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关于巴赞的电影思想,正确的是什么
巴赞的电影思想正确的是提出了“总体现实主义”说,他认为电影的产生来源于我们的木乃伊情结,赞同人道主义精神和理想。
巴赞的电影理论是与电影评论相结合的。它产生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崛起的时代。电影实践的纪实创新给了巴赞理论上的启示,提出了“总体现实主义”说。其电影理论体系及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评论文集《电影是什么?》一书中。
在“电影是什么”的设问下,巴赞从影像的角度对电影做出本体论的考察。作为现实主义取向电影研究的中心人物,他通过孜孜不倦的影评来建立自己的理论观点。认为电影的产生来源于我们的木乃伊情结,赞同人道主义精神和理想。
安德烈·巴赞是法国战后现代电影理论的一代宗师。
1945年,他发表了电影现实主义理论体系的奠基性文章《摄影影象的本体论(Qu'est-ce que le cinemas)》。50年代,他创办《电影手册(cahier cinemas)》杂志、并担任主编。
巴赞英年早逝,未能亲自经历战后西方电影的一次创新时期——法国新浪潮的崛起。但是他的《电影手册》的同事们(即著名的《电影手册》派)掀起的新浪潮把他的理论实践于银幕,为电影带来真实美学的新气息。
因此,安德烈·巴赞被称为“电影新浪潮之父”、“精神之父”、“电影的亚里士多德”(区别于“电影的黑格尔”——(法国)让·米特里)。
用文字信仰电影
“即使一个读者不会像巴赞那样对电影有着哲学式的思考,也完全会被巴赞对一部电影的个案解读而迷倒。”
新浪潮之父
无数热情中间,总有一些人深邃而坚持。安德烈·巴赞就是当时那群法国超级电影狂热者中的代表人物。巴赞出生于1918年4月18日,1945年战争结束的时候,他27岁。
他不仅热情而且精力超群。他到处去看电影,看完了,不过瘾就到处和人侃电影,在各种电影院,电影俱乐部,甚至是工厂。侃电影不过瘾,他就给各种杂志写稿,直到他自己牵头办了一份电影杂志——《电影手册》。
这份杂志在某种意义上不仅影响了法国电影的进程,而且对世界电影的发展也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巴赞的“坚持在银幕前面讨论电影”的理念,以及杂志社以挖掘和扶持“电影作者”为己任,使得这份杂志声名显赫。
巴赞时代的《电影手册》聚集了特吕弗、戈达尔、侯麦、里维特等成为世界级电影导演的人,他本人毫无疑问的被冠以“新浪潮之父”。特吕弗将自己的处女作,新浪潮的开山之作之一的《四百下》献给了自己的精神之父巴赞。
安德烈·巴赞是一位迟钝的敏感者。1950年代对于整个西欧是一个剧变的时代,战后的经济迅速繁荣,社会结构的变动使得都市空间中后现代性大大增加,而整个人文领域中结构主义风潮作为后现代性的思想风暴开始袭击着欧洲思想界和艺术界。
安德烈·巴赞对这场人的精神王国的地震却相当迟钝,他不像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一样从这种内心的焦躁生发出对电影的极端判断,而是一股脑将战后欧洲电影的诸多变迁放置到电影语言演进的美学史中进行了透彻分析。
巴赞在电影形式史领域是一位天才,他对电影语言发展轮廓的概括和梳理,几乎奠定了他之后所有的相关思考的基础,可以说他奠定了他之后的电影语言史和风格史的地图绘图方式,虽然他自己不曾做过任何大部头的史论著作,他只留给我们四卷本的文集。
对影像最佳形式的旁白
看见某个家庭悬挂着的遗像或者我自己的居民身份证上表情过度陌生的照片,总是感叹我们对制像的复杂的文化态度——纪念和确认建立在一种契约性的认定基础上,照片在这个意义上是和现实被拍物完全“同一”了,但是这个“同一”是精神性的,是一种心理“情结”和法律基础。
巴赞的所有电影议论就是建筑在这个根本立论基础上的,“电影观”是先于电影机器发明之前存在的,这个“电影观”就是保存“像”,而后认定“像”和“现实”的复制关系和同一关系。
巴赞所谓的电影的“木乃伊情结”的心理学动机,以及建筑在“照相本体论”上对电影美学风格的褒贬态度构成了他所有电影思考和批评的灵魂,所以他在这种“精神性同一”的基础上认定了电影复制技术的不断发明构成了影像和现实间的渐变。
1979年张暖忻和李陀在《电影艺术》上发表了“谈电影语言的现代化”一文,这篇文章以及后来中国第四代电影人的创作实践,借助对巴赞的理论的片面理解完成的,也就是将巴赞的理论理解为简单的、狭隘的一种纪实美学的理论,理解为专注于技术的电影修辞手法。
其实,巴赞感兴趣的也不是对“现实”的真实再现,而是对“现实-影像”这组关系的精神性的认定,影像是为了保留对现实的精神性的迷恋而制作的,电影制造机器是这组精神关系的物质基础而已,在这个意义上巴赞如同一位文艺复兴时期的人对电影进行反思。
其实,即使一个读者不会像巴赞那样对电影有着哲学式的思考,也完全会被巴赞对一部电影的个案解读而迷倒。巴赞的影评不是堆砌理论术语的影评。他作为一位深谙影史又对影像有着天才审美敏锐度的人,对眼前的影像世界抒发出让你拍案叫绝的评价。
如果说文字和影像在某种意义上冤家对头,而巴赞的文字对于影像是一种最佳形式的旁白,是深情的恋人絮语。很多评论文字是害怕读者见到电影影像本身的,这是一种可悲的“见光死”的评论,而巴赞的评论文字却让文字和影像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㈡ 巴赞的主要电影理论
一、历史地位
法国理论学家巴赞被普遍认为是继苏联蒙太奇学派后,世界电影理论的第二个里程碑式的 人物,他的理论主要是纪实主义美学,对意大利新现实主义进行了深刻总结,对法国新浪潮影响巨大,被称为“新浪潮之父”,他运用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等多种人文学科对电影进行研究,突破了传统的电影格局,成为世界电影理论中不负盛名的电影理论家。其电影理论大致集中在《电影影像本体》与《电影语言进化观》上。他的电影美学观念不仅是一种对电影历史的探究,更是在实践基础上的全面的美学理论研究。
二、电影影像本体论
主要观点是认为摄影影像与现实被摄物同一
1、认为电影区别于其他艺术的根本在于,其他传统艺术都是以人的参与为基础的,而只有电影是依靠技术进步,排除了人为的介入。
2、与绘画进行区别,认为电影有其独特的形似范畴,尤其独特的美学观念即揭示真实,这与绘画区别开来,并且其本质在于其画面上的客观性。
3、又批驳了电影的发明仅仅来源于科学技术的进步这一观点,借助心理学,认为电影的发明也来自人类自古以来对真实世界逼真复原的心理因素。
4、巴赞认为人类自古以来就有模拟品来代替现实世界的愿望,这是人类的集体无意识——与时间抗衡,使生命永存,巴赞将这种集体无意识称作是木乃伊情节,认为视觉艺术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过程:木 乃伊——雕塑——绘画——照像——电影,而这些艺术的起源都源于深藏在人类集体无意识中的木乃伊情节。
5、巴赞又认为虽然电影影像是客观复现现实的功能,但电影仍是一门艺术,只能无限接近现实,而不能完全与生活一模一样,于是巴赞又提出电影是生活的“渐近线”。
三、电影语言进化观
1、巴赞分析了蒙太奇电影语言、德国表现主义、好莱坞类型电影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极大地赞扬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美学观念与电影语言的运用,认为写实主义是电影语言进化的趋向。
2、巴赞并非完全不赞同蒙太奇,但他也指出了蒙太奇的弊端,认为蒙太奇将真实的空间碎成一堆碎片/画面,并讲这些画面组合起来,形成它本身并不具有的意义,这样就违反了空间的真实性。
3、巴赞十分赞同景深镜头,认为镜头有以下几种好处:
①景深镜头使观众与画面的关系比其与真实生活更近,无论内容如何,景深镜头首先就在画面构成上创造了一种真实感。
②景深镜头引发观众思考,甚至要求观众参与场面调度,而蒙太奇是按照导演的意图来组织画面,观众只能观看导演的思想,导演让其看什么就看什么,自我选择与思考少。
③蒙太奇因其本身特点,所表达的事件含义十分单一,而景深由于其画面摄入内容多,有含义模糊的特点,且生活本来就是多义的,景深镜头无论是从真实性还是思考内涵上都比蒙太奇更胜一筹。
④提出了电影语言最大的特性是纪录时间与再现空间,是时空真实性的问题。
⑤除此之外,受伯格森生命哲学、现象学与存在主义的影响,关注人内心世界,因此它不仅强调时空的真实,也强调电影应该纪录心理的真实,前者使他出色总结了新现实主义的美学观念,后者使他当之 无愧的成为新浪潮之父,对现代主义电影美学观影响重大。
㈢ 巴赞的电影理论是哪些
他的电影理论很多,具体内容你可以买一本《电影是什么》看看。
给你摘抄一小段:
法国电影理论家巴赞的"段落镜头"理论 新现实主义电影的手法和美学主张,促使以后的电影理论界不论在电影的叙事手法,蒙太奇剪辑、摄影、表演,以致在剧场景的结构上都出现新的论证和观点。最明显的是法国电影理论家巴赞的"段落镜头"理论(即长镜头理论,反对单镜头剪辑,而主张像一些新现实主义影片一样,更多以"段落"或一场戏作为一个剪辑单元。在他看来,只有这种剪辑方法,才更符合生活。
“新浪潮”电影诞生于年1958年,该电影流派把巴赞推崇为自己的精神领袖。巴赞的理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电影是现实的渐近线”
巴赞在《摄影影象的本体论》中,提出了“摄影的美学特征在于它能揭示真实”的美学原理。他说:“……摄影机镜头摆脱了陈旧偏见,清除了我们的感觉蒙在客体上的精神锈斑,唯有这种冷眼旁观的镜头能够还世界以纯真的面貌,吸引我的注意,从而激起我的眷恋”。由此,巴赞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电影艺术所具有的原始的第一特征就是“纪实的特征”。它和任何艺术相比都更接近生活,更贴近现实。巴赞的“电影是现实的渐近线”,被称作是“写实主义”的口号。
在“新浪潮”的作品中,特昌弗的《胡作非为》直接实践了巴赞的理论,是一个很能说明巴赞理论的影片。《胡作非为》描写了一个12岁男孩安托纳,由于得不到家长和老师们的理解和关心,两次出逃,流落街头,后因行窃经受警察与心理学家的审问,被送进劳教营,后又逃跑出来奔向大海的过程。特吕弗打破了传统叙事手法,将影片的叙事语言始终保持在生活的渐近线上,形成了一种崭新的艺术风格。这部影片同时在国际影坛上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和欢迎,为“新浪潮”的崛起打下了基础。
二、场面调度的理论
巴赞认为:“叙事的真实性是与感性的真实性针锋相对的,而感性的真实性是首先来自空间的真实”。蒙太奇理论的处理手法,是在“讲述事件”,这必然要对空间和时间进行大量的分割处理,从而破坏了感性的真实。相反,景深镜头永远是“纪录事件”,它“尊重感性的真实空间和时间”,要求“在一视同仁的空间同一性之中保存物体”。巴赞希望电影摄制者认识到电影画面本身所固有的原始力量,他认为,解释和阐明含义固然需要艺术技巧,但是通过不加修饰的画面来显示含义也是需要艺术技巧的。所有这些,构成了巴赞“场面调度”的理论,也有人称其为“景深镜头”理论或“长镜头”理论。巴赞提出的“场面调度理论,几乎在一切方面与蒙太奇理论相对立。蒙太奇出于讲故事的目的对时空进行分割处理,而场面调度追求的是不作人为解释的时空相对统一;蒙太奇的叙事性决定了导演在电影艺术中的自我表现,而场面调度的纪录性决定了导演的自我消除;蒙太奇理论强调画面之外的人工技巧,而场面调度强调画面固有的原始力量;蒙太奇表现的是事物的单含义,具有鲜明性和强制性,而场面调度表现的是事物的多含义,它有瞬间性与随意性;蒙太奇引导观众进行选择,而场面调度提示观众进行选择。
巴赞的这个理论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特吕弗是巴赞的忠实弟子,他说:“没有正确的画面,正确的只有画面”。戈达尔说:“电影就是每秒钟24画格的真理”。他们的电影观念,同巴赞的场面调度的理论一脉相承。
摄影影像的本体论(安德烈-巴赞)
如果用精神分析法去分析造型艺术,就可以把涂防腐香料殓藏尸体看成是造型艺术产生的基本因素。精神分析法追溯绘画与雕刻的起源时,大概会找到木乃伊“情意结”(complexe)。古代埃及宗教宣扬以生抗死,它认为,肉体不腐则生命犹存。因此,这种宗教迎合了人类心理的基本要求-----与时间相抗衡。因为死亡无非是时间赢得了胜利。人为地把人体外形保存下来就意味着从时间长河中攫住生灵,使其永生。妥善保存死者骨肉的完整外形,这曾经是天经地义的事。一具用泡碱处理过的,干瘪的,呈褐色的木乃伊也就是古埃及的第一个雕像。但是金字塔或通道中的迷宫不足以防止墓穴被盗,还要采取另外的保险措施,以防万一。所以,在石棺附近,除了撒些小麦当作死者的食物外,还放上几尊陶制的小雕像,作为备用的木乃伊,死者身体一旦毁坏,这些雕像便可充当替身。从雕像艺术这种宗教起源中,我们可以看到它的原始功能:复制外形以保存生命。显然,在史前洞穴中发现乱箭穿身的泥雕熊表现了同种心愿更积极的一个方面:泥熊等同于知兽的神化物,为的是祈求狩猎成功。
当然,艺术与文明同时在演进,造型艺术也终于摆脱了这种巫术职能(路易十四就没有让后人把他的尸体涂上香料保存,只是请勒*布朗画了一幅肖像)。但是,降伏时间的渴望毕竟是难以抑制的,文明的进步只不过是把这种要求升华为合乎情理的想法罢了。我们不再相信模特儿与画像之间在本体论上有同一性,但是我们承认后者帮我们回忆起前者,因而使他不至于被遗忘。描形绘像的做法已经与人类本位说的实用主义无关。它涉及的不现是人生命延续的问题,而是更广泛的概念,即创造出一个符合现实原貌,而时间上独立自存的理想世界。倘若人们在我们对绘画的盲目赞叹中有没有看到用形式的永恒克服岁月流逝的原始需要,“绘画便实在太虚妄”了。如果说造型艺术不仅是它的美学史,而且应先是它的心理学历史,那么,这个历史基本上就是追求形似的历史,或者说是写实主义的发展史。
从这种社会学观点看问题,照相术与电影的出现便自然而然地解释了现代绘画肇始于19世纪中叶的精神与技术的重大危机。
安德烈*马尔罗在发表于(激情)杂志上的那篇文章中写道:“电影只是在造型艺术现实主义演进过程中最明显的表现,而现实主义的原理是随文艺复兴运动出现的,并且在巴罗克风格的绘画中得到了最极端的体现。”
确实,世界绘画曾经实现了形式的象征主义与现实主义这间不同程度不同的平衡,但是,到了15世纪,西方绘画开始不再单纯注重用特有手段表现精神现实,而力求把对精神的表现和对于外部世界尽量逼真的描摹结合起来。毫无疑义,一个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件就是透视画法的发明,这是第一个科学的初具机械特性的体系。透视法使画家有可能制造出三度空间的幻象,物像看上去能够与我们的直接感受相仿。
从此,绘画便在两种追求之间徘徊:一种属于纯美学范畴--表现精神的实在,在那里,形式的象征含义超越了被描绘的原形;而另一种追求是仅仅用逼真的模拟品替代外部世界的心理愿望。这种追求幻象的要求一旦有所满足,便愈益强烈,以至于逐渐吞噬了造型艺术。然而,由于透视画法只解决了形似问题,并不能表现运动,因而那里的现实主义自然只能限于探讨如何把事物的瞬间表现得富于戏剧性,即通过某种心理上的第四维暗示出在苦于静止不动的巴罗克艺术中是蕴含着生命的。
当然,伟大的画家总是把这两种倾向结合起来:他们既能把握现实,又将现实融于艺术形式中,使两种倾向主次分明。但是,我们看到的毕竟是本质迥异的两种现象,客观的评论应当善于将其区分,以便了解绘画艺术的演进。从16世纪以来,对现实幻象的追求不断从内部影响绘画。这是一种纯心理的需求,它本身并不属于美学范畴,只有从追求魔力的心理中才能找到它的根源。但是,这种需求十分强烈,在它的影响下,造型艺术的平衡被全盘打乱了。
围绕着艺术中的真实进行的论争就是由于这种误解,由于美学与心理学的混淆引起的。要求既具体又本质地表现客观世界的真正现实主义,与迷惑视觉的(或迷惑头脑的)虚假现实主义混为一谈,后者满足的是几可乱真的幻象。由此看来,中世纪艺术似乎就没有尝过这种冲突的苦头:它既有强烈的写实性,又是高雅的精神表现,它对于由新技术手段揭开的这一幕还一无所知呢。透视法成了西方艺术的原罪。
替它赎罪的人是尼埃普斯和卢米埃尔。照相术既完成了巴罗克艺术的夙愿,也把造型艺术从追求形似的困扰中解放出来。因为绘画曾经竭力为我们制造几可乱真的幻象,这种幻象对艺术来说已经足够了,但毕竟似真非真,而照相术与电影这两大发明从本质上最终解决了纠缠不清的现实主义问题。一个画家不论有多巧,他的作品总要被打上不可避免的主观印记。既然由人执笔作画,对画像的怀疑便不会消除。所以,从巴罗克风格的绘画过渡到照相术,这里最本质的现象并不是单纯器材的完善(摄影在模仿色彩方面还远不及绘画),而是心理因素:它完全满足了我们把人排除在外,单靠机械的复制来制造幻象的欲望。问题的解决不在于结果,而在于生成的方式。
因此说,保持风格与形似两者之间的冲突是较为现代才有的现象,在感光玻璃片发明之前,恐怕还找不到这类冲突的迹象。显而易见,夏尔丹的作品中令人赞叹的客观性与摄影师的客观性完全是两码事。现实主义的危机真正开始于19世纪。今天,毕加索成了这场危机的神话般人物,这场危机涉及到造型形式存在的条件及社会学基础。现代画家摆脱了追求形似的心理,把形似与否的问题丢给了平民百姓,往后,就由平民百姓一方面把照相术与形似问题等同起来,另一方面把只求形似的绘画与这个问题等同起来吧。
因此,摄影与绘画不同,它的独特性在于其本质上的客观性。况且,作为摄影机眼睛的一组透镜代替了人的眼睛,而它们的名称就叫(法文OBJECTIF)。在原物体与它的再现物之间只有另一个实物发生作用,这真是破天荒第一次。外部世界的影像第一次按照严格的决定论自动生成,不需人加以干预,参与创造。摄影师的个性只是在选择拍摄对象,确定拍摄角度和对现象的解释中表现出来。这种个性在最终的作品中无论表露得多么明显,它与画家表现在绘画中的个性也不能相提并论。一切艺术都是以人的参与为基础的,唯独在摄影中,我们有了不让人介入的特权。照片作为“自然”现象作用于我的感官,它犹如兰花,宛若雪花,而鲜花与冰雪的美离不开植物与大地的本源。
这种自动生成的方式彻底改变了影像的心理学。摄影的客观性赋予影像以令人信服的,任何绘画作品都无法具有的力量。不管我们用批判精神提出多少异议,我们不得不相信被摹写的原物是确实存在的,它是确确实实被重现出来,即被再现于时空之中的。摄影得天独厚,可以把客体如实地转现到它的摹本上。最逼真的绘画作品可以使我们更了解被描绘物的原貌,但是,不论我们怎样雄辩,它终究不会像摄影那样具有异乎寻常的威力,以博得我们的完全信任。
于是,在达到形似效果方面,绘画只能作为一种较低级的技巧,作为复现手段的一种代用品。唯有摄影机镜头下的客体影像能够满足我们潜意识提出的再现原物的需要,它比几可乱真的仿印更真切,因为它就是这件实物的原型。不过,它已经摆脱了时间流逝的影响。影像可能模糊不清,畸变褪色,失去纪录价值,但是它毕竟产生了被摄物的本体,影像就是这件被摄物。相簿里一张张照片的魅力就在于此。这是些灰色的或黑色的幽灵般的几乎分辨不清的影子,这不再是传统的家庭画像,而是能撩拨情思的人生的各个瞬间,它们摆脱了原来的命运,展现在我们面前,把它们记录下来不是靠艺术魔力,而是靠无动于衷的机械设备效力。因为摄影不是像艺术那样去创造永恒,它只是给时间涂上香料,使时间免于自身的腐朽。
其于这种观点,电影的出现使摄影的客观性在时间方面更臻完善。影片不再满足于为我们录下被摄物的瞬间情景(就像琥珀中数百年的昆虫保存完整无损),而是使巴罗克风格的艺术从似动非动的困境中解脱出来。事物的影像第一次映现了事物的时间延续,仿佛是一具可变的木乃伊。
摄影影像具有独特的形似范畴,这也就决定了它有别于绘画,而遵循自己的美学原则。摄影的美学特性在于揭示真实。在外部世界的背景中分辨出湿漉漉人行道上的倒影或一个孩子的手势,这无须我的指点;摄影机镜头摆脱了我们对客体的习惯看法和偏见,清除了我的感觉蒙在客体上的精神锈斑,唯有这种冷眼旁观的镜头能够还世界以纯真的原貌,吸引我的注意力,从而激起我的眷恋。凭借着摄影技术创造出来的,我们不曾了解的或未能见到的世界的自然影像,大自然最终做到了不仅模仿艺术,还仿效艺术。
大自然的创造力甚至可以超过艺术家。画家的美学世界与他周围的世界是异质的,画框圈出了一个实体上和本质上迥然不同的小天地。相反,印在照片上一物像的存在如同指纹一样反映着被摄物的存在。因此,摄影实际上是自然造物的补充,而不是替代。
当超现实主义流派为了生出造型畸胎而求助于感光底片时,他们已经隐约地悟出了上述道理。因为对超现实主义来说,美学目的离不开影像对我们头脑产生的机械效应。想像与现实两者之间合乎逻辑的区别趋于消失。任何形象都应被感觉为一件实物,任凭任何实物都应感觉为一个形象。所以摄影曾经是超现实主义流派在创作中优先采用的技术手段,因为摄影取得的影像具有自然的属性:一种真正的幻象。超现实主义绘画使用制造逼真效果的技巧,并且注重细节的精确,这就是摄影术的一种反证。
显而易见,摄影的出现是造型艺术中最重要的事件。它解除了困扰,又实现了夙愿,使西方绘画最终摆脱了现实主义的纠缠,恢复了自己独特的美学。印象派的“现实主义”科学为借托,与制造逼真效果的技法截然对立;况且,只有不再注重外形的模仿时,色彩才能把外形淹没。后来,在塞尚的作品中,坚实的形态重新进入构图,但是,它毕竟摆脱了制造幻象的透视法的几何学。由机械产生的影像与绘画相颉颃,终于超过了巴罗克的形似,达到了与被摄物等同的水平,迫使绘画本身也变成了摄影的对象。
既然摄影术使我们能欣赏到直观上未必能惹人喜欢的原物摹本,又不妨碍我们去欣赏不必以大自然为参照物纯画作,从此,帕斯卡式的指责就毫无意义了。
此外,电影还是一种语言。
㈣ |电影美·从不需标准|绝美服化道·精选佳片
西蒙影志:在电影诞生的一百多年里,“纪实美学”倡导者巴赞认为电影只是“无限趋近于现实的渐进线”,而随着我们逐渐把对现实的审美评判搬到观影中时,发现对于一部高于生活的电影而言,导演往往会企图刻意修饰片子。 那种修饰不单指剪辑、调度,还指将难以直抒的观点在绝美的服化道即服装、化妆、道具中得到演绎,更神奇得是,这种演绎引起了人类开始主动思考何为电影美。
由于许多宝藏影评人对《埃及艳后》、《丹麦女孩》、《布达佩斯大饭店》等一类荣获最佳服装设计的电影作了很多透彻分析,本期将不再赘述。西蒙将挑选来自不同国家个性鲜明、美意独特的服化道电影,分别是日本《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美国《坠入》、中国《一代宗师》的三部佳作,带着寻找宝藏世界的好奇心,将其分为三个篇章,将解读我眼中电影的服化道之美。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歌舞片「日」 中岛哲也 ( 2006)
第30届日本电影学院奖 最佳美术指导(提名)
电影记录了松子遗憾却认真活过的一生,这一生起太匆忙、终太悲凉。一直以来松子父亲偏爱体弱多病的妹妹,松子无意间发现扮鬼脸竟讨得父亲笑脸,于是从小得不到父爱的松子,拼命想要博得父亲一笑。而就此,家庭的缺憾成为了松子不可磨灭的悲剧。
松子的人生是场值得赞美的悲剧,影片中多次出现花团锦簇的场景,用表现力的服装与面容给世上的无趣加上种种浓烈的色彩,导演认为松子遗憾却认真活过的一生,是鲜花铺就的一生。
听闻爱情,十有九伤,松子爱过滥俗作家、有妻之人、平凡理发师...但始终都以一种美好的、充满希望的生存本能去对抗令人厌恶至极的 罪恶与苦难,松子的一生也许是因为太积极融入这个世界而遭世人嫌弃。
导演把松子阳光明朗的性格当作影片色调,我把这贯穿全片的用色理解为「松子一生明朗」。
起初我一直带着寻找绝美服化道的目的观影,我发现这令我很难过,刻意的追究美是对此片的不敬,我们在儿时憧憬的一生又何尝不是闪闪发光,但是松子成年后、走上世界,才明白并不是这样,她的快乐是短暂的,大部分时间由苦难来填充,我们不觉得是因为我们被身边重要的人保护着,而松子的希望被导演保护着。
绝美的服化道不单单只会展现光彩耀人的一面,有时候作为人生的寓言物也是种电影美。听闻孤独,半喜半悲,导演对这出悲剧投入了赞美的情怀,用许多闪闪发光的场景、服饰、造型塑造了松子直观的人物形象。
23岁身为音乐老师卷发美少女的模样;被滥俗作家打到伤痕累累的模样;被小混混骗钱发疯误杀人的疯癫模样;在监狱里齐耳短发朝气活泼的样子;仅凭学生龙洋一一句爱你她就认可道:“只有龙洋一是我的一切。”倔强死守爱情的样子;五十三岁的松子因为对他人失去信心日渐臃肿的模样;死亡之际倒在草地一蹶不起的样子。
导演赋予她造型的变化体现的是松子一生的成长,用加工的色彩与造型演绎出了美意独特的风格电影。松子的一生,是追求的一生,也是遗憾的一生,也可以说是失败的一生。如果按部就班就可以得到幸福,那我宁愿接受这世界的不完美。
从这部电影我竟然开始渴望「日式孤独」:人人都在按规律行走,到点了起床,到年纪了爱人。 松子一生都在努力爱别人,无论友情爱情,可她都假装听不见自己次次心碎的声音。
女人的一生要有多美丽才能称为绝美,松子这一生为了爱来不及与自我和解,她臃肿的身体不美,但是导演就是设计了这样的造型,寓言着: 尽管这世界不如意,容颜衰老,体态走样,孤独一生,你依旧有权利选择自己要过什么样的一生。
可能五十三岁的她真的累了,她期许着有个能够对自己微笑的爸爸、一个完整的家庭、一个姐妹情深的妹妹,而她却花光了力气去对抗这无奈、不尽人意的一生。因此松子明朗积极追求爱时导演就利用人情世故安排悲伤,松子沉默不语放弃相信爱时导演通过服化道放大悲伤。
在片尾中, 小小的 松子 ,走着人生长长的楼梯 ,伸长了小手,想要抓住天上的星星。 若不是造型、细节之处的设计,引导我主动去谅解松子的一生,我真的很难去相信:电影是再现的艺术。
《坠入》奇幻片「美」塔西姆•辛(2006)
第4届奥斯汀影评人协会 最佳摄影 奖
遗憾这么迟与你相遇——《坠入》。导演为拍摄此片,历时四年游历了多达23个国家取景,背着「童话」走走停停。
电影通过一位摔断手臂的五岁小女孩亚历珊卓和一位特技表演而摔断了双腿、被唯利是图女友抛弃的成年男子罗伊,他们用不同层次的错位构思,共同编述了一则属于他们的童话故事。
该片将现实生活与奇幻故事中五个人物的经历不断重叠发展,导演用令人惊叹的构图、瑰丽的场景和绝美的服化道,似乎在寓言着: 生活不幸、「童话织梦」。
在帧帧如画的故事里,始终没露面的恶伯爵,也暗示了现实生活中的罗伊一直背负着无形的压力。导演还设计了一出绝妙的细节:故事中恶伯爵把达尔文所逐爱的美洲蝴蝶直接作为标本,以至于悲伤不止的达尔文有了怒意。这像不像,现实中罗伊所热爱的电影梦,由于意外造成了双腿残废,破碎的事业让他对生活充满了怒意。
令人为之惊艳的是,电影蒙太奇的使用,上一秒蝴蝶标本下一秒转入海中蝶形礁岛,而故事中的一行人却受困于这座礁岛。导演不直接阐述人物的内心而是借以「相似化」去激发人的潜在意识,意为所见即所思。珊卓和罗伊不断的把现实搬进故事里,企图篡改着故事的轨迹,是因为他们都渴望表达出自己对死亡与救赎的见解。
而巧妙之处就在于当孩子与成年人二者思维发生碰撞,童话就显得弥足珍贵。是因为我们的现实世界在向我们揭示一个真理: 人真的很奇怪,一开始想着长大,后来又想变回一个小孩。
我们的《坠入》,一场视觉盛宴,精致、魔幻;一次童话冒险,童真、幽默。它别于华丽服饰再现的造型美,而是动用所有的服装、造型、道具展现珊卓所思所想的再现美。导演历时四年,遍历各地,只是为了展示小孩子该有的天马行空。
这部超现实的奇幻电影,是我弥足珍贵的回忆。它嵌入了「梦」。神秘人死时嘴里的小鸟飞出、折扇遮面浓郁中国风的公主、泡在水里的假牙成了启动力量的关键物...珊卓把现实搬进梦里,现实中戴假牙的老头已经去世,而在童话中假牙被黑色恶兵踩碎,神秘人因此失去了力量。
这种对生死的转化,会不会有点震撼,通过道具、造型的变化,我们不仅能剖析电影,还主动思考了「死亡」。这是一部奇幻作品用美意独特的服化道在童话与现实中做到了出入自如。
小时候,我们读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我们以为那才是现实,是什么时候清醒过来的呢?是学会「分担爱」的那一瞬间。
一心求死的罗伊,想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作为童话结尾。于是故事人物接二连三的死亡,被乱箭射死、被炸死、砍死、坠楼而死,珊卓开始害怕死亡,于是坠入童话,靠着救赎的力量,感化了罗伊。
如果就此结束了,那这部电影能在豆瓣评九分的价值也太低了,此部电影除了美意独特的服化道,展示了超现实童话的梦幻。更重要的是,这是一部致敬片!
仔细观看片头以及片尾的黑白场景,我们发现《坠入》用了很多的笔墨在向电影特效演员致敬,有趣的是,电影的片头片尾截取了贝多芬第七交响第二乐章,电影的整体美工设计参考致敬了达利的作品。
可想而知,自电影诞生一百多年以来,我们需要致敬的已经不单单是电影先驱们了,更多的是流芳百世的电影美。电影末尾,小女孩用淘气的语气说着:“Thank you, Thank you, Thank you very much!”不就正是一个童话敬畏现实,一代才子致敬艺术.
《一代宗师》动作片「中」王家卫(2013)
第86届奥斯卡金像奖 最佳摄影(提名)
国际华语辩论赛曾出过一道辩题:武侠是不是一场梦。个人钟情反方的观点,武侠与武术文化共生共融,经过两千多年的传续,我们有了武侠泰斗金庸,武侠浪子古龙。如今这个没有英雄的时代,时势造人。
电影作为再现艺术成了造势之人,它结合传统的美学元素,洞悉我们所忽视的江湖道义,足矣让武侠不再成为众人遥远的期待。
王家卫拍摄了一部拥有“诗意武侠”之称的《一代宗师》,也是我们值得骄傲的华语作品,影片中东方韵味的服化道寓于王家卫擅长的氛围调度中,于是我们看见了更多生命的斑驳的光影,同时在武术的一横一竖中也看见了一代武人,普世的命运。
武侠不是梦,风流才是梦。电影的美感来源于王家卫对电影风格的把控,慢镜头的对打、诗化般的台词,巧妙的构图,还原了最灵性、生动的民国时代。精湛的服化道设计,展示了旧时代的轮廓,与叶问交手的小脚女性,遗留的三寸金莲在电影美的渲染下,有一种说不出的精致与孤独;宫家老爷子去世出葬时的排场、服饰、随从都是旧时代的缩影;叶问与宫二缠绵而诗意的武打镜头,颠覆了我们印象中的动作片。
对于王家卫而言这部电影是成功的,他做了他心之所愿:“想呈现那个时代的精气神,想把那个时代武术家的那口气用最最真实的手笔还原出来。”一部《一代宗师》证明了武侠不是一场梦,这时宫老爷子的话点亮了江湖: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有灯就有人。
而生逢乱世,宫二对叶问只言:「我在最好的时候碰到你,是我的运气」,宫二轻轻眨动的眼睑和那一滴眼泪,最后眼帘一阖,画面美的戛然而止。
《一代宗师》美术总监秋伟明谈服化道,电影场景均用木质墙面、手工雕花、金箔包裹,服装搭配要精细到每一颗扣子和配饰。若导演不是王家卫我可能会高成本的电影质量如何,好在这部是出自《花样年华》《重庆森林》《阿飞正传》等电影美集于一生的氛围大师之手。
《一代宗师》中章子怡的演技绝对是撑起服化道,而不是被服化道所修饰,要是把她往江山里一丢,浮沉起来的都是琉璃般的万种风情。
心高气傲的宫二,不愿妥切,求胜而不求全,念念不忘的回响仿佛停留在了他与叶问在楼道比武跌失的那一牵扯之间,宫二绝美的面庞,精致的鞋子和服饰在镜头下回旋,我竟联想到张爱玲的文字: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子,上面爬满了虱子。
这部具有气息韵律之美的华语电影,令人舒服的视听语言,独具鲜明的中国服饰,导演把武术的每一招每一式都融入了电影,王家卫导演一直没有变,还是习惯用第三方物件表达人物内心。
即便这是一部风格独立的动作片,王家卫依旧把主题推向了「爱恨情仇」,主角在儿女情长中的矛盾远远大于表面上的争名夺利,弱化了时代,高举了爱。
电影台词「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成了角儿,《一代宗师》中时势未必造英雄,人生的有趣在于留有遗憾,人生无常,并非事事顺心,一代人,一江湖,像叶问留下的那枚扣子一样,「我们之间本来就没恩怨,有的只是一段缘分」。
西蒙结语:本期介绍到这里就结束啦。我们对美从未有过一个明确的定义:去告诉我们应该用什么眼光看,按什么顺序看。而所谓审美的进步,不是对一部电影有了多么深奥的见解,而是我们原谅了哪些我们曾经以为的不完美。 在服化道仍对电影起到重要作用的今日,人人都可对其畅所欲言,选取日本、美国、中国的电影也是有别用意,我希望大家的「戏路」可以像珊卓一样天马行空。松子说人的价值不是得到了什么,而是付出了什么。而王家卫说:功夫即时间。在这里西蒙想说:美即时间,值得耗时欣赏一生。
㈤ 安德烈·巴赞的电影理论
核心、基本观点:影像客观现实中的被摄物同一。(出处:《摄影影像的本体论》)电影再现事物原貌的本性是电影美学的基础。
【名词解释:影像本体论】巴赞的电影现实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石。其核心和基本观点是影像与客观现实中的被摄物同一。在《摄影影像的本体论》一文中,巴赞提出,电影再现事物原貌的本性是电影美学的基础。因为一切艺术都是以人的参与为基础的,唯独在摄影中,我们有了不让人介入的特权。所以摄影取得的影像具有自然的属性。影像本体论和巴赞的电影起源心理学以及电影语言进化论都有密切的关系。巴赞认为,电影发明的心理依据是再现完整现实的幻想,而现实主义是电影语言演化的趋向。 核心、基本观点:电影发明的心理依据是再现完整现实的幻想。(出处:《完整电影的神话》)电影是人类追求逼真的复现现实的心理的产物,这种心理因素决定了银幕形象的真实感,决定了电影技术的完善和电影艺术的发展方向:再现一个真实的世界。但电影不可能实现对客观现实的完整摹写,“电影是现实的渐进线”。(出处:《杰作:〈温别尔托.D〉》)
【名词解释:木乃伊情结】巴赞借助精神分析解释电影起源的一种阐释。巴赞为研究电影起源的心理,追溯到雕刻和绘画的起源。他认为人有永久性保存自己尸体的驱动。涂上香料的木乃伊是第一个雕像。雕刻和绘画成为人的替代品。他们起源与一种愿望,是一种原始需要。摄影不是创造永恒,而是给现实涂上香料,使时间免于腐朽。巴赞认为,摄影作为自然的补充,而不是替代,第一次有了不让人干预的特权。电影也因此第一次实现了影像与被摄物的同一,仿佛木乃伊。
【名词解释:完整电影】巴赞在《完整电影的神话》一文中提出的关于电影起源观的电影观念。他认为电影起源的心理原因是再现完整电影的神话,也就是再现声、色、主体感受一应俱全的外部世界的幻景。 核心、基本观点:现实主义是电影语言演化的趋向。巴赞的电影现实主义包括三个方面:表现对象的真实;时间空间的真实(美学核心);叙事结构的真实。为了实现这些审美理想,巴赞提出了“长镜头理论”。
【名词解释:“长镜头(景深镜头)理论”】长镜头理论是对巴赞提出的“景深镜头理论”的不严密的概括。按照长镜头(镜头—段落)和景深镜头的原则构思拍摄影片,是一种旨在展现完整现实景象的电影风格和表现手法。它具体的实践要求是:
a.避免严格限定观众的知觉过程,它是一种潜在的表意形式,注重通过事物的常态和完整的动作揭示动机。保持透明和多义的真实。
b.长镜头(镜头—段落)保证事件的时间进程受到尊重,景深镜头能够让观众看到现实空间的全貌和事物的实际联系。
c.连续性拍摄的镜头—段落体现了现代电影的叙事原则,屏弃了戏剧的严格符合因果逻辑的省略手法,再现现实事物的自然流程,因而更有真实感。
(4)电影是现实的渐近线
巴赞在《摄影影象的本体论》中,提出了“摄影的美学特征在于它能揭示真实”的美学原理。他说:“……摄影机镜头摆脱了陈旧偏见,清除了我们的感觉蒙在客体上的精神锈斑,唯有这种冷眼旁观的镜头能够还世界以纯真的面貌,吸引我的注意,从而激起我的眷恋”。由此,巴赞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电影艺术所具有的原始的第一特征就是“纪实的特征”。它和任何艺术相比都更接近生活,更贴近现实。巴赞的“电影是现实的渐近线”,被称作是“写实主义”的口号。
在“新浪潮”的作品中,特昌弗的《胡作非为》直接实践了巴赞的理论,是一个很能说明巴赞理论的影片。《胡作非为》描写了一个12岁男孩安托纳,由于得不到家长和老师们的理解和关心,两次出逃,流落街头,后因行窃经受警察与心理学家的审问,被送进劳教营,后又逃跑出来奔向大海的过程。特吕弗打破了传统叙事手法,将影片的叙事语言始终保持在生活的渐近线上,形成了一种崭新的艺术风格。这部影片同时在国际影坛上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和欢迎,为“新浪潮”的崛起打下了基础。
(5)场面调度的理论
巴赞认为:“叙事的真实性是与感性的真实性针锋相对的,而感性的真实性是首先来自空间的真实”。蒙太奇理论的处理手法,是在“讲述事件”,这必然要对空间和时间进行大量的分割处理,从而破坏了感性的真实。相反,景深镜头永远是“纪录事件”,它“尊重感性的真实空间和时间”,要求“在一视同仁的空间同一性之中保存物体”。巴赞希望电影摄制者认识到电影画面本身所固有的原始力量,他认为,解释和阐明含义固然需要艺术技巧,但是通过不加修饰的画面来显示含义也是需要艺术技巧的。所有这些,构成了巴赞“场面调度”的理论,也有人称其为“景深镜头”理论或“长镜头”理论。巴赞提出的“场面调度理论,几乎在一切方面与蒙太奇理论相对立。蒙太奇出于讲故事的目的对时空进行分割处理,而场面调度追求的是不作人为解释的时空相对统一;蒙太奇的叙事性决定了导演在电影艺术中的自我表现,而场面调度的纪录性决定了导演的自我消除;蒙太奇理论强调画面之外的人工技巧,而场面调度强调画面固有的原始力量;蒙太奇表现的是事物的单含义,具有鲜明性和强制性,而场面调度表现的是事物的多含义,它有瞬间性与随意性;蒙太奇引导观众进行选择,而场面调度提示观众进行选择。
巴赞的这个理论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特吕弗是巴赞的忠实弟子,他说:“没有正确的画面,正确的只有画面”。戈达尔说:“电影就是每秒钟24画格的真理”。他们的电影观念,同巴赞的场面调度的理论一脉相承。
㈥ 关于巴赞的电影思想,正确的是什么
关于巴赞的电影思想,正确的是巴赞提出了“总体现实主义”说。 原因是因为巴赞赞同人道主义精神和理想。 巴赞认为电影的产生来源于我们的木乃伊情结。
巴赞的所有电影议论就是建筑在这个根本立论基础上的,“电影观”是先于电影机器发明之前存在的,这个“电影观”就是保存“像”,而后 认定“像”和“现实”的复制关系和同一关系。巴赞所谓的电影的“木乃伊情结”的心理学动机。
以及建筑在“照相本体论”上对电影美学风格的褒贬态度构成了他所有电影思考和批评的灵魂,所以他在这种“精神性同一”的基础上认定了电影复制技术的不断发明构成了影像和现实间的渐变。
电影是现实的渐近线
巴赞在《摄影影象的本体论》中,提出了“摄影的美学特征在于它能揭示真实”的美学原理。他说:“……摄影机镜头摆脱了陈旧偏见,清除了我们的感觉蒙在客体上的精神锈斑,唯有这种冷眼旁观的镜头能够还世界以纯真的面貌,吸引我的注意,从而激起我的眷恋”。
由此,巴赞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电影艺术所具有的原始的第一特征就是“纪实的特征”。它和任何艺术相比都更接近生活,更贴近现实。巴赞的“电影是现实的渐近线”,被称作是“写实主义”的口号。
㈦ 电影是什么》安德烈·巴赞
这篇文章以及后来中国第四代电影人的创作实践,借助对巴赞的理论的片面理解完成的,也就是将巴赞的理论理解为简单的、狭隘的一种纪实美学的理论,理解为专注于技术的电影修辞手法。其实,巴赞感兴趣的也不是对“现实”的真实再现,而是对“现实-影像”这组关系的精神性的认定,影像是为了保留对现实的精神性的迷恋而制作的,电影制造机器是这组精神关系的物质基础而已,在这个意义上巴赞如同一位文艺复兴时期的人对电影进行反思。
㈧ 编导必学的镜头理论与纪实美学
编导必学的镜头理论与纪实美学
长镜头的出现,被认为是“电影美学的革命”。在这之前,蒙太奇理论作为唯一的电影理论,基本上支配了电影艺术家们的思维活动。人们研究蒙太奇理论,很少涉及电影与照相的关系,也很少从这一角度去研究电影的特性。
巴赞标新立异,把电影的特性归结为照相性,并从这一特性出发,强调电影的逼真性、纪实性。巴赞的写实主义的美学思想,以及他总结的景深镜头和长镜头的美学功能,极大地推动了电影语言的发展,带来了电影表现手段的一次革命,造就了新的银幕形态,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长镜头,就不会有现代电影。
所谓长镜头,就是连续地用一个镜头拍摄下一个场景,一场戏或一段戏,以完成一个比较完整的镜头段落,而不破坏事件发展中时间和空间连贯性的镜头。
长镜头是与蒙太奇相对的电影叙事规则。蒙太奇的叙事规则是镜头的剪辑和组接,强调对电影时空的重新构筑;长镜头是指用一个镜头连续地对一个场景进行拍摄而形成的一个比较完整的镜头。从形式上讲,长镜头拍摄的时间较长,单个镜头的长度可达10分钟左右;从内容上,它在一个镜头内保持了动作与空间的相对完整。
追溯长镜头的使用,可以说是源自照相阶段。那时,由于摄影技术的限制,电影的摄影技法还不能自如地展现拍摄对象,这时期的单镜头实际上也就是原始的长镜头。
而长镜头作为电影语言的又一叙事法则的提出,则是在蒙太奇理论完全成熟之后,作为蒙太奇理论的“陌生化”(实为一种补充与完善)提出的。法国著名电影理论家巴赞不满于蒙太奇理论人为地切割和重新编排时空,认为这是对生活本体的不尊重,是导演企图用人工手段强制观众接受导演的意图。巴赞主张在电影中使用长镜头和景深镜头,因为长镜头能保持影片在时间上的延续性,而景深镜头则能显示空间的真实性和完整感。
一般认为,电影史上最早应用长镜头的范例是纪录片大师罗伯特·弗拉哈迪1916年拍摄的纪录片《北方的纳努克》。在这部影片中,弗拉哈迪用一个较长的长镜头表现了爱斯基摩人从冰窟窿里猎取海豹的过程。
长镜头的出现,带来了电影表现手段的一次革命,造就了新的银幕形态,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长镜头就不会有现代电影,长镜头技巧的成熟运用标志着电影形态开始由传统过渡到现代,进入一个电影叙事手段、电影结构、电影风格多元化的时代。三十年代末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电影的代表人物让·雷诺阿较早系统地运用了长镜头手法。1941年美国奥逊·威尔斯在他的经典影片《公民凯恩》中,又成功地运用了景深镜头、长镜头段落、运动摄影以及多视角的叙事结构,使这部影片成为一座“现代电影的纪念碑”。这以后,瑞典英格玛·伯格曼、意大利费里尼和安东尼奥尼等也都以他们的艺术实践证明了长镜头的艺术魅力。五十年代,伴随着写实主义电影浪潮的兴起,法国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创立了以长镜头理论为核心的电影纪实美学。
作为电影艺术语言的长镜头的艺术功能有如下几种:
(一)创造完整的时空
因为长镜头在本质上更加符合现实,更少人
更少人工性,银幕上出现的不是分切得很破碎的镜头,而是完整的动作和四周中的环境。镜头的运动本性又不断提示着画外空间,使得画外空间与画内空间连成一个整体,时间也呈现出连续性的`特点。这也就是电影表现时空的完整性。如《罗生门》片头,用长镜头完整地表现那个暴雨如注的罗生门,由此定下了影片的基调。
(二)形成丰富的表意性
长镜头为观众提供了多方面的观察事物,多角度地理解被表现的对象的可能性。长镜头让我们在一个平素习以为常和熟视无睹的现实面前感到一种逼视的震惊。现实本身具有多义性的特点,长镜头体现了对现实的多义性的尊重,即把思考的权利交还给观众,符合现代人的欣赏要求。如《卧虎藏龙》中许多场面以长镜头语言,来构筑画面丰富的表意性。
(三)渲染烘托情绪和环境气氛
长镜头还常常有助于渲染和烘托情绪及环境气氛,能帮助形成影片凝重、舒缓、纪实性强的抒情风格。如《城南旧事》片尾“小英子目送宋妈远去”的场景已经成为中国电影长镜头运用的经典范本。
纪实美学
电影发展中的两大传统:
电影从一诞生,就带有两种明显不同的倾向,一种是卢米埃尔兄弟及其摄影师开创的新闻片、记录片所具有的写实主义倾向;另一种是梅里爱所开创的表现虚构情节的戏剧化倾向。戏剧化倾向因格里菲斯、爱森斯坦等人在实践上和理论上的贡献,走上了充满想象力的蒙太奇艺术之路,使电影在银幕上呈现出象征、夸张、梦幻的非现实色彩。纪录片带来的写实风格,则在美国人罗伯特·弗拉哈迪、荷兰人约里斯·伊文斯、英国人约翰·格里尔逊,以及苏联人吉加·维尔托夫的推动下,形成以巴赞长镜头理论为核心的写实主义艺术风貌。写实主义电影的兴起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电影社会性受到人们的空前重视,人们不再醉心于脱离现实的“梦幻机器”,希望电影艺术更能关注自己的生存状况与人生命运,于是一大批现实主义和具有不同程度现实主义因素的优秀影片在各国相继问世。所以,战后电影一个世界性的发展趋向是:自电影诞生后半个世纪以来一直占有统治地位的戏剧主义电影,被战后新崛起的纪实主义电影所取代。与此相适应,经巴赞、克拉考尔的理论概括与总结,电影纪实美学终于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牢固地确立了它的历史地位。它不仅加深了人们对电影本性更为全面而深刻的认识,而且它独特的表现技巧与制作方法,也极大地丰富了电影语言。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电影掀起了一股纪实性美学思潮。这股美学思潮来势迅猛,很快就深入到电影美学的各个层次,促使许多电影艺术家重新检查了传统电影美学和新浪潮电影美学,批判其中违反生活真实的部分,吸取其合理因素,以新的姿态在纪实性美学的新路上进行探索。
电影纪实美学理论的代表人物是法国电影批评家安德烈·巴赞和德国电影理论家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一般认为,以爱森斯坦为代表的苏联蒙太奇学派是世界电影理论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以巴赞为代表的写实主义是第二个里程碑,以麦茨为代表的电影符号学则是第三个里程碑。
安德烈·巴赞的名字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法国新浪潮及写实主义美学理论紧密相连。他的代表作是电影批评文集《电影是什么》,提出了电影的“照相本体论”,认为电影的实质就是照相机的延伸和扩展,目的是把现实场景和事件真实地表现给观众,使用长镜头和纵深镜头拍摄,可以最佳地实现这一美学追求。巴赞于1955年在法国巴黎创办了著名的《电影手册》杂志,在《电影手册》的周围团结了一批有为的青年影评作者,如弗朗索瓦·特吕弗,让·吕克·戈达尔,克劳德·夏布罗尔等,形成新浪潮时期著名的“电影手册派”。
巴赞之后,德国的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在《电影的本性》一书中,提出“物质现实复原说”对长镜头理论又做了新的注释和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