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美国电影魔术师剧情分析
木匠之子爱德华茵不来梅茨(爱德华·诺顿饰)从小接触魔 术,并与特辛公爵小姐相爱,但由于身份悬殊,他们的爱情被迫结束,爱德华周游世界,学习魔术,十五年后成为一名知名魔术师,并改名埃森汉,重回维也纳。在一次表演上重遇特辛公爵小姐,发现彼此一直没有忘记多年前的感情。
特辛公爵小姐即将与王储订婚,而王储实际上是想利用这段婚姻来篡位。特辛公爵小姐不想成为政治上的牺牲品,她想与埃森汉厮守终身。但是王储不同意,谋杀了她。维也纳的探长虽然怀疑是王储谋杀了特辛公爵小姐,但是碍于势力压迫,只能敷衍破案了事。
探长也开始怀疑是王储谋杀了特辛公爵小姐,并开始认真取证,终于找到了足够的证据,于是向国王禀报了自己的发现,并举报了王储篡位的阴谋。在逮捕王储中,王储饮弹自杀。
案件似乎结束了,然而另一个可能却出现在探长头脑中:原来幕后的主使正是埃森汉,所有的这一切都是他的一场表演,表演的真正目的就是想与特辛公爵小姐终身厮守 。
《魔术师》是一部由尼尔·博格执导的魔术题材类电影。爱德华·诺顿、杰西卡·贝尔、保罗·吉亚玛提和卢夫斯·塞维尔等联袂出演。电影于2006年在美国上映 。
电影主要讲述了大魔术师茵不来梅茨与贵族小姐苏菲之间的爱情与时局下有关阴谋的独特故事,其间穿插着各式带有奇幻色彩的魔术表演。
2. 魔术系列电影:《惊天魔盗团》剧情烧脑到不行,有怎样的评价
《惊天魔盗团》第一部埋下了很多伏笔,在第二部被一一的揭开。单纯从两部电影来看,1要优于2。总体来看,《惊天魔盗团》是一部非常优秀的烧脑悬疑类电影,既有很多魔术手法,也有很多特技元素的加入,剧情的烧脑程度也是可圈可点。
我倒不是很期待是否有3,我是一个不怎么看续集的人,按照故事的完整性来说,到第二部,应当就是完结了!
3. 如何解析电影《致命魔术》
《致命魔术》这部影片既具备了商业电影的诸多特质,也是一部引人深思的影像作品,它向观众展现的种种视觉奇观、曲折离奇的情节设置,突转性的结尾,使观众在观影的整个过程中,都保持着旺盛的观看热情。
此外,该片也是现代社会个体生存境遇的一种隐喻。观众看到的是对成功嫉妒执迷至扭曲的个体,人与人之间绝对的矛盾和对立,机械或曰现代科技下人的主体性的丧失等。
基本信息
《致命魔术》是由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克里斯蒂安·贝尔、休·杰克曼、迈克尔·凯恩、斯嘉丽·约翰逊、丽贝卡·豪尔等主演的悬疑惊悚片。该片于2006年10月20日上映。
影片讲述的是在魔术产生盛行的维多利亚时期,出现了两位极有天赋的年轻魔术师、两个好朋友,罗伯特·安吉尔和阿尔弗雷德·伯登。两个人因为互相嫉妒猜疑,而成了势不两立的对手,他们用各种方法来证明自己是那个时代首席魔术师的故事。
4. 致命魔术解析
纠结于本体与复制体,也许一开始就错了。换个角度想,他们之间也许并不是复制的关系,而是分裂的关系。举一个双胞胎的例子,一个受精卵分裂成两个细胞,然后这两个细胞分开发育成两个个体,你能说是哥哥复制了弟弟?还是弟弟复制了哥哥?当两个细胞分开之后,会由于环境的不同而产生些许不同。但是在分开的那一刻,他们是一模一样的,并不存在谁复制谁,谁当哥哥谁当弟弟取决于谁先从子宫中爬出来。试想一下在怀孕的时候有一个流产了,那么活下来的那个是哥哥还是弟弟?答案是就剩他一个了,也就没有哥哥和弟弟之说了。我们回到电影中来,当安走进电场的那一刻,原来的安就消失了(受精卵分裂成两个细胞),出现了两个新的安(两个细胞分开了),这两个都是安,都记得自己走进了电厂,接下来就是流产的过程了,谁活下来谁就是安。过去的安在走进电场的那一刻就已经死了。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一样,今天的你不是昨天的你,因为昨天的你已死,明天的你也不是今天的你,因为明天的你未生。当然这是个哲学问题,有点跑题了。再回到电影,两个安一定要死一个么?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先来看另一个问题。波顿和法隆到底是双胞胎还是克隆人?按照我前面的理解,他俩肯定是双胞胎,只是不知道是从受精卵开始的,还是波顿走进电场的那一刻开始的。想一下是谁指引安找到特斯拉的,是波顿。也就是说波顿很早就知道特斯拉,知道电场的事。如果说波顿从小就有双胞胎,总该会有人知道吧,在他开始表演魔术之前,也没有任何必要掩藏他的双胞胎兄弟吧?还是说他从小就知道他有一天会表演移形换位,所以故意藏起他的双胞胎兄弟?我更倾向于说他的双胞胎兄弟法隆是后来出现的,也许不是有意的。还记得他们一起去看特斯拉的表演吧,有人说可能会爆炸,有危险,让所有人都离场,这个时候波顿是走在最后的,可能就是在那个时候,波顿无意中走进了电场,然后在附近出现了另一个波顿,注意一下这个时候是没有人知道电场有这个x2的效果的,包括特斯拉本人也是在后来才知道的,所以两个波顿这时也是不知道彼此的(可能远处的波顿会疑惑一下自己为什么会突然出现在这),但是他们有相同的记忆,所以都会回家,然后他们就成了双胞胎,有一个就成了法隆。因为走进电场之前的记忆都是相同的,所以只要稍微一交流就知道问题出在特斯拉的那场表演上,虽然具体的情况他们不知道,所以才会有后来的日记本密码是特斯拉,答案也是特斯拉,因为他也不知道答案,只知道答案和特斯拉有关。在其中一个波顿成为法隆之后,他们就是两个人了,两个拥有独立人格的人,像是真的双胞胎一样。所以,两个安也是可以共存的,但是作为魔术师的骄傲不允许他们共存的(这一点可以从他对待替身的态度上看出来)。第一次试验的时候可能是出于未知的恐惧,射杀了出现在远处的自己,后面就纯属为了魔术师的骄傲,他不允许有两个自己,当然远处的那个他没法控制,所以他不惜杀掉自己来成全这个魔术的伟大。一个为了挑战更高的难度误杀了好友的妻子,一个为了成全伟大的魔术不惜杀死自己,说到底他们是同一类人,不同的是安杰入戏更深。
5. 《致命魔术》深度解析是什么
如下:
世纪之交的伦敦,娱乐业才刚刚起步,于是,能够化腐朽为神奇的魔术师就成了那个时代最神秘莫测的大众偶像,享受着社会能够给予的最高赞誉,社会地位也高于其他从事表演的人。
在魔术产生盛行的维多利亚时期,出现了两位极有天赋的年轻魔术师,最为难得的是,他们还是一起长大的好友:罗伯特·安吉尔性格复杂而且历练世故,是一名天生的表演家,他知道如何在舞台上将自己完美地展现给观众。
而阿尔弗雷德·波登则与他完全相反,这位天赋极高且非常富有创造力的魔术天才因为不修边幅和天真的个性而显得有点格格不入,更不懂得如何使用华丽的手段去表现他的魔术想法。两个人在一场一场的表演中逐渐建立了自己的威望,将其他魔术师都甩在了身后,最终却变成了这对曾经的知心好友的竞争。
两个人因为互相嫉妒猜疑,而成了势不两立的对手,他们用勇敢取代了道德、技巧取代了科学、野心取代了友谊,为了战胜对方,以便能够证明自己才是这个时代的第一魔术师,他们寻找各种辅助材料来丰富自己的魔术表演,其中包括刚刚被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发明出来的科学奇迹——交流电。
事态渐渐不受控制,两个人的忠诚与信仰都受到了最大限度的考验,直到引发了一场谋杀,这场世纪大战才以悲剧收场。
基本信息:
《致命魔术》是由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克里斯蒂安·贝尔、休·杰克曼、迈克尔·凯恩、斯嘉丽·约翰逊、丽贝卡·豪尔等主演的悬疑惊悚片。 该片于2006年10月20日上映。
影片讲述的是在魔术产生盛行的维多利亚时期,出现了两位极有天赋的年轻魔术师、两个好朋友,罗伯特·安吉尔和阿尔弗雷德·伯登。两个人因为互相嫉妒猜疑,而成了势不两立的对手,他们用各种方法来证明自己是那个时代首席魔术师的故事。
6. 电影《魔术师》没看懂,求解释、
提示一下:其实剧情很简单,最高的魔术其实不是魔术,是科学?即利用光和声的物理原理,也就是说爱德华诺顿饰演的魔术师发现并发明了电子投影仪,这个原理和克里斯多夫诺兰导演的由休杰克曼、斯嘉丽约翰逊、克里斯汀贝尔主演致命魔术在手法和构思上基本相同。
7. 你如何评价《致命魔术》这部电影
距离看完这部片子已经很久了,但感触还是记忆犹新。剧情丝丝相扣,看得我心潮澎湃。接近尾声的时候,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真相快揭晓了,我心中期待着疯狂而迷人的智斗布局。呈现在我眼前的是复制机器!最后一秒,我终于得知,这些看似充满智慧的致命陷阱,建立在一个荒谬的科学设定上。它甚至就是一个大线圈。理所当然地,它来自于才华横溢的特斯拉,一个往事不明,常常被神化的科学家。我绝不轻视电磁场理论和特斯拉。但作者显然选择了荒谬。编剧朋友们,科幻或许对你们来说不甚重要,只是一个丰富故事的元素,和逃避烧脑的工具。但事实上,这是近乎于奇幻的科幻。科学和奇幻之间的唯一差别,就是他们成真的可能性,一个是万分之一的可能,一个是万分之零(原句来自于刘慈欣,有改编)。而科幻的灵魂,就是在这万分之一的可能性中,对一切的一切发出哲学上的质问和深思。
而《致命魔术》中的复制技术,是虚无缥缈的,是为剧情服务的。它只是一个糖衣,与片中的文化内核没有任何内里上的联系。也就是说,将复制机器替换成任何虚构的奇幻设计,都不会是一个错误。没有文学意义的科幻是丑陋的。而一切冲突都来自于本片的极度成功。科幻最丑陋的一面被展现在所有人面前。你们所为只是选择。你们不熟悉科幻,却选择了科幻。在科幻电影普遍浮夸的情况下,用浮夸的科幻包裹精美的故事书写了电影史上浓重的一笔。成就了乔纳森·诺兰、克里斯托弗·诺兰、克里斯托弗·普瑞丝特和许多演员而伤害了世人眼中的科幻。进一步地,每一个成功的影片,都会成为楷模和榜样。对科幻元素的粗暴使用就这样在电影史上散发着余热。
8. 电影《魔术师》(美国片,爱德华·诺顿 ),魔术情节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其实这部电影里的魔术已经超出现在魔术界的极限了,甚至连高端科学都达不到,所以电影也无法解释,而且导演所要表达的是亦真亦假的现实,而不是魔术,所要体现的是这个局的震撼程度!至于探长的回忆已经很清楚了,我来细细解答吧:
从石中剑开始就已经在布局了,拿到剑,拆掉一红一绿的宝石,第二步就是让女主角回到王储身边,下药,然后引到马厩的时候王储药性发作,晕倒,然后装作刺伤,并洒下2个宝石和项链,然后女主角吃假死药,男主角联合法医(管家)骗过了探长,然后喂女主角吃解药恢复,并送走,然后用录像影子(因为女主角已经走了,所以是录像),引起激起群愤(其实是想让探长认真对待这件案子),然后让自己消失,引探长找他,并找到了他本来放好的项链设计图,后来探长回忆起宝石和项链回马厩看宝剑上当,举报王储,最后王储自杀,然后就男女主角大团圆了— 3—,至于魔术方面也能做些解释,石中剑:磁铁不用说了大家肯定都懂,尤其是王储拔剑的时候,那种吸力傻子都看得出来,而地板很有可能是铁制的,只要想办法弄一个吸力超大的磁铁在下面或旁边相连接就能做到整个地板都有很大的吸力。而桔子树:则是通过在植物盆里放一个类似于滑轮和杠杆原理组合成的工具配合高仿真桔子树就能做到,自己仔细看设计图,至于抛出去给观众的桔子我就不多说了,摘下来的那一瞬间就被掉包了,只要有东西到魔术师手里掉包简直就是小儿科,而且还只是掉包高仿真桔子和真桔子这两种极其相似的东西而已,鬼魂则是类似于探长在模拟操作的那样,只是放好了事先录像的东东而已,至于为什么这种全息影像能在人群中走动我就不清楚了,简直超乎科学,不过可以参考初音未来,只是还没做到能在人群中走动而已,至于蝴蝶叼着丝布飞就超简单了(理论上- -)只要想办法连接蝴蝶前端和布,然后弄一块比两只蝴蝶的升空力弱一点的布就可以了,酱紫刚好能做到既能往上飞速度又不是很快,就能做到在空中停留的感觉。
拓展资料:电影《魔术师》
基本信息
《魔术师》是一部由尼尔·博格执导的魔术题材类电影。爱德华·诺顿、杰西卡·贝尔、保罗·吉亚玛提和卢夫斯·塞维尔等联袂出演。电影于2006年在美国上映 。
电影主要讲述了大魔术师茵不来梅茨与贵族小姐苏菲之间的爱情与时局下有关阴谋的独特故事,其间穿插着各式带有奇幻色彩的魔术表演。
2.剧情简介
木匠之子爱德华茵不来梅茨(爱德华·诺顿饰)从小接触魔术,并与特辛公爵小姐相爱,但由于身份悬殊,他们的爱情被迫结束,爱德华周游世界,学习魔术,十五年后成为一名知名魔术师,并改名埃森汉,重回维也纳。在一次表演上重遇特辛公爵小姐,发现彼此一直没有忘记多年前的感情。
特辛公爵小姐即将与王储订婚,而王储实际上是想利用这段婚姻来篡位。特辛公爵小姐不想成为政治上的牺牲品,她想与埃森汉厮守终身。但是王储不同意,谋杀了她。维也纳的探长虽然怀疑是王储谋杀了特辛公爵小姐,但是碍于势力压迫,只能敷衍破案了事。
此后埃森汉变得越来越神秘,他的魔术也变得诡秘,经常表演一些召唤灵魂之类的魔术,甚至召唤出了特辛公爵小姐的魂魄。公众开始怀疑是王储谋杀了她。王储为了掩盖事实命令探长拘捕埃森汉。然而就在拘捕当场,埃森汉消失了。探长也开始怀疑是王储谋杀了特辛公爵小姐,并开始认真取证,终于找到了足够的证据,于是向国王禀报了自己的发现,并举报了王储篡位的阴谋。在逮捕王储中,王储饮弹自杀。
案件似乎结束了,然而另一个可能却出现在探长头脑中:原来幕后的主使正是埃森汉,所有的这一切都是他的一场表演,表演的真正目的就是想与特辛公爵小姐终身厮守 。
3.职员表
制作人 Jane Garnett、Joey Horvitz、Tom Karnowski
导演 尼尔·博格
副导演(助理) Jakub Dvorak、Jan Mensik、Kieron Phipps
编剧 尼尔·博格、斯蒂文·米尔豪瑟
摄影 迪克·蒲波
配乐 菲利普·格拉斯
剪辑 Naomi Geraghty
选角导演 Deborah Aquila、Nina Gold、Mary Tricia Wood
艺术指导 Ondrej Nekvasil
美术设计 Stefan Kovacik、Vlasta Svoboda
服装设计 恩吉拉·迪克森
视觉特效 维克托·穆勒
布景师 Petra Habova
注:魔术师的演职员表
9. 电影魔术师的简介及影评
魔术师的剧情简介 :
20世纪50年代末期,曾经风靡一时的剧场风云变幻,人们迷恋电视、迷恋摇滚,对于曾经伴随他们长大的各种杂耍则不再关注。他是一个经验丰富的魔术师,舞台上得体从容,现实中却不得不为了可怜的生活费而流转于各个表演场所,上至华贵的音乐厅,下至破落偏僻的小酒馆,不变的是他对魔术的执着。在苏格兰某个乡间逗留时,魔术师结识了一个小女孩,她感叹于那些神奇的魔法,于是偷偷离开故乡,转而追随魔术师的脚步。他们辗转来至爱丁堡,生活变得愈加艰辛,而为了满足女孩对魔法的信任和对繁华世界的向往,魔术师不得不想各种办法去赚钱……
影评:
《魔术师》最后一个镜头出现在荧幕上,我才忽然明白了整个故事,眼泪唰的流出来,控制不住。过去的一百多分钟里,观众随着过气的老魔术师帕斯帕斯和孤女爱丽丝一起在爱丁堡流浪,体验着他们最艰辛最酸楚的底层生活里伴随着爱的温意和感动。可是作者将情绪节奏掌握的十分克制,辛酸用惹人发笑的幽默来表达,欢乐之中又常带有辛酸的隐情,观众的心情随着电影紧凑的推进上下起伏,却来不及仔细品尝。最后一个镜头才揭示了所有的谜底,就像一根针在情绪的气球膨胀到最顶点时戳破了它,积累了一个多小时的情绪终于爆发出来。于是,这部电影给人最大的冲击是在电影结束之后,每次用最后一个镜头去推想前面匆匆而过的故事,都会更了解故事的含义,也就再被感动一次。这是一部卓别林式的幽默电影,有一个欧亨利式的结构,每一帧画面都有呼吸和心跳。而对我这样一个生活在爱丁堡的人来说,这部动画片让我走出影院后,觉得每一次狮王山上吹来的风、风里带来的海鸥、海鸥栖息的古老街道、街道上落下的雨丝都是深情。
故事发生在50年代末,正当年轻人的摇滚乐横扫秀场,帕斯帕斯,一个年老的法国魔术师渐渐失去了观众,生计难以为继。他带着道具和一只小兔子到伦敦碰运气,却依旧没有观众,直到偶然的机会来到苏格兰高地上一个偏远的小镇。娱乐稀少的小镇居民热烈欢迎魔术师的到来,更是在这里,帕斯帕斯碰到了他一生中最后一个观众,孤女爱丽丝。爱丽丝相信魔术是真的,相信魔术师可以变出任何想要的东西,当帕斯帕斯离开小镇的时候,爱丽丝瞧瞧跟着他上了船。在爱丁堡,他们住进了最简陋破旧的旅社,同住的都是些穷困潦倒的艺人。魔术师勉强靠演出维持生计,可是爱丽丝爱上了玻璃橱窗里的美丽衣裙和鞋子,并且要魔术师变给她。不会说英文的魔术师在演出的空档尝试了各种卑微的工作,给爱丽丝买了她所有喜欢的东西——却总是以魔术的形式变给她,从来没有戳破她那个相信魔术的梦。而他的回报,就是爱丽丝开心的笑脸和甜甜的吻。魔术师很满足,虽然有时候,他会看着一张照片沮丧。直到有一天,魔术师发现爱丽丝不见了,发了疯似的寻找她,终于撞见她和一个英俊的男孩手挽手走在一起。帕斯帕斯明白女孩找到了依赖的人。于是,他留下钱给女孩,还有一张字条:魔术师不存在,就这样像魔术一样“消失”。电影的结尾,那张总是让魔术师黯然神伤的照片终于清清楚楚的放在观众面前:一个小女婴,魔术师不知所终的女儿。所有的故事都缘起自魔术师对自己女儿没能完成的爱,如果说电影里有什么了不起的魔术,那也正是这份爱。
帕斯帕斯的魔术也真的太老套了,从礼帽里拉出兔子,从袖子里变出纸牌,从手帕下变出酒,难怪每次观众都提不起精神来。这些魔术表演让他受尽嘲笑,观众的冷淡也让他深深失落。可是爱丽丝相信他的魔术,他从来都不让她失望。为了买她喜欢的东西也让她吃的更好点儿,他半夜里去做洗车工、在珍妮丝商场的橱窗里“变”出商品促销、在威士忌酒店里“变”出酒做广告……他的“魔术”是爱丽丝脚下一双小红鞋、然后是一件高贵的白色大衣、一条美丽的蓝色裙子、一双白高跟鞋,却又不仅仅是衣服;从小红鞋到白色高跟鞋,是爱丽丝从“女孩”变成“女人”、从一个自卑的乡下小孩变成优雅、自信的城里女人的“奇迹”。无论他们的环境如何艰辛,同旅馆的落魄艺人们在贫困中消沉、酗酒、甚至绝望到颓废的坐在街边乞讨、上吊自杀,却因为小女孩坚信的魔法与幻想,帕斯帕斯坚持的对女孩子的爱,让他们从未沮丧沉沦,反而保有温暖、创造了女孩成长的奇迹。当女孩变为女人,当女孩找到爱情,帕斯帕斯不再变魔术了,他将小兔归放在狮王山上,只身上路,因为,他已经变完了这一生最伟大的魔术。
这个发生在爱丁堡的故事也受到了爱丁堡的礼遇。电影作为2010年爱丁堡电影节的开幕影片,在平日演出歌剧与芭蕾舞的festival theatre上演。导演Sylvain Chomet曾经在爱丁堡生活了五年,这次带着献给这座城市的电影回来,他说“这是这个地球上最好的地方”。从电影每一个画面都看的到他的深情,尤其是在这里生活过的人才会明白那些细节:细密如线的雨丝、厚厚的云层飞快划过头顶时,在眼前的草地上一道金色的光浮动过去、雨里的海鸥与鸽子、在prince street上向北边望,看到远处的闪耀海洋与山坡、城堡下公园里看书的人们……这座城市里的流浪艺人至今也还在日复一日在街头、破败的酒吧、小剧场里上演着各种把戏。在珍妮丝商场,电影里帕斯帕斯表演魔术促销的那个橱窗,这几天换上了电影节的海报。电影和现实并不是那么容易分清楚,不仅电影里许多的场景都是真的,不仅电影悠扬的风笛和城里的风笛连成一片,更重要的是,电影画里蕴含着那种说不清楚的爱丁堡的触感、呼吸、心跳和体香。
我平时很少在评论里面大量复述故事,可是今天却不知不觉在这么做。电影本身很美好也很简单,努力复述或者评价都是无用的。所有我建议,一个被父母好好爱过的孩子,一个能够懂得的人,亲自去看看这部电影,一切的感动都会了然于心。6月20日,是英国的父亲节,我想说,趁着父母还没有像变魔术一样的消失,好好的去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