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么样的影片分析是好的影片分析
进入电影的方式
《电影的读解》是一门关于电影的课程。但它并不是一门严密的、系统的关于电影艺术的概论,更不是一门电影美学课程,我更愿意把它看作是一门电影艺术的入门课程。称它为入门,一方面是作为主讲者的我还谈不上对电影艺术有很高深的研究,另一方面是作为听课者的大家也是初次接触。这门课将主要通过对电影的一些基本艺术问题的介绍,结合对具体作品的分析评价,来达到提高电影艺术欣赏水平的目的。希望能在这方面给大家一些印象,一些启发,使有兴趣者可以在这基础上进一步去发展自己和提高自己。
一、认识电影
进入当代社会以来,看电影已经成了一般人,特别是文科大学生的普通经验了。不管是什么人,不管文化程度高低,都喜欢看电影,而且都会看电影。其中的原因就是因为电影有一般文学与艺术样式所没有的直观性与生活实感。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曾说过,电影从静止到运动,从黑白到彩色,从无声到有声,它所发展出来的正是还原生活的能力,与生活真实的距离正在缩小仍至消失。特别是电脑时代,甚至可以复制出无法再现的一些景观,如过去与未来的世界。而进入跨国资本主义时期——后现代,一方面是全球化的步伐正在加快,而文化的融合已是经济的融合之后不可阻挡的前景。在这种情况下,电影是最具有全球性的一种艺术形式,詹姆逊就把电影看作是后现代的艺术形式;另一方面是由于电视与电脑的出现,从人类文化的发展来看,图像的时代正在取代文字的时代,而电影又是其中最重要的交流工具之一。所以它的大众性,大众化才可以有如此高的程度,而一部《泰坦尼克号》也才有可能风靡全球。
但是电影的魅力除了直观性之外,一般人却不大注意到电影作为一种文化仪式对观众的潜在影响。 足以为证的是: 去电影院里看一部电影,和在家里从电视上去看同一部电影其审美的效果是很不相同的。原因就在于,除了故事的层面之外,在电影院里看电影还是一种文化的参与, 一种仪式的参与。 这就意味着, 作为放映电影的场所——电影院,对于电影成为一种艺术而言绝不是可有可无的。过去在南京,现在在香港,看电影的仪式感是很强的。 隐性的灯光, 隐蔽的银幕、 典雅的装饰, 都在提醒人们已经进入一种非生活化的状态。接着灯光渐暗,纱幕徐徐拉开,而音乐则悠然响起,观众是慢慢地, 不知不觉地被引入的, 电影院所做进入仪式为观众提供了心理的准备。这不像我们的电影院,人还没坐定,灯光突然灭了,到处吵吵嚷嚷。 而封闭性的空间,场地的黑暗、大致相同的坐姿, 银幕上光影与声音的引导,观众心理的放大效应,所有这一切,都在强化着一种进入仪式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观众的主体意识暂时消失,而身心两个方面都不由地交给了银幕。所以看电影都会有一种失去自己的感觉。特别是当代电影的视听强剌激,用一个心理学的概念就叫着“感觉剥夺”。而美国学者宾克莱曾使用过一个概念叫“委身”,来形容艺术欣赏的这种状态。这是一种有如宗教仪式的艺术仪式。人们只注意到电影故事的吸引人,而没有注意到进入电影院参与艺术仪式对一个观众心理的潜在影响。
B. 专家分析今年春节档电影火爆原因是什么
今年春节档电影市场火爆,热门影片热门场次一票难求,除了跟这7部影片整体口碑不错有关,也一定程度上受益于“就地过年”的影响。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尹鸿分析认为,春节档火爆,一则亲戚朋友同学假期娱乐消费的刚需;二则旅游流动减少,使刚需更刚;三则影片类型比较丰富;四是票价大幅度提高。
据灯塔实时数据,截至2月16日上午9时30分,中国电影市场2021年度总票房(含预售)突破100亿元,总观影人次达2.29亿,总场次1638.74万。另外,截至15日20时,2021年春节档电影总票房已突破60亿元,超过2019年的58亿元,创下中国影史档期新纪录。
(2)分析电影叫什么原因扩展阅读
《你好,李焕英》豆瓣评分高达8.3分:
2021年春节档共有《唐人街探案3》《你好,李焕英》《刺杀小说家》《侍神令》《人潮汹涌》《新神榜:哪吒重生》《熊出没·狂野大陆》等7部各具卖点的新片同时上映。
目前陈思诚执导的《唐人街探案3》以超31亿元暂列春节档总票房第一,贾玲导演处女作《你好,李焕英》超过18亿元排在第二,第三名《刺杀小说家》达4.1亿元。
口碑方面,《你好,李焕英》凭借高密集笑点与动人亲情表达得到最多观众的认可,豆瓣评分高达8.3分,票房上也顺利完成逆袭,从大年初三开始便登顶单日冠军,并将继续保持这一优势。
C. 分析电影《泰囧》大火的原因
从硬件方面,其优势有:1剧本与演员的专业,2延续了《人在囧途》的喜剧题材,3黄渤范冰冰等明星本身就是票房保障,4选择在贺岁档上映,观影人群集中(同年也几乎没有能与之抗衡的影片)软实力有:1观影人群对近年层出不穷的各种大片,烂片,剧情片审美疲劳,普遍乐于接受不说教的,带来欢乐的喜剧片,2观影人群正经历一个“变小”的阶段,(从《小时代》的火爆可以看出),年轻人有了资本来消费电影,又有更多对喜剧片的热情,提供庞大的受众群体。3《人在囧途》非常成功,让所有人都在关注度它的续集,这是极为有力的宣传。
D. 用弗洛伊德的学说分析一部电影,随便什么都行
这个包含了梦境与现实复杂关系的故事,可以很精确的嵌套在弗洛伊德梦的解析理论中。
弗洛伊德在其著作《释梦》第四章“梦的化妆”中提到了一个重要的概念,即“摹仿作用(identification)”。在《释梦》提供的病例中,弗洛伊德一个女子在自己的梦中将自己的形象与一位女友“等同起来”,梦就获得了一种全新而合理的解释。在这名女子的梦境中,既出现了自己的主观意志,同时也整合了部分自己女友的主观意志。她梦到想去商店买一些熏鲑鱼举行晚宴,却恰好赶上商店关门。打电话叫外卖又碰到了电话故障。这既体现了做梦者作为自己主观的愿望,即不想让女友有勾引自己丈夫的机会,同时女友“想变得丰满些”这个欲望未得到满足内化为做梦者自己的欲望。“它不过是用自己代替了女友的位置,或者我们可以说,她把自己与她的女友‘等同起来’。”弗洛伊德的观点通俗的来讲,即在梦中,作为做梦者意识主体的并不一定是做梦者本身,而是潜意识里对多种意向整合的结果。梦中之自我并非真的自我,而是潜意识里为了满足欲望而构筑的虚拟人格。
晦涩的理论总是难于理解,让我们回到《穆赫兰道》的剧情中。我们看到,影片开头(4’)处的车祸,和128’的Diane 赴宴的桥段一模一样。Diane 和 Rita 的台词皆为” What are you doing? We don’t stop here.” 两次发生在Mulholland Drive 上的相同段落,是本片最明显的暗示。Diane (即前面的Betty)与Camilla (Rita)的角色进行了某种程度的互换。115’之后的情节来自于现实,而之前的一切部分都是Diane 所作的一个梦。
当然就此妄下结论未免过于牵强,需要相关的镜头以佐证。2’处有一段怪异的镜头——来回晃荡的摇镜,粗重的女子喘息,最后镜头栽在了枕头上——这正是已经得知Camilla 死讯后的Diane 睡着时的情境。而后面的截止115’前的一切故事,都是这一夜Diane 所做的梦。另一个例子来自道具的使用。即Diane 所居住的房间就是梦境中Betty 和Rita 找到腐尸的房间。Diane 知道Camilla 之死是自己一手导致,因此在梦中虚构了这样的情节。推敲细节并不是本文的目的,因此其他的证据不再详述,你可以在观看的过程中慢慢寻找。
“摹仿作用” 即identification 是揭开这个梦境的蓝钥匙。Diane 的梦境中混杂了各种复杂的因素——爱、恨、自卑、冲动、后悔、理想主义、嫉妒、内疚等。这些因素混合而成了梦境中的各个人物形象。
首先,爱以及由爱生恨。这是Diane 杀死Camllia 的原因。Camilla 与她是同性恋伙伴,也是一起在好莱坞闯荡的朋友。但是Camilla 迅速走向了成功,并与导演Adam Kesher 定婚。Diane 希望保持关系但遭到拒绝(122’)。Diane 威胁她,但是Camilla 不以为意。Diane 终于雇用杀手杀死了Camilla。在梦中,Diane 希望Camilla 永远和自己在一起,于是安排了梦中的Camilla 在穆赫兰道的车祸中失去了记忆。很明显的是,115’之前的部分,Rita 一直是依赖着Betty 的,Betty 处于强势地位,Rita 则处处需要她的帮助、保护与安慰。这就是摹仿作用最明显的体现——Betty 是Diane 的理想化自我,整合了Camilla 的一部分特质——优秀(从她出色的演技可以看出)、自信、从容不迫等等。Diane 在与Camilla 的关系中沿袭了一贯的自卑感,这让她在梦中把自己和强大的Camilla 整合以求得满足。值得一提的是,梦中的Camilla 给自己起了个名字叫Rita,来自于好莱坞著名影星Rita Hayworth。而这个影星饰演最多的角色皆为蛇蝎美人类型。由此可见Diane 对于Camilla 给予她的巨大伤害耿耿于怀。
其次,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影片开头的剪影舞蹈是Diane 曾经脱颖而出的表演(后面我们知道这是一种叫jitterbug 的舞蹈,是加拿大以及美国北部的舞蹈)。这样的成就使Diane 对自己的演艺生涯充满了理想。但是来到好莱坞后,一次次落选与失败让她渐渐濒于崩溃,又陷入了与Camilla 的同性恋情中不能自拔。所以梦中的Betty 具有了Diane 不具备的优秀条件——有一个生活在好莱坞的姨母留给她房产,并拥有出色的演技(很可能Diane 的演技也不错,但是残酷的挑选和一系列暗示中提到的暗箱操作让她永无出头之日)。Diane 深知自己犯了错,于是将真正的亲戚,也就是抚养自己长大的姨父姨母在梦中变成了同行的陌生人,这样他们就不会为自己犯下的罪行而伤心。影片最后,Diane 开枪自杀前的幻想,就是面目狰狞的姨父母。Diane 无法面对社会和亲情的压力,最终自己走向了死亡。在这里,摹仿作用的体现在于姨父母的角色转换。
另外,冲动与悔恨。Diane 一时的感情冲动,雇用了杀手杀死了Camilla。梦中她当然希望这一切都没发生过。于是自己雇用的杀手变成一个极笨的笨蛋,毛手毛脚地连杀三人才得以脱身。而杀手的同伙,那个云奇餐厅后墙的面目狰狞的乞丐,则是Diane 梦中最为恐怖的东西。是他告诉了Diane Camilla 的死讯,很可能还给了她一些证据(残骸或者死尸的照片?),装在蓝色的盒子里。Diane 将这名乞丐想成了一个魔鬼一样的存在,并将那天一个路边的男人吓晕。可惜Diane 的愿望没能实现——杀手干净利索的杀了Camilla。而蓝色盒子,则是一个类似薛定谔的猫的假设性存在——它在打开之前,里面有什么都不会确定。而当它打开时,一切的幻想和可能性都转变(量子物理则称之为“坍缩”)为唯一现实。这也是为什么蓝色盒子打开,梦境就结束的原因。Diane 意识到了Camilla 的死已是事实,她的所有希望都已破灭,最终在臆想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95’到115’中间的部分在一个歌剧院中进行。主持人不断高喊No hay banda!(没有乐队)It is an illusion. 仿佛带有中世纪宗教色彩的表演。众所周知,美国是一个”A Nation under God”,即大部分人为信教者。而基督教的教义则是众多人基础价值观的重要部分。在Diane 梦中出现的宗教场面,可以理解为她心中宗教道德底线对于自己所犯罪孽的审判。在弗洛伊德的意识理论中,此场景可解释为“检查作用”。无意识的欲望在梦境中逃过检查作用,让我们看到了前面Diane 的幻想与梦。而在梦的结尾,也就是Diane 逐渐清醒的时候,检查作用开始了对潜意识的压抑,不断告诉意识本身“这是一个幻觉,一切都是幻觉”。
与精神分析理论无关的一点,对于“造梦”的讽刺是《穆赫兰道》最大的主题。影片暗示性的描写了许多电影圈的黑暗——资方的恶意操控、霸道的权钱交易、不公平的甄选机制等等。这类的问题在Diane 的梦境中亦有体现。演员处于整个运作机制的最下层,在商业上也处于被动地位。成功要依附于人,又会伤害于人。同时在演戏的过程中,人格的分裂也是痛苦的。Diane 的扮演者Naomi在一次访问中透露她在拍这部片子时一度想放弃,心情沮丧,甚至一度萌发开车到穆赫兰道自杀的念头。她曾几次提到导演David Lynch在"exploring my dark side"。
对于电影的分析到此为止。这些苍白的文字是绝对无法概括这部伟大电影的内涵,只是一种利用古典精神分析理论,对于这个故事一次简单而粗浅的探索。领略它更深刻的意义,请你打开DVD机,和David Lynch 一起在穆赫兰道上重温Diane 的噩梦。虽然这肯定不是一次愉快的过程,但你必定会有所收获。
参考资料:
《释梦》,弗洛伊德著,孙名之译,商务印书馆。
《论摄影》,苏珊•桑塔格著,黄灿然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一些网络上的评论。
E. 《三峡好人》影片分析
这部电影的题材并不新鲜,“寻找”的故事在影史上比比皆是。但贾樟柯聪明的是,选择了 “三峡”拆迁这样一个大背景,来讲故事。如果影片不在三峡拍摄,比如换成在贾的故乡,变成“汾阳好人”,也行的通, 但信息量会少很多。不可否认,“三峡”工程不仅在表现巨变中的中国形象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典型性,而且作为故事发生的背景所提供的丰富视觉与社会信息,也令影片事半功倍。贾氏电影特有的动人细节、状态描绘,镶嵌于三峡搬迁的社会变动图景中,虚构与真实纪录的融会,令电影的震撼力倍增。
其次,选择“寻找”的故事题材对于表达贾樟柯一贯的“变化”主题也是很恰切的。在《三峡好人》中,各种各样的叙事要素围绕着变化而展开,故里正在消失,婚姻、邻里、亲朋的关系也在变异,伴随这个变化的主题或不确定性的主题的,就是对于不变或确定性的追寻。但到头来,寻找到的东西也在变质,“找到”本身就成了自我否定,或者说,“找”就是自我否定的方式。于是,沈红找到了丈夫,却决定了结这段爱情和婚姻。而韩三明的非法婚姻却因为寻找获得了破镜重圆的可能。
主题及意义:我们为什么喜欢贾樟柯?
好些人提到贾樟柯的电影意义时,常说他发现了“县城”。把这作为他的一种创举。而我觉着贾樟柯影像更大的价值,在于他把目光投向了生活于社会边缘,城市边缘的人们。在中国,对底层、边缘人物的书写并不是从贾樟柯这开始的,但没有谁用了他这么集中的目光。我们的电影里对底层人物的书写,也往往要提炼,要升华其英雄性。如果他们有幸成为一部影片的主人公,是断然不会以普通人的面目得以呈现的。而更多时候他们仅仅以配角的面目出现,在镜头前一晃而过,带着统一的、程式化的表情,像是城市的一道配景。对他们的世界,我们全无了解,尽管那个世界就在都市繁华脚下,在盛世华章的背面,但许多人选择了看不见,而看见的人,将接受来自内心的疼痛。捏着火炭,一言不发。谁也不说,说出来的人,我们不能不向他致敬。于是,我们看到,像小武般的小偷,在贾樟柯的镜头里也获得了尊严。像尹瑞娟、崔明亮这些最普通不过的,甚至称得上失败的年轻人的爱恨都得以在银幕上呈现。
不仅于此,贾樟柯是以一种诗意的方式呈现着他们的真实生活和状态。这种诗意并非不真实的方式,而是指他发现了底层的、边缘的人们那种被遗漏的打动人的细节。底层人物的生活被审美化了。在《三峡好人》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这样的细节。比如一群赤裸着上身的砸墙工人讨论着人民币上的景色,以最朴素的语言,述说着我们日常毫不注意的美。钱的诗意化,或许只有在穷人那才有可能,而在富人那里,钱不过是资本。再比如韩三明与他的前妻分吃一颗大白兔奶糖的镜头,贾樟柯浓墨重彩地书写着这种物质匮乏状态下的浪漫,令那些对着大鱼大肉食之无味,闲着没事干就整天吵架闹离婚的所谓主流之人汗颜。贾樟柯镜头里的底层人、边缘人,再不是那种脸谱化、程式化的呈现。他还原了他们本身的丰富性,狡黠、幽默、温情、暴戾、坚忍、怯弱……对这样的边缘人群,贾樟柯给予了诗意的关怀和尊重。
曾经有篇对贾樟柯的访谈叫“黄金时代的尴尬好人”。指他绝然地让《三峡好人》与《满城尽带黄金甲》同期上映,用行动向“大片霸权”示。这使我想到,我们之所以喜欢贾樟柯,或许更在于他的坚持让我们体验了另一种电影可能性。
优缺点评价:
(一):更从容的贾樟柯
从“故乡三部曲”到《世界》、《三峡好人》,我们在贾樟柯电影中所看到的,几乎全是人的基本生存状态和感受。也正是对基本生存感的强调,使得贾樟柯的地方书写获得了超越地域限制的审美可能。这也正是他的电影之所以能引起那么多国际共鸣的原因。
这种人的基本生存状态和感受在贾樟柯的电影并不是杂乱无章地堆积起来的,有其内在的逻辑,那就是时代的变迁。如何用影像来表达个人在时代变迁中的体验,什么样的节奏?什么样的角度?贾樟柯一直在探索,也经历了一个逐渐成熟的过程。我想从《站台》与《三峡好人》的对照中来说明这一问题。
在《站台》中,饱含着贾樟柯的个人体验,影片没有太多的情节要素,更多的是一些细节的堆积,一些状态,一些声响,一些视觉上的景观,是属于80年代的回忆。关于人的生存状态和感受的描述当然有其打动人的力量在,但我们也要注意到《站台》中的节奏是混乱的,那些代表性极强的歌曲、声音、政治语言,以一种和画面极不相称的跳跃,通过极高的密度给人灌输“时代”的概念,但是这些素材除了制造特定氛围,没有更深的进入情节,我们并不能看到社会变化和人物之间的互动联系,甚至不能感受到时间的具体变迁。对于60、70年代生人来说,他们或许可以通过自身经历来补充其中的线索。但对于那些没有类似经历的人,简单呈现的符号恰恰导致疏离感。或许因为贾樟柯对这十年(同样是他的成长岁月)有太多的感触,我们从《站台》看到了了一个经历了诸多沿途风景的人,他要诉说,有点急速,有点慌不择言。但说故事的人,自己要先平静,才能打动别人。
而在《三峡好人》中,我们感受到的正是这种平静的控制力。贾樟柯变得从容起来。比如在镜头运用上,他不再执着于长镜头,同样用了很多短切镜头。他的电影中也第一次有了超现实的元素。这部电影里同样有很多时代符号,但并不是生硬地填充其中,而是与剧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比如影片中用到了很多老歌、流行歌曲。《老鼠爱大米》、《两只蝴蝶》、《潮湿的心》、《酒刚倘卖无》等等,是跟剧中人物的心情联系在一起的,形成了呼应的关系,参与了影片的叙事。以《潮湿的心》略作分析,三峡彩虹桥边的舞池里,人们在《潮湿的心》的旋律中起舞,三峡的天气是潮湿的,沈红的心也是潮湿的,即将破裂的婚姻像潮湿又闷热的天气,让她焦躁不安,因此她手上总是拿着一个矿泉水瓶,不断地喝水,不断地擦汗,不断地琢磨自己的婚姻何去何从。而在《站台》中,各种各样的音乐更多的是作为一种单纯的环境音在使用。
(二)更积极的主人公
为什么《三峡好人》比“故乡三部曲”,《世界》更打动我呢,是因为这些影片的书写对象同样是社会的底层、边缘人物。但前面的电影中,那些主人公就像脱离了人类社会种种塑造性关系的茫然动物,他们永远处在被动,等待的状态,我们看不到他们更想要什么,更渴望什么。似乎他们没有这些。
而在《三峡好人》中,这种情况有了变化。主人公不再是无助无力无望的消极典型,两人面对生活的苦难或尴尬,皆坚强地选择了尊严。韩三明在故事的结尾决定回山西辛苦工作以挣3万块钱为16年前买来的妻子赎身,而赵涛扮演的沈红则在一支舞后告诉丈夫,自己有了别人。她选择以这样的方式来结束恋情,没有哭泣,也没有谴责。内心或许难过,但外表显现的却是平静的决断。用贾樟柯自己的话来说,片中的主人公是有行动力的人,他们怀着希望之心,他们都要寻找他们的幸福。相对于那种“我的心在等待,永远在等待”的状态,这或许是更值得我们提倡的人生态度。
(三)一点或许是苛求的批评
贾樟柯的非比寻常,在于他对底层或边缘人物生存处境的细节把握之艺术敏锐外,不断迂回着一种宏大时代背景的舒缓呈现。它是难言的,却是有力的。我们看到在好莱坞大片中,在中国的大多电影中,时代背景往往被抽离,被虚化。它们不是为观照现实而拍的,它们只负责提供梦幻与麻醉。而在贾樟柯的影像中,是时代的变迁形塑着主人公们的生存状态。这种时代不是抽象的,而是进行时的,是我们已经经历过并且正在经历的。
但或许正是因为形塑关系表达的复杂性,在贾的作品中,我们并不能清晰地感觉到人性与社会政治、道德、伦理的交锋和形塑关系。时代的变迁作为背景被很好地呈现出来了,但这还不够。我们不仅仅需要被煽动得热泪盈眶,我们更需要感动之后的沉静与反思。在《三峡好人》中,对于时代尖锐的与人相冲突的地方,贾樟柯隐隐约约地提及了,但随即话锋一转。比如三峡移民,镜头很多次停留在他们身上,但并没有深入他们内心的尝试。就像一个法国影评人所说的: “《三峡好人》一直是以暧昧和模糊的手法,观察这个著名的迁徙……”
同样是“小人物大时代”的模式,相较之下,我更喜欢《霸王别姬》那样的表达,用个体遭遇来投影出时代,蕴含着对历史的反思。而贾樟柯专注于表现时代影响在个体身上的结果,而不是过程。在贾导以后的作品中,我更希望看到主人公的命运是沉浮于时代之中,而不是游离其外。
(四)细节上的一些问题
贾樟柯在《三峡好人》中用了一些超现实的元素,写实的电影里引入一些超现实的镜头,有时候的确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例如《甜蜜的生活》最后出现的怪鱼,《毒太阳》里几次出现的火球,都为影片、为主题加了分数。而贾樟柯在此片中的运用,手法比较毛糙,略显做作。如在影片的66分钟处,赵涛晾完衣服出画之后,三峡移民纪念馆突然像火箭一般飞升而去,我认为此处可以处理地更好,演员出画后大楼突然飞升实在突兀,如果能处理成角色的幻觉就比较容易让观众接受了,跟人物及情节的联系就可以更紧密些了。再如在影片的82分钟处,镜头跟随韩三明的视线转到三个穿戏服打游戏的人身上,虽然也挺有意思,但我觉得表现的重心错了,如果镜头能再回到韩三明身上就好了。如果不回到韩三明身上,那么镜头应该在三个唱戏的人身上停留的时间再长一点,最好能发生点什么事,否则让观众觉得是为拍而拍,而不是叙事或情感上的需要。
此外,可能因为准备时间过于仓促的原因。影片的一些对白我认为存在一些瑕疵。如第90分钟,韩三明问麻幺妹孩子的下落,麻幺妹回答在“更南的南方。”这种文艺腔似乎不太符合一个农妇的身份。再如第46分钟沈红被一个路边的孩子拦下,孩子问:“姐姐,你们那需不需要保姆,我已经整16岁了。”沈红回答:“噢,才16岁啊。”转而岔开话题说“天阴了。”便离开了。这有点不符合对话的逻辑。那怕再增加一句“你还太小了。”也会自然得多。当然如果从沈红当时心乱如麻的状态考虑,这种心不在焉的回答也有可能。
人物及表演分析:
一个成功的导演在选择演员方面是有天分的,换言之,一部好电影离不开恰当的演员,就像李安选择了汤唯,成全了《色戒》。而贾樟柯选择了自己的表弟韩三明,也保证了《三峡好人》的真实质地。
韩三明常常是一言不发,矮小的他在废墟中缓缓走着,一副木讷,无辜的表情,这种真实感并不是表演出来的,因为他本身就是一个矿工,就是一个劳苦大众,在被人欺诈或是粗暴对待的时候,显得温和迟钝,但对于自己所认定的目标,却丝毫不肯动摇,眼神无辜却坚定,有股子执拗在里头。这也正是底层人民的生存智慧。
小马哥的表演,活灵活现地呈现了一个街头小混混的形象,他沉浸在对周润发的敬仰和模仿中,他学《英雄本色》里的周润发用纸点烟,用《上海滩》的插曲作为自己的手机铃声,学周润发的话“现在的社会不适合我们了,因为我们太怀旧了”。这是《三峡好人》中唯一带有喜剧性的人物,贾樟柯用他增加了影片的丰富性。在沉重的底色上增添了一丝幽默的颜色。
从《站台》开始,赵涛就成了贾樟柯电影的御用女主角。经过《站台》的尹瑞娟、《任逍遥》中的巧巧、《世界》中的赵小桃的历练,赵涛已经称得上非专业出身的专业演员了。在《三峡好人》中,赵涛的表演是到位的,那种痛苦之下的坚忍,被她阴郁但不失控的表情表现的恰到好处。但因为角色的限制,《三峡好人》中的赵涛也未能有爆发性的展现空间,不像韩三明和小马哥那样出彩。
叙事结构与叙事技巧分析
叙事结构上,《三峡好人》采用的是板块式结构,和王家卫的《重庆森林》类似。赵涛的故事插在韩三明的故事中间,两者在影片里几乎没有交集,但在主题上是共同的,他们都在“寻找”。一个寻找16年不见的妻子和女儿,在奉节旧城穿梭,一个寻找两年没回家关系日益冷淡的丈夫,在奉节新城行走,能够保留感情的是一个非法的婚姻,而那个开始于自由恋爱的婚姻反而什么也留不下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意义。
叙事视点上,贾导选择了以两个外来者的身份来讲述这个故事,而不是从一个生长于此的人的视角展开,对他来说是个新的突破,两个外来人眼中的三峡库区,也是观众(他者)眼中三峡库区的景象,观众不再只是剧中人故事的观望者,而与剧中人一起成了中国变迁社会的观望者,有如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视听语言分析
镜头方面,《三峡好人》跟贾导以前的作品一样,用了很多的长镜头,但有一个明显的变化是,长镜头也运动起来了,固定机位的长镜头少了,拿《站台》的开头与《三峡好人》的开头进行对照就能明显看出这种变化。《站台》的第一个镜头是站台一堵破墙下,一大群人站着,只能听见他们嘈杂的声音,看不清他们脸上的表情。而《三峡好人》开片,镜头缓缓移过一艘长江客轮上的乘客们,他们各异的表情、动作、声音,尽收观众眼底。三分钟后镜头才落到坐在船尾的主人公韩三明身上。
《三峡好人》中也有很多的远景,空镜头,应当是天气的缘故,一拍远景,便是灰蒙蒙的一片,看不真切。这朦胧的山水之间,给人苍茫的感觉。山苍苍,水茫茫,宏阔的.背景又使得人物在画面上很渺小,往往置于边缘。而且背后往往是正在消亡的城市和船舶漂停的长江水面。在这样的环境中,不免发出有限对无限的唏嘘吧。镜头把人几乎逼进长江和消失的城镇之中,人却没有任何选择的“空间”。 这同样也加深了观众的在场感。
在镜头的转接上,显得粗糙而生猛,没有什么设计,这使得《三峡好人》虽然讲述了故事,但故事性并不强,因为观众时刻会被打断,在没有过场的镜头间游离出来。这种突兀的剪接方法,是一贯的贾氏风格,或许就像贾樟柯自己所解释的:“因为现实里没有平滑的过场啊!”
对声音的重视也是贾导一贯的风格,《三峡好人》中声音的运用是很巧妙的,并不是同期录音,但影片中的环境音却很具体,很有表现力,录音师录制了大量的现实的声音,把音效采样回来以后,像作曲一样,重新编排,有5、6个段落都像是用音效来作曲,包括砸墙的声音、波浪的声音、风的声音、小孩的喊叫、很低沉的人的喘气声,像音乐一样组合了起来。
对流行音乐的运用已经在优缺点里分析过了,就不啰嗦了。
段落、场面和细节分析
之一:开片镜头分析:
《三峡好人》开片是一个长达3分多钟的长镜头,最开始只听到行船经过的浪声,而后船上面目模糊的人出现,镜头逐渐由虚转实,缓缓移过船上的乘客,打牌的,谈笑风生的,抽烟的,喝酒的……形形色色的面孔,生动而真实。以近景镜头描摹了几十个人之后,镜头才缓缓落到坐在船尾的韩三明身上,他手里搂着一个军绿色旅行包,面色凝重。但和别的乘客并无多大差别。随后他擦了擦脸上的汗,脱下了外套,转过头,目光移向前方,镜头里出现一座高架桥,横跨两岸崇山。故事便由此开始了。
解读:这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常用的手法,他们的故事常常从大街上的人群开始,镜头静默地注视着来往、喧闹的人流,描摹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数分钟过后,镜头才缓缓地似乎是不经意地落到主人公身上。主人公并无什么特别之处,他只是普通人的一员,随时会淹没在人群里。这正是导演们想特别强调的,主人公的故事是普通人的故事。在他身上发生的一切,也可能在人群中的任何人身上降临。
之二:结尾段落分析:
三明和老鬼等工友一起吃菜喝酒。三明告诉工友他明天就要回去好好挣钱了,工友们举杯送行。老鬼问三明能不能帮忙找活路,三明说可以下黑煤窑,工友们听说一天可以挣200元,比起拆房子一天四五十元高多了,都愿意跟着三明走。三明说下煤窑很危险随时都有生命危险。“每年要死十几个人,早上下午不知道下午还上不上得来。”大家沉默了,默默的吸烟,吃菜、碰杯喝酒。次日清晨,三明和工友们带着行李出发了。韩三明转过头发现,一边是工人抡着大锤继续敲打着楼砖,一边是一个拿着平衡杆的人在两座废墟间的高空走钢丝。随即《林冲夜奔》的唱曲响起。三明和工友消失在镜头之外。剧终。
解读:
在中国所有导演中,用镜头表现平静下面的潜流暗涌,贾樟柯绝对称得上是最牛的一个。太多的压迫,太多的天灾人祸,太多的生存压力已使底层人民看似麻木了。贾樟柯的镜头,从来都是如此平静而安详。当小武被铐在大街上的电线柱上时,当彬彬拿着乙肝通知单面对从军梦破灭时,当《站台》中的三明面对煤窑的生死契约时,当《世界》中的三明来处理二姑娘的丧事时,当沈红决定与丈夫离婚时,当工友们听说下煤窑其实就是提着脑袋干活时,所有人毫不例外选择了平静和沉默。但隐忍的外表之下,内心的波澜壮阔或许一点也不逊于呼天抢地歇斯底里。正如过去的长江三峡,它的险峻之美就在于看起来风平浪静,江面下却是暗涌滔滔。贾樟柯镜头下人物平静的心湖下同样是波涛汹涌的,这需要我们用一颗悲悯之心去感同身受。正是这种克制这种反差造成了对我们心灵的冲击力,也造就了影片的感染力。
拆房的工人和回山西挖煤的三明,就像走钢丝的人一样,同样的前途未卜。人物的命运和不确定的未来都凝聚在那个场面中了。背景音乐是川剧《林冲夜奔》里的唱词:“望家乡山遥水遥/但则见白云飘渺/老萱堂恐丧了/哎呀呀劬劳/娇妻儿无依靠/哎呀呀悲嚎!/叹英雄/叹英雄气恨怎消?”天意从来高难问,转身回首已经没有了家乡。没有英雄的时代,英雄末路的时代,普通的人们,仍然在夜奔。谁知道他们会奔向哪里,前方有没有一个企盼。苍茫的歌声中,一股悲壮之情充溢其中。我们身处其中,我们百感交集。
之三:烟酒茶糖的细节分析。
“烟酒糖茶”分别作为字幕卡出现在银幕的右下方,是贾樟柯在《三峡好人》中标示情节段落的标志。这些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普通物件,往往被忽略了。就像人民币背面的景色一样,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东西,我们反而常常忽视它们的存在。而在《三峡好人》中,镜头多次定格在这些东西上面,呈现出了深层次的启发含义。
“烟”,最先出现在影片中,是韩三明用来与麻幺妹家人套近乎的工具。在与小马哥交谈时,他掏出来的写着麻幺妹地址的纸,是一张芒果烟盒,他说,那是16年前的好烟。影片中重复出现的掏烟,点烟,吸烟的动作,也无不折射出他复杂的心理活动。这个木纳沉默的山西男人,那吐出的变幻上升的烟圈正是他无声的语言。
“酒”,韩三明用来再次与麻幺妹家人套近乎。之后也是在喝酒中韩三明与小马哥结下了兄弟情谊,在喝酒中大伙做出无奈的抉择——以生命为赌注,与韩三明去山西挖煤。
烟和酒,似乎让人更亲近,也让人更添豪气更有勇气。而糖与茶的功能又与烟酒不同。
“糖”,是生活幸福感的象征,在物质匮乏的状态下更是如此。这个最让人想到幸福的东西,在影片中却让我们看到了生活的残酷。第一个与糖有关的情景是是三明去上工,遇上小马哥提着一袋大白兔奶糖,他一边递给三明一颗糖,一边告诉他“兄弟,我们今天去云阳摆平一个人,老板每个人给50块呐。”带着夸张的语气,仿佛50块是一笔巨款。然后他挨个给那些兄弟发糖。尔后,他们便嚼着糖去摆平人了。而正是这50块直接使得小马哥丧失了他的生命,糖在这起到了反衬的作用。第二个与糖有关的情景是韩三明与麻幺妹一颗糖两个人分着吃,而且是蹲着吃的,这种物质匮乏状态下的浪漫,让人心酸,也令人汗颜。一方面,这颗糖透露着麻幺妹对韩三明的依赖感和关爱,也包含了韩三明对麻幺妹的许诺和责任感。为了一家团圆,他决定回山西继续下黑煤矿以给她赎身。16年后,他们已不再年轻,也明了了生活的沉重,明白了自己当初的决定或许是错误的。于是选择重续16年前的那份孽缘。、这里头有一种穷人的悲哀,但这同样有一股子底层人的韧性和智慧。虽然贫穷没有留给他们的生活多少选择的余地,但他们都在毅然地面对和承受。
“茶”是在沈红寻夫的段落里出现的,沈红在丈夫旧日物件里发现了一袋巫山云雾茶,包装新亮如初。而后,在船上,当沈红喝尽了瓶中最后一滴水,想起了郭斌,想起了那飘渺如云雾的茶,如同虚幻的爱情一样。她将茶叶倒入了杯中,最后却没有冲水去喝。两年了,茶可能已经变质,而人不也一样么?在这里,茶和前三者的作用又是不一样的,它是感情的象征物。而且它更多的是针对中产阶级而言的,像郭斌、沈红这样有固定收入的人。对于底层百姓来说,可能并没有品茶的需求,一杯白开水便已足够。对于麻幺妹来说,生活只留给了她活下去的空间,而对沈红来说,生活留给她的选择空间大的多,她的渴求也多得多,爱情不在了, 她可以选择结束婚姻。麻幺妹没能获得这种权利,她被买来卖去。但我们并不能说沈红的痛苦要比麻幺妹少,会比她幸福。贾樟柯曾说:“我觉得,中国的变化已经结束,最大的变化已经结束,剩下的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现实,做一个决定。”每个人面对的现实不一样,每个人要做的决定也不一样,他们内心的波澜起伏并不能给以度量。但一样的是我们都同样需要面对的勇气与决心,在劫难逃。
F. 电影行业中,‘叫好不叫座,叫座不叫好’是什么意思,分析原因,有什么解决办法
内容提要电影是高成本投入的大众化艺术。任何一部影片问世后,都会从“叫好又叫座”、“叫好不叫座”、“叫座不叫好”、“不叫座又不叫好”这四种结局中找到归宿,“叫好”与“叫座”构成电影评价系统的两大基准。但影片传播过程中,并不存在统一的评价标尺,而涉及政治经济、文化传统、制片生产、法规审查、发行宣传、放映营运、评论评奖等范畴,是一个多元的、互动的、充满张力的评价系统,包含意识形态、市场运作、媒体导向、受众趣味、艺术审美等错综复杂的合力因素。目前,我国电影评价主体分为领导部门、新闻媒体、专业影评人士和网上自发评论四大类。其中前三类主体手中掌握着话语权,通过舆论导向、观影消费导向、学术性导向去影响受众,构成不同意义的“叫好”或“不叫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影片是否“叫座”。此中变数取决于受众的逆反心理,观众不全然是被动的,最终以是否进影院消费的实际行动及诉诸文字或口碑的褒贬意见反馈给电影业。在入世的严峻挑战面前,期待各方为国产电影营造良好的舆论生态环境,让优秀国产片理直气壮地进入市场参与全球化竞争。
G. 《飞屋环游记》分析此片成功的原因。
您好,飞屋环游记这部影片我已经看过了3遍,可能您给的要求从4个角度来分析这部一你敢的话我可能还没有那么专业,在这方面我只能是简单的说下我自己对这部影片的看法。首先呢,我觉得,在全片刚开始的几个阶段的方面,虽然时间不长,但是它诠释了爱情的真谛,从儿时一步步到老年的过渡,两人所经历的任何事情,生活上的一些经验和方法,在影片的短短的几分钟之内演绎的非常完美.其次,在影片的中部,老年的佛雷德森先生看到了i自己儿时的偶像,但是仅仅在很短的时间内让他明白了自己的偶像并不是自己想象中的那么完美,那么英雄,也寓意这告知我们不要盲目的去追求自己的偶像,真实的偶像也许并不是我们平常看到时的那样完美。影片的过程中明显的体现了人情化的观念,从一个守旧的老人到与罗索的携手并进抵抗敌人的过程中,人情体现的淋淋尽职。最后老人明白了过去的事情毕竟已成永远成为过去,人不能总是活在自己的回忆之中,抬起头看看前方的。路还很遥远,不能活在过去,一切要向前看。这些只是我从电影中的表面中感觉到的,也许我的认为并不是很深刻,呵呵。
H. 影视分析怎么写什么是影视评论分析
影片分析讲义(完整)
诗
——
听、意象、内心情感
画
——
视、表现手段、技巧
一、
影片分析考察分析重点:
形成一套与自己专业相适合的分析电影的方法。
1
、
认识与运用分析视听技巧,分析具体影片创作的问题。
2
、
结合电影化的呈现,把握具体的电影的诗情品格或美学定位的能力。(给影片档次打个分,但要
电影化)
3
、
具体运用所学视听和文学叙事知识的能力。(电影具有文学性,诗是文学的最高形态)
二、
考卷以往出现的问题:
1
、
仅仅对影片进行文学评价。(主题好不好不是首要,关键是怎样体现出来的?看到、听到的来反
映主题,反映什么样的主题?即要说出主题如何被看得见、听得到的)
2
、
仅仅对影片进行泛泛的视听评价。(为什么这样用视听语言?要上升到艺术本质、诗的层面,不
能单说视听语言,视听语言是手段)
3
、
把电影当作一种媒体文化来评析。(符号、后现代都不是首要需要的,视听特点、诗情的转化及
两者关系,对影片基本创作形态
——
视听形态的认识)
片例:《活着》医院生产一段
侧重的几个方面:结构特色(电影化)、主要指叙事特色(戏剧体和非戏剧体的);分析蒙太奇表现特色
——
核心、目的、线索;整体视听创作的风格;针对自己专业的特点,选择一个层面(诗与画,时空的结
合的范畴)
影片分析的高度: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的结合。
时间:文学、音乐(是意会的)
空间:绘画、舞蹈、建筑、雕塑
戏剧的时空统一表现在人物行动上,单视角、场面性;
电影的时空统一也表现在人物的行动上。
《活着》医院一段即是可能够完美结合。时间上,叙事有行动,结合特定历史环境中;空间上,生命在空
间上的来回奔跑,并通过音响,段落展开。
主干的行动合成时空,脱离开狭长的走廊,就是文学的,而非电影的。
切到外景,有目的,买馒头不是害人,请大夫的确是押过来的,倒水的特写,缸子的大小;
不能用纪实的眼光来看电影。
行动
——
指电影的行动,与戏剧行动有交叉,传统戏剧是动作,电影更多的是心理的动作或是作者的主观
行动。所有方面都是为了呈现行动。
I. 《误杀》李维杰自首的原因分析
电影《误杀》最后的结局是什么?看过点映的小伙伴都知道,中国版《误杀》最后的结局是肖央饰演的男主李维杰去警察局自首了,不光是他,后来阿玉和平平也分别去自首,男主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因为他想做个好父亲。
误杀李维杰为什么去自首了?误杀李维杰自首的原因是什么?
《误杀》原版是一部印度电影《误杀瞒天记》,讲述的是一个父亲为了成为凶手的母亲和女儿,和检察官和警察局斗智斗勇后顺利脱罪的悬疑电影。因为被杀害的检查局的儿子涉及到当时印度的一些教育和制度问题,一经上映就引起了巨大的反响。颇有美剧《逍遥法外》的既视感。印度版的结局最后男主是成功骗过众人,逃脱了法律的制裁,但在中国版中,肖央饰演的父亲却在最后关头自首了,这是为什么呢?
李维杰选择去自首,后来阿玉和平平也分别去自首,借鉴了东野圭吾的《嫌疑人X的献身》。
李维杰自首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他们一家的遭遇导致了镇上的骚乱,还有朋友受伤,令他很是内疚;
二是安安用涂改液把试卷改成了100分,为的是得到爸爸承诺的礼物。经历了一家人瞒天过海之后,小女儿安安学会了撒谎,也令李维杰下定决心要给女儿做个诚实的榜样。
从道德层面上来说,可能是男主内疚了,毕竟杀了人,自己还是要付出代价的,所以去自首了,当然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毕竟电影是在国内上映的,在中国最后不自首根本不能过审。
电影《误杀》围绕一起意外“反杀”案件而展开,李维杰(肖央饰演)与妻子阿玉(谭卓饰演)打拼多年,膝下育有两女。大女儿平平在一次夏令营被当地警察局长拉韫(陈冲饰演)的儿子素察(边天扬饰演)强暴,被拍下视频。素察威胁平平,要再一次发生关系,双方约定好时间。
当平平去了之后,平平的母亲阿玉也一同前往,最终平平失手将素察杀死。李维杰作为父亲为保全家人,不顾一切地决定瞒天过海......他利用自己所看的电影,制造了一系列的不在场证明,并且利用周围的人和舆论,成功的逃脱了警方的怀疑。
由于没有证据,警察只得放人。逃脱了法律制裁的李维杰,最终并没有平淡生活,而是主动投案自首。这个电影结局,未免让人太意外,既然可以逍遥法外,为何又要自首呢?
1、最朴素的善恶观
电影中,似乎用很多镜头来回答了这个问题。李维杰没有什么本事,生活平淡,来到泰国也信佛。平时也会去寺院,不求大福大贵,但求内心平静,家人平安,似乎是李维杰的人生哲学。电影中,两次遇到僧人,他都主动布施,并且非常虔诚。在与周围人的聊天中,遇到不公正的事,他总是想办法告诉别人,正确的处理方式是什么,看不上欺压百姓的警察。这些,都能看出来,他是一个善良的人。当警察局长失去了工作、财富和地位之后,恳求李维杰告诉他们,自己的孩子还在不在了的时候,李维杰深深的鞠躬表示道歉,而不是一个作为父亲的愤怒,这似乎让观众体会到了,他内心的柔软和良知。同样身为人父,他有共情,他明白失去自己的孩子,对于一个父母来说意味着多大的打击。尽管这个孩子伤害过自己女儿,但他们的父母是无辜的,可能出于这,李维杰决定用自己去弥补。
2、为了家人不受伤害
其实,这场事件,是妻子阿玉将人误杀。但正如李维杰片中所说:“我是一个男人,我没什么本事,只能挡在你们前面”。 为了不让老婆坐牢或者被处决,更为了不让女儿的再次受到伤害。李维杰这个男人,用平生所看的电影,制造出了完美的不在场证明。“当你看过一千部电影的时候,你会发现很多事就不足为奇了”。李维杰对电影的研究非常深刻,对于电影的镜头剪辑,蒙太奇手法等等技巧也熟知于心。参考了电影拍摄蒙太奇的表现手法,把现实也剪辑成了蒙太奇,借以脱罪。导演也用了拳击比赛与主角现实生活的蒙太奇,这些比赛没有平局,只有输赢。为了不露馅,他一次又一次的对家人进行了模拟审训的训练。正是通过这些一次又一次的训练,他们成功的摆脱了警察的问训。毫无疑问,李维杰虽然只有小学文化,但他是聪明的。他知道警察的侦察思路是什么,顺着这个思路,他已经想好了,应对方案,从而保护了自己的家人。事实上,结局李维杰去自首,有一点也是希望给孩子树立一个榜样,心中要有正义,而不是通过这种方式来生活,一旦孩子们有了这种聪明才智,却失去了底线,这才是可怕的。
3、社会需要正义
电影中,李维杰聪明,利用竞选来摆脱自己的处境。最终,这种聪明也引发了社会的动荡。很快,民众自发形成了一种无意识行为,引发骚乱。被逼无奈的恶是否是真的恶?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但每个人心中也都有一个准绳。道德或许可以原谅,但社会的底线终究不能踩踏。影片最后,记者在街头采访民众对李维杰事件的看法,有人说“李维杰应该无罪释放”,有人说“要是别人欺负我女儿,我也会做出一样的选择”,还有人说“暴乱中他们砸坏了我的东西,不知道该找谁赔偿”……或许,这一切都是由他而起,他应该承担这种社会责任。所以,他站出来选择自首。
J. 请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一下万能钥匙这部电影,谢啦
最近闲暇之余,看了一部据说比较适合高智商的人看的电影《万能钥匙》,抛开这部电影惊悚的场景和背后映射的宗教色彩不谈,电影的结局注定了这是一个悲剧,一个邪恶最终战胜善良,好人最后没有得到好报的悲剧。电影的最后,20多岁美丽善良姑娘的灵魂,被困在一个垂垂老矣的身体里,痛苦而无助地等待死亡,还有比这更加绝望的事情吗?
电影的开头,可是看出来她原本是生活得活色生香的,泡泡夜店,谈谈恋爱,生活本来可以一直这么美好的继续下去的,直到她选择了一份新的工作,于是也便为自己规划了一条不归路。下面开始分析电影:
首先,女主人公是一位被愧疚困扰的人,因为和她的父亲疏于沟通,根本没有照顾过生病的父亲,父亲就离世了。于是她心存愧疚,耿耿于怀,选择了临终关怀的工作----照顾那些即将走到生命尽头的老人,通过这种方式减轻自己的愧疚,期望可以获得心灵的安宁。这是她为什么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非得要到一个破旧诡异的旧房子里面去照顾一个垂危的素昧平生的老人的原因。不是因为她真的有多么高尚,而是她想通过这种方式获得自我的救赎。
在她意识到有危险的时候,本来打算一走了之的时候,有一个镜头,她转过头,看见了花园里孤独而无奈的老人,她然后又看了看自己和父亲的照片,彼时必然是想起了自己的父亲,于是在准备离开的时候又选择了留下。
看见了吧,愧疚是一种多么可怕而强大的力量,坚强,顽固,几乎可以让人失去最基本的防御和思考能力。
其次,女主人公太过善良。善良是一种美德,但是过分的善良就未必了。当她的室友劝她离开时,告诉她,那个人不是她的父亲,但是她单纯的善良使她产生了拯救他的勇气和欲望。
后来,当凯罗兰成功逃脱出来之后,她本来已经安全了,可是她却选择了要回去救那位素昧平生的老人(当然,实际上是另外一个年轻的灵魂,困在这个身体里)。她的自以为是的善良泛滥到了自不量力的地步,从而忽略了自身的危险,这份自以为是的善良最后没有帮到她,反而害了她。
这里不得不提一句,她对路克毫无保留的信任,让她最后无路可逃。明明意识到危险之后,她居然将信任生死攸关的事情托付给一个刚刚认识的并不了解的朋友,这也是她单纯的所在。这就告诉我们,轻易地去相信别人是很危险滴。
在影片的结尾,凯罗兰的挚友,那位年轻漂亮的黑人姑娘出现时,不知道有没有注意这两个巫师的眼神,(因为他们是黑人,所以有着黑人独有的审美观),那眼神让我有种不寒而栗的感觉,下一个受害人会是谁?极有可能会是凯罗兰身边最亲近的人。
看见了吧?过分的善良,很多时候并非是一种慈悲,因为我们都不是救世主,过分的善良会高估自己的能力,最后伤害的往往可能是身边最亲近的人。
这个电影的结局是一个邪恶的灵魂占据了凯罗兰年轻充满活力的身体,而女主自己的灵魂被困在那个丑陋而衰老的身体里面,孤独而绝望地等待死亡,当两个同样被困的灵魂,目光碰触的一瞬间,我分明感觉到了彻骨的悲凉和绝望。
最后,其实她原本可以逃脱的,但是她为什么最终没有逃脱呢?因为她相信了。电影里面有句台词:如果你不相信,他就不会伤害你。两个巫师最后对着凯罗琳说了一句话:“我们已经等你很久了”也就说他们之前失败过很多次,但是最后还是成功了。
抛开这里面的宗教色彩不谈,这可以说一种信仰问题,如果你相信了,那么它就真的存在了;如同中国的鬼神之说,信则灵,不信则不灵。当惊恐万分的姑娘最后试图用巫术的方式获得庇护时,结局就已经注定了,因为她完全相信了,于是也就落入了他们的圈套。虽然最后她对着镜子大喊:“I don’t blieve”,但是明显是那么的虚弱,自欺欺人。
所以,有很多时候,你亲耳听到的,别人亲口说出来的也未必一定是真的,比如有人说“我一点也不难过,我一点也不伤心、我过得很好之类的,”不过是借助语言微博的力量给自己一点自欺欺人的慰藉和安慰罢了。
(二)
看完电影,我想起一位相熟的朋友,从某种角度来说,他们是非常相似的,最起码我这么认为。一样的心存愧疚,一样的过分善良,一样的对某种冥冥之中的东西产生了莫名的相信。
我的这位朋友因着对前一段失败情感的愧疚,一直单身至今,对周围如花似玉的美女视而不见,绝非是作秀,是真的毫不动心。那种愧疚,像长在他身体里面的一颗肿瘤,或者说藏在他身体里面的一个魔鬼,时不时就会发作,折磨得他体无完肤,痛苦不堪。他采取的是一种自我惩罚的方式来获得短暂的解脱和安宁,不肯交女朋友,不肯结婚生子,甚至于对于自己的生活也是过着一种简单到近乎自虐的方式。令不了解他的人,百思不得其解。或许他们获得自我救赎的方式不同,但都是因为愧疚产生了异于常人的生活方式。
看看,愧疚是多么可怕的而一种力量,在解开这个心结之前,会伴随生命一起,随影随行,无法摆脱。
倘若愧疚再加上泛滥而过分的善良的话,那就无药可救了,如同病入膏肓的病人一样,难以医治。只不过他没有想到和看到的是,他自以为是的善良,偏执的愧疚,最后伤害的其实往往是他身边最亲近的人,和真正爱他的人。有很多时候过分的善良,自以为是的善良,比不善良更加残忍,因着这份善良,他伤害的是身边最亲近的人还不自知,更因着这份善良,被伤害的人越发不忍苛责。
而且,善良的人在自以为可以帮助和拯救别人的时候,因为被需要,所以是可以获得一种满足感的。所以当下次有个特别善良的男人想要帮助你时,不要想当然认为他对你有意思,其实这不过是他的性格使然。他不帮助你,一样会帮助别人,当有人有求于他时,他不会也不懂得拒绝,这是优点,更是缺点。
其实,这也是我一个致命的弱点,老是担心会伤害到别人,结果最后为难和伤害了自己,因此对着自己这种自以为是的善良,有着一种恨铁不成钢的厌弃。
最后说说信仰,倘若有一天我联系不到他了,别人告诉我说:他遁入空门了,我一点也不感到奇怪。他必然是自己把自己逼到了极限,于是选择了这么一种方式获得永久的安宁和彻底的解脱;因着这种情绪的折磨和困扰,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已经开始相信因果报应和轮回了,开始相信自己和佛有缘了,所以有一天他真的绕不过去了,选择这种方式来获得解脱也未可知,尽管我认为这不是一种真正的解脱,更像一种逃避。
他曾经对我说过:他觉得冥冥之中有一只推手推着他走进佛的世界,其实也许他不知道的是,背后的那个人,不是任何的其他人,而恰恰是他自己。倘若他自己无法战胜自己,那么将永远无法获得解脱,即便有一天真的四大皆空了,也不过是一种逃避的方式罢了。中国著名的佛学大师赵朴书,人家还娶了两任妻子呢,没有真的四大皆空,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著名的一代宗师。
我始终认为,佛学推崇的并不是所谓的四大皆空,倘若真的四大皆空,和行尸走肉有什么分别。我觉得,佛学的精髓是佛学所传承的精神,告诫我们要宽容、豁达、感恩,不抱怨,不偏执,以平和的心态面对人生的各种境遇,虽然我自己并做不到。
希望我的这位朋友能早日走出阴霾,摆脱出来,否则我估计要真的要去寺庙里去拜访他了。
最后补充一下电影的细节,当时凯罗琳把路克叫进她的房间,向他展示那条写有help me的床单时,薇儿丽进来时的表情很诡异,很像一个女人在吃醋,而那个男人对这个女人说了一句话:你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可惜凯罗琳没有注意。如果当时她就注意到两人关系的不寻常,只怕最后也不会去求助他而把自己送上不归路了。
哈,写到最后我明白了,原来这部电影用了两个小时的时间,又是惊悚,又是宗教,又是信仰的,无非是告诉我们这个在中国早就耳熟能详的道理,就是那两句烂熟于心的话:性格决定命运,细节决定成败啊。。
参考资料:http://blog.sina.com.cn/s/blog_8bde78fb01015mk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