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从画面和声音入手,分析影视作品
热爱电影的人们曾经说会说去掉声音的电影是无声电影是一种艺术,但今天的我们要说没有画面的电影也同样是艺术的,那是来自声音的艺术!电影艺术语言的发展,随着电影技术与艺术手段、方式以及电影传播手段、方式的不断丰富而丰富。在卓别林的时代里电影是无声的,穿插在幕间的字幕是那时唯一的语言;录音技术的发明,导致了有声电影的出现。有声电影的成功,让无声片时代的字幕被演员的对话或独白代替;让乐队现场伴奏(伴唱)被精心制作的音乐代替;甚至出现了人的脚步、呻吟,动物的叫声,以及风声、水声、雷声等音响效果。 如今电影中的声音在影视艺术作品中已经有着和画面同等重要的地位了,有时甚至还会超过画面的重要性成为影视作品中最重要的元素。电影声、画之关系,越来越出现变化无穷的境界,新的声画语言组合方式也因而不断被电影艺术家们推出。影视艺术作品中声音和画面的关系主要有三种。影视艺术作品制作时赋予画面与声音的关系大致也分三种:1声画同步。2声画对位。3声画分立。 曾经在一段很长的时间里,画面与声音基本处于同步状态,画面要表达的主题、基调正是声音表达的主题、基调;声音所展现的情绪、情调也与画面要展示的情绪、情调如出一辙。声画同步的处理手段是影视艺术作品中最常用的处理手段之一。声音在其中产生的效果多半是一种烘托的效果。在故事性较强的影视艺术作品中它可以强化艺术效果,帮助画面来共同烘托、渲染主题。如陈凯歌的影片《和你在一起》中的王志文饰演的老师给小春上最后一刻的片断和影片最后的车站相遇片断。其中在最后一课片断中,衣着整洁的老师坐在琴旁为小春伴奏,两个人沉浸在乐曲中。配合着音乐,观众看到了两人即将分离的不舍、老师对小春的爱和小春在音乐道路上的潜力和希望。在影片最后车站相遇的片断中,小春因为领悟到父爱的珍贵在火车站大厅里激动的拉响了小提琴。带有感恩色彩的琴声配合小春带着泪水的脸以及中人激动的表情共同把影片推向高潮。在纪录片中,声画同步可以体现真实感。这样的例子很多,如《神奇的地球》中播出过的《最后的蒸汽机火车》。本片讲述的是当地最后一列蒸汽机火车即将退役时最后一天的纪录。用胶片拍出的画面带着与众不同的温暖的褐色调子,颇具老照片的情调。进站时火车周围包裹的浓浓的白色水蒸气和蒸汽机火车特有的轰鸣声让观众被感真实。 电影声画艺术语言中,同样也出现了声画不同步的方式,这种不同步主要有两种情形:一是声画分立;二是声画对位。声画分立,就是影片的声音与画面各自按照自己的逻辑展开,声音与画面的关系是各自独立、互相补充,若即若离。在声画分立之时,声音一般不会来自画面之中,而以画外形式出现,但在总体情感、情绪上,又有一种相互映照的关系。而声画对位,意味着声音与画面在情感、内涵、情绪、情调、氛围、节奏恰好是错位、对立的,形成很大反差的。正是由于声音与画面的差异、对立、错位、相反,才更有力地形成一种对比和对照,从而用一种反差的方式更强有力地表达出正面的意义、价值。 声画分立的例子有:陈凯歌的影片《和你在一起》中的擦拭乐谱片断。擦拭乐谱片断中的画面是小春一边擦乐谱一边在心中想着谱子上的音乐。同时一段激动人心的小提琴曲响起,这音乐像是从小春的心里和粘满灰尘的谱子里流淌出来的。这段画面和配合它的音乐告诉观众小春领悟了老师这种教学方法的用意,并且在音乐方面得到了提高;又如我国影片《人到中年》里,女主人公陆文婷在昏迷中,似乎感觉自己正在一个无限的荒漠上艰难攀行,画面上陆文婷在荒漠上攀行,这时作曲家从画外插入了一段"无字歌",这段音乐情感哀怨、忧伤,同时又有挣扎奋斗的情绪在其中。声画对位的例子有:如某影片中背景是十分优美的音乐画面却是法西斯在残暴的杀人。还有影片《老井》中,那个女瞎子凄凄惨惨的演唱与周围围观人们的哄笑形成巨大反差,为影片增色不少。 在制作影视艺术作品是会用到很多不同的剪接手法,它们是在影视艺术作品中建立画面与声音关系的途径。其中画面的剪接可以通过声音的过渡辅助完成,声音和画面剪接的相互呼应、相互协调可以推动故事的发展,提升作品的艺术性。如《勇敢的心》中主人公得知自己的妻子被贵族害死回去报仇。他杀死第一个士兵时影片用了一连串的风格化蒙太奇,把一些微小的细节声音放大来表现主人公的仇恨、动作的干净利索。在影片的尾声主人公被处死时他大喊"freedom"。他的喊声也进行了风格化处理,是整个场景更具震撼力。还是这部影片主人公被处死的场景,围观行刑的人们因为目睹残忍场面而发出的声音帮助用错觉蒙太奇处理过的画面产生更逼真的效果。总之,声音表现力的运用给电影蒙太奇展开了广阔的天地。在声音与画面、声音与声音的组合上,有着丰富的待发掘的艺术表现潜力。电影有了声音,电影语言就从单纯的视觉语言发展为远为丰富的视听语言。 补充: 声音的运用丰富并扩大了电影的时空。就视觉而言,观众只能看到银幕上出现的空间,而就听觉来说,观众完全可以听到不出现声源的声音。这样,就使得电影艺术作品中的场景、气氛得到无尽延伸。我认为声音在影视作品中的重要性还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揭示主题思想、奠定影片风格、创造意境。属于电影声音范畴中的电影音乐所具有的揭示影片主题思想、奠定影片风格、创造意境的功能。欢乐、喜悦的画面,便伴以欢乐、喜悦的旋律;悲伤、忧郁的画面,便伴以悲伤、忧郁的乐曲。影片《辛得勒的名单》反复出现的忧伤的曲调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恐怖气氛,以及主人公竭尽自己所能去救助犹太人但却阻止不了每天都有犹太人被残忍的杀害的事实。影片《那年夏天宁静的海》中从头到尾都有一个优美平静的曲子作为铺垫。通过这种音乐我们能感受到影片中两位聋哑主人公无声的、浪漫的爱情,对冲浪运动充满韧性的执著追求;同样我们也能感受到从音乐中吹来的席席海风,以及海水咸咸的味道。黄贻钧为影片《小城之春》所写的音乐,风格和语言与影片结合得很贴切,还运用画内音乐的办法,演唱了民歌。有一种纯正的中国风格。 2.抒情功能、推动剧情发展。音乐的抒情是音乐最具感染力的功能。在影视中的音乐更充分的展现了这一功能,并且可以推动剧情的发展。我们经常能看到影视作品中的亲人、恋人、朋友久别重逢时响起的一段段煽情音乐。这时的音乐不但展现了抒情功能还把故事情节推向高潮。 3.塑造人物形象。影视艺术作品中人物的形象不但通过演员的外形、形体语言、台词等来塑造,在人物声音方面塑造形象也时非常重要的手段。尤其是在中国的武侠、神话作品中,声音是非常重要的塑造人物的手段。猪八戒的声音象是从鼻子里哼出来的;悟空说话快;丑陋的妖魔鬼怪说话的声音十分刺耳;佛祖的声音永远是洪亮的,武侠片中鹤发童颜的大侠多半也是这样的。 4.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激发观众的联想。悬疑片中经常用恐怖的音效来吸引观众的注意,激发他们的想象。 总之,影视艺术作品中的声音已经不仅仅是代替字幕、代替现场乐队的作用,声音几经成为影视艺术语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影视作品中的声音同样带给我们艺术的享受。
㈡ 第5代导演全体阵亡:都忘了电影的本质是什么,你知道吗
电影的本质是什么?电影是一门艺术,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丰富了我们的眼中世界,电影不但给我们感官享受,人物刻画的入木三分,还让我们有自我认知的思考,看电影看出本质来,也就知道电影的意义了。
小电影,大智慧。一部电影,可能就120分钟,可是讲述的可能就是几代人的智慧结晶和生活感悟,或者是几个世纪的人类智慧积累。小电影,映射出的思想感悟,不可用120分钟来代替。是长时间人类发展积累的缩影。
㈢ 电视记录片的声话关系
电视纪录片创作中声音和画面的关系
电视纪录片作为电视节目中一种独立的表现形式,在创作过程中,声音的创作远比画面的创作要复杂得多。这不仅仅是因为声音成分复杂,更是因为人们对声音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了。纪录片中的声音成分主要有:人物同期声、自然音响、效果音响、解说词、音乐,它们在作品中经常相互配合、相互作用,形成一种综合性的声音效果。关于声音和画面的关系,一直是电视纪录片创作过程中争论不休的问题,而这种声画关系的争论又往往表现在对声音的认识上。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对声音的认识,主要有这样两种偏差:一种是主张以画面为主,声音是为了补充画面的不足,它注重的是画面的冲击力和表现力;而另一种则是强调解说的作用,画面只是图解解说的意义而已,它注重的是解说词的表意作用及创作者主观情感的抒发。虽然这两种认识各有各的理由,但从某种意义上讲,它们都忽视了电视本身所具有的表现特点。
电视是一种直观的视听形象系统,它的画面与声音是同时存在的,而且两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它们共同作用构成了活动着的情境,只不过在不同的情境中,它的偏重点有所不同而已。如在浙江台摄制的电视纪录片《浙江精神》中,人物的行为是主要的,尽管片中有音响效果和语言,但这些声音因素只是作为活动的伴生物。而在另一类电视纪录片如《往事歌谣》中主要的叙事是靠片中主人公本人的讲叙完成的,讲叙占了全片很大的比重,其声音信息成为主体。片中,由于被采访人物的讲叙自然生动,有实际内容,它仍然能满足电视观众接受信息的需求,从而得到观众的认可。片中人物讲话的画面,虽然有时没有太多的动作和场景变化,缺乏一定的形象性特征,但那被采访者讲话时的表情、体态及讲话内容相互作用,生动地表现了他开朗豪放、豪无顾忌的性格特征。这种声画一体化的复合结构,并没有哪个更重要或谁补充谁的区别,而只是要表达一种真实的物质存在。例如:现场效果声的运用,声音本身并没有补充画面在表达意义方面的不足,人们之所以大量运用这种方法,本意也并不是为了补充画面的不足,而是要利用声音信息的潜在能力,通过双重信息的相互作用,创造出一种真实感和现场感。那种音乐垫底,一铺到底的做法,之所以不受同行及观众的认可,也并不是因为它没有补充画面的不足,而是因为它忽视了声音传播信息的功能。那些附加的声音成分——解说和音乐与画面的关系则较为复杂。画面作为直接的信息形态,主要用来传达现场气氛和形象细节。声音作为间接的信息形态,主要用来表现概念运动,表达抽象的意思和创作者的主观情感。在这里,视觉信息和听觉信息各自执行着不同的任务,起着不同的作用。它们之间不仅仅是一个相互补充的关系,而且还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加强的关系。比如在一些政论、历史、文化题材的电视片,如浙江台的电视系列片《潮起浙江》、甘肃台的电视艺术片《再塑昆仑》及浙江台的六集电视纪录片《浙江精神》等类型的电视纪录片中,解说词是重要的,因为它本身就是为了说理,表达观点,并影响观众,不说,就达不到目的。而对另一类以形式感为主的电视纪录片,画面的形式美远比声音更重要。如探索性的电视纪录片《潘天寿》全剧没有一句解说,片中完全通过画面之间剪接的节奏变化、画面本身的景别变化,以及被采访者的叙述来表达作者所要表述的意念和情感,而片中声音只有音乐,它作为一种情绪的烘托。
所以对于电视纪录片的创作来说,题材的要求、作者审美趣味的偏好以及创作中风格因素等等,都会影响到对声画关系的认识。同样,声画结合的最佳值,也很难用一种定量分析的方法来确定。两者有时会相互干扰,会起抵消作用,而单纯强调一种因素而忽视对另一种因素的潜在能力的发挥,都会给人以不满足感。这需要创作者根据节目的要求,有效地利用它们,追求一种最佳的传播效果。我在这里之所以要强调声音在电视纪录片创作中的作用,是希望在我们的电视纪录片创作中能够更好地发挥声音因素潜在能力和声音因素的表现力,为电视纪录片开辟更广阔的创作空间,这也是电视本身的要求。
纪录片的第一生命是真实。纪录片的真实性不仅要靠有真实的画面,还要靠有真实的声音。纪录片不仅要重视画面语言的应用,还要重视声效语言的表达。与电影不同,电影有一个从默片到有声电影的发展过程,而电视的声音是与生俱来的,电视是声音和画面合一的艺术。作为最具电视特性的纪录片当然是“视听并茂”的艺术,其听觉部分当然是不可忽视也不可偏废的,在你感受画面语言带来的冲击力的同时,声效语言元素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声音和画面的关系一直是电视纪录片创作过程中争论不休的问题,在我看来这种声画关系的争论往往表现在对声音认识偏差,一种是主张以画面为主,声音是画面的补充,它注重的是画面的表现力;而另一种主张是强调解说的作用,解说可以深化画面,表达画面没有办法表达的意义,它注重的是解说词的表意作用。这两种认识应该说各有各的理由,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讲 ,它们都忽视了电视本体特性,声画合一的艺术。
��在相当长的时间中国电视界没有ENG,没有现场话筒的音乐加解说加画面的传统专题片创作风格延续了很多年。可以说,是拍摄设备进步使纪录片恢复真实性,纪录原声状态几乎成为一场纪录片创作的革命。大型电视系列纪录片《望长城》就是这种原声纪录探索的先驱。《望长城》很注重前期拍摄,打破以往纪录片重画面构图重光线处理的模式,抓住纪实拍摄这个基点,大量采用一机多声源,多机多声源方式,在拍摄现场做文章,抓拍生活中原态的质朴的美,其画面和声音均具有强烈的现场性。
��声音,作为视听媒介的基本物化元素,与画面一起构成特定的审美时空。电视纪录片中对人物同期采访声的大量运用可以说是突破传统电影纪录片的巨大技术跃进。电视的采录设备为我们提供了同步记录真实声画时空的手段,声音的全方位传播使画面的内涵得到伸延,使人物的情感得到更充分的展现。在《纸殇》的开头,古老的造纸机器发出的音效与多机位的画面同步,让我们感受到原始的造纸技术在现代文明中的那份沉重。
��目前,各类型的现场声效和人物同期声逐渐取代不必要的冗长解说已成为电视纪录片的新时尚。而穿插在现场纪实画面之间的同期访问谈话,直接向观众叙述,不仅提供了背景材料,发表了议论,又避免了编导的主观介人,使作品更加客观、公正和可信。
��留心观察,可以发现在纪录片访谈中大量使用的微型无线话筒和吊杆话筒,主持人和被访对象衬衫上别着的微型无线话筒替代了叫人生厌的“棍棒式”大话筒,使每次采访(或人众或人寡)都犹如春天里轻松自然的促膝谈心一般透着生活中真实、浓郁的人情气息。这种无线话筒和吊杆话筒的使用,彻底拆除了摄像机镜头前采访人与采访对象之间无形的墙。采访人不再是生硬的话筒架子,而是一个可以平等交流的对象。屏幕上的人际交流更加接近生活状态下的自然交流,具有良好的效果。
��除了同期声的采录,纪录片中利用多轨调音录音技术记录生活背景声、使用数字一体化摄像机的多个声道在闹市区的采访音效记录等都极大地丰富了声音在作品中的艺术表现力,为观众展开了真实的生活氛围时空。
��实际上,纪录片中的声音成分相当复杂,它不仅仅只有解说词,它还包括:人物同期声、自然音响、效果音响、音乐,它们在作品中经常和画面相互配合、相互作用。
��人们注意到现在纪录片创作中,解说的声音在减少,创作者已经不是事先写好解说词然后再按解说词拍摄画面了。解说词在片中的比例已经缩小了,有许多是化为同期声和字幕。解说词的写作和“播读”也不再那么张扬创作者的主观感情和态度,而是作为客观的叙述者为观众交代背景、连接内容。所以多数纪录片的画外音解说 “读”出来的感觉不再是“宣传腔”、“播音腔”,而是追求平实的,客观的、冷静的风格。
��我们也看到了一些纪录片通片没有解说词的,我在这里并不是在提倡纪录片通片都不用解说。解说词为听而写,解说词并不是不可以用来表现概念抽象的内容和创作者的主观情感,以及对画面视觉信息起整合作用,但是纪录片的解说词和画面不能够脱离,他们之间不仅仅是一个相互补充的关系,而且还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加强的关系。在一些政论、历史、文化题材的电视片,如泉州电视台的电视系列片《誓言的回声》、中央电视台的电视系列片《中华之门》及文献纪录片《孙中山》等类型的电视纪录片中,对承载了许多信息的画面而言,更应该突出解说词的重要性,因为这类节目本身就是为了说理,表达观点,并影响观众,不说,就达不到目的。但是,就综合的声效语言表现来说,人物同期声、自然音响、效果音响、音乐也都是不可缺少的。我们常说传统的专题片“画面声音两张皮”, 传统的专题片不是没有声音,只是它往往是后期播音员配上的解说词和后期配的音乐或者效果声,听起来非常完美,但是完美得不真实。纪录一个人物的生活,听不到这个人的声音、听不到大自然的声音能够说是真实的吗?一个没有声音的人就有可能是哑巴。而全部用“音乐打底”,真实性就大打折扣了。从专题片制作到纪录片创作,一个很重要的变化就是“声音”受到人们的重视。
��在纪录片的声效语言,同期声也许是最重要也最复杂的。
��同期声:即在画面中可见其声音来源的声音,或视频和音频同步记录的现场声。同期声实际上包括现场采访的人声(即人物同期声)、现场动物和背景自然音响。
��我们在拍摄纪录片,摄象机的话筒必须永远开着,哪怕在后期编辑的时候有些同期声没有派上用畅�纪录片运用同期声有什么作用呢?首先,它能够增强现场的真实感,把观众带入纪录片所表现的环境和氛围里去,达到对真实世界的完整复原,其次,它可以增强节目的参与性和可看性,使节目不再是单方面的播音员解说。纪录片《望长城》的纪实魅力就在于大量使用同期声。今天的电视观众早就不满足于看到嘴巴在动没有听到声音的画面,为什么可以让主人翁说的话非要让播音员去说呢。同期声不是背景,同期声也是解说词,是表现人物和事迹的重要手段。
��纪录片的同期声运用必须尽量在技术上保持声画同步,以获得真实的效果。但是,在编辑纪录片的时候我们有时候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即声音比画面早出现,这就是前延声。还有一种后延声:即画面已经转换仍持续着声源的声音。为了不让同期声过于冗长,增加画面的节奏感和信息量,编辑片子就要注意使用前延声和前延声。
��同时,我们还要注意这样一种倾向,人物同期声采访不能滥用,有许多纪录片在重视人物同期声的时候过了头,人头接人头,采访接采访,老让被采访人去说,人物同期声采访用得太长,太多,影响了作为电视本体语言的画面的作用,纪录片的主要功能应该是画面,让画面传递信息,让画面自己“说话”,凡是画面能够说清楚的能够表现的,能够让事实说话,让真实镜头表现的,就不要刻意安排同期声采访,实在是画面拍摄不到,无法表现才用人物同期声采访。
��如孙增田获得亚广联大奖的纪录片《最后的山神》,以真实的画面纪录为主,客观而有限的背景解说,通过人物的行动和场景画面纪录,表现了我国北方大兴安岭鄂伦春族一户人家的生活。片中的孟金福是鄂伦春族最后的萨满,每年去森林中打猎、祈祷、敬山神。这个纪录片包涵了现场自然音响、效果音响、音乐和同期声,但这些声音因素只是作为人物活动的伴生物,在不同的场景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孟金福说,“山上舒服,在家里不行,三天两头就感冒,在外头不感冒。”像这样富有个性的同期声并不多,但却是孟金福自己的话。而在孙增田最近的另一类电视纪录片如《点击黄河》中,主要的叙事是靠片中主人公本人的讲叙完成的,讲叙占了全片很大的比重,其声音信息成为主体,孙增田说,这是讲述历史。片中,由于被采访人物是历史事件的亲历者,他的讲叙自然生动,有实际内容和细节,它仍然能满足电视观众接受信息的需求,从而得到观众的认可。片中人物讲话的画面,虽然有时没有太多的动作和场景变化,缺乏一定的形象性特征,但那被采访者讲话时的表情、体态及讲话内容相互作用,生动地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和讲叙了真实的故事。
��纪录片的音乐,实际上是后期配上去的,运用得好,当然能够抒情表意,纪录片的音乐绝对不可以一灌到底,因为画面的节奏是变化的,孤立于画面以外的音乐,是没有效果的,或者是反作用的,也会影响作品的真实性的。好的纪录片的音乐是有声源的,即画面上交代出发声体,如纪录片《英和白》有许多音乐不是后期加上去的,而是通过画面上交代出发声体,自然表达出来的,抒发了作品的感情色彩。纪录片的音乐运用要慎重,因为音乐是表现主观的感情,而纪录片是追求客观的真实的。
纪录片声画一体化的复合结构,声音和画面往往并没有哪个更重要或谁补充谁的区别,它们都在表达一种真实的物质存在。例如:画面是田野山村,有狗叫声、流水声或者特定的现场自然音响,这些现场效果声本身并没有补充山村画面在表达意义方面的不足,人们之所以大量运用这些声音,是在利用声音信息的潜在能力,通过声音和画面双重信息的相互作用,创造出一种真实感和现场感。那种传统的音乐垫底,一铺到底的做法,之所以不受同行及观众的认可,也并不是因为它没有补充画面的不足,而是因为它忽视了声音传播信息的功能。在《伴》的结尾,画面上再次出现了老人在大清早拄着拐杖去拣猪食,艰难地行走,人们也许会担心,老人快走不动了,她倒下了,那头养了七年的猪也活不了啦,猪要是先死了,老太婆也活不了啦,而这个时候,老人的拐杖发出的声音似乎越来越响,加剧了人们的担心。
毫无疑问,人们看电视,不仅要“看”,而且要“听”。�
��在我看来,纪录片的声音效果比画面的拍摄要复杂得多,纪录片的声效语言构成了电视屏幕的“声音形象”,它和画面语言一样,都是纪录片创作的一个重要手段,只不过在不同的情境中,它的偏重点有所不同而已,有时候是画面语言在发挥作用,有时候是声效语言在发挥作用,纪录片的声效语言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进一步研究。
㈣ 电影表现手法
1、写实主义手法
严格地、真实地、客观地、不加任何修饰地再现现实世界。与表现传统意义上的美或者理想化的形象相对立。风格平实,作者将自己的意图隐藏于作品之中。电影拍摄上摄影机运用相对保守,长镜头是常用手法。
2、麦格芬手法
它表示某人或物并不存在,但它却是故事发展的重要线索,是希区柯克最常用的一种电影表现手法。比如《房客》中的复仇者、《蝴蝶梦》中的丽贝卡、《迷魂记》中的玛德琳。
3、交叉蒙太奇
交叉蒙太奇属于蒙太奇的一种剪辑方法,是把同一时间,在不同空间发生的两种动作交叉剪接,构成紧张的气氛和强烈的节奏感,造成惊险的戏剧效果。作用是引起悬念,制造紧张气氛,加强矛盾冲突的尖锐性。.
(4)电影老井视听语言分析扩展阅读:
不同时空的例子
格里菲斯的《党同伐异》把四个不同世纪,不同区域发生的事,放在一部影片中分别叙述,中间用一个母亲摇篮的镜头连接,表明一个共同的主题,任何时代都有排斥异已的事情。
影片《沉默的人》的尾部,有四条线同时在不同地区展开:剧场正在演出,克格勃追踪,男主角跑,男主角的前妻设法援救他,四条线索齐头并进,共同说明追扑男主角这一情节。
同时同地的例子很多,影片《三十九级台阶》敌人在一座大钟内放了一颗定时炸弹,差一分钟就要爆炸。必须设法使大钟的秒针停下来才能除出炸弹,在这紧急时刻,意大利籍的地质学家机智地跳上大钟,用身体控制住秒针的走动。
与此同时,警察包围了钟楼内的敌人,钟楼下面还有不少围观的群众,这三组镜头围绕着排除定时炸弹这一情节在同时同地穿插进行,把情绪推向高潮。
如影片《南征北战》中,导演用平行蒙太奇表现敌我双方抢占摩天岭的场面,造成了紧张的节奏扣人心弦。
㈤ [转载]电影表现手法都有哪些
电影表现手法
【电影景物描写】剧作对人物生活环境中的风景和各种物象的描写。它表现人物活动的时间状态和空间特色,是创造典型环境的重要条件,是银幕造型的一个重要方面。景物描写,可用于转换时空。通过描写人物对景物的感受和反映,可以借景抒情,表现和点染人物的思想性格和情绪色彩,有助于形成影片的风格特色。景物描写要从生活出发,符合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发展的规定情境,有特定时代的和浓郁的生活气氛。
【电影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对表现对象的细微部分进行细腻描写,是作品形象描绘的最小单位,但对其只有意义性要求而无统一的量的规定性。电影剧作中的人物性格塑造、事件发展、典型环境、主题思想都是通过许多有机联系的细节描写来实现的。细节可以担负一切剧作功能。电影中所有表现元素都可以通过精心构思成为细节,如声音细节、人物细节、景物细节、物件细节、色彩细节等等。生活细节成为艺术细节,必须经过加工和提炼,成为有一定意义的细节。电影细节描写要有独创性、可视听性和真实可信性。
【电影白描手法】
白描原是中国绘画的一种技法,即用墨线勾描人物和各种景象特征,突出其神韵,不着颜色或略施淡墨,以形象本身简洁的特征表露唤起读者联想,得以丰富形象。这种手法借用于电影剧本创作,指电影剧本写作不可能对对象做长篇的详尽描绘,运用白描手法,可以简洁鲜明地突出所表现形象的特征。以形传神。
【电影象征手法】电影编剧通过一定剧作形象的描写,寄寓超越具象的概念、思想和感情等抽象内涵的一种艺术手法。从影象构成角度看,那些属于影片整体构思的或始终属于剧情本身的艺术元素,除了他们的直接意义外,还寓意着更深广的涵意(如概念、思想、感情、精神等),这就是电影的形象象征。电影的影象象征分为写实性象征和符号象征两大类。
从电影综合艺术元素的构成看,象征手法所描写的象征形象有四种基本范畴:1.视觉性象征形象。影片《大决战》中毛泽东和周恩来边推碾子边商量战事,是推动历史车轮的象征;影片《神鞭》中傻二的辫子,作为某种传统文化精神的象征被刻意突出;影片《红衣少女》中,安然身着醒目的红衣的造型,是人物开放向上精神的象征。2.听觉象征形象。影片《夜行货车》中詹亦宏向摩根索逼近时,以列车轰鸣声,象征民族正气。3.视听结合象征形象。影片《乡音》末尾独轮车的视觉形象与火车轰鸣声的听觉形象交叉,象征新旧生活的冲突和历史趋势的必然性。4.叙事性象征形象。主要指情节和细节的象征。有全局性的,也有局部的。影片《老井》以全部情节叙述构成影片的整体象征——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顽强生存意志。《老井》中,先后三次出现婚后的旺泉倒尿盆的细节,象征着他终于融入传统。
【电影怪诞手法】指在电影剧作中对所描绘的人、事、物、景,运用种种古怪离奇、悖于常规、异常变形、极度夸张等刻画方式。怪诞手法给人以新奇、刺激的感受,能引起兴趣和加深印象,但描写怪诞本身不是目的,目的在于通过怪诞揭示人物心理活动,反映和揭露社会生活的不同层面和实质,表现或深化主题等。怪诞虽然不符合生活的表面现象,但符合艺术的真实。怪诞手法的运用有全剧整体性的,有仅在剧作局部使用的,也有与写实手法相交叉使用的。
【电影写实手法】
电影剧作中追求逼真地、如实地描绘客观现实的方法。客观现实世界是多维的、纵深的、动态的,包括历史和现实的各种人物、社会环境、自然风貌等等。写实手法要求对重大的历史事件、各类人物和社会生活风貌的描绘不作人为雕砌,要求环境和细节表现逼真、精细描绘的态度。写实手法有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的区别。现实主义的写实手法反对自然主义对生活的机械照相,而要求艺术的典型化。
【影片基调】基调原为音乐用语,指贯穿整部音乐作品的旋律变化或完整主题。影片基调是指影片的贯穿性意蕴与影片鲜明艺术倾向的融合。它反映导演的思想倾向、情感倾向、创作意图和艺术追求。
导演往往根据文学剧本提供的表现内容、影片题材和所选择的样式,凭借自身的生活经验、艺术感觉,以及对社会的思辨和洞察力,感受、捕捉和设计影片的基调。各创作部门以导演确定的整部影片的基调为依据决定各自的创作基调,如表演基调、造型基调、摄影基调、色彩基调等等。影片基调最终以丰富的景象造型元素与声音造型元素为媒介表现出来,显现于影片的主要风格特色和艺术特色之中。
【银幕效果】电影银幕上的艺术形象作用于观众心理所引起的各种情感反应。银幕形象是由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综合构成,因此银幕效果也称为“视听效果”。电影的画面与声音元素结合,相辅相成,以变化丰富的动作、声音、色彩、情调、节奏、寓意性等刺激观众,产生丰富的银幕效果。银幕效果是一种特殊而复杂的视听刺激效果。无论视觉效果、听觉效果还是视听结合效果,都可以有两种基本情况:一是通过直观的视听造型刺激,产生直接性银幕效果,包括引发观众的各种联想;二是通过间接的视听造型刺激,大量靠调动观众的想象力产生间接性银幕效果。
【银幕造型】电影艺术的综合表现面貌元素。与静止的空间造型艺术不同,银幕造型是时空结合的运动的造型,也是一种声画结合的造型。在这种声画结合、时空运动的综合造型面貌中包含着丰富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方式。
电影是集体创作的综合艺术,所有的创作成员都是银幕造型的创作者。相对而言,每个部门只能对银幕造型的某个方面起到作用,通过各部门创作的有机结合才能构成完整的银幕造型。这种集团创作归根到底仍是以导演的总体构思为依据的,因此,导演对银幕造型的质量负有主要责任。电影导演工作的主要成果也表现在银幕造型上。【节奏】是电影艺术至关重要的方面之一。电影节奏是电影艺术中所有要素的综合构成并作用于观众生理心理所产生的效果。节奏在电影中既表现在时间的流程中,也表现在空间的运动形态上,以及时空综合中。影片节奏不单纯是艺术技巧的表现,而是根据剧情需要,人物塑造需要,对影片总体把握、对电影手段综合运用的结果,是节奏的局部构成与整体构成的辩证统一体。电影的节奏总体存在于剧作中、存在于导演的总体构思和分镜头本中,渗透在表演、造型、声音、摄影、美工、剪辑等艺术创造中,形成情节节奏、造型节奏等节奏方面。而导演作为影片总设计师和指挥者,对影片节奏面貌的体现和创造影片的节奏风格起着决定作用。
节奏在根本上是艺术情感的显现。节奏的物理形态是运动,其心理根源是艺术家通过电影的特殊表现手段在作品中传递出一定强度的情绪情感的脉律,并引发观众情绪情感上的震荡或共鸣。人们常将速度作为节奏的唯一表达形式,以快、慢来衡量节奏,但速度并不等于节奏。速度节奏只是节奏的一种。节奏的衡量,也不单是镜头的长短,还有音响、线条、色彩、形体等艺术造型因素有规律的运动变化(高、低、强、弱、紧张、松弛、疏缓等等方面),以及它们引起欣赏者的生理感受状况。节奏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心理和生理的统一。电影表现内涵的无限丰富性、电影表现手段的无限可能性和观众接受心理的复杂性,决定影片节奏形式和节奏变化的无穷多样性
【内部节奏】
缘于情节发展的内在矛盾冲突、人物的情感波澜等内容要素而形成的节奏。在电影中,内部节奏显现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与场面调度和蒙太奇技巧等密切融合的演员的表演、演员饰演的角色情感的内在张力。
【外部节奏】
由画面上一切主体的运动,各种长度镜头组接和镜头的各种转换方式,以及速度和光影、色彩、各种画面形式的变换而产生的节奏。外部节奏表现有时和内部节奏相一致,有时不一致,甚至可以做完全相反的表现。服从于统一的艺术构思。
【库里肖夫效应】苏联电影导演列夫.库里肖夫为了弄清蒙太奇的并列作用,做了一项有名的镜头剪接实验。他给俄国名演员莫兹尤辛拍了一个毫无表情的特写镜头,分别接在一盆汤、一个作游戏的孩子和一具老妇人的尸体镜头前面,出乎意外的是,他发现观众看到了演员的“表演”,即:看到汤时表现出饥饿感,看到孩子时表现出喜悦,看到老妇人尸体时表现出悲伤。而实际上这都是由于镜头的组接使观众产生了联想。从这个试验中,库里肖夫得出结论:造成电影情绪反应的,不是单个镜头的内容,而是几个画面之间的并列,是镜头组接和剪辑的作用。这就是所谓库里肖夫效应。
【主观镜头】将电影摄影机的镜头,当做电影中某一角色的眼睛,去观看(摄制)其他人物、事物活动的情景,即为主观镜头摄制。这种代表影片中某一人物视线的镜头,叫做主观镜头(狭义的主观镜头)。主观镜头还包括明显表示出导演主观评论观点和主观情感与情绪的镜头(广义的具有强烈主观表现色彩的镜头)。没有纯粹的客观镜头,也不会有纯粹的主观镜头,主观镜头总是在客观镜头表现中产生的。例如这样一种典型的希区柯克式的主观镜头表现:人物头部受伤,鲜血流下,逐渐遮盖了视线,鲜血覆盖了画面,是主观表现,但它不能离开人物受伤这个客观过程。主观镜头表现比客观镜头表现更为复杂,有着变化多样的运用模式。如反应式主观镜头、想象式主观镜头、多视角式主观镜头、多层次式主观镜头、近似式主观镜头等。
【客观镜头】
一般指摄影机采用大多数人在拍摄现场所共有的视点拍摄的镜头。这种镜头在银幕直观效果上可使观众产生共同临场感,达到客观表现的目的。客观镜头客观性包括两个含义层:首先是指反映对象自身的客观实在性,即艺术所再现的生活内容的真实性。这通常是导演在运用传统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时所要求和恪守的。如《人到中年》等影片中所表现的许多事件、环境、人物等生活画面,都要求对生活真实性的再现,也就是艺术所反映生活的能见性;二是指对对象的客观描述性。这种客观描述性无论在现实生活片还是在童话片、神话片、荒诞片中都有其不可避免性。如影片《西游记》中种种事件过程的表现,都是客观镜头的用武之地。客观镜头运用的目的是为了引导观众观赏无论哪一层含义的画面表现,都具有规定情境的客观实在性,使影片达到叙述和描写的目的。最终,它们都免不了渗透着编、导、摄的思想情感。【空镜头】即没有人物出现的景物镜头。是导演阐述思想内容、叙述故事情节、抒发情感意境、转换银幕时空、调节节奏的重要手段。有主观空镜头和客观空镜头两大类。主观空镜头是人物眼中的、心理的和被刻意渲染的景物和感觉,客观空镜头是客观表现的环境景物以及过场性景物等,它要求景物表现的真实实在性。
【时空转换技巧】
影片中用以表现一定时间、空间镜头或段落的变换,以造成各种艺术效果的手段。常见的时空转换技巧有:利用渐隐、渐显、化、划等传统光学技法,在两个镜头或段落之间插入能够表现时间、季节、地点变换的景物镜头;利用字幕和绘画说明时间、地点的变换;无技巧剪辑,即完全利用画面内容本身的直接转换、而不用附加的光学技巧来表明时空的转换、划分时空段落。
【渐显、渐隐】亦称“淡入、淡出”、“渐明、渐暗”。传统剪辑技巧手法之一。电影艺术表现时空间隔的传统手段。其常规表现形式是:前一场景的画面逐渐暗谈直至完全消失(渐隐),后一场景的画面逐渐显露直到十分清晰明亮(渐显)。这种手法表现某一个情节(段落)的终了和另一个情节(段落)的开端,留有一定间隔,使观众在段落感中得到短暂的间歇,从容领会进展中的剧情。并可表现一定的情绪和节奏。【切】“切换”,即“切出、切入”的简称。属于无技巧剪辑手法。渐已成为电影最基本的镜头转换方式之一。指不用任何光学技巧如化、划、淡化之类作为过渡,而是直接由一个镜头转换成另一个镜头或由一场戏转换成另一场戏为保证镜头切换流畅,符合艺术逻辑性并适应一般观赏心理,在剪辑创作中,必须把握影片节奏和准确地掌握镜头恰切的剪接点。【化】亦称“化出、化入”、“溶出、溶入”。传统剪辑技巧之一。电影艺术表现时空转换的传统手段。其常规表现形式是;前一画面渐渐隐去(化入、溶出)之前,后一画面即开始渐渐显露(化出、溶入),两个画面同时重叠隐现,直到后一画面完全清晰。“化”的作用很多,如:起到时空过渡作用;可简捷地表现大幅度时空转换;常常用来表现人物的想象、梦幻、回忆等,直接传递情绪;在时空距离较近情况下,连续使用“化”过渡镜头,可产生抒情、缓慢柔和的效果;在神话片中用来达到“变形”的特殊观赏效果等等。
【叠印】电影语言中特有的一种形式。电影剪辑技巧手法之一。将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时空、不同景物或人物的画面重叠起来,复印在一条胶片上,即叠印。同时,叠印的各个画面的内容之间必须保持内在联系,以形成叠印画面的各种意义。有的影片片头字幕或唱词字幕也采用叠印方法与画面合成。【划】亦称“划出、划入”、“划过、划变”。传统电影剪辑技巧手法之一。为实现画面衔接所采用的一种技巧。表现形式是后一镜头从前一镜头画面上做左右划、右左划、上下划、斜向划、棱形划等。当代电影中,这种手法比较少用,但为了加强某种视觉效果或制造其他各种艺术效果,这种手法有时仍然使用,并且注意具有新颖性。【跳切】“切”的一种。属于无技巧剪辑手法。它打破常规状态镜头切换时所遵循的时空和动作连续性要求,以较大幅度的跳跃式镜头组接,突出某些必要内容,省略时空过程。跳切既以情节内容的内在逻辑联系为依据,也以观众欣赏心理的能动性和连贯性为依据,排斥缺乏逻辑性的随意组接。【闪回】通常指在一定的场景结构中插入另一场景或片断。闪回可以是电影的一种片断叙述手法,也可以形成全片结构形态,即闪回结构影片。从内容上看,闪回的内容一般为闪回前面镜头中某个人物的思维或回忆。它可以是情绪性的,也可以是叙事性的;可以是较长篇幅的,也可以是瞬间意识表现,目的是使观众更清晰地感受人物的思维、情绪和了解事情原委。
【工作样片】每个摄制工作日都要将拍好的底片印出一条正片,即为工作样片。供摄制组创作人员和厂负责人审查用。在工作样片尚未经审查通过或需要重拍前,一切布景和拍摄现场的各项设置不得拆除。在后期制作中,工作样片供导演和剪辑修剪、组接镜头用,也供配音、混合录音用,还供最终审查影片用,最后作为完成片套底用的依据。工作样片属珍贵资料,要求精心保管。【双片】即“完成双片”、“混录双片”。由经剪辑完成的工作样片和混合录音后的磁性声带片两部分组成。双片的用途是为听取审查意见后便于修改。与正式拷贝不同,它必须通过声画同步放映机放映才能达到声画合成的效果。审查通过和修改后,经过画面套底,将混录磁带转成光学声带,就可印制正式拷贝。
㈥ 老井电影的剧情介绍
黄土高原的老井村祖祖辈辈打不出一眼井,老年人把打井的希望寄托在年青人身上。容貌俊秀的农村姑娘巧英,高考落第后回乡务农。她热恋着同村小伙子孙旺泉。俩人有着向往山外世界的共同志向。但万水爷为了给旺泉的弟弟换娶亲的钱,硬要他做年轻寡妇喜凤倒插门女婿。为此,巧英、旺泉决定离家出走。万水爷大怒,砸锅摔罐,硬是将二人拦住。正在这时,旺泉爹意外被炸死在井下。迫于家庭压力,旺泉只好答应去做倒插门女婿。为了让家乡人喝上水,旺泉把全部精力都投在打井上,在省水利局孙总工程师的推荐下,旺泉参加了县办水文地质学习班。学成归来,他与巧英、旺才等年青人风餐露宿,终日颠簸在群山之中。老井村历史上第一口以科学方法测定的井位终于破土动工。正当全村人日夜奋战的关键时刻,出现了塌方事故,旺才牺牲了。巧英和旺泉被土石封在井下,在生命可能随时被夺走的情况下,他们终于做了一次夫妻。不久,他们被救上地面。旺泉出院后又继续带领大家打井,资金没有了,万水爷带头捐出自己的棺木,喜凤也将自家的缝纫机捐出来,村民们踊跃捐献。巧英托人将自己准备的嫁妆全部捐出来,独自走出这万重大山,去寻找新的生活。井,终于出水了。村民们集资刻了一块石碑,石碑上镌刻着“千古流芳”和《老井村打井史碑记》。刻上了老井村几百年来为打井而死去的一长串祖辈的名字,让这种坚忍不拔的精神千古流芳。
㈦ 老井电影的影片评价
初看《老井》两字,想到了昏黄的背景画面,想到了是一个围绕的一口老井展开的故事。但当观看过《老井》,融入情节之后,发现压抑灰色的背景画面映射出的是以地处太行山巅的素有“老井无井渴死牛,十年九旱贵如油”之说的老井村村民在无水艰难的生活中继续顽强的同自然作着不屈的斗争,对水的渴求使老井人在生活的重压下向着既定目标前进,坚韧不拔的奋斗追寻着水源为主线,并穿插纯朴凄美的山村爱情故事及生勇激烈震撼人心的械斗场面。多侧面、多角度、多视点地的反映了老井村的现实生活,在不断转化的时空和形形色色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中给观众全景化的印象。
提到井,可以想起很多:想到老井村那几十口很深很深却无一滴水的干窟窿;想到旺泉的父亲在深井下被哑炮炸死的伤感震撼心灵的场面;想到石门村与老井村的那场械斗;想到旺泉二爷因年轻时挖井的意外而变得失常,自然也会想到他说的那句话“风水先生不行,龙王老爷也不行,不行不行,谁来也不行…”;想到旺泉巧英在高不见顶深不见底的悬崖峭壁上精心勘测,想到一群年轻人在井下辛苦的作业,也想到那井塌方之后旺才的不行遇难,旺泉巧英在井下生死未卜之际的真情流露;想到万水爷的刚勇,为集资挖井而慷慨捐棺的无畏;想到电影结尾从明清到民国又从民国到共和国一代代一辈辈同自然做着徒劳的斗争,在那块“千古流芳”的碑上刻上老井村几百年来为打井而死去的一长串祖辈的名字……
太行山高耸,青色河凝重。整部影片从老井人与自然的对立受制于自然,再经过千辛万苦去征服自然,重与自然形成和谐关系的过程。当然我们也就不难想象得到曾经老井人与自然拥有一个与自然和谐的历史。那么这个从和谐又走向和谐的过程,表面上是一个悲剧性的历史循环,但这一循环表明历史的螺旋式的前进,这种带有浓重悲剧色彩的历史延伸透出一种深邃的社会学与生态学的哲理性。从量上深化了影片的主题,凝重出一种苍莽粗犷崇高的美感。
《老井》传达出社会历史的行程,人物命运的沉浮,现实生活的变迁,从此折射了一个伟大民族在千万辛苦中的世代拼搏。给观众展示出严峻、残酷、鲜血淋淋的事实,渗透着旧时代农民的命运感,而成为上千年来太行山区农民生活的缩影。这种时空跨度大,事件高容量的浓缩,以充满历史纵深感的“量”的崇高,表现了一种深邃、古朴、进取的民族精神美。
《老井》又不难思索到老井村,老井村的村民,这些社会最底层的小人物,从宋元明清穷到民国,又从民国穷到共和国,没有任何家具的摆设,残旧的棉被,零乱的稻草,摇摇欲坠的房门…穷的关键在于水,但是为什么纵然万般缺水,但老井人绝不背井离乡,原因在于漫长的与大自然搏斗的历史是留在老井人心中的历史积淀,已铸成一种精神支柱——那就是理想。影片从历史纵深方面完整的呈现出老井人千百年来的历史道路,开掘了艺术的高尚美。
放弃自己深爱的人,娶一个自己毫无爱可言的人生活是痛苦的。当《老井》中旺泉因家庭的贫困,兄长的责任,被迫
离开志同道合的巧英而选择寡妇喜凤作倒插门,为爱私奔不成,拗不过命运的安排得时候,似乎听到了他们心碎的声音。旺泉,一个犹如太行山上的石头般淳朴善良有志向有抱负的男子汉,为了弟弟,为了家庭,只有接受“嫁一个娶一个”的安排,只有接受家庭为他选择的喜凤,而放弃那个与他举案齐眉,共同向往着山外的世界,思想进步,直爽大方的姑娘小英子。这无疑是一场爱情悲剧。
在慨叹于这场爱情悲剧的同时,又不得不感慨于喜凤贤楚温存的内心世界,这同样激荡着动人心弦的人性品格的崇高美。械斗,在我看来应该是影片的一段精彩画面。暂且不论石门村与老井村的孰是孰非,单就两村村民抄起家伙为撼己村利益齐上阵的场面,就足以让人赞叹。万水爷的一句“怕死的还不做鬼了”的豪勇之呼,村民们奋勇厮打,孙旺全不顾一切纵身投井的英雄主义精神……使人感受到了一种激越,一种雄壮,一种沉郁,更是一种希望!或许鲁莽的械斗很粗鲁无知,不值得去宣扬与嘉赏,但是2000年代的中国人需要这种精神。《老井》压抑昏黄的背景画面下呈现出了,太行山区一个偏僻村落的历史,把人们的苦乐悲喜爱情荣辱交织在一起,把他们的昨天今天的图景浓墨重彩的交叉绘制在一幅充满地方特色的风景画卷中,从历史的纵剖面展现了一个历史流程,作为一种历史积淀给人们的心灵刻下痕迹。透过《老井》,折射出中国几代人的苦难史,也许只有曾经经历过的或者被哪个时代深深触及过的人会体会最深。即使无法体会其中的全部深意,但不影响这部作品带来的感染力,或许这就是这部影片的成功之处。
《老井》是一部富有深刻哲理性的影片,同时也是著名导演吴天明继<没有航标的河流>和<人生>之后的一部巅峰之作。影片的故事和它的片名一样,平淡却充满沉重的力量,虽然没有曲折动人的情节和扣人心弦的戏剧矛盾,却捕捉到古老民族最深刻的矛盾冲突:关于爱情、关于人与自然的搏斗、关于几代人的沟通、关于传统与现代的对峙,关于伦理观、土地观、关于个人价值与集体价值的取舍等等,是多重意识的统一,处理得深沉丰富、雄浑大气。
影片有两条最主要的叙事线索,其一是人和环境的搏斗,其二是男女爱情的挣扎。两条线索不是简单的交汇,而是从内涵上相互关联和支撑。观众在两条线索当中深刻体会到导演对具有悲剧意味的古老民族的关注。在这里,两个主要人物成了悲剧的主要载体。孙旺泉内心承载的历史责任感和个人情感上的矛盾冲突,现实的压力和性格上的软弱使他放弃自己的爱情,委曲求全入赘到寡妇段喜凤的家里。在全村人欢庆老井村终于有了自己的井的时候,有谁可以体会到旺泉的痛苦呢?巧英更是一个悲剧性人物,她有知识,向往美好的爱情生活,向往外面广阔的天地。但她在感情上彻底地失败了,不仅失去自己挚爱的对象,连对于爱情的追求也化为泡影。她心爱的人旺泉在老井村打出了水,也安家落户在这里,她惟一的路就是被迫逃遁。
为影片做出悲剧诠释的还有摄影、美术等多个方面。在色彩处理上,导演曾设想过拍成黑白片以体现强烈的陈旧感和木刻般的严峻,但最终遵从现实选择了具有强烈对比的极鲜艳的色彩,追求农民画的风格。正像吴天明说的那样,“表现一出灿烂阳光下的壮美的悲剧”。摄影方面,全片近700个镜头,几乎都使用水平机位,一点没有花哨的表现方式,摄影机始终扮演以冷峻目光观察沉重生活的角色。
《老井》当中演员的表演真实、准确、细腻。在开拍之前,主创人员在太行山体验了两个多月的生活。男主角孙旺泉的扮演者张艺谋在此片之前一直做摄影,对表演没有经验,但导演看中他的形象气质,对生活和人物也有比较透彻的理解。虽然他的表演不够细腻,但能够准确地把握住旺泉的感觉,将他的朴实劲儿体现出来,这是一般专业演员也很难做到的。
影片围绕几代农民打井的故事,反映了当代农村战胜自然、战胜自我的斗争,赞颂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伟大凝聚力,反映了民族文化意识的不同方面。影片以现实主义的手法表现了当代农村青年的献身精神,并由此歌颂了中华民族的顽强毅力。该片在上映后引起较大反响。
㈧ 电影中的作用是什么在哪些情况下会使用的手法
【电影景物描写】剧作对人物生活环境中的风景和各种物象的描写。它表现人物活动的时间状态和空间特色,是创造典型环境的重要条件,是银幕造型的一个重要方面。景物描写,可用于转换时空。通过描写人物对景物的感受和反映,可以借景抒情,表现和点染人物的思想性格和情绪色彩,有助于形成影片的风格特色。景物描写要从生活出发,符合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发展的规定情境,有特定时代的和浓郁的生活气氛。
【电影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对表现对象的细微部分进行细腻描写,是作品形象描绘的最小单位,但对其只有意义性要求而无统一的量的规定性。电影剧作中的人物性格塑造、事件发展、典型环境、主题思想都是通过许多有机联系的细节描写来实现的。细节可以担负一切剧作功能。电影中所有表现元素都可以通过精心构思成为细节,如声音细节、人物细节、景物细节、物件细节、色彩细节等等。生活细节成为艺术细节,必须经过加工和提炼,成为有一定意义的细节。电影细节描写要有独创性、可视听性和真实可信性。
【电影白描手法】 白描原是中国绘画的一种技法,即用墨线勾描人物和各种景象特征,突出其神韵,不着颜色或略施淡墨,以形象本身简洁的特征表露唤起读者联想,得以丰富形象。这种手法借用于电影剧本创作,指电影剧本写作不可能对对象做长篇的详尽描绘,运用白描手法,可以简洁鲜明地突出所表现形象的特征。以形传神。
【电影象征手法】电影编剧通过一定剧作形象的描写,寄寓超越具象的概念、思想和感情等抽象内涵的一种艺术手法。从影象构成角度看,那些属于影片整体构思的或始终属于剧情本身的艺术元素,除了他们的直接意义外,还寓意着更深广的涵意(如概念、思想、感情、精神等),这就是电影的形象象征。电影的影象象征分为写实性象征和符号象征两大类。
从电影综合艺术元素的构成看,象征手法所描写的象征形象有四种基本范畴:1.视觉性象征形象。影片《大决战》中毛泽东和周恩来边推碾子边商量战事,是推动历史车轮的象征;影片《神鞭》中傻二的辫子,作为某种传统文化精神的象征被刻意突出;影片《红衣少女》中,安然身着醒目的红衣的造型,是人物开放向上精神的象征。2.听觉象征形象。影片《夜行货车》中詹亦宏向摩根索逼近时,以列车轰鸣声,象征民族正气。3.视听结合象征形象。影片《乡音》末尾独轮车的视觉形象与火车轰鸣声的听觉形象交叉,象征新旧生活的冲突和历史趋势的必然性。4.叙事性象征形象。主要指情节和细节的象征。有全局性的,也有局部的。影片《老井》以全部情节叙述构成影片的整体象征——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顽强生存意志。《老井》中,先后三次出现婚后的旺泉倒尿盆的细节,象征着他终于融入传统。
【电影怪诞手法】指在电影剧作中对所描绘的人、事、物、景,运用种种古怪离奇、悖于常规、异常变形、极度夸张等刻画方式。怪诞手法给人以新奇、刺激的感受,能引起兴趣和加深印象,但描写怪诞本身不是目的,目的在于通过怪诞揭示人物心理活动,反映和揭露社会生活的不同层面和实质,表现或深化主题等。怪诞虽然不符合生活的表面现象,但符合艺术的真实。怪诞手法的运用有全剧整体性的,有仅在剧作局部使用的,也有与写实手法相交叉使用的。
【电影写实手法】 电影剧作中追求逼真地、如实地描绘客观现实的方法。客观现实世界是多维的、纵深的、动态的,包括历史和现实的各种人物、社会环境、自然风貌等等。写实手法要求对重大的历史事件、各类人物和社会生活风貌的描绘不作人为雕砌,要求环境和细节表现逼真、精细描绘的态度。写实手法有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的区别。现实主义的写实手法反对自然主义对生活的机械照相,而要求艺术的典型化。
㈨ 老井 的影评
张艺谋主演的这部黄土高原的老井村祖祖辈辈打不出一眼井,直到旺泉采用科学定位方法,在村民集资下终于打出第一口出水的井。村民们集资刻了一块石碑,石碑上镌刻着"千古流芳"和《老井村打井史碑记》。当片尾徐徐推上老井村几百年来为打井而死去的一长串祖辈的名字,我心灵震撼至今犹在!人与自然亘古的对抗与依存,镜头默默无语却如同悲剧式地嗟叹!结局虽还是中国式的圆满,但我仍然感到了哲学意味上的真实缺憾,也许,永远打不出水来才是真实的生存图景,但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一直在激奋后人!那一刻,我感到荒凉的黄土充溢着激情与梦想
迄今为止,张艺谋做为演员最为成功的电影,同时他也是此片的摄影。高高的颧骨、简练的平头,由老谋子本色出演纯朴的孙旺泉再合适不过了。深不见底的井口堆积了大量的仰拍俯拍镜头,村民争夺井的归属权的大规模械斗,凿井人的前赴后继。镜头捕捉了一对对的矛盾:传统与现代、利益与责任、善良与丑恶,展现出历史的沉重感以及对“井”的传统情怀令人久久回味感慨。
㈩ 神奇的80年代,黄土地上的千疮百孔,从张艺谋主演的《老井》说起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中国刮起了一股“西北风热”
唱歌就是《黄土高坡》《信天游》《山沟沟》等。
电影就是《红高粱》《黄土地》...
不知道这股风潮的来源何处,但也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可惜西北没有借着这股风潮有着更大的发展,到了现在也还是全国最穷的地区。
第四代电影人创作的最突出特点就是其纪实性,《邻居》《青春祭》《沙鸥》《野山》等等就是个中代表。
比如张艺谋主演的《老井》
西北农村古老的民俗民风被原汁原味地呈现于银幕。
而在叙事上,儿女情长穿插于人物完成 历史 使命这一主线上,属于传统的讲故事模式,形式适于内容,表现力因此大大增强。
今天终于看完了《老井》,心情真的很沉重。
《老井》是八十年代中国山西电影制片厂拍摄的一部农村题材电影。
以导演吴天明以及摄影张艺谋领衔的制作班底,也就是《百鸟朝凤》的导演。
电影将一出祖祖辈辈挖井的故事以电影的方式娓娓道来。本片获得众多大小国内外奖项。
片中,张艺谋亲自饰演男主角。 这是我看过除《兵马俑》外张艺谋演的第二个电影。
女主角是吕丽萍, 记得最早熟识吕丽萍是因为《激情燃烧的岁月》 ,才发现吕丽萍在演《老井》时实在水灵稚嫩。
做为世界知名导演,张艺谋身上发生过太多传奇。且不说他大龄入学,也不论其摄影专业。
单讲他出演《老井》男主角一事,就令人惊叹不已。
记得当年,导演吴天明要把郑义刚发表的一篇小说《老井》搬上银幕,为找到合适的男主角,不惜在全国范围大作广告,可惜结果却白忙活落个一场空。
而担当摄影的张艺谋,因形象气质身板跟男主角贴近,所以被导演铁定出演男主角。
为塑造好这一形象,张艺谋可谓吃尽了苦头。
然而影片公映捷报频传, 东京国际电影节,张艺谋一举夺得最佳男主角大奖 ,这对没学过表演的张艺谋来说,无疑谱写了一个惊天传奇。
从此,张艺谋成了中国电影的传奇,也成了创造传奇的风格之路。
而所有这些传奇的开创,我以为与他主演1986年的《老井》密不可分。
如果说,以《黄土地》为先河的第五代作品是以其电影语言独特的震撼效果来承载其深厚的哲学文化内涵的话。
那么, 以《老井》为代表的直面人生的现实主义影片则是以其高度真实的现实生活来呈现中国农民深厚而顽强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
在这些描写中国农民悲苦的人生,歌颂他们勤劳奋进的精神的影片中,
《老井》无疑是最杰出的代表作。
《老井》用了质朴、苍凉的山西民歌为主旋律。
当然这也是此类电影的一大特色之一。
影片开头,当镜头从井底一点点向遥远的、似乎永无尽头的井口上升的时候。
随着一声声铁钻敲打声,
一声悲凉而高昂的管乐倏然而起,一下子就把影片那苍凉的基调表现了出来。
首先从男主“旺泉”名字上就看得出这个地方有多么贫瘠。
黄土高坡上的老井村世世代代打不出一口井,孙旺泉身为打井世家的后代,自然要继承家族的命运。
他是村里少数几个念过书的人之一,并与高考落榜的巧英相恋。
为了与巧英结合,两人甚至选择私奔,但长辈的压力以及父亲的突然死亡使他不得不进了村里的寡妇喜凤家,做了倒插门。
孙旺泉结婚后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打井上,去县里学习归来后。
他与巧英、旺才以及同乡的年轻人费劲周折找到了可以打出水的井。
谁料,在井下工作期间,突然发生坍塌,将旺泉和巧英压在了井下 ,并压死了旺才。
不久,两人被救出,打井工作也继续展开。
但因资金急缺,村长向全村筹钱,巧英捐了她的所有嫁妆,独自寻找新的生活。
老井村最终打成了第一口运用科学的方法定位的井。
村里立了一个石碑,以纪念为打井做出贡献的人们。
黄土地上的老井村,遍地的土地却无井可用。
那里世世代代的贫困的生活,不能自己决定的感情,还有因打井而支离破碎的家庭,如同那里铺满了井坑的土地一样千疮百孔。
可即使是这样,也无法打退老井人的精神。
人与自然地抗争总要有个结果,人更不能拜倒在自然脚下。
人定胜天是建立在一定基础上的, 人类一定要有顽强的信念,不屈的精神 ,才会有朝一日远离那千疮百孔的岁月。
本片同时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坚强不屈的精神。
《老井》的主题线主要体现在对孙旺泉、赵巧英、喜凤三者关系的处理上。
在这动人的爱情纠葛中,旺泉的婚姻选择实际上是 社会 性而非 情感 化的选择。
他被迫割断了与赵巧英的恋爱关系,除了他爷爷的阻止之外,还有与旺泉内心那同整个民族世代相传的悲剧性的忧患意识和使命感联系在一起的更复杂的因素。
因而,他的这种献身有了深一层的文化内涵,而不仅仅是 情感 上的纠缠。
这种文化的重负在旺泉从山里背石板出来的长焦处理的镜头中,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旺泉和背后那层峦叠嶂的太行山,被导演处理在一个二度平面上。
旺才这个角色也是非常惹人同情的,观众对他的观点是在时刻变化的,可以说他是电影中形象非常丰富的一个人物。
开始的时候从他的视线盯住巧英的内衣这个动作,给人的感觉是这小子是个色鬼,后来他的表现更证明了这一点。
比如怂恿盲人戏子唱黄色小曲儿,偷女人的内衣穿在衣服里面,到这里看得出来他是一个让人生厌的一个角色。
如果说井下的一番话让我们对他产生理解的话,那么他的死亡则让人对他更加同情了 。
尤其是母亲在他的棺材里放他的物品的时候,场面让人心酸,买来的大学校徽,有漂亮女人的画报,别在胸前的两支钢笔...
他渴望受教育,渴望爱情,渴望受到别人的尊重,可是这一切他都没有得到。
甚至在他的葬礼上,还有人来调查他生前所做的根本称不上是错误的一件事 ,不能不让人为之伤心,感慨。
他受过很高的教育,却无力主宰自己的幸福,可见中国农村的传统伦理道德在他身上打下了多么深的烙印。
我一直不认为张艺谋的演技有多好,可是这个角色选他真是太对了。
他的表情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沧桑,与这个角色非常的适合,而且他因为演技的生涩所产生的那种木讷感正是这个角色所需要的。
在《老井》这部集中表现中国农村相对落后的生存现实和思想状况的电影里, 巧英可以说代表了一种文明崛起的力量 。
比如她买回的电视机、在旺泉受伤之后她送来的药...
身为旧时代的女性,却受过很好的教育,这就让她同周围的女性中独立出来。
她开朗大度,虽然表面上气恨旺泉的婚姻,可是心里非常的理解旺泉,原意和他一起去打井。
正像后来他们被困井下她自己所说的,“我都是为了你...”
她对于旺泉的爱是鲜明而炽烈的,毫无保留的。
在井下的那一夜,她超脱了礼俗的界限,和最心爱的人结合在了一切, 最后她远走他乡,把一切都给了他,只带走了那份曾经美好的记忆 。
(真的好羡慕老谋子)
影片中一个细微的细节说明了两人暧昧的一切:
劳动归来的旺泉朝巧英要了一碗水, 正在他要喝的时候,巧英故意把几粒稻草抖进了水里 。
旺泉看了一眼,然后吹着气,把着边儿继续喝。
巧英此举已将她的爱慕之心展露出来,旺泉捧着水碗势必大口灌下,但倘若碗中有物,他只能小心翼翼、慢慢下咽, 这也就能让两人多一些共处的时间 。
虽然两人不发一语,可这一细腻的动作却颇为温柔。
看到这里我都替老谋子着急。
她和旺泉的婚姻绝不仅仅是像她妈说的那样找个壮劳力随便过那么简单。
从她在影片开头对于旺泉的凝视就可以看出,她嫁给他,是因为爱他。
正是因为爱他,所以在明明应该强势的婚姻里显得那样卑微 。
当妈妈和丈夫因为倒尿盆而争吵的时候,她哄着他说,以后我倒还不行吗?
看戏的时候注意到丈夫的眼神停留在巧英身上,她从不过问一句, 她只是尽着自己做妻子的责任,热汤热饭地端上来,温暖着他那颗不甘不愿的心 。
当旺泉的打井事业受到大家的质疑,她第一个把东西捐出来,从来未曾在人前讲话的她,瑟缩着,站在人前让别人支持自己的丈夫,她的字字句句,都打在了旺泉的心里。
《老井》是一部在镜头上十分有特色的作品。《老井》中对于镜头的利用我不敢说绝对,至少让吴天明导演在《百鸟朝凤》中取得较大成功。
片中运用自如的推、拉、摇镜头和娴熟的蒙太奇手法是本片镜头感十足,画面与画面之间衔接自如、连贯 。
不仅通过故事情节推动影片的发展, 大量的细腻而生动的镜头语言更加推动了影片中感情线的发展 ,使观影人投入到影片的故事情节中。
所以《老井》中最大的特色便是镜头的运用。
《秋菊打官司》中极少出现特写,镜头多用全境及远景表现。
而本片一开头,便是对于钉子的特写与强调,除了钉子以外的背景都是模糊的。
影片开头表现的是人在井下凿井的一段画面,特写与近景紧密的交替着,画面也在人的身体与凿井的钉子之间不停地转换着。
当画面转到人身体的部分时,镜头下人皮肤上的汗珠都清晰可见。
影片中最具特色的几处镜头,包括巧英与旺泉之间的对望,拍的是真的好。
第一次,巧英挑着水与旺泉走在山上,在巧英坐下擦汗时, 画面中展现出了旺泉脸部的大特写 。
紧接着,镜头一切,出现了巧英脸部的大特写 。
这样,两个对对方心生爱意、眉目传情的农村青年的形象就被表现的淋漓尽致。
两人的第一次对望,导演通过镜头语言充分说明了两人的人物关心以及心里 情感 的波动。
第二次的对望,导演则采用了景中景来表现。在旺泉与喜凤的婚礼上, 推着自行车的巧英隔着人群望向正欲照结婚照的旺泉,旺泉也望向了她 。
这组镜头中,导演没有特意的去表现两个人的对望,而是花了大篇幅的镜头停留在站在人群中的巧英身上。
巧英在人群中的静止,不但没有冲淡她在镜头中的形象,反而使她在画面中尤为突出,始终没有脱离观众的视线。
此时的巧英脸上是失望与愤恨。
她一方面怨恨旺泉的薄情寡义,愤怒他为什么要接受上一辈给他的命运;
另一方面,她又对喜凤产生了敌意。
而对于旺泉,导演也用了中景的景别表现,旺泉的的脸上更多的是一种无奈与抱歉。
他并不愿意接受这样的命运,他自认为是一个男子汉,却不得不去倒插门。
另外, 他对喜凤也是没有感情的,他希望娶得人是巧英,却迫于家庭的压力只能接受喜凤 。
在镜头转向旺泉时,画面中同时还包括了喜凤和喜凤的妈,这也暗示了三个女人的矛盾冲突。
在另一次的对望中,也就是旺泉婚后与巧英的初次相遇,则采用了中景与近景的搭配。
影片中,导演多次采用摇镜头和特写相配合。
人群聚集的画面,摄影机慢慢对人群进行扫视,并通过脸部特写更加生动与真实的展现了村里人的生活状态与特点。
巧英递水给旺泉,镜头中的巧英依旧是埋怨的,她怨恨这段感情,她爱旺泉,但他已经是有妇之夫了。
而旺泉的脸上更多的则是无奈。
除了旺泉与巧英外,旺泉与喜凤之间的交流也是十分有特点的。
如两人结婚的第一夜,新婚夫妇居然是盖着各自的被子。
通过对两人脸部的特写,可以看出他们是各怀心事的。
再比如喜凤终于忍不住哭出声时,镜头停留在喜凤的脸上,特写与近景的结合,清晰地泪滴。
这一系列画面都充分展示出了喜凤所承受的压力,以及她内心的痛苦,都在这一瞬间迸发出来。
《老井》中的自然意象仍是那块千年不变的土地。
无论是山、石、井,甚至于水,都与“土地”紧密相关。
颇为引人注目的是,那口亮晃晃扎眼的井带着其隐含与丰收相结合的水的意象,被静静地框在银幕正中。
人们透过那既像“皓月”又似“磨盘”的井口,似乎更能感受到远古的 历史 ,感受到它所象征着的 社会 意蕴。
而不是像《人生》中的那样,“土地”仅仅是戏剧性地起着叙事的作用。
但彼时农民的愚昧、贫穷和落后,已尽显无疑。
当1983年第一口机械深井挖成,才结束了老井村无水的艰难 历史 。
不过那些像旺泉那样极具献身精神的农村青年,仍旧不能被后人遗忘。
电影虽然拍在贫瘠的黄土地上,但“吃水不忘挖井人”一说仍贯彻在后人身上。
红和绿可以作为性别的标志,比如女子的红头巾和男子的解放帽。
特别是对红色、黑色的强调,给观众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影片中所有男性角色的服装都以蓝绿黑为主。
而旺泉却常常穿着大红色的翻领运动衫,突出了他作为影片中打井的积极力量的存在。
而旺财死后一个大娘默默在井边把长长的绳子上面系满了红色的布条,红色又承载了中华文化中辟邪,神灵保佑的含义。
还有旺泉爹被炸死后横放在家中的那口占了画面一半多的漆得血红的棺材,使人联想到老井村世世代代为打井所付出的血的代价。
不知是真有此风俗还是导演的风格化处理,但给人的视觉冲击则是毋庸置疑的。
而老井村女人们穿着的那些原色般的色彩, 更衬出了“灿烂”的色调与悲剧内容的反差对比,既符合生活的真实,又富有哲理意味 。
又如,巧英出院后,来看旺泉。
旺泉蹲在井边木木地吸着烟,巧英默默地注视着他。
在那茫茫的雪野上,巧英穿着一件鲜红的羽绒服,而旺泉则着一身黑衣,像一块沉重的石头,牢牢地矗立在白雪覆盖的井场。
据说吴天明导演拍摄前曾热泪滚滚
电影原型的山西左权县石玉峧是一个有名的缺水村,当时有半个村子的人跟着导演和编剧,年轻的村支书恳求吴天明:
因此,拍出《老井》这样一部振奋民族精神的电影成为导演 历史 责任感的抒发。
这分 情感 不仅激励着当时正值壮年满腔热血的导演,也打动了所有挚爱这片土地这个民族的观众。
我们的眼里为什么含着泪水,因为我们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千古流芳的井,背后曾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