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题材 > 电影凡夫俗子主题曲

电影凡夫俗子主题曲

发布时间:2022-10-31 21:52:52

『壹』 卡农的创作者

卡农(Canon)——复调音乐的一种,原意为“规律”。一个声部的曲调自始至终追逐着另一声部,直到最后……最后的一个小结,最后的一个和弦,它们会融合在一起,永不分离。缠绵极至的音乐,就像两个人生死追随。 卡农是一种曲式的名称,这种曲式的特征是间隔数音节不停重复同一段乐曲。一般的演奏法是以大提琴启奏,三把小提琴间隔八拍先后加入,小提琴全部拉奏完全相同旋律,前后也只有三段不同的旋律,每段更是仅有两小节的旋律供重复拉奏;大提琴的调子从头到尾只有两小节,重复达廿八次之多,可是听者却陶醉在这旋律之中,丝毫不会感到单调。能御简如繁,作者可说已臻化境。作者是德国人 Johann Pachelbel ( ~ 1706),曾是巴哈的老师。不过有人说是当时某位不知名的作曲家,为了售出此曲而冒称是当时享有盛名的帕卡贝尔的作品。 最出名的卡农是十七世纪德国作曲家Johann Pachelbel (帕海贝尔, -1706)的卡农,全名是《Canon and Gigue in D》(D大调卡农)。因为有一部被提名为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电影《凡夫俗子》采用它作为电影配乐,这首曲子便广为人知 这是个德国作曲家,但德国实在很难让他产生如此美丽的灵感。这是作者在意大利威尼斯时写的音乐,用了回旋曲曲式,有无穷动音乐的元素在里面。而这个音乐之所以在所有卡农里面特别有名,因为它带着一丝意大利式的忧伤,甜蜜宁静的忧伤。 卡农并非曲名,而是一种曲式,字面上意思是「轮唱」,简单的讲,就是有数个声部的旋律依次出现,交叉进行,互相模仿,互相追随,给人绵延不断的感觉。 最出名的卡农是十七世纪德国作曲家Johann Pachelbel (帕海贝尔, -1706) 的卡农,全名是"Canon and Gigue in D"。Gigue是吉格舞曲,不知道它跳起来是啥样子,我印象里有人说它是一种Circular Dance。 帕海贝尔擅长演奏风琴,是当时最伟大的风琴作曲家。巴哈的兄长就曾是他的门下学生。 帕海贝尔穷毕生精力所写的教会音乐,在今天已少有人听。人们谈到巴洛克时期著名的作曲家时,他很少被排上名。跟他所写的那些教会音乐堂皇钜作比较,卡农曲长仅五分钟,是微不足道的小品。讽刺的是,使帕海贝尔留名后世的反而是这首卡农。 卡农旋律简单朴实,但具有精密完美的乐曲结构,充份展现对位法的魅力。乐曲中还有一点值得一提,其低音部为只有八个音符组成的同一旋律,同一旋律从头到尾重覆了28次。 我曾经以为:吹(或拉)低音部的乐器手最爽了,不但免背谱,打著瞌睡都可混完这首曲子。其实在铜管四重奏曲子里,对低音伸缩喇叭手而言,那八个音符不仅是对臂力的考验,更须有强壮的肺活量才能吹完全曲。 帕海贝尔的卡农约作於1680年,三百年后,魅力依然不减,成为最受现代人喜爱的器乐小品。 卡农(Canon)——复调音乐的一种,原意为“规律”。一个声部的曲调自始至终追逐着另一声部,直到最后……最后的一个小结,最后的一个和弦,它们会融合在一起,永不分离。缠绵极至的音乐,就像两个人生死追随。 卡农是一种曲式的名称,这种曲式的特征是间隔数音节不停重复同一段乐曲。一般的演奏法是以大提琴启奏,三把小提琴间隔八拍先后加入,小提琴全部拉奏完全相同旋律,前后也只有三段不同的旋律,每段更是仅有两小节的旋律供重复拉奏;大提琴的调子从头到尾只有两小节,重复达廿八次之多,可是听者却陶醉在这旋律之中,丝毫不会感到单调。能御简如繁,作者可说已臻化境。作者是德国人 Johann Pachelbel ( ~ 1706),曾是巴哈的老师。不过有人说是当时某位不知名的作曲家,为了售出此曲而冒称是当时享有盛名的帕卡贝尔的作品。 最出名的卡农是十七世纪德国作曲家Johann Pachelbel (帕海贝尔, -1706)的卡农,全名是《Canon and Gigue in D》(D大调卡农)。因为有一部被提名为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电影《凡夫俗子》采用它作为电影配乐,这首曲子便广为人知 这是个德国作曲家,但德国实在很难让他产生如此美丽的灵感。这是作者在意大利威尼斯时写的音乐,用了回旋曲曲式,有无穷动音乐的元素在里面。而这个音乐之所以在所有卡农里面特别有名,因为它带着一丝意大利式的忧伤,甜蜜宁静的忧伤。 卡农并非曲名,而是一种曲式,字面上意思是「轮唱」,简单的讲,就是有数个声部的旋律依次出现,交叉进行,互相模仿,互相追随,给人绵延不断的感觉。 最出名的卡农是十七世纪德国作曲家Johann Pachelbel (帕海贝尔, -1706) 的卡农,全名是"Canon and Gigue in D"。Gigue是吉格舞曲,不知道它跳起来是啥样子,我印象里有人说它是一种Circular Dance。 帕海贝尔擅长演奏风琴,是当时最伟大的风琴作曲家。巴哈的兄长就曾是他的门下学生。 帕海贝尔穷毕生精力所写的教会音乐,在今天已少有人听。人们谈到巴洛克时期著名的作曲家时,他很少被排上名。跟他所写的那些教会音乐堂皇钜作比较,卡农曲长仅五分钟,是微不足道的小品。讽刺的是,使帕海贝尔留名后世的反而是这首卡农。 卡农旋律简单朴实,但具有精密完美的乐曲结构,充份展现对位法的魅力。乐曲中还有一点值得一提,其低音部为只有八个音符组成的同一旋律,同一旋律从头到尾重覆了28次。 我曾经以为:吹(或拉)低音部的乐器手最爽了,不但免背谱,打著瞌睡都可混完这首曲子。其实在铜管四重奏曲子里,对低音伸缩喇叭手而言,那八个音符不仅是对臂力的考验,更须有强壮的肺活量才能吹完全曲。 帕海贝尔的卡农约作於1680年,三百年后,魅力依然不减,成为最受现代人喜爱的器乐小品。

记得采纳啊

『贰』 卡农是什么意思

网络有:
卡农简介:

卡农Canon——复调音乐的一种,原意为“规律”。一个声部的曲调自始至终追逐着另一声部,直到最后……最后的一个小结,最后的一个和弦,它们会融合在一起,永不分离。缠绵极至的音乐,就像两个人生死追随。

卡农Canon是一种曲式的名称,这种曲式的特征是间隔数音节不停重复同一段乐曲。一般的演奏法是以大提琴启奏,三把小提琴间隔八拍先后加入,小提琴全部拉奏完全相同旋律,前后也只有三段不同的旋律,每段更是仅有两小节的旋律供重复拉奏;大提琴的调子从头到尾只有两小节,重复达廿八次之多,可是听者却陶醉在这旋律之中,丝毫不会感到单调。能御简如繁,作者可说已臻化境。作者是德国人 Johann Pachelbel ( ~ 1706),曾是巴赫的老师。不过有人说是当时某位不知名的作曲家,为了售出此曲而冒称是当时享有盛名的帕卡贝尔的作品。

一种纯以模仿手法构成的复调音乐形式。当先后进入的各个声部自始至终在相同或不同的音高上演奏(唱)一旋律时,即称为卡农。其最先出现的声部称为起句或主句,随后进入的各声部称为应句或答句。

卡农有许多类型,主要有:①正格卡农。主句和答句在方向上、节奏上完全一致,一般根据它们之间的音程距离称呼,如同度卡农、四度卡农、五度卡农等。在正格卡农中,除同度、八度外,其他音程的卡农常用自由模仿,以免形成调性重叠;其中四度、五度卡农除用自由模仿以保持调性统一外,也可采用严格模仿,使答句转入下属调或属调。②变格卡农。答句是主句的变形。若将主句的时值成倍扩大,则成增时卡农,反之,则成减时卡农;若将主句各音作反向的模仿,称为倒影卡农或反向卡农,若将主句各音出现的次序颠倒模仿,称为逆行卡农或蟹行卡农,答句若为主句之逆行并倒影者,称为逆行倒影卡农。此外,还有一些其他形式的卡农,如二重或三重卡农,即同时有两对或三对不同旋律的卡农进行;无终卡农,即卡农的结尾与乐曲开始相衔接而使音乐循环不已者;有终卡农,即答句不再进行模仿,另加结尾部分以构成终止者。

卡农的最早历史,可以追溯至13世纪的民间音乐形式,如狩猎曲、轮唱曲等。轮唱曲是一种小型声乐曲,其形式为各声部以相同间距进入的同度无终卡农,13世纪以后流行于英国。15世纪出现了完整的卡农曲,并为佛兰德乐派的作曲家所喜用。此后,卡农经常作为一种独立的小型乐曲或大型乐曲中的一个段落而被运用。

什么是卡农?

卡农并非曲名,而是一种曲式,字面上意思是「轮唱」,原意为“规律”。指的是复调音乐的一种写作技法。一个声部的曲调自始至终追随着另一声部,数个声部的相同旋律依次出现,交叉进行,互相模仿,互相追逐和缠绕,而声部几乎是单调意义上的重复。直到最后……最后的一个小结,最后的一个和弦,它们会融合在一起,永不分离。缠绵至极的音乐,就像两个人生死追随。用卡农手法写成的乐曲就叫作“卡农曲”。卡农Cannon虽不像浪漫派作品那样高潮起伏、惊心动魄,但在看似反复平常的进行中,却交相共鸣出多种音色效果。平凡的韵律脉动着瞬息万变的生命力,如同天使一般让人迷醉和沉静。我们熟悉的轮唱曲就是卡农曲的一种。卡农出现于十三、十四世纪。后人常采用古代曲调作为卡农主题。如巴赫的《五首卡农变奏曲》。十九世纪的交响曲、奏鸣曲也常用卡农手法,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简单的讲,卡农〈canon〉是一种作曲手法,意思是「同样的旋律间隔两拍或一小节、两小节不等先后演奏」。

“卡农”就是根据严格模仿的原则,用一个或更多的声部相距一定的拍子模仿原有旋律的曲式。至于用什么乐器,几个声部,就要随作曲家的便了,一般来说,2-6个声部就差不多了,要是非有人写个几十个声部也未尝不可,倒是现代音乐里常有的事。卡农是最基本的复调音乐的一种,一般好多作曲家在学复调音乐时都要作一大堆卡农去练习技巧,不过都是练习罢了,编了号算作品的好像不多,而且是什么乐器都有,兴德米特的教程里就有不少,长笛和钢琴的,中提琴和钢琴的……在许多地方都可以听到卡农,不只是帕黑尔贝尔的那首,想必巴赫也有不少的卡农,只是我没听过巴赫的作品,不好去胡说。好多的交响作品里都会有用卡农的技巧作的部分,只是没有单独提出来像帕黑尔贝尔那样单独算作一首作品罢了。顺便提一句,卡农也不是非要把旋律一点不差的模仿下来,可以加快和放慢节奏(这一点在帕黑尔贝尔德猕农中应当能够看到),还可以做倒影处理。

在卡农乐曲中,帕海贝尔的卡农是最著名的一首,简单不过的曲调一再反复,高低声部遵守着严格的对位法则,各自规律地不断往前发展,和谐演奏出曼妙的旋律,最后光辉地结束,听起来却丝毫没有单调之感,令人浮想联翩,回味深远。

关于帕海贝尔(Pachelbel' Johann):

英文姓名:Pachelbel, Johann

生卒年月日:/09/01--1706/03/09

国籍:德国

乐派:巴洛克

【生平简介】

帕海贝尔是德国巴洛克时代后期作曲家兼教堂管风琴师,当时他是相当激进的作曲家,在世所写的管风琴和键盘音乐是他主要受到肯定的创作领域,在新教宗教音乐创作方面,他的地位也相当高,可惜他的作品多都未能获得妥善保存,更有部份依然淹没在德国各地图书馆内。

帕海贝尔从小就展露对于知识追求的兴趣,尤其是音乐。他在圣罗伦兹(St. Lorenz)高等学校就读同时,也追随许温默(Heinrich Schwemmer)和魏克(Wecker)两人学习作曲和器乐演奏的技巧。1669年六月二十九日,帕海贝尔进入阿尔道夫学校(Altdorf),并在圣罗伦兹教堂内担任管风琴师。一年后,帕海贝尔因为经济状况被迫辍学,终止了他的大学教育。然而在隔年春天他因为在学术知识上展露的天分,而被选入另一所学院接受学者训练,而且因为他在音乐上别有专精,学校更特许他在校外另外跟从普伦次(Kaspar Prentz)学习作曲。在普伦次的影响下,帕海贝尔逐渐将自己原有的北德风格转向意大利风格。

由于帕海贝尔本人所信奉的是当时德国的新兴路德教派,所以他追随老师普伦次在1673年前往维也纳,成为圣史提芬教堂的管风琴师。在维也纳这座天主教城市中,帕海贝尔接触到南德和意大利等地的天主教作曲家所写的宗教音乐,之后他进了艾森纳赫(Eisenach)担任宫廷管风琴师,这是艾萨克逊-艾森纳赫公爵,即约翰.乔治王子的辖地。五年后因为王子的哥哥过世,宫廷守丧,乐师都被裁撤,帕海贝尔于是在1678年5月18日离开艾森纳赫。这之后帕海贝尔来到艾尔福特(Erfurt)的普雷迪格教堂(Predigerkirche)。这个教堂对管风琴师的要求很严格,除了要伴奏新教派门徒演唱圣歌,并要提供圣歌的前奏曲,风琴师不能乱弹即兴,但每年都要将弹奏管风琴的心得和尽展发挥在一场精致的演奏会上,以显示不是尸位素餐之徒。因此,帕海贝尔的管风琴技术得以发挥,并发表不少重要的管风琴作品,奠立了他巴洛克后期管风琴名家的声望。

1681年,帕海贝尔二十八岁时娶芭芭拉盖布勒(Barbara Gabler)为妻,两年后芭芭拉难产过世。隔年他再娶茱笛丝卓默(Judith Drommer),这一次婚姻为他带来七名子女。艾森纳赫就是巴哈的故乡,所以帕海贝尔与巴哈的父亲也熟识,他还当了巴哈姐姐的教父,也负责教导巴哈的哥哥音乐。巴哈父亲过世之后,教育巴哈音乐的责任乃落在这位长兄的身上,所以我们可以说帕海贝尔就是巴哈的师祖。

离开了艾尔特,帕海贝尔来到伍腾堡(Wurttemberg)宫廷,伍腾堡位于斯图嘉特,这是玛德莲娜女爵的辖地(Duchess Magdalena Sibylla),这个地方给他很多专业上的自由度,可惜好景不常1692年秋,因为法国大军入侵,他被迫返回出生地纽伦堡,最后辗转到了戈塔(Gotha)。碰巧出生地纽伦堡的圣塞巴德(St. Sebald)教堂的原任风琴师,也就是帕海贝尔的老师魏克过世,让他得以顺利接任老师之职位。他就在这里一直待到他过世。在纽伦堡的五年间,巴海贝尔写下了感恩赞歌(Magnificat)等重要的宗教合唱曲和管风琴赋格,被视为他晚年的代表作。

帕海贝尔的卡农全名是《Canon and Gigue in D》(D大调卡农)。因为有一部被提名为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电影《凡夫俗子》采用它作为电影配乐,这首曲子便广为人知,《我的野蛮女友》同样也在场景中运用了这首作品。

帕海贝尔的卡农约作于1680年,三百年后,魅力依然不减,成为最受现代人喜爱的器乐小品。

Canon的版本

最原始的当然是四重奏Pachelbel先生的Canon in D major

1966年 维也纳音乐节又演奏了大指挥家卡拉扬先生的Canon版本,有一点点的是加了一把小提琴。

1985年 George Winston的December问世,带来了他独自改变的钢琴版本。
(Variations on the Kanon by Pachelbel)

1987年 出了个吉他天皇Nicolas Angeles演绎的现代版本。(Canon (Guitar by Nicolas Angelis))

1992年 大竖琴家Mask和长笛演奏家共同在英国皇家音乐学院的周年式上演奏了极其优雅的 Canon in D 。

1995年 日本明星深田恭子,在自己的专辑中也亲自演绎了亲手改变的Canon。

1997年 全智贤出了张专辑叫 Pure apple ,第六首便是全智贤亲自演绎的 Canon Flying In The Sky

卡农--另类版本

canon-guitar(Flamenco 佛拉门戈版)

『叁』 有哪些欧美黑白电影的主题曲值得推荐

最为人称道的就是歌舞片童星秀兰邓波儿Shirley Temple。她在电影中唱歌跳舞的画面,曾经在20世纪三十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温暖治愈了美国人。然而秀兰邓波儿也有好多电影是彩色片,黑白片中有歌舞场面的,应该是1935年的《小上校》。在电影里,她演唱了一首插曲,叫Love's Young Dream。

『肆』 电影《英雄无胆 》里的插曲是

【单曲歌手】:
郑进一
【歌曲名称】:
凡夫俗子
【歌词】:
凡夫俗子亦当如此
酒狂人吵闹
贪嗔痴爱唱逍遥
我不放
管他几世浮屠
颠颠倒倒
终究不过一场说笑
孤舟停泊某月下人家
风打灯笼摇
哪桌讲着
江湖的传闻
酒客总当真
浮沉乱世本无根
但因酒剑随身而乐一生
情字嘛,说来难
也不敢坦诚
五更凋落半抹灯花
尘埃中烧掉
何谓悲欢大不了
那些刀光剑影撩起钱塘狂潮
我抓把三弦唱歌谣
残月垂来千古一城
酒足人吵闹
说谁痛饮唱逍遥
却不放
凡眼醉释浮屠
颠颠倒倒
贪婪红尘不忘今朝
斜雨竹林沿路下着
栓马添草料
你说雨声就似你心跳
它陪我到老
推窗众人望重楼
原来灯火中看会更通透
一刻间,只想默默
牵着你的手
五更凋落半抹灯花
尘埃中烧掉
何谓悲欢大不了
那些刀光剑影撩起钱塘狂潮
我抓把三弦唱歌谣
凡夫俗子亦当如此
酒狂人吵闹
贪嗔痴爱唱逍遥
我不放
管他几世浮屠
颠颠倒倒
终究不过一场说笑

『伍』 问一下“卡农”谁是作曲还有最先用什么就是成名的用的乐器是什么

卡农的作者是pachelbel johann(帕赫布尔)德国著名作曲家,是巴赫的老师。

『陆』 《卡农》小提琴曲作者是谁

最出名的卡农是十七世纪德国作曲家Johann Pachelbel (帕海贝尔, -1706)的卡农,全名是《Canon and Gigue in D》(D大调卡农)。因为有一部被提名为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电影《凡夫俗子》采用它作为电影配乐,这首曲子便广为人知,《我的野蛮女友》同样也在场景中运用了这首作品。这是个德国作曲家,但德国实在很难让他产生如此美丽的灵感。这是作者在意大利威尼斯时写的音乐,用了回旋曲曲式,有无穷动音乐的元素在里面。而这个音乐之所以在所有卡侬里面特别有名,因为它带着一丝意大利式的忧伤,甜蜜宁静的忧伤。
从来没有哪一首音乐能象卡农,准确地说,是帕赫贝尔的卡农(Pachelbel's Canon),让我如此疯狂地迷恋,伴随我生命过程中的所有快乐与忧伤。

有个同样热爱卡农的国外朋友,在他专门为这首音乐制作的网站上写道:“它能让我感受到一种穿透脊骨的颤抖,直达灵魂”--对我来说,每次聆听卡农,感受是同样地刻骨铭心,尽管我已经听了它不下数千遍,尽管我有近40个不同的演奏版本;而每次我都会按照不同版本,一遍又一遍地听,让自己沉醉,然后莫名感伤,接着沉默,思绪开始发呆,沉溺在感动之中。

我曾经说,我将遇见我的死,为200年前的音乐泪流满面,因为聆听卡农;当年年轻的帕赫贝尔,忍受着爱妻孩子死于鼠疫的巨大痛苦,创作出一组不朽的音乐,以纪念往逝的死者,其中的一首变奏曲,就是后人所称呼的D大调卡农(Canon in D Major)。准确地说,作为一种曲式名称,卡农并非特指一首曲子,其原意为“规则”,“同一旋律以同度或五度等不同的高度在各声部先后出现,造成此起彼落连续不断的模仿;一个声部的曲调自始至终追逐着另一声部,直到最后…最后的一个小结,最后的一个和弦,它们会融合在一起,永不分离”,一如人世间至死不渝的爱情,相爱的两人生死相随,缠绵至极。

在帕赫贝尔的卡农诞生后约三百年,好莱坞将其改编成电影《凡夫俗子》的配乐,首次进入流行文化和大众视野,至今魅力不减,成为最受现代人喜爱的器乐作品,却也因此被美国作家保罗�6�1福塞尔在其名作《恶俗》中列为恶俗音乐。尽管如此,人们丝毫不减对卡农的热爱,在生命的某个幸福或不幸福时刻,仔细聆听卡农,体会其中包含的无穷音乐元素,一种淡淡的忧伤油然而生,却又携带着一丝甜蜜和安静。《诗经》里说,执子之手,与子携老,此般安宁的追求,地老天荒的爱情,又何尝不是卡农所要表达的呢?
第一次聆听《卡农》,我就深深地爱上了它…重回工厂,伴随着柔美的旋律,重温帕海贝尔、乔治·温斯顿、我的野蛮女友…

『柒』 求跟 卡农 钢琴曲有关的所有的电影名字 包括带卡农插曲的 谢谢了

电影《凡夫俗子》采用乔治·温斯顿改编的版本作为配乐 韩国电影《我的野蛮女友》中采用了乔治·温斯顿的音乐专辑《December》中的《帕赫贝尔的卡农变奏曲》。 韩国电影《假如爱有天意》也采用此曲作为其中一首插曲。 韩剧《魔女幼熙》中插曲《爱向着我来的那天》 此曲还作为代表人类文明的成就之一,被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通过人造卫星送入太空。 动画新世纪福音战士的剧场版,亦用上此曲的弦乐版作为配乐。 动画Kanon京都版的第1话与14话亦有使用此曲,在相泽佑一与 佐佑理一同在餐厅里时,出现卡农的旋律,并用此曲解释标题预示作品人物的生活像卡农一样在重复中得到充实。 港片《十分爱》爱情文艺片里,高潮部分也采用到了canon曲子。 美国热播的电视剧《KYLE XY》(天赐)也用此曲作为插曲。 港台偶像剧《海豚湾恋人》中插曲 1997年大陆剧《千秋家国梦》最后一集运用词曲为背景音乐 2004年港片《恋情告急》片尾 有一小段钢琴合奏 2004年韩剧《皇太子的初恋》多次运用词曲为铃声 2004年香港电影《恋情告急》结尾处弹奏的钢琴曲 2005年出品的台湾偶像剧《王子变青蛙》,在一个婚礼片段里,用到了卡农 2006年韩剧《宫》第一集中,有一段钢琴独奏卡农 2006年《舞出我人生》男主角Tyler第一次到马里兰艺术学校的时候一对黑人小提琴二重奏《卡农》。 2007年神奇四侠2结婚那段,24分50秒左右出现卡农 2007年日剧《花样男子2》中花泽类(小栗旬)有小提琴独奏 2008年日本影片《我与狗狗十个约定》男主人公用吉他弹奏过。 2008年台湾偶像剧《命中注定我爱你》中插曲 2008年台湾的组合飞轮海也在歌曲《心里有数》添加了卡农的旋律 动画片《金色琴弦》第10集日野香穗子演奏曲目(小提琴版) 2009年美国电影《假结婚》中玛格丽特与安德鲁结婚现场,〈卡农〉作为背景音乐出现 胡清蓝《两个世界》歌曲中用了卡农做音乐背景 品冠《无可救药》歌曲中用了卡农做音乐背景 shine《祖与占》歌曲中用了卡农做音乐背景 伊稀《翅膀》歌曲中用了卡农做音乐背景 丸子《爱你卡农》歌曲中用了卡农做音乐背景 Sweetbox《life is cool》歌曲中用了卡农做音乐背景 金娃娃《牛奶布丁》歌曲中用了卡农做音乐背景 加藤ミリヤ2007年单曲love is...中用了卡农做音乐背景 2009年11月04日游助《いちょう 》歌曲中用了卡农做音乐 2010年周杰伦导演的偶像剧《熊猫人》中男三号帅安格演奏了《卡农》。 谭维维《如果有来生》歌曲中用了卡农做音乐背景 《绿光森林》中的演奏曲 泰国潘婷励志广告中聋女孩最后参加比赛的音乐,不过使用小提琴演奏的,十分震撼 2010年6月13日上映的电影《活该你单身》中最后结婚的时候背景音乐就是卡农 Westlife的主唱Shane献给妻子的歌曲《Beautiful In White》中用了卡农做音乐背景 2010年12月新番《只有神知道的世界》第四集18分13秒的时候 桂马说要救空的时候 BGM是卡农变奏 2011年1月广东卫视新番电视剧《爱情公寓2》第一集30分35秒的时候曾小贤想象中张伟的婚礼中的背景音乐是卡农变奏曲 2011年2月新番《回家的诱惑》第三集10分46秒的时候背景音乐是卡农变奏曲 2011年2月22日上映的电影《芳香之城传奇》23分36秒弹奏的双人钢琴曲卡农 2011年5月14日在日本上映的讲述漫画家与猫的感人故事的漫画改编电影《キミとボク(你和我)》讲卡农作为贯穿全剧的主题曲,感人至深 2011年《新还珠格格》多次用卡农作为背景音乐 广告阿芙精油的背景音乐用到卡农 《逆时恒美》微电影中有用卡农作背景音乐 2011年上映的电影《东成西就2011》中,有一段背景音乐用到了卡农 2012动漫《男子高中生的日常》第五集13分50秒的背景音乐,卡农口哨版 哎哟~以上内容摘自网络,谢谢观赏。 亲,要采纳,我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就算没有苦劳,也有疲劳啊~~

『捌』 求《挥着翅膀的女孩》电影,不是歌曲,会给很多财富值

卡农Canon——复调音乐的一种,原意为“规律”。一个声部的曲调自始至终追逐着另一声部,直到最后……最后的一个小结,最后的一个和弦,它们会融合在一起,永不分离。缠绵极至的音乐,就像两个人生死追随。
卡农Canon是一种曲式的名称,这种曲式的特征是间隔数音节不停重复同一段乐曲。一般的演奏法是以大提琴启奏,三把小提琴间隔八拍先后加入,小提琴全部拉奏完全相同旋律,前后也只有三段不同的旋律,每段更是仅有两小节的旋律供重复拉奏;大提琴的调子从头到尾只有两小节,重复达廿八次之多,可是听者却陶醉在这旋律之中,丝毫不会感到单调。能御简如繁,作者可说已臻化境。作者是德国人 Johann Pachelbel ( ~ 1706),曾是巴哈的老师。不过有人说是当时某位不知名的作曲家,为了售出此曲而冒称是当时享有盛名的帕卡贝尔的作品。
最出名的卡农是十七世纪德国作曲家Johann Pachelbel (帕海贝尔, -1706)的卡农,全名是《Canon and Gigue in D》(D大调卡农)。因为有一部被提名为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电影《凡夫俗子》采用它作为电影配乐,这首曲子便广为人知,《我的野蛮女友》同样也在场景中运用了这首作品。
这是个德国作曲家,但德国实在很难让他产生如此美丽的灵感。这是作者在意大利威尼斯时写的音乐,用了回旋曲曲式,有无穷动音乐的元素在里面。而这个音乐之所以在所有卡侬里面特别有名,因为它带着一丝意大利式的忧伤,甜蜜宁静的忧伤。
卡农是什么?
卡农 最受全世界乐迷喜爱的古典曲目
“卡农(Canon)”这个词原意是指教规、宗教法规、规则或者经典之意,在音乐上是指复调音乐的一种写作技法:各个声部有规则地互相模仿,也就是后面的声部按一定的时间距离依次模仿前一声部的旋律。用卡农手法写成的乐曲叫做“卡农曲”。我们经常听到的轮唱曲就是卡农曲的一种。
《卡农》是现今为止最受全世界人们喜爱的古典音乐作品,被改编成现代乐曲后,曾称霸美国公告牌流行音乐排行榜长达百周以上。据吉尼斯世界纪录统计,到目前为止世界上重新演绎并出版的《卡农》版本达2000余种!而实际上,《卡农》仅仅是一首全长仅5分钟左右的音乐小品,但它却带来了327年的奇迹,而且还会经久弥新。
《卡农》最原始的版本今天已无缘听到,但后世名家的不断演绎却不时推出《卡农》的绝美乐章。
许多交响作品里都会用《卡农》的技巧部分,比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巴赫的《五首卡农变奏曲》等。1966年的维也纳音乐节上,大指挥家卡拉扬带来的《卡农》版本加入了一把小提琴。1985年,钢琴名家George Winston的《December》问世,带来了他独自改编的钢琴版本《Variations on the Kanon by Pachelbel》,使得钢琴演奏《卡农》的浪漫风广为流行。 1987年,吉他天皇Nicolas Angeles演绎的现代版本轰动一时。1992年,大竖琴家Mask和长笛演奏家共同在英国皇家音乐学院的周年仪式会上演奏了极其优雅的《卡农》新版,甚受推崇。 1995年,日本明星深田恭子在自己的专辑中也亲自演绎了亲手改编的《卡农》。1997年,全智贤推出的专辑《Pure apple》中,第6首便是她亲自演绎的《Canon Flying In The Sky》(容祖儿将之演绎成中文歌曲《挥着翅膀的女孩》)。其他还有童声版、饶舌版、佛拉门戈版、爵士版等各种《卡农》。无论忧伤还是快乐,总有适合各种情绪的《卡农》版本能满足双耳与心灵的需要。
但在历史上所有的卡农曲当中,帕海贝尔《卡农》最为著名,一般人说起《卡农》都是指这首。这首曲,一般的演奏法是以大提琴启奏,三把小提琴间隔八拍先后加入,小提琴全部拉奏完全相同旋律,前后也只有三段不同的旋律,每段更是仅有两个小节的旋律供重复拉奏;大提琴的调子从头到尾只有两个小节,重复达二十八次之多,可是听者却陶醉在这旋律之中,丝毫不会感到单调。能御简如繁,作者可以说已臻化境。
帕海贝尔是谁?
巴赫的老师-----帕海贝尔
“一位非常有天分和多才多艺的德国巴洛克时期的作曲家,他的教堂礼拜音乐和键盘音乐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作曲家,包括他自己的孩子。”
听到这样的评述,熟悉古典音乐的人一定会断定这说的就是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然而,这话所指的却是比巴赫早30年出生的约翰.帕海贝尔。
约翰.帕海贝尔(?1706),是巴洛克时期相当重要的作曲家,他的音乐深深影响了音乐之父巴赫。他出生于德国的纽伦堡,早年随施韦默尔学习音乐,但因支付不起学费,次年转学。1673年至维也纳。1677年至爱森纳赫,担任了一年的宫廷管风琴师。爱森纳赫也是德国音乐的故乡,巴赫在这里诞生,在巴赫双亲去世后帕海贝尔成为巴赫兄弟的监护人和老师。
帕海贝尔《卡农》创作于他27岁时,当时他正与芭芭拉?盖布勒热恋,因此据推测《卡农》很可能是爱情促成的音乐灵感。1681年,他娶芭芭拉为妻,但两年后芭芭拉难产过世。隔年后再婚,这次婚姻为他带来了7个子女。帕海贝尔的子女中,有两个儿子都是成功的作曲家。
帕海贝尔《卡农》是一首精美的古典音乐小品,全长5分钟左右,与其他很多旋律复杂、篇幅冗长或者内涵深奥的古典名曲相比,它因简单明朗轻快悦耳的旋律而普遍被应用,更是乐迷票选最喜爱的古典入门曲目。
帕海贝尔被保留下来的室内乐为数不多------所以他也许对那个领域并未专注太多。19世纪20年代的一位专家发现并出版了帕海贝尔的伴有通奏低音的D大调三小提琴卡农与吉格,给帕海贝尔的作品添上了色彩的一笔,使他更为公众所知,而“卡农”也随即成为古典发烧音乐行列中的最热主题。
卡农与我们的生活
《卡农》离我们这么近
几乎对每个人而言,《卡农》都不陌生,只是在心醉情迷的刹那,听者往往忽略了这首抒情诗一般的音乐小品的曲名而已。 看过电影《我的野蛮女友》的人应该都会记得,影片中美丽而率性的女主角,大方的要求男主角在上课中途闯入,手捧玫瑰花向她示爱,而那首她在舞台上弹奏的钢琴曲,就是帕海贝尔的《卡农》。容祖儿的中文歌曲《挥着翅膀的女孩》也借鉴了《卡农》。这是一首让人兴奋不已的曲子,一时间,几乎所有品牌的手机上都安排了这个铃声,网上提供下载的也比比皆是。
其实早在 1980 年,好莱坞导演执导的电影《凡夫俗子》里,就曾用《卡农》作为配乐,该片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这首曲子也首次进入流行文化和大众视野,至今魅力不减,成为最受现代人喜爱的器乐作品,不过树大招风,它却也因此被美国作家保罗?福塞尔在其名作《恶俗》中列为恶俗音乐。
广告、手机铃声、婚庆音乐……处处皆回响着《卡农》熟悉动人、百听不厌的旋律。如果帕海贝尔还在世的话,可能是全世界版税收入最高的音乐家。
《卡农》之经典演绎
那页厚厚的音乐史
有很多“卡农迷”都以收藏不同的《卡农》版本为乐事和骄傲,不少人收藏的《卡农》版本多达数百个,他们还创建了多个卡农QQ群、卡农论坛用作彼此交流和交换版本。《卡农》已经不是一首简单的乐曲了,它成为了“卡农迷”们情感的载体,生活的一部分,因此这5分钟的小曲不但遨游了327年的时间长河,也举重若轻地跨越了古典与流行的界限,在人类情感的悸动中走向不朽。
近期BMG公司推出的《最好的帕海贝尔卡农》专辑,用15种版本重新演绎《卡农》,可以被视为《卡农》大汇合,各种风格的演绎都在这里绽放,每一首都各具独特韵味。15个世界顶尖乐手和乐团用管弦乐、钢琴、长笛、吉他、美声、电子、东方乐器等15种方式,对这5分钟的旋律进行了令人惊叹的不凡演绎。其实,多达2000多种的演奏版本,已经让《卡农》成为了一部拥有300多年历史的音乐巨著的集结者。

审美的螺旋。帕赫贝尔D大调卡农
基诺 发表于 2005-12-15 0:49:00
卡农的影响
美国作家保罗.福塞尔的著名作品《恶俗》把这部作品列入了恶俗音乐的行列,如果现在我在这里讨论它,想必至少说明了我的音乐鉴赏能力也是很平庸得近乎与俗了。
但我仍想说一下,或许这是候鸟症侯病在这季节转变之时在我身上的表现之一——想切切实实将心情寄托到某样东西上呢。
帕赫贝尔卡农似乎是从被选入由罗伯特.雷德福主演的电影《凡夫俗子》的配乐开始,始为大众惊艳,由古典落入通俗,然后各种版本相继出现,有以Sanctus《圣哉经》形式吟诵的卡农,也有被英美摇滚乐团以金属形式唱出的Glay,更被许多电影争相引用。如著名的《福音EVA》里真治的提琴独奏和EVA残破的沉思两段,深田恭子在自己的专辑中也亲自演绎了亲手改变的Canon。还有电影如《如果爱有天意》等等等等等.........一部《我的野蛮女友》使得帕赫贝尔的卡农开始让人疯狂,于是玫瑰,全智贤MM和戴鸭舌帽的傻小子和着乔治·温斯顿的《卡农变奏曲》让人三月不知肉味,各种版本的下载和评论在网上如雨后春笋。
何谓卡农
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canon呢,作为一种巴诺克式的古典曲格,出现于13、14世纪,是复调音乐的一种。原意为“规律”,“宗教法规”或者“经典”之意,在音乐上是指复调音乐的一种写作技法。它的特点是:各个声部有规则地互相模仿。也就是后面的声部按一定的时间距离依次模仿前一声部的旋律,先后进入的各个声部自始至终在相同或不同的音高上演奏(唱)同一旋律时,用卡农手法写成的乐曲叫做“卡农曲”。我们平时经常听到的轮唱曲就是卡农曲的一种(比如黄河大合唱,一及起它同主题的多声部重唱)。其主要类型有:1正格卡农,2变格卡农,3二重或多重卡农、4无终卡农、有终卡农等其他形式。著名的(我个人愿意给它加上“伟大”的)帕赫贝尔D大调卡农当属于正格卡农和二重卡农两种形式。
卡农的作者
约翰·帕赫贝尔(Pachelbel, Johann, 又译作巴海贝尔,巴切贝尔,巴黑倍尔,伯奇贝尔,帕奇贝尔,帕海贝尔等等)德国巴洛克古典时代的伟大的管风琴家,宫庭作曲家,宗教音乐作曲家。年9月1日出生于德国的纽伦堡,1669年进入阿尔特多夫的一所学校接受音乐教育,1673年至维也纳,成为圣斯蒂芬大教堂管风琴师克尔的学生和助手。1677年至德国音乐的故乡爱森纳赫,担任了一年的宫廷管风琴师。8年之后,J.S.巴赫 在这里诞生。1678年至爱尔福特担任管风琴师,1683年,他的第一位妻子和儿子不幸死于瘟疫,次年再婚。1690年之后在斯图加特和哥达担任管风琴师。1695年回到家乡纽伦堡,担任圣泽巴尔德教堂的管风琴师,自此一直到1706年3月3日逝世。帕赫尔贝尔是巴赫之前伟大的管风琴家之一,也是中德学派的代表人物。由于求学自赖因肯和布克斯特胡德等北德大师,又钻研过弗雷斯科巴尔迪的管风琴曲集。他的圣咏众赞歌集南北之大成,寓宗教于抒情之中,自成一体,对JS.巴赫有着深远的影响,(如如巴赫的《五首卡农变奏曲》)另外其作品有简朴的对位风格,同时显示出他对意大利曲式的精通。他最重要的作品是风琴曲,特别是他的圣咏前奏曲。他的作品,以对圣咏旋律的高度装饰见长。代表作除 Pachelbel卡农外还有名为[阿波尼六声音阶之六组变奏曲]
卡农的演奏
帕赫贝尔卡农全称为《D大调三把小提琴和巴松管的卡农和吉格》,约作于1680-1690年,是其在意大利的威尼斯因怀恋家庭的温馨而作的即兴家庭小品,用了回旋曲曲式,有无穷动音乐的元素在里面。而这个音乐之所以在所有卡侬里面特别有名,也是它带着一丝意大利式的忧伤,甜蜜宁静的忧伤。其正统演奏方式是以三部提琴配通奏低音乐器演奏,即大提琴启奏,三把小提琴间隔八拍先后加入,小提琴全部拉奏完全相同旋律,前后也只有三段不同的旋律,每段更是仅有两小节的旋律供重复拉奏;大提琴的调子从头到尾只有两小节,重复达廿八次,颇有贵族小型家庭沙龙的优雅和精妙。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日本动漫经典《新福音战士EVA》,其中锭真治拉低音提琴的一段,古色古香,原汁原味儿,零和乐团三人组的小提琴随后加入,配和默契,充分调起了我们的情绪,由此看见日本人对艺术的严谨和细致。
帕赫贝尔卡农美到骨子里的艺术价值
卡农,特别是帕赫贝尔卡农的“顽固音型主题”长达二十八次,八分钟加长版更是达到了空前的四十六次,主句和答句丝丝入扣,严密细致,可听者却陶醉在这旋律之中,丝毫不会感到烦腻。如此御简如繁,可见此曲的艺术价值。同时,此曲注重对位、编排,如同自然、数学公式般以演绎的方式,纺织永无止境的理性之路,给人以宁静、平和和鼓舞,被称为“人类理性在音乐上的代表作”。在编曲形式上,主句和答句相互攀援而上,交替轮错,暗合人体遗传物质DNA双螺旋结构,如无尽的阶梯,通向感性美的殿堂,而这一美的骨子里的古典音乐形式,适合不同层面爱好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环境下以不同形式聆听。忧郁的,你可欣赏长笛版的;平和的,你可欣赏竖琴版的;浪漫的,有乔治·温斯顿的钢琴;轻快的有尼科拉斯的吉它;自然的,我们可以坐在家里听海洋混音版的卡农;狂野的,有金属卡农让你嘶吼;古典的,不妨在家庭聚会上听卡农的原汁原味;通俗的,你可以将卡农痛快的唱出来;宏大的,维也纳音乐节又演奏了大指挥家卡拉扬先生的Canon版本;幽微的,全智贤MM可一随手一曲就能俘虏人心。喜欢Cannon的人知道,现在网络上有上百种卡农的版本,包含有各种乐器演奏的版本和各种曲风。我在博客里放的是古典版本,分别以中音提琴、小提琴演奏。同一首曲子在不同的乐器演奏起来却有不同的韵味,这体现了卡农严格的曲风中蕴含的随意性,我想这也是Canon这首曲子的魅力所在。
帕海贝尔的这首卡农由于太过著名,以代表人类文明的标志,被美国宇航署通过卫星送入太空,同时上太空的音乐还包括贝多芬、德彪西、莫扎特的作品。
其它卡农
除伟大的 帕赫贝尔卡农以外,还有形形色色的卡农,起中不乏名家,如:巴赫写过一首古钢琴变奏曲,叫做《戈尔德堡变奏曲》,包含一首咏叹调和三十个变奏,其中第3,6,9,12,15,18,21,24和27变奏都是卡农,除了第3变奏是同度卡农外,其余八个变奏,依次把旋律移高或移低2度到9度进行模仿。比才作曲的《阿莱城姑娘》第二组曲中的《洛朗多尔舞曲》第一部分,构成了两声部的八度卡农,旋律先由双簧管、单簧管和小提琴齐奏,两拍以后,大管、圆号、中提琴和大提琴把旋律移低八度进行模仿。近代歌剧中的重唱曲和合唱曲,也常采用卡农的形式。如贝多芬的歌剧《费台里奥》第一幕中的四重唱,就是一首四部卡农。在柴可夫斯基的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第二幕第二景中,一对朋友连斯基和奥涅金变成了仇人,他们在决斗之前,也唱了一首卡农。在古典音乐常识中,卡农和赋格一样是一种复调形式。
帕赫贝尔卡农的恶俗意味
我承认我爱上卡农的动机很俗,既不是帕赫贝尔的原作,也不是卡拉扬的交响,全是初中迷上了哪位著名的长笛美女赖英里同志------在她的《今天,等一下》的专辑里,就有《雨和泪》这首帕赫贝尔卡农的改编曲,那时正是我欲加冠,佳人好逑的年龄,自然死去活来,后来在新华书店的CD台上才明白,心动并不是只为了青春发育的风雪幻想。只是一直不明白为什么保罗.福塞尔一口咬定帕赫贝尔卡农是恶俗。直到前几个月,看《汉武大帝》时,又在他老人家的宫廷宴会上听到了这熟悉的乐声,一分多钟内,看着浓妆艳抹的汉宫仕女们翩翩起舞,我心内烦闷欲死,不由得从内心服了保罗.福塞尔的论断。
总之,卡农可雅可俗,要怎么着,全看听者的你们了。但不管雅也好俗也好,我们都将迷失在螺旋的阶梯上,拥抱那渗入骨子中的美。

--------------------------------------------------------------------------------------------------------------------------------------------------------------------
部分由卡农改编的曲子:
钢琴名家George Winston的《December》中的《Variations on the Kanon by Pachelbel》
我的野蛮女友中的插曲
EVA-came sweet death
Canon Flying In The Sky(容祖儿将之演绎成中文歌曲《挥着翅膀的女孩》)
sweetbox-Life Is Cool
胡清蓝 - 两个世界
--------------------------------------------------------------------------------------------------------------------------------------------------------------------
作品里用到《卡农》技巧的曲子
贝多芬-《命运交响曲》
巴赫-《五首卡农变奏曲》

阅读全文

与电影凡夫俗子主题曲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孩子的世界电影剧情介绍 浏览:465
怎么把电影制作成短视频 浏览:865
还有没有最新的电影 浏览:327
基微电影在线观看 浏览:874
有哪些动漫电影值得看 浏览:592
药物昏睡电影在线观看 浏览:863
网络电影分账是多长时间的 浏览:632
四平青年免费播放的电影 浏览:707
军火贩电影迅雷hd 浏览:807
魔兽世界电影界面如何切回来 浏览:898
最新hifi电影播放器排行 浏览:156
百度网盘电影在线资源网站 浏览:632
一头牛劈两半是什么电影 浏览:928
韩国理论草民电影天堂网 浏览:675
怎么在微商买电影票 浏览:896
电影你好李焕英剧情分析 浏览:770
宋小宝最新小品电影 浏览:836
五元一部小电影 浏览:471
你好李换应电影完整版 浏览:427
老电影海霞主题歌 浏览: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