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女性主义该从哪几方面研究
女性主义理论可以被划分为宏观理论和微观理论两大类,可以从这两方面来研究。
1、宏观理论
女性主义宏观理论包括一些对世界和历史加以阐释的宏大叙事,如世界体系理论。这一理论原本只是将世界区分为中心地域、半边缘地域和边缘地域,分析这些地域之间的权力关系,完全忽略了女性主义的因素。
2、微观理论
交换理论:这一理论指出,理性的人一向被假定为自私的、相互隔离的、无情感的行为者,而女性主义理论则做出了另一种假设,它假设人是相互连结的、利他的、有情感的。女性主义还用交换理论解释男女两性之间的不平等:男性占有了份额较女性大得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知识资源。
女权主义与女性主义是同一个英语单词(feminism)在国内的两种译法。女权主义是跟男女分工等值,妇女权益相联系的。
Ⅱ 从女性主义角度如何分析人物形象
从选择人物性别方面来说,用女性主义理论分析的女性人物,或者特殊的男性角色(如男同性恋者),更好拿捏,情况也相对简单。
因为女权主义的立足点在于女性与性别研究,其中大部分理论涉及对男权中心与父权制度的批判,倡导女性的觉醒与改变。用此理论分析男性人物,很容易落入女权主义与男权中心相冲突的境地,需要较好的辩证思维与驾驭能力。
.从选择人物范围方面来说,就立足于女性人物的小说类型而言,常见的有如下几种: 男性作家中涉及经典女性人物的作品。如《巴黎圣母院》、《红楼梦》、《包法利夫人》等,只要是涉及到形象丰满而不平面化或刻板化的女性人物,都可以选为研究对象;
女性作家中涉及经典女性人物的作品。如《蝴蝶梦》、《简爱》,甚至我们儿时看的《安妮日记》、《小妇人》等;
女性主义作家的作品,并不是所有女性的作品都是女性主义作品,最耳熟能详的女性主义作品有伍尔夫的《雅各的房间》、《奥兰多》等。
在展开论证钱,需要对人物进行细致的分析,确定她属于哪一类型的女性。饱满的人物一般不会只倾向于一面,但在她所有的性格与特质中找到你的兴趣点,她或者受制于父权制的束缚,或者有徘徊于内心的挣扎,或者拥有强烈而激进的女性主体意识。
确立好自己所要使用的理论工具,要在女性主义理论这个庞大的理论体系中摘选自己所需的理论来支撑论证。这需要根据所选择的文本与人物具体确定。
Ⅲ 女性主义哪些理论啊
激进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生态女性主义、社会主义女性主义、后现代女性主义等等,建议你去CNKI上面搜一下,一堆一堆关于《红字》女性主义分析的文章,你可以“红字”“女性”为关键字。
另外,你老师的那句以文学理论分析女性主义,好像有点儿问题,你老师大概的意思是你从理论出发,以一个明确的理论来分析文本。
Ⅳ 女性主义电影定义
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女性主义或(女权主义)思想在电影理论及批评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这里的女权主义。主要是指本世纪60年代末欧美兴起的新女权主义。从广义上说,女权主义是一种世界性的思潮运动,其早期斗争主要局限在政治、经济和职业三个方面的平等要求上面。1968年法国5月风暴以后,第四要求,即性别平等要求,成为主要的要求。由此划分了欧美文学批评的两个阶段,即是女性美学阶段和性别美学阶段。前者对妇女著作采取一种“双性同体美学”,实即单性/男性美学的观点,否认女性文学的创造意识和独创性。后者从对本文中妇女形象的分析发展到对本文中的性别表述的分析,从而进入到质疑语言主体和表述本质的后结构主义分析。到80年代末则主要集中于对性别差异的比较研究。1973年,美国学者劳拉•穆尔维提交维斯康辛大学法学系论文《视觉快感和叙事性电影》的论文被认为是女权主义电影理论的重要文献。美国学者安德鲁称赞该文“把精神分析同电影风格学这两个领域清晰有力地联系起来”文中她对好莱坞影片中的男性主义美学的实质做出毫不留情的揭示。1981年,她在美国纽约参加一次电影与心理分析研讨会时提交了一篇题为《视觉快感和叙事性电影的反思》的论文。该文的出发点与叙事性电影批评的发展阶段大体上是一致的:即对性别差异的关注。文中她除了继续坚持原来的观点以外又提出了另外两条思考路线:女性观看者的快感的性质问题以及位于叙事中心的女性角色对认同作用的影响问题。
Ⅳ 蒋雯丽扮丑,那些败给现实的文艺青年们,别扯了,你又不是王彩玲
有很多个瞬间,我在身边的年轻男女苦苦支撑的逐梦路上仿佛看到了一眼便可预知的未来。
生活中有很多人常常用那些令人心灰意冷的例子来浇熄自己蠢蠢欲动的艺术热情。
后来,我在顾长卫的镜头里找到了我试图去发掘但一直不肯直面的一种人生方式。
看悲欢离合在近两个小时的电影中纷纷上演,或许每个曾经迷茫挣扎过的灵魂会从中得到勇气并有所成长。
直到看了《立春》,我才猛然记起,还曾有这么一个理想在我生命中存在过。
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很容易想到许鞍华的《姨妈的后现代生活》。
《立春》延续了李樯《孔雀》和《姨妈的后现代生活》的一贯主题——小人物的不甘心
两部片子的编剧都是李樯 ,所以决定了它们气息上的相似,但风格就完全两样了。
许鞍华是 那种 婉约含蓄型,喜欢不温不火,丝丝入扣;
而顾长卫却是淋漓尽致,波涛汹涌,不论是痛苦还是嗟叹,总要发出声响来。
刚上大学那会儿,我在日记里踌躇满志地写下“立志要修炼成文艺青年”
当时觉得这是一高贵无比的称呼,是从晨昏线解析几何的泥淖爬出后,可以选择的一种很不错的生活态度。
可是几年后我不无惊恐地发现,文艺青年这词儿渐渐变味儿了。
到了今天,这几乎就是一个臭大街的词汇,马上就到了“你才文艺青年!你全家都文艺青年!”的地步。
潮水般《立春》的影评里,王彩玲被捆绑上“文艺女青年”的标语。
简直相当于戴上了牛鬼蛇神的大帽子,表面上看似没啥也没说,暗地里早已是钉毡铺下,透的是更深的瞧不起与蔑视。
记得当初看《人生》, 高加林骨子里就很瞧不起黄土乡地 ,包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人。
电影让这个青年在城市里转了一圈后,又回到了那块黄土地上。
那个珍宝一样深爱过他的女人巧珍也嫁作他人妇,而他自己的理想国也随黄沙鼓荡,不知跑到 那个 爪哇国去了。
一句话,它把小人物埃到骨子里的精髓诠释到了极致。
顾长卫的《立春》自然是没有这样的高度,北方某小城的一群准艺术家在哪儿爱情与事业全无收获地苟活着。
王雨要是看了这部电影,肯定又要高喊“天天都想离开,不知道到哪一天才能换骨投胎。”
说实话,在看电影时,我跟影片中那些哭着喊着要上北京的人还是能有些共鸣的。
我曾经也做过无数次北上广梦。但我就像讨厌自己一样,对《立春》这样的电影很难产生好感。
无论是借助外来环境也比不了顺应环境的人来得从容和自然。
《立春》是08年由蒋雯丽,张瑶,李光洁,焦刚主演的剧情片。
影片讲述了八十年代一个小县城里王彩玲等艺术青年在梦想与现实矛盾中痛苦挣扎的过程。
主演蒋雯丽因此片获得第二届罗马国际电影节影后、第27届金鸡奖最佳女主角。
豆瓣评分8.1,IDMb评分8.6,票房不高但好评如潮。
影像中透露出一种浓郁的人文主义关怀和神圣终将陷落于世俗的叙事走向,给人以带着刺痛的无奈伤感。
但事实上,这部以“身在严寒意向春”的民间节气为主要隐喻。
那些所谓的“不甘平庸”的 社会 转型时期的“艺术青年”不过是一些在困守和逃离中分不清自我。
或者说自以为为了实现自我而痛苦抗争的臆想症患者。
而他们“执著追求之理想”最终幻灭或想象性延续 ,才是最具庸常性和卑微性的魅力所在。
这或许也是顾长卫将《立春》称之为残酷现实主义作品的原因之一。
顾长卫说,《立春》是一个关于梦想和励志的故事。
在我看来,《立春》倒不如说是一个关于梦想破灭的故事。
结果《立春》之于《孔雀》没有取得成功,本来就是意料之外的事。
我无法接受有些人对《立春》的批评, 他们不相信真实的生活中会出现王彩玲这样的异类 ,他们说这又是一部刻意展现中国 社会 的阴暗面来讨好外国评委的做作“卖肉”影片。
影片对主人公王彩玲极尽丑化之极致,龅牙、粉刺、罗圈腿...
一面是高雅的歌剧,圣洁的心灵,一面却又自欺欺人,满是俗态。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美丑对立法则,用在文学中由于不直接诉诸形象,或可产生意外效果,一旦落实为影像,丑就目不忍睹,阻碍认同。
美丑对立不仅指人物外形与内心的对立,甚至在人物的内心里也是分裂的。
一方面我们感受着王彩玲们追求梦想的崇高,另一方面我们又可怜着他们自欺欺人的幻想。
王彩玲全然没有《孔雀》中姐姐张静初外表与内心的完美统一,俗陋与崇高并存,给观众的感受因此也就摇摆不定。
《孔雀》中的三姐弟虽然也略有异秉, 但总体还算正常,代表了大多数有梦想的普通人 ,因此很容易获得大多数观众的认可。
主角和思想远离大众,于是小众就成了另类。 一般人都会有梦想,但是对梦想执著成王彩玲这样的还真不多见。
于是,观众看他们,怕同情之外,更多可怜、可叹之外,或许也有可憎吧。
而这一切,都是以一个叫“王彩玲”的女子引起的。
王彩玲是谁?
是每一个平凡生活中不甘平庸在追梦路上独行的你我。
她与环境格格不入却始终像个战士一样不肯屈就,她是每一个在理想与现实间挣扎的人的缩影。
她与诗人相似,有垂天翅翼,没有天空,却始终未放弃对自己精神世界的建设。
片头的一句话似乎蕴含着某种心情,立春到了,温暖还会远吗?
女主角王彩玲就在这个时候扎眼地站了出来。
王彩玲在鹤阳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城市绝对算得上一个文化人。
她可以正确而完整地解释“丝不如竹,竹不如肉”的含义:“丝是弦乐,竹是管乐,她说这句话的意思是弦乐不如管乐,管乐不如人声。”
巧合的是,王彩玲用她的人生(人声),同样正确而完整的验证了这个成语。
如此丑陋的女人却有着狂妄的理想和可笑的骄傲, 她是那样地与世俗格格不入 ,她是那个城市里的异类。
好在她还有歌声 。
身为音乐老师的王彩玲有一副好嗓子,能唱非常动听的歌剧。
“我一贫如洗,又不好看,老天爷就给我一副好嗓子,除了这,我是个废物”。
王彩玲喜欢唱《暮春》,正如歌词里所说“生活对我如此残酷”仿佛是她对命运不公的一种呐喊。
无论白天黑夜,王彩玲的哭泣投射出的是理想破灭的绝望与无奈,而在现实中却一次次用谎言和欺骗来自欺欺人。
就条件来说, 命比纸薄的她却心比天高 :想考进中央音乐学院,学成后成为中央歌剧院的首席女高音她唯一的人生目标。
为此她学意大利语、自己一针一线做演出服、苦练舒曼钢琴曲选,这些其实都是“小意思”。
片中她花三万多块钱托人办北京户口更能让人看出她的决心。
王彩玲的遭遇让我想起蒋韵的小说《隐秘盛开》中的潘红霞。
一个小城市里的平凡女人,有不甘平庸的梦想,有自我憧憬的爱情。
压抑的小城氛围下, 她的心灵挣扎敌不过生活与命运 ,但是梦想一直存放于她们的心底,从未遗忘。
大家都明白的理,漂亮女人人见人爱,丑女人只能爱自己。
北京的艺术团体机构臃肿,选拔标准第一印象只凭长相,她这样的根本进不去;
北京户口办不下来,她的水平又没法达到外地分数线,中央音乐学院对她而言也变得遥不可及;
作为外地人的她,甚至连在中央音乐学院做临时工的资格都没有。
王彩玲的人生让我想起余杰的硕士论文《畸人录》,文论聚焦于类似郁达夫这样的 社会 另类,实则很可悲。
在一个80年代初的内陆县城,炼钢工人黄四宝做着梵高梦,热衷于画人体,屡败屡战要考中央美院。
师范学校的音乐老师王彩玲则迷恋歌剧,梦想唱到巴黎歌剧院,口口声声中央歌剧院要调她,一次次跑北京想把户口办到北京。
群艺馆的舞蹈老师胡金泉被称为二胰子(不男不女的人),在这所偏陬小城的街头演出中竟然跳起芭蕾,引得群众一片哄笑。
他们是不合时宜的,是一群生了丫鬟命的小姐身。
然而他们不屈服于命运,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一次次不知疲倦,死不改悔地对命运发起冲击。
他们其实就像那个古希腊神话中推着石头上山的西西弗斯,虽然每次推到山顶,石头都会落下来,但是生命的价值不在于顺从,正在于对命运绝望的抗争。
反抗绝望...
我们在为命运的残酷无情而感慨的同时, 不能不为这些无望冲击着的柔弱个体感动 。
这同样是鲁迅热衷的主题。
站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去回顾我们出生的那个八十年代恍如隔世。
容易被忽略的是,如果说九十年代的关键词是“经济”的话,那么八十年代的主题就是“文化”。
想想八十年代的知识分子们,我想起了王小波在《青铜时代》中的一句话:
也许文化发展的极致便是自由主义的泛滥,这样的结果在中国可想而知 ,于是就有了电影中的这个多事之秋。
让王彩玲从她的艺术家之梦中醒来的第一个人是胡金泉。
这个世人眼中的“二胰子”酷爱芭蕾,作为生活在鸡群中的鹤,他一直承受着世人对他从事“紧身裤艺术”和一直都是单身身份的双重指责。
正如胡金泉自己所说,他就是一根鱼刺,卡在这个城市人们的喉咙里。一个雪夜,崩溃边缘的胡金泉向王彩玲提出假结婚。
“就领一张结婚证,别的什么都不会发生” 。
王彩玲不愿做“炮灰”,断然拒绝。
一次光天化日的强奸未遂之后,胡金泉被关进了监狱。
“我这根鱼刺终于被拔掉了”,探监时王彩玲听着胡金泉的话,看着胡金泉穿着囚鞋立脚尖,流下了愧疚的泪水——那个雪夜,如果她不拒绝的话...
胡金泉的坐牢像一记闷棍,把同样处境的王彩玲打得晕头转向。
赴京无望的她,在这个城市里, 也许就是下一根鱼刺 ...
我们不敢说此时的王彩玲已经对她首席女高音的人生目标彻底绝望, 只是从胡金泉入狱之后,王彩玲就再也没唱过歌剧,一句也没有 。
就在王彩玲的歌剧梦逐渐褪色的时候,第二个将王彩玲从梦中叫醒的人“适时”地出现了,她就是王彩玲的女邻居小张老师。
这位女邻居是个绝对的美人儿,很自然地嫁给了一个税务局的公务员。
胃痛难忍的王彩玲到邻居家借药,女邻居和她老公的恩爱让王彩玲艳羡不已。
再加上过年回家父母对王彩玲早日成家的期盼——王彩玲心中终于不再只有歌剧。
王彩玲开始用土方子自我美容的时候,最后一个也是最有力的唤醒者出现了。
歌唱天赋极佳的光头贝贝用她的癌症打动了在她看来有着“北京关系”的王彩玲。
王彩玲带着贝贝和她的侏儒妈妈来到北京, 把自己办北京户口剩下的1万2千元钱全都用到了贝贝参赛身上 。
最终, 贝贝拿到了第二名的好成绩 。就在王彩玲和实现了自己未竟理想的贝贝母女抱头痛哭的时候,贝贝母女突然跪地不起。
原来贝贝得癌症是一个谎言, “出名太难了,唱得好的人多了,咱们又是小地方的,没点儿特殊手段根本出不来。”
一个如此“不纯净”女孩儿,竟然能唱出成绩。这彻底击碎了王彩玲的艺术梦。
打击还在继续。紧接着,女邻居的丈夫卷走家里所有的存款失踪。
这让王彩玲对婚姻也失去了信心。
其实王彩玲还是有自知之明的,她很明白自己的处境状况,但又不可抑制的认为自己是块能出彩的料。
直到被阳光深深的刺痛双眼,半夜里低声啜泣。
在《立春》的最后,王彩玲没有结婚,而是领养了一名兔唇的孤儿。
也许是在经历了因为追求理想而带来的种种境遇,她向命运妥协了,开始过一种平静恬淡的生活。
靠卖猪肉来抚养这个孩子,还给她做了整形手术。
治好了女儿的病后,她教女儿唱童谣,她带女儿去北京玩。
一名文艺女青年的理想,到此宣告终结。
影片的 结尾是一个女歌唱家在中国歌剧院唱着普契尼那段著名的《咏叹调》 ,我竟然看得有些惆怅,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
看到那个为了证明自己是个正常的男人而故意犯了流氓猥亵罪而坐牢的胡老师,最后穿着囚服踮起脚尖,安慰难过的王彩玲的场景时。
这个刚开始还被我唾弃的男人,最后看到他时竟然让我心生敬意。
理想主义者是可敬同时也是可悲的,他们的可敬之处在于对自己理想世界的坚持,而可悲之处在于自己与现实世界的格格不入。
于是,理想主义者的结局有两个,要么融入到现实中来,要么一直在自己编造的理想世界里死去。
王彩玲结交的人当中首先是两个自称“艺术青年”黄四宝与周瑜。
自命不凡的黄四宝喜欢画自己的油画,一心想考取中央美术学院,却一次次铩羽而回;
梦想未灭的周瑜总是哀叹命运安排,另自己一无是处,白白浪费了一副好嗓子。
两个同样另类的人在王彩玲的面前却是如此地渺小和卑微。
那种虚伪的外衣和标榜的自我敌不过时间的检验,敌不过生活的磨砺。
周瑜的出现就是为了证明因艺术而崇高的王彩玲不会屈就自己嫁给一个伪文艺爱好者;
黄四宝的出现就是为了证明王彩玲是一个正常的喜欢趣味相投异性的女性。
另外顾长卫“捎带”表现文艺青年除了王彩玲和胡金泉所走的另一条路——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堕落下去。
换句话说,抽掉它们,王彩玲这个悲剧人物的发展轨迹依旧清晰明朗 。
跳芭蕾舞的胡金全和爱唱歌的高贝贝的出现一度让王彩玲的生活萌发了某种感动,但这种感动到头却变得冰冷。
胡金全无法忍受世俗的眼光,意欲同王彩玲假结婚掩盖自己的性取向 ,遭到拒绝后绝望万分,最终只能靠当众凌辱自己的学生来证明自己,即使代价是冰冷的手铐。
而高贝贝的欺骗显然是对艺术的一种侮辱和亵渎,让她近乎崩溃 。
在她眼里,艺术的高尚和纯粹容不得半点掺假, 对艺术的亵渎远胜于对她本身的亵渎 。
住在隔壁的小张老师是一个倾诉者,她年轻,漂亮,有自己的家庭。
她因为有那么一个丑陋而又单身的邻居而充满了优越感, 就连半夜里叫床也是扯尖了嗓门 ,就怕隔壁邻居听不到。
天生的优越让她资本十足, 她总是一味地说自己的老公多好多好,假装好意地给王彩玲治愈黑斑的土方,甚至到给她买来一个性具 。
而当她自己的丈夫提走了所有财产远走的时候,没有资本的她才开始知道什么叫同病相连。
所以,他们,在王彩玲面前都是侏儒。
也许你要问,什么是艺术?理想又是什么?
“我一定要唱到巴黎歌剧院去” ,王彩玲一次次地这么说,但她清楚,这一切只不过是一个美好的幻想罢了。
开往北京的火车上,她憧憬着艺术,也憧憬着爱情。“如果这是开往巴黎的列车就好了”
两个人的憧憬开始过了头,于是当一句拒绝的话语将她打醒,环顾周遭依然是无限残酷。
趴在站台上醉不成行的黄四宝,和那些散落的画架、马扎一起收入眼底的时候, 作为观众,我们也哀叹理想与现实的天壤之别 。
当高贝贝捧着鲜花和证书在电视上哭泣的时候,我们又哀叹这个理想的实现是那么地不光彩甚至暗淡。
当胡金全在牢狱里依然用布鞋立起脚尖旋转的时候,我们已经不再哀叹,因为“理想”太沉重,把灵魂也压扁了。
所以,《立春》里的“艺术”,倒更像是某种心灵的麻药。
作为顾长卫的第二部作品,也免不了要和代表作《孔雀》做个比较。
《孔雀》写文革导致人性扭曲;《立春》显现一个个饱受压抑而心理变态的人。
平心而论,《立春》没有《孔雀》那么厚重,人物设置没有《孔雀》合理,给观众的震撼也不像《孔雀》那么强烈。
但《立春》所具有的一大亮点是《孔雀》所不具备的,那就是蒋雯丽的影后级表演。
王彩玲头一次转身亮相时,我甚至心头一紧:那可是国民女神蒋雯丽啊
一旦演员处理的不好 ,造型带给观众的审美期待,只能暴露演员的不足,让人物假到惨不忍睹。
就细节来看,蒋雯丽深厚的表演功底让顾长卫敢用长镜头。
顾长卫的长镜头也让蒋雯丽得以实现更加完整的表演,王彩玲这个人物在这种最接近纪实的镜头语言下也变得更加真实可信。
从王彩玲一开始假装趾高气昂,到最后她和养女在一起身上散发出母性光辉。
王彩玲眼中的执著越来越少、平和越来越多,脆弱越来越少、坚强越来越多。
甚至她只用一个从喜悦到悲愤的表情变化,就道出了王彩玲心中的千言万语 。
在我看来,这正是这部电影最吸引我的地方。
在通过细节构建影片的 历史 真实感上,《立春》也保持了顾长卫前一部的水准。
桥洞上贴着的北京亚运会、黄四宝身上的老式牛仔裤和周瑜身上的“祖宗级”文化衫;
天安门广场上的80版栅栏,复古的武警警服,响彻歌厅的《粉红色的回忆》;
王彩玲家的骆驼牌墨水、北京方便面、贴有灌篮高手贴画的台灯,电视上中央二台的老台标,养女手里的娃哈哈AD钙奶;
甚至还看到了当时很火的《红高粱》海报和92年的春节晚会。
贯穿全片的 历史 氛围和时代感就是从这些事物当中发散出来的 。
这一暗示理想和现实之永恒差距的句子同时也映射了《立春》 历史 想象与当下表达的距离问题。
很多人认为那是一种“头破血流却我梦犹在”的内在精神,但同样也可以看作是一种依靠虚无梦想逃离无奈现实的病理表现。
但我始终认为, 《立春》所展现的真正魅力并不在于其故事有多曲折 ,有多伤感, 而在于它创造了一个中国电影中很少见的、具有卡夫卡式荒诞情怀的人物形象 。
同时又以蹊跷古怪的编排和有关梦想的普遍主题对其进行了掩盖。
不是因为她对高雅艺术的实践不被人接受,而在于她在以一种撞墙的方式表达她的身体所不能承载的清高和飞扬。
影片最后在大剧院演唱的想象性满足或许该是王彩玲,这是观众所能得到的最大慰藉了。
Ⅵ 中国当代第1美女是谁
NO.1 张曼玉:明亮而稀有的铂金
张曼玉很瘦。伶仃手脚,单薄的肩,低头笑有点萧索。早年张曼玉浓丽香艳,面如满月,衬过无数的背景和无数的人;也曾发过骚,难描难画,金镶玉是最出彩一笔,大漠里也满是生气;而她扭着腰走起来,是青蛇是兰花指,媚极了。后来,她洗净铅华,素净了也坦然了,因为,她要演《阮玲玉》。在这部最好的华语电影里,生死爱恨,进退得失,蹲下来,回转身,张曼玉淋漓尽致,精彩万分。她当之无愧是电影史上最优秀的华人女演员。张曼玉是铂金,明亮而稀有,她随着时光的剖析而光润,蜕变成熟,我们眼见得一个女人的成长,在岁月里尊贵异常,她得到了应有的尊敬和奖赏。《阮玲玉》里她演完去世那场戏,掀开白单起来大笑,问:“演得好不好?”她知道,阮的命运不是她的,她是一个生命力如此顽强坚韧的女子。
NO.2刘嘉玲:侮辱使她蒙上高贵面纱
这个苏州女子,像评弹一样,太甜而媚。她的体态任时光流逝,一如既往的完美,她的品味也一贯高贵简约。人们多年来注目着她的花边新闻,那些能满足老百姓对女明星的所有想象:富商,豪宅,影帝男友,昂贵的首饰,并且,一直不结婚。直到一场灾难降临到她身上,人们才读出她内在的分量。凡人从苦难中受损,伟大的人从苦难中受益。她原本就具备这种豁得出去的决然,气魄像男人一般,那正是《自梳》里面流露的。可惜她之后再也没有这么好的表演。那些不体面的恶毒,反而使她蒙上了受迫害的黑面纱,从容不迫,楚楚可怜。她的光艳有了忍辱负重的调子,而她的平静则衬托出她的坚强和不易。被侮辱被损害的人,消灭了她一切的敌人。这一刻开始,就如一只蝴蝶,它的标本比她更美丽。
NO.3王菲:有一种生活叫做王菲
我们渐已无法想象,会有一种生活,叫没有王菲的生活。在那么多的著名曲目里,她抒她的怀,我们在她空灵清澈的声音里被自己感动。王菲是一种理想,虚无缥缈,高不可攀,我行我素,时尚高雅。她被捧为另类,却是全体人的偶像,真正的老少皆宜,雅俗共赏。王菲非常成功,她将自己的弱势变做了优点,将抗拒的姿态变成了反宣传的宣传,她的一切都被原谅,被崇拜——这是“菲”一样的王菲。王菲是一个神话,她的爱情充实了她,每一个男人都在一个领域一时无二,而她,也就一次一次冲在了浪尖上。她很冷漠,就像永远不笑的嘉宝,大众需要一个冰冻女王来膜拜,就是要猜测一个零度无表情的表情,以为下面隐藏着一千种含义。后来呢?嘉宝笑了,嘉宝老了。如今王菲也开始亲和了。问题是,如果冰峰融化了,上面还有雪莲花吗
NO.4刘若英:都市单身女子代言人
刘若英什么都是小小的。小家碧玉,小女子,甚至她的第一部电影,也叫《少女小渔》。她的身上,有种和现代都市气息格格不入的古典,温婉,和不合时宜。她的美有点单薄,有点寥落,哀而不伤。就像她的声音,像一条玻璃丝线,细细的拉上去的凄清。她那种固执,和冀求完美的性格,造就她“一辈子的孤单”。因此,她俨然变成了“都市单身女子”代言人。她说:“扮演怨女,我不需要培养情绪,因为,我已经调整了三十年了!”但是别忘记,在小小的刘若英里面,有大的坚强。她有一种面对生命的大豁达和大了悟,就像她在演唱《爱的代价》之前说的:“没有约会,有什么大不了?你们要知道,你们现在经历的爱情,我全都经历过了!”这正是她的失败与伟大。
NO.5张艾嘉 生命刚刚开始下半场
张艾嘉温润莹秀,质地清洁,致密坚实,清声远扬。她是一块玉。玉,石之美者,因此无价。张艾嘉并非那个时代最耀眼的女星,却是最值得铭记的。她好看但不张扬,有主见但不激进,爱过且最终得到幸福。在演艺圈三十年,她逐渐淡定从容,举手投足大气自然,在她的笑容里,你能看见一个女人对自己,对生活,对世界的爱,这种乐天知命的心境,使她活得积极而不刻意,进取而不功利,这是大智慧。张艾嘉有大才华,她是亚洲最好的女性主义导演,最好的华人女演员,是香港最好的歌手。她的电影值得回味,她的表演催人泪下,而她的歌,雍容,平和,无限沧桑尽在其中。几十年如一日投身慈善事业,张艾嘉有大慈悲。年过半百,她却仍旧是最值得羡慕的女人,因为她一直不断地往上爬,她证明一个女人可以有自己的事业,但不必是女强人,女超人,女铁人。别人问她什么时候停下来,她却说:“现在才开始下半场呀!”
NO.6章子怡:边骂边红,势不可挡
她是一个奇迹,她背负的指责在国内明星中大概只有李亚鹏才差堪比拟,但是她仍然红得势不可挡;她是第一个像好莱坞名人般被无数次拍到纵情欢乐、亲吻、大笑的内地明星;她会对媒体横眉冷对,骄纵泼辣一如玉娇龙和她所有角色都贯穿的那一点点狠,也会在一瞬间笑出来,她笑的那一刻,你会觉得前面所有描述都是虚妄。
NO.7 杨紫琼 宝相庄严,侠骨柔肠
杨紫琼是古铜色的。她总使人觉得她是金属质地,她铜皮铁骨,钢筋铮铮,咬碎牙和血吞。她一点也不娇媚,不柔弱,从来不撒娇和发嗲,她不需要卖弄色相,“香港第一打女”打到了世界,拼的是真功夫,是硬本事,是几十年打过来,行得正,走得直。她宝相庄严,大家风范,矫健而果敢,端出来一身侠气,真元不散。不是谁都能把几十斤重的金丝旗袍穿得上身,也不是谁都能像杨紫琼,把那豪华穿成肃静,毫不伧俗。侠骨也有柔肠,俞秀莲望住李慕白那一眼,就那一个眼神,就比一首情诗耐看。几十年情海不定,她走得坎坷也走得潇洒,追得曲折也追得不舍,她说:“我早就知道我不能做个平凡的幸福女人,对我最重要的,永远是电影。”她的归宿是她自己。
NO.8张柏芝: 咄咄逼人的青春,咄咄逼人的美
倾国倾城,这四个字是用来讲张柏芝的。她的美有侵略性,如同钻石一般,光芒四射,挟势凌厉。她生来学不会收敛和低调,学不会造作和敷衍,她张口都是真话,不管说不说错。她很倔,说她不会唱歌,她偏要唱,说她是个花瓶,她就是要接连演戏,直到一个金像奖肯定她的演技。她爱憎分明,讨厌的实在太多:她讨厌假,讨厌减肥,讨厌复杂,讨厌八卦,讨厌穿裙子,追时间,慢吞吞,还讨厌当玉女……她是史上最劲爆玉女,纹身穿环,抽烟喝酒,飞车受伤,热辣艳舞,她每一回的恋爱都谈得轰轰烈烈,天下大乱。张柏芝是真性情,真勇敢。她敢爱,敢恨,敢怒,敢骂,她活得无畏无惧,尽情尽兴。就像羽毛鲜亮的凤凰鸟,自己要淋湿羽毛,一切都图个痛快。她为爱受尽谩骂和奚落,但是她说:“谈恋爱就如坐过山车,冒伤身又伤心的危险,自讨苦吃,但我坚持不肯落车!”
NO.9郑秀文:平民天后
郑秀文是捱到红的。捱到三十多岁,才轮到她这一种美大行其道,或者,她才开窍。在那些票房奇迹的电影里,她总是扮演白领丽人或者低下层出身,略微神经质,纵是白日梦连篇也知道明早要做工供楼,勤劳,肯干,精刮,憨实的女人。她扮演的是香港的理想女性:在市井中见大气,疏爽仗义,打扮起来绝对惊艳,对爱情可贵得痴迷,然后嫁得有钱人,修成正果。这个傻呵呵大笑而无比有亲和力的灰姑娘形象,使她成了票房女王,顺便带着她不太出色的嗓子成了歌坛天后。她太知道自己的不够,因此,格外注重时尚的外装,她总是引领潮流,总是砸下血本,号称百变天后。她那张白净的面孔,眉眼虽不出众,但是有留白,让创意和化妆能有发挥的余地,这就是可塑性。郑秀文的难得,在于她有自知之明,并且知道如何扬长避短。
NO.10梁咏琪 标准白领歌手
梁咏琪爱穿白色。白色是永不过时,永恒高贵的颜色,也是沾染不了一丝杂色最娇贵的颜色。梁咏琪出道就做玉女掌门人,一做十年。她健康,清秀,名牌大学学历,中产阶级家庭,斯文教养,彬彬有礼。她唱歌和演戏都不出色,好在气质佳,人缘好,又肯努力。她就像个好学生,跟别人微笑说我不用功,背地里偷偷加油。可是,有谁料到这个好孩子竟会爱上蛊惑仔?拼着被雪藏,拿出一切心计和手段,也要坚持自己的真爱。她说:“爱情像拔河,再累也不能丢,一个人放掉,另一个人也会跌落。”事业跌到谷底,不怕,可以重头再来。如今梁咏琪还是短发,不再新鲜,她不是胆小鬼,她依然爱白色。当她穿着名贵白色小礼服仪态万方的时候,她向自己证明,白色并非不能沾染一点灰尘,只要自己相信自己纯洁。
Ⅶ 有困境的人生更美丽
人从出生开始就必须面临种种困境,有些困境可以伴随着超越完成逆转,有些困境或许会伴随一生终将老去。我始终觉得在人生和困境之间有一座看不见的桥,我们来往于此,最终走向另一个彼岸。而在这座桥上,最美丽的风景莫过于往返其中的女性,她们隐忍坚强,她们乖巧顺从,她们执着地追寻着属于自己的世界。
作为一个生命的自然主体,女性不仅肩负着社会对其塑造之后的责任,还要完成对自我的一种指认,而这样的矛盾早已成为了当今女性面临的一个最根本的困境。从人的自然、社会、精神这三重存在出发,我们不难找出种种例证来指认这样的困境存在,但是,我更加关注的是,在指认出困境之后,作为“第二性”的我们又将何去何从。
在此,我无意将“文学”这一概念偷换,只是想通过一个更加直观的文本阐述我对这一问题的感悟。关于《立春》这部电影我看过两次,第一次是在2008年的时候,电影上映不久,我坐在电影院里带着一种近似怜悯的心态完成了观影,那时,我对剧中主人公“王彩玲”完全抱着一种同情和悲悯之情,只顾感叹一个人,并且是一个没有太多外形优势的女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艰辛与不易;第二次看是在前不久,时隔两年多的时间再次欣赏这部影片,我猛然间发现自己的悲悯之情沉宕在另一种释怀和解脱之中,从王彩玲磨刀霍霍卖猪肉开始,一种面对命运坦然相对的光辉荡漾在身边。同时,我也发觉,王彩玲不再是那个让我悲悯同情的实实在在的女人,而早已幻化成了一个面对人生困境依然坚韧前行的生命象征。生命,因此而更加美丽。
一、 谁的美丽相伴终生(自然存在的困境)
《立春》中的王彩玲是一个具有特例的症候性人物,她相貌平凡,甚至可以说有些丑陋,而且算是个大龄未婚女性。这样的一个人物在九十年代初的中国某小县城里,不成为人们交头接耳的谈资才怪。而与她成为鲜明对比的就是她的邻居——一个长相娇美的女人,拥有着看似疼爱她的“老汉”。可是,即便拥有着这样的美丽资本也没能留住女人终生渴望的那种归宿,“美丽”这个词总是夹杂了太多的依附美,所以当邻居发现自己被丈夫背弃的时候,我一点也没有惊讶,因为她的美丽依附了太多的东西,而这些东西总有一天烟消云散。作为学校音乐老师的王彩玲拥有着一副天生歌剧家的好嗓子,可是这并不能成为她获得认可的资本,她依然挣扎在被自己不喜欢的人追求,被自己喜欢的人蔑视的困境中。试想如果王彩玲是一个拥有姣好面容的才貌双全的年轻女人,那么黄四宝是否还会觉得明明是他在王彩玲家里的那一夜宿醉是一场早有预谋的被强奸?
在这样的一场与美丽的博弈中,王彩玲最终走向了妥协。或许关于“美”的探讨在影片中并没有那么明显,但是关于“美”的审判却始终萦绕在影片的始末。这样的评判总是潜移默化地游走在王彩玲的每一个命运之时,她凸显的龅牙,她乡土怪异的装扮,她有些滑稽的口音,甚至她的扮演者——蒋雯丽,一个本可以端庄优雅,美丽贤淑的演员是在增肥、刻意装扮之后的出演。导演首先将王彩玲,或者这样的女性设定在了一种美丽的评判水准上,先视夺人般地认定了“丑女人没有幸福”。
影片中,王彩玲的妥协从她的无助开始,由于胃疼难忍不得不求助邻居,而两人没说几句话,邻居就以一句“我有一个专治你脸上黄斑的药方你试试不”而结束,如果说在这之前,王彩玲始终对自己有着某种骄傲的话,那么这一个小小的被邻居的试探已经开始动摇了她对自己的判断和评价;之后,王彩玲从老家过年回来,已经开始专治自己脸上的黄斑,这样的一种更彻底地转变,也标志着王彩玲对自己从认可到怀疑再到重塑,可是她重塑的不是一个依旧丑陋的自己,而是按照他人的评判标准的自己,而这也是我有些心痛的地方,因为我们的评判,不知不觉,有意无意地遮蔽了一个女人曾经义无反顾地坚持和固守。
王彩玲从她的出生就带着这样的自然生存困境,因为父母没能给她一个好面容,没能赋予她一个女人常常引以为荣的外在优势,而这样的困境是她难以超越的,事实上,她可以超越自己,超越内心,甚至超越世俗,但是所有的这些超越都是由她一个人来完成的,而并非是通过他人共同完成。她没法改变自己的面容,这也就无法改变在他人看来先入为主的“丑”和“怪”。她的美丽无法因为她的才华而凸显,而这将伴随她的一生直至永远。
在这里,我抛去了伴随着关于“美”的其他因素,并且将“不美”看成了一种自然存在的人生困境。仅从生命个体出发,我们无法否认客观存在所带来的连锁反应同样是一种人生困境,但是我们也总要知道,有些困境如果真的伴随终身,它何尝又不是一种财富。所以当影片结束的时候,我们早已忘记了那个蓬头垢面的王彩玲,而是平和地坐在广场上的王彩玲,依旧龅牙,穿着品味不高,可是她的平和竟然模糊了这些,成为了画面中舒畅心灵的一组图景。
我不敢说王彩玲的经历有多么的励志,但是我相信她的故事一定有种不言自鸣的感动,在被人评判的美与不美的世界中,她拥有了一份可以相伴终生的美丽,固然依旧伴随着某种人生困境般的牢笼,可是这个困境早已变成一种财富,成为人们内心里最后的温柔地带。当然,这里“人们”只是一个带有艺术色彩的能指。
二、 现实世界里的咏叹调(社会存在的困境)
在这个问题上,我始终不愿把它称为“困境”,至少在王彩玲
身上,我更愿意称其为“困惑”。而这个困惑恰好又是专属于那个时代,那一代人的。影片中的诸多细节告诉我们那是中国九十年代初,一个刚刚经历了变革阵痛的时代,一个刚刚开始变得文明的县城,但是这个文明程度仅限于人们能够接受的是广场秧歌,而不是天鹅湖芭蕾;人们所能认可的也只是具有专业经历的歌者,而不是某个绘画爱好者。这就形成了一种生活价值上的矛盾——人们渴望艺术,热爱艺术,但是却又不能接受没有专业训练或背景的艺术家。那么,这与那个时代所特有的矛盾或者困惑不谋而合——渴望改变,却依旧保守。而这恰恰使得王彩玲成为了它的牺牲者,或者说与其说是牺牲者,不如说是让王彩玲成为了这个时代的异类,她被自己的这种困惑(实际上也是这个时代困惑)异化。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似乎每个人的心里都种下了一个“北京梦”(或者上海梦、深圳梦,这些地方可以不是某个具体的城市,但是它一定代表着大都市、繁华、现代,而这正是九十年代以来人们关于未来生活的一个症候性期待。而这个梦的拥有者一定是属于某个生活在偏远地方的人。)在这个“北京梦”里,王彩玲得到了她所想象的社会地位,实现了她所期待的艺术成就,甚至一切看上去都那么真实,因为她不止一次地明确地指出“中央歌剧院马上就要调我了,马上就要聘请我当他们的教授了。”这样的社会地位和艺术成就对于现实中的她来说是渴望不可及的,而这样的带有自欺性的自我指认只能在她所在的县城,只能在她所骄傲的男人面前百试不爽。
我并不否认王彩玲有着生不逢时的宿命般的无奈,如果她生活在现在,或许她将成为中国版的苏珊大妈,或许她真的可以被特招进入中央歌舞团,但是她生活在九十年代初,那个时代的所有人告诉她应该去治疗脸上的黄斑,然后找个男人嫁了;那个时代的所有人都在嘲笑她的梦想,甚至连什么是梦想都不曾知道。那个时代的所有人都在窥视着一个大龄未婚女人的歌唱的梦想,他们把王彩玲视为异类,视为一个不能被这个社会,或者再小一点说,不能被这个县城所接受的女人。
所以王彩玲想跳出去,想到她的“北京梦”中去,她找人办户口,她去歌舞团应聘,有人说这正是王彩玲向这个困境妥协的表现,但是我也看到了抗争,听到了她在被歌舞团带有嘲讽般地拒绝之后的愤怒和呐喊。我更看到了人性在这个巨大的社会织网中,有的走向峰顶,有的走向深渊。
当高贝贝这个欺骗性角色出现的时候,王彩玲选择了善良,她甚至放弃了正在办理中的北京黑户,来帮助这个自称生命危在旦夕的女孩,而当一切水落石出时,王彩玲只选择了回避。当个人面对本已经不限扩张的社会困境时,还能用如此善良的心境来帮助他人走出个人困境,谁能说这不是对社会困境最有力的一次回击,王彩玲的武器是善。我想这也正和前面所将的“美”完美结合。当然,这成为了她美丽终生的又一个论证。
影片中跳芭蕾的胡金泉,用一种自残的方式向人们证明他是一个正常男人,当他穿着监狱里的衣服和鞋子,在王彩玲面前踮起脚尖跳舞的时候,我想“生不逢时”这四个字已经显得微不足道,而“锲而不舍”已经带着超越任何时代和社会困境的车轮滚滚而来。
开始卖猪肉的王彩玲是否还是会穿起演出服唱起意大利歌剧,影片中没有再做更多的表述,但是,我们所能知道的是,王彩玲并没有按照人们所要求的那样——嫁一个自己不爱的男人,治好脸上的黄斑。相反,她用自己的能力开始了一个看似与她的梦想毫不相干的生活。可是,我们心中有一种冥冥的感应,她依旧唱着,只是不再是简单的咏叹调,而是一首叫做坚强生活的歌。
我想在这里,王彩玲经历了一个自我的超越,也完成了一个社会时代的顺应,所以这些困境在王彩玲的生活中已经处理得得心应手,只是关于生活的困惑似乎依旧在延续,而这是我们所有所处这个时代的人都无法挣脱的纠缠。
三、 你的柔情我永远不懂(精神困境的存在)
当年歌手陈琳凭借这首歌一炮而红,而这句话似乎也成为了情感困境中的人们自我表达的一个真实语境。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永远无法找到一个完美的人,我们所能拥有的只是这个总是有所残缺的归宿。有太多的谶语说中了事业和爱情的不可兼得,而在这不可兼得中,我们更加急切地游走在“我喜欢”和“还不错”之间。
女人们总是感叹能够拥有一个真正懂得自己的人有多么难,所以才会有黄四宝的出现,使得王彩玲有了放弃一切的动力,可是当历经世事之后,发现一切不过是水月镜花。王彩玲在这时表现出来的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理想主义者,她要她的爱人能够和她一样热爱艺术,能够和她有着精神交流,能够懂得她的一颦一笑……可是现实却是她所遇到的男人或者是只懂柴米油盐的普通男人,或者是虽然诗情画意但是狼心狗肺的文艺青年,又或者是只能是艺术同盟生活战友的某某型男性。似乎不能有一个男人跳出来拯救王彩玲,以及她那已经摇摇欲坠的生活。而这样的矛盾与困惑始终围绕着王彩玲,她始终在与自己做着精神上的挣扎与斗争,在放弃自己还是放弃梦想中,她无法取舍。
我之所以将这一部分划做了精神困境的范畴,是因为它不是一个个体的自然存在的纠缠,而是这个个体为了达到自己的某种需求而与另一个个体所发生的种种联系,而这已经上升到了精神层面。
我们说王彩玲在爱情境界上保持着知识分子绝对的崇高要求,所以她骄傲地拒绝了周瑜这个大老粗的普通男人,甚至还脱口而出了“宁可咬仙桃一口,也不要烂杏一筐”这样的誓言。这时的她拥护了梦想,可是却一个人吃着方便面,这又是爱情上的一个矛盾——面包与爱情,而这样的困惑早就成为了王彩玲式的女性们无法逃脱的困境,她们视死如归地守护着心中关于爱情的最后的净土。
黄四宝是让王彩玲愿意放弃梦想的一个人,这对她来说已经是莫大的舍弃。可是在爱情似来非来的时候,我们也常常被各种假象迷住眼睛,于是我们看到当黄四宝在那次宿醉之后跑到学校叫嚣着被王彩玲强奸时,王彩玲已经失去了往日那份神气与骄傲,她任凭黄四宝推送,最后被摔在操场上。一个女人为了爱情可以放弃自己曾经如此珍视的东西,可是这个男人却不曾珍惜,甚至连一丝怜悯都没有,我们替王彩玲悲哀,更替爱情悲哀。
胡金泉的出现,在荒诞之中也有着艺术生命的悲恸,在一番痛苦挣扎之后,生活还是要归于常理而非冲动,但是我们都很清楚这样的一番挣扎,王彩玲走的太辛苦。
喜欢的人不如人意,不喜欢的人却偏偏喜欢你,如果将爱情也比作一座城池的话,那么王彩玲毫不犹豫地突围在城里城外,挣扎在梦乡的悲喜之间。
王彩玲想要的不过是一个懂她的男人,如此简单,但是也如此困难,因为她也需要在胃痛难忍时有人可以递给她一杯热水。爱情与面包,之于鱼和熊掌,难于兼得是个事实,但是可兼得这个梦在人们的心中从未醒来过。我想这也正是奔突在城里城外的人们辛苦的原因所在。
四、 总结
在文学世界的浩瀚烟海中,我只借用了影视这一个特殊的表达方式来表达我对人生的生存困境的理解与感悟。在文学与人生的困境问题上,我想应该有更多的历练之后才会有更加深刻的感悟和体会。只是,在最后,我想说人生困境之于任何人都是一种相对的存在,所以如果能够抱有一种满足感便是对种种困境的一种超越,同时也是一种自我成长。
就像《立春》中的王彩玲,整部影片下来,她是一个如此饱满而丰富的人物,我们庆幸于导演没有让主人公困囿在她的人生遭遇之中而成为一个扁平式人物,我们庆幸自己在她的身上看到了历史的滚滚大潮下,面对人生困境时的勇气和豁达。
我说王彩玲是美丽的,因为在遭遇了这些人生困境之后,她的平和与坦然犹如废墟上生长出来的花朵,如此美丽。
Ⅷ 列举香港的女性主义电影
关锦鹏---
红玫瑰白玫瑰
长恨歌
人在纽约
女人心
许鞍华---
女人四十
客途秋恨
今夜星光灿烂
张艾嘉---
20,30,40
莎莎嘉嘉站起来
徐克---
刀马旦
女人不坏
Ⅸ 女权电影的概念是什么 女性电影和女权电影有什么区别
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女性主义或(女权主义)思想在电影理论及批评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这里的女权主义。主要是指本世纪60年代末欧美兴起的新女权主义。从广义上说,女权主义是一种世界性的思潮运动,其早期斗争主要局限在政治、经济和职业三个方面的平等要求上面。1968年法国5月风暴以后,第四要求,即性别平等要求,成为主要的要求。由此划分了欧美文学批评的两个阶段,即是女性美学阶段和性别美学阶段。前者对妇女著作采取一种“双性同体美学”,实即单性/男性美学的观点,否认女性文学的创造意识和独创性。后者从对本文中妇女形象的分析发展到对本文中的性别表述的分析,从而进入到质疑语言主体和表述本质的后结构主义分析。到80年代末则主要集中于对性别差异的比较研究。1973年,美国学者劳拉•穆尔维提交维斯康辛大学法学系论文《视觉快感和叙事性电影》的论文被认为是女权主义电影理论的重要文献。美国学者安德鲁称赞该文“把精神分析同电影风格学这两个领域清晰有力地联系起来”文中她对好莱坞影片中的男性主义美学的实质做出毫不留情的揭示。1981年,她在美国纽约参加一次电影与心理分析研讨会时提交了一篇题为《视觉快感和叙事性电影的反思》的论文。该文的出发点与叙事性电影批评的发展阶段大体上是一致的:即对性别差异的关注。文中她除了继续坚持原来的观点以外又提出了另外两条思考路线:女性观看者的快感的性质问题以及位于叙事中心的女性角色对认同作用的影响问题。
女性主义电影
从70年代末期至80年代整整十多年间,美国影坛兴起一股女性主义电影风,许多优秀的女演员也在这一段时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如凡妮莎以及珍芳达合演的《茱莉亚》(描写反纳粹女杰的生平故事)、莎莉菲尔德的《心田深处》(描写坚强的农村妇女的故事)、杰西卡兰芝的《弗朗西斯》(描写性格女星对抗好莱坞的悲剧故事)等。形成这一股风潮的原因主要是70年代开始盛行于美国的女性主义思潮以及女性解放运动,另一方面也多亏了这一批优秀的女演员,她们不愿意再以充当银幕花瓶为满足,愿意向复杂而有深度的女性角色挑战,当然,也让我们有幸领教到她们苦心经营的丰硕成果。这一股风潮到90年代便被许多肌肉男星的动作片以及计算机动画的科技奇观所取代,让我们更对那一个时代的美好难以忘怀。
女性电影应该是什么?很难定义,因为现在也还在发展中,如果用狭义的定义就是:女性观点来诠释有关女性的议题的电影。而广义的定义:女性导演所拍摄,不一定是女性议题的电影,或是男导演拍摄,但是探讨女性活动、女性题材的电影。一些导演擅长刻画女性角色、女性情欲,这跟男性所表达情欲上的差别在:探讨的是心灵而不只是动作; 情欲流动的描述而不是摄影机对女性身体的描绘; 身份上的寻找、认同,私密性的家丑、告解、诚实的表露,亲人和好朋友或许会受到侵犯,所以还包含事前、事后的沟通。其它包还性别、同性、异装的议题的作品。当然,女性主义电影还是以女性为其主角,描写这一些女性在父权以及时代的倾轧下奋力求取生存尊严的故事,所描写的女性角色并不是为了对旧时代的贤妻良母歌功颂德,藉以更加巩固父权的教化;反之,它更多描写的是一些桀傲不驯,甚至不见容于当时的「坏女人」,她们特立独行的行径除了勇气可嘉之外,对于性别刻板的颠覆、以及性别压迫的解放更是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