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求电影市场定价策略的案例
在网上搜了一下,找到了一篇与此有关的文章,但太长了,摘抄部分如下,具体的链接过去看。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
(一)电影放映市场现状
电影,是一种商品。是商品就要有市场,就要赢利。不仅仅如此。有了市场还要追求更大的市场,争取让我们的商品渗透到每一个可以到达的地方。只有这样,我们的商品才有价值,才有旺盛的生命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健康成长。同样,有了利润还要追求更大的利润,商品存在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创造利润。只有创造尽可能多的利润,才能最大限度地体现商品的价值。
但是,目前“电影”这两个字对于我们却越来越生疏了。原因就是它的市场在逐渐缩小,它的观众在逐渐减少,观众离影院越来越远,电影正在与观众背道而驰。
为什么?
主要原因就是电影票价太高,远远超出了消费者的支付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让大批的电影爱好者望而却步。调查发现80%的观众认为几十元票价经济上难以接受。对于工薪阶层来说如果电影票价低一些还是愿意经常进电影院看电影的。但是普遍认为花十元钱看平庸的国产片是不值的,偶尔看一些进口大片还可以凑合,更何况少则30元、40元,多则80元、90元呢?消费者说这些话表明他们对于电影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现实。
例如,2005年1月3日,元旦的最后一天假期,北京王府井电影院挂出的《天下无贼》票价是48元,《加菲猫》是38元,《功夫》是58元,如果要在这儿看完三部片子,就得花144元,而且这还是普通票的价格,如果你想在贵宾厅看电影,价格还得翻番。此外,影城门口有告示牌,不让外带食品,消费影城的大杯可乐8元,爆米花10元,让人感觉进了候机厅。
与票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居民的收入太低了。以2004年为例,广州人均收入16884元,深圳为27596元,上海16683元,杭州14565元。这样算下来我国居民的人均月收入也就在1200元到1400元(这只不过是沿海一些发达城市的收入水平。事实上,在欠发达的广大中西部地区远没有这么高)之间,但我国国内的电影票价大多在30—40元之间,一张电影票相当于一个人月收入的1/30,这个比较有点可怕。
票价高了,观众怕了,进影院的人少了,观众人数自然大幅下降了。以电影重地上海为例,其电影观众人数上世纪90年代4500万人次,但现在却萎缩到500万人次。电影院越来越留不住人,这已经成为困扰中国电影发展的一个瓶颈。
观众人数少了,票房必定下滑,即使票价很高。1989年时,电影票价为每张0.25元,全国票房总收入为25亿人民币。现在,电影的票价上涨了大约100倍,全国总票房收入却只有10亿人民币。而依我看来,考虑到物价指数上涨的因素,实际上现在每年的票房总数10亿人民币,只抵得上1989年时市值的5亿元以下。也就是说,目前每年的票房总值还不及1989年前的五分之一。
这就是我国电影放映市场现在的生存状况。票价居高不下、观众逐年锐减、票房无法突破就像三座大山重重的压在电影放映市场及其经营者的肩上。又像一个魔咒紧紧环绕在他们身旁使他们寝食难安。
我们的电影放映市场该怎么办?
(二)与以往电影放映市场状况的比较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电影业开始复苏,看电影是人们娱乐消费的主流,那时电影院放映新片,基本上是场场爆满。而在今天,电影“高票价”导致的电影消费贵族化,则在使电影观众严重走失。同时,票房收入大幅下降。
下面我们分别从票价、观众和票房三个方面进行比较。
首先来看票价:
建国初期 0.1元 60年代 0.15元
70年代 0.2元 80年代 0.3元
1989年 2.5元 1996年 15元(个别影院20元)
以均价90年代以前每票0.25元计,现在的票价较之涨幅近100倍!而其它商品的价格涨幅远远低于电影票价的涨幅。以成都市零售商品为例,90年代以前,大米每市斤0.142元,现在每市斤0.85元,涨幅6倍左右;90年代以前,猪肉每市斤0.85元左右,现在每市斤6.5元,涨幅8倍左右。
再看观众数量:
1989年我国电影观众有293亿,1999年只有3亿人次,这说明1999年,我国看电影的人次仅为十年前的1%,2001年已经降至2.2亿。我国电影重地上海,电影观众上世纪90年代是4500万人次/年,而现在却萎缩到500万人次/年。
最后来看票房:
1989年我国电影票房收入为25亿元人民币,1999年我国票房收入为8.1亿元人民币。票房收入为过去的1/3。据官方统计的结果,2004年一年,我国的电影票房总收入为10亿圆人民币,这其中还包括电影频道给一些不在院线上映的电视电影的钱,如果单纯考虑影院票房,连10亿元都没有。
票价、观众数量和票房的如此悬殊的对比,说明高票价已经成为困扰我国电影产业发展的一大瓶颈。
(三)与国外电影放映市场状况的比较
美国人爱看电影,美国的电影票房动辄上亿美元;中国人也爱看电影,但中国的电影票房最高者《英雄》也不过2.5亿元人民币罢了。美国人爱看电影,美国人也有条件看电影,中国人爱看电影,但中国人却没有条件看电影。这真是让人觉得可悲。
美国1990年电影票房是47亿美元,以后连年大幅上升,到2004年已经达到了94亿美元,比2003年上升14%,同时也超过了之前的票房最高纪录—2002年的93亿美元,从而创造了美国电影票房新的最高纪录。而中国近年来则呈下降趋势,1992年是19.9亿元人民币,1999年以后就一直在10亿元人民币以下徘徊。
美国2004年人均收入是36000美元,月收入约3000美元,而美国的电影票一般在6美元左右,是月收入的1/500。中国人均年收入2004年广州人均收入16884元,深圳人均收入27596元,而上海人均收入16683元,杭州人均收入14565元。这样算下来,中国人的月收入也就在1200-1400元(这只不过是沿海一些发达城市的收入水平。事实上,在欠发达的广大中西部地区远没有这么高)之间,但中国国内的电影票价大多在30-40元,一张电影票相当于一个人月收入的1/30,这个比较有点可怕。
以上是我国和美国的比较,下面再看与其它国家的比较:
韩国:电影票价一般是人均收入的1/150。韩国的票价由发行方、投资方及影院三方来维持,三方从市场经济规律考虑提出一个适当的价格,根据地方差异有所不同,偏远地区比这个价格还低。
日本:电影票价一般为成人票每张1800日元(约合人民币135元),是普通市民收入的1/200。为了留住观众,日本女人看一场电影1000日元,约合人民币80元;日本男人需要多花500日元,也就是120人民币,但日本人均最低月收入在20万元,可以买1600张电影票。
法国:巴黎一般工薪阶层的月均收入为2000欧元(1欧元约等于10.5元人民币)。在香榭丽舍大道的UGC影院,三个放映厅的普通票价分别定为8.6欧元、8.2欧元和7.3欧元,学生票为6.7欧元,中午12时开映的影片票价为5.5欧元,12岁以下儿童票价为5.1欧元,另有三人联票等优惠价。票价的灵活掌握也是巴黎影院经营者经常用的手段,“办卡观影”活动在法国较为普遍,18欧元月卡和230欧元年卡很受观众欢迎。
意大利:罗马已实行年卡制,除本人照片外,在一次性交纳一定量的购卡费用,在年内观看任何场次的电影,只要每次交纳1欧元即可。
著名影星成龙被问及票房问题时,则表现得非常激动。“我最不愿意就是谈到票房的问题,我们中国有13亿人,票房上了1亿元就高兴得不得了,而韩国只有4600万人,却有1亿美元的票房。原因是我们中国人都去看盗版了。而看盗版的原因就是电影票价太贵了,看不起,尤其是一些不发达的地方,票价太贵,导致人们选择看盗版。所以呼吁一些地方降低票价,让更多的人去电影院看电影。”
票价高了,进电影院的人数就少了,在电影院进行消费的人数也就少了。在中国的电影院里经常可以见到只有8、9个人的情况。即便是100元一张票,也不过8、9百元。如果票价低一些,影院里有500人,每人买一杯2元的水,影院就会有1000元的营业额。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
电影管理者是否也该考虑一下措施,让更多的人能进电影院,让人们能看到更多的电影。这可能是振兴中国电影放映市场的一条必由之路。
❷ 电影营销的市场定位
一部电影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影片的制作,一部分是影片的发行。对于影片的制作,必须考虑市场定位,是否以消费者为中心,以“消费者需要什么”而不是 “消费者在哪里”来定位产品和卖点;是音乐剧、爱情片、动作片、警匪片、贺岁片还是恐怖片或科幻片与伦理片等等,在考虑影片定位时,就需要有营销的意识,在演员方面,是明星荟萃还是演员平民化,是打造明星还是采用明星演员,如贾樟柯的《三峡好人》虽没明星,但同样能够走红,同样能够赢得观众的眼球,因为故事情节贴近生活,真实反映生活;张艺谋的《千里走单骑》除了高仓健以外,其他的也都是平民化;在语言方面,可以是地方方言,如《我爱我家》式的“北京牌” 幽默、《疯狂的石头》与重庆方言;在情节上,可以是搞笑,可以是“造乐”,如周星驰式的滑稽、“春节晚会”式的小品、相声;如贺岁片惯用的找大家喜闻乐见的明星,深挖小人物有趣的故事,再加上一些无恶意的夸张的手法等等,通过在内容、演员、情节等制作过程中的定位,在拍摄地和方式等方面进行正确选择,通过调查分析与科学的定位,从而有针对性地分析影片的目标受众,进而为电影下一步的营销打下基础。
❸ 推荐一部适合做市场营销案例的电影
以《人再囧途之泰囧》为例探讨国产电影的营销策略
http://wenku..com/link?url=ty6RvIJg-hC6xQhH4lutvvC6Z_0luoE3IP-8O
❹ 有什么电影与市场营销专业有关
1. 大公司小老板 In Good Company
导演 : Paul Weitz
电影中的销售行为-把握挑战中的销售队伍管理
2. 征婚广告 Must Love Dogs
导演 : Gary David Goldberg
电影中的销售行为-无处不在的销售行为
3. 闻香识女人 Scent of a Woman
导演 : Martin Brest
电影中的销售行为-细节的力量
4. 全民情敌 Hitch
导演 : Andy Tennant
主演 : Will Smith/Eva Mendes/Kevin James/Amber Valletta
电影中的销售行为-了解客户的心理
❺ 以阿凡达为例,对电影市场发展面临的营销环境做环境分析
在电影产业发展的过程的影响中,社会文化环境、科学技术环境以及经济环境占据了大部分的比重。电影《阿凡达》本身所包含的内容便是西方国家的电影产业思想和文化,《阿凡达》的火爆上映,展示出了发达国家产业体系在文化传播力、文化竞争力方面的强大实力。同时,为了给消费者提供视觉盛宴,追求梦幻效果,在索尼公司支持下,投入资金,研发了一套全新系统,极大的拓展了导演的创作空间。为了更好的配合《阿凡达》的放映,美国更是加大力度生产3D屏幕。这些都是科学技术环境和经济环境对电影产业以及发展过程中的营销环境。
❻ 有木有营销,市场营销方面的电视剧或者电影呢请大神推荐几部,谢谢了!
十大畅销营销类书籍排行榜:
NO.1 影响力
在这本书中,著名的心理学家罗伯特.B.西奥迪尼博士为我们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人极具说服力,而我们总是容易上当受骗。隐藏在冲动地顺从他人行为背后的6大心理秘笈,正是这一切的根源。那些劝说高手们,总是熟练地运用它们,让我们就范。
NO.2 定位
2001年,美国营销学会评选有史以来对美国营销影响最大的观念,结果不是劳斯·瑞夫斯的USP、大卫·奥格威的品牌形象,也不是菲利浦·科特勒所架构的营销管理及消费者“让渡”价值理论,不是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价值链理论,而是艾·里斯与杰克·特劳特提出的“定位”理论。这本管理战略的圣经、有史以来最富影响力的营销学著作,改变了市场游戏规则,广告和营销的旧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NO.3 引爆点
本书是《纽约客》杂志专职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的一部才华横溢之作。他以社会上突如其来的流行风潮研究为切入点,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探索了控制科学和营销模式。他认为,思想、行为、信息以及产品常常会像传染病爆发一样,迅速传播蔓延。正如一个病人就能引起一场全城流感;如果个别工作人员对顾客大打出手,或几位涂鸦爱好者管不住自己,也能在地铁里掀起一场犯罪浪潮;一位满意而归的顾客还能让新开张的餐馆座无虚席。这些现象均属“社会流行潮”,它爆发的那一刻,即达到临界水平的那一刻,就是一个引爆点。
NO.4 引爆流行
《纽约时报》排行榜榜首畅销书 产品、设计、主张、行为的发展和传播模式,其实就和病毒一样。在特定的流行风潮中一切都可能在突然之间令万人跟从、风靡街巷,格拉德威尔把这种时刻称作“引爆点”。他研究出流行的三大原则,配以几十位专家的理论和实例,告诉你如何找到“引爆点”,从而可以引发流行风潮,实现无限可能。 本书是《纽约客》杂志专职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的一部才华横溢之作。他以社会上突如其来的流行风潮研究为切入点,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探索了控制科学和营销模式。他认为,思想、行为、信息以及产品常常会像传染病爆发一样,迅速传播蔓延。正如一个病人就能引起一场全城流感;如果个别工作人员对顾客大打出手,或几位涂鸦爱好者管不住自己,也能在地铁里掀起一场犯罪浪潮;一位满意而归的顾客还能让新开张的餐馆座无虚席。
NO.5 蓝海战略
企业为了寻求持久的、获利性的增长,往往与其对手针锋相对地竞争。它们为竞争优势而战,为市场份额而战,为实现差异化而战。
然而在目前过度拥挤的产业市场中,硬碰硬的竞争只能令企业陷入血腥的“红海”,即竞争激烈的已知市场空间中,并与对手争抢日益缩减的利润额。在这本书中,作者对你所熟知的一切战略成功的定律提出挑战。他们认为,流连于红海的竞争之中,将越来越难以创造未来的获利性增长。
作者基于对跨度达100多年、涉及30多个产业的150个战略行动的研究,提出:要赢得明天,企业不能靠与对手竞争,而是要开创“蓝海”,即蕴含庞大需求的新市场空间,以走上增长之路。这种被称为“价值创新”的战略行动能够为企业和买方都创造价值的飞跃,使企业彻底甩脱竞争对手,并将新的需求释放出来。
《蓝海战略》为企业甩脱竞争提供了一套系统性的方法。
NO.6 输赢
捷科公司的销售精英周锐,发现自己被逼上了绝路:亲手带出来的销售团队被划走,却被要求完成遥不可及的销售指标。面对顶头上司的排挤,周锐的唯一生机就在银行的超级大单上,而竞争对手为了这个大单,早在一年前就布置好了战场,周锐腹背受敌。更糟糕的是,周锐发现对手竟是自己的初恋情人骆伽。骆伽一边处处设障,一边温情脉脉,周锐应如何抉择?他将何去何从?
NO.7 营销管理
全书围绕理解营销管理、抓住营销视野、联结顾客、创建强有力的品牌、塑造市场供应品、传递价值、传播价值、创造成功的长期成长八个方面展开。每一章的内容也有了较大调整,加入了更多新概念、新观点,同时更新了相关的案例和补充材料。每章内容包括章前导入、营销视野、营销备忘、教学案例、章末练习几个方面。
自1967年科特勒推出第1版的《营销管理》后,历经40年的发展,《营销管理》的理论体系愈加成熟,案例也更加丰富,全书信息量巨大但不庞杂,观点鲜明又力求全面。这些使得本书深得全球各地营销学者和从业人员的信赖,有了“营销圣经”的美誉。
NO.8 圈子圈套
本书是作者的“中国现代商道三部曲”的第一篇。虽是一部文艺小说,但小说中所涉及到的IT行业的残酷商战和外企圈子内幕均以真实事件为原型,基于作者深厚的生活积淀,生动描写了在华外企高层的各地各色人物。各行各业的广大从业人员及外企白领们,都会觉得小说真实而深刻、生动而亲切。
本书以两个大型项目的销售商战为主线,环环相扣,机变迭出,计谋重重,故事精彩,情节扑朔迷离。更因基于真实案例,令人信服,完全可以称得上供各行业广大营销人员研读的营销“胜经”
NO.9 顾客为什么购买
到底是什么触发人们的购买欲?顾客又是如何改变商店?为什么网上购物不会取代大型购物中心?本书中作者帕科·昂德希尔依据大量实地调研数据给出了肯定的回答!消费行为学家帕科·昂德希尔,是一家研究公司的CEO,其客户包括麦当劳、星巴克、雅诗兰黛、花旗银行等诸多知名公司。昂德希尔被《旧金山纪事》盛赞为“零售业的福尔摩斯”,他带领着自己的团队在购物中心、杂货店跟踪观察购物者,分析购买行为与消费心理的搏奕关系,花费20年时间深入研究消费者和销售环境的互动,凭借着自己福尔摩斯般的精确推理,为读者描绘了商人、市场营销人员和消费者之间的竞争关系。
对于从事零售和市场营销的人员,《顾客为什么购买》不愧为一本很有新意的实战指导书!
NO.10 新定位
在推出“有史以来对美国营销影响最大”的《定位》15年之后,作者又出版了刷新之作《新定位》。本书主要围绕三大核心话题展开:
❼ the queen 这部电影 体现了市场营销的哪些观念
片中有不少女王日常生活的场景,记日记、看电视、照顾家人、吃早餐、在喝茶的时候接电话、自己开车、和自己的宠物狗聊天……女王也有普通人的情感,女王的一家也有普通人家的琐碎,他们有着与普通人一样的饮食起居、一样的家庭矛盾、一样的心理变迁。但是,王室毕竟是王室,女王终究是女王,那种与生俱来的高贵血统将她与普通人截然分开,并赋予了她特殊的使命,给予了她沉重而严肃的义务。而她从小就接受的教育又让她心甘情愿地承担,义无反顾地坚持!
公众却只对自己眼中的女王做出评论——其实,这一点,无可厚非——我们谁不是对自己的所见轻易评论呢!导演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作为女儿、作为妻子、作为母亲、作为祖母的女王,她有自己坚持传统原则的理由,她也有处理家庭事务的权利,然而她所面对的不仅仅是她的家人们,而是她全部的子民,她习惯了压抑自己的感情,正向她所说的“Duty first, self second.”。这也正是她最终接受布莱尔的建议,做出让步的原因。不能简单地认为这是为了某种所谓的权利而做出妥协。面对民众对自己的被判,她愤恨、震惊、甚至恐惧,然而最多的——我想可能——是伤心!甘愿为自己国家、自己子民奉献一生的女王,至少是愿意成为受子民欢迎的,然而时代却向她呈现出一个喜欢狂热激情、喜欢燃烧释放的新阶段。或许,modernize,是她为自己最终妥协找到的一个最合适的解释。
片中布莱尔的妻子,以及为他出谋划策的人们,是误会女王的公众代表,而在观看女王公开讲话时布莱尔有感而发的一段话,则是代表导演对公众误会做出的解释:That woman has given her whole life in service to her people, 50 years doing a job she never wanted, a job she watched kill her father. She's executed it with honour, dignity, and as far as I can tell, without a single blemish, and now, we're all baying for her blood! All because she's struggling to lead the world in mourning for someone who, who threw everything she offered back in her face, and who, for the last few years, seemed committed 24-7 to destroy everything she holds most dear!
这是否也再一次向我们证明,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呢。不经过深入细致地了解,怎么能够获得真实?!媒体,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煽动气氛、诱导大众。当你作为第三方看着这一切发生时就会觉得这是多么滑稽可笑的事。人的感情有时候就是那么脆弱、不坚定。
很多时候我们发现事情错了,但同时也发现,参与事情的人都没有错,只是大家的角度不同、出发点不同。对于这样的错误,可能总要出现一个人来承担,来对错误做个了结。女王就是这场轩然大波最后的承担者。你可以说她再一次地压抑了自己的情感,也可以说是她重新为自己找到了释放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