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大家怎么看待国内影视剧的发展现状
现在的大部分影视作品都是商品,它首先得迎合市场,迎合当下的受众需求,所以自然会体现当下的部分社会文化。随着自媒体时代的来临和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影视人才将会更容易脱颖而出,未来影视作品也定会百花齐放,尺度会越来越大,才华的施展空间和舞台都会加大,也会杀出更多“黑马”。
Ⅱ 中国电影何去何从
个人认为几个比较主流的走向有大片衰落,中小成本影片多元化,喜剧片或喜剧元素比重增加等。
通常所说的大制作,注意这里提到的是“制作”。但是电影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其本身应当是导演个人情感的表达,也就是说应当是“创作”的。在电影产业新兴的过程中依托原有的文化资源,通过电影化的手法表现出来,实现电影产业化。但是在产业化已经日趋成熟的今天,电影面临的最大的障碍又在于文化资源的枯竭。在现在优秀剧本资源匮乏同时文学也日趋没落的情况下,文学这跟脐带已经断了,电影的文化支持只能自给自足了,但是剧本时编剧写的,编剧不同于原文学家这个职业,编剧作为一种工作和剧文学的产业模式完全不同(当然所说的是严肃意义上的文学,不是编辑每天逼着交一万字的那种文学),要通过编剧来讨论人生意义和人的当世价值不大现实,电影所传达的“观”只能导演自己去实现,因此未来电影的另一趋势是导演和编剧的混同。
电影视觉上的呈现和文化上的承载很难得到平衡。在网络和盗版链如此发达的今天如果是一个小电影很难吸引观众买票进电影院;但是如果是一个大的“制作”又很难满足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下人们对精神安慰的需求。史蒂芬·斯皮尔伯格也提到大片时代的终结,我个人理解他说的不是以后电影界不会拍大片了,而是因为电影制作产业成熟,他个人在视觉方面的努力很难有轰动性的效果,因此对于他个人来说他的大片时代已经终结了。简单的说导演想表达什么可以通过故事说清楚,如果故事都说不清楚的事情那也不需要3D和imax了。当然导演也在做平衡,比如李安的少年派,借助电影产业和宏大的背景来将一个很朴素的故事。但是无论如何这种分裂的趋势会在未来电影市场得以验证。即超一流的导演也会拍中小成本的电影,一流的导演在拍努力用技术讲故事,二流的导演在堆技术,而另一些不入流的导演依靠及其不容易的资金支持在拍电影,这一部分有很多是有想法的,有一些是资本家玩票而已,但是这一部分是最容易有黑马杀出来的,因为这一部分蕴藏着巨大的能量,不过可能最烂的电影也在这部分里面,你看了可能都不认为那是个电影。
睡午觉了,先不说了,想再聊的话可以Hi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