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美国百老汇《42街》的男主角是谁
男主角查尔斯
百老汇的历史可追溯至西元 19 世纪初... <br> <br> 建立於西元 1810 年的 Park Theater 是现今纽约百老汇剧院的始祖, 第二间剧院 The Broadway 在 1821 才出现於百老汇大道 (Broadway) 上. 百老汇在这期间的戏剧风格受到当时欧洲维多利亚风格 (Victorian Style) 的影响极大. 伴随著移民潮及多样文化的冲击, 属於美国本土的剧作家及演员才在这种意识刺激下出现, 而 Edwin Forrest 则有幸成为第一位知名美国本土演员.<br> <br> 由於大部分的剧码都是改编自小说或文学品, 由於著作翻印再版或改编剧码的纷争不断, 第一条关於 著作权法 的条文於 1856 出现. <br> <br> 随著第一次世界大战 (World War I) 的结束, 百老汇剧院文化於 1920s 年代开始迅速蓬勃发展, 但这种好景却被 1930s 年代初的低迷崩盘股市而划上终止. <br> 随著历史文化再次演进变迁, 现今的 Broadway 不仅是一条贯穿纽约曼哈顿岛 (Manhattan) 南北向的马路, 更是剧院或是欣赏戏剧的代名词. 目前所指的 百老汇区 是指延著百老汇大道 (Braodway) 从位在曼哈顿西 41 街 (West 41st Street) 的 Nederlander Theater 剧院往北至西 53 街 (West 53rd Street) 的 Broadway Theater 剧院, 而真正位在百老汇大道上的剧院只有 Marquis, Palace, Winter Garden 跟 Broadway 这 4 家剧院. 其实沿著百老汇区周围林立的剧院也都归在百老汇区. <br> <br> 至於 百老汇秀, Broadway 简而言就是在百老汇区上演的戏码 ... 通常也是较热门的; Off Broadway 就是在百老汇区外上演的戏码 ... 通常是较不热门的; Off Off Broadway 就可想而知 ... 常属於实验性质或是较冷门的. 另外位於 Broadway 的剧院通常也较大, 座位不得少於 600 个; Off Broadway 的剧院规模大约是 300 - 400 个座位. <br> <br> <br> <br> 音乐剧<br> 音乐剧 (Musical) 打从每出戏码的故事起缘, 中间的过程从服装造型, 上演剧码, 演出人员, 词曲创作, 编舞排练, 到最后的整合, 创造出一特有的表演风格. 而一般常听到的戏剧, 音乐舞台剧, 歌舞剧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寨主基本上把它们概分三大类: Play, Musical, Opera. 姑且称之戏剧, 音乐剧, 歌剧吧! 这种西方来的文化本身就有其复杂的演变历史, 各个不同文化时代背景创造出的文化, 很难仅用文字去叙述. 小寨剧院只是寨主把自己最爱的音乐剧与知音分享, 就如同音乐有摇滚, 抒情, 节奏篮调 ... 等之分, 音乐剧 (Musical) 何尝不是音乐的另一国度呢. <br> <br> 由於时代的转变, 以义大利文为主纯演唱表演方式的歌剧 (Opera) 就相对的较戏剧 (Play) 或音乐剧 (Musical) 式微, 但喜好纯古典音乐的知音仍认为 Opera 才是正统音乐剧的主流. 但相较於音乐剧 (Musical), 歌剧 (Opera) 就没那种让人称奇的舞台效果, 由於配合著基本的舞蹈, 因此歌剧也常被称之为歌舞剧. <br> <br> 正如其名, 音乐剧 (Musical) 所要表现的当然是以音乐来述说故事, 而为了增加吸引力及卖点, 自然融合了相当的舞台效果, 而这种表演方式自然比戏剧 (Play) 或歌剧 (Opera) 更能吸引大众. 欣赏音乐剧 (Musical) 可同时满足视听上的享受, 优美的音乐配合著炫目的舞台效果, 这也就是为何音乐剧常被称之为音乐舞台剧的原因. <br> <br> 而一种以剧情为主要表演方式的戏剧 (Play) 也在成长中, 这种以演员肢体动作为主, 配合著剧情及简单的音乐所呈现的演出方式很得一般年轻人的认同, 常常身边周遭的故事很快就能般搬上舞台. 而为配合不同表演的主题, 因此又常衍生出 Drama (纯戏剧), Comedy (诙谐剧), Dance Play (舞蹈剧) 及 Cabaret (歌舞表演剧) 等不同的演出方式. 寨主有次在偶然的机会下欣赏到由 Cabaret 方式演出的 Les Miserables, 想像一下 Les Miserables 最后一幕大合唱时, 一个人要同时要唱出合声又要唱出各个角色时, 那种夸张滑稽的演出的确是很特别. <br> <br> 说真的, 随著表演的多样化, 有些戏剧分类上的确不易, 而要用中文解释, 有时毕竟是很难贴切的, 也许将来有个专属中文机构会为外文有个统一的翻译与管理. 记得寨主有次在网上用中文搜寻安德烈洛伊韦伯, 竟然到了一个与音乐剧无关的网站, 原因是出现了关键字韦伯, 寨主百思不得其解, 终於在其中一页看到了窝瓦韦伯而了解到该网站主人将 World Wide Web 解译为窝瓦韦伯. 类似的趣事还不少, 不过这就可看出译名采用及统一的重要性. <br> <br> 戏剧, 音乐剧, 歌剧就如同电视或电影的多元化, 何不用一颗宽广的心来看待不同文化的音乐表演方式呢.
百老汇(Bradway)原义为宽街。它是指纽约市中以巴特里公园为起点,由南向北纵贯曼哈顿岛,全长25公里的一条长街。大街两旁高耸云端的大楼栉比林立,坐落着威名远扬的华尔街证券交易所,以及麦迪逊广场,时报广场等代表美国金融巨头和商业大亨的许多划时代建筑。最为醒目的是,在百老汇大街41街至53街之间汇集起了众多遐迩闻名的剧院,随着剧院的发展壮大,使这里的戏剧表演艺术取得了无与伦比的成就,进而使现代人每每提起百老汇,似乎都已忽略了它的“宽街”本义,而把它同戏剧表演艺术融为一体,使它成了世界戏剧艺术永恒魅力的象征和代表。不过百老汇可不是一家剧院,而是一条街上的几十家剧院(见位置分布图)。百老汇,是纽约一条南北向的大道,其间分布着著名的麦迪逊广场和时报广场。当年戏剧活动的全盛时期,百老汇号称“伟大的白色大道”,有过80家剧院的辉煌历史,后来娱乐业中的后起之秀不断蚕食它的地盘,到现在只余下近40家剧院了,而且像我们在分布图上看到的那样,多数都不在百老汇大街上,而是在其东西两侧,尤其是第44街到第53街之间。
百老汇简介】
百老汇(Broadway),原意为“宽阔的街”,指纽约市中以巴特里公园为起点,由南向北纵贯曼哈顿岛,全长25公里的一条长街。百老汇大街两旁分布着几十家剧院,在百老汇大街44街至53街的剧院称为内百老汇,而百老汇大街41街和56街上的剧院则称为外百老汇,内百老汇上演的是经典的、热门的、商业化的剧目,外百老汇演出的是一些实验性的、还没有名气的、低成本的剧目,但这种区分在近年来也越来越淡化,于是又出现了“外外百老汇”,其观点当然也就更新颖更先锋了。
百老汇是纽约曼哈顿区一条大街的名称,其中段一直是美国商业性戏剧娱乐中心,因而百老汇这一词汇已成为美国戏剧活动的同义语。世界上还没有一条街道像百老汇大道(Broadway)那样使人充满幻想。而今百老汇大道是美国现代歌舞艺术、美国娱乐业的代名词。每年,都有几百万的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到纽约欣赏百老汇的歌舞剧。 百老汇大道英文直译为“宽街”。这条大道早在1811年纽约市进行城市规划之前就已存在,其中心地带是在第42街“时报广场”附近,周围云集了几十家剧院。
【百老汇历史】
百老汇的历史可追溯至西元19 世纪初。当时的百老汇大道就已经成为美国戏剧艺术的活动中心。建立于西元 1810 年的 Park Theater 是现今纽约百老汇剧院的始祖, 第二间剧院 The Broadway 在 1821 才出现于百老汇大道 (Broadway) 上。百老汇在这期间的戏剧风格受到当时欧洲维多利亚风格 (Victorian Style) 的影响极大. 伴随着移民潮及多样文化的冲击,属于美国本土的剧作家及演员才在这种意识刺激下出现, 由于大部分的剧码都是改编自小说或文学品,由于著作翻印再版或改编剧码的纷争不断,第一条关于著作权法的条文于 1856 出现。
随著第一次世界大战 (World War I) 的结束, 百老汇剧院文化于 1920s 年代开始迅速蓬勃发展, 20年代末,是百老汇艺术的鼎盛时期,1925年这里的剧院达到80家至多。但这种好景却被1930年代初的经济危机而划上终止。
随著历史文化再次演进变迁, 现今的 Broadway 不仅是一条贯穿纽约曼哈顿岛 (Manhattan) 南北向的马路, 更是剧院或是欣赏戏剧的代名词。
“百老汇”实际上有三个含义:第一个概念是地理概念,指纽约市时代广场附近12个街区以内的36家剧院;第二层含义是在百老汇地区进行的演出;第三层含义是整个百老汇这个产业,这样的产业也包括在纽约市以外的地区,主要以演出百老汇剧目为主的这些剧院。 总的来说,百老汇是西方戏剧行业的一个巅峰代表,在戏剧和剧场这个行业代表着最高级别的艺术成就和商业成就。
目前所指的“百老汇区” 是指延着百老汇大道 (Braodway) 从位在曼哈顿西 41 街 (West 41st Street) 的 Nederlander Theater 剧院往北至西 53 街 (West 53rd Street) 的 Broadway Theater 剧院, 而真正位在百老汇大道上的剧院只有 Marquis、 Palace、 Winter Garden 跟 Broadway 这 4 家剧院。 其实沿著百老汇区周围林立的剧院也都归在百老汇区。
【内容和特点】
“百老汇”上演的是比较高雅的音乐剧,百老汇的表演内容多以经典剧目为主,演员的表演服从剧情需要,以群体的肢体语言和出色的音乐吟唱来表现晚会主题。百老汇表演的基调为黑色,夸张、幽默、风趣、自然、轻松、活泼是百老汇的一贯表演风格。
20世纪初,纽约人在百老汇大街两旁建起戏院,丰富多彩的舞台演出很快就成为这座迅速成型的大都会吸引人的亮点。今天,百老汇演出已经成为纽约主要舞台表演的代名词,它们不再局限在百老汇大街上,有的甚至巡回世界。”纽约之所以能成为世界艺术中心、娱乐的先锋, “百老汇功不可没”。百老汇的特点很像电影圈的好莱坞,具有极强的商业色彩和娱乐性,数百万美元的制作费、豪华炫目的舞台、功力非凡的超级明星,通俗易懂的剧情,构筑起了其音乐剧长盛不衰的骨架。
百老汇里的每个工种都有自己的演职员协会,只有成为其中一员才能取得在百老汇工作的资格。哪怕只是一个灯光师,也得争取加入灯光工作者协会。因此,在百老汇求生存的演员,经过多番打磨,即便不是主演,出去之后也会是很厉害的角色,这里的竞争实在太激烈了。”正是这种竞争,使得百老汇几代艺术家始终坚持探索,保持了百老汇优雅而健康的发展,并使音乐剧这门古老艺术萌发新活力。
百老汇歌舞艺术的特点是通俗易懂、娱乐性强;舞台布景富丽堂皇,加上各种现代化的科技手段,配合声响、灯光,使得舞台表演变幻莫测。台上演员载歌载舞,台下观众如醉如痴;气氛热烈,使演员和观众的交流融为一体。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和娱乐性。演员们身着缤纷绚丽的服装在优美动听的音乐中热情奔放、酣畅淋漓的舞蹈,使观众亲身感受到美国的文化和音乐。
百老汇没有任何艺术上的框框,也不介意这台戏是否在别的地方已搞过,它只信奉一个准则,那就是任何艺术中只要能让观众视觉得到新的挑战的东西,毫不拘泥,拿来就用。像《猫》、《歌剧魅影》等著名舞台剧,先是在伦敦西区原创,而后在百老汇方才走红。这是因为百老汇的制作人把它们买过来,加以精细再制作的结果,体现出一种绝不拒绝复制的精神。
如今,百老汇歌剧已经成为纽约市文化产业中的支柱之一。它的表演形式融舞蹈、音乐、戏剧于一体,有些剧目更是融艺术与大众品味于一体,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和娱乐性;观赏百老汇歌剧成为每一个来纽约市参观、访问、旅游的人不可或缺的节目。从目前观众的比例来看,慕名前来的外国人要超过美国人。现在,观众人数以每年3%的比例上涨,观众当中,60%的人来自纽约以外地区;许多来纽约的人的目的之一就是来欣赏百老汇歌剧,否则就是“无功而返”。
【著名人物】
百老汇艺术对于推动美国戏剧、歌舞表演艺术起到了不可估量的贡献。许多好莱坞的明星大腕都是从百老汇的舞台艺术表演起家后走上电影明星的道路。著名的好莱坞音乐故事片《音乐之声》(Sound of music)的女主角朱莉亚•安德鲁丝就是从百老汇的同名音乐剧中的表演开始,被导演发现后走上银幕,成为美国60年代的银幕偶像。现在安德鲁丝虽以年过60,但仍在音乐剧《维克多与维克多利亚》里担任女主角。娜塔莎·理查德森出生于英国著名的演艺世家,是活跃在英国电影,电视和美国百老汇的三栖明星。早年在英国中央戏剧学校学习,以后出演过多部有影响的戏剧,电影和电视剧例如《曼哈顿的女佣》《人质》《仲夏夜之梦》等。曾因在经典舞台剧Cabaret(舞厅)中的精彩表演而获得百老汇最高奖项TONY(东尼)奖。另外,好莱坞的明星也以能在百老汇的舞台一展歌喉而感到荣幸,这样的例子有著名好莱坞明星克露丝•格莲、波姬•小斯。
与百老汇同样出名的还有许多伟大的音乐家,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安德鲁•劳埃德•韦伯。安德鲁出生在英国伦敦,从小喜欢音乐。他创作的百老汇音乐剧许多都是传世之作,其中以“猫”(Cats)、“芝加哥”(Chicago)、“歌剧魅影”(The Phantom of Opera)、”最为著名。韦伯除了给音乐剧创作音乐,还给许多著名的电影配乐、写曲;如前几年风行的由麦当娜主演的描写阿根廷总统庇隆的夫人一生的影片“艾维塔”的音乐就是由韦伯创作的。韦伯不仅创作了大量音乐杰作,还成就了许多伟大的歌唱家。其中就有韦伯的前妻萨拉•布莱特曼。据说“歌剧的魅影”(The Phantom of Opera)就是韦伯为他的第二任妻子萨拉量身定做的。萨拉由于在百老汇的表演挤身于世界一流歌唱家行列,她是跨越古典与现代流行音乐的最佳歌唱演员。
【著名剧目】
百老汇上演的剧目有几十种,其中以“悲惨世界”、“美女与野兽”、“歌剧魅影”、“西贡小姐”、“国王与我”等等剧目最为出色。那里上演的剧目,往往是一演就是7-8年,10几年。
拿“猫”剧来说,从1982年10月开始上演到2000年6月落幕,上演事件长达18年之久。以1997年的统计数字显示,“猫”剧以“从现在乃至永远”(From now to ever)为广告语,为纽约市带来滚滚财源。“猫”剧上演了7397场,售出剧票3000万张,票房收入约3.8亿美元,并带动附近社区相关行业(餐馆业、酒吧业、礼品业等等)的经济增长达30亿美元。而整个百老汇地区,每年的票房总收入为12亿美元左右。每一张剧票的价钱,按照美国的人的收入标准来衡量,并不贵。如果到位于时报广场的售票处(TKTS)购买当日的余票,价格还会更便宜。
近年在百老汇演出的著名剧目有《狮子王》(1998年东尼奖最佳音乐剧得主)、《歌剧魅影》、《猫》、《悲惨世界》、《西贡小姐》等,《泰坦尼克号》(1997年东尼奖最佳音乐剧得主)因为同名电影的推波助澜而蔚成一股风潮。
《西贡小姐》系意大利歌剧《蝴蝶夫人》的越南版,讲述了一个美国大兵对西贡少女始乱终弃的故事。身为男主角,王洛勇自然大力推荐此剧。不过这台剧确有目不暇接的视觉效果,如剧末满场如假包换的直升机从舞台上起飞,令观众眼花缭乱。该剧剧情通俗感人,即使不懂英语也能了解剧情的发展。女主角弃妇式的哀怨,与其子之间的亲情,很容易打动人心。
【百老汇范围】
百老汇的公司和企业主要分为三种:第一是剧院经营商,第二是制作商,第三是节目经纪商。剧院经营商一般拥有或者长期租用我们的剧院,并负责剧院的日常工作等技术方面的要素。制作商指的是开发并创作百老汇节目的公司。他们一方面要负责获取所有的创作作品的法律权利包括知识产权等,另一方面要负责筹集资金,还要监督节目的开发过程以保证节目的成功。节目经纪商是制作商和剧院经营商之间的中间人。
百老汇是世界上最出名的大街之一,全长240公里,也是最长的一条街。百老汇最出名的一段叫做“白色大道”,这一段路虽然只有1000米长,却是纽约市大剧院的集中地。“白色大道”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在没有霓虹灯以前,这些大放光芒的灯光全部是白色的,把夜晚照得跟白天一样。
【百老汇奖项】
美国剧联于1946年以美国著名女演员兼导演安托尼特·佩雷的名字设立了托尼奖,相当于电影界的奥斯卡奖,每年颁发19项给百老汇戏剧,有最佳戏剧奖、最佳导演奖、最佳男女演员奖、最佳男女配角奖、最佳音乐剧本奖、最佳音乐剧导演奖、最佳音乐剧总谱奖、最佳音乐剧歌词奖、最佳音乐剧舞蹈编导奖、最佳音乐剧男女演员奖、最佳舞美设计奖、最佳灯光设计奖、最佳音乐剧男女配角奖、最佳重演剧目奖和特别奖。当前,此奖在美国剧院和演出人联盟以及美国剧联的领导下,由12位剧评家和学者组成的提名委员会提名,最后由戏剧艺术家组织的600多名成员投票表决得出,获奖者只领取金质奖章,无奖金。
【影响及借鉴】
“百老汇”这个词的含义在今天已经不仅限于这条街或剧院集中地,人们用这个词来指美国戏剧艺术的精粹。作为一个演员真正获得成功的标志,就是使自己的名字出现在百老汇大街一家剧院的霓虹灯广告上。百老汇同样创造了很多词汇,如“站在聚光灯下”,意思是成为公众注意的中心、成为名人。如果你的名字上了报,或者你成为人们谈论的对象,人家就说你“站在聚光灯下”。“百老汇”这个充满磨砺的地方,每天都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欢笑、泪水、骄傲、颓废在这里更是随处可见。你可能一夜成名,也可能已也有“百万富翁”变成“穷光蛋”。也许,这就是百老汇的神奇之处,只有置身于那里才会有充分体会。
位于纽约曼哈顿百老汇大街中段两旁的剧院是美国戏剧演出的中心,因而百老汇也就成了美国戏剧的代名词。任何一出戏只要在百老汇的某一剧场有了成功的演出,它就会名扬全美国和整个英语世界,甚至整个西方世界,于是该剧院就会在各地被演出。出自同样的道理,大多数在美国各地演出成功的戏也会搬到百老汇演出,然后再通过百老汇的名气向其它地方推进。
音乐剧作为上个世纪发展最快的一 项艺术成果,它的创作理念、制作方式以及市场营销策略,确实有许多经验值得我们重 视、学习和借鉴。音乐剧,顾名思义,应为“音乐的戏剧”。但实际上它还融入了大量其他艺术的元素 。就音乐而言,既有美声又有通俗,既有传统的管弦乐队,又有电声、爵士以及各类混编乐队;舞蹈语汇也是如此,芭蕾、踢踏、迪斯科、现代舞都可融入其中。音乐剧《狮子王》是美国迪斯尼公司在1994年推出的一部动画片,该剧获得巨大成功后,1997年迪 斯尼又制作了同名百老汇音乐剧。这部戏从形象造型到艺术手段的综合运用,可谓匠心 独运。皮影、木偶、杂技、高跷等一切艺术形式,只要是有利于表现《狮》剧戏剧情景 的,什么形式都可为我所用。因此,在舞台上展现出的非洲大草原雄浑的气势,野兽受 惊后狂奔乱跑惊心动魄的场面,与电影相比也毫不逊色。除了融会多种艺术形式外,音乐剧中音乐、舞蹈、戏剧表演、舞台美术、灯光、音响等舞台艺术的各个综合环节,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在我们观看的几部音乐剧中,几乎所有的剧目都给我们留了这种印象。不仅演员的表演、演唱将你深深吸引,而且每个环节都绽放出耀眼的光芒。音乐剧比传统的舞台剧更具有一种综合美感,它在视觉和听觉上给予观众的冲击力、震撼力和感染力,让人们感受到了音乐剧的无穷魅力。
如果拿早期的音乐剧作品和当代作品相比较,就会发现,从题材到内容,以及运用的艺术形式,都体现了一种与时俱进,求新求变的现代意识。这种现代意识一是创作观念上的,二是技术手段上的。
百老汇音乐剧常常让你感到它是一戏一法,没有统一的模式。每个剧目都由题材来决定风格和样式,而且总能找到最佳的结合点。将艺术性、观赏性、娱乐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是创作音乐剧遵循的原则。《现代米丽》是一部现代都市题材的音乐剧,创作者巧妙地将剧中人敲击电脑键盘的动作,非常贴切地演化成了一段精彩的踢踏舞。《MAMMA MIA》是发生在希腊小岛上的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与之相应的,它的音乐和舞 蹈也是热情奔放,充满了浪漫情怀和现代感。这种内容贴近当代生活,形式贴近广大观众的意识,是中国传统艺术最缺乏的。
百老汇音乐剧还善于运用声、光、电等现代技术手段,创造色彩斑斓的舞台效果。音乐剧的乐队都不大,多则三十多人,少则十余人,但它比传统的管弦乐队更具有表现力 和感染力,因为它把现代录音棚的音响处理技术带入了剧场。由于现代技术的运用,百 老汇音乐剧时常让你感到是一个规模庞大的乐队在伴奏。为了达到某种艺术效果,现代 舞台科技在音乐剧中也被大量运用。例如在《MAMMA MIA》的舞台上有一部隐藏的液压 平台,剧终时,平台慢慢升起,向天幕的大海延伸,一对恋人站在这个平台上走向海边 。明月、大海、恋人,创造出了如诗如画的舞台美感。在《阿伊达》中也有神奇的舞台 视觉效果,游泳池的那一幕里,演员们看起来好像是浮在池子里,而实际上他们是被吊在空中。
思考百老汇现象,还不能不说到它的推票和宣传技巧。百老汇的戏票,说起来贵得可以,二百美元一张也不鲜见。然而,百老汇的售票方式实在灵活,七八张就按团体票对待,可以打折。到了下午,时代广场前面专门有一个卖售当天剩余票的地方,一般能够买到对折票。所以在这里经常能够看到排队买便宜票的长龙。在宣传方面,百老汇在广告的设计与展示上高招迭出。有的广告甚至在开演几年前就杀将出来,铺天盖地,尽人皆知,有的暗里策划,进行极富创意的正反炒作,撩拨你的神经,激活你的好奇心,更有一种逼你没商量的路数,如给《纽约时报》版面的钱先由广告公司垫付,至于戏剧制作人给广告公司多少钱,则看宣传给舞台剧带来的上座率如何而定。被逼上梁山的广告公司只好绞尽脑汁,靠出奇制胜的“极品”广告来引发观众注意进而自愿掏腰包。像《歌剧魅影》那句煽情无比的广告词:“如果一生只看一部音乐剧,那么《歌剧魅影》是你惟一的选择。”自然容易把观众引进剧场。
【外百老汇】
外百老汇是指纽约商业性戏剧中心之外的戏剧活动,多半由一些剧团在第41街至第56街的剧院或租用的旧厅堂和地下室演出。它早在20世纪初就曾以先锋派姿态出现,主要特征是以较低成本进行戏剧实验,并为百老汇不加赏识的戏剧工作者提供演出机会。两座早期知名的外百老汇剧院都成立于纽约格林威治村。其一是1914年成立的华盛顿广场剧院,演出一些为商业性剧院忽视而具有艺术价值的戏剧,后于1919年演变成同仁剧院,在提高美国戏剧的水平方面起了很大作用;其二是普罗文斯顿剧社,由华盛顿广场剧院的一些成员于1915年在马萨诸塞州普罗文斯顿建立,旨在“给美国剧作家提供一个自由表达自己思想的机会”,1916年移至格林威治村,一直活跃了十几年,尤以首先演出E.奥尼尔的剧作而闻名。
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外百老汇曾是上演工人戏剧和具有左翼政治思想的剧作的场所,其中最知名的剧团是M.哥里利克的集体剧院。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外百老汇不仅上演新剧目,也复演百老汇演出失败的剧目,而且勇于在导、表演和演出风格上进行大胆探索,从而形成一个声势浩大的外百老汇运动。60年代,外百老汇每年约上演80多个剧目,包括古典剧、严肃剧、喜剧、实验剧和歌舞剧等各种流派的戏剧作品。 但是外百老汇在60年代后也渐趋商业化,演出费用不断上涨。一些年轻剧作家便在格林威治村的一些咖啡馆、酒吧、顶楼或教堂以极低成本演出更加新颖的实验剧。
㈡ 求迈克尔·道格拉斯演的一本老电影,主题是百老汇为一出戏选演员的
是这部1985年的《歌舞线上》
英文名: A Chorus Line
中文名: 歌舞线上
导 演: ( 理查德·阿滕伯勒 Richard Attenborough )
主 演: ( Michael Blevins) ( Yamil Borges) ( Jan Gan Boyd) ( Sharon Brown) ( Gregg Burge) (迈克尔·道格拉斯 Michael Douglas)
上 映: 1985年12月09日 美国
剧情介绍:
本片改编自尼可拉斯甩丹提 (Nicholas Dante) 的七十年代美国经典舞台剧,曾于纽约百老汇连续公演十四年,上演场次更胜《歌声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以及《孤星泪》(Les Miserables),仅次于《猫》(Cats)。故事讲述一位要求极高的导演正为新剧选角,吸引大量舞林高手前来试镜,一关又一关的考验,最后只筛选剩十数位精英,他们准备施展浑身解数,为求取悦导演,争取几个演出席位,但是众人可知道,这位导演其实是要求些甚么?
㈢ 百老汇的旋律的精彩影评
电影是文化的、艺术的、商业的、娱乐的产物,同时更是科技的产物。电影科技上的一些重大突破(例如声音、彩色、特技等),足以改变电影创作的根本面貌,扭转整个电影制作的潮流,其影响较任何大导演或大明星都来得重要。明白了这层道理,我们就不难了解为什么有声歌舞片《百老汇的旋律》能够在第二届奥斯卡金像奖中脱颖而出,勇夺最佳影片的荣誉。
在电影史上,1927年华纳公司出品的《爵士歌王》(The Jazz Singer)是第一部真正的有声片。此片是一部歌舞片,有完整的歌曲和对白,不像默片时代的歌舞片都用“罐头音乐”和音响效果作配音充数。由于本片为电影工业带来革命性的先锋意义,因此在第一届奥斯卡金像奖中获颁特别奖加以表扬。美国影艺协会第二年再将最佳影片荣衔颁予第一部作全国广泛发行的有声歌舞片《百老汇的旋律》,则是进一步肯定有声片在整个电影工业中的重要性。美国电影界在短短的两、三年内几乎全面从默片转变为有声片制作,,跟金像奖的推波助澜应该脱不了关系。奥斯卡作为代表美国电影工业的一个“行业奖”,其性质与定位益发明显了。
《百老汇的旋律》是米高梅出品的第一部大型有声歌舞片,片长104分,由哈瑞·贝蒙特导演。此片上映时标榜“百分之百对话、百分之百歌唱、百分之百舞蹈”,显见这些新奇玩意对观众的吸引力。据悉本片的制作费只花了38万美元,影片租金收益却高达300万美元,难怪米高梅公司见猎心喜,日后一连串开拍多部更大型的歌舞片,成为最具好莱坞特色的一种类型电影。
本片剧情描写两个乡下姐妹汉克(贝茜·洛夫饰)与昆妮(安妮塔·佩琪饰)到大都会纽约打天下。在家乡老朋友艾迪(查尔斯·金饰)的引荐协助下,她俩加入了当时最著名的“齐格飞歌舞团”当歌舞女郎。汉克一直喜欢着艾迪,艾迪却情不自禁地爱上长得亭亭玉立的昆妮,但碍于汉克的情面却不能有所表示。另一方面,昆妮在歌舞表演中偶然获得富翁杰克的赏识,对她展开鲜花和珠宝的追求攻势,昆妮几乎迷失其中。汉克为了尽姐姐的责任,不断对昆妮劝告提醒,不要堕入杰克的圈套。昆妮亦想回头,但她发现艾迪已爱上她,为了不想夺去汉克的心上人,竟故意又再跟杰克亲近。直至汉克发现艾迪喜欢的人是妹妹而不是自己,决定挥慧剑斩情丝,用激将法刺激艾迪,表示她一向只是跟艾迪玩爱情游戏,其实并没有真的爱他,假如艾迪不是懦夫,他应该挺身从杰克身边抢回自己的爱人。艾迪果然到杰克的舞会上英雄救美,将快要羊入虎口的昆妮救出。最后,艾迪与昆妮终成美眷,汉克则退出齐格飞歌舞团,展开自己的新事业。
本片故事结构简单,情节发展直接,人物个性鲜明,虽然显得老套,但具有一种“戏剧原型”的吸引力。日后很多好莱坞的歌舞片,基本上都受到本片剧情模式的影响。
就编导技巧而言,本片的表现相当平凡,但演员的表现却生气勃勃,热情洋溢。尤其汉克那种刚强不屈,据理力争的大无畏精神,使她的角色特别讨人喜欢。汉克以初生之犊不畏虎的态度面对歌舞团大老板齐格飞,抗议他没有公平对待她们两姐妹的歌舞试演,跟着又几乎跟排斥她们的歌舞女郎打起架来,在在使汉克显得像女强人般令人敬畏。所以当她为了成全昆妮与艾迪的爱情而忍通自我牺牲时,其表演特别感人肺腑。贝西洛夫成为金像奖最佳女主角提名者并非幸至。此外,叔叔一角将口吃者的喜剧趣味把握得相当好,也为本片带来不少轻松幽默感。
除了三角恋爱的故事得到一般观众喜爱之外,本片首次在大银幕上呈现娱乐圈幕后动态也显得相当吸引人,让平凡老百姓获得一种“窥探艺人私生活”的快感,所以票房反应十分热烈。相形之下,本片的歌舞表演就显得相当简陋,不但舞台布景多属平面构图,舞蹈编排和演出规模看来也只有“晚会表演”的小儿科水平,跟人们想象中齐格飞歌舞团的豪华气派相去甚远,只要比较一下在七年后得奖的《歌舞大王齐格飞》,就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好莱坞的歌舞片发展进步神速。
整体说来,本片的价值主要在于其历史性技术变革的开创地位,在电影艺术上的表现则显然已经落伍。例如在“电影语言”的运用上,本片首次采用了“音画对位法”(汉克在室内听到了街上传来汽车开走的声音,知道昆妮已随杰克而去,因而其脸部特写镜头露出悲戚之情,旋即决定对艾迪采用激将法,要他马上去把昆妮追回来)。这种利用“画外音”作为戏剧张力来源的电影创作手法,就是有声片带来历史性技术变革的证明。然而,导演在本片仍然采用默片时代的字幕卡来过场并交代故事发生地点,则显示他的创作意识基本上仍是保守的。
㈣ 求1929年哈里·博蒙特执导的电影《百老汇的旋律》网盘
链接: https://pan..com/s/1te6hNaw5mvTMspSoTttumg
《百老汇的旋律》是由哈里·博蒙特执导,查尔斯·金、安妮塔·佩吉、贝茜·洛夫等主演的歌舞爱情片,于1929年2月1日在美国上映。该片讲述一对姐妹花来到纽约求发展,加入百老汇歌舞团并爱上了同一个人,最后姐姐退出成全妹妹的浪漫爱情故事。两个乡下好姐妹汉克与奎妮到大都会纽约闯天下。在家乡老朋友艾迪的引荐协助下,她俩加入了当时最著名的歌舞团并当上了歌舞女郎。汉克与艾迪一直相爱,艾迪也曾提过结婚,但艾迪却又情不自禁地别恋上了长得亭亭玉立的奎妮,他碍于汉克的情面却不能有所表示。另一方面,奎妮在歌舞表演中偶然获得富翁贾克的倾慕,贾克对她展开鲜花加珠宝的追求攻势。汉克对贾克的人品极不看好,为了尽姐姐的责任,不断劝告奎妮提醒她不要落人贾克的圈套,但妹妹奎妮迷失其中,不听劝告使姐姐伤心。艾迪对奎妮和贾克约会很是嫉妒和气愤,之后向奎妮表明心思。当汉克发现艾迪喜欢的人是妹妹而不是自己时,便决定斩断情丝,用激将法刺激艾迪,表示她一向只是跟艾迪玩爱情游戏,其实并没有真的爱他,假如艾迪不是懦夫,他应该挺身从贾克身边抢回自己的爱人。艾迪果然到贾克的舞会上英雄救美,将快要羊人虎口的奎妮救出。最后,艾迪与奎妮走到一起,汉克则作出牺牲退出纽约的歌舞团,发展自己的新事业。
㈤ 求《子弹横飞百老汇》1994年百度云资源,约翰·库萨克主演的
链接: https://pan..com/s/1axaK3-LR_5x3o5o_fWMLCQ
黛比·玛扎、布莱恩·麦克康纳契、托尼·西里科、维克托·科利采奇奥、路易斯·艾波利托、吉恩·坎菲尔德、Peter Castellotti、约翰·文堤米利亚、丽莎·阿图罗、保罗·赫尔曼、Shannah Laumeister、安妮乔爱德华兹、Molly Regan、约翰·多马尼安、德欧·哈顿、托尼·戴劳、霍华德·厄斯金、贝奈·韦努塔、肯·罗伯茨、詹妮弗·范戴克、皮特·麦克罗比、约翰·霍伊特、Bruce Roberts、Patty Kathman、Rick Washburn
类型: 喜剧、犯罪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1994-09-06(威尼斯电影节)、1995-02-24(美国)
片长: 98 分钟
又名: 子弹穿过百老汇、百老汇上空的子弹
长久以来,剧作家大卫(约翰·库萨克 John Cusack 饰)都过着郁郁不得志的生活,艺术家特有的清高让他对如今腐败混乱的话剧界充满了失望之情。
为了讨好情妇奥利芙(詹妮弗·提莉 Jennifer Tilly 饰),黑帮大佬看中了名不见经传的大卫的剧本想要投资,作为前提条件 ,大卫必须让奥利芙饰演主角。虽然奥利芙唠叨的个性和蹩脚的演技让大卫深感抓狂,但在利益面前,他痛苦的屈服了。就这样,一个奇怪的剧组诞生了。
剧本的漏洞,女演员们之间的矛盾,男主演日益肥胖的身材都让大卫感到绝望,但令他惊奇的是,一直监视着奥利芙的保镖契奇(查兹·帕尔明特瑞 Chazz Palminteri 饰)在无意中展现了过人的编剧才能。在契奇的帮助下,被改写的剧本居然获得了盛大的成功,与此同时,契奇对由自己操刀的剧本展现出的病态执着和剧组里混乱的男女关系让大卫陷入了另一个困境……...
㈥ 百老汇都有哪些经典剧目,让人不看后悔
百老汇经典剧目有《猫》、《芝加哥》 、《泽西男孩》。
直到1997年的《芝加哥》 重播才最终获得托尼奖的认可,最年轻的百老汇经典。与上述三个经典的年份相比,《泽西男孩》绝对年轻。 自表演以来,他已经赢得了57个奖项,其中包括托尼奖和奥利弗奖。莱梅的最佳音轨等可以说是百老汇最快的经典曲目。音乐剧《泽西男孩》是基于1960年代美国著名摇滚乐队四季乐队的真实成名而制,并使用音乐讲述了传奇乐队成长背后的故事。
㈦ 有哪些百老汇的歌舞剧电影
《发胶》:本来是好莱坞1988年的电影,2002年被百老汇改编成歌舞剧,2007年又被好莱坞拍回来。但是“新版本(2007年版)的故事并非是1988年的重拍版,也不是2002年音乐舞台剧的电影版,而是综合了两位‘先辈’特点的新故事。”
《追梦女郎》:改编自1981年百老汇的同名舞台剧。
《妈妈咪呀》:1999年首演在伦敦,2001年登上百老汇舞台,2008年改编成电影。
《理发师陶德》:最初是一部在英国演出的戏剧,后来被百老汇改编,再后来又被多次改编成电影。最早一部由它改编的电影是在1926年,最近一部是在2007年(由蒂姆·伯顿执导,约翰尼·德普主演)。
《音乐之声》:《音乐之声》是由美国音乐剧的泰斗理查德·罗杰斯和奥斯卡·汉默斯坦二世根据玛丽亚·冯·特拉普的自传:《冯·特拉普家的歌手们》改写而成的,于1959年11月16日在百老汇的鲁德-方特恩剧院(Lunt-Fontanne Theatre)公演,1965年二十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拍的电影版《音乐之声》使它登上了世界舞台。
《窈窕淑女》:《窈窕淑女》原本是据英国剧作家肖伯纳的剧作《卖花女》改编的音乐歌舞剧。1964年发行了电影,由华纳兄弟电影公司改编。
还有《芝加哥》
《美女与野兽》是先有迪士尼的电影,然后百老汇把电影改编成音乐剧。
㈧ 跪求子弹横飞百老汇1994年上映的由约翰·库萨克主演的百度云资源
《子弹横飞百老汇BulletsOverBroadway(1994)》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https://pan..com/s/1elW-YRJ8jhx9UvvHCkTEuQ
长久以来,剧作家大卫(约翰·库萨克JohnCusack饰)都过着郁郁不得志的生活,艺术家特有的清高让他对如今腐败混乱的话剧界充满了失望之情。为了讨好情妇奥利芙(詹妮弗·提莉JenniferTilly饰),黑帮大佬看中了名不见经传的大卫的剧本想要投资,作为前提条件,大卫必须让奥利芙饰演主角。虽然奥利芙唠叨的个性和蹩脚的演技让大卫深感抓狂,但在利益面前,他痛苦的屈服了。就这样,一个奇怪的剧组诞生了。
剧本的漏洞,女演员们之间的矛盾,男主演日益肥胖的身材都让大卫感到绝望,但令他惊奇的是,一直监视着奥利芙的保镖契奇(查兹·帕尔明特瑞ChazzPalminteri饰)在无意中展现了过人的编剧才能。在契奇的帮助下,被改写的剧本居然获得了盛大的成功,与此同时,契奇对由自己操刀的剧本展现出的病态执着和剧组里混乱的男女关系让大卫陷入了另一个困境……...
㈨ 百老汇新剧《汉密尔顿》为什么如此火爆
首先,汉密尔顿作为不太为人熟知的开国元勋之一,他的故事正中美国社会一直以来有着强烈需求的民族自豪感,以及近年来愈演愈烈的政治正确文化。作为传记性的音乐剧剧本,《汉密尔顿》既囊括了宏大的历史场面,也细致刻画了每个小人物的性格特征以及喜怒哀乐。这让观众在充满自豪感的回顾美国建国始末的同时,更加贴近并了解剧中的人物,产生一种微妙的情感投射。比如说剧中除了汉密尔顿的政治生涯之外,还着重描写了他与妻子、儿子的感情,美国建国第一起桃色丑闻,以及最后使他生命终结的那场扑朔迷离的决斗疑团。历史学家罗恩-切尔诺夫(Ron Chernow),也是撰写汉密尔顿传记的作者,这样评价这部剧:“人物的戏剧性的精髓,包括他膨胀的野心、聪明的头脑、对政绩的痴迷、奋发努力的天性、滴溜乱转的眼神,以及出现失误的判断力,都被表现的淋漓尽致。”一个符合市场需求的题材,和一个错综复杂、鲜为人知的故事,这些都是《汉密尔顿》成功的前提条件。
接下来便是音乐的大胆、多样、非主流。此剧的作者林-曼努尔-米兰达(Lin-Manuel Miranda),是1980年生于纽约的波多黎各裔演员、作曲家、作词家、饶舌歌手。早在1999年时,他大二时便写出了第一版的《身在高地》(In the Heights)。 2008年,他在《身在高地》中已经开始尝试不同种类的音乐形式,将嘻哈、拉丁音乐等融入到音乐剧中,并获得托尼最佳音乐剧奖。此次他在《汉密尔顿》中的做法更是“胆大包天”,一听便知,这从头至尾每一曲的音乐类型都与传统意义上的百老汇音乐剧相去甚远。节奏感极强的饶舌贯穿始终,加上Lin-Manuel一直以来最为擅长的幽默感,满场观众时而和着鼓点、点头晃脑,时而拍掌大笑、前仰后合。
回溯百老汇音乐剧中的音乐类型,其实与发展迅猛的舞台和灯光设计比较,几十年来变化很少,算是有些固步自封,导致近几年新剧除了炫酷的舞台和电影明星的加盟之外,多少有些大同小异。起源于黑人街头文化的嘻哈音乐,虽然在音乐产业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但在主流戏剧界却一直被拒之门外。这种音乐形式从上世纪90年代中起,已经逐渐成为美国流行乐市场的顶梁柱,并在大众心中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再加上Lin-Manuel个人对饶舌的深刻理解,他从角色身上体会到的充满自由的嘻哈精神,以及他将音乐与故事无缝接合的能力,使得《汉密尔顿》这部音乐剧获得评论界和票房的双重成功。
《汉密尔顿》另一大胆的选择便是几乎全部启用黑人和拉丁裔演员,十位主演中只有一位白人演员,几十位群舞演员中也只有一位白人舞者。百老汇音乐剧选角几十年来一直颇受诟病,1902年被报纸用来形容入夜后百老汇大街灯火通明盛况的昵称“白色大道”(Great White Way)也被讥讽为是形容舞台上演员肤色的词。黑人和拉丁裔演员极少能够登上百老汇舞台的情况在这两年得到了一定的改善,比如“剧院魅影”的第一位黑人“魅影”,以及现在每部音乐剧的群舞中都会有且只有一位黑人。但是能够像Lin-Manuel一样,敢于将白人与少数族裔演员比例完全颠倒的人,在主流戏剧界几乎还是闻所未闻。在采访中,有人问他少数族裔扮演“国父”是否会让观众因为觉得不真实而频繁出戏时,他说,“我们的演员表看上去就和现在的美国一样。” 这样的演员选择初看有种不成功便成仁的壮烈,细想却发现除了能增强嘻哈音乐的表现力之外,更是跟上了“无肤色差别的选角”(Color-blind Casting)为少数族裔争取权益的潮流,以及美国愈发追求各个领域平等开放的大环境。
转自 豆瓣
作者 夏尔米米米
㈩ 有哪些百老汇的歌舞剧电影
"《音乐之声》
"
歌剧魅影
"《雨中曲》
Singin' In The Rain, 1952 年
"
《妈妈咪呀》
歌舞青春
灰姑娘 俄罗斯
"《万世巨星》
Jesus Christ Superstar,2001年
"
"《剧匠魅影》
又译“麦金托什的音乐剧世界”,Hey, Mr. Procer! The Musical World of Cameron Mackintosh,1998年
"
"《约瑟夫和他的梦幻彩衣》
Joseph and The Amazing Technicolor Dreamcoat,1999年
"
"《贝隆夫人》
Evita, 1996 年
"
"
"《巴黎圣母院》
Notre Dame de Paris, 1998 年
"
"《屋顶上的提琴手》
Fiddler on the roof, 1971 年
"
"《西区故事》
West Side Story, 1961 年
"
"《国王与我》
The King and I, 1956 年
"
"《奥立佛》
Oliver, 1968 年
"
"《绿野仙踪》
The Wizard of Oz, 1939 年
"
"《窈窕淑女》
My Fair Lady, 1964 年
"
"《变身怪医》
Jekyll & Hyde
"
"《红磨坊》
Moulin Rouge, 2001 年
"
"《你好,多莉!》
Hello, Dolly! 1969 年
"
"《野姑娘杰恩》
Calamity Jane , 1953 年
"
"《歌厅》
Cabaret, 1972 年
"
"《油脂》
Grease, 1978 年
"
"《我最爱的百老汇女主角》
My Favorite Broadway - The Leading Ladies, 1999 年
"
"《音乐人》
The Music Man, 1962 年
"
"《欢乐满人间》
Marry Poppins, 1964 年
"
"《圣诞夜惊魂》
The Nightmare Before Christmas, 1993 年
"
"《平步青云》
A Chorus Line, 另译《歌舞线上》,1985 年
"
"《妙女郎》
Funny Girl , 1968 年
"
《灰姑娘》Rodgers and Hammerstein's Cinderella, 1965 年
"《恐怖小店》《绿魔怪人》
Little Shop Of Horrors, 1986 年
"
"《威利沃卡和巧克力工厂》
Willy Wonka And The Chololate Factory,通译〈欢乐糖果屋〉,1971 年
"
"《吻我,凯特》
Kiss Me, Kate,通译〈刁蛮公主〉, 1953年
"
"《八美图》
8 Women ,通译〈八美千娇〉,2002 年
"
"《毛发》
Hair, 1979年
"
"《芝加哥》
Chicago, 2002 年
"
"《印度往事》
lagaan-once upon a time in india, 2001 年
"
"《南方公园》
South Park: Bigger Longer & Uncut, 1999 年
"
"《名扬四海》
Fame, 1980 年
"
"《爵士春秋》
All that Jazz, 1979 年
"
"《罗塞福镇的姑娘们》
The Young Girls of Rochefort, 通译《柳媚花娇》,1967 年
"
"《大家都说我爱你》
Everyon Says I Love You, 1996 年
"
"《雌雄莫辨》
Victor-Victoria, 1982 年
"
"《琪琪》
Gi Gi,通译《金粉世界》, 1958 年
"
"《最爱百老汇情歌》
My Favorite Broadway: The Love Songs, 2001 年
"
"《布鲁斯兄弟2000版》
Blues Brothers 2000,通译《鬼马兄弟2000》,1998 年
"
"《大力水手》
Popeye,1980年
"
"《白色圣诞节》
White Christmas,1954年
"
"《制片人》
The Procers,1968年
"
"《红菱艳》(The Red Shoes) (1948)
"
"《一个美国人在巴黎》(An American in Paris) (1951) 本片又译《花都舞影》或《花都艳舞》,
"
、《周末夜狂热》(Saturday Night Fever) (1977)
乔的咖啡屋
法语音乐剧Autant en emporte le vent《乱世佳人》,
音乐剧《凭什么我爱你》
《玛丽莲》
《雪狼湖》
雾都孤儿:特别收藏版Oliver Twist
音乐剧《兵马俑》,
音乐剧《蝶》
"百老汇八大经典表演:The Lion King(狮子王)Les Miserables(悲惨世界)The Phantom of the Opera(歌剧魅影)
Mamma Mia!(妈妈咪呀!)Chicago(芝加哥)
little mermaid(小美人鱼)
Hairspray(发胶)
Wicked(罪恶坏女巫)
"
百老汇音乐剧的“九宗最”1、 人性内涵最深刻的音乐剧——《悲惨世界》2、最接近歌剧风格的音乐剧——《歌剧魅影》3、最颠覆传统的现代音乐剧——《吉屋出租》4、最能感受快乐的时尚音乐剧——《妈妈咪呀!》5、最负盛名的音乐剧——《猫》6、综艺语汇最丰富的音乐剧——《狮子王》7、最感人的音乐剧——《西贡小姐》8、音乐最经典的音乐剧——《音乐之声》9、最正宗的百老汇音乐剧——《42街》
巴黎圣母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