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在电影《风声》里面有没有运用蒙太奇手法
肯定用了,电影离不了蒙太奇,总不能全都是长镜头吧,你理解错蒙太奇的定义了。
Ⅱ 看完《悬崖之上》,我才发现《风声》是一部很优秀的谍战电影
张艺谋导演的电影《悬崖之上》必定会被观众拿来与2009年上映的电影《风声》作比较,而一个豆瓣7.6,一个豆瓣8.3,观众更喜欢哪一部电影也就一目了然了。
那么,《悬崖之上》比《风声》差在哪呢?
不少人看完《悬崖之上》都反应一个问题,日本人为什么消失了?
哈尔滨明明是被日本占领的城市,为什么日本的元素却那么稀少甚至没有呢?
与《悬崖之上》不同,在电影《风声》里,随处可见日本人自己日本元素。
就比如电影的第一个镜头,礼炮炸开,镜头自上而下移动,观众看到:印着日语的横幅,墙上插着日本国旗,人们挥舞着汪伪政府的旗帜,庆典游行队伍里有一排身着日本传统服饰的人……
这些镜头,无一不揭露了汪伪政府与日本人媾和,狼狈为奸!
最主要的是,黄晓明饰演的日本军官武田主导审讯,这就非常直白地告诉观众:日本侵略者是我们的敌人。
而在《悬崖之上》这部电影里,在伪满洲国统治下的哈尔滨,观众却看不到日本元素,甚至看不到日本宪兵。
这是非常奇葩的事情!
要知道,不管是伪满洲政府,还是汪伪政府,这两个伪政府本质上都是日本人在华扶持代理人,它们代表的是日本人的利益。
那么,伪满洲政府统治下的东北是什么样子的呢?
从1931年至1945年,日本通过扶持伪满洲政权占领了中国的黑龙江、吉林、辽宁全部,以及内蒙古东部和河北北部。
在这个期间,日本在东北实行奴化教育,伪满洲政权管辖下的中小学生大多以日语为主进行教学,官方文书采用日语和蒙语,日语使用面越来越广,地位也越来越高。
日本的目的是:欲灭一国,先灭其文化!
所以,《悬崖之上》里的哈尔滨,这座漂亮的大都市,那么多橱窗,居然没有摆放一些显眼的日本货。
也没有安排一些穿着和服的日本人招摇过市,或者安排日本艺妓表演,又或者让咖啡馆放一些日语歌曲……
这导致很多观众的直观感受是:这座被日本侵略者占领的城市,还挺和平与繁华的。
和平与繁华的从来都是假象!
日本侵占的东北地区是抗日斗争最严峻的地区,日本侵略者为了镇压反抗者,制造了众多"万骨坑"和"无人区",还有731部队进行惨绝人寰的人体实验。
很可惜,日本人在东北犯下的这些的罪恶,都没有出现在《悬崖之上》的影像中。
而且,日本侵略者也仿佛消失了一般。
电影作品中的个人风格和腔调展示了导演的个性,也让观众看到了导演的标记。
比如,提起周星驰的电影我们马上想到了无厘头,而张艺谋导演的作品,无论是文艺片还是商业片,他对影片画面之美的把控是非常卓越的,尤其是对色彩的迷恋,张艺谋可谓非常执着。
张艺谋在电影《满城尽在黄金甲》里大量地使用金黄色,代表了帝皇的尊贵与霸气;在《影》这部电影中,运用的黑白灰三色,让整部电影仿佛浸润在水墨画之中,典雅而又浓重。
而在《悬崖之上》这部电影里,张艺谋大量地使用了雪的白,观众可以直观地看到:林海雪原之美、大雪覆盖下的哈尔滨美得像展示在橱窗里一样……
毫无疑问,张艺谋的电影画面做得真是卓绝,忽略掉故事的话,张艺谋的电影就没有一部不好看的。
(如果考虑到画面的美感,让日本侵略者有多远滚多远,这似乎也能说得通。)
《风声》就很实在,这部电影并没有过多地去描绘城市之美,并且两次移动镜头俯瞰或平视,展示了裘庄的全景,观众看到的是: 建立在悬崖边上的裘庄,在夜幕的笼罩下,更显阴森可怖。
形式之美只能是锦上添花,电影最重要的还是故事本身,而谍战片的重点是:悬疑。
《悬崖之上》的主线是:4名地下党为了保护一名知情者离开伪满洲国,他们空降到距离哈尔滨几百公里的密林,为了避免同时被抓导致任务失败,4人分成两两一组分开行动。
支线是:由于叛徒泄密,伪满洲警察明面上是在搜捕4名地下党的同时,暗地里却要查内鬼。
首先,电影交代了4位地下党为了这次任务在苏联接受了七个月的训练。
那么问题就来了,既然经过了七个月的特工训练,在火车上,楚良(朱亚文)居然还频频看向小兰(刘浩存),都选择分开行动,他不知道这样做会把对方暴露?
更 搞笑 的是,小兰都暴露了,也没有人锁定小兰,居然让这个青铜耍到了最后。
还有一处,叛徒都跑到厕所改掉张宪臣(张译)留下的暗号,居然也没人锁定张宪臣?
好吧,叛徒不知道谁做的记号,也可能伪满警察想一网打尽,并借此揪出内鬼吧。
再者,张宪臣在逃跑过程中发现疑是自己孩子的小乞丐,他便以身犯险下车询问,难道他不知道,在不当的时机相认,是会将危险带给他小孩的吗?好吧, 情感 战胜理智。
好着急,论特工的职业修养哟!
青铜小兰,我敢说她绝对是拿到了王者剧本。
小姑娘在车站逃跑时都开枪打死了个落单的伪满警察,那么大的响声也招不来一个抓她的人,我也是惊呆了。
小兰的王者剧本当然远远不止这些,她成功到达了哈尔滨,成功与张宪臣会合,成功和周乙(于和伟)接头,成功完成任务。
但是吧,除了和周乙接头有相关解释,其他的情况,小兰是怎么办到的?
编剧和导演也不爱说,电影看完了,观众也不知道。
说好的谍战片,我以为观众最关注"怎么送出情报"的,在《悬崖之上》这部电影里却变得没那么重要。
再来看《风声》,《风声》的主线是:一次刺杀任务失败后,一名地下党被捕,在遭遇严刑逼供后,透露出司令部有地下党潜伏,代号老鬼。
以武田(黄晓明)为首的特务为了揪出老鬼,找到老枪,摧毁中共地下组织,他故意设下陷阱,让老鬼传出错误的刺杀情报。
然后,武田把5个"嫌疑人"关在密闭的山庄,切断他们与外界的联系,而老鬼要做的是送出"撤退"的情报,保护组织不被团灭。
《风声》设置悬疑的方式采用的是阿加莎的"暴风雪山庄"模式,相信喜欢看悬疑片的观众都不会陌生。
武田要从这五个人中找出谁是老鬼,经过三轮的试探,被老鬼用字迹误导,把目标锁定在张司令的侍卫官白小年(苏有朋)身上,经过一番不可描述的用刑之后,白小年领盒饭。
此时,剩下四个人:李宁玉(李冰冰)、顾晓梦(周迅)、金生水(英达)、吴志国(张涵予)。
老鬼知道,可能没有人能活着走出这个山庄,送情报得用非常手段。
故事节奏紧凑,观众被带入紧张的氛围中。
观众会跟着猜:究竟谁是老鬼?他要怎么送情报?
武田一开始是怀疑李宁玉的,白小年死后,他立刻锁定了李宁玉。
武田再一次使用不可描述的刑罚来摧毁李宁玉的意志,然后安排一场饭局,最终才把目标锁定在顾晓梦和吴志国身上。
在这些反复试探的过程中,敌人聪明而又狠辣,但是,因为一开始就认定了五个人中只有代号为老鬼的一个地下党,并没有考虑到老鬼的上级领导老枪也在其中,这才让地下党们有可乘之机。
最后,编剧和导演也解释了送情报的两个途径,一个是保住老枪(张涵予),让老枪传递情报,另一个老鬼自我牺牲,用自己的尸体运送情报。
《风声》在悬疑的设置上,做到了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观众被剧情带着走,跟随着武田去揣测老鬼究竟是谁,参与感十足。
而《悬崖之上》的参与感就显得比较弱了,尤其是当特务科科长高彬(倪大红)在怀疑周乙是内鬼时,观众就已经知道周乙确实是地下党了,这还怎么玩?
最 搞笑 的是,结局时,高彬属下问他还查不查内鬼,他说:"到时候让他自己跳出来",一个特务头子竟然那么善良,要找足证据才抓捕内鬼?
好吧,反正我看周乙拿了小兰的毒药,可能编剧和导演要安排周乙再玩一票大的,最后才让他服毒自尽吧。
悬疑片要蒙的就是观众,如何让观众参与到解疑的痛并快乐中,这是悬疑片首要考虑的。
假如大多数观众过早猜对答案,这部悬疑片基本就失去了魅力。
《悬崖之上》还能拿到7.6的豆瓣分数,这实属占了画面精良的便宜,当然了,画面美也是一个不能否定掉的优点。
关于谍战片,除了讲清楚怎么完成任务之外,有两个问题也必须讲透彻:
1.我们在和谁斗争?
2.我们为什么斗争?
《风声》在这两问题上交了一份优秀的答卷,第一个问题很清晰明了,关于第二个问题,就藏在顾晓梦(老鬼)的遗言里。
当李宁玉看到秀在衣服上的摩尔斯码遗言,当周迅用她轻柔的声音说出这段台词时,我相信打动了观众。
《风声》里的敌人强大而又狡诈,残忍又无情。
要打败这样可怖的敌人,需要钢铁的意志和崇高的信念,而《风声》用顾晓梦的遗言来完成这个主题的升华。
老鬼、老枪,他们不是某一个人,他们是一种精神!
反观《悬崖之上》,结局处,拿着王者剧本的小兰伤感地说:"……我还没和他(楚良)好好道告别,没想到火车上远远看一眼,就是最后一面了。"
这段台词把观众带进了个人的小情小爱中,以至于不少观众看这一幕的感受是:确实有无限感慨,眼睛也有湿润,但是,眼泪愣是没能滚成珠子掉下来。
不过,老谋子把浩存妹妹拍得真美呀!我见犹怜,楚楚动人!
总之,如何不刻意煽情又能表达崇高,这也是《悬崖之上》要向《风声》取经的地方。
不管怎样,期待下一部谍战片的悬疑与形式齐美。
Ⅲ 电影《风声》深度解析
电影《风声》在层层抽丝剥茧里,敌人看似穷凶极恶的阴险狡诈,却在“老鬼”与“老枪”的天衣无缝的配合下,让敌人的阴谋落空,我方的英勇机智与大无畏的献身精神得到淋漓尽致地凸显。
一份武田设计的圈套情报,白小年白副官、译电组组长李宁玉、收发专员顾晓梦、剿匪大队长吴志国、军机处处长金生火,此五人都有泄密情报是潜伏人员“老鬼”的嫌疑。
故事由此拉渐渐向着精彩推进。悬疑的气氛已然铺垫的充足,紧张的剧情已然箭在弦上,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戏码已然充分酝酿。
敌人一套套的阴谋在困入牢笼羔羊般的五人身上轮流施展,白副官被无辜错杀,金处长恐惧自杀。血腥的气味冲天而起,谁是躲在重重迷雾之后哪个真正的“老鬼”?谜面扑朔迷离,谜底令人期待。
评价:
《风声》是典型的谍战片,尽管影片有小瑕疵,比如情节有漏洞经不起反复推敲。该片具有简单的环境,精炼的人物,明确单一的目的,波谲云诡的情节。
导演以好剧本做底,再加上奢靡考究的布景,香艳典雅的人物造型,绚丽而怀旧的色调,漂亮炫目的摄影,能把握心理细节的好演员,以及干脆利落行云流水的剪辑,每个细节都做足了功夫 。
Ⅳ 电影《风声》中,这段情节,我没看懂
风声是一部拍得非常有意思以及非常好的电影,即便到了现在,他依然让很多人都愿意再一起去观看,当时看风声还是在大学的时候,真的被剧中所有的演员的演技深深的折服,他们没有一个人是配角,每个人都发挥出了自己巨大的潜能。
其中有4个人的演技,让我非常的喜欢,一个是苏有朋,其他两个是周迅和范冰冰。
第一,苏有朋唱戏场面,他为了这部戏苦练这个镜头很久
周迅和李冰冰的对手戏当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周迅给李冰冰缝衣服,还有周迅对李冰冰最后说的话,为了传递出消息和爱国,他们都在做着自己应尽的能做的事情,所以她不能把这些事情告诉李冰冰,但是她一直都把她当做姐妹。这段无声的告白和倾诉,让人十分的感动。
Ⅳ 关于电影《风声》的影评
也许是因为第一次这样关注一部电影的拍摄过程吧,从选角到拍摄,到后期,再到宣传,坐在电影院里的时候,甚至已经可以预料到下一秒的剧情,本以为应该可以很享受的坐在水游城独有的“摇摇椅”上,履行一个颜控的义务-----HC,但仍然在某些时候被刺激,被震惊,被感动。
先说促使我进入电影院的“源动力”-----黄晓明。不得不承认,偶像的感召力很大,让本来对“谍战”题材不感冒的我,关注了这部电影。看着主创在上海做宣传时,明亲们的浩大声势,光凭这一点,我想两位导演应该可以肯定,把武田这个角色交给黄晓明,是押对了宝,至少在票房号召力这方面,晓明同学尽了力。坦白说,对于“黄晓明”,我很喜欢,对于“演员黄晓明”,我不置可否。即使在我挚爱的《神雕》中,他仍有让我觉得不舒服的地方。所以,在跳跃式地看完让我有些崩溃的《暗香》后,我对他所演绎的武田有些提心吊胆。看完全片,武田给我的感觉的确像是晓明自己描述的“站着,就像一把刀立在那儿”的感觉,冷酷,阴狠,不怒自威。晓明也的确克服了被很多人诟病的“耍帅行为”,动作干净,利落,很有日本军官的范儿。眼神到位,扮相即使沧桑也难掩帅气,只是,整个表演的层次还是单一了些,加之后期大量删减了武田的戏份,总难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幸好,这次晓明同学将武田的气场表现了出来,看起来,不至于有些“傀儡”的感觉。
下面是武田的对立面,周迅。不得不承认,周迅的演技已经到了化境,如麦家所言,在华语影坛上,她已经可以和张曼玉比翼齐飞了。顾晓梦的放荡,痛苦,挣扎,以及坚持都在她的举手投足间跃然银幕。想说,周迅的眼睛里是有光芒的。很少用这样的词来形容一个人眼睛,的确是因为我绝少见到这样的眼睛。她的灵气真的是无可比拟的,《风声》因她而耀眼,而她的光芒也令其他人都黯淡起来。
对李冰冰有感觉是从《功夫之王》开始的。白发魔女的造型着实惊艳,这次在《风声》中的扮相也不俗。只是最能凸现李宁玉性格的片断,由十三分钟剪成了零碎的片断,不仅剧情不连贯,冰冰的表演也因此失色不少。因此,李宁玉给人的感觉更多是一种旁观者和叙述者的感觉吧。
最想说的当然是苏有朋,真的是太惊喜了。从未想过他有这样的潜质。他阴阳怪气的腔调是缓和紧张气氛的良药,无奈,早早就无辜牺牲了。在这断言,白小年的那句“孬货”,以及“我就不信你硬得起来”将成为新的流行语~~~
整部影片的气氛很好,一直很紧张,也很吸引人。只是,斗智的部分弱了一些,看起来,更像是“酷刑展览会”。不得不佩服陈国富的想象力,相比起看惯了的老虎凳,辣椒水,周迅所受的“绳刑”,李冰冰的“剥离尊严,丈量身体器官”,到张涵予的“针刑”……统统令人不寒而栗。即使是在知道全部刑罚的情况下去看,仍然有种窒息的感觉。
对于身为观众的我而言,最大的遗憾在于,周迅和冰冰之间13分钟的对手戏在后期制作中蜕化成一段平淡无奇的剪辑镜头,原来可是极致的“一镜到底”啊。不过,即使是剪辑后,这仍是我最爱的片断,两个花旦的演技一样出彩。
当然,片子的硬伤依然存在,最后王志文让周迅毙命的那一枪,以他冷静,狡诈的性格实在说不通,他难道真的如此关心武田的安危?难道真的看不出周迅是有意求死?更何况,陈导还在前面似有若无地体现出王志文对周MM的怜惜,现在怎么又能如此果断地结束她的生命呢?此外,最后张涵予给武田的那一刀,也让我看着别扭,坏人是得死,但让一个地下党去杀害一个战犯也太突兀了。要么不杀,要么换日本人自己动手,要么把一群战犯都杀了,光杀武田一个,连我都替他感到委屈。
似乎,是我太挑剔了,也许,对越是喜欢的东西,就越希望它完美吧。其实看完电影的第一反应还是,《风声》值得一看,是近期难得一见的国产片。细节,场景,人物的设置都无可厚非,演员的表演都有所突破,相当精彩。
最后奉上促使我观影的“次动力”,《风声》的主题曲《且听风吟》。其实晓明的同名主题曲也不错,不过我更心水陈楚生这首。
Ⅵ 谁来帮我分析分析电影《风声》啊
电影《风声》剧情分析
1940年春,原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汪精卫与日本政府媾和,在南京成立新的“国民政府”。
自此,对日抗战进入新的"三国"时期。汪精卫的南京国民政府,蒋介石的重庆国民政府,毛泽东领导的陕甘宁边区政府势成三足鼎立,各自为政,互为掣肘。汪精卫上任后展开三大政策,同时诱招失意蒋派军政要员入阁。
“1942年10月10日,在汪伪政府举办庆祝国民政府成立三十周年的盛大仪式上,一名汪伪政府的要员被枪杀。这件事引起了日本方面的高度重视。皇军特务机关长武田怀疑这一系列暗杀行动是北平地区共产党领导人老裘策划的,希望通过清查彻底破获他的组织。”
(6)电影风声镜头运动分析扩展阅读
电影《风声》演员表
1、周迅饰演顾晓梦
1974年10月18日生于浙江省衢州市,毕业于浙江艺术学校,中国影视女演员、歌手。1991年,因主演《古墓荒斋》而正式开始其影视生涯。1996年,参演文艺片《风月》。2000年,其主演电影《苏州河》上映。
2、李冰冰饰演李宁玉
中国内地影视女演员。1973年2月27日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五常市,1997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本科班。2000年因主演电视剧《少年包青天》而被观众所知,并主演电视剧《机灵小不懂》,凭电影《过年回家》获得13届新加坡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奖。
Ⅶ 如何评价《风声》这部电影
我看过很多让我震撼的影片,而《风声》带来的震撼不一样,没法说出什么不同,但观影期间的的确确让我的身体都忍不住打起冷颤。
紧张的气氛从女刺客的刺杀行动开始,报纸的罗列展现局势不断紧张发酵,电影的第十六分钟,主角们被带到裘庄内,这里的环境肃杀冷清,从此,影片才是真正的开始……
在这里,武田为找出五人中的老鬼开始了他的阴谋,出场时由暗到亮的光效无不体现武田个人生性多疑的特点。从截获的情报里,李宁玉译出了共产党刺杀日本军官的秘密,局势急转直下,压抑的气氛立马弥散在这栋建筑里。
在整部影片中,无论是镜头给各个演员的时长还是节奏的变化都令人难以琢磨,很快就把观影者拉入导演设定的情景,仿佛我们都是这团迷雾的当事人。
影片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也是绝妙的,在影片开始后我们可以很直观的了解每个人物的性格特征,有的市侩,有的傲慢,有的看起来不堪一击……但在情节的推进中,他们的标签被逐渐打破,在阴谋和陷害里重新塑造起的性格更加饱满可信。
影片里刑罚的展现比当下许多影视作品中的要更加鲜明残酷,也正是这样我们才能了解到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舍生取义的献身所带来的超越人生的意义。
海报里所写的"风声之后,世间再无传奇"在我看来是毫不夸张地,在谍战片领域里,在我的印象里,《风声》是数一数二的。
影片最后李宁玉在吴志国的引领下破解缝制在旗袍边上的那一段摩斯密码时,我才体会到难过却哭不出来的情绪,顾晓梦的念白声音出来的一刻,我整个人像是被抽出了力气,震撼、敬仰、无奈……许多情绪涌出却又不知从何说起,从开始决定写这篇影评到目前已经过了快一个小时,00:15我还没收笔。
顾晓梦说,老枪和老鬼并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我想,正是为这种信仰和民族大义而奋斗努力甚至牺牲的共产党人的坚持不懈才换来我们现在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