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在电影中怎样做镜头分析啊
在电影中根据镜头的景距、视角的不同,一般分为:
一、极远景:极端遥远的镜头景观,人物小如蚂蚁。
二、远景:深远的镜头景观,人物在画面中只占有很小位置。广义的远景基于景距的不同,又可分为大远景、远景、小远景三个层次。
三、大全景:包含整个拍摄主体及周围大环境的画面,通常用来作影视作品的环境介绍,因此被叫做最广的镜头。
四、全景:摄取人物全身或较小场景全貌的影视画面,相当于话剧、歌舞剧场“舞台框”内的景观。在全景中可以看清人物动作和所处的环境。
五、小全景:演员“顶天立地”,处于比全景小得多,又保持相对完整的规格。
六、中景:俗称“七分像”,指摄取人物小腿以上部分的镜头,或用来拍摄与此相当的场景的镜头,是表演性场面的常用景别。
七、半身景:俗称“半身像”,指从腰部到头的景致,也称为“中近景”。
八、近景:指摄取胸部以上的影视画面,有时也用于表现景物的某一局部。
九、特写:指摄像机在很近距离内摄取对象。通常以人体肩部以上的头像为取景参照,突出强调人体的某个局部,或相应的物件细节、景物细节等。
十、大特写:又称“细部特写”,指突出头像的局部,或身体、物体的某一细部,如眉毛、眼睛、枪栓、扳机等。
(1)电影剧照和分析扩展阅读:
形态景别拍摄解释
一个镜头,可以由全景推出中景;近景乃至特写,也可以由特写拉成近景;中景;全景乃至远景景别是由视距来确定和划分的,所谓视距,是指摄影机与被摄对象之间的距离。
在一个镜头内,或者说一个电影句子内,就应包括经过严格选择的各种不同的景。因此,便有了各种景别
任何一部影片都要使用各种景别,概括的说,可分五大类即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其中还分为大全景;大特写。
B. 电影《珍珠港》用了哪些艺术表现手法,简略影评,人物分析 谢谢
珍珠港,8:17:美国驱逐舰海尔姆号是第一艘开始对珍珠港内潜艇攻击的美国船只。 8:26:檀香山的救火队报告三人死亡和六人受伤(可能是被防空炮的子弹击中)。 8:39:一架水上飞机在港内发现一艘潜艇和对它开火。 8:40—9:15:轰炸机的攻击。 8:40:一艘美国驱逐舰与一艘日本潜艇相撞并开始投深水炸弹。潜艇受伤后上浮。一个地方电台报道日本空袭。 8:50:第二波攻击指挥官下攻击令。 8:54:第二波攻击开始。54架轰炸机和78架俯冲轰炸机进行攻击,36架战斗机保护制空权。 9:00:一艘荷兰的远洋轮是第一个参加战争的同盟者。 珍珠港 9:15—9:45:俯冲轰炸机进攻。 9:30:港外和岛北的船只受到攻击。 从9:45开始:进攻减弱。 原名】Pearl Harbor 【译名】珍珠港 【年代】2001 【级别】PG-13级 【国家】美国 【类别】战争/动作/浪漫 【导演】迈克尔·贝 Michael Bay 【原创音乐】汉斯·季默/Hans Zimmer 【主演】本·阿弗莱克 Ben Affleck,乔什·哈奈特Josh Hartnett,凯特·贝金赛尔Kate Beckinsale,小古巴·戈丁Cuba Gooding Jr.,亚力克·鲍德温AlecBaldwin,庄·沃伊特Jon Voight,丹·艾克罗伊德Dan Aykroyd 珍珠港
【制片】杰瑞·布鲁克海默 Jerry Bruckheimer 【长度】184 Mins 【对白】英语 日语 【出品】试金石公司(Touchstone Pictures, USA) 【上映日期】2001年5月21日 美国 【制作成本】$140 (单位:百万美元) 【宣传费用】$70 (单位:百万美元) 【票房成绩】全美首映票房:$59,078,912.00 (单位:美元) 全美累计票房:$198,542,554.00 (单位:美元) 海外累计票房:$252,000,000.00 (单位:美元)
电影剧情
两个飞行员和一个战地护士的爱情 1941年12月7日,一个祥和的早晨,日军向美国在太平洋上最大的海军基地珍珠港发动突然袭击,进行了两个多小时的轰炸,致使美国太平洋舰队18艘战舰沉没或受重创,死亡、重伤和失踪人员不计其数。12月8 日,罗斯福总统向日本宣战,自此美国正式加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就是在这段宏大的历史背景下,影片讲述了两个飞行员和一个美丽的女护士之间的感情纠葛。雷夫与丹尼是从小一起长大的死党,两人一同加入美军飞行的队伍。受训期间,雷夫结识了军中护士─伊弗琳,两人迅速坠入爱河。各国抵抗纳粹德国的侵略雷夫自告奋勇前往参战。于是将伊弗琳托付给丹尼照顾,不久之后传来噩耗,雷夫的座机在空战中不幸遭德军击落,生死未卜伊弗琳与丹尼得知噩耗后,只能互相勉励对方,爱情的幼苗悄悄萌芽。1941年12月 7日,雷夫突然出现珍珠港。日军也悄悄准备偷袭珍珠港。雷夫与丹尼是好朋友又是情敌,两人只能将儿女私情暂抛,同为自由正义而战。
影片赏析
影片亮点 群英打造逼真战争和动人爱情 剧照
类似于大制作灾难片《泰坦尼克号》,《珍珠港》同样斥资巨大,据说成本高达1.45亿美元。影片大部分都在珍珠港实景拍摄,除了动用许多飞机和舰船外,为了逼真地再现当年那场空海大战,影片后期制作采用了大量电脑特技——游弋的战舰、盘旋的飞机、震耳欲聋的爆炸和冲天而起的大火……把半个世纪前惨烈的一幕幕带回到观众眼前。 为了演绎动人心弦的战地爱情故事,《珍珠港》剧组也不敢稍有懈怠,他们邀来了一批著名影星担纲本片主演。雷夫的扮演者本·艾弗莱克一直是女性心目中的美男和性感偶像,近几年更成为美国影坛的当家小生。饰演丹尼的乔什·哈奈特90年代末凭借《H20 抓鬼节》和《夺命高校》两部恐怖片在影坛异军突起,2000年著名导演大卫·科波拉的女儿索菲娅。 科波拉首度执导影片《处女自杀》,就一眼相中哈耐特出演片中重要角色。至于片中那个令两个男人为之倾心的女护士伊夫琳,则由英国女演员凯特·贝金塞尔饰演。出生演艺世家的凯特1998年才去美国发展,却以《最后的迪斯科》和《强迫出境》两片赢得观众喜爱。她那英国女人特有的白皙肌肤和纤细骨骼使她演绎的角色柔弱中透着一种坚韧,在史诗般的战争大片《珍珠港》中饰演一朵绽放在战场上的娇俏玫瑰真是最契合不过了。 除三位主演外,影片的配角们也都是不可等闲视之的腕级人物,像阿历克斯。鲍德温、小古巴·古丁、乔·沃伊特等均是好莱坞的老牌影星,他们一致看好《珍珠港》,都甘愿屈尊在片中出演配角。 台前明星耀眼,幕后同样英雄汇聚。《珍珠港》的导演迈克尔·贝——一位善于制造惊人视觉效果的新生代导演,他早年以拍摄可口可乐广告而一鸣惊人,其电影处女作《绝地战警》和《勇闯夺命岛》都曾在我国上映。1998年他的第三部大作《世界末日》问世,制造了科幻影片当年夏天的票房神话。 编剧兰德尔·华莱士被称为美国影坛不可多得的影剧怪才,他不仅编剧,还兼制片、导演、作家于一身。由他编剧的影片《勇敢的心》、《铁面人》恐怕无人不知!以这样一套演、导、编人物组合打造一幕战争悲喜剧,仅就这点而言,《珍珠港》对观众来说已绝对是一个诱人的亮点。 10:00:第一波飞机回到停在岛北180海里的舰队。 11:15:夏威夷总督在电台中宣布整个夏威夷领地进入戒严状态。 11:46:有人报告日军在欧胡岛登陆。 12:10:美国侦察机飞向岛北但未能发现任何敌机或敌舰。 12:40:夏威夷总督和美国总统同意在夏威夷引入战时法并建立军政府统治。 13:00:日军飞行队队长与南云中将讨论进行第三波攻击的可能性。 13:30:南云下令返航。 16:25:夏威夷总督签署战时法。 袭击珍珠港的目的是为了(至少暂时)消灭美国海军在太平洋上的主力。山本五十六本人认为一次成功的袭击只能带来一年左右的战略优越性。从1931年开始日本与中国交战,此前日本占领了满洲。从1941年1月日本开始计划袭击珍珠港以取得战略优势,经过一些海军内部的讨论和争执后从年中开始日本开始为这次行动做训练。 珍珠港 日本计划的一部分是在袭击前(而且必须在袭击前)中止与美国的协商。到12月7日为止,日本驻华盛顿大使中的外交官一直在与美国外交部进行很广泛的讨论,包括美国对日本在1941年夏入侵东南亚的反应。袭击前日本大使从日本外交部获得了一封很长的电报,并受令在袭击前(华盛顿时间下午一时)将它递交国务卿科德尔·赫尔。但大使人员未能及时解码和打印这篇很长的国书。最后这篇宣战书在袭击后才递交给美国。这个延迟增加了美国对这次袭击的愤怒,它是罗斯福总统将这天称为“一个无耻的日子”的主要原因。山本上将似乎同意这个观点。在日美合拍的电影虎!虎!虎!中他被引用说:“我恐怕我们将一个沉睡的巨人唤醒了,现在他充满了愤怒。”这句话山本本人可能从未说过,即使如此他似乎的确如此感觉。 实际上这篇国书在日本递交美国前就已经被美国解码了。乔治·马歇尔在读过这篇国书后立刻向夏威夷发送了一张紧急警告,但由于美军内部传送系统的混乱这篇电报不得不通过民用电信局来传达。在路上它失去了它的“紧急”标志。袭击数小时后一个年轻的日裔美国邮递员将这张电报送到美军司令部。
事件背景
珍珠港被破坏的情形 日本从1941年中开始向东南亚的发展引起了这个地区主要强国的不安,十年来这些国家对日本的发展的不满顶多局限于递交外交抗议书,但1941年7月美国、英国和荷兰殖民政府对日本宣布禁止向日本运输战略物资,尤其是钢 和石油。这一步对日本的经济和军事都有威胁,其目的是迫使日本限制它在东南亚的活动,回到谈判桌边。罗斯福下令让舰队驻扎在珍珠港(由于它离日本比美国西海岸要靠近的多,因此它对日本是一个直接威胁)也是这个目的。罗斯福认为这个决定是如此重要,以至于当理查逊上将对这个决定提出抗议时,他将理查逊解雇。但美国和其它国家的反应似乎只是加强了日本军方的决定,占领和利用这个地区。 日本的石油产量很小,而提炼的石油的储藏更少,因此禁运对日本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日本政府决定占据亚洲,尤其是东南亚的资源作为对禁运的回答。他们不能假设,假如他们开始行动了,美国会在一旁袖手旁观。这是山本五十六考虑事前消灭美国在太平洋的力量的原因。 他袭击珍珠港的海军基地的主意是实现这个战略目的中的一个战术步骤。日本资料显示山本于1941年初开始考虑袭击珍珠港。数月后,在做了一些预先考察后,他被批准开始准备这个行动。日本海军内部有强烈的反对这样一个行动的力量。山本威胁,假如这个行动被中止的话,他将引退。1941年夏,在一次由天皇亲自出席的帝国会议上,这个行动正式被批准。11月,在另一次天皇亲自出席的帝国会议上,出兵太平洋的决定被批准。在11月的会议上还决定,只有在美国完全同意日本主要要求的的情况下才放弃这次行动。
事件过程
11月26日,一支由六条航空母舰为主力的舰队在日本海军中将南云中一的指挥下离开日本开往珍 珍珠港
珠港。途上舰队保持彻底的电波静默。除这六艘航空母舰外日本舰队还包括两艘战列舰、三艘巡洋舰、九艘驱逐舰和三艘潜艇。此外还有八艘油轮和两艘驱逐舰只开到北太平洋等候。 12月7日早晨,美国太平洋舰队在珍珠港的兵力为各种舰船99艘(含8艘战列舰),飞机350架。 当日清晨七时许,由183架飞机组成的首批攻击机群猛烈攻击港内的美国舰队。1小时后,日军出动191架飞机编队,实施第二轮攻击,结果共击沉美战列舰5艘,伤3艘,毁伤其它舰艇10余艘;击毁飞机188架,伤291架;美军官兵死2408人,伤2000余人,仅亚利桑那号战列舰(Arizona)爆炸沉没时就有1177人死亡。美军太平洋舰队遭受重创。而日军仅仅付出了5艘微型潜艇,29架飞机,战死不到百人的代价。 这次战斗的第一炮和第一个牺牲者是美国沃德号驱逐舰对日本的一艘微型潜艇(广尾艇)的攻击。那艘微型潜艇被击沉(2002年8月28日被打捞并确认)。日本一共出动了五艘微型潜艇,它们打算在空袭开始后对美国船只施放鱼雷,五艘船后来都被击沉(已全部找到)。这五艘船上的十名水手中只有一人幸存,酒卷和男被俘,他是美国在二战中的第一个俘虏。 日本参加这次袭击的航空母舰是赤城号(旗舰)、加贺号、苍龙号、飞龙号、翔鹤号和瑞鹤号。这六艘航空母舰一共可以装载441架飞机,其中包括战斗机、鱼雷轰炸机、俯冲轰炸机和水平轰炸机,其中29架飞机未能返航,74架不同程度受伤。这些飞机分两波攻击。南云中将决定放弃第三波攻击而将主力撤回。 根据当事人报道和后来美国和日本军方发表的军事文件袭击珍珠港的过程如下: 3:42:一美国扫雷艇秃鹰(USS Condor AMC-14)在檀香山港前发现一个潜望镜。 6:00:距珍珠港370海里的航空母舰企业号从370海里外派出18架侦察机飞往珍珠港。 6:10:南云中将得到攻击的命令后下令第一波起飞。日本舰队此时位于瓦胡岛北220海里。 6:20:第一波的183架轰炸机和战斗机起飞飞向珍珠港。 6:30:一艘美国供给船在珍珠港外发现一艘潜艇。这个发现被传递给一艘美国沃德号驱逐舰,一架侦察机被遣往当地。 6:45:沃德号驱逐舰向潜艇发动攻击。潜艇被击沉。 6:53:沃德号驱逐舰报告攻击潜艇。 7:02:位于瓦胡岛北部的奥帕纳(Opana)雷达站(装备SCR-270机动式远程警戒雷达)第515对空警戒信号队的两名一等兵发现瓦胡岛以北132英里,东3度处有大量发现不明飞机。 7:10:雷达站向沙夫特堡情报中心报告发现不明飞机的消息。 7:15:攻击潜艇的报告到达美军司令部。与此同时167架第二波日本飞机起飞。 7:20:美军值班军官泰勒中尉认为不明飞机是从大陆来的B-17轰炸机(当天确有12架B-17从加州飞抵珍珠港,但飞行线路在雷达监测范围之外),他下令雷达站关闭。 7:40:日军第一攻击波到达瓦胡岛北岸。 珍珠港
7:49:日军第一航空舰队飞行总队长渊田美津雄下达攻击令,但被轰炸机队队长高桥赫一误认为强攻命令,攻击开始。 7:53:第一波指挥官向南云发送“虎!虎!虎!”的消息报告偷袭成功。 7:55—8:25:由鱼雷轰炸机和俯冲轰炸机进行的第一波攻击。 7:55:高桥赫一向珍珠港惠勒机场投下第一颗炸弹,太平洋战争爆发。 7:55:系泊在1010号码头的美军水雷部队旗舰奥格拉拉号(USS Oglala,CM-4)信号台第一个发出明确的旗语:“港内全体舰艇出港”。美军战列舰俄克拉何马号遭到鱼雷攻击,紧接着美军战列舰西弗吉尼亚号遭到两枚91改2型航空鱼雷攻击。 7:55-8:10:俄克拉何马号连续被5枚鱼雷命中,倾覆,410余人被困船中。 7:58:福特岛美国海军航空站无线电台向所有船只发出警告:“珍珠港受空袭,这不是演习!”(Air raid Pearl Harbor.This is no drill),2分钟后,金梅尔海军上将下令将该电转发马尼拉和华盛顿。 8:00:从美国大陆来的B-17轰炸机和从企业号起飞的侦察机同时到达珍珠港,但他们毫无准备,因此无法插手。 8:02:内华达号战列舰开始对从右舷攻击的飞机开火。两架飞机被击落。内华达号在尾部受一条鱼雷。内华达号是唯一试图逃出珍珠港的战列舰,但它多次中弹后不得不在沙滩上搁浅以防止船沉没。 8:08:KGMB电台中止其节目号召所有军人回到他们的岗位上去。 8:10:亚利桑那号战列舰被4颗800公斤穿甲弹命中,前部黑火药库(供水上飞机弹射用)爆炸,诱爆主炮塔中的无烟火药库,猛烈爆炸,亚利桑那号在9分钟内沉没,1177名船员阵亡,包括舰长瓦尔肯伯格上校和第一战列舰分队司令基德少将。 12架来自加州的B-17遭到日军护卫战斗机袭击,全部被击毁。 8:12:夏威夷最高指挥官沃尔特·肖特向整个太平洋舰队和华盛顿报告:“与日本的战斗由一次向珍珠港的袭击开始。” 8:17:美国驱逐舰海尔姆号是第一艘开始对珍珠港内潜艇攻击的美国船只。 8:26:檀香山的救火队报告三人死亡和六人受伤(可能是被防空炮的子弹击中)。 8:30:美军惠勒、希凯姆陆军机场和福特岛、卡内奥赫海军航空站遭到严重破坏,亚利桑那、俄克拉何马、加利福尼亚号战列舰已经沉没,西弗吉尼亚号正在下沉。日军损失飞机9架(零式3架,99舰爆1架,97舰攻5架)。 8:39:一架水上飞机在港内发现一艘潜艇和对它开火。 8:40—9:15:轰炸机的攻击。 8:40:一艘美国驱逐舰与一艘日本潜艇相撞并开始投深水炸弹。潜艇受伤后上浮。一个地方电台报道日本空袭。 8:50:第二波攻击指挥官下攻击令。 珍珠港
8:54:第二波攻击开始。54架轰炸机和78架俯冲轰炸机进行攻击,36架战斗机保护制空权。 9:00:一艘荷兰的远洋轮是第一个参加战争的同盟者。 9:15—9:45:俯冲轰炸机进攻。 9:30:港外和岛北的船只受到攻击。 从9:45开始:进攻减弱。 10:00:第一波飞机回到停在岛北180海里的舰队。 11:15:夏威夷总督在电台中宣布整个夏威夷领地进入戒严状态。 11:46:有人报告日军在欧胡岛登陆。 12:10:美国侦察机飞向岛北但未能发现任何敌机或敌舰。 12:40:夏威夷总督和美国总统同意在夏威夷引入战时法并建立军政府统治。 13:00:日军飞行队队长与南云中将讨论进行第三波攻击的可能性。 13:30:南云下令返航。
C. 《长津湖之水门桥》剧组放出了拍摄现场照,剧照中的有多真实
《长津湖》播出后感动了很多观众,更是获得57.74亿的票房,作为续集的《长津湖之水门桥》已定档大年初一,观众们又可以大饱眼福。
在剧组放出的《长津湖之水门桥》的拍摄现场照中,能看出剧组对这部电影的人物和艰苦环境的真实度是下足了功夫。
从剧照和预告片的小细节中能看出这部《长津湖之水门桥》的拍摄很真实,无论是场景还是演员的装扮,都能让人体会到当时战役获胜的不易,战士们意识的顽强和那颗永远炽热的心。
D. 如何赏析一部电影赏析电影时要从哪些方面去理解电影所要表达的内容呢
正所谓,看电影,所以当然是从“看”,眼睛开始。动作片,那就紧紧的盯住他们的动作,情节片,那就要看他们的表情。但是,还要看到一点,那就是他们每个人物心。看上去很深奥,可其实并不难。电影为了表达出人物,演员们都会把表情尽可能的真实。好的演员,会把那个人物塑造得就像你身边一个朋友一样。通过他们的表情,就可以看得出人物的内心。是痛苦?挣扎?还是开心?幸福?跟着人物的内心,一起体验电影的精彩,是再美妙不过的事了。
2
电影,不仅仅只是想让我们看,还需要我们听。倾听什么呢?配乐,人物说话的语气,还有出现在其中细微的声音。配乐可以说是一部电影的一大亮点,(比如宫崎骏电影中就出了很多大家都很喜欢的配乐,也让我们记住了久石让。)配乐,主要为了烘托气氛的,成功的电影中成功的配乐,总能带着大家一起进入电影,配合着人物说话的语气,混合出或者悲伤,或者搞笑的情境。
3
我们要带着我们的心去看电影,说的高雅些,就是欣赏。看懂了情节,听着音乐,了解每个人物的心之后,总会有一些感慨。走马观花的同志会评价这是部好片还是烂片,而真的用心去体会的,会从电影中的人物看到一些社会现实,或者——自己的影子。也许是自己从前的梦想,也许是和其中某个人物相似的生活经历。接着——会感情汹涌。那看电影的目的就达到了,给我们有些麻木的生活一些波澜,一些感动,或鼓舞,或安慰的情感。记住一些事,忘记一些人,然后轻装信心满满的继续生活。
E. 急求!!!1对电影《天下无贼》的赏析!!!
角色介绍:李冰冰在《天下无贼》中的角色小叶很容易让人想起《手机》里的范冰冰,都野心勃勃,并且懂得利用自己的姿色。
小叶这个角色是盗窃团伙的一大亮点,一个艳贼的光芒足以掩盖那些大老爷们,也很大程度上衬托了黎叔这个老狐狸,而且小叶还试图挑逗王薄(刘德华饰),如果顺势安排她因被王薄吸引而倒戈相向对付黎叔的话,倒是一个充满趣味的转折,不过故事发展的真正去向是在黎叔也没有意料到的地方。
演员分析:李冰冰在内地女演员中算是可塑性比较强的,不过扮演女贼倒是第一次,从剧照来看,冯小刚试图挖掘出李冰冰的性感一面,而且刻意区分了李冰冰的冷艳和范冰冰的俗艳,令这个角色更加讨喜。片刘若英扮演的王丽是一个女贼,和男主角行走江湖、患难与共多年。
角色介绍:刘若英扮演的王丽是一个女贼,和王薄行走江湖、患难与共多年,因为发现自己怀孕而不希望再做贼。在和王薄吵架分手后,路上偶遇傻根,被他的纯真善良打动,于是想保护他的钱不被贼偷走,也因此惹上麻烦。
王丽在这个故事里的重要性在于她是这一场变化的源泉,而且是王丽这个人物或者说她身上的母亲天性令整个故事的发生变得合理。王丽和王薄之间的爱情比较微妙,有金钱和利益的牵扯,又有多年患难的情分,而王丽在发现自己怀孕后下决心摆脱这一切的决绝正是对他俩爱情的考验。
演员分析:让知性的刘若英去扮演一个女贼,这恐怕也只有冯小刚才想得出来。但是只要你看到刘若英虔诚拜佛的场景,或许你就能明白冯小刚运用的是刘若英身上最善良刚强的那部分气质,那正是足以影响一个男人的力量。
和刘若英一贯为情执着的骄傲现代女性形象有所不同的是,王丽不是一个很容易出现在真实世界里的女人,她对傻根的情怀仅仅是出于一种对缘分的茫然信念,但这或许也说明了王丽归根结底和所有脆弱的女人都一样,都在寻找一种令自己更坚定生活下去的东西。中小叶的动作戏也比较多,和二当家、王薄等人都有过招,应该会是非常有观赏性的段落。范伟和冯远征扮演的这两位苯贼十分搞笑。
角色介绍:“打劫了打劫了!IC卡IP卡IQ卡都拿出来!”风平浪静的火车上突然传出两声啸叫。
定睛一看,竟是一帮头戴动物面具的劫匪,其中两位一高一矮,一胖一瘦,似乎一个老大,一个老二———《天下无贼》中的这段“天降奇兵”一定会让观众心头一喜,不过接下来的段子更是堪称“喜出望外”,按张伟平的话说,“看了不笑过气儿去,找我”。
演员分析:范伟和冯远征扮演的这两位劫匪就如同漫画《阿拉蕾》中的倒霉警察———人人得而欺之。
先说冯远征。很多人认识他是通过电视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这位靠演“窝囊男人”、“变态男人”出名的演技派在《天下无贼》中再次“光芒四射”,某种程度上甚至超过了范伟,而且台词只有两句!
再说范伟。《手机》告诉我们,有他的电影不可能不好看,尤其是在冯小刚深刻掌握了人民心理、为范伟量身定做了这么一个乌龙人物的情况下。看见他就像看见赵本山,没别的,就想笑。你看他有口音、结巴、没智商、还土得要死,能不招人喜欢吗?请尤其注意他和“刘德华”的对话,我保证你没见过这么委屈可爱的抢劫犯!
当然,冯小刚不会无缘无故安排这么一拨“悍匪”上场,他们总得在剧情上起点作用吧?没错,他们的出现让整个《天下无贼》的走向瞬间逆转!至于如何逆转,想必就连火车上的王薄和黎叔都预料不到……技艺高超的“贼”所特有的自信、潇洒,相信没有别人能比刘德华耍起来更好看。
角色介绍:刘德华扮演的王薄是《天下无贼》的绝对男一号,是一个行走江湖多年、技艺高超的惯偷。他从冷酷无情、演技一流(说个谎能把自己感动得流眼泪)的小偷,变成用自己的毕生技艺去捍卫一个素昧平生的人。王薄的转变,是《天下无贼》这出戏最关键的部分。
王薄就像武侠小说里那些武功高强但没有原则、只认钱字的剑客,他可以在虔诚的香客里搜掠财物而毫无愧意,但当王薄得知王丽的反常行为是因为她怀了他们的孩子时,王薄的行为也随之改变了。
演员分析:也许搁在以前,刘德华出现在冯小刚的电影里实在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很“刘德华”式的表演怎么也无法和京味的冯氏幽默联系起来。但冯小刚寻求改变,刘德华也寻求变化,所以冯小刚加刘德华应该是一次华语电影跨地域性的双赢。
虽然刘德华的假发有点碍眼,但是技艺高超的“贼”所特有的自信、潇洒,相信没有别人能比刘德华耍起来更好看。我们所期望的不是一次“大只佬”式的痛苦涅盘,而是一次“天下无贼”式的美好愿望。角色介绍:傻根在《天下无贼》里就像一群饿极了的鲨鱼嘴边的一块肉,而且这块肉毫无抵御能力和防范心理,在鲨鱼为了他已经剑拔弩张来回过了数招之后,他仍然茫然不觉地为其实素不相识的“姐”得了绝症而流下真诚的眼泪。傻根这个角色如果放在城市背景下的话,他显然荒诞得无法成立,但是让他从修建庙宇的高原上走出来,他的憨劲和傻劲也算有了来处。王宝强扮演的傻根和他以前的角色是一致的,冯小刚看上的就是他的“傻”。
演员分析:王宝强的名字是观众很陌生的,大多数人都没有看过他的处女作,那是一部小成本独立制作。
王宝强从小学武,据说还是在嵩山少林寺学的,然后下了山迷迷糊糊就演了部戏,接着又迷迷糊糊地被冯小刚看上来演《天下无贼》,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过有一天刘德华会站在对面和自己演对手戏,以至于他打电话告诉他哥,他哥还以为他在骗人。王宝强的故事,听上去也有点像“天下无贼”一样一厢情愿,但却是真实的。
角色介绍:《天下无贼》中,这位深藏不露的“隐藏Boss”在登上火车之前被王薄顺走了钱包;上了火车之后,又被王薄占了座位,还差点遭到“暴打”;火车一停站,他就追着王薄和王丽下了火车,死皮赖脸地套近乎、拉关系……无论怎么看,这个酷酷的画家都像一个徒有其表的文艺青年,除了在漂亮的女朋友面前丢丢面子,一点用都没有,可他无处不在,眼神犀利的他大概会让不少女观众眼前一亮。
演员分析:《天下无贼》中的张涵予,不再是《大腕》里那个狂侃“IT业”的精神病患者,也不再是《手机》里被葛优用“开会呢吧,说话不方便吧”戏谑的电视台同事。
配音演员出身的张涵予曾为《指环王》、《特洛伊》等大片配过音,而近年的不断触电,也让他成了影视圈中的实力派演员。在《贻笑大方》、《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等电视剧中,张涵予都成功扮演了各类角色,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角色介绍:警察扮相深入民心的尤勇这次扮演盗窃团伙的二当家,这个二当家当得十分窝火,风头处处被入伙不久却深得黎叔看重的小叶(李冰冰饰)抢尽,所谓心浮气躁乃是兵家大忌,这也是二当家没法成为团伙首领的原因,有勇却无谋。
二当家这个角色在关键时刻也能起到左右事件发展方向的作用,至少他会成为不听黎叔指挥的一个隐患,盗窃团伙的内部问题也使得火车上的争斗更加复杂。
演员分析:尤勇的警察形象曾经一度深入人心,不过近年来他也不断在为拓宽戏路而努力。比如在《大事件》中扮演劫匪,没准冯小刚就是因为《大事件》才决心发掘尤勇的悍匪一面。
不过尤勇在《大事件》中发挥的是强悍本色,因为杜琪峰要的是酷,而冯小刚要的是不同人物性格造成的复杂性,所以尤勇在《天下无贼》中则应该会增添几分夸张色彩,而且也会一露身手,也许还会和李冰冰比试惯偷的技巧。精彩语录:
21世纪最缺的是什么?——人才!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黎叔很负责任的告诉你,黎叔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严肃点!打劫呢!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啊
他凭什么不设防啊?他凭什么不能受到伤害?凭什么?是因为他单纯啊?他傻?你为什么要让他傻到底?生活要求他必须要聪明起来。作为一个人,你不让他知道生活的真相,那就是欺骗。什么叫大恶?欺骗就是大恶。
我最烦你们这些打劫的了,一点儿技术含量都没有。
俺家严肃点,严肃点,不许笑,我们这儿打劫呢。
住在大山里,在俺村,有人在山道上看滩牛粪,么带粪筐,就捡了个石头片儿,围着牛粪画了个圈儿,过几天想去捡,那牛粪还在。
F. 《时尚女魔头》电影镜头分析
如果分析整个电影的镜头运用,那样就太多字了,你的分有点少哈!
重点的说一下吧。
时尚女魔头这个电影,沿袭了美国电影特有的镜头风格,简单明快。很少使用有高技术难度的跟镜头和切换镜头。
比较多的使用了可以突出主题的水平移动拍摄方式,比如电影开始的时候,不同的女性穿着不同款式的服装在镜头内频繁出现,使用了轨道车平行移动,给观众足够的距离感觉,对于单独产品的特写,则突出了电影的主题,再加上后期影片的剪接十分流畅,突出了时尚这一主题在生活中的主导地位。
对于人物的刻画,影片主要采用了特殊角度定焦镜头处理,对于人物的面部表情,语言特点有很好的突出作用。
而对于大镜头,也就是场景比较大,人物比较多的镜头,发挥了美国人简洁,明了的拍摄方式,只是将主角放在镜头中央,定焦准确而已。。。。
总的来说,时尚女魔头这部电影的镜头运用很流畅很自然,但是和欧洲活着亚洲的非主流文艺片相比,镜头的运用没有什么可圈可点的特点。
G. 怎样全方位的对一部影片进行分析
不知你是要详细的讲解还是要概述的。我这里有一份讲解详细的!也是曾经从别人那里COPY 的,希望对你有用~~~ 一 主 题
正像其它艺术作品一样,影片的主题是电影作品中的灵魂和精华,也是我们为之迷恋的“精神家园”。更是我们在看了一部影片以后,力图总结分析出来东西。
主题——是电影中内容的核心与内涵;
是电影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
电影作品中的内容与主题,渗透和体现创作者的世界观,价值观,体现着创作者对生活的认识和情感。
电影的主题往往是多元化的、多侧面的、多切入点的。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电影的主题是电影的动作和人物的内涵,是电影的情节和事件的外延。主题是编剧、导演的生活经验和体会的暗示,艺术作品的主题转化为形象时,是导演思想欲望的情绪宣泄。
电影的主题并不是我们在看完电影以后所总结、归纳出来的“心得体会”、“社会意义”和“思想价值”。而是电影创作者的目标追求和灵魂净化。
电影艺术的主题往往不是简单的,不是表面的,而是深化的,多义的。需要我们整体的把握。
通常人们理解的影片主题应该包括如下两个方面的层次:
1.影片的内容或者是影片的作者力图告诉我们什么。这一点我们从影片的叙事中、人物中可以清楚的看到和感悟到。它不是抽象的符号,也不是概念的堆砌,而是体现在充满
视觉造型特点的银幕效果上。
2.通过对电影的主题、立意及影片的整体视听形象表达理解,我们感悟到了什么。主题虽然是影片所表达的创作者对生活、对社会的认识、态度、情感和审美观念,带有明显的个人主观色彩和风格样式,但不会是纯主观化的东西,一定是一种个人生活的感悟。
对于电影作品所表现出的主题,我们要全面的理解,切记不能片面化和简单化。艺术作品的最大特点就是用一件最普通的故事,宣扬一种极有意义的思想,折射出丰富的思想内
涵,照耀和抚慰人们的心灵,从而提高和净化人们的精神境界。
在我们分析、讨论影片主题的时候,往往为了更为深入地了解作品的主题,领会导演的创作意图,应该查阅影片相关的文字资料,必须做如下十个方面的准备工作:
1)这部影片是改编自哪一部文学作品(名著)?原著作品中作者表达的是一种什么样的主题思想,时代背景,人物形象?作品传达了一种什么样的精神世界和情感效果?
2)这部影片的导演曾经导演过什么作品?他(她)一贯的创作风格是什么?在这一部作品中,采用什么样的手段、方法、风格、样式来完成影片叙事及主题表达?
3)这部影片属于哪一类型的风格样式?同一类的影片思味都有哪些?它们之间各有什么区别?
4)描述一下,在这部影片中哪一些情节、场景、细节对影片主题的表达有特别重要的作用?你能否做到准确、生动、完整地表达出这种心理的和艺术的感觉?影片中哪一些东西令你激动的回味?
5)关于这部影片的事件、背景、人物及大众传媒的相关报道你知道多少?
6)从你个人的专业、性别、年龄、文化、修养、价值观、道德观出发,你是怎样认识这部电影的?或者你认为这部影片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水平上?
7)在一个什么样的层面上,我们认为可以充分理解影片所要表达的东西,理解导演所要表达的思想,我们基于一种什么样的出发点?
8)我们在视觉生理上和审美心理上多大程度对影片产生认同和共鸣?
9)影片中你认为最优秀的,最值得你学习的是什么?影片中的风格样式、叙事结构、造型风格、手段方法、影像效果、人物塑造,哪一些是让你最感兴趣的东西?
10)对于这部影片除了大多数公众的意见以外,你有什么不不的意见和看法?你认为影片中最大的不足是什么?
这十个问题,基本上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影片的理解。
重要的是,我们观看了一部影片,就要思考我们所感受。感悟到的东西。要反复地、深入地分析这种理解和感受,解释出对主题的认识、感受、理解的原因。
主题不搞清楚,分析就无法透彻。
关于影片主题的分析就形式而言,文章阅读、段落拉片。同学间讨论和分析写作都是非常好的学习方法。
二 结 构
影片分析中对影片结构的分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在我们的影片分析中,大部分同学经常会忽略分析影片结构,甚至,根本不去关注。其实,电影的结构是电影的最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
结构——是影片的组织排列的方式和叙事组合的构造。
影片的结构,框架,就是电影的风格。
导演根据影片的主题、内容、人物塑造的需要,运用各种手段、方法,将各诸要素合理、有机、完整地组成一个视听整体,达到艺术上的统一。
影片的结构分析是影片分析中的系统工程,我们认定的电影的结构分析应该包括:
二.剧作结构分析:
剧作的分析主要是对电影的情节设置,情节的组织进行系统的分析。
从电影的创作规律研究表明:戏剧性结构的电影无非是无数件有因果关系、有内在联系的事件,有机地、有目的地安排在一起,最终构成一种结局。
纵观世界各国故事片电影的样式,电影的叙事结构、电影 的剧作结构及故事的结局基本是四种存在模式:
A、情理之中,预料之中;
B、情理之外,预料之中;
C、情理之中,预料之外;
D、情理之外,预料之外。
但无论哪样的一种结局,都会充满了“因果关系”“偶然关系”“必然关系”和“戏剧关系”的味道,都会有一种人为主观的因素。
非戏剧性结构的电影,在表面构成上,会更为随意,更为自然和偶然的,许许多多的事件被十分有机地,有意地排列在上起,往往在影片的最后形成上,无非是形成两种模式“n个体无意识形成集体的有意识。2)整体有意识形成风格的有意识”。
现代电影的剧作结构,往往有很大的随意性和变异性,重点表现在剧作的合情与合理的处理上,有的合情不合理;有的合理不合情;但是,从大多数的影片的构成上分析,合情比
合理更为重要。
2.情节结构分析:
情节的分析主要是对电影的情节安排在排列方式上的整体分析。
传统的电影情节,往往是顺序型的,线型的排列关系,现代电影的情节则更为复杂,更为混淆。但电影的情节和细节是影片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影的叙事情节,在总体上构成影片的框架;电影的细节与元素构成影片的内容;电影情节的推动,一般不依靠外部的力量,而着重依赖于人物的动作和细节的设置。
电影情节的编排,往往是依据于人物的心理线索和发展。以往的“戏剧式”电影叙事,对于精巧的外部情节的设计和设置是十分依赖的。
现代电影中,对于叙事中的细节越来越重视,用细节的动作和细节的场面积累来推动情节。这种电影的特点是:重视细节的强调,重视细节的重复,形成影片内在的结构,注重细
节的日常化和形象化对人物的塑造和对情节的帮助。
总体来讲,影片的结构是导演风格和主题思想表达的最重要的手段。经分析发现,电影的叙事结构、剧作结构,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影片最终结构的选择与确定,一定是有
利于影片的主题,有利于人物的塑造,有利于风格的体现,有利于叙事的多样化。
三 人 物
电影中的人物,是电影创作中的核心,也是作品的核心。
反过来讲,人物的塑造,是电影导演创作的重中之重。
我们对文学的理解是“文学是人学”“风格即人”。同其它的艺术形式相比较,电影的创作也是紧紧地围绕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展开的。
可以这样认为:电影中的人物是叙事的核心,是矛盾冲突的核心,是影片造型的基础。
对于电影的基本要求,我们希望是在一系列的场景中,事件中,动作中,对话中看到的不是一般的人(具体的演员),而是鲜活的、有性格的人物。
世界电影中的常规情况是,观众对于电影中的人物(其实是对演员)感兴趣,对于电影中的故事感兴趣,对于电影的主题感兴趣,才会全方位的对电影给予关注。
我们所理解的“人”,是自然的人,社会的人。
电影中的“人物”,是电影叙事中、戏剧结构中的“符号”和“虚构”的人,是由演员(职业的、非职业的)扮演的银幕形象。在我们的潜意识中,人物——演员,演员——角色,这两者交替的认同。
我们在分析电影时,对人物的分析应该把握住如下问题:
1.分析N物在影片中担当的角色:
我们理解的电影中的人物,往往是电影中演员扮演的“人物”十演员自身形象的综合感觉。人物有时候是一个具体的概念,有的时候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电影中的人物是叙事的主体;是电影情节中的主要情节的发动者和承担者;有的时候,电影中的一些人物对情节并没有特别大的帮助,仅仅是一种“象征”,是一种“符号”。
我们的心理意识和思想意识无法超越的是,我们很难将某一个“演员”的形象,从影片中的“人物”形象中分离出来,往往是三种思维定式:
A:影片中的人物一演员本身。
B:影片中的人物一$员十人物。
C:影片中的人物一一人物。
2.分析影片中人物的表现方式:
电影中的人物表现,不仅仅是影片的整体叙事及情节,也不在于其出现场影的多少,对白台词的多少,镜头数量的多少,而在于具体表演、表现的方式。大体有如下四种方式:
1)人物外形表现:
影片中的人物的外形,是影片人物的重要的性格特征和重要的视觉信息。
在影片的制作过程中,更为重视其服装,发型,化装的处理。例如:美国早期默片时代的经典人物卓别林,其外表很有特点,在电影中的视觉外形形象极为鲜明。影片中的人物外形不但要符合影片的叙事,还要有鲜明的特征。
2)人物景别表现:
某一个人物在电影的表现中,有时更多的是用某一种特定的镜头景别处理。其目的是想充分地利用镜头的景别,着得对人物进行心理、情绪、表现的描写,即使是某一个人物用
多种景别处理画面,或者是众多的人物分别用不同的景别加以表现,也是要对人物进行性格和心理的刻画。 例如:《我的父亲母亲》中,“母亲”年轻时的叙事和人物形象,更多的是采用近景、特写和全景、远景的交替应用,“母亲”年老时的叙事和人物形象,更多的是采用全景的镜头来完成,影片的总体风格基本是这样一种规律的处理。
3)人物形体表现:
电影叙事和场景中人物的形体方式处理,大多数是经过导演和演员精心设计的。因为,人物的形体处理的方式和状态,不光是为了叙事,为了场景,更多的是为了人物形象的塑
造,甚至是为推动影片的情节。
例如:影片《我的父亲母亲》中,彩色回忆时空段落中,年轻的“母亲”,人物的形体永远是处在运动之中,处在站立和跑动之中;而黑白现实时空段落中,年老的“母亲”,则恰恰是相反的处理,大部分形体表现处理成为静止的形态和坐姿状态。
4)人物位置表现:
影片摄影画面构图中的人物位置,无论是在影片风格,画面效果人物塑造上都有其特殊的意义。在具体画面处理的方式上,有的人物在画面上是居中处理;有的人物在画面上是
居边处理;有的人物位置干脆是不规则的卡头卡脚处理。
例如:影片《黄土地》的人物位置的整体风格是居中处理。影片《一个和八个》的人物位置的整体风格是居边处理。这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使得影片画面构图中的人物位置有一种鲜明的造型效果。其实,这都是一种影片叙事、手段、风格的外延。
从影片的宏观上分析人物的表现方式,在影片的创作过程中,一定是导演十分重视的技巧与元素。通过这种细致和量化的分析,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影片的风格、画面、效果、技
巧、结构和导演方法。
3.分析N物动作的表现技巧:
影片中决定人物动作的重要因素是环境、事件和规定要求。
作为导演,对于人物动作的简单表现和复杂表现,在影片的叙事风格上会产生不同结果。那么,核心的问题就是导演采用什么样的镜头技巧来反映和表现这些人物的动作。这时叙事中的人物动作成为了内容,镜头处理表现技巧成为了形式。
我们在分析影片的人物动作时,讨论人物动作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动作方式,仅仅是我们分析人物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同时我们要分析影片的镜头中和段落中采用什么样的具体镜头技巧(方法),来表现此时此地的人物动作。
导演在实际创作和拍摄处理上,可以是用不同的镜头技现(方法),拍摄和表达不同的人物动作,也可以是用相对固定(一样)的镜头技巧(方法),表达同一的动作和不同的动作。如果是采用后者的处理方式,就会产生影片人物动作镜头技巧(方法)处理上的特殊风格。
例如:导演陈凯歌拍摄的影片《黄土地》,大量地采用静止(静态)的镜头完成画面的表达,采用极为有限的摇镜头表现部分的人物动作和运动,表现场景的空间;导演徐克拍摄的影片《新龙门客栈》大多数是采用夸张、变形的镜头画面形式表现各种人物的近景和动作;导演吴宇森拍摄的大部分分影片,大量地在叙事镜头和动作镜头中采用高速摄影(慢动作)的镜头技巧,来表达影片中人物的动作的异化,具有一种人物形象塑造的浪漫、飘逸与超然感觉,有一种影片“暴力”美学的特征。
4.分析场景中、镜头中人物的光线形式:
按电影的常规分析,场景中、镜头中人物的光线的形式应该有其相对的设计性、独立性、形象性、鲜明性。
人物光线的形式,除了受到场景、空间、环境、光源的位置、方向、性质的影响外,还要受到影片的主题、内容、风格、样式、叙事、情节和导演处理的制约。
有的时候,为了达到人物形象的塑造,赋予影片中某一个人物以一种特定的光线形式。只要这个人物一出现,这种专门设计的光线的效果就存在。
例如:导演张艺谋的影片《大红灯笼高高挂》中,陈老爷这个人物的光线形式,就是具有相当程度的规定性,完全是逆光、剪影、半剪影的处理。使人物的形象刻画十分鲜明,增加了人物的神秘感,在影片的叙事当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有的时候,为了达到影片叙事情节的表达,在影片中赋予某一个人物以一种特定的光线效果,这个人物走到哪里,这种光线效果就带到哪里。美国影片《现代启示录》中,威拉上尉历尽艰难,深人到丛林中去寻找库茨上校,在影片的结尾的场景中,丛林中库茨上校的居住地的光线效果,则完全是主观化的处理,人物只有逆光的处理,很神秘,很形式。
有的时候,摄影光线的处理完全是为了影片全片的风格,使某个或者某几个人物,采用一种特定的光线效果形式。
例如:导演关锦鹏拍摄的影片《阮玲玉》中,现代时空(演员扮演的段落)的人物处理,假定性的人物送光、轮廓光十分鲜明,很有现代感和唯美性,超越了早期资料影片的审美氛
围,在光线的形式上,形成了两个不同时空的交替。
四 场 景
场景——是影片叙事的基本载体和影片特定的空间环境。
场景——是影片重要的造型元素。
现代电影的场景,可以是现实空间环境,也可以是非现实空间环境,但是,这两种场景的存在,都要求要体现和反映剧本中规定的情境。
通常的,影片中场景存在的方式和种类,大体上可以划分成如下六种:
1) 内景——在摄影棚内,专门为影片的拍摄搭制的人工场景。这种场景的空间有限,拍摄的环境完全要布置,光线的处理可以比较细腻,拍摄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
2)外景一大自然中自然景观的场景。这种场景的空间比较广阔,往往要选择局部进行拍摄,或者是对局部进行加工才能拍摄,由于受自然光线的限制,光线的处理要选择光线
的时机。
3)实景——人类居住和活动的自然建筑的场景,这些场景的存在,往往不是为了影片的拍摄。这种场景空间十分真实,具有生活的气息,但是,有明显的建筑结构关系,拍摄起来也受一定的限制。
4)场地外景一为了影片的拍摄,按一定的比例,专门在选定的自然环境中人工搭制的场景。这种场景的空间比较合理,符合影片的拍摄要求。但是对总体美术设计的要求比较高,也会受到自然光线的限制。
5)特技合成景——人工搭制的,用于配合特技拍摄的小比例人工场景。这种景一般是模型的景,需要与实际的自然场景拍摄在一起,美术设计的透视、比例十分的重要。
6)计算机模拟景——利用计算机(数字)技术创造的虚拟现实的场景环境。
现代电影中,电影场景的构成有如下的几种特点:
1) 影片的银幕空间是由多种类型的场景以不同的顺序和方式组成的。
2) 同一场景内,可以开展和表现一场戏,也可以开展、表现多场戏。
3) 一场戏可以在一组场景或多组场景中展开。
4) 影片中的场景的视觉效果,参与影片的叙事和造型,从而推动影片情节的发展。
5) 场景的变化越来越趋向于多元化。
6) 影片的构成上,场景交替变化、交替运用越来越频繁。
7)刀特技合成,虚拟现实的场景的出现和使用越来越广泛。
8)影片中的场景在视觉造型和视觉风格上越来越影响和决定影片的风格。
电影场景,首先是一个空间的关系,它规定和制约影片某一个段落的人物、叙事、动作对话的构成与处理。场景是一个宏观的概念,也可以是一个具体的概念,例如:操场(街道、河边、厨房、卫生间、车内。影片中的场景,可以有地域的限制,也可以没有地域的限制。一幢郊区的别墅,严格的意义应该是一个场景,但是,在具体的拍摄中,室内的戏和室外的戏,我们在拍摄和表述上往往又分为两个不同的场景。
电影场景其次有一个时间的关系,它规定和制约这个场景所表达的叙事、动作的时间关系。正如我们经常讲的:就影片叙事而言,换镜头就是隔时间;换场景就是换时间Z换场景就是换空间。
通过拉片和影片的分析我们发现,电影中场景的选择、利用、排列、构成,会影响到以下几个问题:
1)场景决定影片的风格:场景的选择和具体的运用,在宏观上就决定了影片的叙事风格和造型风格。我们常常讲:外景利于影片的气氛。内景利于影片的光线运用;实景利于
影片的空间表达。外景出意境,内景出戏,实景出调度。
2)场景影响影片的空间感觉:电影中外景的出,现,无论场次的长短、多少,都会在影片中形成一种整体的空间规模。感觉和效果。而在内景的拍摄中,我们会有一种与之相反的感觉,显得影片空间变化较多,但不完整。
3)场景制约人物形象的塑造:电影中外景的应用,使得人物的表达更为有环境依据,使人物在叙事上更有可信程度,更有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内景的应用,优化了摄影的造型
元素,在视觉上更有利于人物的塑造,更主要的是有利于人物的“戏”的表现。
4)场景关系影片的影调构成:由于影片中场景的有意 识、无意识的变化,影片中的地调关系会有很大的变化,可以构成影片的不同场景的不同的初调效果。
5)场是决定一段叙事情节的完整:电影中的一个场景可以清晰、明确地完成一个相对独立和完整的叙事情节,也可以仅仅是表达叙事情节的一个小小的部分。在电影的制作过程中,我们也要关注场景在影片中所起的作用。一场戏,是一个表述性的语言,是一个实际增节的称呼,更是一个独立的事件的表达方式。实际增况往往是;一场戏有可能在一个场景中完成,也有可能在几个场景中完成。
由于电厂中场景的作用十分重要,要求我们在选择场景的时候要特别地道憧和准确。
根据我们对现代电影的分析,电影中的场景构成方式越来越灵活,场景的数量越来越丰富,这样,有利于影片的叙事,有利于影片的人物塑造,有利于影片的风格表达。因此,电影场景的运用规律是我们要进行细化分析的东西。
五 景 别
电影的景别,是一个电影镜头和画面的视党形式的表述语言。表面上是一个造型元素,实际上是一个教事的手段。
景别最最根本的含义,是表达画面所包括的范围。电影景别的划分大体上有如下的几种形式;l)大远景,2)远景,3)大全景,4)全景,5)中景,6)中近景,对近景,8)特写,9)大特写。
电影中的景别,是影片视觉效果、导演语言风格的外在形式之—。决定影片风格,决定叙事风格,决定视党风格,决定导演风格。
我们在分析影片的过程中,对于影片的是别的把握重点是在于全片,而不在于具体的某一个镜头。分析的重点在如下几个方面:
1.影片全片的叙事过程中,以什么样的镜头画面景别为主?在影片中是一种什么样的主导趋势?对影片的风格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2.场景中重要的人物对话镜头是以什么样的镜头景别为主?镜头景别变化之间有什么样的规律和特点?对于影片中的人物刻画和叙事的推动有什么样的帮助?
3.电影场景中的内景的景别特点是什么?外景的景别特点是什么?这两种景别交织在一起是一种什么样的效果?特别是要分析景别分别在外景和内景当中对于人物、叙事、对
话、动作的表现和表达都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4.每一个场景的开始的镜头和结束的镜头的景别的应用有什么样的特点?镜头剪接中景别的变化有什么样的规律?
5.全片中,镜头画面的景别的变化幅度是什么?对影片的节奏有什么样的影响?景别的这种变化对影片的叙事有什么样的帮助?
6.分析在动作的场景中,人物的动作和镜头景别的应用有什么样的特点和形式?
7.景别的运用以及最终画面完成的效果对于影片的风格有什么样的作用?
8.不同的景别运用,对于画面的构图有什么样的影响和帮助?
9.分析景别的应用对于环境的气氛,空间的表达,场景有什么样的作用?
10.分析不同的景别对人物形象和人物动作的表达。我们看到的影片,有的时候,赋予某一个人物以一个特定的景别,在有些情况下,不同的景别对不同的人物形象、不同的叙
事内容、不同的情绪要求、不同的动作表达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11.分析电影的景别对影片的节奏所起的作用。
因为字数太多,我就分成两次回答了
H. 女孩给我推荐了《温柔的尸体》这部电影,看过的大佬可以帮忙分析下还
故事描述的是一场发生在一个美丽的人类少女和一个敏感纤细的僵尸少年之间的禁忌之恋,而伴随着这一切一起发生的,是一个正在被数量庞大的活死人迅速攻占的黑暗的世界,人性也随之沦陷——虽然处处充斥着可怕的骤变,但是美妙的爱情却能够冲淡所有的恐惧与不安。
整个故事开始于一个似曾相识的经典桥段——神秘的病毒突然大面
电影剧照(40张)
积地爆发,也让人类文明直接陷入了消亡当中,任何感染病毒的人都会变成不死僵尸,无爱无恨,只对血肉有着不可抑制的饥渴。至于那些得以幸存下来的人,则活在了漫无边际的恐惧之中,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所爱之人活生生的变成了一具行尸走肉。但是,当一群僵尸围堵住了一个负责补给和侦察工作的人类小分队时,其中一位被称之为R(尼古拉斯·霍尔特饰)的饱含深情的僵尸,对可爱的人类女子朱莉(泰莉莎·帕尔墨饰)一见钟情,所以他不但没有吃掉她的脑子,还从饥饿的同伴手中把她救了出来。
R把朱莉带回到一座僵尸聚集的飞机场,他把那里称之为自己的家,并让朱莉藏身在了一架废弃的波音767飞机里,这里到处都是他废城各处缴获来的“宝贝”——音乐唱片、雪景球、各种乐器以及其他杂七杂八的东西。在随后几天的时间里,他们一直呆在这个与世隔绝的静谧的藏身之处,勇敢执着的朱莉唤醒的是R内心深处被遗忘了很长时间的情感,而朱莉也渐渐地意识到,除了呆滞的目光和行动迟缓的身体,R似乎还有着她从其他僵尸身上感受不到的一些特殊的东西。 对自己突发的情愫感到非常的困惑与混乱,朱莉回到了人类固守的城市里,她的父亲杰治奥将军(约翰·马尔科维奇饰)是一位从不手下留情的僵尸猎人,他带领着全副武装的警备力量,保护这里的人免受僵尸的残害。与此同时,处在失恋中的R也开始出现了一些惊人的变化,这让他愈加地相信,自己与朱莉之间的联系和情感,很可能会成为拯救人类的关键所在。但是,随着R不堪忍受相思的折磨跑去寻找朱莉,却引发了人类与活死人之间的一场迫在眉睫的大战,威胁着要彻底地摧毁这个足以改变未来的机会
I. 电影《姜子牙》:比起哪吒,姜子牙更像每个普通人
电影《姜子牙》海报。
电影《姜子牙》是姜子牙的故事,也是打破“姜子牙”的故事。
历史 上,姜子牙是周朝开国元勋,商末周初兵学奠基人。
以往的艺术作品里,章节往往结束在武王拜姜子牙为帅,兴兵伐商,后继天子位;姜子牙领元始诰敕,在封神台封神,武王封七十二诸侯。
当故事成为电影题材,生于1988年的导演程腾面对千年前的传奇人物,他说希望电影《姜子牙》“能通过年轻人的视角,重新解读姜子牙的神话故事”。
2020年10月,继《哪吒之魔童降世》之后,彩条屋“中国神话系列作品”第二部电影《姜子牙》历时4年打磨后上映。故事讲述封神大战之后,姜子牙受封成为众神之长,却因一时之过被贬到人间,失去神力,被世人唾弃。为重回昆仑,姜子牙踏上战后废墟,重新捡拾自我的同时,一些当年的真相也被逐渐揭开。
电影《姜子牙》剧照。
接受《新周刊》采访时,导演程腾提及,在大众认知中,姜子牙与齐天大圣、哪吒一样,都是神一般的存在。但他想呈现的,是一个“去神化”的姜子牙——除了有神的一面,还有人的一面。
“这样一个姜子牙,在面对强权和信仰崩塌时,也许不会像哪吒、大圣那般去反抗、去打破,他更像我们每一个人,一个会犹豫、困惑、纠结的普通人。”
“用自己的方式
去成为一个真正的神”
哪吒、大圣在前,起初,程腾会担心姜子牙这个人物挺容易做错。
在电影筹备阶段,他几乎查阅了所有关于姜子牙的 历史 文献、野史、《封神演义》及相关影视作品。他发现,不管是 历史 上对姜子牙这个人的记录,还是文学、影视作品的刻画,姜子牙都不是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
在程腾看来,改编经典神话人物是一种平衡的艺术,“平衡观众的,既有认知也有新鲜感,两边哪块塌了都不行”。于是,在这个过程中,方向性 探索 、试错和无数次形象迭代,成为制作这部电影头一年最主要的工作。
如今在银幕上与观众见面的姜子牙形象,略显精瘦、冷酷,年龄40岁左右。此前,程腾及团队成员几乎将胖、壮、年轻、年老等可能的方向都尝试过,甚至考虑过“是否要将姜子牙做得屌丝一点?刚去人间时他因为饿肚子变得枯瘦如柴,每天为食物奔波” 。他们最终觉得,这个方向略显魔改,于是放弃。
电影《姜子牙》海报。
和以往的电影不同的是,《姜子牙》的剧本并非确定后才往下推进。
前期,创作团队用两三个月时间完成剧本写作后,电影就进入分镜创作阶段,分镜跟着剧本一起改。
编剧、分镜师、剪辑师们建立了一个故事组,“与其从文字角度讲故事,不如直接从画面或视频角度去讲,各角度进行分析后,再分工解决剧本上的问题”。
仅在姜子牙酷大叔的形象上磨细节,团队就花了两年半时间。到了后期,为了让姜子牙的表情更有表现力,团队在皱纹方面做了很多尝试,程腾觉得,“哪条皱纹掰得不好看,都会影响整个角色”。
与此同时,为了让贬到人间的姜子牙与苍生间的关系更为形象化,电影加入了一个名为“小九”的女主角。“我们需要让观众真的感觉到战后苍生的切肤之痛,所以一定要有可以代表苍生的人物。”
电影《姜子牙》剧照。
仅姜子牙与小九之间的故事就打磨了6个月。
起初,创作团队对小九一角的形象设定偏中性化,之后在中间阶段过渡到更女性化的形象。程腾说:“全部做完以后,他们发现这样反倒不好,会让观众觉得有一些爱情的意味在其中。”最后团队又回到中性化设计,“让他们两个更像旅途伙伴”。
美术设计方面也是《姜子牙》需要攻克的一道难关。
电影的故事背景是3500年前的西周,几乎没有 历史 痕迹可考。现已出土的后母戊鼎铸造于商代后期,较姜子牙年代晚;而三星堆遗址出土文物则处在西南地区,离姜子牙所处的北方地域较远,有明显文化差异。
“我们已知的很多花纹、建筑上的中国元素,具有朝代感,放到3500年前是不对的。这就需要发挥想象空间,同时做好彼时人们对于信仰、自然崇拜、巫觋宗教的调研。”为此,团队邀请了山东临淄的专家去研究姜子牙的墓穴地址,并请道教人士提供相应指导。
电影《姜子牙》剧照。
为此,他们也在电影中留下许多视觉小彩蛋。“比如有一场戏出现的地貌,其实就是一个神的脚印,但观众可能需要在某一个镜头下才能感知这件事情。”
程腾说,他们也想借此做出神与人的区别。在《姜子牙》的世界中,一草一木、一块石头、一个花盆,都能让观众觉得这个东西是不属于人类世界的。“这其实就像我们影片的slogan(介绍语)一样——你需要用自己的方式去成为一个真正的神。”
“在找不到方向或者迷失的时候,先相信自己,拥有自己的信仰,你总会逐渐意识到什么东西是属于你的。”
每个人都拥有过“姜子牙式”迷茫
某种程度上,程腾对姜子牙命运的理解,来源于自己和身边人对生活的体悟。
“如我这般的年轻人,学校之于我们,可能就像昆仑之于姜子牙,大家都被保护得很好。一旦进入 社会 ,就像姜子牙从昆仑跌入凡间,会变得无措,不知该依靠、相信些什么。”
从程腾的个人履历来看,很多人会觉得,迷茫这件事不应该发生在他身上。
2011年从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毕业后,程腾进入美国南加州大学电影学院学习,同年即凭借作品《纪念日快乐》获得第一届东京动画大奖“特别奖”。
1988年出生的程腾,担任电影《姜子牙》导演。
2014年,他又凭借讲述中国功夫的古典动画短片《天外有天》( Higher Sky )获得第41届美国学生奥斯卡动画短片类作品银奖,后来进入美国顶级动画公司梦工厂工作。
“但到了美国之后,落差感会更加明显。”程腾说,当他在梦工厂工作时,才真正开始理解中国文化是什么。
彼时,他以联合导演的身份在梦工厂制作一部漫画影片。有场讲述一对亚裔情侣 情感 进展的戏,按照美国总导演的设想,这两个角色需要彼此视线相对以传达 情感 ,“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从技术上讲,是重要的表演区”。
作为核心主创人员中唯一的中国人,程腾提出不同意见:“中国人比较矜持,他们应该一起看月亮,说话的时候也不要对视。”美国导演对此表示不解。
那一刻,程腾意识到,中美双方在表达故事的理念上存在差距,“有太多中国式 情感 表达方式”无处安放,急需一个出口。
电影《姜子牙》海报。
2017年,中国传媒大学教授高薇华找到程腾,希望他能担任电影《姜子牙》的导演。在程腾以往的概念里,总觉得中国的动画更多是做给小朋友看,而成年人只能去看日本、美国动漫。
拿到《姜子牙》项目时,“做一个信仰颠覆的故事”这句说明打动了他。“我把自己的经历带进去了,已经开始想象姜子牙应该怎样说他的那些话。”
为了《姜子牙》,程腾选择回国。“在美国,我可以使用自己的叙事、分镜、剪辑技术给电影加分,但是在《姜子牙》里,我更多的是通过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来加分。”
电影《姜子牙》剧照。
“倒金字塔”工作模式
与《姜子牙》的试水
接手《姜子牙》项目后,程腾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当时国内最受欢迎的动画片又看了一遍,如《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大鱼海棠》。
他觉得,相比美国观众偏好工业体系下生产的泛 娱乐 、商品属性较强的动画,中国观众更喜欢作者属性强的东西。程腾想,自己是否也可以在电影中寻找和维持一种平衡,为“迷茫”这件事找寻解决的方式和答案?
除了主角姜子牙,影片中“九尾”和“天尊”这两个人物也投注了程腾较深的作者 情感 。程腾提到,虽然九尾和天尊都曾站到主角的对立面,“但我希望观众观看时,可以走到他们的立场去发生共情。只有这样,这个世界才不是非黑即白的”。
电影《姜子牙》剧照。
程腾说:“我们看到一些不公,但我们能确保自己的愤怒是正确的吗?那些遭遇背后是否也暗藏一些生命的教训?最真实的世界,是没有本恶与原罪的自洽世界。”
除了角色创作,程腾和整个导演组将“作者性”延续到具体工作中。
包括程腾在内的整个导演组逐渐意识到,近年来,随着中国动画电影市场的发展,行业缺失与不足的部分早已不是软件、核心人才或者项目预算。“大家都觉得好莱坞很牛,其实他们最厉害的是协作方式,可以将各个国家的工作人员会集在一起。”
电影《姜子牙》制作进行到中期时,整个团队人数达到上千人,想凝聚这样一个团队并不容易。《姜子牙》导演组四位导演,有三位有过留美工作经验,程腾说,这一次,他们将好莱坞这套“倒金字塔”型工作方式带回国。
传统的电影制作流程多为“正金字塔”型,导演处在金字塔塔尖,对项目有特别具体的愿景,然后将任务延伸至总监、组长、工作人员,最后所有人尽量将项目与导演愿景匹配。“这其实是很难的,信息传递过程中一定会存在流失。”
相反,“倒金字塔”型是每个人对项目都有自己的想法与贡献,逐一汇总到组长、总监,最后由导演进行统一,变成浑然一体的项目。
电影《姜子牙》剧照。
许多工作人员在项目操作中投入的 情感 ,时常让程腾动容。他发现,“有很多年轻人真的爱中国动画电影,并愿意为之付出”。他对一位刚刚大学毕业的剪辑师印象深刻。
程腾记得:“他(剪辑师)有时候入魔一般去想这个项目,尽一切努力给《姜子牙》加分,骑车来公司的路上都在听电影的音乐,边骑边哭。他每天剪辑剪到流鼻血,劝也劝不动。”
这位剪辑师告诉程腾:“哥,你就让我干吧,不干我回去也睡不着觉,成宿成宿想。”
电影《姜子牙》海报。
他希望观众看过电影后发现,《姜子牙》与《哪吒》在表现手法上特别不一样。在他看来,我们需要更多充满作者性、艺术性、本土化的项目,培养观众的审美习惯。
程腾说,目前,国内动画影视产业也在输出大体量文化项目,这是利好趋势。“但我们不一定要往好莱坞方向走。只有当大体量和艺术性(的项目)都有很好的渠道或受众群体,中国的动画产业才会变得更好。”
作者 | 蒋苡芯
原标题——导演程腾:比起哪吒,姜子牙更像一个普通人
首发于《新周刊》571期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J. 沉默的羔羊解析(我们只看懂了谁是羔羊)
大家好,我是看电影爱较真儿的廖宇。
不知道大家第一次看惊悚悬疑电影《沉默的羔羊》是在哪一年,是用什么媒介看的?我交代个暴露年龄的物件吧——VCD!
一张“沉年”的VCD光盘
现在应该有不少年轻的朋友都不知道VCD为何物了,它是95年左右到2000年前后市面上主流的光盘播放器,代替了录像机和录像带的存在。就相当于现在淘汰了DVD的蓝光播放器,在当时是属于很高级的播放器。
但那时一张VCD光盘的容量仅有700M左右,分辨率是352x240像素,一般两张光盘才能装下一部电影,清晰度还比不上今天在线观看的电影清晰。而我就是在这样的清晰度之下,第一次观看电影《沉默的羔羊》的。即便如此,我仍然沉浸于影片惊悚和悬疑的氛围中无法自拔,大呼过瘾!
电影《沉默的羔羊》中身处黑暗的斯达琳
剧情的跌宕起伏,曲折离奇令人惊心动魄,饰演汉尼拔博士和FBI女探员斯达琳的演员安东尼·霍普金斯和朱迪·福斯特的表演令人叹为观止,念念不忘。
电影《沉默的羔羊》中:汉尼拔博士和斯达琳
因此该片也不负众望夺得了当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而两位主演也摘得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女主角的奖项。影片还顺手把最佳导演和最佳改编剧本奖收入囊中。包揽了当年奥斯卡奖含金量最高的五个大奖,也就是传说中的“Big Five”!所谓“Big Five”是指最佳影片,导演,剧本,男,女主角五个重量级奖项。
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女主角
奥斯卡奖的上一个“Big Five”要追溯到1935年的爱情喜剧片《一夜风流》,而等到第二次出现这样横扫五个大奖的情景已经是41年后的电影《飞越疯人院》(1976年),再之后就1991年的本片,而且至今后无来者。可见这部电影能成为名留影史的惊悚悬疑经典之作绝对是实至名归的。在国内它也以8.8的高分,好于98%悬疑片的成绩受到无数影迷的追捧,当然也包括我在内。
电影《沉默的羔羊》中令人不寒而栗的汉尼拔博士
以至于之后每次影像播放系统更新迭代时,我都会买一张更加清晰的版本收藏。而且每年都要看上一两次,非但是不会觉得乏味,反而每次都会有新的发现和不同的感受。
起初看该片时我也一直当它是一部优秀的商业电影来看,认为原著故事好,改编的好,演的好,拍的好自然就获奥斯卡了。可随着观看次数的增多,我逐渐意识到自己之前对这部电影的理解未免有些肤浅。
比如,我们都知道本片之所以叫《沉默的羔羊》是源于女探员斯达琳见汉尼拔博士时,作为让博士帮助自己破案,信息交换的条件,她被迫回忆了自己童年最痛苦的回忆:
大抵是幼年失去双亲的斯达琳被寄养在亲戚家时,一天晚上听到羔羊的尖叫,惊醒后的她发现是牧场主正在屠宰羔羊。她想放走羔羊,但羔羊却不跑。于是她抱起一只羔羊逃离,但最终被找回并被牧场主送进孤儿院,自己连一只羔羊都没能挽救。
电影《沉默的羔羊》中汉尼拔博士绘制的“沉默的羔羊”
结合整个剧情我们大都能体会到,在长大后成为FBI女探员的斯达琳心中,“羔羊”它代表着弱者和受害者。而她在梦中听到羔羊的尖叫声则象征着他们在孤苦无援中的呼救,正因如此她才会不断的在噩梦中惊醒。
于是为了解救他们斯达琳敢与令人闻风丧胆的汉尼拔博士合作,敢闯进任何一个让人望而生畏的惊悚现场。最终她战胜了“野牛比尔”,终于可以不再被噩梦所惊扰,因为羔羊已经“沉默”。而这只是这部电影中“沉默”的第一层含义,通过无数次的观看,分析和思考,我理解的“沉默”还有另外一层含义。
电影《沉默的羔羊》中的斯达琳
首先让我对“沉默”一词的性质略作分析,“沉默”不等同于“安静”。
相比安静一词“沉默”则显示出一种并非积极和开放的含义,而是更倾向于形容一种消极和封闭的状态。简单来说“沉默”暗含着一种因被压制而失去话语权的状态,尤其是对弱者而言。因而我认为影片的名字用“沉默”的羔羊而不是“安静”的羔羊正取此意,当“沉默”与代表弱者的“羔羊”组合,则更明显的是暗含一种被压制甚至杀戮的非积极意义。
影片中,在斯达琳的心中“羔羊”从“尖叫”到“沉默”是“受害者”从“呼救”到“被解救”的过程,所呈现的是一种积极的转变,但这种转变的结果却是可以一分为二来看的。一种是“呼救”因“被解救”而消除,故而“沉默”,而另一种则是“呼救”因“被封口”而“沉默”。前者积极能给观众带来酣畅淋漓的正义,而后者消极却能给观众带来更深层的思考。
电影《沉默的羔羊》中含笔思考的斯达琳
换句话说影片中“沉默的羔羊”除了象征着女性受害者之外,第二层含义则象征着受权力压制而失去了话语权的人,也就是斯达琳。这一点从最被大家所熟悉的电影海报中就有所显现,斯达琳的嘴部被一只骷髅蛾所遮挡。
电影《沉默的羔羊》海报
而骷髅蛾被孕育出之前的状态是蛹,在影片中蛾蛹被嵌入受害人的咽喉,除了有让受害人失去话语权的含义外我认为还有另一种隐喻:蛹是蛾蜕变中“沉默”的状态,蛹中所孕育的是蛾崭新的生命状态!这个隐喻也是我理解该片“沉默”第二层含义的的关键所在。
电影《沉默的羔羊》中的骷髅蛾蛹
斯达琳为了崭新的生命状态而不得不先选择“沉默”,这也是骷髅蛾为何能与女主角一起在海报中占据了核心的位置!
我认为斯达琳的“沉默”源于自身的成长与所处的工作环境,具体说是来自于男性同事,上级和更上层权力的压制。
电影《沉默的羔羊》中斯达琳与上司克劳福德
影片一开始就用几组镜头语言暗示了这一点,训练中的斯达琳被部门主管克劳福德召见,一路上所遇到的同事大部分都是着装统一,而且是成群结队的男性,他们衣服的颜色也与斯达琳的有所不同。明面上是区分成熟探员或者高年级学员与低年级学员斯达琳的身份,其实也寓意这个男多女少,组织严密,等级分明的群体是多么的强大,而作为其中一名少数女性个体的斯达琳是多么的弱小。在下面的画面中四名男性同事正在擦拭武器,而武器无疑代表着危险。接下来的镜头中这个危险的寓意则更加明显。
电影《沉默的羔羊》剧照
电影《沉默的羔羊》剧照
在后面也有类似的镜头语言,暗示着处于男性居多的司法体系中斯达琳的弱势。
电影《沉默的羔羊》剧照
而“羔羊”斯达琳接下来面对的则是狼群的首领,部门主管克劳福德,也是自己的顶头上司。同样还是镜头语言的暗示。克劳福德与斯达琳谈话时的状态更加是高高在上的,看似是在回忆自己讲课时斯达琳的成绩优异,实则是一种权威和力量的宣示——“我给了你甲等”的潜台词就是我能决定你的命运!
电影《沉默的羔羊》中的克劳福德
而此时斯达琳的回答也很值得解读,她纠正克劳福德说是“甲下”!其潜台词也不言而喻,甲下的成绩我并不满足,我要做到最好!于是两人一拍即合开始步入正题。当克劳福德问道你想毕业后替我工作时,斯达琳回答非常想!让我们仔细看看做出这个回答时斯达琳的表情——娇羞和开心,而开心中又带着些许谄媚和撒娇。不得不承认斯达琳的饰演者,当时年仅26岁的奥斯卡影后朱迪·福斯特,美丽带着青涩的容颜无法不让人为之所动。
电影《沉默的羔羊》中的斯达琳
从而也让我们无法忽视克劳福德对于斯达琳而言,除了男性上司的身份外还具有父辈形象的意义。
正如初次见面时汉尼拔博士对斯达琳做出的分析,斯达琳是一名幼年丧母跟随父亲长大的女孩,后又遭遇丧父,成为了在孤儿院成长的孤儿。在孤独和贫困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她对警察父亲的高大形象和力量具有由衷的崇拜和向往。换而言之,对于底层弱者的斯达琳来说,向上攀升才是人生的唯一出路,因此她对升职或者说权力阶层的向往是毋庸置疑的。
电影《沉默的羔羊》中汉尼拔博士第一次与斯达琳见面
而更加毋庸置疑的是,组织严密,等级分明,力量强大的联邦调查局正是斯达琳心中所崇拜和向往的物化代表,而克劳福德则是这种力量的化身。因此在与汉尼拔博士的第二次见面中,汉尼拔博士就提出斯达琳与克劳福德两人之间,是否因为斯达琳对父亲的崇拜和权力的向往而存在着某种等价交换行为或者情感关系。
电影《沉默的羔羊》中汉尼拔博士第二次与斯达琳见面
这绝不是我的妄加揣测和信口开河,汉尼拔博士之所以第二次见面时做出这样的分析,是因为在他们第一次会面的最后,博士叫回离开的斯达琳并许诺她一个大好的机会——升职,而此时斯达琳并没有做出反驳和拒绝而是选择了“沉默”。由此汉尼拔博士也印证了自己对斯达琳心里的洞察。那么在斯达琳的潜意识中除了解救受害者的正义感之外,是否真的存在着对于权力的渴望?
电影《沉默的羔羊》中汉尼拔博士第一次与斯达琳见面的最后
答案是当然的!因为下一个镜头就是斯达琳走出精神病院回忆了自己与父亲的欢乐时光。
电影《沉默的羔羊》中斯达琳回忆自己与父亲
而回忆过后斯达琳趴在车边哭泣,因为这样的时光再也不会有了,因而在她内心深处父亲的形象也逐渐转换为对年长,具有力量(权力)男性的崇拜。在影片中这个崇拜对象很明显,一边是克劳福德,而另一边则是汉尼拔博士!
电影《沉默的羔羊》中:汉尼拔博士/斯达琳/克劳福德
其实老谋深算的克劳福德也是深知这一点的,所以他才派斯达琳这名实习探员去见汉尼拔博士。因为他知道所谓的那些心理专家在汉尼拔博士面前都是小菜一碟,根本没用。而年轻漂亮,有着悲惨童年的斯达琳则也许会引起汉尼拔博士的兴趣。
如果说克劳福德是狼群首领,那么汉尼拔博士就是更加凶猛的野兽,而如同羔羊的斯达琳无疑对他们都是具有吸引力的!因此斯达琳实际上是克劳福德引诱汉尼拔博士的诱饵。让我们看看同样是拥有权力的老男人,精神病院院长奇尔顿博士看着斯达琳时垂涎欲滴的样子。
电影《沉默的羔羊》中的奇尔顿博士
而另一方,斯达琳也逐渐猜到克劳福德把自己当作诱饵的用意,只不过她更明白这也是她立功升职的大好机会,所以她选择了“沉默”!
此时,来自于底层小人物斯达琳的命运明显的处于被权力支配的“沉默”中,而她需要通过这样的“沉默”来走完一条使其成为精英的道路。从而得到来自父辈以及社会上层的庇护,直至成为上层社会的一份子。最终的结果也正如她所愿,在战胜罪犯“野牛比尔”解救受害人后惊魂未定的她深深地依偎在克劳福德的怀中,此时父亲的关爱和上级的庇护在克劳福德身上已经巧妙的融为一体!
电影《沉默的羔羊》中,依偎在克劳福德的怀中的斯达琳
最后斯达琳得到了晋升,从实习探员成为正式探员。这也是汉尼拔博士最开始对她的许诺!从表面上来看是斯达琳的成长与自立。而从另一个角度看,也可以理解为是斯达琳潜意识中对权力规则的认同与融入。
电影《沉默的羔羊》中获得晋升的斯达琳
简而言之,斯达琳的“沉默”是从一种贫困底层无奈的“沉默”到另一种为成为精英可主动选择“沉默”之间的转换过程。因此电影用克劳福德与她握手这一镜头语言表达了斯达琳从心理上已经代替了父亲,被上层所接纳。
电影《沉默的羔羊》中克劳福德与斯达琳握手
至此,斯达琳选择的“沉默”也并没有结束,因为还有比克劳福德更上层权力的压制——受害人的母亲,一名女议员。
女议员在机场与汉尼拔博士见面,为了让博士说出重要线索能轻而易举的调配一切资源,甚至能让汉尼拔博士“闭嘴”(带面罩)和称赞自己的套装漂亮。当然这里议员的“漂亮套装”是博士相对于之前说斯达琳“底层廉价”的着装而言的。用服装不露痕迹的隐喻着权力阶层和底层的明显差异。
电影《沉默的羔羊》中汉尼拔博士和女议员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做出以下大胆的猜想:
斯达琳凭借此案成功晋升FBI正式探员,而不久的未来她将会更努力地从克劳福德的庇护中独立出来,成为一个领导。甚至能拥有此刻手握权力的女议员一般的社会地位与生活。但她依然需要用某种“沉默”为代价,以服从命令的方式来达到这个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