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影评——《过昭关》
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故事,没有什么起伏与波澜,只有生活的平静与几分淡淡的忧伤。故事以祖孙二人的行程为线索,一老一幼,白天与夜晚,遇见失意的青年、困在路上的司机,“失语”的养蜂人,而风餐露宿,舟车劳顿,见到曾经救过他的战友,只是说了几句话,再平常不过的几句话,或许总想着还有再见的可能,或许怀有战友会好起来的希望,或者这部电影还隐藏着一个关于“语言”的问题,总让我想起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为了寻找一个能够说话的人而离开家园,而电影中的“哑巴”大叔,因为自己年轻时的一句谎言,父亲与大哥皆死去,尔后便也不再讲话,养蜂人因为咽部的手术,只能借助以其说出机械般的话语,而他一个人养蜂本身也是出于失语状态的,“失语”总是隐含着孤独,那是一个人完全占有的孤独,正像《过昭关》中的唱词,这唱词或隐或显地串联起老人的生活,文革记忆、饥饿记忆,一个人曾经的九死一生,如戏中人一般品尝着世间的酸辛与彻底的悲凉与孤独。但这悲凉底色的外显部分则是最为动人的温情,动人而不矫情。无言却善良的哑巴大叔把车借给老人,老人用最朴实的道理劝慰失意的年轻人,对大车司机完全的信任,对哭丧女人的同情。祖孙二人相处的点点滴滴,在车上对儿子表达的歉意……无一不触动着我们的心。大雪落下,电话铃声响起,静坐门前“我好比哀哀长空雁……”
Ⅱ 《过昭关》的电影影评
昨天在家看了在第32届金鸡百花奖上多次被提名的《过昭关》的电影,电影讲述一位在河南农村的孤寡老人李福长,在暑假期间带着骑着电动摩托三轮车带给着7岁的孙子上三门峡看望生病的老战友,一路上发生的人情冷䁔,故事平淡真实,引人深思,有几处我竟不自觉潸然泪下,
故事开头,77岁老爷爷的儿子在河南周口市打工,由于工作繁忙,老婆二胎临近生产,无暇兼顾7岁的儿子,故把儿子带回老家给77岁的孤寡老人代看,并交待照看事项(按照城里的要求照顾,例如:每天洗澡、点蚊香、擦痱子粉,洗澡要用沐浴露等等)老人认真仔细的聆听,并按照要求照看自己的孙子,相处第一天,爷爷问孙子,你班里的同学暑假都做什么呀,孙子回答,都到处旅游去了,有去北京的,有去西安的等等,言语中流露出羡慕之情,爷爷看到孙子也想出去走走,就提出是否愿意一起去三门峡转转,孙子立马开心起来,第二天爷孙俩就带好路上吃的、用的、穿的出发了,
刚走出村口,由于乡村道路狭窄,爷爷就给迎面而来的小汽车让道,自己的三轮车顺势下到田地间,导致三轮车故障了,于是2人推着车来到镇上维修,维修的老板感叹到,2人要骑着电动三轮车开400多公里,要开4-5天,建议不要出行,不安全,老人听了听,没表态,由于自己电动车的故障,老人回到家借来了隔壁哑巴大爷的电动摩托车,通过试骑后,爷孙俩再次出发三门峡,一路上爷爷细心照顾孙子,晚上穿上衣服在三轮车里睡觉,孙子害怕鬼,爷爷给孙子讲了一个事故,人们在没有看到老虎前非常害怕,在看到后居然就不怕了,怕鬼也是一样的道理,故事虽然简单,但是道理很朴实,害怕的事情是因为没有去经历,所以在心中给自己设定了害怕的假设,当真正去尝试的时候,其实就已经不怕了,凡事都要勇敢的踏出第一步,第二天天亮,2人继续前往,来到一位小树林短暂休息,遇到一位创业失败的年轻人在河边钓鱼,孙子问年轻人,这里有鱼吗?年轻人说这河里根本没有鱼,但是天真的小朋友还是想钓鱼,爷爷为了满足孙子的愿望,用最古老的办法给孙子做了一个吸引鱼上勾的道具,最后真的钓到鱼,老人发现年轻人脸上有不阅的表情,便热心的询问起来,年轻人透露出了自己的苦恼,借家人亲戚的钱创业失败,合作伙伴自杀,害怕面对家人的谴责,老人给年轻人讲了一个自家兄弟想到残杀的例子,告诉年轻人,事情都是自己给定义的,你怎么想,他就会如何发展,你往好的方面想,他就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年轻人瞬间明白,自己要去勇敢的承担这一切,
途中爷孙俩又遇到了长途大卡车司机因车故障,站在路边寻求帮助,路过的小车没一人愿意帮忙,老人好心停驻给予支持,大货车司机感受到了人间冷䁔,打破了以前旧观念里面的世面上大多数人都是见死不救,不愿意帮助他人的现状,老人用他的一言一行给大家做出了表率,告诉我们凡事往好的方面想,如果真的遇到困难了,我们利用自己的一已之利帮助他们,让他们走出难关,世间将会变的更加美好,同时爷爷的言语行动也无形中感染了孙子,让孙子也从小学会帮助他人,热心回馈,凡事不要害怕,积极去面对,
电影的最后老人与孙子到达了三门峡,虽然被警察带回派出所,爷爷儿子因找不到老人和小孩心急报警,警察在三门峡找到了他们,但是一路的行程也是非常值得回味,最后老人独自来到医院看望生病的老站友,老战友感动至深,回到老家,老人听闻老战友无憾离世,没有落泪,座在门口看着老照片中的战友,4人中,已有3人离世,仅留他一人在世,也许他早已看透了生死,只愿活在人世间的时候,能够给这个世界留下一丝美好!
Ⅲ 《过昭关》观感
星期日,看见9.3分的高评让我又看了一部电影《过昭关》。
这是一部写实到近乎纪录片的电影,人物,背景,声音均是原声态。
故事很简单,就是一位77岁的老爷爷某日得知一个远在千里之外的老朋友病重的消息,为了见老朋友一面,他和7岁的孙子开着一辆简陋的小三轮花了四天的时间去探望老朋友。
小三轮无遮无挡,小孙子天真无邪,老爷爷年老体弱,一路风餐露宿,途中遇到车子陷入泥地和车子没油时都需要一老一小自己推车。所幸一路上他们也遇到不少热心人,也帮助了一些人,让人感觉到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以待是一件多么温暖的事情。
做为一部公路电影,通篇没有任何紧张刺激的场面,平淡而又真实的镜头让人看着看着眼角就溢出了眼泪。
老爷子一句句平常的言语也蕴含着人生哲理:
“困难就象伍子胥过昭关,有朋友帮忙就能过去了。”
“人生过完昭关过潼关,过完潼关过嘉峪关,关关难过关关过。”
“有些事情是无法避免的,就象钓鱼,河里没鱼,钓多久都钓不来,如果河里有鱼,慢慢钓就会有的。″”
“你害怕的事情,你去熟悉它,了解它,你就不会害怕了。”
“路虽然远,慢慢走总会到的。”
“人在路上,是需要朋友的互相帮助的”
老爷子77岁,年纪与我爸相仿,看到他也就想到了我爸。做为一个父亲,年青时在儿女眼中都是英雄一般的存在,他可以为我们冲锋陷阵,可以为我们遮风挡雨,也可以因为我们做错了事而动手扬鞭。但年老的他们却变得那么卑微而怯懦。就像电影中的老爷子,屋顶漏水不想劳烦儿子,想去探望千里之外的老友也不敢叫有车的儿子送,甚至被成年儿子训斥时都不敢多一声辩解。
想到我们平时对待老爸,因为他总不舍得丢掉剩饭剩菜被我们说,因为跟风去买保健品被我弟弟大声斥责,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被我们限制这限制那……
此时想起便十分后悔。赶紧把电影也推荐给我弟,让他以后对老爸说话不要再那么着急,不能再那么大声。老爸是老了,可他心里可清楚着呢。
老爷子的老伙计一个接一个的去世,这是人生的最后一关,过不了就去了。但老爷子并不害怕,因为如果真有鬼,那些鬼有不少是熟人亲人,见了面只有相聚一堂的欢喜,又怎么会害怕呢。
雷猛导演的《过昭关》,建议大家看看,遵老爱幼,从心出发。
Ⅳ 《过昭关》导演霍猛:乡村里的死亡体验和城市里完全不同
这是导演霍猛献给2011年春节去世的爷爷的。第二年年底的一天,走在路上时,他忽然想到,爷爷活着的时候跟他说过一句话,一天他接到一个老朋友的电话,然后想去看看他。
链接:https://pan..com/s/1hO8NaVKHTKL8qbpYXY1WmQ
提取码:bpdb
Ⅳ 电影《过邵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过昭关》是由霍猛自编自导,杨太义、李云虎、万众、聂栋才主演的剧情电影,于2019年5月20日在中国内地上映[1]。
该片讲述农村老人李福长骑着三轮车带着孙子跨越千里看望老友的故事[1]。
Ⅵ 「过昭关」阳间添个人,阴间多个鬼。此番离去,世间所有,一概无关
@欢喜
孤独是人类的必修课,也许我们总要学会像爷爷一样,一个人面对生命终点,满腹心事无人诉说,你熟悉的,都已远去,你经历的,都被遗忘,你担心的,终将发生。
阳间添个人,阴间多个鬼。此番离去,世间所有,一概无关。
“咱这一辈子啊,也就跟那过昭关是一样,过罢昭关又过潼关,过罢潼关还有山海关、嘉峪关,关关难过,也得过啊!”
也许孤独是人类的必修课,也许我们总要学会像爷爷一样,一个人面对生命终点,满腹心事无人诉说, 你熟悉的,都已远去,你经历的,都被遗忘,你担心的,终将发生。阳间添个人,阴间多个鬼。此番离去,世间所有,一概无关。
这部无明星、无名导、无大制作的小成本乡村电影,包揽第二届平遥国际电影展三项大奖,提名若干电影节,受到国内外同行的认可和推崇,自然,毫无疑问的, 死在了市场上,因为它不够“有趣”。
《过昭关》的创作灵感,源于导演霍猛对于爷爷生前的一个短暂的情景记忆:霍猛读大学时有一年放暑假回家,爷爷莫名其妙的和他唠叨一句,说接到某个人的电话,好想去看看那个人。在当时的情景下,爷爷的话没能引起大家的注意和反馈。而几年后爷爷去世,爷爷的话却在霍猛的脑海里不断回荡,越发清晰,于是有了《过昭关》的叙事源头。
电影的叙事非常清晰: 七十多岁的爷爷带着七岁多的小孙子,骑着一辆摩托三轮车,前往千里之外看望已然中风、时日无多的老友 。霍猛希望通过这部电影“替爷爷完成没有实现的愿望”,观影之前,我们很容易想到一些词去预设它:公路片、祖孙情、老友情、成长变化线……
但实际上,这部电影最后的成片,足够让人惊艳。影片的精神内核,也远远大于且超过了导演霍猛最初仅仅想要看看爷爷一路上会有何种经历的设想,在这条平淡简朴的乡村公路叙事架构之外,真正打动我的,是影片中对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沉淀了上千年的乡村文明中土地与根的可贵展现, 对历史的回望,对生命的追思,对人生的隐喻、对暮年回首那一抹苦涩苍凉、依赖不舍的真实悲伤。
这些,都可以说是中国电影的空白。
— 0 —
对于无数拥有乡村记忆的“游子”来说,它是一个珍贵的礼物,轻而易举的用熟悉的画面、熟悉的对话、熟悉的场景,将你深埋在记忆深处的、也许是来自稚嫩童年的过往记忆提取出来,隔着漫长岁月回望, 你看,这是你的来路。
常常走得太快忘记身后的来路,而当真正有个人喊你回头看的时候,很难不热泪盈眶。
影片中的乡村,错乱低矮的房屋、泥泞粗糙的道路、背着农具的人们、操着口音的对话、随处可见的简陋摆设……是对真实乡村情景难得的再现,更为难得的则是 凌驾于实景之外的另一层“秩序”。
在这个农耕文明下,传承千年的文化中,有着诸多难以用标尺衡量的内在规则,这种规则就是人际交往和社会关系:按辈分论长幼,年纪大的要叫乳臭未干的小孩叔叔,自家祖上的坟埋在自家的地里,孩童掉下的第一颗牙齿要放在屋顶上,人与人见面要互相就最近的事情慰问哪怕是一句你吃了没…… 这是一幅大荧幕上非常少见的乡村浮世绘。熟人社会的邻里就这样闯入视野。
我们不是未曾见过描写中国乡村的电影,可更多时候, 乡村被当做一块块相似的背景板,承载不同的故事, 用以辅助电影情节的铺垫和展开,更多时候,乡村单纯的被贴上淳朴善良或是愚昧、低俗的标签来做功能调用。
但《过昭关》不是。
某种意义上,《过昭关》填补了中国乡村电影的空白,为我们留下了 一幅属于农耕文明下特定历史时期的真实图画。 影片的摄影为这种展现增色不少,大多时候镜头都是克制内敛的,摄像机默默定在一个地方,任由画框里的人上下左右动作,很多时候甚至演员的头部卡出了画面也不介意,这无疑加强了观者作为旁观者的感受。作为一部公路片,少不了简单却美丽的乡村风光,在摄影上比较规范,每一幅画面都属于视觉舒适区。
— 1 —
影片中的爷爷一生坎坷,历经人祸和天灾的磨难,在最困难的时候被朋友帮助才得以生存下来,几十年过去,仅存的老友远在千里之外,家人离去或远走,只剩下爷爷一个人带着时间留下的印记守在空荡荡的乡村里, 当生命这本书快翻到最后一页,总有些放不下的事情,不想成为真正的遗憾。
然而这份遗憾,鲜少被那些正当时的青年人或少年人所理解,他们或是忙于生活,或是没有长大,老人与儿子的关系是在意而疏离的,这并不矛盾,像大多数底层经历过甚至依然在经历艰难岁月的中国家庭一样,他们互不理解,儿子带着孙子匆匆来过,连屋顶的漏雨都不曾花时间去修缮,老人与儿子仅有的对话,也是围绕孙子的生活习惯。
这种不理解愈发凸显了爷爷的孤独, 爷爷的墙上一直挂着一幅照片,四个年轻人站在一起,两个人已经在脑袋上面被画上了黑色的圆圈,也就是说除开爷爷,照片上只有一位老友留在人间。在爷爷的有意打听中得知仅存的好友已然中风,去探望这位又是救命恩人又是老友的老人,就成了爷爷的念想,恰逢孙子来老家过暑假,爷爷不想麻烦儿子,于是这场看似“说走就走”实则徘徊在心头已久的“旅行”正式开始。
— 2 —
爷爷用岁月教会的生存经验,带上简单却“万全”的装备,在到达目的地的路上,变换三种交通工具,插过两次过往的闪回,遇上不同的人,经历不同的故事。不同于典型公路片主人公的闯关成长线, 作为饱经沧桑、风烛残年的老人,爷爷一路上的经历更多是在传递,传递生命感悟、人生智慧。
第一次工具变换,在哑巴老人的帮助下由电动三轮车变成摩托三轮车,除开片头哑巴爷爷的短暂出现,这是观众首次近距离感受这个人物形象,为后续情节中深层引出故事埋下了伏笔。
在遇到因创业失败背负巨额欠款,深陷内心道德谴责,处于人生低谷甚至产生自杀念想的 钓鱼年轻人 时,爷爷向观众讲出了哑巴老人的过往:年少时不经意的一个谎话导致了不可挽回的后果,哥哥父亲母亲先后死亡,嫂子改嫁,一个家庭支离破碎,在巨大的自责中,他却不能选择死亡一了百了,因为他要养活已故兄长的一对儿女。爷爷的故事带给年轻人些许安慰,也许是陌生人的善意最为暖心,也许是他终于意识到肩上的责任,年轻人的眼里,闪烁着希望。
“有些事情,人是无法控制的,就像这河里如果没鱼,你跟这守一辈子也钓不着鱼。”
第二次工具变换来源于第二个路人 卡车司机 ,这是个脾气暴躁、愤世嫉俗的中年人,曾看到过一句话:你经受的磨难,不是你作恶的理由。爷爷无疑是饱经锤楚依然保有最大善意的人,这种善意值得敬佩,但也非常难得。大多数人历经磨难后更多的,要么是委曲求全的懦弱,要么是戾气十足的愤怒。
起初卡车司机并不信任爷爷,经过短暂的相处后却被爷爷的善良慷慨所打动,进而敞开心扉,提供帮助,爷爷出自本心的质朴和善意化解了司机的焦躁和不信任,分别时卡车司机望着车窗上的风筝露出发自内心的笑意,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短暂的相遇,已经足够他 下次再想抱怨“世上就没有一个好人”的时候,能够想到这个温和的老人。
养蜂老人 的出现,是画外点睛之笔,并不是主线叙事必备的情节。但这一段却格外加重对电影主题的理解。庭院里昏黄灯光下,两个老人,通过发生器冰冷的、奇奇怪怪的声音,却产生了一种和谐的共鸣。无需说太多就相互理解, 他们有着共同的历史记忆,有着相似的个人经历,更有着现下同样无处言说的孤独。
在真正见到奄奄一息的老友之前,还发生了两个小插曲。其一是祖孙两人被带进了派出所,爷爷的淡定和孙子的慌乱形成对比,匆匆赶来的儿子对着老人就是一通质问和指责,赶着去办手续,丝毫不关心老人远赴千里的动机是什么,这份不理解同样是属于老人的孤独。其二是老人进到医院一番平淡的寒暄后却发现认错人的闹剧,不仅表现出与老友数十年未见的辛酸,更将观众的心更提上了一层,忐忑的等着接下来的正式相见。
出乎意料的是,相见来的很平静,没有想象中的轰轰烈烈,却是那么的真挚动人,即将逝去的老人握紧爷爷的手泣不成声,反复呢喃能在死之前见到你真好,可爷爷只是看上去“淡定”的嘱咐老人保重身体,约定下次再来,事实上两位老人和画外的我们都非常清楚,这场再见是不会再有了,这历经千山万水的长途跋涉,只为这一场三分钟的见面。
— 3 —
路边还有等着老人回家的儿孙,爷爷能够留给这位弥留之际老友的时间,只有三分钟,而对于两位老人的生命来说,这三分钟有多重要。
这份沉重压的人几乎喘不过气来,老人不多说,儿子不多问,这份不理解,久久萦绕在心头。 事实上,因犯下错误固执不肯讲话的哑巴爷爷、声带受损不肯离去的养蜂老人、弥留之际见到故友泣不成声的老人、心有执念无人诉说的爷爷,都是孤独和失语的代表。
人是失语的,过往的沉痛历史也是失语的,即将被淘汰的乡村文明同样的失语的。老人们的经历和孤独无可言说,历史无人回首倾听,走向绝境的绝活、非物质文化,都在时间的长河中,沉默的退出历史舞台。
祖孙之间的亲缘关系同样动人,爷爷是年迈耐心的讲述者,孙子是稚嫩活力的参与者,小孩还懵懂不知世事,但若干年后回望,他一定对这场莫名其妙的旅途刻骨铭心。
关关难过关关过,本片的暗线就是爷爷人生的最后一关——生死关。我们向来避讳谈死亡,死亡是旅途的终点,电影中死亡的话题一直贯穿其中,西瓜地里孙子在坟头尿尿,爷爷第一次向孙子解释死亡的话题,孙子幼稚的大喊一声“定”希望定住时间留下爷爷。随着叙事的推进,哑巴老人无声无息的在家里逝去,仅存老友也病逝,甚至结尾处电话铃久久回荡在房间,爷爷躺在床上,观众提着一颗心,都以为爷爷也已经无声无息的死去。 虽然爷爷起身接了电话,但我们都知道,这一天,会来。
大雪纷飞的冬日,春夏秋冬的末尾,相框上第三个被画上黑色圈圈的人儿,一切都若隐若现的代表着尾声。人生数十年,历经悲喜,生老病死,什么才是最应该在意的,什么才是有意义的, 我们又该以何种态度去面对生命面对生死,面对一个又一个先离开的故人们?
孤独是人类的必修课,也许我们总要学会像爷爷一样,一个人面对生命终点,满腹心事无人诉说,你熟悉的,都已远去,你经历的,都被遗忘,你担心的,终将发生。
阳间添个人,阴间多个鬼。此番离去,世间所有,一概无关。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留言
Ⅶ 《过昭关》:平原上的诗意
第3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主角提名了一位首次参演电影的老人,此前他一直是一位普通的农民,从未出演过任何影视作品。他就是影片《过昭关》中的主演杨太义老人。同时,在电影中饰演杨太义的孙子的李云虎获得了最佳男配角的提名,霍猛导演也获得了最佳导演的提名。就像很多网友评论的那样,提名即是这部电影最大的成功。尤其是入围最佳男主角的杨太义老人,同时入围的王景春,徐峥,涂们等多位男演员均为被各大电影节认证的影帝,在这样的死亡之组,入围已经是莫大的肯定。
我为电影取得这样的成绩感到开心,这次电影节过后肯定也会吸引更多的人注意到这样一部优秀的作品。像我在此之前并没有关注到这部取材于我的家乡河南的电影。故事情节一点都不复杂:爷爷偶然听说远在千里之外,曾经在一起劳改的老友病重,便计划骑着摩托三轮带着暑假放在老家的孙子前去三门峡探望。路程中间穿插着爷爷讲述的两段故事,东皋公巧妙安排伍子胥过昭关,关关难过关关过;另一个故事是早年间爷爷的堂哥因为他的弟弟被父亲误解喝了毒药自杀去世了,他的弟弟因此心怀内疚,也想随哥哥而去,但看到哥哥身后留下的妻儿便决定担负起抚养他们的责任。并且从此以后不再说话,照他自己的说法,一开始是不想说话,到后来发现不说话也能过下去,便再也没有开过口。爷俩从周口出发,一路向西到达三门峡,景色也从大片的平原,庄稼地到山路崎岖,山丘纵横。一路上遇到了一些人,释放的善意也引来了善意。
以河南方言为主要语言的电影这不是第一部。记得小的时候有一部豫剧电影《我爱我爹》,在河南电视台几乎过一段时间就会重复播放,并且每次播还是会看,在那个时候,至少对于我而言也是像《西游记》,《还珠格格》一样的存在。也有一些河南方言喜剧片《不是闹着玩的》,《我不是王毛》等,也是为观众所喜闻乐见的。但这些电影呈现出来的河南形象总是有些片面单一。加上长久以来新闻媒体网络语境对河南的执拗偏见,很多人对河南的印象只停留在“他们似乎对井盖情有独钟”,好像谁都会说句“你搁这儿弄啥嘞”,“某某某你个鳖孙”来搞笑调侃。贵州凯里在毕赣的电影语言里是潮湿多雾的小城,也是神秘而诗意的远方。当载着异乡人的火车驶过站台的时候,兴许有那么几个会在心里叹一句,“呵,电影里的地方”。当然,地点,语言,人物都是情感和故事的载体,绝不可能将一部故事片拍成风土人情宣传片。当我们在谈论电影,我们谈论的是世界的变化,人性的本质,人类的情感、野心和向往...... 只不过每个人,当然包括电影人不能独立于脚下的土地和身处的时代而生长,所以他们的作品多多少少会有一些故乡与时代的印记。山西汾阳有贾樟柯,河北唐山有姜文,贵州凯里有毕赣。希望有一天也有一位电影人能拍出我们的家乡河南的诗意。这部影片是一个好的开端。
Ⅷ 过昭关简介
暑假,七岁的宁宁被送回乡下,由七十多岁的爷爷李福长照顾。李福长偶然间得到了一个老朋友的联系方式,老友身体中风,时日无多。他决定带上孙子,骑着一辆摩托三轮车,去千里之外看望老友。影片以“过昭关”喻指人生,是难得一见的中国乡村公路片。
公路电影,是用旅程来反应人生的一个特殊电影类别,就像一句话:身体和心灵总有一个要在路上。公路电影也就是抓住这个核心。人和车,路途和景色,故事永远发生在下一秒,这是旅途的意义,也是电影的看点。今天我们要说一部小众的农村公路电影《过昭关》,上映于2019年5月20号,是一部少有的讲述爷孙情的国产电影。
历史上的“过昭关”讲的是楚人伍子胥的故事,昭关难过,愁得伍子胥一夜白头。电影里的《过昭关》讲的却是一位河南老人的故事。
Ⅸ 乡村文艺儿童片《过昭关》,一对爷孙的公路电影,你追随了吗
我追随了,这部电影真的是一股清流,剧情特别好,很令人感动。
Ⅹ 过韶关是哪里的故事
河南周口。
由霍猛执导,杨太义、李云虎、万众等主演的公路剧情电影《过昭关》,4月28日在郑州奥斯卡西元、汇金两家影城举办见面会,导演霍猛携主演杨太义出席路演活动,对河南家乡父老娓娓道来电影创作经历,并围绕影片与家乡人进行了深入交流。电影《过昭关》讲述了在河南周口的一个乡村里,老人李福长偶然得到了三门峡老友的联系方式。决定骑着摩托三轮车,带着来乡下过暑假的小孙子,跨越近千里去看望老友的故事。在这场说走就走的公路旅程中,爷孙二人各自逃离了既定的生活,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虽然充满着童真烂漫。
却也遇上不少困难险阻,而爷爷总是会化身智慧老人,用自己历经岁月洗礼的人生智慧和拥抱苦难的从容,为自己与他人解决问题,并传达着正面生命的能量与信心;小孙子宁宁在爷爷这一路的潜移默化之下,也逐渐懂得善良与信任的意义。当天的观影结束后,现场掌声不断,纷纷称赞影片温暖、感人,不少人眼眶湿润。有观众表示。
电影质朴无华却直抵人心;也有观众动情地讲到,影片中很多祖孙相处的画面会勾起自己童年与爷爷一起生活的记忆,感谢导演来带如此温暖治愈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