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题材 > 电影剧本分析有哪些方面

电影剧本分析有哪些方面

发布时间:2022-12-10 19:17:37

A. 电影剧本到底有什么特点和戏剧剧本有哪些不同

影视剧本的特点
第一,“视觉造型性”,影视剧本中的一切表述,必须能够用荧幕或屏幕上可视的画面表现出来。
第二,镜头的转换、组接是影视语言的重要表达方式,其中包括“蒙太奇”手法,影视剧本还必须体现出这一特点。
第三,考虑声音因素。影视虽然以视觉形象为主要表现手段,但也是视听结合的艺术,影视剧本必须能够发挥声音的作用,才能使影片或电视剧取得圆满效果。
戏剧剧本特点
第一,利用人物的对话刻画人物性格、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
第二,符合戏剧要求,有戏剧性;
第三,选材有限制、表现要集中。
影视文学剧本和戏剧剧本的相同点:影视文学剧本和戏剧剧本一样,不是一个纯粹独立自主的体系,而是整部电影和电视创作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它的“基础”和“第一道工序”。他们的不同点,影视剧本不是供演员在舞台上扮演角色,而是为了摄制成活动的影视画面,这样就导致了它本身的独特性。

B. 如何赏析一部电影赏析电影时要从哪些方面去理解电影所要表达的内容呢

C. 电影作品的场景分析应从哪几方面入手

影视场景大体可划分为:内景、外景、实景、场地外景、特技合成景、电脑模拟景。

(1)内景——在摄影棚内,专门为影片的拍摄搭制的人工场景。这种场景的空间有限,拍摄的环境完全要布置,光线的处理可以比较细腻,拍摄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

(2)外景一大自然中自然景观的场景。这种场景的空间比较广阔,往往要选择局部进行拍摄,或者是对局部进行加工才能拍摄,由于受自然光线的限制,光线的处理要选择光线
的时机。

(3)实景——人类居住和活动的自然建筑的场景,这些场景的存在,往往不是为了影片的拍摄。这种场景空间十分真实,具有生活的气息,但是,有明显的建筑结构关系,拍摄起来也受一定的限制。

(4)场地外景一为了影片的拍摄,按一定的比例,专门在选定的自然环境中人工搭制的场景。这种场景的空间比较合理,符合影片的拍摄要求。但是对总体美术设计的要求比较高,也会受到自然光线的限制。

(5)特技合成景——人工搭制的,用于配合特技拍摄的小比例人工场景。这种景一般是模型的景,需要与实际的自然场景拍摄在一起,美术设计的透视、比例十分的重要。

(6)计算机模拟景——利用计算机(数字)技术创造的虚拟现实的场景环境。

影视中场景的意义在于:

1、场景决定影片的风格,我们常说,外景利于影片的气氛;内景利于影片光线的运用;实景利于影片空间表达。简单的说就是:外景出意境,内景出戏,实景出调度。

2、场景影响影片的空间感觉。

3、场景制约人物的造型,外景使人物的表达更有环境依据,内景优化了摄影的造型元素,更有利于人物出戏。

4、场景关系到影片的影调构成,不同的场景可构成不同的影调效果。

(3)电影剧本分析有哪些方面扩展阅读:

分析一部电影:

一、主题

主题的两方面层次:

①影片内容或影片的作者想告诉我们的内容。

②通过对电影的主题、立意及试听形象表达的理解,我们感悟到的内容。

二、结构

结构——是影片的组织排列的方式和叙事组合的构造,影片的结构、框架,就是电影的风格。

1、电影的剧作结构、电影的叙事结构、故事的结局基于以下四种存在模式:①情理之中,预料之中。②情理之外,预料之中。③情理之中,预料之外。④情理之外,预料之外。

但无论哪样的一种结局,都会充满了“因果关系”、“偶然关系”、“必然关系”和“戏剧关系”的味道,都会有一种人为主观的因素。

现代电影的剧作结构,往往有很大的随意性和变异性,重点的表现在剧作中的合情合理的处理上,有的合情不合理;有的合理不合情;但是,从大多数的影片的结构上分析,合情比合理更为重要。

2、情节结构分析:电影情节的编排,往往是依据于人物的心理线索和发展,以往的“戏剧式”电影叙事,对于精巧的外部情节的设计和设置是十分依赖的,影片最终结构的选择与确定,一定是有利于影片的主题,有利于人物的塑造,有利于风格的体现,有利于叙事的多样化。

三、人物

电影中的人物是叙事的核心,是矛盾冲突的焦点,是影片造型的基础。

人物的表现主要有:

1、人物外形表现——影视中非常重视其服装、发型、化妆的处理,人物外形不但要符合影片叙事还要有鲜明特征。

2、人物景别表现——影视中往往充分利用镜头的景别,着重对人物进行心理、情绪、表情的描写。

3、人物形体表现——人物的形体处理不光是为了叙事,为了场景,更是为了人物形象塑造。

4、人物位置表现——影视画面中的人物位置在人物塑造上具有特殊意义,有的人物在画面中是居中处理,有的居边处理,有的卡头卡脚处理。

D. 剧本课笔记(五):常见优秀剧本结构分析(2)

一个激励事件。极端的大事件。

电影的发展部分是占据篇幅最大的,主要表现矛盾的不断推进和冲突的不断加剧,由冲突而出现矛盾,由矛盾而出现转折点,从而形成情节发展。

故事发展的内在动力是 矛盾 ,由于内心冲突、个人冲突、人与外界的冲突的客观存在,人物的 主观期望与客观结果 往往大相径庭,从而使期望结果和结果之间裂开一道鸿沟。

一般来说,发展部分起码需要 三个阻力 才能充分展开故事,也就是说至少需要 三个重大转折点 才能到达故事主线的终点。

好莱坞格言:电影讲究的就是最后的20分钟。故事高潮是电影可以大做文章的一环,是全片最精华的地方, 决定着故事的主题 。

发展是为高潮作积累的,高潮部分通过两难选择以及最后的行动来完成 主要人物的性格塑造 ,以及 解决故事中的主要矛盾 。是主角最高光的时刻。

高潮部分是 故事的转折点 ,通过情节的设计带来一个 出人意料 的转折点,让一个故事骤然走向辉煌的结局。

当高潮过去, 主要矛盾和主要悬念最终解决 ,主要人物的性格最终完成,故事重新出现了一种 平衡和稳定 ,这就是结局。

开放式结局 ,带来无限可能性,给予观众想象的空间。好的影片结束了,但故事可能还在继续,给人留下回味的空间。

开放式结局不等于没有结局。

三幕式结构又叫戏剧性结构、冲突性结构,这种讲故事的方式与亚里士多德阐释故事的基本要素(即开端、中段和结尾)一脉相承,尤金·史克莱伯将它称为“结构精良的戏剧”。

希德·菲尔德在 《电影剧本写作基础》 中阐释了三幕式结构理想剧本创作模式,大部分好莱坞影片都是这个模式。

经典的三幕式结构意味着在电影的 一些特定时刻会出现一些有着特定功能的特定事件 。

第一幕: 开端-建置(为主人公建立一个行动目标)

第二幕: 中段-对抗(主人公为了这个目标而努力*阻力;努力*阻力……)

第三幕: 结尾-结局(主人公最终实现了行动目标)

第一幕是开端,旨在铺陈,相当于引子,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时代、地点、社会背景等。主次要人物依次登场。主人公兴趣爱好等。

在第一幕结尾要有一个 情节点 ,就是一场“事故”或者一件“干扰事件”,让主人公脱离正常的生活状态。

第一幕的落幕代表了 冲突的锁定 ,也奠定了主人公的行动目标,以及事件发生的方向,一般都是主人公做出的一个 似是而非的选择或者决定 。

第二幕是故事的主体部分,称为对抗部分。人物此时有了 需求和目标 ,为人物 设置屏障 ,这样就产生了 冲突和矛盾 。

主人公在这一阶段 遭受较大的磨难 ,且对抗的 难度不断升级 ,形势和情节变得更加复杂,直到事件到达 极端荒谬、不可避免的时刻 。

在这个时候,故事的 所有线索都汇集到一起 ,所有虚构的情节、情景以及 关于人性的启示性看法 等也在高度的戏剧性效果中呈现。

第三幕的目标是解决冲突,在结尾主人公会做出一个观众不会做出的决定,于是变成英雄,让观众产生崇敬的心态。主题升华。

三幕式结构呈现出一个人从开始到结束的旅程,他经历几个重要的转折,并且 旅程可能回到原点,但内心一定有所改变 。

E. 导演应该怎样分析剧本

剧本分析的主要内容

一、确定剧本的主题思想即剧作者通过剧本要对生活说些什么。它是含蓄地隐藏在故事和人物行动中。有的剧本思想立意不止一个,也有的不是单一的,而是多义的。

二、事件、事实及段落划分

1、事件的寻找
事件就是“戏眼”,即戏的核心。找到并抓住它,每段、每幕乃至整个戏的重心就会清楚,导演才有能力去表达。
在一幕戏中可能只有一个事件,也可能有一个以上的事件。还有两个连续发生,而且发生的时间接近,前一个事件导致第二个事件的发生。
2、事实的寻找
事实分类:1、与人物有关的;2、与规定情境有关的;3、与剧情(情节)发展有关的。
3、划分段落
划分后命名(内容概括,明确段落中的主要行动:人物名字加动词)

三、人物及人物关系以及形象系统

人物分析:
1、 人物的价值观念
2、 人物的情感方式
3、 人物的思想方法
4、 人物的欲望
5、 人物的心态
6、 人物的历史对他产生的特殊影响
7、 人物的行为方式
8、 人物的生理状态
9、 人物的语言与形体特点

人物关系的分析:

① 社会关系:与其他人物的关系怎样?他的历史,他的经济地位,他的意趣与向往是怎样的?这些都可以从台词中找到依据。更重要的是从他周围的人物的台词中去找。如,别人对他的评价,介绍,议论。指责,以及在别的人物与他直接冲突的台词中去找。这样,便可以找出这一人物的行为逻辑性的规律来。
② 分析人物对剧中所发生的事件的态度与表现
③从剧本结构上看作者对他的安排,在全剧中他都有些什么直接行动?在剧本的冲突中,他是站在哪一方面的?
④作者的人物说明与舞台提示,对他都说了些什么?关于他的仪态,服饰,生理等方面都有些什么特点与表现?

剧中人物,各个人在剧本结构中的位置不同,任务不同,所以有轻有重。有的是“主体结构性人物”,他们推动剧情发展,展开矛盾斗争,行动性较强。既起故事性作用,也起情节性作用。有的是“一般情节性人物”,他们揭示环境某一方面,补充说明人物关系,或陪衬主体,丰富主体和内容、或适当应剧情结构需要,帮助矛盾冲突的进展。他们的任务相对比较轻松一点,甚或有的任务很轻,作家对他们的着墨不多而已。可是,他们都是必不可少的剧中人物。

既然是“人物形象系统”,则又需要从角色互相关系的角度来区分他们是“贯串动作”方面的人物还是“反贯串动作”方面的人物。把相对立的两个阵营系统分开,更能有助于处理矛盾冲突和突出主题思想。

而反贯串动作方面的人物是:

在形象系统中,更包括某些不出场的人物,以及包括某些重要的物件,动物等。他们在剧本中也占有一定的形象意义与形象分量。它是属于剧本的完整的形象群的。

如:在剧中几次出现的“信件”;如:原剧中没有出场的弗捷里柯.拉斯波尼等等。他们要么在剧中有着象征意义,要么直接与主题内容有关,与情节发展有关。

一般地说,“主体结构性人物”他的行动都是贯串全剧,是基本人物,作家对他的策划总是比较深些,有大量细节充实他,所以较为立体多面。而“一般情节性人物”占剧本的篇幅少些,描写也不可能很细微,只能是半立体的,还要在分析中以理推情,加以丰富与补充。有些戏特少的人物,则往往近乎于平面或剪影式,则需以大量直接间接生活经验予以充实、补充。这就得从其少量的台词中寻觅着隐约的感受,作为开展合理想象的根据。

同时,我们分析人物形象,研究角色性格,对于语言要特别注意。因为语言是表达人物思想的具体工具,角色的思想、意向、思维、冲突……都是通过语言表现出来,人物间的相互交流也是通过语言而沟通的。在语言中最能反应出人物对事、对物的态度,人物说话的方式,正是我们理解他的一把钥匙。而且作家的创作风格特点,也是从语言中予以体现的。我们在人物语言中,可以发现关于他们的阶级和时代的特色,还可以得到某些警句、哲理,更提供深一步理解角色思想深度与高度的线索和素质。至于人物的社会地位、职业特点、文化程度、知识兴趣、民族气质,更容易在语言中揭示明白,可以直接让我们领会与了解。

四、矛盾冲突

有相互的行动就会有矛盾冲突,一部戏中会有多个矛盾冲突,要清楚整个戏中有多少对矛盾冲突,更要注意主要的冲突。

主要冲突就是全剧中最大的冲突,冲突的双方的行动是全剧发展的动力,没有了这个冲突全剧的其它冲突就成了支离破碎的片段。如《雷雨》有许多对矛盾冲突,最主要的是蘩漪与周萍的冲突。没有了这个冲突,整个戏就不能展开。

一对人物的冲突——《雷雨》;生存与生存环境的冲突——《茶馆》等等。

五、主线与辅线

是叙事的线索。是否构成线索要看它在全剧中是否有延续性。大多数的主要冲突在叙事上也是主线。不同的是,次要冲突可能有多个,但辅线的线索不会太多。搞清二者的孰轻孰重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主线一般要承载剧本的思想立意,但更多的是故事的主要发展线索。如:蘩漪与周萍是主线,周朴园和鲁侍萍是辅线。

六、贯穿行动、反贯穿行动、最高任务

贯穿行动:全剧的贯穿行动,剧中人物在这场斗争里追求一定的目的,而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就采取了一系列大大小小的行动。这一条奔赴同一个目标、贯串整个剧本、或此或彼地囊括了全部登场人物的行动线。它往往是全剧的推动力。
全剧的贯穿动作与角色的贯穿动作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人物的贯穿动作:人物在追求这一主要目标时所采取的最基本的行动,他的贯串全剧的基本行动性的内在意向,即角色的贯串行动。

全剧的反贯串行动:那些反对这个目标的人物,也要采取一系列的行动(反行动),因此,就出现了一条反行动线。也就是与全剧贯串行动相对立的行动。

最高任务:

人物的最高任务:人物的主要生活任务,他所追求的最终目标。
全剧的最高任务:主题思想的深刻化,就是主题思想在行动中的具体化(行动着的主题思想)。就是全剧贯串行动的目的,是剧作者的立意所在,从内涵上讲等同于主题思想。
演出的最高任务:

七、剧本结构

1、按时序分:顺时序叙述、倒时序叙述、二者结合交叉进行
2、按时空分:现实时空、现实时空 心理时空、由过去时 现在时 将来时组成的多重时空、在同一时间展开多个空间
3、按结构分:单线结构、复线结构、散点结构、套层结构八、风格

狭义的风格:风格是一位艺术家的作品内容和形式的独创性,是他的作品中内容和形式统一的特色。是由于作者的个性造成的。

广义的风格:是概括了某一历史时期许多艺术作品共同具有的形式和内容的特点的。它往往是因某一历史时期经济、文化、政治等各方面的影响而形成。这种形式也不尽相同,有的是作者自觉地树立一面旗帜,有自己的纲领,如象征主义戏剧;有的是作者不自觉的形成了一个创作流派,这个流派虽然没有宣言,但不约而同地会有相同或相近的风格,如荒诞派戏剧。

无论那个作者或什么流派,都涉及到“形势与内容的关系的特点(或特色)”这个关键所在。这个关键所在可以将它认为是作者对艺术如何反映生活所运用和把握的一种表述方式。
导演对剧本风格的分析会使得导演理解剧作者如何去看待生活,又如何用自己的形式来表达对生活的看法,这也就帮助导演理解了剧本的艺术特点,从而对未来演出艺术特色的创造提供了更坚实的基础。

演出风格:演出风格就是这个剧目演出特有的艺术特色。它包含了创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对艺术与生活关系的态度,对演出所期望产生的审美效果。如现实主义的——表现主义?生活化——艺术化?煽情——思索?

演出风格由演出中的多个创作因素组成,各个创作部门都会有自己的风格,他们都要服从演出的整体风格,而其中表演风格在演出风格的确立上起决定性的因素——表演风格决定了演出的风格。九、体裁

“喜剧是将那些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实际上鲁迅道出了体裁的定义。“体裁就是基于对现实的态度而产生的对题材的特定的解释……体裁取决于对事件的态度……”——古里叶夫
体裁就是对待剧本内容的态度以及他希望观众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剧本里的人和事。
导演对体裁的分析将决定他未来打算让观众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演出,来观照演出中的人和事。

体裁会对观众与演出之间的审美距离产生影响。
演出体裁就是创作者对这个演出剧目中的人和事的态度,同时也是希望观众在看戏时所采取的态度。另外,体裁还是决定观众观剧审美距离的因素之一。比如,演剧采用了喜剧的题材,那么创作者无论自己还是希望观众对演出中的人和事的态度是超然的,是俯视的目光,是高于剧中人的一种关照。同时,喜剧的体裁由于人类多年形成的演剧和观剧经验,它的演出中的人和事可以是夸张的,不用严格的生活逻辑去比量的。表演的体裁决定整个演出的体裁感。

十、剧本背景资料及剧作者资料

1、有关剧作者本人的经历、生平、传记等。
2、剧作者的其他作品。
3、有关剧作者及作品的评论。

十一、规定情境

1、人物所处的特定的时空环境,包括大的背景(时间的、空间的、政治的、历史的、文化的、经济的、民族的等等)和具体的时间、地点。
2、在这个特定的时空环境里的人物行动(人的生活目标、意向、欲望、资质、思想、情绪、情感特质、动机、对待事物的态度)。
3、在这个特定的时空环境里的人物心理状态(同2)。
4、特定的人物关系(外部规定情境就是剧本的事实、事件,也就是剧本的情节格调,剧中生活的外部结构和基础)。
5、已经发生的事实。
6、事件。如何认识规定情境:

首先要对剧本作深入、细致的研究。从每一段、每一场、每一幕到全剧,从局部到整体去研究。再返过来,从整体到局部、从大到小去研究,这个过程往往要反复进行。总之,规定情境所包括的六个方面都要研究,尤其是“在这个特定的时空环境里的人物行动”和“在这个特定的时空环境里的人物心理状态”要与演员认真研究。仅有研究是不够的,二度创作中最重要的是想象。想象一是要将文字的东西变成可视、可听的形象;二是要把那些原本模糊的、大致的东西具体化。这种想象也可以说过是对剧本的开掘。只有通过研究和想象才能使规定情境逐步在导演心中清晰起来。

如何使规定情境尖锐化:

规定情境是否尖锐往往决定一部戏是否有真正的冲突和人物的选择,也决定了戏是否好看。尽管剧本对规定情境有所限定,但导演仍要用富于想象的创造力来使规定情境更加尖锐,当然这种想象的基础是来自于对剧本的深入研究和开掘。

1、让人物的行动更积极。
2、抓住人物关系的特殊性
3、发掘事实、事件对人物的作用
4、从丰富和厚实的背景中寻找和产生动力

规定情境的变化:

规定情境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人物行动的展开,人物关系的变化,时间的推移等等,都会使之发生变化。尤其是事件的发生往往会让原有的规定情境产生巨大的变化,甚至发生逆转。所以,要特别感受事件对于规定情境的作用。

F. 剧本课笔记(五):常见优秀剧本结构分析

一种文学形式,是 戏剧艺术 创作的文本基础,主要由 台词和动作指示 组成,编导演员及各部门工作人员根据其进行创作和演出。

电影、电视剧、短视频等的剧本。

电影是一种 视觉媒介 ,观众看到的都是 由画面拼出来的故事。 小说是抽象的,靠读者的想象;电影是具象的。

电影剧本重在 描述画面 ,用语言指示环境、人物动作,将人与景置于戏剧性的结构(冲突)中。

戏剧剧本以 舞台演出 为前提,编剧要考虑时间和空间限制,因此语言交流和身体动作是关键,而电影剧本 以文字描绘画面 ,更强调 视觉形象 。

小说中,戏剧性动作常发生在主人公的脑海中,读者则在偷窥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感知气思想、情感和记忆。电影剧本中,人物大脑中的思想必须付诸行动,任何内心情感都要用戏剧动作表现出来。

例子: 小说语言和剧本语言

电影剧本是用一种僵硬的方式将 看得见的信息 标注出来,本质上说电影剧本如同 操作手册 ,编剧应当尽量用 语言、动作、戏剧冲突 推进故事,能够让大家清楚明了地执行, 把语言变成画面 。

传统上,戏剧结构基于人物和时间,包括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每一部分作用不同。

节奏问题。

戏剧以一个激励事件作为开端,它是故事讲述的第一个重大事件,是一切后续情节的首要原因和动机,使其他要素开始运转起来。

开端不能太小,人物要经历一个比较大的事件,不能是无伤痛痒的事情。

激励事件,通常被称为催化剂,是故事弧线的关键,不仅推动主人公进入情节,制造冲突,设定目标,同时为角色的成长提供发展路线。

开端使主人公不得不做什么事。彻底打乱主人公原本平衡、平静的生活,打破生活中各种力量的平衡。接下来的情节是主人公以适当的方式对生活平衡的打破作出反应,使其恢复平衡。

某人最怕的事情偏偏就发生了。对主人公的影响非常非常大。

1、出现时间靠前

激励事件的出现时间一般在故事的前四分之一段,必须要激励事件来增加吸引力。

2、足够重大

激励事件不能是捡了个钱包、老友相聚、丢了工作等人生小事,必须是把主人公 逼向绝路 或者 人生巅峰 的一个极致事件。矛盾越大故事越好看。比如西虹市首富里主角要继承一个亿。出现戏剧效果。

3、必须发生在主线故事上

激励事件不能发生在番外背景故事中,必须是发生在主角正在经历的线性事件当中的最为重要显眼的一个时间段来呈现给读者。要在逻辑线上。

4、可正可负

激励事件对主人公来说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不一定都是麻烦。但这个事件最后的导向都是 故事想要表达的主题 。

主人公要在最短的时间内遇到一件事,然后才会进入发展阶段。

今天就先记这些笔记吧。

好几天没有学剧本课了,主要是这周实在太忙碌,周二周五要听公共经济学的课,要看文献想问题,周四要高微考试,周五还要监考,今天才改完试卷,发现评分标准可能不太好,分数不太好看,在老师的指点下,准备明天再调整一下。

明天继续听后半段的剧本课。周末把拉下的事情都补起来。

加油呀!

G. 点评一个剧本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

首先定位它是属于哪类剧本
一般的以应用分为的剧本:话剧剧本,课本剧本,电影剧本,电视剧剧本等,小说剧本,相声、小品。
以按剧本题材,又可分为 :喜剧、悲剧、历史剧、家庭伦理剧、惊悚剧。
每类的剧本各都有千秋。
再确定它的格式是否正确的,最基本的也是其格式,不然就不显得专业了。
正确的格式如下:
场景说明要黑体,时间地点要黑体,居左
场景中出现的音效要黑体标出
第一次出现的人物名要黑体居中
人物的对话要居中,两边留空,不同人物的对话要另起一行
标明摄象机的关系
标明场景的切换,“切至”就是硬切,“化至”就是加转场的效果,全部居右
如有特效运用,也要用黑体标出

再者就看它的主题思想够不够突出,情节设计是否吸引人,人物塑造的个性,而字文字表达,也是比较重要的等等。

能传世的剧本,其思想主旨能多方面的解释,比如莎士比亚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其中心思想也充满着了预测性,表达的比喻如此为巧妙。

H. 好的电影剧本具备哪些因素

一个电影剧本就是一个由画面讲述的故事。这里面有两个要素,一是用什么,二是讲什么。用画面讲,讲故事。那么,如何用画面讲事情呢,下面几个简单的细节就可以说明。例如:香,电视剧可能会让剧中人说出:真香啊。电影中,你尽量不要这样用,你最好要让人看到,你可以让你的人物深深地嗅一下,微闭一下眼睛,这样就解决了。再如讲一个人激动。比如,一对曾经的恋人,因某种原因分手,几年后各自成家却巧遇,他们到小餐馆吃饭,说到动情处,男人会怎么反映?电视剧中可能会哭着说些其它话。但在电影中,我会让男主人突然大喊:老板,再来一瓶白酒!从另一个角度来定义,一个电影剧本是关于一个人或几个人,在一个地方或几个地方,去干他或她的"事情"。很多人会把电影剧本与小说、戏剧混起来。电影是看的,不说一句话也行。以前的幽默片就是很好的说明。但一定也要让人的耳朵热闹,只是不一定要听人说话。听音乐,讲情绪,所以它是一种视觉艺术。电影是把一个基本的故事戏剧化了,打交道的是图像、画面、一小片和一小段拍摄好的胶片:一个钟在走动、一个窗在打开、一个人在看、两个家伙在笑等等。电影剧本的共同点是结构电影剧本,一个故事是一个整体,其中的部分是:动作、人物、场景、片段、第一幕、第二幕、第三幕、偶然事件、情节、大的事件、音乐、地点等,都是编剧故事的部分。结构就是把部分安排好组成一个整体的东西。比如一张桌子的结构就是一张桌面加4条腿。在这个范围内,无论是高矮宽窄圆方长或者玻璃的木头的塑料的,统统逃不出一张桌面加4条腿这个结构。电影剧本有一个开端、一个中段和一个结尾,也就是一、二、三幕。第一幕:建置,也就是开端通常会用30分钟来建置这个故事、人物、戏剧性前提、故事的情境等,并且建立起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之间的关系。这30分钟里,前面的10分钟最为重要。一般来说,在前面10分钟里,你会做出是否喜欢这部电影的决定。这10分钟里,你要展示你的主人公是谁,主要人物和比较重要的次要人物都要出来。如果这个人不得不在后面出现,那你要让他在前面露个脸,让观众有个比较深的印象。比如说一个侦破片,如果罪犯不得不要隐藏在后面,那就要在最前面晃一下.一句话,这个人物到底想做一件什么事,电影的全过程是想办法阻止主人公去做成这件事,但主人公最终战胜了这些障碍。第二幕:对抗用60分钟来讲述主要人物遭遇和征服了一个又一个障碍,最后实现和达到了他的或她的戏剧性需求。比如,《亡命天涯》,这个人物就是被他的戏剧性需求所驱动:他要将杀害他妻子的凶手捉拿归案。有了人物的戏剧性需求,我们就可以设置一道又一道障碍,这部电影中最大的障碍,是警察认为他是凶手,这样,他就面临了两大任务:逃亡和缉拿真凶。第三幕:结局结局并不意味着结尾,结局意味着解决。故事是如何解决的?你的主人公是死是活?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等等。结尾是剧本中结束全剧的一个特殊场景、镜头或段落,它并不是整个故事的解决。电影剧本和小说不同,电影的结局是已知的,设定好的。只有这样,才能根据结局,来设置障碍。秋菊要去讨说法,那就要想办法弄些不让它讨到说法的障碍,让她去解决。这样,就会产生戏剧矛盾,电影就能进行下去。因此,主人公解决障碍是电影的最重要过程。人物如何塑造人物是电影剧本的基础,它是你故事的心脏、灵魂和神经系统。在动笔之前,必须了解人物。影视剧中一个人物刻划好了,电视剧就活了,人物性格刻划,首先要确定你的主要人物。然后把他的生活内容分为两个基本范畴,内在的生活和外在的生活。

-----------------------希望可以帮到你

I. 电影剧本包括什么要素action, scene heading

电影剧本的构成只有四个基本要素:场景描写 (Scene)、人物(Character)、对话(Dialogue)和动作描写(Action),要明确区分。

一般术语∶

1、远景(WIDE SHOT)︰多用来交代周围的环境。

2、特写(CLOSE UP)∶使观众仔细看清楚某人或某物,并将周围环境完全排挤出画面。

3、跳离镜头(CUT SHOT)∶使观众的注意力跳离主要动作一段短时间,接到另一个镜头。

4、溶(DISSOLUE)∶将淡入和淡出结合,使前一影像叠在后一影像上。

5、拉近镜(ZOON IN)∶将原来中景或远景的镜头,突然快速变焦距,变为大特写或普通特写。

6、接开镜(ZOON OUT)∶由大特写或中景特写,突然变回中景或远景。

7、角度对准(Angle on)∶比如 BILL走出便利店,相机对准 BILL。



电影剧本基本格式:

1、首先要写出时、景、人。

2、在描写情态时,先用三角式符号放在前面。

3、对白是顶格写出人物简称,然后加上冒号。剧本跟小说不同,剧本的对白不需用引号。

阅读全文

与电影剧本分析有哪些方面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音乐剧电影发展 浏览:23
剧情类短视频和微电影的区别 浏览:122
电影有带羊人电影都有哪些 浏览:840
神龙电影全集完整版 浏览:413
异常性的游戏电影百度云 浏览:488
神是电影迅雷下载 浏览:955
黎明枪电影有哪些 浏览:458
电影吸睛风西瓜视频 浏览:313
谈判专家500万谈到10万电影叫什么 浏览:536
集五福微电影望 浏览:625
时间见证电影简介 浏览:779
生死狙击之游戏电影在线观看 浏览:136
南昌东湖区哪个电影院好一点 浏览:569
电影没花儿香哪个台放 浏览:925
微电影佛本是道 浏览:733
美国派露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766
最新电影总部qq 浏览:545
一部美国电影时间 浏览:156
无锡大世界影城电影观影年卡 浏览:19
上海滩电影那个女的 浏览: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