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对于张猛执导的电影《钢的琴》,该如何评价
对于张猛执导的电影《钢的琴》,我将在电影的背景、电影中的人物、电影情节进行评价。
电影的背景
那个鞍山被一条铁路分割为两个部分,铁东意味着成熟的居住、繁华的商业区,铁西意味着高炉、烟囱、林林总总的工厂。那个鞍山以火车站和市府广场为核心区,分布着各种商场、政府机关、住宅区,外围则是以大工厂为核心的厂区和配套家属区。这个外围,立山还比较热闹,有和平电影院有二道街农贸市场有三院;沙河就已经萧条,而灵山则意味着小商店小商贩;等到了大红旗,则已经基本上就是农村的面貌了。
最不理解的情节:钢琴造好了,秦海璐扮演的女主角带领了一群姑娘调西班牙舞。这个过于魔幻了。
B. 如何评价钢的琴值得一看吗
后来,王千源出演了很多优秀的电影,比如《解救吾先生》、《绣春刀》等等,但他
让我印象最深的,也是我最爱的电影,还是这部《钢的琴》。
《钢的琴》跟今年上映的王小帅导演的《地久天长》有点类似,《地久天长》里也提到了下岗浪潮,而《钢的琴》用一种更轻快更乐观的方式展现了那个年代。
《钢的琴》是一部拍给工人阶级的电影,也是一部关于那个时代的挽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谁也不能幸免,但好在我们有电影,用以记录那时的喜怒哀乐。
或者说,不是我们热爱这样的电影,而是我们需要像《钢的琴》这样的电影。
C. 《钢的琴》要说明什么
一种儿时记忆和父辈时代的过去。
这部片子是很难得的,我跟我爸都很喜欢的电影。我留美五年了,离爸妈很远,我爹是很老派很传统的人,有一天我在微信上说,很喜欢《钢的琴》这部片子,感觉好电影都被埋没了,结果我爹居然回复我说,他也很喜欢这个电影,觉得看完了很感动。
顿时,我就觉得,也许这个片子要缅怀的就是这种说不出来的“通感”,联系着中国社会进步变化中的两代人。而给予了父辈们,过去的辉煌的一辈人的,最温暖的悲怜。
也许是一种工业时代过去的挽歌,看起来唏嘘。
我个人认为,这部电影最打动我的是几处场景的设置安排,有戏剧舞台的美术感。背景出的安排甚至超过了电影中情节和人物的表现。
这是种类似于 Edward Hopper 对于美国逝去时代的描绘,《钢的琴》里的时代风情画,充满了怀旧情绪,出现在电影的多处场景里。
电影一开始,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笔直地站着出现在镜头前,他们各自望向不同方向,虽然在相互对话但都没有扭头看对方一眼。陈桂林和妻子小菊用这样子的方式出场,既体现了他们分崩离析的感情关系,也在画面上制造了一种戏剧冲突。
小菊问他,“你知道什么是幸福吗?”
陈桂林答,“别拿幸福吓唬我。”
小品式的对话风格充满了浓郁的东北味儿,但也契合了这种视觉上的戏剧感。
画面远景里慢慢拉出的那两根巨大的工厂烟囱,一方面在形式上对应了一男一女的视觉构成,达到了一种观感上的和谐之美,同时也在心理上暗指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和年代,以及在这种环境下产生的心理情绪和故事走向。
冒着稀疏烟圈的烟囱如地方神仙一般地注视着这片土地上男人和女人,各家的悲欢离合都净收它的眼底。但它只是默默地看着,不做任何评价。因为它知道,自己已经是时代的淘汰品,而土地上人们所经历的欢笑或泪水也不过就是时代转型时期里的必经过程。这过程不能说其好坏对错,只能远远地看着,多读出一份温馨,试着用笑去化解泪的苦涩。
另一个时代风情画的描绘发生在陈桂林拜访汪工之前,他来到潜水池塘旁边炸鱼,想用不要钱的鱼作为见面礼去请教汪工。
对于这个画面我个人十分有感情,作为八十年代后期生人的我们都没有机会亲眼见到这样的场景,但这种炸鱼吃鱼的活动充满了父母亲对上一辈人的描绘里。
我的外公也是一名金属冶炼厂的工人,在母亲的回忆里,父亲带着孩子们去荷塘里炸鱼补贴家中伙食的故事既是心酸的过去,但也是甜蜜的记忆。
陈桂林炸鱼的这片水塘已是荒草丛生,毫无生气,眼看就是这段靠天吃饭的时代尾声。这里的自然环境已在奄奄一息的边沿,看来再过几年,经济发展带来的工业污染就会将这水塘里的鱼消灭干净,甚至那时这里还会不会有水塘都是个问题。陈桂林站在溏边捂着耳朵抽着烟,看着泛着白肚皮漂上水面的几条小鱼,似乎在思考些什么,但也许什么也没想到。画面的远景里,水泥高架桥上一列绿皮火车吐着浓烟轰轰隆隆地驶过,打破了这看似平静的画面。靠天吃饭的时代已彻底被“不劳而获”的时代所取代了。
马上,这个社会的生存法则将不再是只要你劳动就可以致富,反而是那些靠着钱生钱、或是钻时代空子的行为才会占去既得利益。陈桂林看着那几条死鱼,也看着属于自己的工人时代的死去。
这种对一个过去的工业时代的刻画其实出现在电影的每分每秒里,很多时候,导演甚至是在用破坏画面的方式去打破叙事常规,为了突出展示一些遥远而沉默的东西。在《钢的琴》里,讲故事、表情感的,不仅是前景里的男人和女人,还有中景里的房屋街道、过往人群,更还有远景里的绿皮火车,无声无息的大烟囱。这些镜头的设计十分讲究,有时内容完全居中,有时人物就出现在镜头的黄金分割点上,这种近乎舞台剧的构图设计让那个时代的风貌完美地呈现在了一幅幅画面里,看上去甚至不像是电影,而更像是对于一张张珍贵的泛黄老照片的动态想象。
而有的时候,在某些动作镜头里,人物甚至已经跑出了电影画面,但创作者对于时代背景的关注和留恋甚至超越了对于人物关系或者动作的描述。在很多转场切换中,镜头对于背景和环境的表现成为了主要任务。似乎相较于人物间的矛盾关系、爱恨情仇,导演张猛在更多的时候,是在电影里表达了对那个时代和环境的怀念和不愿离去。
镜头长久地定留在那里,注视着没有人物的空镜头,深情地望着远处的背景,目送那个时代的消逝。
看看郭四娘的小时代系列已经票房突破16亿了,我就为中国电影感到悲哀。
用电影中陈桂林评价前妻小菊的话说,“她终于过上了梦寐以求的,不劳而获的生活”。
这也适用于中国电影美好时代的拜拜。
好电影不卖座,脑残导演站着把钱给挣了。
《钢的琴》这部电影是在导演四处借钱,剧组处处省钱,演员自己掏钱的状况下拍摄完成。张猛终于在2010年造好了自己的《钢的琴》,也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得了大奖,但进入国内院线却没法挣钱。张猛就跟陈桂林一样,终于意识到了社会的现实,资本的力量。
电影结尾处,造好的钢结构钢琴在车间被缓缓吊出,那气势如虹的现身,如森林之王一般的气质让人动容,虽然弹出的声音和高级钢琴的音准和音色都有差别,但这架钢的琴还是如梦如幻般地完成了。结果,这激情的事业完成后,女儿还是没能留下;在激情的文艺情怀的实现中,观众还是没有用票房留住这部电影。在国内电影市场票房过百亿的传说中,《钢的琴》和工人阶级的时代一样,被市场快速地淘汰了。
对于中国的电影而言,现在的确是一个市场繁荣、气势磅礴的大时代;但对于《钢的琴》这样的非主流、非商业之作而言,这一定不是一个最好的年代。
我不知道导演张猛对于他这腔热情的滑铁卢会作何感想,但在电影里,陈桂林发现偷琴行动失败后,并没有选择逃跑,而是选择在雪夜里,独自浪漫地在钢琴上演奏一曲。这种极其不合常理,没有逻辑,荒诞滑稽的行为也许是一种口号,一种情怀,一种理想。
此时坐在这里给自己演奏的,不仅是陈桂林,也是张猛本人。
一种儿时记忆和父辈时代的过去。
这部片子是很难得的,我跟我爸都很喜欢的电影。我留美五年了,离爸妈很远,我爹是很老派很传统的人,有一天我在微信上说,很喜欢《钢的琴》这部片子,感觉好电影都被埋没了,结果我爹居然回复我说,他也很喜欢这个电影,觉得看完了很感动。
顿时,我就觉得,也许这个片子要缅怀的就是这种说不出来的“通感”,联系着中国社会进步变化中的两代人。而给予了父辈们,过去的辉煌的一辈人的,最温暖的悲怜。
也许是一种工业时代过去的挽歌,看起来唏嘘。
我个人认为,这部电影最打动我的是几处场景的设置安排,有戏剧舞台的美术感。背景出的安排甚至超过了电影中情节和人物的表现。
这是种类似于 Edward Hopper 对于美国逝去时代的描绘,《钢的琴》里的时代风情画,充满了怀旧情绪,出现在电影的多处场景里。
电影一开始,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笔直地站着出现在镜头前,他们各自望向不同方向,虽然在相互对话但都没有扭头看对方一眼。陈桂林和妻子小菊用这样子的方式出场,既体现了他们分崩离析的感情关系,也在画面上制造了一种戏剧冲突。
小菊问他,“你知道什么是幸福吗?”
陈桂林答,“别拿幸福吓唬我。”
小品式的对话风格充满了浓郁的东北味儿,但也契合了这种视觉上的戏剧感。
画面远景里慢慢拉出的那两根巨大的工厂烟囱,一方面在形式上对应了一男一女的视觉构成,达到了一种观感上的和谐之美,同时也在心理上暗指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和年代,以及在这种环境下产生的心理情绪和故事走向。
冒着稀疏烟圈的烟囱如地方神仙一般地注视着这片土地上男人和女人,各家的悲欢离合都净收它的眼底。但它只是默默地看着,不做任何评价。因为它知道,自己已经是时代的淘汰品,而土地上人们所经历的欢笑或泪水也不过就是时代转型时期里的必经过程。这过程不能说其好坏对错,只能远远地看着,多读出一份温馨,试着用笑去化解泪的苦涩。
另一个时代风情画的描绘发生在陈桂林拜访汪工之前,他来到潜水池塘旁边炸鱼,想用不要钱的鱼作为见面礼去请教汪工。
对于这个画面我个人十分有感情,作为八十年代后期生人的我们都没有机会亲眼见到这样的场景,但这种炸鱼吃鱼的活动充满了父母亲对上一辈人的描绘里。
我的外公也是一名金属冶炼厂的工人,在母亲的回忆里,父亲带着孩子们去荷塘里炸鱼补贴家中伙食的故事既是心酸的过去,但也是甜蜜的记忆。
陈桂林炸鱼的这片水塘已是荒草丛生,毫无生气,眼看就是这段靠天吃饭的时代尾声。这里的自然环境已在奄奄一息的边沿,看来再过几年,经济发展带来的工业污染就会将这水塘里的鱼消灭干净,甚至那时这里还会不会有水塘都是个问题。陈桂林站在溏边捂着耳朵抽着烟,看着泛着白肚皮漂上水面的几条小鱼,似乎在思考些什么,但也许什么也没想到。画面的远景里,水泥高架桥上一列绿皮火车吐着浓烟轰轰隆隆地驶过,打破了这看似平静的画面。靠天吃饭的时代已彻底被“不劳而获”的时代所取代了。
马上,这个社会的生存法则将不再是只要你劳动就可以致富,反而是那些靠着钱生钱、或是钻时代空子的行为才会占去既得利益。陈桂林看着那几条死鱼,也看着属于自己的工人时代的死去。
这种对一个过去的工业时代的刻画其实出现在电影的每分每秒里,很多时候,导演甚至是在用破坏画面的方式去打破叙事常规,为了突出展示一些遥远而沉默的东西。在《钢的琴》里,讲故事、表情感的,不仅是前景里的男人和女人,还有中景里的房屋街道、过往人群,更还有远景里的绿皮火车,无声无息的大烟囱。这些镜头的设计十分讲究,有时内容完全居中,有时人物就出现在镜头的黄金分割点上,这种近乎舞台剧的构图设计让那个时代的风貌完美地呈现在了一幅幅画面里,看上去甚至不像是电影,而更像是对于一张张珍贵的泛黄老照片的动态想象。
而有的时候,在某些动作镜头里,人物甚至已经跑出了电影画面,但创作者对于时代背景的关注和留恋甚至超越了对于人物关系或者动作的描述。在很多转场切换中,镜头对于背景和环境的表现成为了主要任务。似乎相较于人物间的矛盾关系、爱恨情仇,导演张猛在更多的时候,是在电影里表达了对那个时代和环境的怀念和不愿离去。
镜头长久地定留在那里,注视着没有人物的空镜头,深情地望着远处的背景,目送那个时代的消逝。
看看郭四娘的小时代系列已经票房突破16亿了,我就为中国电影感到悲哀。
用电影中陈桂林评价前妻小菊的话说,“她终于过上了梦寐以求的,不劳而获的生活”。
这也适用于中国电影美好时代的拜拜。
好电影不卖座,脑残导演站着把钱给挣了。
《钢的琴》这部电影是在导演四处借钱,剧组处处省钱,演员自己掏钱的状况下拍摄完成。张猛终于在2010年造好了自己的《钢的琴》,也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得了大奖,但进入国内院线却没法挣钱。张猛就跟陈桂林一样,终于意识到了社会的现实,资本的力量。
电影结尾处,造好的钢结构钢琴在车间被缓缓吊出,那气势如虹的现身,如森林之王一般的气质让人动容,虽然弹出的声音和高级钢琴的音准和音色都有差别,但这架钢的琴还是如梦如幻般地完成了。结果,这激情的事业完成后,女儿还是没能留下;在激情的文艺情怀的实现中,观众还是没有用票房留住这部电影。在国内电影市场票房过百亿的传说中,《钢的琴》和工人阶级的时代一样,被市场快速地淘汰了。
对于中国的电影而言,现在的确是一个市场繁荣、气势磅礴的大时代;但对于《钢的琴》这样的非主流、非商业之作而言,这一定不是一个最好的年代。
我不知道导演张猛对于他这腔热情的滑铁卢会作何感想,但在电影里,陈桂林发现偷琴行动失败后,并没有选择逃跑,而是选择在雪夜里,独自浪漫地在钢琴上演奏一曲。这种极其不合常理,没有逻辑,荒诞滑稽的行为也许是一种口号,一种情怀,一种理想。
此时坐在这里给自己演奏的,不仅是陈桂林,也是张猛本人。
最后引用剧中汪工对两根大烟囱的讲话来描述这种对已逝的理想主义,和辉煌不再的工人阶级的怀念是再恰当不过的了。这些话语可以看作是对工业时代生活印记的告别,也可以看做是人们对于“现实”生活的独白,最终也成为了《钢的琴》这部好看但不卖座的电影挽歌:
“这两根大烟囱,在我看来,他们是某些人成长的记忆,也是某些人回家的坐标,但他们更像是两个被我遗忘的老朋友。我不知道是应该极力地挽留,还是应该默默地看着他们离去。突然有一种莫名的忧伤,似乎觉得自己有话要说,可又不知道说些什么。时光荏苒,社会变革,如今为了时代的发展进程要求他们离开,我们总还是要试着做点什么。如果我们成功,他将会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如果我们失败,他们也将成为一段美好的记忆。”
最后引用剧中汪工对两根大烟囱的讲话来描述这种对已逝的理想主义,和辉煌不再的工人阶级的怀念是再恰当不过的了。这些话语可以看作是对工业时代生活印记的告别,也可以看做是人们对于“现实”生活的独白,最终也成为了《钢的琴》这部好看但不卖座的电影挽歌:
“这两根大烟囱,在我看来,他们是某些人成长的记忆,也是某些人回家的坐标,但他们更像是两个被我遗忘的老朋友。我不知道是应该极力地挽留,还是应该默默地看着他们离去。突然有一种莫名的忧伤,似乎觉得自己有话要说,可又不知道说些什么。时光荏苒,社会变革,如今为了时代的发展进程要求他们离开,我们总还是要试着做点什么。如果我们成功,他将会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如果我们失败,他们也将成为一段美好的记忆。”
D. 影评《钢的琴》主题分析
描写小人物生活。
王千源饰演的下岗工人陈桂林,用工厂废弃的钢铁为女儿铸造了一架饱含父爱的“钢的琴”的故事,视角独特,诙谐幽默中有着对现实的人文关照。王千源在戏中贴近20世纪90年代的造型以及他不留痕迹的表演风格完完整整地塑造了一个真实而特别的父亲形象,他带有超越常规的黑色幽默的表演,让整个影片拥有温暖的质感。
虽然故事讲诉的年代环境艰辛,物质缺乏,但片中王千源饰演的陈桂林下岗后自谋生计组建乐队为婚丧嫁娶吹拉弹唱,他充满小人物的生存智慧和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将平凡无奇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充满快乐与激情。
当看到陈桂林与女儿在一起,与众工友在工厂里热火朝天的铸造钢琴的时候,可以让人看到生活艰辛以外的温暖质感,同时又清新、生机盎然。
剧情简介
《钢的琴》是一部由张猛执导,王千源和秦海璐主演的喜剧电影。该片于2011年7月15日在中国内地上映。
《钢的琴》讲述了一位父亲为了女儿的音乐梦想而不断艰苦努力,最后通过身边朋友的帮助用钢铁为女儿打造出一架钢琴的故事,通过小人物幽默与艰辛,展露一段感人至深的亲情和友情。
E. 如何评价电影 钢的琴
《钢的琴》在当下的中国电影中算得上是非常别致的一部:从豆瓣ers汹涌的追捧来看,它似乎应该算是一部艺术片,但是它又少有华语“艺术片”惯有的晦涩与“文艺范儿”;如果从它其中大量包袱来看,它似乎又容易被归类到院线上常见的小成本喜剧中,但此类影片中常用的MTV式剪辑和情绪上的躁动,它又不沾;它被评论为“有库斯图里卡式的魔幻感”,但你所见到的都是寻常生活中场景,只是它从你未曾想到的角度去观察。它的瑕疵很多,而且明目张胆地显露在你面前,明显到缺憾都成了风格——例如被无数人包括我诟病的浓得化不开的配乐,但同样不得不承认的是在两分钟转三场戏时能换三次BGM的它,残都残得个性十足。
《钢的琴》最大的问题有三处。第一是剧本上的。它的包袱与单场戏写得非常好,用流行的说法,叫“接地气”。但串在一起,就会让人感觉到衔接有问题。除了忽明忽隐的主线剧情,它更像是把好几场独立可成的戏用“钢琴”这根绳子绑在了一起,其实彼此的黏合并不牢靠。这种割裂感在后2/3部分更加强烈,尤其是一场靠音乐与写意表现的硬转,让人不禁为它惋惜。这里除了之前导演张猛提到的资金问题外,在整体的构思上对全盘打算恐怕有些欠考虑了。这也影响了导演意图的传达,从小“钢琴”到大“烟囱”,更多只是以人物身份作为纽带,引起一点观众的联想,但表现上仍然是割裂的。第二是影像上的,仁直和桃桃林林都提到过,说好听点叫镜头语言统一,说难听点就叫单一了。缓慢的平移、拉出、上下摇拍出的中景、全景是很漂亮,正九十度的切换是很工整,但不是每个场景这样做最好。即便要表达出一种有些悲天悯人的观察,也不必总是这样。第三就是被提过最多的音乐了。用得满大家都听出来了,这样做比较麻烦的一点是,前后配乐会靠得比较近,为了不打架,必须及时掐掉。所以,第二次看的时候,好几场音乐起来时,由于情绪被带动了,我没觉得太不适,但音乐仿佛电台节目中那样戛然而止时,我反而觉得有点失落。但正如第一段讲的,这些缺憾就像男人身上的伤疤,你可以觉得难看,也可以读出沧桑。这种沧桑让我深深惋惜:现在的样子或许不赖,但本来可以更美。
它的风格非常杂糅,统一在怀旧的情绪下。大量中俄老歌先以强烈的冲击把氛围铺垫上了。以对称(片头夫妻对话)、夸张的弧线(追逐胖头)和黄金分割形成的构图风格,使它几乎每一个画面,都充满了美感,不像是说故事,倒成了直接从往事中抠取的老照片。叙事则在长镜带着诗性的写实(陈桂林的纸板钢琴),和小品式的夸张贫嘴(借钱)间怪异而和睦地推进着,时而在自嘲中显得卑微,时而又被强行插入的舞台性很强的场景搞得崇高到突兀。如果说《建党伟业》里angelababy脸上突如其来的光象征资本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强势介入,那么雪花中射向陈桂林的白光,以及后面一场分别打到陈桂林和淑贤头上的红光和蓝光(?记不清了),就是导演发出的幕间提示:既象征着“钢琴”计划的两个节点,也在舞台上拎出了两个现实中卑微失败者的可贵灵魂。直到几声闷响,烟雾把所有角色吞没,大幕其实已经拉下了。
《钢的琴》骨子里有一点契诃夫喜剧的味道。虽然契诃夫的人物不可能会具有如此强的行动力,但在他们荒唐得让人忍不住发笑的同时,你根本不忍心去嘲讽他们。弥漫在戏中的是淡淡的忧伤。正因此,它在时代精神表达上的缺憾才让人倍感惋惜。
F. 钢的琴的观后感
《钢的琴》是一部由张猛执导,秦海璐主演的喜剧电影。我整理的钢的琴的观后感,欢迎大家查阅。
这是一部怀旧的电影,那俄罗斯风味的背景音乐,陈旧废弃的厂房,高耸入云的烟囱,甚至公式化的讲演,都在缅怀一个逝去的时代。这是一部80后,90后无法理解的电影,一群下岗工人折腾半天,鼓捣出一架钢体结构的钢琴,有什么意义吗?这是一部拍给50后,60后甚至70后的人看的电影,只有他们才能产生深深的共鸣,理解那架钢琴背后的含义。
我还记得上学时骑车从重工业区穿过,那林林重重的管道仿佛构成了另外一个世界。如今那道独特的风景已经不在,要么被夷为平地,要么被替换成酒店超市。时代结束了,可人还在,如何面对新时代是这批被改革大潮冲击的头晕脑胀的人首要解决的问题。我还记得在这特殊时期,父亲每天回家愁眉不展,母亲每天惶惶不安,那个时候我还不能理解失业的痛苦,直到我毕业那年,才知道个中艰难。
从小被教育“只要好好学习,国家会给你工作”,“工厂有托儿所,医院,宿舍,你的生活完全由工厂负责照顾”......直到有一天,一个声音说“国家照顾不了你们了,工厂必须倒闭,你们自寻出路吧”。想想这批人,老的有50多岁,年轻的不到20岁,下岗后能做什么?专业覆盖面太窄,其它行业肯定不会招个没有经验的人来培训,符合专业的私企,更倾向招年轻的一代,便宜又有发展潜力。不要跟我说每晚七点档里面提到的在私企中名声鹊起的老师傅,那种人毕竟是少数,能在上千万下岗工人中占到几成?
在《钢的琴》里面,我们也可以看到,陈桂林的同事们有的改行卖猪肉,有的成了配钥匙师傅,还有的去捞偏门。而陈桂林凭着自己的音乐天赋,也勉强能混日子,直到有一天,他发现自己将要失去女儿。恐怕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当他说出要做一架钢琴的的时候,这个决定里一半是和老婆赌气,一半是潜意识里对现实的呐喊:“你可以剥夺了我的时代,但你阻止不了我去打造属于那个时代的烙印。”这也是他的同事们一拍即合的原因。在影片中我没有看到这批被时代遗弃的人的抱怨,不满,我只看到了他们面对现实的无奈。虽然他们偶尔也发泄一下,尝试偷个钢琴,打个群架,但心里,都充满着对逝去时代的无限缅怀。
几经挫折,钢的琴终于完成。在影片片尾处,由起重机徐徐吊起这架特殊的钢琴时,我心潮澎湃,那锃亮的琴板代表着不屈的精神,那精致整洁的琴键透露出精湛的技艺和辛勤的汗水,这架琴仿佛是骨感现实身上的傲然双峰,挺拔耸立,桀骜不驯的向世人展示着自己的存在。当陈桂林女儿小心翼翼的问道:“能出声吗?” 我哑然失笑,泪水划过面颊,看到陈桂林和同事惬意的在一旁欣赏女儿在钢琴上快乐的弹奏,他们心里一定很安慰吧。
你看到我低下高昂的头,你看到我跪下男儿的膝,你没看到的,是我心中永远有一处地方,有理想,在不羁的歌唱。
九十年代北方的重工业城市,破旧的钢铁厂,萧瑟的街道,黄昏时缓缓开过的火车,甚至是那两个陪伴了几代人、一直竖立着的、不停往外排烟的烟囱都在无时无刻的渲染着一种衰败落魄的氛围。故事以葬礼开头,以小元弹着陈桂林做出来的钢的琴结束,发生在万物凋零的冬季。整个影片和这个落魄的城市一样低沉,为数不多的笑点都让人隐隐地透着点心酸。
看完《钢的琴》后,对陈桂林的印象是惊讶的。他会弹琴,虽然自己没有条件,也在尽力满足女儿小元的兴趣爱好;在所有人都在签字反对炸烟囱的时候,他能独辟蹊径,想出一个看似不可思议却又貌似可行的办法,尽管到最后烟囱还是没能留下;在四处借钱碰壁之后,他在图书馆查阅书籍,召集好友,决定自己做出一台钢琴,让女儿留在自己身边。作为一名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下岗工人,他给人的感觉是成熟,先进,前卫并且敢想敢做的,与同时代的其他工人是不同的。
电影中陈桂林带着女儿在朋友家练琴,被几位女老师严令禁止。身为老师,却不能理解一个孩子对钢琴的热爱和一个父亲对女儿的父爱;身为女儿,却对爱她的父亲说谁给她买琴就跟谁这样的话。
偷琴失败后,陈桂林在黑暗中、灯光下、抽着烟、飘着雪、弹钢琴。那好像是陈桂林的最后一丝希望破灭后的心理状态,他没钱也没办法给小元一架钢琴。
小元亲妈来看小元,给小元买了很多东西,小元问他怎么想的时候,陈桂林激动到把小元赶出去并且把之前自己用木板做的钢琴都推翻踢毁。此时的陈桂林该是在生气小元的要求,更气愤自己的无能为力。
这些情节都能够让观众轻易的感受到陈桂林对女儿的爱,为了留下小元而做出的努力。
影片里对城市环境的镜头的刻画也毫不吝啬,一群人在倒塌的楼房上、脏乱的钢厂里、枯黄的早木中忙活着自己的事情,反衬出在这个大时代下的小人物们有条不紊地做着自己不平凡的事情,而让人生出一种敬佩的感情。最后钢琴成功造出来了,陈桂林却主动放弃了小元的抚养权,而那两根大的烟囱,最终也还是没能留下来。结局或许是悲伤的,但是从整个电影的基调来看,这样的结尾又不让人觉得意外而且容易让人接受。
也许对陈桂林来说,套用汪工说的话:如果我们成功,他将会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失败,他将会成为一段美好的记忆!
那日,看完《钢的琴》,我不禁抹下两滴眼泪来。
这部影片叙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故事中的小女孩叫妮儿。妮儿很爱弹钢琴,她的父亲是某所学校的音乐老师。一次,因为妮儿在钢琴室练琴练的很晚,妮儿的父亲就这样丢了工作。妮儿的母亲因为家里太穷已经不想跟她爸爸过日子了。摆在她面前的是一件艰难的抉择。妮儿说,谁能给她买架钢琴就跟谁过。她的父母都想得到她的抚养权。妮儿的父亲为她做了架木头钢琴,木板上画着琴键,发不出任何声音。父亲说,只要心里有音符就能听得见。但有一天,他听说女儿要跟妈妈过就赌气把那架木钢琴砸了。女儿哭着不走,说,不跟妈妈了,永远跟着爸爸。听了这句话,妮儿父亲的气消了,又觉得有点对不起她。某天傍晚,他和自己几个要好的哥们去学校偷钢琴。结果偷琴计划失败,他也差点进了公安局出不来。他还是不甘心,到图书馆借了本《怎样做钢琴》,他从那堆俄文中一个词一个词地翻看词典,翻译成了中文,经过几番周折,妮儿的父亲终于做好了那架钢做的琴。但父亲为了让妮儿有更好的生活条件,最终却放弃了对她抚养权。妮儿在妈妈的陪伴下,来到了放钢琴的废弃工厂。在那里,妮儿用她那双手,弹奏出了世界上最美妙的琴声。
这个故事中表现出的父爱是那么的感人:妮儿的父亲是多么地疼爱自己的女儿,他为了安慰女儿,特地做了一架木的钢琴。琴弹不出任何声音,他却告诉女儿,音乐是用心去听的,而不是用耳朵去听的。后来,为了挽留女儿,下了很大的工夫才做好了有几百个琴键的钢琴。妮儿的父亲用爱编织了数不清的善意谎言。当最后妮儿用稚嫩的童声问她的父亲,这琴能弹出声么。父亲肯定地告诉妮儿,一定能。我的眼泪就像珠子断了似的,流了下来。
世界上所有的父母都是疼孩子爱孩子、到老依然对孩子放心不下的。
我们总以为孝敬父母的事来日方长,时间还多着呢。可有一天,我们突然发现妈妈的鬓角有了几许白发,爸爸的腰不再挺拔。当我们还沉浸在自我的小天地里时,时间却以一种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让我们明白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道理。
从现在起,替父母分担一些活儿,以免会造成终生的遗憾。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看了一部电影《钢的琴》。这是一部让人心酸的电影。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对夫妻要离婚了,他们涉及到孩子的分配问题,孩子应该何去何从呢?女儿有学习钢琴的天赋,于是父亲为了挽留女儿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要为女儿做一架钢琴。他开始发动身边的朋友们。钢厂的工人要做钢琴,这个消息让大家都感到很兴奋。他们被父爱感动了,纷纷无偿加入到他的行动中。父亲和朋友们在废弃的工厂里找出几块钢板,准备用钢板做一架钢琴。一切准备就绪时,有人无奈的走了,有人被抓了起来。就在大家都要放弃时,是父爱使他们重新振作起来,他们坚信自己一定能做出这架钢琴。终于,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个巨大的工程竣工了。当女儿小元弹起父亲亲手做的钢琴时,两行热泪滚了下来。虽然女儿最后选择了妈妈,再没有和穷困的父亲过日子,但父亲认为能让女儿弹上钢琴,自己十分自豪。要知道,在那么穷苦的年代,孩子仍然想学习钢琴,多么不容易啊!
这部电影十分感人,我想到爸爸妈妈为我们付出了这么多,我们应该为他们做些什么,付出些什么,少让他们为我们操劳,少让他们生气。我还要认真、努力学习,帮助穷苦人,提高他们的地位吧!让我们一起努力。
张猛导演的这部电影作品主要讲述了一位父亲为了女儿的音乐梦想,不断地艰苦努力,并召集自己的朋友兄弟一起做钢琴的故事。电影中的男主角是靠着自己的小乐队挣钱的,日子过得比较艰苦,他的老婆由于受不了这样的日子跟有卖假药的有钱的商人在一起过上了富裕的日子。然而,他老婆在跟他提出离婚后想把他们的女儿小元带走,他老婆觉得小元跟着她会过上幸福的生活,能追求自己的音乐梦想,这让男主人公感到十分的不公与愤怒,他决心要与前妻争夺女儿小元的抚养权。在他听到女儿说只要有钢琴就会跟他在一起生活后,他就决心一定要给女儿一架钢琴,为此,他想尽了各种办法,找朋友借钱、串通朋友帮他去学校偷钢琴,可最终都以失败告终。
正在男主人公发愁时,他在工厂里的图书馆里看到了一部讲述如何制造钢琴的俄国文献。男主人公灵机一动,决定要给女儿制作一台钢琴。由于钢琴的制作是一项很大的工程,不可能一个人独立完成,所以,他动员了身边一切能动员的朋友,邀请他们入伍一起制作钢琴。然而,故事的最终是男主人公放弃了小元的抚养权,但是小元弹上了爸爸为她亲手做的钢琴。
整个故事主要以男主人公对女儿的父爱亲情做主旋律,其中也插入了男人公与另一位人生知己女主人公之间的爱情故事,还有男主人公与兄弟们之间深厚的友谊与矛盾的友情故事,主副旋律交相织绘,人物性格鲜明生动,语言幽默诙谐,不仅展现了在那个物资匮乏、人民生活艰辛的年代里,小人物们的乐观、豁达、热爱生活的精神也展现了他们之间的温情与友爱,总体来说还是一部好的电影。
G. 《钢的琴》电影分析
1.镜头
开头一个固定仰角机位,两位主角中心站位,对比异常强烈,车站的遮雨棚两侧扬起,好像是主角背后的翅膀,男人一侧的车棚是破碎的,女人一侧的车棚是完整的,男人一边是废墟,是旧工业时代的远去,女人一边是砖房,是新时期拜金风潮的涌入,两人的衣着一旧一新,男人手里是手风琴,背后是助力车,女人身上是时髦的大衣,挎包,两人的格格不入顿时凸显出来。在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的对话中,一直是固定机位,正因为镜头中包含如此多的元素,才让观众避免了乏味。
等到季哥被警察抓走后,男主放弃了制造钢琴,接下来的画面跟开头类似,景物人物完全相同,由固定仰角机位换成了固定俯角机位,应该暗示男主心情的变化吧,仰视男主时,男主是高傲的,藐视的,不向困难低头的,而此时的俯角镜头,男主是卑微的,丧气的,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的。
结尾时仍是机位平移,演员们都聚在钢琴周围,镜头逐渐后退拉远,沿着长长的走廊离工厂越来越远,带着观影人逐渐远离那段铿锵的岁月。
2.灯光
偷钢琴之后的月下独奏更是奇葩,场面全黑,只有顶光,色彩明丽,雪花飘落,旋律悠扬,超现实浪漫主义风格,很唯美。在炸烟囱之后也有一段相照应的,男主女主在画面中央,固定机位,背景全黑,唯有两束顶光,分别给男主女主,男主坐,手风琴,冷色调,女主站,小脚步,暖色调。同样的超现实浪漫主义风格,唯美。
3.音乐
电影《钢的琴》从主题上,就是一个与音乐有关的故事:下岗工人陈桂林与妻子离婚,为了挽留住女儿需要一架钢琴,从筹钱买钢琴,到学校里偷钢琴都不能成,于是拉拢昔日钢厂的同事们凭一手之力造“钢”琴。故事自始至终都在围绕着一架挽留女儿所需要的钢琴而展开,“钢琴”作为一条线索也作为人物之间的主要矛盾在整个影片中反复出现,经典熟悉的钢琴旋律,如陈桂林在木钢琴上为女儿演奏贝多芬《致爱丽丝》,不时作为细节的呈现在片中响起,影片与音乐之间的直观关联便不言而喻了。钢琴与手风琴,作为两个实物在影片中的参与,为电影音乐提供了恰如其分而又妙不可言的入口,钢琴为主,掌控着影片的主要旋律,手风琴协奏,统摄着整体感觉,使得音乐借由乐器的存在扣住了整个影片的灵魂所在,赋予影片一种唯美的浪漫主义色彩。
与一般影片不同,《钢的琴》并没有致力于在二维平面之中制造三维视听幻觉,而是逆其道而行营造封闭的效果,大量使用的正面水平机位以镜头的水平移动都是人产生强烈的抽离感,扁平的空间以及人物“左进右出”的运动方式营造的是一种貌似真实而又让人警惕的非真实感,显然是对电影语言规则的一次有意识的冒险,然而这是一次成功的冒险,非但没有使影片生涩无味,相反地,这种对现实的背离造成了一种类似于黑色幽默的矛盾冲击,容纳了更多的意味。
4.剪辑
反复蒙太奇,陈桂林与他的父亲在那屋顶上出现两次,两次的出现在整片中都是有着不同的意义,使得陈桂林在前面的困难都得到了思想上的解放,并且这样更给观众一种一种错觉想法。
交叉蒙太奇,陈桂林他们几个偷了学校的钢琴被抓,让他们自己抬回去,那个淑娴弹完琴望向陈桂林,然后镜头就转换陈桂林在查阅书籍,这两件事都有影响的作用。并且这样更给观众一种知道陈桂林的想法。
节奏蒙太奇,而在他们找那个把胖头的女儿搞怀孕的人的时候,镜头换了4次的固定镜头来拍摄,音乐也是从一开门就起,与镜头相互形成节奏感。之后又去追那些人有形成很好的相呼应。
在场面调度方面,影片开始的一场送殡戏,已经彰显了张猛在电影语言上的想法。他用横移镜头,三次拓展画外空间:开始是一群人吹拉弹唱的横移加特写;然后是一群人在中景的画面内,与画外的人进行对话———至此,观众都是莫名其妙,不知道这帮人在干吗;最后横移镜头交代画外空间,观众之前对这一场景的疑问得到解决,同时欢快的音乐与送殡场景的对比,也凸显出其中的幽默。这种对画面内外空间的运用、对电影语言的理解,使得整部电影抬上一个高度。
5.剧作
他的故事极其简单,影片的叙事方法主要是顺序的叙事,中间直接按照故事的情节发展下去。讲述的是一群多灾多难的男人,他们除了要应付自己生理上的中年危机外,还要应酬苟延残喘的生活,为了挽留住离异男人的女儿,他们重新拣起了年轻时侯的浪漫,用钢铁做了一架钢琴,而女儿终究是走了,就像难以挽留青春。当然,挽留女儿只是一个牵强的理由,他们这样一群庸庸碌碌的男人,走过了人生的黄金时代,已经懂得与生活和解,他们也明白:活,没有理由,却要进行下去。这个时候,钢琴不仅仅是钢琴,这是一群生活在中国,肩负特殊历史使命的,恰至中年的男人的自我拯救。
电影中的线索:第一条,主要线索,大家集体制造钢琴的故事,第二条线索,影片的两条暗线,一条是陈桂林前妻对孩子的争夺,显得较为尴尬,要么应该加强这面的描写,强化一下人物的动机,也增添一些困难,要么则略写,甚至不写,尤其是前妻的戏份过多,但是有没有影响到主线“造琴”,现在有些删之可惜添则不足的味道。另一条线索,废弃的工厂遗留下两根高耸入云的烟囱,工人们集体联署呼吁保留,但终被拆除。这两根烟囱经历几十年岁月,伴随几代工人的劳动、成长和生活,是城市地标,是记忆参照,更是过去时代光荣与梦想的见证。影片末尾,在大群工人伫立遥望中,两根烟囱被定向爆破,瞬间,烟尘升起。这条情节线时断时续,作为“造钢琴”这个主线索的衬托背景,颇具意味。它说明,国家、资本、市场的逻辑和步伐,铁面无情,坚不可挡。它还说明,土造钢琴,这个单个“奇迹”,其实只是一次无奈的挣扎,正像最终不能留住陈桂林的女儿一样,它并不能改变造钢琴的那个“背景”,不能改变工人集体失败的命运。通过这个背景线索的叙述,《钢的琴》告诉了我们什么是时代的大势。
H. 《钢的琴》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什么道理
私以为这部电影不像是在讲什么道理,正如张猛导演电影的一贯风格,通过电影并不是传达什么道理,而是通过电影展现一个故事。每个人的经历不同,对于电影的理解,对于“钢的琴”也会有不同的解构。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没落的东北老工业区,男主角离家许久妻子回来,第一件事就是要离婚,并且带走女儿。男主因为舍不得女儿,于是问女儿如何才能留下,女儿道“如果爸爸能让我拥有一架钢琴,我就愿意留下”。
如果强行要说这部电影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个人认为大概就是勇敢尝试、大胆放手。即便明知造钢琴千难万难,男主仍要尝试,再想通问题以后大胆放手,让女儿和母亲一起,也让放开自己内心,接受一段新的感情。
I. 钢的琴影评
其实在刚开始我看着一部电影的时候,的确被里面的故事情节深深地打动了。这个故事是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时候。那个时候的国有企业正在进行改革,东北更是工业的重地。所以这个地方有很多工厂停产改制,还有倒闭,随之而来的就是整个社会出现了非常大的改变。整个影片的布景都很贴合,那种特殊的时期。
在这部影片里面,人们经常看到空无一人的街道,露在外面的机械装置,管道以及破旧的房屋。还有最满各种杂物的空间,整个影片都是一种冷色调,再联系到当时的时代背景,不能看出这种场面,色调都是在为这种背景做铺垫。影片里面大部分场景都是破旧的工厂四处可见的工业元素。
黑暗的车间,地上的积水所以它是一部描述落魄东北工业时代的影片,没有什么比这种场面调度更适合。这种场景也让人们相信都是现实生活之中存在的。
而且在这部影片里面,音乐成分也是不可缺少的一个元素,因为影片中不仅充斥着很多苏联歌曲,也有很多中国80年代流行的歌曲。导演对配乐要求很严格,光是超级玛丽的音乐,就用了两次。
一次是给孩子做纸板钢琴的时候,使用了这个背景音乐,让剧情显得非常的荒诞。电子游戏的配乐很好的贴合了这一点,让这种荒诞的行为在音乐的搭配之下,显得更有喜剧效果。
第2次是出现在张桂林,看到自己情人和其他人逗乐的场景。这时镜头全都集中在演员的侧面上,所以人们没有办法仔细观察他的表情和肢体,音乐就起到了代替语言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