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题材 > 战争电影的表述

战争电影的表述

发布时间:2022-09-23 19:59:34

『壹』 有哪些战争题材的电影

军旅题材电影的有很多,比如太阳泪,黑鹰坠落,辛德勒名单,拯救大兵瑞恩,野战排,现代启示录,猎鹿人,阿甘正传, 全金属外壳, 阿拉伯的劳伦斯,兵临城下,诺曼底登陆,太极旗飘扬;


《拆弹部队》剧情介绍:《拆弹部队》讲述的是伊拉克反叛武装与驻伊美军之间的残酷斗争,就像在玩一场旷日持久的猫鼠游戏。本片讲述了一组美国拆弹专家被派往巴格达执行任务,在那里每个人都像是当地的反动武装,他们必须小心翼翼,稍不留神就会付出生命的代价。

评价:第一步以一种极为精确的方法还原了美国军人在伊拉克战争中的真实经历的电影作品。



还有《战狼》一二就比较好已经说过了,《湄公河行动》建议一下,像《珍珠港》还有一个《幽灵阿尔法行动》应该是你可以找找时间比较短但是真的强推。还有《拯救大头兵瑞恩》以及《最后一天》。


意见粗糙,望采纳

『贰』 关于战争的电影有哪些

战争的电影有《红海行动》、《珍珠港》、《建军大业》这几部电影都是根据真实的历史事件改编而成。高度还原场景,使人们更加的了解历史,珍惜当下和平时代

『叁』 谈谈战争电影中体现的精神

用低劣的左眸看《迷墙》——「上」

很久之前,就想给《迷墙》码篇像样点的文字,可是到头来自己的文字与《迷墙》的精神实在相差千里,诠释不出平克•弗洛依德真实的感情写照来,迷惘了许久,无奈了许久。可是石头压在心头,总是觉得难受,今晚就用肤浅的文字来略微叙述一下那个被世俗所抛弃了的“平克”。

电影在82年公映,罗南也在那年诞生;音乐会在90年演出,柏林墙也在那年轰然倒塌。前者算是巧合,是我的一厢情愿,而后者就有政治与商业元素夹杂其中了。82年的电影——《迷墙》由勇敢的尖锐派导演艾伦•帕克奉献,色彩掌握尺度超出了原有的浓度,把平克•弗洛依德的音乐变成一头公牛,气势汹汹地冲向人类的心灵最深处。为何说他勇敢,因为他涉及了战争,这是第一点,也是平克•弗洛依德最先的呐喊之一。

战争——导火索
没有战争的时候,人类渴望去战斗,而当战争真的爆发之时,却产生了恐惧,希望战争早点终结,可是战争很难结束,直到有一方溃败为止。这时间有8年,有4年,也有100年。Pink的父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去,直接导致了Pink的童年缺乏父亲的温暖,不善言语,没有伙伴。而母亲的溺爱更使Pink缺乏了男子汉的气概,导致他在将来的感情生活上受到挫折,这是后话。

艾伦•帕克在拍摄战争场景上,用足了精力,爆炸场面、流血场面拍得荡气回肠,尤其是在海滩上拉起尸体的镜头具有感召力,容易使人入戏,控诉战争的残酷性。战争可以带来和平吗?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可以。而对于一个失去父亲的Pink来说,战争是一个导火索,把自己关在了一个孤单无助的空间里。

教育——Fuck应试
“填鸭式”教育是影评人最喜欢写的内容之一,当然这也是电影最为重要的部分之一。艾伦•帕克太聪明了,当子弹在铁轨炸裂的瞬间,让Pink看到了一张张戴着面具的人脸,电影也自然而然地进入到了学生时代。这个时代的学生没有思想,学着无病呻吟的文学,做着一尘不变的数学题,标准答案只有一个。学生都是一堆臭烘烘的猪肉,等长胖了跳进绞肉机,压成一条条形状相同的香肠,明码出售。Pink在这时,显示出了他的反抗精神,在老师的威严下,写诗,被老师惩罚后,依然发着暴动的美梦。Pink的思想开始转变,变得对老师不满起来,而老师就是罪恶的傀儡,因而说,Pink变得讨厌罪恶了。可是罪恶的威力太过强劲,Pink改变不了,只能逆来顺受,可是心中的怒火已经开始燃起。

爱情——最伤人
ink开始恋爱,爱上一个美丽的女人。可是女人是一朵食人草,吸干了Pink最后一滴血,远去,投进了另外一个男人的怀抱。关于这点,前文已有铺垫,是Pink童年过于依赖母亲的缘由,而使自己不能把握爱情,当爱情失去之后,又不能缓过神来,一蹶不振。影像中的田鼠也是一个暗示,Pink爱那只田鼠,把生病的田鼠安躺在柔软的稻草上,还脱下自己的毛衣,给田鼠取暖。可第二天,田鼠还是死了,就跟他的女友感情一样,丢进水沟永不挽回。爱情的确伤人,Pink砸掉了电话,酒杯,吉他,电视,门窗,花瓶……

经纪人——火上加油
感情的挫折使Pink愈加地对这个世界感到渺茫,仇恨,他开始Rock,把全身的精力投入其中,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可是Pink的音乐灵感来自于褐色大麻,整天萎靡不振,自甘堕落。一次在家中昏迷不醒,却被吸血鬼似的经纪人用强心剂唤醒,拉去做演出。Pink的身体溃烂了,长出许许多多的虫子,腐蚀了皮肤,浸透了骨髓,感染了血液。他彻底地蜕皮了,在他拉掉头上的粘稠物之后。

影像中的经纪人,极端地自私自利,用他人的血汗钱来满足自己的食欲和美欲,而且不顾他们的感受,这就是在对资本家无情的控诉,控诉他们为了得到私欲,耗尽了工人的生命。

纳粹——希特勒的榔头
榔头代表革命,因为榔头可以敲掉一切旧事物。Pink就是那么做的,他用疑惑人心的歌喉整编了一个部队,部队的任务就是做坏事和与警察抗争,其实就是想破坏当时的社会秩序,把自己放在世界的主导地位。电影在这里达到了最高潮,Pink发疯了,变得歇斯底里,剃掉了眉毛,凶巴巴地。

由于艾伦•帕克前面的铺垫做得好,因而在这个内容上没有跃进的感觉,自然得当。Pink为了报复社会,也采用了教条式的方法来命令成员,把他们推进绞肉机压成一堆臭烘烘的香肠。他是希特勒的化身,罪恶之鹰。

审判——Stop溃败
身疲力竭的Pink完全被世俗干化,眼睛里竟透不出一丝光芒来,心已死,凄惨冰凉。人的一生难道就这样结束了?不,平克•弗洛依德不想绝望收场,艾伦•帕克也不想用Pink来作为悲剧的主角。因而他们合伙设计了审判这一环节,大法官决定砸掉Pink心中的重重迷墙,来使他获得新生。最后石墙全然倒塌,Pink也解开了心中的枷锁,去找寻属于自己的新世界。可偏偏在迷墙倒塌之后,又有一群小孩去搬运石块,去构筑自己的迷墙,看来迷墙永远都不会消失,它是一个传递工具,悲哀又将继续。

电影色彩浓重,其中的漫画极具张力,对情节的推动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且每一个物体都代表了一种人或者一种思想,对于影迷来说也留足了思考的空间。蒙太奇的剪辑手法更是电影的亮点,甚至可以说本片最大的特色。说起复杂的剪辑手法来,定会对《刺杀肯尼迪》、《老男孩》这类电影大呼过瘾,可艾伦•帕克《迷墙》愈加意识流,他用其敏捷的思索打造出一个扑朔迷离的错位交织,例如让童年的Pink与成年的Pink相见,让童年的Pink看到死去的父亲等等。这都是考验导演技巧的,要是稍有闪失,会使电影变得结构絮乱。当然这也是考验影迷的素质的,如果没有其他类似结构的电影做过铺垫,是很难把其中的情节串连起来的,看来我很笨,直到3天前看第三遍时,才把情节全然串接在一起。

《迷墙》太过伟大,通过一些小标题的叙述,也能够看出电影所包含的政治力量和情感剧变,这些是平克•弗洛依德所要控诉的,艾伦•帕克也挺勇敢的,竟然把这些敏感的话题通过影像的模式呈现在电影院的荧幕上。

用低劣的左眸看《迷墙》——「下」

墙的垒筑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是一件事一件事的量变才能够发生隔离的质变。现在墙封闭了,没有空气的流通,更没有语言的交流,就似精神病院里的小空间般,毫无生气。为何会这样的残酷,为何会那么的无奈,除却前文所说的几点外在因素,其实最大的因素还是在于Pink本人的思想意志,这便就是哲学上“主次矛盾”的问题。

人一生下来,是个无知觉的物质(无思想),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刺激,这个刺激是直接,也是剧烈的。可当人的思想开始成熟的时候,外界的反应就不那么激烈了,因为主观意识增强了,社会观念也增加了。如果一个小孩童年时代遭遇困惑,长大之后完全可以用健全的心来审视自己的未来。Pink做不到,所以他失败了,虽然口口声声说是受外界的干扰造成的,其实最大的敌人还是他自己。外界的事件是一块块的石头,而把石头垒筑成墙的却是他自己的双手。他不愿面对现实,不愿面对理想,失败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因而我觉得《迷墙》并不是一个有积极主题的电影,这倒也符合平克•弗洛依德迷幻摇滚的风格。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崎岖的”,要成功定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如果轻易受到外界环境的错误指引,那么理想就会愈跑愈远,直至消失无影踪。这个道理大家都懂,可是做起来却异常地艰难,谁能坚持自己的理想一辈子,谁又能只有一个理想!因而失败的人屡见不鲜,他们过着行尸走肉的生活,都只是Pink手下的纳粹近卫军而已。世界在哭泣,世界在悲哀,人类又把石头高高垒起,把自己隔离在孤单的二维空间里。

太过悲哀的事情由自己的因素造成,想想也的确可怕。侵略战争,侵略者几乎个个咬牙咧齿,恨不得一周就攻下一个国度,他们都发疯了,变得痴癫,毫无人性。商品经济,商人们几乎个个剥丝抽血,恨不得一天就狂赚一个亿的钱,他们都发疯了,变得痴癫,毫无人性。没有人性何来实现自己正确的理想?在错误的思想观念上,人类失去了闪亮,也失去了诚信,久而久之,迷墙就形成了,迷墙的定义就是:只为自己而活,活得疲惫,活得无奈。

艾伦•帕克是个敏锐的人,他发现了这点,因而在表现男主角的生活方面,做足了悲哀的成分,他砸碎一切的东西,甚至自残流血,恐怖不言而喻。外表上看来是Pink在疯癫,其实是平克•弗洛伊德在骂自己的无能,与外界的干扰并无太大的关系。在自骂的过程中,Pink没有找回灵魂深处的理想,反而把怒火泼洒在了女友、经纪人、母亲的身上,愤怒地没有道理,离失败越来越近。电影在此刻达到了高潮,Pink化为纳粹头子,耀武扬威。他变了,完全地变了,变成反社会了,从此垃圾又多了一个。

前面所说的都是失败成因都是由自身的矛盾累计而成的,自己是自己的主宰,自己的事情自己体会,如果没有健康的思想,成熟的思维,是难以把理想实现的,看来我们需要加把劲,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认清状况,把自己塑造成一个成功人士,细细想来其实这也并不困难。

222222222222222222

电影《迷墙》是我看过的最有震撼力的影片之一,不仅仅是因为片子中弥漫着的反战和浓厚的性意识,而是因为它肆无忌惮地表现自己想法的态度,虽然它有着堆彻象征符号的毛病。
在这样的一部影片中,它到底要表达怎样的内容?墙是什么意思?等等,等等都是我们要面对的问题。
在我看来,它想说的有这些:
1、反战
战争本质上是一种全人类的自虐行为,我们在观看片子中见到平克用剃须刀剐去自己的乳头和眉毛而鲜血淋漓的时候,心中可曾有过恐惧的感觉?但是我们在观看战争片时,在那些颂扬着伟大的战争的片子时,是否有过那样的感觉呢?不,我随着情节的推动为我国战士的胜利而欢呼雀跃,为把万恶的小日本打败而兴奋不已。这时候,谁会想到所谓的战争只是人类的动物本能所驱动着的无聊的杀戮呢?
和平主义者否定战争,有许多是由于战争带来的痛苦,他们有的并不否定战争本身。而我们在电影《迷墙》中看到了战争中最可鄙的一面,就是受伤的战士,丑陋的尸体,积水的战壕,肮脏的不堪入目的一切。这就足以嘲笑那些颂扬“正义”战争的人们,看那,你们所称赞的战争就是堆积在如山的尸体上的,就是在溃烂的伤口上的,就是在残肢段臂上的,就是在正义的旗号下为你们送死的年轻的男人上的!
片子的主人公在一生中的转变是耐人寻味的,从救助一只就死的土拨鼠到领导狂热的青年肆意破坏,从他的妈妈看到土拨鼠时厌恶的惊叫到台下人群的热烈的呼喊,平克完成了转化。他从热爱着每一个生命的孤独的孩童变成了战争行为的模仿者,这一转变极其偶然,但并不突兀,从平克在一面大衣镜前试穿他死去的爸爸的军装开始,他就开始了这一过程。
影片反战着重体现战争带来的痛苦和孤寂,对小孩子的恶劣影响,当我看到小平克在找自己的父亲时,(他其实当时已经知道他已经没有父亲了)他拉一拉退役军人的衣服,那人看一看他,转而抱起自己的孩子,我不禁一阵心酸。影片打动人的地方也就在于这样的细节。
2、儿童对性的觉醒和认识,以及成年后对待性的态度
平克偷窥对面楼里的女人,可以看作儿童性意识的觉醒。待到他要爬上母亲的床上被她赶走的时候,可以看做他的恋母情节,而他把谁在母亲旁边的男人想象成一具骷髅,可以认为是他对夺走自己 母亲的人的诅咒。
自从弗洛依德的心理学问世以来,世人对它的非议就没有断过,人类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动物般的本性呀。
在这部影片中,弗洛依德的影子弥漫看来,成了影片的一大看点,因为从来就没有人这样大胆地展现性,展现性的形式和本质。

在影片中有一断动画,就是一朵盛开的花和一朵花骨朵,他们在搏斗,最终花骨朵插入了另一 支花。谁都知道这是对性行为的隐寓,但是他们为什么要搏斗呢?
在现代社会,人与人的陌生感无时不在,人与人有着陌生化的趋势,在也表现在性方面。当我们没有了亲近的人的时候,当我们每天在接触着一个又一个的陌生人的时候,当我们刚刚与一人建立了稍微亲密的关系而他又要远离的时候,与我们最亲近的人的性的接触似乎成了唯一的依靠和可以信任的东西。这样,在现代社会中,性被无限地拔高,成了人类的主要的权利甚至成了存在的意义。
在影片中,平克失去了他最初的女朋友,他就终日无所事事,甚至于自虐,甚至于沉没在水中,而手上情愿流着鲜血,直到浴池被染红。性的意义被他无限到扩大。
影片中的大胆也是有目共睹的,暴露的性交场面比比皆是,这不无体现了无限地扩大性的意义的这样的主题。
3、在现代社会中无处不在的孤独感
平克从小失去了父亲,在作为儿童的时间里。妈妈的溺爱并不能让他满足,他还是很孤独。这孤独并不是他一个人的,而是全社会的。
工业化的今天,每个人失去了他自我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成为社会的工件,这不能不让人产生沮丧的感觉,进而觉得自己的孤独。今天,我们用互联网沟通,用电话沟通,用所有的现代化的工具进行沟通,但是面对面的交流越来越少了,仿佛我们离了工具就不能够存在,能够证明自我存在的已经不是时间了,是现代化的工具!人之不成其为人,而已经被物化了!
在现代社会,人感到孤独,于是他们寄希望于未来,然而未来是不可靠的,它只是一种可能性,人作出这一种选择就意味着放弃了另一种。人似乎是自由的,但是他们必须作出选择,那怕不选择也是一种选择,这就使得人被迫进行选择,选择即意味着他的不自由,这样看来人又是被禁锢着的自由意志。在这种情况下,许多的人无法措其手足,于是茫然,于是孤独。孤独的本原竟然在于人的自由性!
4、法西斯主义的魅力
平克在最后走向了法西斯,在脱胎换骨的吼声和扒去绅士已经腐朽的皮肤的时候,成了“革命”中法西斯的头目,他们四处大砸,搞破坏。成了恶魔一般的人物。这时候,“革命”成了他们发泄的工具,成了他们摆脱束缚的灵丹妙药。这时候的头目就是平克,这个曾经的腼腆的儿童,曾经的为爱伤神的少年,曾经的被老师打骂的委屈的人,曾经的鼓舞人心的摇滚歌手。
群羊失去了牧者,平克就是他们的领头羊。
法西斯主义的魅力,就在于让别人为自己作出选择。

5、“墙”的政治意义
在影片中,墙可能是指柏林墙,当然它也可能仅仅是个比喻。
现代社会中,人获得了极大的自由,但是“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这样的终极问题依然在困绕着我们,不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仍将生活在“墙”内。
现代政治似乎是自由的,似乎是允许所有的人参与的,但是这又不可避免地让人想到多数人的暴政问题。而且我们的选票真的能够代表自己吗,自己的投票真的是理性的吗,自己的参与真的是有意义的吗?没有人能够回答。
影片没有告诉我们答案,这需要我们继续寻找。

总的看来,这部影片告诉了我们无数的东西,但是没有一个问题是得到解答的,它只是把它们表达出来。
影片的好处在于这无数的拷问,但是终究没有给我们出路,这也是我在思考着的。
其实,这部片子是一部音乐电影,我既不懂音乐,又不通英文,与影片的内涵不知相去多远,尽力罢了。
寥寥数语,不能尽言,仅此而已。

『肆』 战争片的意义在哪

战争片,亦称“军事片”,以战争史上重大军事行动为题材的影片,有通过战争事件、战役经过和战斗场面的描写,刻画人物性格,树[1]立英雄形象;也有通过人物和故事情节的描写,形象地阐释某一重大军事行动、军事思想和军事原则;还有反映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和心灵创伤。

目前的战争片中,由于耗资巨大与题材难以把握等原因,单纯表现战争的影片已很少,通常会融入其他元素,从其他角度来表现对战争的影响,表现手法已日趋多样化。有的时候甚至战争在影片中已沦为次要元素,这样不显眼的特征往往使得一部电影更容易被归类为爱情片、历史片或传记片,这也是现在战争片逐渐没落的原因之一。

战争片从狭义上只单纯包括反映主要战场的影片,广义上则包含几乎所有含有战争元素的影片(因为当今战争片数量日渐稀少)。可大致分类为:反映战争全局,统帅指挥,战略战术,历史进程的全景式战争片(如《大决战》等);反映局部战场上一小群士兵经历的残酷战斗的动作题材战争片(如《拯救大兵瑞恩》等);反映战争中真实人物历程的传记题材战争片(如《巴顿将军》等);反映经历战争洗礼与考验的爱情故事与战争带给妇女的伤害的爱情题材战争片(如《雁南飞》等);通过反映战争中前方后方平民的生活与战争中小人物经历的社会题材战争片(如《大迁徙》等);反映战场上与集中营中的的罪行与黑暗的反思类材战争片(如《辛德勒的名单》等);以科幻恐怖元素为卖点的科幻恐怖类战争片(如《勾魂地堡》等)。

『伍』 有哪些描述残酷战争的经典电影

总体来说《太阳泪》是一部比较成熟的好莱坞式战争片。不单单讲战争,也讲爱情、亲情、民族大义、国际关怀。如同一碗八宝粥,老少皆宜。可惜的是,这碗粥熬得时间偏短,只是靠题材、男女主角演技来支撑,没有一个方面刻画的非常透彻,因而在看后就像在夏天喝了瓶冰镇汽水,爽快片刻,之后也只剩下一连串无味的气嗝。

『陆』 如何从视听,主题。叙事的角度分析战争电影

视听:看战争场面及音效的真实度、视听效果感染力的强弱、画面剪辑是否合理节奏适度
主题:大部分战争电影都是讲战争中的人性、对战争的反思,也有人物传记的战争片(《巴顿将军》、《汉尼拔》),还有一些以战争为背景的喜剧,主题其实并不重要,除非主题有新意,关键在于怎样表现主题
叙事:细节是否真实完整(重点不草草带过,也不事无巨细)、情节是非能很好地表达和突出主题、情节是否吸引人、情节中人物的构造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你看完电影后是否有感动,有震撼,或是有愉悦的心情,你自己的感受就是对这部电影的最好评价,你要用心去分析电影里每个方面带给你的感受,毕竟看这部电影的不是别人,是你自己

『柒』 电影南征北战表达的意思

与《地雷战》(唐英奇、徐达、吴健海,1962)、《地道战》(任旭东,1965)并列,电影《南征北战》(成荫、汤晓丹,1952)作为著名的“老三战”之首,最早筹划于1951年春天,是由沈西蒙一出名叫《战线》的四幕话剧所引起的。当时,各电影厂由于全国性的文艺整风运动全部停工,唯独上影所承接的这部以毛泽东军事思想为主题的改编之作,以其直接受“电影指导委员会”、中央电影局领导而为次年“八一”建军节献礼的特殊身份,成为当年“一支独放”的准拍片。

其以1947年冬华东战场上一次大歼灭战为背景,详细描述了部分官兵、百姓对一路胜仗、一路北撤战斗策略由忿然不解到茅塞顿开的认识过程,从而通过具体入微的实际例子,从战势变化结合思想转变的两相对比入手,着力表现并证明了在大踏步前进、大踏步后退中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的毛泽东运动战思想。

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对《武训传》(孙瑜,1950)、《清宫秘史》(朱石麟,1948)等片大规模批判之际的艺术生产活力,更在苏联战争片的影响下,凭借其对重大题材、宏大场面的全景式展现和真枪实弹、气势磅礴的纪实风格,开创了中国史诗化战争电影之先河。

而在创作人员的构成上,影片则沟通南北、新老搭配,不单集合了成功执导过《钢铁战士》(1950)的北影导演成荫和上影导演汤晓丹两套班底;包括饰演高营长的冯喆、饰演女村长的张瑞芳等在内的原国统区老演员,也在同饰演师长的陈戈、饰师政委的汤化达和饰演战士的仲星火等解放区文艺干部的合作中,实现了从才子佳人、老爷太太到工农兵形象的全面转型。

而出于对人民解放军“运动战”和“人民战争”战略思想的准确把握,电影厂还特别组织了军事顾问团加以把关。与此同时,总参谋长粟裕一方面通过对当年华东战场军政态势及战斗情形的亲自讲解为影片情节的真实性提供了保证,另一方面也从节省开支的角度对部分景地进行了调整,如建议将剧本中我方炸弥河桥改成炸弥河大坝,并以残破的青州火车站实景为重点等等,从而在艺术层面确立了朴素的新现实主义视像风格。

不仅如此,陈毅更是从剧本讨论入手直接参与创作,其对编剧沈默君所提出的“你们应该设计一个解放军团长,在大踏步后退的时候,搞不通思想,丧失了胜利信心,临阵脱逃,叛变投敌,最后在我军大踏步前进的时候,又被我军俘虏,受到军法审判”的建议,虽然未获全部通过,但这种“搞通运动战思想,不是听一次报告就通了的,是要经过斗争实践才认识到的”基本设置还是确立了贯穿全片的主要题旨和情节架构,并最终坚持了不偏不倚、实事求是的创作理念。

由此,不单扮演老区群众的须到山东农村与乡亲们同吃同住,扮演解放军的要进连队和战士们摸爬滚打,便是扮演国军将领的也要深入俘虏营同国民党军官零距离接触。从而在长达一个月的全方位“下生活”中,有效打破了角色塑造上的概念化模式:不单冯喆饰演的高营长卸下了军人角色冷厉、粗放的常规脸谱,将温厚有礼和多少带有书卷气的个性色彩与刚毅果敢的大将风范两相调和;就连敌方李军长(阳华饰)对张军长(项堃饰)“请你看在党国的份上,赶快伸出手来拉兄弟一把”的苦苦哀求也充满了人性的感动。

所以说,这样的一部黑白电影在那个特殊年代里所提亮的色彩是无以比拟的。其所奠定的战争片雏形,一方面为新中国初期的电影创作确立了基本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也以其丰富的艺术经验为当代主旋律影片与商业运作的联姻供给着养料。《集结号》(2006)导演冯小刚就曾明确表示,早在筹拍阶段就和美术在对《南征北战》中一些大场面战争戏的反复观片之下,获得了很大启发。

74版:红色浪漫之破冰

和1952年的创作背景类似,20世纪70年代的翻拍计划也不是平地里的突发其想,而是背负着重大的历史与文化使命,以故事片的恢复生产对革命舞台“样板戏”一统江山的局面所展开的一场破冰运动。这次翻拍主要是在1973年后,由长影的《青松岭》(刘国权、姜树森,1974)、《战洪图》(苏里,1974)、《平原游击队》(武兆堤、常甄华,1974),上影的《渡江侦察记》(汤晓丹、汤化达,1974)、《年青的一代》(凌之浩、张惠钧,1976),八一厂的《万水千山》(严寄洲,1976),连同“北影”的《南征北战》(成荫、王炎、汤晓丹,1974)一共7部重拍片,真正打开局面的。

相对于前作,技术上的进步显然以彩色胶片及其表现下的服化道、场面场景等美术层面最为直接抢眼;但就故事情节的再度创作而言,则是本着“不走样”的翻拍原则而少有变动,有些地方甚至连对白都只字未动,置景、机位也常常与先前保持一致;因此,反倒是一些细节性的元素,在“文革”时期这一特殊社会环境下,充分引起了创作者的注意,以致在具体编排上采取了更加谨慎的态度。例如在行军方向上,52版是共军向右行进、国军俘虏向左行进;而74版则有意将其修改为共军向左、国军向右,以求最大程度上保证影片在对相关政治概念的隐性解读中万无一失。

与此同时,由于地理环境和文化气候的不同,新作在艺术风格上也表现出了一定的差异。以北影厂和文工团宣传队为中心的演员构成,不单在影片台词上化先前的南腔北调为清一色的普通话,同时也因其有板有眼、统一而标准的戏剧式表演风格,在整体基调上对革命浪漫主义呈现出明显倾斜。由此,无论是一以贯之的革命进行曲以充满节奏感的声画对位所谱写的激昂斗志,还是运用平行蒙太奇对国共双方内在气势与外在战势的双重交叉对比,都俨然可见着墨处的铺排与用力。

尽管如此,这种对政治内涵的高度敏感,从某种角度讲,也是令人物编排与情节建构得以和谐顺畅的重要因素之一。一方面,凭借对军政平等、官兵平等和军民平等一系列的细节展示,为热情歌颂毛泽东军事思想和人民战争、人民军队的伟大胜利打下了坚实的情感基础;另一方面,也以敌我为判定界限,通过概念化、公式化的角色描写和了然于目的政治宣传,有效回应了党在文艺政策上的“三突出”创作原则和当时民众在朴素的阶级观念下爱憎分明的观影心理。

值得一提的是,伴随着国家建设,原外景地“凤凰山”、“摩天岭”一带连同弥河沿岸由于修筑水坝早已不再是原来的荒芜,村庄里也纷纷盖起了新瓦房。破败的将军庙火车站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装扮一新的人民群众,无论男女老幼,个个漂亮了起来。仿佛剧中年代也跟着现实生活的脚步携带了时代的气息,有了不一样的精神面貌。当然,故事延展的前因后果没有变,战无不胜的主题思想没有变,在电影创作极度贫乏的社会征候下广大观众的热烈反响也没有变。而不论后人对其艺术成就上的是非功过如何评说,以《南征北战》为代表的这样一批重拍片都以其独特的美学倾向和史学意义,成为被尘封的10年中划开黯淡与喑哑的一道锋芒。

而对当代中国而言,所谓“红色经典”则不仅是主旋律影片下国家意志的代言;更多的时候,其所负载的是市场经济建设当中,国民面对生产生活的压力与动力、速度与激情,而对革命年代之昂扬、纯粹自然生发的怀旧与憧憬。作为一种收视心理,在被纳入进大众消费视野的同时,亦以文化反思的身份成为了某种桥梁。其所勾连的不仅是与“新时期”相对应的历史记忆,更是蕴藏于特定创作范式与美学风格之下整一的社会理想与道德风尚,从而在视听艺术与现实生活的碰撞中,实现对基本价值取向的积极重构。

『捌』 有哪些经典的战争题材电影

《战马》讲述的是一个男孩艾尔伯特从一开始养这匹马乔伊就不太顺利,为了能够一直保留乔伊,不得不让乔伊拉犁,田间那段确实是很有代入感,大导演就是比较会用场景带动情节。后面因为因为战争、乔伊被送上了战场,战争中,乔伊的主人不停在变,从英国上尉,法国老农与孙女,到德国骑兵,然而它真正等待的是艾尔伯特。

阅读全文

与战争电影的表述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昼颜电影天堂 浏览:743
血恋3电影完整版迅雷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51
吴大伟电影经典片段 浏览:235
在家假装看电影游戏 浏览:166
三个人死亡游戏的电影 浏览:968
上海嘉定嘉亭荟电影院 浏览:737
鬼马天师电影全集完整版 浏览:574
只要你努力电影在线观看 浏览:716
有没有电影怎么回答 浏览:521
电影里有定语从句的片段 浏览:945
大年初七有哪些电影上映 浏览:525
下一站是幸福电影天堂 浏览:539
有没有哪个人有小电影的网址 浏览:450
求一个能看最新电影的网站迅雷下载迅雷下载地址 浏览:195
鬼怪学院电影全部完整版 浏览:894
韩国r级限电影在线 浏览:361
什么电影世界上全是水 浏览:712
请收起小桌板微电影 浏览:738
独行侠电影音乐 浏览:641
唐人街探案完整版大电影 浏览: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