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你知道哪些权威的影评人
周黎明,绝对是中国第一影评人。他对《英雄》的评价是我目前见过的最公允的一篇评论。另外,这期周先生在《看电影》上对《江湖》的评论也写的很客观。遗憾的是,周黎明的影评很喜欢用些生僻的英文单词,有小众之嫌。
B. 求中国或者外国有名的影评家
日本著名影评家佐藤忠男
日本电影评论家、电影史学家,曾任日本电影评论学会会长。自1950年起,在《电影评论》《电影旬报》等杂志发表电影评论。1956年其评论文集《日本的电影》出版,获1957年获电影旬报奖。此后,他以电影为中心,在戏剧、文学、大众文化、教育等广泛的领域,发表了一百部以上的著作。其中《日本电影史》获得了1995年的每日出版文化奖、1996年的艺术选奖文部大臣奖,并在2002年获得韩国文化勋章、法国文化勋章等。现为日本电影学校校长。
主要著作:
《作为权利的教育》(1968)、《日本电影思想史》(1970)、《今村昌平的世界》(1980)、《沟口健二的世界》(1982)、《上海电影港口》(1985)、《电影与炮声》(1985)、《黑泽明的世界》(1986)、《大岛渚的世界》(1986)、《长谷川仲论》(1988)、《亚洲电影》(1993)、《日本电影史·全四卷》(1995)、《日本电影的巨匠们》(1995)、《小津安二郎的艺术》(1997)、《韩国电影的精神》(2000)、《电影的真实》(2001)等书。
唐纳(1914年-1988年),原名马季良,又名马骥良,中国江苏省苏州人。演员,毛泽东的妻子江青的前夫。唐纳是马与余其越(史枚)合用的笔名。
早年在苏州私立树德中学上初中,江苏省立苏州中学上高中。193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开始发表影评,加入夏衍影评人小组。1934年秋,进入上海艺华电影公司任编剧。1935年加入电通影业公司,担任编剧和演员,并主编《电影画报》。与电通影业公司签约演员蓝苹(江青)热恋。1936年4月,赵丹和叶露茜、顾而已和杜小鹃约唐纳和蓝苹一起到杭州旅行结婚。三对新人在西子湖畔六和塔前请沈钧儒大律师为证婚人,郑君里为司仪,传为艺坛佳话。
婚后多有争吵。结婚60天后,唐纳就试图服毒自杀。后来又跳过黄浦江。当年陶行知曾作诗相规劝,希望他正视现实,为国事好好活下去。1937年江青与导演章泯同居,并登报宣布与唐纳分手。「八·一三」抗战爆发,唐纳担任《大公报》的战地记者,奔走於东部战场。蓝苹奔赴延安。
后唐纳又曾追求过演员陈璐、康健、记者安娜(陈润琼)。1952年在法国与安娜结婚。旅居巴黎开办中餐馆天桥大饭店。1988年在巴黎病逝。
曾子航 曾子航(笔名曾子),电视制作人、主持人、影视酷评人、专栏作者。做过日报记者、杂志编辑部主任,电台深夜情感节目主持人和广州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娱乐节目、谈话节目主持人和CCTV-6《佳片有约》节目主持人,并主编过《香港制造——港剧黄金二十年》一书。
现任CCTV-6《今日影视》制片人和北京先锋文化传播公司即将推出的谈话节目《每周文化论弹》节目总策划兼主持人,并同时担任北京电视台《红楼梦中人》选秀活动全国总决赛媒体评审、北京电视台《美丽大讲堂》节目常任嘉宾、旅游卫视《娱乐麻辣烫》节目常任嘉宾、青海卫视《今晚好聊》节目常任嘉宾、根据网络热门小说《我和一个日本女生》改编的电影策划顾问,在新浪网和《燕赵都市报》开有影视评论专栏。
凯文·托马斯
雅克·伊伯特
还有好多。
C. 汤姆汉克斯演过哪些经典的电影
汤姆汉克斯最经典的电影莫过于《阿甘正传》和《费城故事》了,此外他主演的《飞向未来》、《拯救大兵瑞恩》 、《菲利普斯船长》,以及配音的《玩具总动员》都是非常经典的电影。
1. 说到汤姆汉克斯可能很多国内民众都不知道他是谁,但是说到阿甘,即使大部分没看过这部影片的人也知道阿甘长什么样,阿甘是个什么样的人,甚至我们常以阿甘精神来激励自己,阿甘精神所具有的那种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人去拥有。《阿甘正传》真的是一部太经典的电影了,这部电影即使在全球影坛也是享有盛誉,成为了一部难以被超越的经典之作。汤姆汉克斯更是凭借着这部影片获得了人生中第二个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他也是有史以来第二位连续两届获得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的演员。
D. 戈达尔去世,享年91岁,他对电影业有哪些贡献
戈达尔的逝世绝对是法国电影业的一大损失,他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以个人成就推动了法国电业的发展,他的作品每一部都令人深思,能够打动人心。比如《悲哀于我》和《爱情与愤怒》,他的导演风格细腻中带有温柔,仿佛在诉说一个故事,让人不禁沉醉其中。
戈达尔把一生都献给了电影行业,他拍了太多经典之作,他的电影充满了哲学性,能够让人深入思考,值得反复一看。即便现在已经去世,但他的思想在电影界却排行第一,他的作品贯穿了很多国家,能够让人产生强烈的共鸣,戈达尔是一位空前绝后的艺术家。
E. 中国有没有著名电影评论家
张爱玲、评论家赞誉她是:我们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
李文斌
人物简介
电影评论家、编辑。江苏省扬州市人,1939年11月生。少时就读于江苏省扬州中学,1964年7月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曾在中国戏曲研究院、国务院文化组办公室工作。1973年进入电影界,先后在国务院文化组电影组、文化部电影局、广播电影电视部电影局任职。现任广播电影电视部电影局报刊处处长、《中国电影周报》总编辑、《电影通讯》月刊主编和电影审查小组成员。除主编《中国电影周报》和《电影通讯》外,还主编了《电影导演的探索》、《科学教育电影创作谈》、《新闻纪录电影创作》、《美术电影创作研究集》等16本理论书籍,撰写了100多万字的电影评论、理论文章,从事过诗歌、小说和电影文学剧本的创作。现为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员、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理事。
夏衍
钟惦斐(1919~1987)著名文艺评论家、电影美学理论家 ----------中国著名影视评论家——杜高,北京电影学院教授,著名评论家杨恩璞,著名电影音乐评论家杨大林,著名电影评论家、《中国电影报》总编辑李文斌 ,著名影视评论家、中国电影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 罗雪莹
F. 早期中国电影艺术家
1905年,任景丰在他的北京的照相馆里拍摄了中国最早的电影《定军山》。他拍摄的是著名演员谭鑫培所表演的京剧。郑正秋于1913年拍摄的家庭短剧《难夫难妻》,被认为是最早的中国故事片。不过,它是由美国人布拉斯基在中国的制片厂、亚细亚影戏公司拍摄的。
同年,黎民伟与布拉斯基拍摄了香港的第一部电影《庄子试妻》。布拉斯基后来又把这部片子带到美国,因此它成为最早在国外放映的中国电影。由此可见,中国电影从诞生之初便是跨国资本的产物。
在以后的岁月里,中国的民族电影是在引进的西方的电影技术、意识形态、艺术手段的背景下产生和发展壮大的[3].程季华等人在1960年代初所写的《中国电影发展史》是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在这本代表官方观点的著作中,中国的左翼进步电影的发展是在与外国电影、特别是美国电影霸权的斗争中成长的[4].中国民族电影工业所作的生死搏斗与作为20世纪民族国家的中国的困境息息相关。现代性、民族建构、民族主义、反帝国主义、反封建主义以及新的性别认同都是此类民族电影的中心主题。中国的民族电影已成为锻冶新的民族文化所需的成分。在"软性"娱乐电影(罗曼司、蝴蝶派小说、武打片、鬼怪片、古装剧)
愈演愈烈的形势下,左翼电影工作者充分利用电影这一新的视觉技术的政治与革命潜力,试图把它发展成为自觉的社会批评的大众艺术[5].正如其他民族电影一样,中国电影也是"国家神话的鼓动者和国家的神话"[6].通过创造一套连贯的形象与意义、叙述集体历史、以及上演普通民众生活的悲喜剧,电影给有可能呈现为异质的实体提供了一个象征性的统一体:"现代中国".
除电影的生产制作之外,电影审查、制片厂的所有权、政府干预以及公众舆论等都是建立一个新的、象征的中国的重要方面。1927年国民党统一中国后,中央政府很快便成立了电影审查委员会,来审查外国片在中国的上映。该委员会一直持续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凡是发现以藐视、不友善的方式描述中国人的影片都禁止在中国发行[7].一个很有名的审查事件,就是围绕着1930年在上海放映的陆克(Harold Lloyd)的影片《不怕死》所引起的激烈争论。其它受禁的西方影片包括《上海之死》(1933)、《上海快车》(1932)、《阎将军的苦茶》(1933)、《在中国流浪》(1931)、《克劳迪科·安妮》(1936)、《猫爪》(1934),《巴格达窃贼》(1924),以及德日合拍片《新大陆》(1937)。美国电影譬如《十诫》,《佛兰肯斯坦》和《上流社会》都被禁映。前两部受禁的理由是有"迷信"色彩,后一部则是因为有"色情内容".
在同一时期,人们都自觉地努力阻止外国人在中国拥有电影制片厂。知识分子、民众以及政府经常组成"统一战线"来保护弱小的中国电影工业,抵制外国的" 文化入侵".整个20世纪的中国,电影审查和对民族电影业的保护一直都维持和继承下来。在国民党统治期间,政府为了文化的统一,规定国语为电影中的标准方言。这一政策时而受到中国的"地方电影"的抵抗。比如在香港,受欢迎的影片往往是粤语片而不是国语片,这就是地方抵制中心的一个例子。
多年来,民族电影已成为国家建构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手段。它是现代中国民族国家中不可缺少的文化纽带,是中国民族主义的一个基本政治因素。正如安德鲁·席格森(Andrew Higson)所写,民族电影发挥着双重的功能:
这一霸权化、神话化的过程,既包含一套特殊意义的生产和分配,也试图抑制或阻止其他意义的潜在扩展。同时,民族电影这一概念几乎总是被利用来作为文化(经济)抵抗的策略,以及在面对(往往是好莱坞的)国际控制时主张民族自治的手段[8].
这样的对内霸权/对外抵抗的双重过程限定了中国民族电影的发展道路与功能。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民族电影变成为国有企业。正如保罗·克拉克(PaulClark )所言,民族电影是毛泽东时代中国培育大众民族文化的一个关键要素[9].中国竭力利用电影来建立一幅民族认同的单一化图画。不论是从电影工业还是从电影文本或电影美学的层次都可以看到这一点[10].电影制片厂不再为私人所有。它们经过重新组合之后形成一个新的国家电影工业。整顿调整后形成的一些大制片厂有:长春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制片厂、北京电影制片厂、八一电影制片厂等,它们都受到文化部和宣传部的监控和领导。国家对于电影的生产与销售拥有绝对的权利。电影常常成为政治宣传与灌输意识形态的工具。国内外影片都受到严格的审查。允许中国观众观看的外国电影主要都来自于社会主义国家。好莱坞电影实际上已从中国消失。
但是,电影的国有化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也没有摆脱冲突、对抗与抵触。西方技术的"中国化"与发展社会主义艺术的本土形式一直是中国电影艺术家至上的任务。这个过程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我们在这里只能间简单提及。60年代中期的《舞台姐妹》就是中国电影工作着对电影美学的艰难探索的一个例子。谢晋和其他电影艺术家们面对着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创造出一种看似矛盾的艺术形式,让它同时既是中国的也是西方的、既是马克思主义的也是毛泽东思想的、既是革命的又是社会主义的;他们必须找到解决这一难题的途径。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电影究竟是怎样的呢?正如道格拉思·微尔克森(Douglas Wilkerson )所说,"电影摄影艺术的西方模式,是与通过中世纪后占统治地位的透视体系发展起来的摄影机械相联系的。它能被与中国传统美学相联系的模式所取代吗?" [11]首先,电影文本必须对中国的历史作出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与社会主义的解释。
电影的主题是描绘中国人民推翻资本主义、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压迫者的革命斗争,反映解放后的社会主义建设与民族建构。其次,艺术家们也非常有必要找到拍摄电影的综合性方法。
它能够融合进口的西方手段与本土的中国艺术传统(中国的传统绘画、文学、诗歌、地方戏剧、民间艺术)。在毛泽东时代的中国寻找新的电影审美原则的奋斗之路远非坦途。众所周知,党内机构的不同派别与电影界之内充满了激烈的争论和冲突,最终导致了批评与自我批评以及整肃运动。
在一个同质的民族认同的形成中,电影叙述的制造神话的功能和合法化的功能可以通过缩小国内各民族间的文化差异而获得。国家与民族的统一是新政权关注的重要问题。20世纪50年代后期与60年代出现了一个重要的电影类型:"少数民族电影".通过将少数民族浪漫化和他者化,这种类型实际上巩固了汉族的中心地位。不论这种电影是反映了"民族和谐与团结"或是表达了汉族把少数民族从奴隶制、封建主义与愚昧无知中解放出来,它对于中国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合法性都是至关重要的。自我的证实需要某种形式的他者的在场,将边缘占为己有也是出于中心的意图。消除种族、民族、阶级、性别与地区之间的的真实差异和紧张状态,目的是为了建构一个想象的、同质的国家认同。
G. 日本著名电影评论家佐藤忠男去世,享年91岁,对此你有什么感受
我认为他的离世是电影界的一大损失,他在生前,用心撰写了无数影评,用客观的视角去评价,促进了影视界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