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该如何去评价大导演斯皮尔伯格的首部电影《飞轮喋血》
《飞轮喋血》
本片由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丹尼斯·韦弗主演,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的销售员戴维·曼,在一次公务旅程中他所驾驶的小轿车遭到了一辆不怀好意的大卡车的追杀,片中的卡车就象阴影和梦魇一样挥之不去,在每时每刻都追赶着他。该片于1971年11月10日在加拿大上映。
斯皮尔伯格再把74分钟的电视版加料剪辑成90分钟的剧场版,在欧洲电影节上参赛而广获知名度和好评。有影评人说片中那辆40吨无理由杀人的大卡车象征了美国人对越战的恐惧,撇开这些过度的读解不论,
影片在节奏感、摄影角度上,都堪称一流,它无时不刻地运用电影手法来骚扰观众,令观众产生与主人公同样被追赶的心态,那广角镜下显得格外巨大的卡车车头,正代表了从未露面的卡车司机的脸,充满了恐怖气氛,而主观镜头和客观镜头的相互交织,令人信服地组织起了影片两个主角的心理角力。
② 斯皮尔伯格的电影风格(800字左右)
斯皮尔伯格的电影包含了几个重复出现的主题。他的大部分电影都表现了普通人与非常人的接触以及在特殊环境中对自我的寻找。这点在《飞轮喋血》、《大白鲨》、《第三类接触》、《ET外星人》、《太阳帝国》、《霍克船长》、《侏罗纪公园》、《拯救大兵瑞恩》、《猫鼠游戏》、《幸福终点站》、《世界大战》和《慕尼黑》中表现尤为明显。在2000年8月美国电影学会(AFI)对斯皮尔伯格的一次采访中,他谈及了自己对外星生物的兴趣以及这种兴趣如何影响了他的电影。出于这种对于外太空的热爱,他曾多次将星空作为电影的背景,比如在《大白鲨》中。他形容在童年时期自己曾经想成为外星人,而这种兴趣则继承自他的父亲。他父亲是一个科幻小说迷,并坚信外星人跨越百万光年的距离来到地球并非是为了征服,而是因为好奇心以及向人类传播他们的智慧。 斯皮尔伯格电影中另一个一贯的主题是童真、好奇心和信念,表现在《第三类接触》、《ET外星人》、《霍克船长》和《人工智能》等影片中。根据WarrenBuckland的说法,斯皮尔伯格的这类主题一般都是通过低位拍摄(lowheightcameratrackingshots)的手法表现出来的,而这也成为斯氏的导演风格之一。在出现孩子的电影中,这种手法会得到更频繁的应用,但是这种手法也出现在《慕尼黑》、《拯救大兵瑞恩》、《幸福终点站》、《少数派报告》和《断锁怒潮》等电影中。比如《大白鲨》中的水底镜头即从低角度拍摄人物的游泳动作。另一个与儿童有关的主题即童真的丧失和成熟。《太阳帝国》讲述了一个平日被娇生惯养、备受宠爱的英国男孩在日本点燃的二战战火中备受磨难,最后褪去童真,长大成熟的故事。同样的,在《猫鼠游戏》中,弗兰克幼稚地相信如果他能够积攒足够多的钱,就能使破碎的家庭重归圆满。 他的大部分电影表现出了天然的乐观主义。评论家经常批评他的作品对于感情的表露过于直白,而斯皮尔伯格则认为感情的直白表露和含蓄各有好处。他的这种风格来自于弗兰克·卡普拉和约翰·福特的影响。他作品中的例外则是《TheSugarlandExpress》带有的悲观结局——LouJean失去了她女儿的抚养权,以及最近的一部电影《人工智能》中戴维从未被他的人类母亲接受的命运。而犯罪片《猫鼠游戏》中弗兰克——这个不断地对权威人物进行反抗的人——最后反而成为他反抗的人所代表的系统的一部分,是对现实的莫大讽刺。在《世界大战》中斯皮尔伯格第一次表现了邪恶的外星人。《慕尼黑》,他的最近一部也是最富有争议、最为暧昧的电影,展示了一个永无终结的暴力循环结局。
③ 辛德勒名单 珍珠港 影片对比分析
它们是不同类型的电影。
《辛德勒的名单》作为电影史上一颗永久的璀璨之星,是一部堪称完美的电影经典。当我在感受这部电影,写这篇影评的时候,我越发觉得,斯皮尔伯格对电影的理解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他不愧为当今影坛的电影大师。
他用电影的语言完美的阐述了整个故事。整部影片每一个镜头,每一处衔接等都是一种艺术。它是一部真正杰出的艺术电影,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
相关信息
导演斯皮尔伯格,除了对故事的阐述上让我们感受到了什么是对电影手法最经典最完美的运用,在拍摄方面,影片虽然是一部黑白影片,但我们可以感受到当时浓郁的真实感,我们甚至可以看清楚人物衣着的面料,对于灯光的运用也堪称完美。
④ 拯救大兵瑞恩这部影片用到的蒙太奇手法有些什么
拍摄手法:
为了增加真实感,斯皮尔伯格用近乎纪录片的拍摄手法来拍摄影片头25分钟的登陆场面。在拍摄之前根本不去想故事情节,而是在大部分时间里使用手提摄影机跟踪登陆的士兵们进行近距离拍摄。
为了既忠实于整个故事,又真实反映故事所发生的那个年代,斯皮尔伯格与《辛德勒的名单》的摄影贾努兹·卡明斯基再次合作。
用光:
斯皮尔伯格与《辛德勒的名单》的摄影师贾努兹·卡明斯基(Janusz Kaminski)再次合作,斯皮尔伯格称要将影片拍成1944年6月6日当天实地拍摄的彩色战地纪录片。
为此卡明斯基从摄影机镜头上取下保护镜,使这台现代摄影机接近于40年代的老式机器。没有了保护镜,光线可以直接进入镜头并反射开来,比原来更加分散和柔和。同时,这位摄影师还将胶片底片进行特殊处理,淡化色彩,最终形成了影片中的效果。
场景布设
布景师汤姆·桑德斯和其他工作人员在海特费尔德一个废弃的英国空军基地,建造出一个满目疮夷、残垣断壁的法国乡村,还建造了一座小桥,这也成为整部影片最高潮的一场戏的发生地。桑德斯首先制作了这座小城的三维模型,然后他使用刻刀在模型上削刀砍去,直到模型成为千疮百孔。
故事背景:
电影由二战的真实故事改编而成,故事的主角真正本名为美军第101空降师E连士兵弗里茨·尼蓝(Fritz Niland),在E连攻下卡伦坦湾后得知他在第82空降师的哥哥鲍伯阵亡的消息,同时他在第4步兵师的另一位哥哥也阵亡于犹他滩头。
不久后三哥在同一周中于中缅印边界被击落失踪报备(他是轰炸机的机组成员),同一天中尼蓝夫人同时接到三封儿子阵亡的电报,弗里茨是家中剩下唯一生存的儿子,陆军于是下令将他优先送回国。
⑤ 斯蒂芬·斯皮尔伯格是怎么开始拍摄电影的
一位享誉全球的导演和制片人,他制作的巨片开创了电影业一个新的时代。
斯蒂芬·斯皮尔伯格开始拍摄电影时,导演还算是好莱坞中最重要的人物,现在则是市场行销控制电影业的时代。然而他在两个时期竟然都稳居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电影人的宝座,这很能说明他的天才和适应能力。他制作了多部卖座电影,至今还没有哪个人能超过。然而除了那些供人消遣的大众娱乐片之外,他还拍出了诸如《紫色》、《辛德勒的名单》之类的艺术佳片。娱乐和艺术的水乳交融产生了《外星人》这部影片,它把大众的口味与大师的风格奇妙地融合在一起。
斯皮尔伯格对现代电影最重要的贡献就是他的创见:如果用A级片的新颖手法去拍摄B级片的老掉牙的情节,再用最新的特技加强效果,就可以制造出能吸引大批观众的影片。瞧瞧这些电影你就知道了:《夺宝奇兵》与其他印第安那琼斯系列影片《第三类接触》、《外星人》及《侏罗纪公园》。让我们再看看由他担任制片人但没有亲自导演的影片:《重返未来》系列、《精灵》系列、《威探闯通关》和《龙卷风》,这些故事的情节像周六影集一样平淡老套,但它应用的拍摄技术却是最先进的,更重要的是它实现了电影一直承诺的目标:用一些前所未见的感人情景来打动欣赏者的心灵。
导演会谈到自己的主要意向。这些意向由于表达了他们对事物的基本看法,因而贯穿了他们拍摄的主要影片。有一次斯皮尔伯格言称,他的主要意象是《第三类接触》中从门口透进来的强光,它暗示了外面的光明与神秘。这种强烈的逆光手法还应用在他的许多影片中:《第三类接触》中的外星人从强烈的光环中走出来;《外星人》中太空船舱门也溢出了光;印第安那·琼斯经常用强力手电筒射出强烈刺眼的光束。
在斯皮尔伯格的影片中,光源中隐藏着神秘,然而对其他许多导演来说,黑暗才是暗藏神秘之处,这种差别在于斯皮尔伯格认为神秘带来的是希望而非恐惧。在亚利桑那州凤凰城的成长过程中,他显然已开始具有这种倾向。在谈到他的童年时,他说出这样一个对他影响极深的经历。他说:“小时候,有一次爸爸带我去看流星雨。他在半夜叫醒我,我的心怦怦乱跳,非常害怕,因为不知道他要干什么。他也不告诉我,把我带到车上就径直出发了。后来我看到好多人都躺在毯子上,仰望着天空。我爸爸也铺开了毯子,我们也躺下来盯着天空,我第一次看到那么多的流星,当时叫我害怕的是半夜被叫醒后却不知道要被带到哪儿,但是这场壮观的宇宙流星雨却不会让我害怕,而且它还使我内心有一种非常宁静的感觉。大概就是从那时起,只要我抬头看着天空,就再也没有想过那会是个坏地方。”
这个故事包含了两个重要因素:惊叹与希望的感觉和认同儿童的纯真观点。斯皮尔伯格所创造的最好的角色,都是主角的延伸:勇敢地迎接一切挑战的大胆男孩。就连辛德勒的性格也带上了这种特质:小男孩那种顺利完成一项大胆的计划,随后又免于受罚的欢乐。
斯皮尔伯格电影中的主角并不经常陷入到错综复杂的情感纠纷中。《直到永远》是他少数失败的作品之一,故事描述一个鬼魂看着自己的女友爱上别人。典型的斯匹尔伯格式的主角受到吸引和启发而开始探索。他的许多电影的关键镜头就揭示了他本人曾有过的惊奇感,比如在《侏罗纪公园》中第一次看到恐龙时那屏息的一瞬吗。
斯皮尔伯格第一部重要的情节片是拍于1974年的《大逃亡》。当时一些才华横溢的大导演,如斯科塞斯、阿特曼、科波拉、狄帕玛和迪普曼克等人正纵横好莱坞。他们心目中的神是奥逊·威尔斯——他在完全没有电影公司干涉的情况下拍出《公民凯恩》这部经典之作,他们也都想拍出“最伟大的美国电影”。但是一年后《大白鳖》改变了现代好莱坞的历史发展方向。《大白鳖》空前轰动的盛况,使得电影公司的大老板们不再满足于稳扎稳打,他们都想击出全垒打。《大白鳖》在夏天上映,当时大电影公司通常都把这个放映期让给小成本的风险片。在短短的几年之内,《大白鲨》的模式风行一时,在影片的制作过程中预算失控成为一种时髦,因为收益似乎是无穷无尽的;暑期动作片主宰了电影业;年轻的热门导演竞相拍摄“最卖座的美国电影”。
斯皮尔伯格不必对电影界这种翻天覆地的变化负责,因为《大白鳖》只是碰巧引发了这股潮流而已。如果那条鲨鱼一下水就沉掉了(拍摄期间困难重重,一度真有可能沉没),那么大概会由另一部电影来开启卖座大片的时代,可能就会是卢卡斯的《星球大战》。没有人比斯皮尔伯格更了解自己的弱点,有一次他在挑自己作品的毛病时,他笑着说了一大串:“他们说:哦,斯皮尔伯格的镜头切换得太快,剪接节奏太快,喜欢用广角镜,不擅长拍女人,花哨太多,喜欢在地上挖个洞。把摄影机放在里面朝上拍人,特别喜欢耍噱头,对镜头的喜爱甚于情节。”
这些都没有说错。但是他的优点可以列出更长的一串,其中包括他有办法直接触及我们的潜意识。斯皮尔伯格对影片质量的要求近乎苛刻。他的影片拍得好的时候,电影的每个层面的效果都很好。在堪萨斯影展上看《外星人》时,全世界最麻木的电影人也被弄得一会儿哭泣,一会儿欢呼。
在20世纪后期的电影史中,斯皮尔伯格是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无论是在好的方面,还是在不好的方面。在较差的影片中他过度依赖肤浅的情节,还有为特效而玩特效之嫌;而在他最好的影片中,他激发了人们内心深处的善良本性所编织的梦想。
⑥ 关于斯皮尔伯格执导的电影《拯救大兵瑞恩》!请指教!!!
这部影片主要是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百万大军登陆诺曼底时,米勒上尉率领一支8人的小分队深入敌后,去寻找空降部队的一名士兵詹姆斯•瑞恩。因为他是家中四兄弟中的老小,他的三个哥哥都已相继阵亡。马歇尔将军怕这颗独苗再出意外,使伤心的母亲绝望,于是做出不惜一切代价将这唯一的儿子送还母亲身边的决定。8 人冒着生命危险去寻找一个不知生死的人,迎接他们的将是战火的洗礼和生命价值的重新认识。拯救的旅程也是一条通往死亡之路,人性在战争中受到考验……
拯救大兵瑞恩》影评~!
一、 结构分析(系表)
开端部
1、 开场 老瑞恩带着一家人来到米勒上校的坟前
2、 俄马哈抢滩成功
发展部
总部收到瑞恩家三兄弟牺牲的消息,上校决定拯救瑞恩家的小儿子——詹姆斯·瑞恩;
米勒一行人雨中协助同盟破敌,卡帕佐死;
错认他人为詹姆斯·瑞恩
在途中休息两小时,米勒和手下暗夜聊天
第二天继续前行,得知瑞恩在兰姆勒;
又一次小规模战斗,魏德死;
放掉德国俘虏;
找到大兵瑞恩,米勒告诉他来意。
高潮部
米勒一行人决定不走,帮助瑞恩保住桥,等待救援。
整个战役
结尾部
米勒死,临死叮咛瑞恩要好好活下去。
尾声
老瑞恩在米勒坟前对他诉说自己的生活。
二、 人物分析
瑞恩——瑞恩并不是一个功能性人物,但是他却是一种象征。是胜利的象征,他对于米勒一行人意味着任务的终结,对美国意味着国家人性化、人权化、民主化的象征。他从简单的符号人物,变成了一个具有深远意义且空泛的标志。但剧本赋予他的却很少,他只是一个二等兵、没有比别人更多的勇气、战绩和故事,是一个普通的,年少轻狂,拥有拳拳报国心的男子。这就更引发人们对这次任务的思考,思考它是否值得,是否劳师动众、是否像剧中米勒一行人所议论的:只是因为他有三个同样骁勇,战死沙场的兄弟吗?只是因为怕他的妈妈伤心吗?试问:谁没有父母?谁的死对于家人又是一件好事呢?凭什么他能享受到这样的幸运待遇?凭什么要为他去浪费那些珍贵的军用物资呢?难道只是为了美国的那些小小的虚荣心?为了高呼民主,人权吗?米勒说过:“为了一项任务,死掉两三个人是值得的,但是可以换取二十、三十、甚至成百上千人的姓名。这样死是值得的。”但是为了区区一个二等兵瑞恩,却死了三条人命,这看起来并不值得。但是幸好我们的瑞恩是个视死如归的硬汉,试想:如果他只是个软弱怕死的孬种,这次任务还是否具备他的意义?还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呢?瑞恩只是美国人概念中的士兵群像,是他们憧憬的士兵的形象,是他们心目中的英雄,至少值得用生命去换取的人,是一个理想化的士兵。是弘扬英雄主义的一个最好的典范。他的形象不见的高大,但是平凡中却显出不平凡,并不需要多少另类,也足以讴歌美国兵士对国家的忠诚、对信仰的致死不逾。另外:瑞恩有一个完美的家庭,儿孙成群,看上去他真地按照米勒说的那样,“好好地活下去”,但是他的家庭美满与坟冢排列整齐的白色墓碑相比是最大的反差;以至于在影片的结尾,瑞恩不禁问自己的太太:“我是不是一个好人?”这是发自本源的一种疑问?他确实使得很多人为他而死,虽然他是无辜的,他是不知情的,但是在无形中,他背上了一个包袱,三条人命的包袱,这是国家赋予它的,是生活赋予它的。他必须被动接受,比起那些死去的人,瑞恩活得艰难许多,他虽然活着,但是永远不能放下包袱轻松的活着,他的生命不掌握在自己手里,他是为国家、为责任、为了三条人命活着,甚至为了米勒临死的那句话活着;战争中,他的生命掌握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听天由命;战争结束了,他的生命掌握在强烈的责任感里,身不由己。瑞恩没有自由,他不能掌握自己的生死,这是他极度可悲的一面。战争泯灭人性,只要踏在战争边沿,或者涉足其中的人,从那天起,生死就永远不属于自己,就永远要背负着包袱沉重地走下去。这是战争带给人们最深刻最可怕的痛楚。
厄本——厄本在多数人眼中是个孬种的形象,在他的反衬下,米勒一行的其他人显得如此的高大伟岸;但是厄本只是个小小的翻译官,从来没有参加过战斗,在他眼里,面对敌人,他并不确切知道什么是仇恨,并不知道应该冲上去将他的头颅打爆。他只是一个大多数百姓的象征,他只是个平凡普通的人。他表现出的躲闪,懦弱、不敢面对死亡、不敢冲出重围挽救同盟……这一切都是人之常情,是一个普通人面对战争的态度。在普通人眼里,面对战场上的血腥,躲闪逃跑是第一个念头,手无缚鸡之力的人,怎么可能神话般地冲上去将敌军的头颅打爆呢?这里片子想告诉我们,不是谁拿起枪都能独当一面,不是谁面对敌人就能英勇在前,这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削土豆皮那样简单的事情。战士都是英雄,他们都是超人,从肢体的力量,到心理的承受力,方方面面都不是一般人能及的。也从一个侧面告诉观众,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面对那些逃跑怯懦的士兵,也应该给予一些理解,毕竟在死亡面前,真正能够做到视死如归的人实在是微乎其微。但厄本也有另一面,他在最后枪杀了害死梅利西的德国士兵,在最后一个镜头里,他手握长枪,从硝烟中走来。这个形象简直就是在讴歌他就是英雄,他才是最后的胜利者,他没有死,没有伤亡,他还替同伴报了仇,他才是值得歌颂的人,他才是最伟大的人。我想,这也是对高级官员的一种讽刺。毕竟他们才是最终活下来授勋的人,他们肩膀上的每一颗星都是用无数的战士鲜血换来的,他们在享受美馔佳肴的时候,因为他而死去的战士却在地下呜音哭泣,这是一个小小的讽刺,对高层,对那些腆着硕大啤酒肚,晃悠着一身肥油,享受着和平带个他们的高薪、厚禄、美女、香车的日子,但是谁有知道在杀场上,他们是否在敌人面前哭泣,是否高歌自己的国家总统该死,在敌人面前投降,给敌军舔屁股呢?
米勒——无疑,他是一个英雄。在美国人眼里,英雄的种类很多,只要是涉及“拯救”的,都是英雄。他们不一定十分高大,不一定作出很多丰功伟绩,但是起码要独挡一方,起码要聪明睿智。但是伴随着英雄的往往是灾难,没有灾难哪儿会有英雄呢?这就好比哪里有反抗,哪里就往往有压迫。米勒是英雄,但是英雄却死了。却带领着同伴兄弟去送死,难道英雄连保护自己的能力都没有吗?这未必要求太高,毕竟英雄不是超人,英雄也是有血有肉有心有肺的真人,他们也会有喜怒哀乐,也会有七情六欲,不是神仙。米勒颤抖的手告诉我们,他和普通人一样,也会受到疾病的困扰,也会痛;在兄弟死去之后,他躲在废墟上偷偷地哭,泣不成声,这也告诉我们,米勒是个有感情的人。这些细节无疑让英雄这个钢铁之躯更加贴近平凡的人。英雄并不是高处不胜寒的稀罕物件;同伴问起他为什么要这么拼命的时候,他不是说:“我是为了国家”“为了家园”或者什么其它的让地球人听着都觉得虚假的理由。他为的是早一天见到自己的妻子,和她团圆,“每杀一个人,这就意味着离家又远了”仔细想来,确实如此,敌人永远不可能完全歼灭,只能是越杀越多,无穷无尽。在米勒眼里战争并不像一场瘟疫,人慢慢一点一点死去,等到最后一个人死掉,战争就结束了;在他眼里战争是一场大火,越是煽动就越厉害,越蔓延,不断死去的人,总会引发更多的战争,引发更多的人死去。这又告诉我们,英雄并不是好战者,发动战争的都不是真正的英雄。英雄应该学会怎么样去平息战争,不让更多的人死去。从概念化的英雄,到了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具体的英雄,影片无疑将米勒的多面性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但是这里也有不少概念化的成分,比如:“不救儿童”无疑,这是英雄米勒冷酷理智的一面,他经验丰富知道这样做的后果,这和后面的为朋友哭泣是一种对比,但是却显得非常刻意。
魏德——在魏德身上充满了人文关怀。他是一个战地医生,既是战士又是医生,他可以在医疗条件极其恶劣的情况下为病人缝合,竭力挽救他们的生命。他对生命的态度和米勒一行的其他人都不相同。在开端部里,他的出场是在帮一名士兵止血,但是一枚飞弹袭来,士兵当场死亡。“为什么不给我个机会救他”飞弹就在他身边滑过,在那一瞬间,他表现出来的是一种不同常人的生气,一种愤恨,这不能仅仅概念化地说成是医生的一种天职,但是影片却让观众感觉到了这种刻意。在卡帕佐中抢躺在雨中的时候,他不顾生命危险要冲上去,只是为了看清卡上在哪儿?这种行为,无疑是英雄主义的,无疑是夸大的,是脱离现实的,有些符号化;但是另一方面,在暗夜中,他替卡帕佐抄写信件、讲述自己儿童时代和母亲的情感经历,却又觉得这个人物并不是高不可攀,也有自己的具体情感,不十分概念化。但情感上过于片面,对职业的热爱,对朋友的关怀。甚至到最后,他看到伙伴们当着伞兵的面玩弄识别牌,过去组织的时候,也只是让观众觉得,他是个很善解人意,极度善良的人,但正是这个有些符号化,有些理想化的人物,在他死时,却感动得我落泪了。他的死真正让我觉得生命的淡薄和脆弱,身为医生的人却不能挽救自己的生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去死,完全无能为力。死的时候他一个劲儿地喊着“妈妈,妈妈”。那是一种最本源的做法,是一种本能的表现。这样的情感冲击,又让人觉得他并不十分符号化,片子将魏德善解人意,善良淳厚的一面渲染到了及至,并且加以美化,使他变成了一个塑像人物。但却能让人感动,让人觉得完美却真实可信。
梅利西——相比魏德,犹太人梅利西也是如此。片子着重渲染,他作为一个犹太人对德国法西斯的愤恨。在坑道里,他拿着德国阵亡士兵的刀说:“它曾经是希特勒青年团的小刀,现在是犹太面包刀”。说完这话,就坐在哪儿哽咽起来。这也不觉刻意,苦难深重的犹太人,手握着敌人的刀,作为一个战利品,成就感马上引起了一种悲痛的感觉,不用更多的语言交待,就能深深体会他曾经受的苦,和一种民族责任心。在德国俘虏队伍旁,他拿着自己的识别牌,炫耀着:“我是犹太人,我是犹太人!”那是一种骄傲,一种挑衅。实际上也是可悲的,可怜的。德国人并不能听懂他的语言,他这样做只是得到自己的一种宽慰,死去的犹太人不可能复活,他的伤痛也永远在心中烙下痕迹。这更增添了无数的辛酸和无奈。也告诉人们战争的极度残酷。
三、 中心思想
(一) 米勒的七次手抖
第一次:米勒的出场就是从他的手开始,一双颤抖的手,握着水壶;
第二次:俄马哈抢滩成功后,手颤抖着拿水壶;
第三次:暗夜中两小时的等待,手颤抖着拿水杯;
第四次:暗夜中两小时的等待,谈到卡帕佐,手颤抖。
第五次:得知瑞恩在兰姆勒,手颤抖着拿指南针;
第六次:魏德死后,米勒躲在岩石后哭泣,手颤抖着拿着卡帕佐的信。
第七次:等待敌军坦克车,和瑞恩谈天前,手颤抖谎称在为音乐打拍子。
米勒的颤抖表现的是对战争的态度,是一种精神的紧张,也同样是一种情绪的宣泄。他害怕、痛苦、紧张的时候手都会颤抖。影片借助米勒手的颤抖表现他情绪的变化,但是在外部看来,他面对一切的一切都那么泰然自若,甚至连他的身世都是个谜。但实际上,他只是个平凡得不能在平凡的高中老师,和普通人一样,也希望早日能看到自己的妻子,能和她团聚。并不是像他表现出来的那样冷静和理智。面对死亡他有自己的看法,他是一个队伍的首领,有着比别人更多的对死亡的冷静。他变得冷漠,是战争改变了他。
(二) 米勒的无声世界
片中,米勒常会进入无声的世界。炸弹在他身后爆炸的时候,耳朵会有短暂的失聪现象。在开端部里——
第一次无声的世界:米勒从海滩的血泊中爬出,炸弹在他身后爆炸。他进入了无声的世界,他眼前呈现出——
1、 一名瘫软哭泣的士兵;
2、 三个被弹药引着的士兵;
3、 断了一只臂膀的士兵,在尸体中寻找被炸断的手臂,用另一只手捡出那只手臂;
4、 几个燃烧着的士兵,在海滩上奔跑逃命;
5、 一个对他大声喊叫的士兵。
第二次无声的世界:米勒拖着负伤布格,炸弹在他身后引爆,他又一次进入无声的世界,恢复听力之后,再一次托起布格,他已经只剩下上半身了。
在结尾部——
第三次无声的世界:桥头,炸弹在米勒身后引爆,这一次他长时间进入了无声世界,看到了瑞恩的哭泣,看到了兵士的大声喊叫,看到了霍威的死,看到了近旁的手枪。
在开端部,这种手法很像《黑镜头》里面呈现的——平面的、瞬间的切割了战争。第一次无声世界,哭泣的士兵——这象征着一种对战争的恐惧,枪林弹雨中,不能自控地坐在地上哭泣,不知所措;断了手臂的士兵,用另一只手在尸体中寻找失去的手臂。提起它像提着自己的背包一样,那并不像是自己肢体的一部分,而单纯是个物件。战争带给人们的远远超过肢体上的痛楚,这完全是一种本能的表现,他脱离了理智,比起沉重的精神枷锁,肢体的疼痛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米勒死前无声的世界中,看到了瑞恩的哭和同伴的死,但是更多的是看到了身边的枪。他只是本能地去拾起那把枪,在他完全丧失了行为能力的时候——没有多余力量去思考、去分析,这种行为也是出于一种本能。他站起来去拿枪,中弹后,瘫在地上,还不停地瞄准正驶向他的坦克车,战争把人性都改变了,攻击敌人变成了一种本能。
(三) 死在米勒身边的七个人
在开端部
1、 头盔胸部中弹的战士
2、 104医队战士,胃部被打穿,内脏在体外;
3、 被炸掉下半身的布格
4、 坑道里身边的通讯员;
5、 坑道里脑部中两枪的战士。
这中惨烈的场面在米勒看来司空见惯,他的士兵就在自己身边死去,横尸遍野、血流成河,内脏横在尸体旁边、子弹打穿头颅,他依然往前冲,并不伤心,留恋或者惧怕。这除了表现战争的残酷外,还从一个侧面表现了米勒那“94”个兵士的死,带给他的是一种对生命透彻的看法,变成了视死如归。他曾对厄本说:“我怕我活不到堵住累计到一千,还是五百吧。”对生命,他知道他随时可能死去,所以当他死的时候才显得那是意料之中,没有多余的痛苦,像个活人一样坐在那儿死去,没有了大喊大叫也没有泪流满面,没有恐惧没有一切留恋,静静地死去。
⑦ 斯蒂芬·斯皮尔伯格对电影的贡献是什么拍摄了哪些电影
斯蒂芬·斯皮尔伯格一位享誉全球的导演和制片人,他制作的巨片开创了电影业一个新的时代。
斯蒂芬·斯皮尔伯格开始拍摄电影时,导演还算是好莱坞中最重要的人物,现在则是市场行销控制电影业的时代。然而他在两个时期竟然都稳居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电影人的宝座,这很能说明他的天才和适应能力。他制作了多部卖座电影,至今还没有哪个人能超过。然而除了那些供人消遣的大众娱乐片之外,他还拍出了诸如《紫色》、《辛德勒的名单》之类的艺术佳片。娱乐和艺术的水乳交融产生了《外星人》这部影片,它把大众的口味与大师的风格奇妙地融合在一起。
斯皮尔伯格对现代电影最重要的贡献就是他的创见:如果用A级片的新颖手法去拍摄B级片的老掉牙的情节,再用最新的特技加强效果,就可以制造出能吸引大批观众的影片。瞧瞧这些电影你就知道了:《夺宝奇兵》与其他印第安那琼斯系列影片《第三类接触》、《外星人》及《侏罗纪公园》。让我们再看看由他担任制片人但没有亲自导演的影片:《重返未来》系列、《精灵》系列、《威探闯通关》和《龙卷风》,这些故事的情节像周六影集一样平淡老套,但它应用的拍摄技术却是最先进的,更重要的是它实现了电影一直承诺的目标:用一些前所未见的感人情景来打动欣赏者的心灵。
导演会谈到自己的主要意向。这些意向由于表达了他们对事物的基本看法,因而贯穿了他们拍摄的主要影片。有一次斯皮尔伯格言称,他的主要意象是《第三类接触》中从门口透进来的强光,它暗示了外面的光明与神秘。这种强烈的逆光手法还应用在他的许多影片中:例如《第三类接触》中的外星人从强烈的光环中走出来;《外星人》中太空船舱门也溢出了光。还有印第安那·琼斯经常用强力手电筒射出强烈刺眼的光束。
在斯皮尔伯格的影片中,光源中隐藏着神秘,然而对其他许多导演来说,黑暗才是暗藏神秘之处,这种差别在于斯皮尔伯格认为神秘带来的是希望而非恐惧。
斯皮尔伯格电影中的主角并不经常陷入到错综复杂的情感纠纷中。《直到永远》是他少数失败的作品之一,故事描述一个鬼魂看着自己的女友爱上别人。典型的斯匹尔伯格式的主角受到吸引和启发而开始探索。他的许多电影的关键镜头就揭示了他本人曾有过的惊奇感。还记得在《侏罗纪公园》中第一次看到恐龙时那屏息的一瞬吗?
斯皮尔伯格第一部重要的情节片是拍于1974年的《大逃亡》。但是一年后《大白鳖》改变了现代好莱坞的历史发展方向。在短短的几年之内,《大白鲨》的模式风行一时,在影片的制作过程中预算失控成为一种时髦,因为收益似乎是无穷无尽的;暑期动作片主宰了电影业;年轻的热门导演竞相拍摄“最卖座的美国电影”。
在20世纪后期的电影史中,斯皮尔伯格是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无论是在好的方面,还是在不好的方面。在较差的影片中他过度依赖肤浅的情节,还有为特效而玩特效之嫌;而在他最好的影片中,他激发了人们内心深处的善良本性所编织的梦想。
⑧ 电影紫色剧情影评
这部电影里有卑微、有傲慢、有无知,有软弱、有坚持,有迷路、有悔恨、有醒悟,有逆境、有信念,有倔强、也有一些妥协...所有这些都是在一些谈谈的紫色的情景下发生,有点忧伤,尤显真实。
尤其喜欢那个结尾:“爸爸,罪人也有自己的灵魂!”,每次都不免眼泪横溢。成长真的是一个过程,对弱者如此,对犯错者也如此...
电影《紫色》由斯皮尔伯格导演,上映于1985年,是一部讲述一对黑人姐妹,从分离到团聚的故事,这部影片的镜头处理方式,可以作为导演的教科书级别的电影!
《紫色》的故事不再像以往斯皮尔伯格电影中那样,有一个强烈的贯穿始终的戏剧冲突,而更多的是意识流式的生活展现。影片中的所有内容都是乌比·戈德堡扮演的黑人妇女眼中的世界,包括她看到的别人的生活。
除了主角西丽在大部分时间里成为沉默的在场者以外,大幅度的时间跨度也使得影片不再是令人感到喘不过气的紧张,从而引领观看者腾出时间对影片主题进行深入的思考。
⑨ 如何评价斯皮尔伯格的《战马》
斯皮尔伯格拍了这部电影,体现出了战争的残酷,但是却又能在这种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体现出的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这部电影的视觉冲击感很强,场面很震撼,像他以前的那些电影一样,对于细节的处理非常到位。但是在剧情的把握上还不够连贯,对于故事的主线表述的不算突出在大多数影迷,观众的心理没能产生十分突出的,强烈的反响。
⑩ 《战马》:斯皮尔伯格感知生命的辉煌巨作,让人性的美散发光芒,你怎么看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是好莱坞电影大师。他的电影不仅票房高,而且在电影史上也有成功的足迹。
不仅获得多项奥斯卡奖,还获得粉丝的追捧,商业与艺术完美结合。
在他的电影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流行文化的内容,而不是人们无法理解的神秘文艺。
亲人之间,敌人之间,战友之间,陌生人之间,欢乐是体现不同场合、不同环境下温情的主线。
为了帮助乔伊走向自由,英国士兵和德国士兵甚至可以握手成为朋友。
对乔伊和他的主人的认可也反映了斯皮尔伯格叙事结构的戏剧性特征。在这一幕中,斯皮尔伯格还对比批判了工业时代人性的冷漠。军医为了救治伤员,可以对乔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先不做预诊,再草草下令射击,因为他认为乔伊没有任何使用价值。
但在乔伊和艾伯特相互认可后,医生终于意识到乔伊是艾伯特的朋友,也是人类的朋友,从而实现了人性的升华。
镜头4
战争结束了。
根据规定,乔伊将被拍卖,他的同志们凑钱希望艾伯特能把乔伊买回来。
拍摄的那一刻,做果酱的德国老绅士花了100英镑高价给孙女买下了乔伊,但爷爷看到乔伊和艾伯特之间深厚的感情后,还是把乔伊还给艾伯特。
艾伯特和乔伊回到家乡,在黄昏时分拥抱了他们的母亲,这部电影就这样结束了。
艾伯特;养大它的农场男孩;尼科尔斯;,北萨默塞特志愿骑兵队队长,骑到前线;照顾好它的巩特尔和迈克尔兄弟;艾米莉;,一个捡起来想教它跨栏的法国女孩;切断铁丝网的英国和德国士兵共同拯救了它...这些人有的死了,有的活了下来,各国人民遭受的苦难和战争一样多。
毕竟历经千辛万苦,重逢是可喜的。
只要和亲人在一起,生活就可以继续。
就像明亮的夕阳和漆黑的夜晚,总会有黎明。
在好莱坞电影的结局中,正义战胜邪恶是必然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品质好,天下必有庆,恶势力终有败,充满正能量。气氛总是很愉快。
斯皮尔伯格吸收了经典好莱坞的经验,知道如何把握观众的心理,所以不断让这个结局出现在他的电影中。在这部影片中,斯皮尔伯格还运用了他一直擅长的象征手法,让影片中的主角乔伊能够突破重重障碍,甚至让角色看起来像一个普通但勇敢的战士,做着普通人做不到的事情,但这种经历和结局却是观众在银幕上所认为和期待看到的。
这部电影不仅反映了战争对人类的危害,也反映了导演对人性的思考。通过战争中的各种画面,人性之美熠熠生辉。
斯皮尔伯格反思世界,反思人类的存在,反思文明的悲哀,以高超的摄影技巧和一贯的电影创作风格创作了这部电影。
在第84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战马》输给了《艺术家》,错失了最佳影片,但它仍然是一部具有时代特征、能够感知生活的辉煌巨作。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写的又一部战争史诗,旋律动人,情感细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