们都深深爱慕的Angel,苔丝惊讶发现他就是那次跳舞中和他对视的那个男孩。所有的情愫都被扯回,同时Angel也被苔丝的美貌和才学所倾慕,俩人很快坠入爱河,苔丝沉浸于甜蜜爱情中的同时却有着隐隐的担心。终于Angel提出结婚,苔丝百般纠结之后决定隐瞒不堪往事来追求自己的幸福,但心里总觉痛苦。新婚之夜,当Angel坦白了他曾经与一女人的失足之事后,苔丝几乎是很放松很兴奋地说出了自己的过往。
她天真地以为他会像她一样原谅她,Angel听完一言不发就走了,然后一人去了巴西。苔丝失魂落魄回到自己家中,生活所迫她不得不再次外出打工,受尽折磨,虽然Angel走时交代有困难可以找他父母,但苔丝宁愿吃苦也不愿意去。鬼使神差,苔丝再次遇到已是传教士的Alex,一见到苔丝他便脱去教袍对她百般纠缠,苔丝痛斥他曾经的恶劣行径。随后,苔丝爸爸去世,一家人孤苦伶仃流落街头,这时Alex倾囊相助趁虚而入再次占有苔丝。
Angel在巴西一年,发觉自己仍然爱着苔丝,没有苔丝他痛不欲生,于是回家找她。当苔丝看到来找她的憔悴的Angel,她心痛不已,但一切为时已晚。苔丝将她所有的不幸都归咎于Alex,和他剧烈争吵之后拿刀杀死了他。然后跑去车站找Angel,两人立马逃亡,在逃亡路上俩人度过了最幸福的最后时光,临终把妹妹托付给Angel,然后平静向警察走去。
爱是这世间最温柔的刀
苔丝走向死亡的时候,定是平静且满足的吧?她终于和她最心爱的人共度了最幸福的两天时光,这对她来说已是奢求已是足够。她拿起刀子那一刻就早想到这个结局了吧?所以她无悔无怨。她生命中的最后两天该是最幸福的两天吧?她一直那么小心翼翼忐忑不安地爱着这个男人,他们终于在一起了!
一直心疼着这个倔强又大胆,隐忍又坚韧,自尊又自爱的女孩。
苔丝的一生一开始就注定是悲剧,家庭的贫困潦倒,做为长女的责任,注定她要付出非小的代价。
可是,到底是谁导致了苔丝的悲剧?是她的酒鬼爸爸?是可恶的道貌岸然的Alex?抑或是那个她深爱的Angel?又或者是他们所有人?到底谁才是最大的凶手?
是Alex吧,那个十恶不赦的大恶棍!没有他对无知少女的诱奸,怎会有这样的结果?他对苔丝的伤害就像在身上插了一把刀,永远都带着屈辱带着伤。一想起他苔丝便是恨,无休无止的恨。
那么,Angel呢?安琪儿,天使,他就是苔丝眼中的天使。有了他,便有了爱有了幸福,为了他,她宁愿付出生命的代价。可是,他呢?听到苔丝的不幸经历他没有一句安慰反而一去不返,他真的爱她吗?这么优秀的女孩就因为一次不幸就应该失去幸福的权利吗?她不值得珍惜吗?
如果说Alex对苔丝的伤害就像插在身上一把刀,那么Angel对苔丝的伤害便是插在心里的一把刀,温柔却致命。
苔丝这个女孩,可真是个傻姑娘,可是她却傻得那么大胆,那么义无反顾,让人好心疼。安琪儿不过也就依仗着苔丝对他的爱吧?爱情中的女人果然都是傻瓜!
淡淡百合香
如果要用一朵花来形容苔丝,我宁愿选百合花。不管她在世俗的眼中有多么的肮脏,失身,未婚生子,杀人犯。而她在我眼中就是一朵百合花,散发着淡淡的香味,永远纯洁,永远美丽。
我想起《边城》中的翠翠,《西厢记》中的崔莺莺,《白蛇传》中的白素贞,《胭脂扣》中的如花,《红字》中的海斯特,这些勇敢无畏的女人,都是一朵朵怒放的花朵,世俗的偏见挡不住她们的馥郁,悲惨的命运也遮不住她们的芬芳,她们的灵魂永远散发着迷人的香。
㈨ 《德伯家的苔丝》epub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德伯家的苔丝》([英] 托马斯·哈代)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https://pan..com/s/1YyQ6r1lN7d5c1zVHjWZSBg
书名:德伯家的苔丝
作者:[英] 托马斯·哈代
译者:张谷若
豆瓣评分:9.4
出版社:理想国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份:2021-3
页数:652
内容简介:
《德伯家的苔丝》(1891)是托马斯·哈代所写最后两部重要长篇小说之一,这部作品不仅在作者本国,而且在世界范围,久为广大读者所喜爱,为专业研究人士所瞩目,为电影、戏剧界的艺术家们所礼遇,一百多年来早已被公认为哈代最优秀的代表作品,被列入世界文学经典阆苑。读者和评论界大多认为,这部作品最突出的成就在于成功地塑造了苔丝这一女性形象。苔丝的父亲是贫苦的乡下小贩,生性怠惰,愚昧无知;母亲过去是挤奶女工,头脑简单,图慕虚荣,他们都是听凭时代风雨恣意摧残的小人物。苔丝作为这样一个家庭中的长女,接受了当地农村小学最初步的教育之后,从十四五岁就开始在饲养场、牛奶场和农田劳动。这样一位普通的农村劳动妇女,实际面临的却是环境的愚昧、经济的贫困、暴力的污损、社会的歧视、爱人的遗弃,她面对种种有形无形的势力摧残,经历了对世俗成见的怀疑、否定和抗争,最终仍成为可怜的牺牲。哈代为苔丝设计的人生舞台时限极短,从她在家乡村野舞会上出场,到她在标志死刑的黑旗下丧生,历时不过五六年,但她那短暂一生中的种种遭遇,却足以惊心动魄、荡气回肠。
作者简介:
托马斯·哈代(Thomas Hardy,1840—1928),19世纪英国最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诗人,一生创作了14部长篇小说、大量中短篇小说和诗集,其小说作品以深邃的悲剧特质、无与伦比的自然描摹功力以及对时代的冷静观照著称,代表作包括《远离尘嚣》(1874)、《还乡》(1878)、《卡斯特桥市长》(1886)、《德伯家的苔丝》(1891)、《无名的裘德》(1895)等。弗吉尼亚·伍尔夫称他是“英国小说家中最伟大的悲剧作家”,美国文学评论家卡尔·韦伯将之誉为“英国小说家中的莎士比亚”。
译者:张谷若(1903—1994),本名张恩裕,著名翻译家、北京大学教授,一生从事英语语言文学的翻译、研究和教学工作,译有古典文学作品约四百万字。20世纪30年代以成功译介托马斯·哈代的《还乡》一举成名,继而受时任“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翻译委员会”负责人的胡适委托,翻译哈代《德伯家的苔丝》,译本受到钱锺书等大家的一致赞赏。数十年来,张谷若译“哈代三书”以其译文忠实精雅、注释详尽深入而享有盛誉,被公认为外国文学中译的三颗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