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小时候在农村经常有放室外电影的,为什么现在几乎没有了
我也记得小时候经常喜欢搬上一个小板凳然后坐在村里面看电影的那里,去看那些打仗的战争片,现在虽然也还有但是一年不知道够不够四五回,现在的科技也是越来越进步了,有些人的家里面都按上了投影仪,他们在家里年也能看电影所以就懒得出去了。
那个时候的回忆真的是属于童年的美好的事情。要是时光能够过慢一点就好了,要是村里能够再拉一场电影,要是村里的人都还能像当时一样及时带着板凳到场就好了,这一切的一切都好像是昨天刚发生的一样,都刻在了自己的脑海之中。
② 拍特种兵的电影有那些
2011年01月22日11:57 我来说两句(2) 复制链接 侯勇在《我是特种兵》中扮演特种兵大队长。 林芳供图
侯勇在《惊天动地》中再次扮演解放军军官。 CFP供图
侯勇(右一)在《建党伟业》中扮演唐绍仪。CFP供图去年,侯勇主演的电视剧《奠基者》作为2010年开年大戏登陆央视一套。 CFP供图
军事励志剧《我是特种兵》正在央视一套热播,在剧中饰演特种兵大队长的正是有着“军旅硬汉”之称的侯勇。从早期的《冲出亚马逊》到后来的《DA师》、《国家利益》……侯勇的名字似乎总与主旋律军事电视剧联系在一起,不过,现实生活中的他却十分幽默。接受本报专访时,他笑称,自己的瓜子脸和招风耳像极了猴子,而作为军人,他更愿意自己躲在角色的后面。(撰文:本报记者 林芳)时隔10年再演特种兵玩命演出感觉自己老了广州日报:《我是特种兵》这部剧是你在《冲出亚马逊》10年后再次出演特种兵,感觉如何?侯勇:感觉自己老了(笑)。《冲出亚马逊》是10年前拍的,当时我才34岁,现在40多岁了。这次我演的是特种兵的大队长,这个角色让我很自豪,但同时这个角色也是最危险的,拍起来真的就是在玩命。刚开始我进入剧组比较兴奋,慢慢拍了一个多月后,身体疲劳感就来了。越拍摄强度越大,每天回到房间就倒在床上,连饭都不想吃。而且这次我有很多大段大段的台词,没法一下子都记住,真的不能和年轻的时候比啊。广州日报:剧中最危险的场景还记得吗?侯勇:我记得有一场从直升机上跳下来的戏,我的脚差点儿被搅进直升机的涡轮里,到现在我还是心有余悸。我们拍摄的过程要比特种兵真正训练还要辛苦,一个镜头拍若干遍,我们没用任何替身,完全是靠自己去摸爬滚打。我当了23年的兵,拍了这么多年戏,受伤已经是司空见惯了,但这部戏尤其艰苦,有一位演员被子弹打伤了眼睛,缝了3针,还有一位演员,被毒蛇咬伤了,危在旦夕。广州日报:《我是特种兵》在央视的收视率节节攀升,据说在同步播放的乐视网点击率也已超过了两千万人次,这个好成绩是在你预料之中的吗?侯勇:我自己对这部戏还是很有信心的。我听说有的观众拿它跟《士兵突击》(高清在线观看)比较,其实完全不同,《士兵突击》比较平实,而《我是特种兵》讲述的是观众不太了解的一面,比如特种兵的训练,还有一些很酷的装备,包括全球卫星定位等等,比《士兵突击》的视觉效果强多了。享受角色转换带来的折磨考虑转型也未尝不可广州日报:你的荧屏形象一直以硬汉为主,这跟你的军人身份有关吗?侯勇:可能也是与生俱来的一种责任感吧。我觉得现在的80后、90后对军人没什么概念,我作为军人,有责任向大家传输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其实你看我的瓜子脸和招风耳多像猴子,不知道为什么导演都喜欢找我演硬汉,可能我身上有一种军人的气质吧。广州日报:现在你的“军旅硬汉”印象已经深入人心,有考虑过尝试其他角色吗?侯勇:其实我近些年来已经慢慢开始尝试新的角色类型,去年拍了一部都市情感剧,叫《幸福攻略》,是现在很流行的婚恋家庭题材,我在里面饰演了一个看似事业有成,回家却要忍受老婆百般刁难的窝囊男人形象,挺有意思的。我很享受角色转换带给我的折磨,接拍《幸福攻略》就是为了突破自我,能否演出人物的真实生活状态,对我自己来说也是一次不小的挑战。如果大家喜欢,考虑转型也未尝不可。名气越大就活得越累不想达到姜文般的知名度广州日报:你拍戏的产量不低,但在媒体上露面却不多,为什么如此低调?侯勇:低调这个词现在很流行啊(笑),这可能跟我的性格、经历和做人的准则有关。有综艺节目找我去做嘉宾,不过我都谢绝了。并不说我不想出名,但我也不想达到王志文、姜文那样的知名度,因为名气越大,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就越大,人就活得越累。我最希望自己能永远躲在角色后面,观众记住我的角色而不是我这个人。广州日报:为什么不参演经典翻拍剧?侯勇:现在每年都有很多翻拍剧请我出演,我都婉拒了。我个人感觉经典作品的存在有它一定的道理,你要让我去演以前老艺术家演过的经典角色,我心里会有障碍。包括现在有一部翻拍的剧也在跟我接触,是一部很有名的电影改编的,这部戏跟我接触3个月了,但我还没下定决心去演,我不是没有自信,但让我挑战经典真的有心理障碍。(是怕观众骂吗?)也可以这么说,你还可以说我矫情,想演但是又不敢演,这种纠结的感觉也是演员的一大乐趣。成名前烤过面包卖过肉现在只想踏踏实实拍好戏广州日报:听说你在当演员之前,还卖过肉,当过小工,那段经历对你的影响大吗?侯勇:我在30岁以前的生活经历非常复杂,做演员之前,我烤过面包,在市场卖过肉,在一次肉联行业的比赛中,我还赢得了“一刀准”的称号,至今保持着13秒剔掉一条猪后腿的纪录(笑)。后来进剧团跑了很多年的龙套,还演过雕塑……那些经历就是一种阅历,所以我现在演很多角色都不觉得陌生。之前演《陈赓大将》时,有一段陈赓做饭的戏,我就是自己亲自上阵,一口气拍完的。广州日报:你对自己的未来还有什么规划吗?侯勇:我是30岁之后才演了人生中第一个男主角,之前都是在剧团坐冷板凳或者跑龙套,所以心态已经锻炼得非常好了。对于男演员来说,40岁可能是黄金期的开始,我倒没有什么特别的规划,只想踏踏实实拍好每部戏。是硬汉也是宅男减少拍戏多陪家人广州日报:感觉近几年你拍的电视剧少了,是因为对剧本太过挑剔吗?侯勇:一部分原因是这个。现在电视剧创作最大的问题就是有什么题材火了就一窝蜂而上,能选择的好剧本太少。还有自己年龄大了,体力不行。还有一个原因,演员要学会“藏”,演多了,观众会挑刺,你老出来观众会烦你。广州日报:生活中的你,是大男子主义的“硬汉”还是“宅男”?侯勇:那要看什么标准了,如果说会做饭就是宅男的话,那我就是宅男(笑)。但在其他方面,我觉得自己还挺“硬汉”的,毕竟军人当了20多年,培养出了时间观念和效率感,做事比较利索(笑)。广州日报:之前看过你的专访,你是家庭观念很重的人?侯勇:我以前最遗憾的是跟家人相处时间少,现在好了一些,过年过节基本上能跟家人在一起。做演员不只是为了工作,还得生活,如果连生活都没有了,那我还工作干什么?我父母七十多岁了,以前连飞机都没坐过,现在我每年都带他们出去玩。(广州日报) 上搜狐微博 与明星对话
③ 你小时候看过的电影,印象最深的是哪一部
记得自己很小的时候,村里组织了一次看电影,叫《地道战》,虽然那时候的设还不是很好,画面也不够清晰,但这部电影真的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讲述的是高家庄民兵队长高传宝带领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与日军展开机智勇敢的斗争的故事,在高家庄挖通了地道,利用地道战胜敌人的故事。
④ 求这部电影名字,是苏德战争的,记得苏联好像都用上了板凳
这部电影是《决战要塞》。
以下是《决战要塞》的相关介绍:
《决战要塞》是由俄罗斯导演亚历山大·科特执导拍摄的战争电影,由安德烈·马斯连基、叶甫盖尼·塞格诺夫主演。该片于2012年3月16日在中国大陆上映。该片改编自俄罗斯作家谢尔盖谢尔盖的小说《布列斯特要塞》,讲述二战历史上著名的布列斯特战役。
反映苏德战争的电影《兵临城下之决战要塞》,冷静的视角再现了战争中几个小人物的特写画面,以此来回顾战争之殇,提醒人们珍惜幸福生活、和平年代。 逼真细节戳中观众泪点。
在影片《兵临城下之决战要塞》中,导演亚历山大·科特,以几个小人物轮流作为主角从微观切入反映真正的惨烈。
以上资料参考网络——《决战要塞》
⑤ 有一部王宝强演的战争片 里面王宝强演的主角名字叫板凳 请问这部战争片叫什么名字
我的父亲叫板凳
⑥ 回想起小时候看露天电影,是什么感觉印象最深的是哪部
露天电影,童年的快乐!
上世纪,八十年代,农村文化 娱乐 生活十分单调,村民们每天忙碌在田间地头,那时候,如果晚上可以看一场露天电影,是村民盼望已久解乏最好的乐趣。放学刚回家,一听说今晚有电影,心早已插上了翅膀。我屁颠屁颠地粘着妈妈快做饭,不然抢不到好位置了。好不容易端上饭,我不知品味,狼吞虎咽,如圈中小猪吃食,弄得满脸都是饭粒。妈妈还没有来得及收拾,我抱起小板凳冲出门外,大声疾呼:“看电影去了,看电影去了……”接着其他小伙伴一唱一和,“我不去,我不去,小狗喜欢看电影。”嘴上这么说,没命地抱着板凳疾驰,嘴里还伴奏:“驾、驾、驾……”真有点小马奔腾的场面。离很远就看到有人爬树挂电影屏幕。放电影的地方有讲究,第一需要在宽敞的地方放置放映机,以方便乡亲们观看。其次,最好前方有两棵相距合适的大树,可以挂屏幕。那个时候可没有广场这个概念,更别提广场舞。我们村中央有个大池塘,虽然塘底坑坑洼洼,能装人。只要电影好看,咱不计较。电影放映员一脸严肃,默不作声地在电影箱子上倒片子。我们这些孩子们紧紧围绕在他的周围,都想伸手摸摸,如果能摇摇就更好了。片子倒好以后就开始放电影了,星空之下,放映机投射的光束播放着另一个世界的故事,至今回忆起来那种美好,都似乎只存在于梦中。在我的记忆中,看过的这些电影印象深刻:80年代,在我童年的时候最喜欢看的电影是战斗片,那时还是黑白影片《地道战》《铁道游击队》《狼牙山五壮士》《大刀记》《鸡毛信》《上甘岭》《地雷战》等,
其中记忆深刻,刻骨铭心的影片是小时候看过的《鸡毛信》剧情内容记忆犹新,历历在目。作品讲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华北抗日根据地龙门村,有赵姓父子俩,父亲老赵是民兵中队长,十二岁的儿子海娃是儿童团团长。一天,父亲得到鬼子要进山抢粮的消息,便让海娃送一封有关攻打敌人炮楼的鸡毛信给八路军。海娃以放羊作掩护,携信上路。 不料途中遭遇鬼子,海娃急中生智,将信藏在了头羊的大尾巴下面。鬼子们抢了海娃的羊,还逼迫他带路去龙门村。 晚上,海娃乘敌人熟睡时,取信逃跑。途中,信一度失而复得,但海娃却再次被敌人抓住。机智勇敢的海娃故意把敌人引入歧途,至此,敌人才知中计,拔枪打伤海娃的手。 千钧一发的时刻,八路军赶来搭救,全歼了敌兵。海娃完成送信任务后晕倒了,八路军根据鸡毛信里提供的情报,炸毁了敌人的炮楼,并活捉了猫眼司令。看完电影回到家已经十点多了,
妈妈催促着:“快去睡觉,明天还上学呢?”我连忙钻进被窝,却怎么也睡不着,明天又会在哪儿放电影呢,露天电影对于我们这辈人来说,是一种不可磨灭的影像,是一种难以忘怀的往事,露天电影带给我快乐和慰藉,是那个时代的精神向往。
露天电影是我童年时代最美好的记忆,更是一种难以忘怀的乡愁……
“看电影啰!”“今晚在哪个寨子放电影呀?”“今晚的放的是什么电影”……孩童时期呼朋唤友去看电影的话语声,至今仿佛还在耳畔响起!
露天电影,是七八十年代小孩大人男人女人最受欢迎的一种 娱乐 方式,哪个寨子有电影都会去看,走路涉水也不让落下一场;哪个寨子有电影,那寨里就像过年一样热闹,俨然成了欢乐的海洋;电影在本寨子放的话,还要早早的搬个长板凳晒谷场去号位,占据最好佳观影位置,还热情主动帮电影师傅拉影幕和搬一些必要物件,心里想着能快点放影好一睹为快;要是电影是在别的寨子放影,放学回家看到父母做晚饭菜慢了,就草草吃点上顿剩的冷饭菜填饱小肚子,抓紧时间早早的赶去看电影,生怕错过精彩的片段而留下不完整的遗憾!
从儿童时期到少年时代看了不少电影。在儿童时期,我记得最先看的第一部电影是《渡江侦察记》,然后就相继看了《地道战》《平原游击队》《地雷战》《解放石家庄》《南征北战》《沙家浜》等等,儿童时期所看的电影大部是战争类型的。
到了少年时代,多数是看香港的武功武打影片,比《少林寺》《自古英雄出少年》《万水千山总是情》等等,但印象最深的就是《金光大道》这部电影,记得当时在乡中学放影,从家里步行到中学要20多分钟,看完电影返回家途中遇到大雷电暴雨还伴有大风,当时还因太瘦小还被风吹下路边的小水沟,幸好没伤到自己,爬起继续跑,等到家后整个人也就成了落汤鸡。即使这样,也觉得好快乐的,也许是因为享受到“影后之雨”这个小插曲,才令我记忆深刻,使我至今难以忘怀!
露天电影确实是一个美好的回忆。
“看电影了,看电影了”童年的回忆,历历在目。顾不上吃饭,拿好板凳,占好地方等着放映,天渐渐黑了下来,大人孩子们逐渐在增多,周围的小伙伴们在跑着跳着,大人们在谈论着家长里短。时间到了,放映开始,说话和嬉闹声瞬间静了下来,特别有时新电影片,两个村庄在同一晚上放映,也就需要跑片,偶尔会晚一点时间,那个等待真是急死人啊!换片时,又急忙跑到放映机跟前观看,跑到幕布后边嬉闹,那时的场景真是人员众多,议论纷纷,一晚上两部电影,真是过瘾的很。
时间的推移,一日并一日地向前航行着,从电视机的普及,到宽带网络的入户,到现在的智能手机,人们足不出户就能看到电影,露天电影已经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离人们的生活渐行渐远了。现在的时代在城镇和乡村早已不时兴放映露天电影了。
但今晚的电影注定没有几个人看,而如今也能难找回当初那种氛围,回忆是种很奇怪的东西,以前电影里的人物,画面,已深深印在脑海里,在时间的长河里也是挥之不去。即使在影院里看,我们也再难找回以前看露天电影时的那种轻松,单纯,自由,快乐的感觉了。
一阵夜风吹过,拉回思绪,夜以凉,眼看着幕布越离越远,心情起伏,但对儿时看电影那种怀念格外清晰。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社会 在不断的进步, 科技 技术力量在不断的革新,但自己内心深处对儿时露天电影的情怀越发深刻!
说起露天电影不知道还有多少人有印象,这种独特的电影播放形式从五十年代开始直到21世纪初逐渐消失,应该说露天电影是几代农村人共有的记忆,曾经带给了人们很多美好的回忆,直到现在回想起来还带有乡愁般的怀念
在那个 娱乐 项目匮乏的年代,露天电影是农村非常重要的 娱乐 活动,是日常生活里难得的消遣方式。
放露天电影,对环境要求一点也不高,只要有一片宽敞的空地就行,看露天电影是全村人最重要的 娱乐 活动
傍晚的时候,一家几口,成群结队,每人手里拿着椅子,夹着小板凳,成群结队从四面八方赶来看电影。大家都想早点赶到,可以坐在前排离幕布近的位置,生怕去得晚了占不到好位置。那种迫不及待绝对不是现在玩手机、电脑的人所能想象和体会的
夏天天长,看露天电影必须得等天色完全暗下来,于是,在等待的这段时间里,放映场的空地上又成了人们嬉戏打闹的地方。孩子们在四围乱窜,大人们互相问候,聊着家长里短,露天电影场地充满着欢乐喜庆的气氛。
终于,放映机射出一束强烈的光,一会儿,银幕上出现了光芒四射的五角星,电影开始了。全场顿时安静下来,伴着放映机轻微的沙沙声,电影中响亮的人物对白透过空旷的村野飘向远方。
在那个单调的年代,露天电影上放的片子来来回回就那几部,即使看过多遍人们依然乐此不疲,丝毫没有觉得这些反反复复播放的片子觉得单调。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 娱乐 方式也更加多样化,歌舞厅、酒吧、KTV等地更是成了都市人活跃的新场所。人们对电影的热情不再有从前看露天电影那种快乐的感觉,也和露天电影一起消失得无影无踪,似乎再也难找回。有时候做梦都想回到儿时重温一下那时的美好时光。
“看电影咯”,随着一声吆喝声,家家户户拿着小板凳结伴而行,到达指定的位置,观看一场露天电影。(不知道你们的露天电影在哪里放映,我小时候的记忆就是学校的操场)
电影播放前,绝对是人声鼎沸,“哭闹的婴孩”“瓜子西瓜要吗?”“因设备新奇观摩的孩童”......但是一旦电影播放,那些奇奇怪怪走动的身影和莫名其妙嗦嗦的声音都消失了,大家一同沉浸在了电影的情节中,要不是不约而同的大笑和同仇敌忾的愤恨,都快忘却了置身人海的环境。
那时的一部电影仿若一桌大餐硬菜,人们怀着“敬畏”之心来欣赏一部电影。那时电影行业的从业者也以“文化倡导者”“精神粮食播种者”的形象约束要求自己,打造了一系列高本质的电影题材,例如《地道战》、《地雷战》、《少林寺》、《自古英雄出少年》、《万水千山总是情》等等,给幕布前的观众留下了茶余饭后傲人的谈资。
播放电影《地道战》时,给我儿时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人民用智慧,用地道战来曲线应对敌人的疯狂,就连剧中的小朋友都那样的睿智勇敢。敌人的丑态和无知以及种种拙劣的伎俩都被人民用智慧化解。那时常幻想自己是其中一员,在脑海中与敌人英勇作战。(我估计自己超强的幻想能力就是那个时候被锻炼出来的)
如今的电影市场,内容题材丰富,上到宇宙星辰与外星人叫板,下到探秘深海鱼怪,左去穿越古代统一天下,右去未来留下灿烂色彩。虽然题材丰富了,但是对电影的‘’敬畏感”也慢慢淡去,也造成了良莠不齐的影视市场畸形发展。
现在也有一些老人偶尔坐在街边,看着商铺为吸引流量,在LED上播放的电影,没了儿时的快乐,没了年代的题材,盯着索然无味的题材。偶尔路过的年轻人还会不时露出鄙夷的目光。
其实他们不知道,这些人哪是在看电影,他们是在“忆童年”。
要说看露天电影70后、80后的朋友一定印象最深刻吧?因为那是那个年代人的美好记忆。现在回想起来让我感慨万千,因为那种刻骨铭心的往事再也回不去了!
“全体村民注意了,今晚村部放电影:地雷战、地道战,吃过晚饭抓紧时间过来观看”。村部的大喇叭里反复传来老村长那熟悉的声音。孩子们听到今晚村部要放电影都高兴的跳了起来,饭都顾不上吃了约上一起玩的小伙伴一起向村部跑去,都想提前去占好位置和看下放映员是如何布置放影设备。
那时候村里放露天电影的场地,都选在村小学的操场上,一块洁白的荧幕布用绳子绑在两棵树上,两个超大号的喇叭也固定在树上这就完成了。最后一步是放映员开启放影机,一道刺眼的白光直射到白色的荧幕上,神奇的是这道光很快就放大、放大再放大直到铺满整个荧幕布。此时有几个调皮的小伙伴站直身子挡住投射的白光,银幕上马上就出现了他们手舞足蹈的影子!搞得大家嬉笑连连…
这时候天已经开始变暗了,操场上也已经坐了不少来看电影的乡亲们,且路上还有不少乡亲还在陆陆续续赶来。此时操场上已经人头攒动,人声鼎沸了,孩子的叫喊声哭声、大人们的交谈声说笑声、大喇叭播放的音乐声、场外小商贩们的叫卖声…汇集成露天电影放映前的交响乐!
让我印象最深的电影名字叫:《地道战》,“地道战,嘿!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千万…”伴随着这强有力的曲子让我们好像回到了那战火纷飞的时代,听着这首歌让我们这些孩子都感觉特别振奋!电影讲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为了粉碎敌人的扫荡,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新地利用地道战的斗争方式打击日本侵略者的故事。这部电影有两个地方让我记忆深刻:
1.一群丧尽天良的鬼子在冀中平原上频繁进行大规模的扫荡,狼烟四起。面对鬼子疯狂的“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下冀中人民没有丝毫畏惧,他们利用智慧、勇气与力量团结一心利用地道一次又一次地击退日寇。
2.条条地道,场场战斗,时而紧张万分,时而让人拍手称快。印象最深刻的是战士们用墙上的小眼左打一枪,右放一炮。让鬼子摸不着头脑,在村子里东奔西跑,抱头鼠窜。神秘的地道埋伏着神出鬼没的游记队战士,他们虽然没有先进的武器,但有最聪明的土办法—地道战,有最强大的后备军—老百姓。他们之所以赢得胜利,靠的是正义的力量,靠的是智慧的头脑,靠的是人民坚定的支持!
李连杰主演的《少林寺》是1982年上映的,我看《少林寺》那会儿,应该是90年前后,这样算下来,这个影片从上映到我看的时候应该差不多有10年了,当时应该是夏天的时候,镇上的 体育 场集中露天放映,邻居一大帮孩子每天晚上去 体育 场玩,我大概跟着看了3、4场,加上后来CCTV-6和别的频道看过的,不下10遍。
这是中国影史上的一个神话!据统计,这部影片以0.1-0.3元/张的票价,取得1.4亿的票房,观影达5亿人次。很多人会质疑这个数据,觉得太假了。老实说,我也觉得假,因为观影人次5亿这绝对少报了。
《少林寺》这部影片的放映,对当时的群众来说,绝对称得上是一个万人空巷的事情。那时的电影院很少,一部分人去影院看,更多的人是单位在大礼堂集中放映或者干脆像我小时候那样集中露天放映,蹭票看的观众们不计其数,更别提有的人岂止是一遍两遍地看,根本是十遍八遍地看!
那会的中国,可能大半的人都看过这部电影,这放在今天完全是一件无法想象的事情!
想起我们小时候,我认为印象最深的电影是《三打白骨精》电影,记得是半夜里爬起来去看的,因为一部电影机器一个晚上要演几个村,所以睡醒一觉去看,那时感到无比的幸福,小时候看到打日本鬼子的吓得心里砰砰跳,真是迷迷糊糊的童年,每当上学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听着知聊声声叫着夏天,回忆起来多么遐逸的感觉,可童年只能在记忆里!
村里露天电影
提到电影,很多人可能会想到安静的坐在电影院观看,或者是利用电脑、电视机以及其他设备观看
这些习以为常的生活,让很多人觉得除非有什么新电影,引起观众或读者的注意,否则对于看电影这样的文化消费或者 娱乐 消遣,已经不足为奇。
但是,我在这里所要讲的是乡村露天电影。这种电影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甚至更早,那可是个新鲜事。首先,需要找一块空旷的地面,搭起架子或者借着墙体,布置一块帆布做银幕;
其次,各家出力,七拼八凑几排板凳,就是最简单的露天电影院。然后,附近几个村里的男女老幼坐在一起,像庙会一样热闹,他们一边看着电影,一边聊着家常、嗑瓜子、喝茶。小孩子已经早早到了,坐在最前排,满满的挤在一处。
回想这样的场景,即使在现如今的农村也变得不易见到。 前不久,在这个春光明媚,蛙声此起彼伏的季节,我回到老家。到了傍晚的时分,就能隐约听到外面小孩子的欢叫声,估计他们比较兴奋,说是今晚在村前面又要放电影了!小孩子们也都是图个热闹,也算是找到个好机会,聚一聚似的。现如今看电影也不是什么奢侈的事情,但是,能够大家有机会聚在一起,这件事足以让他们变得欢欣鼓舞! 记得我自己小的时候,也看过这样用帆布做银幕的电影,头一次看见便觉得挺新鲜。至于电影的内容早就忘得一干二净。那时候,我还是一名小学生,懵懵懂懂的,什么也都感到好奇。老师说,学校要准备放电影给大家看,于是欢天喜地的去搬桌子和凳子。由于半天功夫不用上课,片刻的偷欢,这内心的快活也是不言而喻的,正如古人说的,“偷得浮生半日闲”。
那时候,乡村小学的设备还是很简陋的,看一场电影,
还需要找来布幔将教室的窗户遮起来,防止阳光进入,从而影响电影的播放效果。于是,我们在高年级的同学指挥下,各自坐在布置好的教室里,等着观看电影。当时,我们可认真了,不仅要求每个人回家准备2元钱,作为上交学校的电影费,而且还需要我们写一篇观后感。这让我们简直是如临大敌。一上午的时光,我们都非常认真的坐在那里,试图记住电影里的每一个细节,然后认认真真地写作文……
现在回想起来,时间过得真快,现在的我们早已都不是当年的小学生,进入学校多多少少都有些陌生感以及似曾相识的亲切感!而昔日看电影的热情,现在也不知从哪里能找得到!? 在老家的那一场露天电影,本来我是不打算去村前看的,现如今家家都有网络,一般什么电影都能看到,大晚上走到村前看电影,不免觉得没有什么意思。但是,看到村里老人小孩的那股兴奋劲,我也就凑过去,看个热闹了。
一开始,的确很热闹!村里的男女老幼都来了,像是点卯一样,大家聚在一起。尤其是小孩子最认真,带着小板凳像我们小时候一样,不是安安稳稳坐在一起,而偏偏是挤在一起,挤出个一身汗,出点力才高兴。大人们自然闲聊的多,具体也不是十分关心电影的内容,聊聊一会儿,许多人也就各自散了。最后只剩下,一些精力旺盛的小孩,还有一些悠闲的老人安安稳稳地坐在那里。这倒让我有些担心,担心这场电影,还没有结束,人都各自回家休息了,那么放电影的人岂不是很尴尬!?
现在回过头试想那些看电影的老人和小孩,也像今天的乡村一样,不复有昔日的热闹、繁盛,并随着这个时代的步伐在走远、凋零!回首看到那电影的银幕渐渐破烂,对于看电影的心境也不复当年!
小时候,奶奶住的对面有个空场,那是我们老街的露天电影院。在那个精神文明匮乏的年代,电影对于我们小孩子而言简直是一场盛宴,我们对它的期盼不亚于对过年的期盼,曾经带给了我们太多的美好回忆。如果得知要放电影了,我们一天的心都是激动不安的。当夕阳的余辉还挂在后山,我们晚饭也顾不上吃几口,就端一个小板凳一路小跑来到现场,有蹲着的,坐着的,站着的,还有像猴子一般在场院跑来跑去的,没有片刻老实。为了占一个绝佳的看电影角度,调皮的男孩子各显十八般武艺,有的爬上了树,有的甚至爬上了房顶。《地道战》《上甘岭》《智取华山》《归心似箭》《渡江侦察记》等等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电影一开场,屏幕上五角星闪闪发光,尽管当时“八一电影制片厂”几个字我还不认识,但我知道这片是打仗的电影,特兴奋。而引以自豪的是,街上所有的长辈都喜欢我的是,在闲暇时,他们会捉弄我,让我把看过的电影用自己稚嫩的语言演绎出来,讲给他们听,每当这个时候,我就很认真地,站得笔直,一五一十地、绘声绘色地讲,然后他们笑成一团,不过很好地锻炼了我的表达能力。
说起来有点不可思议,我人生第一首会唱的歌竟不是儿歌,不是童谣,而是露天电影《归心似箭》的插曲《雁南飞》(当然只是哼哼旋律而已)那时约五六岁吧,从此旋律伴随一生,是我当时最喜欢的影片。那个年代的人们纯情,歌曲也纯情,一首首旋律流畅,感情优美,曲调婉转,特别抒情,很好地表达整个 社会 的人们被唤醒的美感意识的纯情朦胧期。每每唱起,男女主角依依不舍的场景,天空秋雁南飞的画面跃然脑海,歌曲与电影的浑然整体,相互映衬,相得益彰。那时早期歌曲与现今丰富多彩、五花八门的流行歌曲的创作手法和词曲的相比,其含蓄抒情,语境幽美的诗词,旋律悠扬,千转百回的音韵,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在此,代表那个年代所有看过露天电影的小伙伴,向这些经典致敬!
如今的中国电影表面上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但大量的 社会 精英,特别是知识阶层已经不进电影院了,这和当年经典电影出来之后万人空巷形成鲜明对比。现在的电影丧失了对中年以上观众的吸引力,所以现在去电影院,更多的是寻找逝去的情怀。
⑦ 七八十年代晚上农村放电影,为什么必须留下一个人看家呢
记得小时候农村那时村里没有电,到了晚上小孩子也没什么娱乐活动,大多吃完饭到村里空旷的地方跳马、捉迷藏,不到大人喊着回家是不会走的,要数最热闹的就是晚上放电影,一个发电机、一个大布幕、两个带窟窿眼的圆盘胶带、一个白炽灯泡,村里人只要有一人知道哪里放映电影,整个村子的人都会知道,晚上比白天赶集还热闹,谁都不想呆在家里,但是那个年代小偷也多,家里必须留人,我家一般都是我母亲。
综上,七八十年代农村放映电影,基本都是全家出动,我家基本都是母亲看家,露天电影是我难忘的回忆。
⑧ 苏军拿板凳冲锋的电影叫什么
《决战要塞》是由俄罗斯导演亚历山大·科特执导拍摄的战争电影,由安德烈·马斯连基、叶甫盖尼·塞格诺夫主演。该片于2012年3月16日在中国大陆上映。
剧情介绍
1941年6月25日,位于白俄罗斯和波兰交界的布格河东岸:鸟儿在歌唱、军乐队演奏着欢快的乐曲,公园里正举行联欢的舞会,祥和中,人们谈情说爱,追逐嬉戏,各自享受恬静、幸福的时光……
突然,飞机的俯冲扫射伴着铺天盖地的炮击撕裂了低沉的天空,爆炸的气浪和飞起来的尘埃瓦砾将惊恐的人们推倒、掩埋……
这就是根据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场最初的经典而残酷的战役改编成的电影《兵临城下之决战要塞》的开场。
布列斯特要塞是连接华沙-莫斯科的交通要道,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成群的坦克和装备精良的德军围攻中,8000名英勇的苏维埃红军在武器短缺、建制混杂、牺牲巨大的情形下,坚守信念、捍卫祖国,以血肉之躯于弹丸之地牵制了数十倍于自己的德军兵力达三十天直至全部阵亡。
战斗中,团长和政委身先士卒,在反击中沉着指挥,鼓舞惊慌中的士兵燃起斗志,将不同建制的士兵拼成战斗团队,顽强防御要塞阵地。
另一侧,德军一队人突入要塞,在搜索前进中与红军中尉率领的边防军遭遇,红军战士们或是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或是舞着工兵锹、铁棒甚至菜刀与德军展开白刃肉搏混战,刀枪不全的苏军凭借大无畏精神杀得德军死伤遍地、落荒而逃。
导演亚力山大,考特以红军小学员的视角,向观众呈现了这场苏德战争史上交战时间之长、红军战士之勇敢顽强、战斗场面之为“惨烈悲壮”的真实场景!
在烘托宏大主题内涵的同时,激战场面扣人心弦,空袭、爆炸、火炮、坦克重机枪、火焰喷射器,加之大量烟火、音效、特技的运用,战争大片所包含的元素精彩呈现,视听效果空前震撼!
剧情鉴赏
本片其实主要讲的是在1941年的夏天,苏联人民都还沉醉在安居乐业、欢声笑语的世界中,大家从来没有预感到战争会降临,但是突然炮弹光临到这个宁静的小镇中了,原来是德国人伪装成苏联的军队对这个地方进行了突袭。欢声笑语变成了尖叫哭喊,房屋倒塌,砖砾乱飞。战争就这么悄悄地降临了。
由于没有苏联自己的军队来支援,因此手无寸铁的苏联布列特斯的战士只能硬上,他们没有什么武器,因此会出现上边的景象,战士拿起板凳等各种能战斗的所谓的“武器”与德国军队的坦克枪炮进行对抗。他们就靠着这样的保卫家园的强烈愿望一次又一次的击退德国侵略者的进攻。
⑨ 你小时候看过的电影,印象最深的是哪一部
1丶小时候胆子小,以前看恐怖片都是几个小伙伴一起看的,但是依然经不住电影里面给我的惊吓,那时候都是边捂眼睛边看的,晚上睡觉都会让我觉得心里发毛,剧情的恐怖加上音乐的衬托真的是可以让人后背感觉到一股阴凉……
2丶提及鬼怪这类电影,大多数时候都会涉及到阴阳眼,所谓的阴阳眼就是拥有一双可以看到鬼魂的眼睛,一般人的眼睛看不到的东西,阴阳眼就可以看到。而片中的阿明就是一个阴阳眼的青年,从起初朋友们的通灵 游戏 中看到楚人美,到朋友死后在其家中看到的怨灵,这些都让小时候的我背后一阵发寒,再细想阴阳眼是不是真的存在,难免让人觉得不寒而栗。
3丶整部影片中最令我的费解的地方就是楚人美的鬼魂是补声真的存在,如果是幻象,小明的阴阳眼起初看到的鬼魂又怎么解释呢,那时的小明还没有喝潭水,并没有被怨灵侵蚀,所以这点上来看,幻象是说不通的,那如果是真实的,又为何在后面用让人产生幻象的方法取人性命呢?细想之,则恐之。
其实说到底就是小时候胆子小,其实现在在看也没有什么大不了了,就像小时候看过的《猛鬼食人胎》也一样的感觉,但是还是这部《山村老尸》最让我记忆深刻。
少林寺。
那还是读小学的时候吧,那个年代是属于温饱状态吧,能吃饱饭,铺天盖地的满足。
有少数富裕的家庭已经有了电视机。为了安抚弟弟那颗焦躁,羡慕别人,常常躲在大树后面,偷窥别人家电视的心。爸爸妈妈,每隔一两个星期,带我们去看一次电影。
少林寺在当时是比较轰动的。我最记忆犹新的一个场景,几个光头和尚,去捉一只青蛙,然后几个大光头,咣当,碰在一起,青蛙惊慌跳走了的一个场景。
当时笑的非常开心,当然,我记忆最深的是那首牧羊曲和那个动乱年代的凄美,无奈的爱情故事。
那支牧羊曲,现在还偶尔听听。歌词很朴素,但是却常常把你带入那个故事的场景,在无限的遐想中,青青的草地一望无垠,白云般的羊羔,飞奔的马群……这一辈子恐怕是无法实现了,偶尔梦中,总是有一匹四蹄腾空的骏马,而我总是跃跃欲试……
应该是《英雄本色1》。在江湖杀戮,风起云涌的香港80年代,发哥嘴叼牙签,一幅我是流氓我怕谁,真是太彪了!香港当年也真TMD乱,假钞泛滥,黑恶势力猖獗,尤其是以宋子豪和小马哥为首黑帮团伙最为嚣张,动不动就在街头斗殴甚至开枪火拼,还有没有王法了!重看《英雄本色》不仅感慨万千,当时如有我800朝阳群众在,岂能让宋子豪等流氓团伙如此横行香港!
不过最后结尾是光明的,警察及时出手,成功剿灭了正在码头火拼两股黑帮团伙,可惜的是小马哥,真心地把豪哥当成大哥,但豪哥心仪的小弟却是警察杰哥,哎!为了给不做大哥很多年的豪哥出头残丢性命,流氓假仗义真是害死人!
乱云飞渡,冷看江湖险恶!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谢邀。
印象最深的应该是《十兄弟》。
我们 那个年代,电影一般有三类,抗战片,武打片,神怪片,这些电影看过很多,但是现在怎么也想不起来到底演了什么,只有《十兄弟》现在还记忆犹新。
记得第一次《十兄弟》就被里面那些小孩各种各样奇怪的能力吸引住了,吃几颗珠子马上就能生小孩?男人也行!老七的脚居然可以长这么长!大嘴一口气就能把一缸水喝完!老三一个可以打一百个!小胖子老五居然会飞!还有千里眼和顺风耳,这些不是神话故事里的神仙才有得能力吗? 各种闻所未闻的新奇能力让我心驰神往,也在心里扎下了一颗种子。
谢谢在那个年代有一部这么优秀的电影启迪了我的思想。
小时候印象最深的应该是电影《我的兄弟姐妹》,第一次看是学校里组织全校一起看的,都围坐在大操场上看的,一面幕布、一束光、一个放映员、同学们各自搬着自己的小板凳,找不到好位置就去幕布后面看效果一样一样的。
这部电影是中国大陆一部家庭、伦理片。由俞钟导演、崔健、梁咏琪、夏雨、林晓凡主演,讲述了原本一个幸福家庭,由于家庭出现变故,一夜之间孩子们成为了孤儿并因生活所迫为了活下去他们相继失散。
故事中最感人的不是他们最后的的重逢而是家中老大带着弟弟妹妹四处寻找容身之处的一幕。把每一个人都安顿好了之后自己去四处漂泊。电影中他对人家说 求求你收下我的妹妹吧, 求求你收下我的弟弟吧 ,却不能够要求别人收下他,也因为自己太大而没有人收留他,带着痛苦 、无助和对弟弟妹妹们的不舍自己走了……我也是兄弟姐妹四个,每看到他们分开的时候忍不住眼泪掉了下来。
故事的最后,在他们都长大后已经成为女指挥家的齐思甜首度回国举行演奏会,也趁机会找寻失散多年的兄弟姐妹。过程虽然有些曲折但最后在父亲的音乐中,齐家4兄妹重逢。
整部电影全程催人泪下,幸福不是生活过的有多好,而是是一家人能够在一起。如果你也看过这部电影或者喜欢这部电影在留言区一起讨论吧。
《小兵张嘎》,很适合我们小时候看。不光小时候看,大了也年年看两遍,因为张嘎子的故事就发生在我们保定的白洋淀周围,附近几个县的电视台一到寒暑假就播,不断加深我们的印象。
而且这部电影真的经得住时代的考验,演员的表演朴实、生动,剧情和服装完全符合战争年代的实际。
电影中的张嘎子完全符合农村嘎小子的形象,淘气、好逞强、还勇敢,有点虎头虎脑的,不像后来的电视剧,有些华丽了。
这部电影百看不厌,每次播我都要看完,经典的就是经典。
小时候我生活在重庆的山区,记得吗?第一次看电影好期待,为什么好期待?因为那时想看电影可要等很久时间才能看到,而且还是大队里请人来放的露天电影。 晚上大家都拿着板凳座椅,早早的就在那里等着,你知道那时有多少人吗?几乎全村的人都来了,毕竟农村里没有几人看过电影 ,挺稀奇的呵呵。 我们村第一次观看的都是李连杰主演的 [少林寺]大家都觉得李连杰好厉害,大家以为电影的东西在现实都存在。感觉好神秘,原来人真的可以飞? 真的可以赤手空拳打死人,真的存在武功秘籍等? 所以说那时候的一场电影 记忆犹新
登陆诺曼底的第一天所发生的故事,分别从盟军和德军两方的角度,同时描述诺曼第登陆的方方面面。
这部电影线索繁多,但铺排有序,丝毫都不混乱。出场人物有名有姓的至少几十人,但无论是决策的将军还是登陆的士兵都刻画得栩栩如生,鲜活生动。
而且这部电影云集了众多大明星,堪称当时的超级大片,绝对值得一看。
第一次看电影看的还是用VCD看的,还是爸爸借的舅舅的看的,电视还是黑白电视,清楚的记得名字叫旋风小子,当时都惊呆了,怎么这么 搞笑 ,这个小孩也太好玩了吧,看一遍还看不够,带着弟弟妹妹看了好几次呢,看一次笑一次,包括现在快30岁了还是会把这部电影拿出来看看,只是看的心情不再一样了,现在看的是回味,是记忆,是怀念那个小时候的我们
那是一个简单且稍显浮夸的故事,以香港高中生爱情为引的展开,郝邵文和释小龙这对有着强烈反差小伙伴所形成的捧腹与幽默,而林志颖和徐若瑄在这部电影中的纯美之爱,亦让人难以忘怀,当然还有那位大智若愚的少林方丈李明炀,本人也成功的成为了林志颖的粉丝,
《妈妈再爱我一次》,应该是最深刻最难忘的,记得当时是晚上学校组织我们全校同学在篮球场看的,看完这部电影,学校里好多女同学都哭了,老师也默默的流眼泪,到现在我都还记得这部电影。妈妈是这个世界最伟大的人。跟我小时候缺少母爱产生了共鸣。真的!尤其是背景音乐,世上只有妈妈好,没妈的孩子像根草。不怕掉眼泪的,极力推荐大家看一下。
⑩ 谁记得小时候在村头放电影的事吗,都有谁搬凳子占过位的
记得小时候的农村,落后又闭塞,日子单调乏味,当时的电视机还没有普及,文化 娱乐 极其匮乏,看一场免费的露天电影,对于农村孩们来说高兴万分。
还记得童年时,村里有人家办什么喜事,晚上就会请人来放电影,当村里的大喇叭广播说天黑放电影时,,各家各户就会早早吃晚饭,我哥哥忙搬起家里小凳子跑去占个最佳观影位子,外村没带凳子来看电影的人,就找块砖头来坐,不一会就挤满黑压压的一大群人,来晚了挤不进去的,被人挡着,急忙踮起脚尖来看,还有小孩子会骑在父亲的脖子上,有的孩子会爬上附近树上和人家墙头上看,也有的干脆到电影幕布的反面去看。
那时农村放映的露天电影主要以战争片为主,比如说《地雷战》、《地道战》、《南征北战》《小兵张嗄》、《渡江战役》、《鸡毛信》、等等……当时,电影题材少,有些片子都是巡回放映的,这个村子放完,下个村还继续播放,因此每部片子大家看过几遍甚至十几遍,但是人们一点也不觉得看烦了,每次都会从重头观看到底,仍然津津有味,乐此不疲。记得小时候看过印象最深的是《少林寺》,这部片子讲述是隋末唐初,十三棍僧救唐王“觉远为父报仇”的故事,精彩故事与打斗征服了很多人喜爱,当时掀起了青少年对少林寺功夫狂热崇拜。可见这部影片当时引起多么大的反响,
如今的我们,可选择电视电影节目很多,有时会去影院看3D,4D大片,就是找不回当年浓浓农村电影感觉了,也许童年热闹的露天电影永远是最美好的回忆了!
小的时候有许多地方到了晩上就放露天电影。如,六公司大院,拖厂,矿山厂等等都放露天电影。
那时候只要听说哪里有露天电影。我和邻居的小姐妹一起就急急忙忙吃晚饭。连作业也顾不上写。高高兴兴一路上嗯着小曲,蹦蹦跳跳去看露天电影。离我住的最近的地方是轴承厂。轴承厂的围墙很低。我们俩个人,一个人踩在另外一个人身上爬上围墙,上面那个同伴再把我也拉上围墙。我们就坐在围墙上看露天电影。许多人和我们一样,都是坐在围墙上看露天电影!
现在条件好了。电影院到处都是。再也不用翻墙头看电影了。坐在电影院里舒服服的看电影!而且现在家家户户都买了电视机,电脑, 娱乐 设施齐全,可以足不出户的在家,玩电脑,看电视!
我们村后面是县砖厂,他们也总放映电影。但他们有时候在礼堂放映,卖票,有时候票还不好买。我哪时候十七,八岁,有时候和村里伙伴们就扒窗户进去看。
到了六八年农村就有下乡青年了,这群人总爱打仗。有一次,在后面砖厂看电影。我和我的一个伙伴咱俩一起去的,我个子高,后面有人扒拉我一下。我说,你干嘛啊,结果这个小子上来就给我一拳。还没等我伸手呢,我伙伴从旁边上去就给哪个小子一个大嘴巴。这旁边的人就都起来了,我一瞅不好,这小子旁边得有五六个人。我一拉我伙伴咱俩就开跑,后面哪几个小子就追。砖厂有都是地方躲,咱俩三拐两拐就猫起来了。
结果第二天听说,哪几个小子是我们村河南哪个大队的青年。哪天晚上真跟人家打起来,我俩非吃亏不可。实际上我不爱打架,可我哪个伙伴爱打架。他比我小一岁,他二姐念小学时跟我一个班的,不过他二姐比我大两岁。我哪个伙伴在七十年代未,接他父亲班了,也走出了农村。
到了八十年代中期,我在县建筑公司上班。就收了一个小徒弟,他家离我家能有三,四里路远,在河南,跟我家不是一个大队的,他父亲是大队的放映员。这就方便多了,有时候,他父亲把放映机晚上拿我家去放映。哪年我在农村盖了三间砖瓦房,屋里抹的是白灰墙,放映电影不用挂银幕,直接往白灰墙上放映。现在回想起来在农村看露天电影,另有一种享受。转眼几十年过去了,哪个年代也一去不复返了,现在没事的时候回忆起来心里感觉还是有点留恋的。这是我的回答。
太记得了,我是七九年出生的,属于七零后啦。那时候最高大上的 娱乐 可能就是看电影了。
我出生在山东胶东的一个小山村,印象里比较贫穷落后,小朋友没有玩具,没有零食,天天就是满街跑,大点的就帮父母干点活。那时候电影是乡里统一安排播放的,村与村之间轮流放,邻村有电影的时候大人和大点的孩子都会跑去看,像我这种小屁孩就不要想了,家里大人不允许,所以就很期盼自己村里播放电影,那时候没等天黑和吃完晚饭,放电影的大队部的院子里就跑满了小孩子,就开始忙着占座位,然后小伙伴轮流回家吃饭,在吃饭的时候再从父母那里软磨硬泡的要来两角钱,去商店买上一包五香瓜子,什么牌子早忘了,撰在手里不舍得吃,手心都出汗了。
后来村里的一个老师家里买了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