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战争片《高地战》,电影艺术魅力的代表,制作成本超亿韩元吗
在这个充满热情的年代,欣赏一部战争片也许你会有一种特别的收获。其中,有一部由张勋执导的战争片《高地战》特别温馨,感动了很多人。而且,《高地战》是一部投资不菲的战争大片(100亿韩元),有商业元素,比如战争场面、大明星、南北问题等等。
《高地战》场面很棒,对战争的挖掘也很深刻,情绪控制到位,《拯救大兵》的手持摄影,《光荣之路》的横移镜头和全景镜头,《全金属外壳》里走出来的女狙击手,《现代启示录》里走出来的男主角。张勋几乎把所有战争片都“致敬”了一遍,不错,这就是功夫。
同样是战争题材,除了战争场面有些调度偏弱之外,总体上超过了《太极旗飘扬》。在意识形态的处理上甚至比《太极旗飘扬》还精致一些。中立的叙事视角,让战争的存在显得无比荒谬。总之很棒:人性,战争的残酷,挣扎,军人信仰,爱。有关战争的一切元素都覆盖到了,剧本很棒。
❷ 如何从视听,主题。叙事的角度分析战争电影
视听:看战争场面及音效的真实度、视听效果感染力的强弱、画面剪辑是否合理节奏适度
主题:大部分战争电影都是讲战争中的人性、对战争的反思,也有人物传记的战争片(《巴顿将军》、《汉尼拔》),还有一些以战争为背景的喜剧,主题其实并不重要,除非主题有新意,关键在于怎样表现主题
叙事:细节是否真实完整(重点不草草带过,也不事无巨细)、情节是非能很好地表达和突出主题、情节是否吸引人、情节中人物的构造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你看完电影后是否有感动,有震撼,或是有愉悦的心情,你自己的感受就是对这部电影的最好评价,你要用心去分析电影里每个方面带给你的感受,毕竟看这部电影的不是别人,是你自己
❸ 一部优秀的战争影片必需具备哪些因素
战争电影,是电影的主要类型之一。人类的历史,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战争的历史,战争也在不断打造和开创着新的历史。身处战争中的人们,因生死存亡的考验而表现出其为人之核心品质,亦因之对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内涵产生了最深刻的疑问和探究。战争电影,一方面可以重现激烈紧张的战斗场景,一方面可以对人性的另一面进行揭示和反思,纪录性、商业性、文化性并存。温情脉脉的面纱有时可以揭去,有时又不得不披上。
世界各国战争电影在创作上显现出许多方面的一致性,在具体的创作方法上因民族特点、历史内容、文化传统、电影技巧、意识形态的不同又存在诸多不同之处。本文在战争电影内部提出全景式战争电影、人物性战争电影、事件性战争电影等不同层次,以利于比较研究。
一、 苏联战争电影
卫国战争之后,苏联拍摄了一批以卫国战争为题材的全景式战争电影,代表作品有《解放》(包括《攻克柏林》等多部分)、《莫斯科保卫战》、《围困》、《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等。苏联还创作了一批规模相对较小,表现具体战役的战争电影,如《冬季战争》、《第三次打击》、《易北河会师》等。苏联的此类作品在世界电影史中首屈一指,它们详尽地交代了战争的政治、经济、军事、民族原因,描绘了整个战争的来龙去脉、战斗进程,刻画出敌我双方以及第三方各个层面的众多人物形象,突出表现战争进程中的重大事件/战斗,详细展现战斗武器及战术手段,如教科书般准确、细致。全景式战争电影全都涉及重大历史事件,大多忠于史实,再现当年情景,并不过于凭空编造。这一类电影场面宏大,人物众多,投资钜万,不少甚至是倾国力拍摄,以求纪念历史,昭示后人。
苏联全景式战争电影,在表现层面上一般分为敌我双方大本营、敌我双方各级指挥部、基层战士和普通百姓、敌后战线几个部分。在敌我大本营中,领导者的形象得到着重刻画,主要体现者为斯大林和希特勒,以及朱可夫等军事主官。敌我大本营因所处空间所限,具体场景往往是“开会”。而各级指挥部则不相同,方面军、集团军一级的指挥部相对固定,因特殊情况也体现为行军途中和临时指挥所。敌我双方的的将军们大多冷静、善战,有时也塑造少数懦弱、蠢笨甚至叛变的将军形象。能够跳出这个套路的人物往往更显有声有色,例如单人乘车前往崩溃前线的朱可夫大将和徒步带领从中亚赶到的步兵师走上前线的潘菲洛夫少将。前线战士的战斗十分激烈,由于卫国战争是海陆空同时进行,苏联全景式战争电影中的战斗场面显出很强的观赏性,有空战、海战、阵地战、坦克战、登陆战等等。基层战士不同的性格形象在影片中大量涌现。普通百姓活跃在支前的战线上。而敌后战线一为游击队,一为情报员,然则此二者在全景式战争电影中出现得较少,而多出现在其他战争电影中。作为战胜国的苏联在影片中并不特别丑化对手德国,电影中的德军官兵大多骁勇善战,而不是一触即溃的纸老虎。对德国人的负面描写,主要集中在傲慢自大和虐杀战俘等反道德因素上。
苏联全景式战争电影规模宏大,气势不凡,由于苏联战时纪录片资料的丰富及本国军事电影的传统,以及社会主义国家动员国力、军力的便利条件,苏联电影中出现了大量的规模极其宏大的场面,为世界其他国家所不能及。动员数万兵员数千装甲车辆的大会战,努力按照战役进行的历史进程演进,使用复杂的电影设备(常用航拍),真实地再现了当年历史场景,其观影效果令人叹为观止。此类影片的不足之处是面面俱到,主次欠明,缺少对人物心理的细腻刻画,多少影响了作品的质量。值得重视的是,苏联和其他国家的全景式战争电影在一段时间以后也在一定程度上和真正的纪录片一起成为历史文献,经常在不同的电影电视节目中混用,不免也有电影被误视为纪录片的情况出现。
表现历史人物的人物性战争电影有《斯捷潘•拉辛》、《亚历山大•涅夫斯基》、《海军上将乌沙科夫》、《普通一兵》等。斯捷潘•拉辛是沙俄时代农民起义领袖,亚历山大•涅夫斯基是一代开国沙皇、乌沙科夫是俄土战争中的海军统帅、普通一兵马特洛索夫是黄继光式的英雄人物。可以看出,苏联电影注重表现战争中不同阶层的英雄形象,这也是世界各国人物性战争电影的共同特征。
在规模超级宏大的全景式战争电影之外,苏联还拍摄了一大批以战争为背景的事件性战争电影。其中一部分表现战争中发生的局部事件,一部分则是具有人性思想或者反思意味的影片。《战舰波将金号》、《马克辛三部曲》、《我们来自喀琅施塔得》、《带枪的人》、《她在保卫祖国》、《士兵之歌》、《燕南飞》、《一个人的遭遇》、《第四十一个》、《伊万的童年》、《自己去看》(白俄罗斯)、《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狙击手》、《我是一个俄罗斯士兵》、《一个穆斯林》、《土耳其式开局》、《布谷鸟》等都属于事件性战争电影。
爱森斯坦的《战舰波将金号》并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战争片,但却是一部对于苏联电影乃至世界电影具有开创意义的重要作品。影片中的战斗场面并不多,却深刻地揭示了沙俄时代阶级斗争的严酷和一场新的革命战争必将到来的原因。《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表现了后方高炮部队女战士们在和德国空降兵的作战中英勇牺牲,美丽的生命被战火无情吞噬,具有人道主义的意味。《士兵之歌》表现了苏联红军战士在战斗间隙回故乡探亲路上的所见所闻,从另一个侧面展现了战争中的善良和丑恶。《自己去看》通过一个孩子的眼睛表现了沦陷区德军的暴行,激发人们对法西斯主义的警惕。
苏联影片中有一大批反思历史、审视自我的作品。这些影片有的对战争的残酷进行了哲学意义上的思考,有的对由于战争中的特殊环境对“自己人”产生的怀疑和伤害进行了反思。《燕南飞》、《一个人的遭遇》、《伊万的童年》、《第四十一个》都是此类电影的代表作。他们的产生,源自于苏联所具有的东欧哲学传统和苏联电影工艺,在完成主题讲述的同时,在视听语言上也为世界电影作出了贡献。《燕南飞》中的长镜头、《一个人的遭遇》中的主观镜头、《伊万的童年》中梦境的处理,都是视听语言运用的经典范例。由于特殊政治时期的影响,这些影片大多曾被打入冷宫,但一经解禁,立刻焕发出迷人的光彩。
近期俄罗斯拍摄的战争片,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西方战争片的影响,无论主题立意、人物定位还是表现形式、视听技巧,都显示出西方商业电影的某些特征。这并不是一个很好的现象。每一个民族、国家都有用自己的方式思考自己的历史、生活的权力,某些看似国际标准的电影规则,事实上对于其他民族、国家的电影是不适合的,何况俄罗斯是一个具有悠久文化传统、足以使用自己的话语进行电影讲述的国家。暂时的经济、政治困难并不应该导致俄罗斯电影抛却自己光荣的历史,转而使用他者的话语换取所谓的与国际接轨。苏联一代代的电影前辈为他们的电影带来了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必将会在俄罗斯的土地上再次显示。
❹ 西方战争电影的四种典型模式分析
[摘要]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视觉媒介和 文化 文本已被广大观众接受和喜爱,西方战争电影作为其主要类型之一,自二十世纪早期出现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关注,并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模式化的特点。以西方战争电影为研究对象,依据其结构模式和内涵特点将其分为“寻找模式”、“狼孩模式”、“英雄模式”和“事件中心模式”四种类型,以文化分析的视角,剥开西方战争电影商业化和功利化外衣,探索其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之阶梯型深度模式的建构。
[关键词]战争电影寻找模式狼孩模式英雄模式事件中心模式
在视觉文化研究方兴未艾的今天,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视觉媒介和文化文本,以与生活时空同构的模式为载体表现现实与艺术的差异性,使观众在熟悉而又陌生的语境中寻觅感官的刺激和人生的体悟,其深度模式具有梯度性,能满足不同层次观众的需求。而战争电影作为电影艺术的重要类型之一,目的不在于标榜所谓之科学的人类史观,而是试图通过将战争元素纳入限定视域来展现人与世界的关系、影像与思维的关系,赋予本应属于历史学范畴的人类行为和感情世界以审美的 思维方式 。它所展现的不再是单纯的历史事件,而是情感表达的张力和意识形态的诉求。西方战争电影自二十世纪早期出现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关注。其类型多样且具有模式化的特点,本文从电影文本本身出发,依据结构模式和内涵特点将其分为“寻找模式”、“狼孩模式”、“英雄模式”和“事件中心模式”四种类型,以文化分析的视角,试图剥开战争电影商业化和功利化外衣,探索其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之阶梯型深度模式的建构方式。
一、各模式及其视觉、思想、情感特点
1、寻找模式
一直以来,“寻找”都是人类精神世界的一大主题,如文艺复新对一个时代的追寻,卡夫卡、博尔赫斯等现代派小说家对人类终极意义的探求,文学中的寻根实验等。而这种寻找的模式也存在于战争电影之中。其在着力表现对战争的历史 反思 的同时,也昭示了一种赋予人类存在意义的存在状态和行为方式。《冷山》、《漫长的婚约》、《美丽人生》、《硫磺岛家书》、《现代启示录》、《猎鹿人》和《东京审判》等都是这类战争电影的典型。
此类型影片注重画面感的营造,对战场与监牢等的直接描述不多,这些场景多表现为无色度的灰色调,运用不饱和色彩或黑白画面,清晰度较低,此时由色彩和光亮带来的信息减少了,观者难以关注细节,外部事物成为了内部事物的延伸。而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光影效果明显,亮度较高的具有唯美浪漫气息的生活场景。这样一种差别对待的视觉处理方式体现了战争灾难性的异延。此种灾难性并非只体现在战场上,其影响是非中心性的,从战前一直扩散、延续到战后,甚至是更长时间,且表现方式也有所不同。
在一些以生活现实、回忆和幻想穿插构成情节的寻找主题电影中,时间的正常序列在主人公的情感线条中被打乱,仿佛暗示着被纳入意识的情感对时间的不可逆转性与逻辑必然性无声的抵抗。战争的残酷会使人内心真善美的事物遭到破坏,主体存在的价值被频繁的死亡掩盖,人在其中丧失了自我选择的能力。在寻找模式的战争电影中,大众文化的狂欢化与意识形态诉求都遭到了遗弃,梦幻破碎了,留下的是黑暗和失眠。它展现了一种在路上的姿态,试图向观众传达梦幻破碎与无力的信号,也是这种无力赋予了此类电影很强的代入感与情感共鸣效果。在情感表达上,战争电影多力图通过残酷、血腥场面的描摹塑造心理恐惧、绝望感、惊悚感或是紧张感,而寻找模式的战争电影很少直接呈现上述负面情感,而倾向于呈现出其与安全感之间的临界状态,此种临界状态较为集中地表现在主人公的躯体本身,“躯体从来不是现在,它包含以前和以后,疲倦和期待。疲倦、期待乃至失望都是躯体的态度”。正是疲倦、期待以及上面提到的无力感构成了笔者所谓的临界感情。
2、狼孩模式
西方战争电影中有这样的情况,即主人公作为侵略方、强势文明或较为进步社会制度中的一员,由于某些原因介入被侵略、弱势文明或较为落后社会制度的群体中,经历了从距离与隔阂到互动与共融,最后走向反思与回归的历程。如《与狼共舞》、《征服者》、《走出非洲》、《澳洲乱世情》、《最后的武士》和《卢旺达饭店》等,此种类型战争电影基本产生于美国,笔者将其类比为狼孩的成长模式,以求能形象地说明问题。
由于此类影片中多存在跨文化的因素,故而缺少不了表现异域风情的场景,而其选取和表达带有较强的主观感情色彩,是人对外在自然的反应或人自身的外化过程之体现。自然成了非冷漠的情感的化身。
西方历史上最著名的狼孩当属罗马城的建立者罗穆卢斯兄弟,古罗马崇尚强调智慧、团体、探索与勇猛无畏的“狼性精神”,这是大到一种文明小到某个个体或事件发展上升过程中自然渗透的精神状态,而一旦发展进入平稳阶段也就同时意味着精神的停滞甚至倒退有了赖以孕育的温床。事实上,战争极似这一过程的缩影,一个群体的发展壮大、利益的;中突、对异质力量的同化情绪以及隐含于其中的诸多矛盾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战前的艰辛与紧张、战场的轰轰烈烈、胜利者的屠戮与劫掠、失败者的惨痛、战后的反思和力量的强弱变化形成了一个循环。其中进行战争与维护成果的价值观不管表现为积极还是消极都无法避免地与人性对道德与和平的渴望形成冲突,此种冲突是战争中极具情感表现力的因素。而当征服者中持消极态度的少数无法对暴力与杀戮保持冷漠,无法保持“面对非人的恐怖景象时的漠然”与服从,选择直面冲突,站在人性与道德一边时,便失去了所属的立场,既是参与者,又成了背叛者;既是观察者,又成了介入者。
电影主人公对弱势与较落后群体的认同也体现了对上升时期以来形成的传统精神与未被功利主义浸染的单纯感情的回归与反思。成为美国早期开拓者的清教徒恪守一种行为上的伦理精神,“这种伦理的‘至高之善’,即尽量地赚钱,加上严格规避一切本能地生活享受,毫无幸福可言的混合物,更不用说享乐了”,信仰的支撑落实到行为上便是克勤克俭,勇于开拓,如同样以爱情为主打线索的《走出非洲》和《澳洲乱世情》中,身为贵族的女主人公放弃安逸的贵族生活来到“蛮荒之地”,同样经历了婚姻的失败,而在重建家园的努力中找到真爱。
此类战争电影中主人公有很强的个人能力,却在自己所属族群中得不到认同,找不到内心的归属。来到异族当中成为其生命中重要的转折点,他们往往都经历了怀疑、适应而后融入、认同的过程,在陌生群体中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排挤,却能得到关键人物的赏识和异性的心仪,最后在危急时刻力王狂澜,成为受人尊敬的英雄。在整个过程中他们都因认同感而呈现出积极的
感情状态。
3、英雄模式
自古希腊、古罗马文学以降,西方文学就有英雄中心主义的叙事传统,战争电影亦继承了该传统,为观众呈现了一系列富于传奇色彩的英雄模式作品,如将背景设在遥远的古代战场的《斯巴达三百勇士》、《勇敢的心》、《亚瑟王》、《亚历山大大帝》、《特洛伊》、《天国王朝》和《凯撒大帝》等;又如离我们所处时代较近的《征服者》、《辛德勒名单》、《拉贝 日记 》和《卢旺达饭店》等。
英雄模式的战争电影试图从展示性中建立起某种新的膜拜价值,尽管这种尝试在商业性的左右下不见得成功,但至少也能给观众一场荡气回肠的视觉体验。英雄总是代表着某种社会性的态度,仪式化而非生活化地出现并有所作为,因此他们总是以高大威武、英姿俊朗的形象示人。此种膜拜价值在剧中的具体表现便是对悲剧性的崇拜。
英雄主题的战争电影在 故事 选取与人物塑造上表现出很强的模式化特征,其多取材于历史中具有传奇色彩的英雄(多为男性)故事,集中展现他们的成长经历或 言行举止 。当代战争电影中的英雄不仅是男性智慧、活力与能量的代言人,还以各种手段表现平凡人在面对危机、恐惧、绝望和爱恋时的复杂情感。影片着力塑造的不是传统刻板的模式化英雄,而是人性化英雄。此种理念也肯定了人的主体性,我们在以一种“上帝视角”审视人类历史时,总会不自觉地聚焦于一些较为杰出的人身上,我们称之为“英雄”。他们往往能够克制低级追求(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以追求高级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样一来,需求层次出现了颠倒,他们可以为了坚持真理而忍受饥饿、迫害,甚至是牺牲生命。这种历史观直接导致了我们历来都将自我实现视为人性的本质与最高追求。而随着自我意识的觉醒,人们开始关注“身体”,关注本能,关注人性中最为草根的东西,开始试图从历史的宏大叙事中挣脱出来,这就是当代英雄模式战争电影所表现出来的倾向。如上文所述,此类影片中塑造的英雄具有人性化特点。他们拥有极强的个人能力,充满责任感又感情丰富,正面品质占据主导,他们的性格是神性的,而情感是人性的,亲情、爱情和友情等的小爱与对自由、忠君、爱国等的大爱同等重要。
4、事件中心模式
称此类战争电影为事件中心模式战争片意在强调此类影片的事件性和故事性。与前三种模式相比,其故事叙述本身的意义在整体表达中所起的作用较大,在一战片、二战片中多有此类。笔者又将其分为“大事件”和“小事件”两类。前者具有史诗型宏大叙事的特点,向观众展现了全景式的战争场面与时间历程,后者则多从个人视角或小事件切入,作为宏大整体而存在的战争成了烘托细部的背景。而具体作品的表达方式又有所差异,前者有如《帝国的陷落》、《战略大作》等通过时序中事件的串联逐步展开的,有如《最长的一天》、《珍珠港》和《黑皮书》等通过不同时间或空间中发生事件的交织共进,以多主线形式共同推进叙事的;后者有如《拆弹部队》、《风语者》和《兵临城下》等采取“扩述”的手法,使叙述时间大于事件时间,从而实现小事件表达的,亦有如《柏林的女人》、《战争与和平》、《穿条纹睡衣的男孩》、《燃情岁月》和《拯救大兵瑞恩》等以个人视角而非历史视角实现叙事的。
事件中心模式战争电影多以“ 报告 体”的方式直接呈现事件,力图通过复原现实战争场景来制造真实感,此类战争电影对战乱灾难性的书写是全方位的,从平面到纵深,从细节到整体,从视觉、听觉到触觉感,从形式到内容,都试图实现灾难性的完形建构。
与前三种模式战争电影相比,事件中心模式影片中意识形态政治动力学体现的更为明显,其主要体现在国家中心与个人中心两种力量此消彼长的矛盾中。法西斯式的国家中心主义往往制造出鼓舞人心的战争效果,让狂热的人们相信即使头破血流也要为这面旗帜而战,不管这种坚持是多么缺乏理由,话语一旦由某个群体或阶级制造便不可能是独白,而是富于针对性的语言。在战争的问题上,群体运动淹没了人作为个体的存在价值,其需要的是对攻击与抵抗的宣扬,思索被压制到事后。对于主宰者来说,所有的事物都是分析命题,一切都早已存在于他的全知全能中,他有权创立其想要创立的概念,他们创造影像让观看者相信那就是真理。而被操纵的观看者所获得的永远只能是 经验 层面的东西,除非他们没被当前的假象所欺骗。如《拯救大兵瑞恩》宣扬政府之仁慈与关怀,想尽办法拯救瑞恩家四个上前线的孩子中唯一幸存者,而结果是拯救小分队与瑞恩一起阻击敌人,并成功还乡,这造成了一种假象,似乎战争就是那么简单,是正义的一方,国家强大并仁爱,战士爱国且责任心极强便一定能取得胜利。可事实上,战争本来就是一出荒诞剧,没有胜利者,没有正义者,人是血肉之躯而非机器。而人们已经习惯性地纪念胜利,悼念失败,从老兵回国时受到的待遇便可看出,他们回国时作为整体并未受到如二战老兵般的热烈欢迎,甚至受到疏远、歧视等不公正的待遇。当面临群体性灾难,我们都失去了为保护个人立场而指责国家主义、民族主义话语局限性的权利。
二、四种模式的演变和融合
从历时角度看,在西方战争片中,美国片一直唱主角,其既紧抓商业规律又标榜国家利益,“以其英雄主义、道德意识、人道主义和浪漫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寻觅、培养和扩充知音队伍”。一战以来,为战时目的服务,鼓舞斗志的影片大多为事件中心模式或英雄模式,反映的事件无论大小都聚焦国家立场,形成鲜明的爱憎二元对立力量,积极情绪指向被认定为正义的一面。对战争本身也采取热处理的方式,多战场、战役或英雄人物的直接描绘和宏大书写,缺乏细部交代,虽宏大而富于煽动性,但略显僵化。而正如战争本身便具有双重性格,无法片面论其褒贬一样,战争电影所反映出的价值立场也较为复杂,有战时的热渲染也出现了战后的冷思考。“到了70年代末,超级大国之间展开的核军备竞赛,使世界笼罩在核毁灭的阴影中。这一现实改变了好莱坞及其观众对战争乃至战争电影的看法。人们越来越普遍地认为,不管战争披上什么样的外衣,其本质是和人性相背离的。反战主题深入人心,得到世界范围内的共鸣和认同。”可以看出,此后的战争片的表达倾向出现了转向。事件中心模式的电影开始以个人人性化视角切入事件,将作为宏大整体而存在的战争处理为烘托细部的背景:英雄模式的战争片与之相似,且从以英雄主义为重心转变为运用表征祛魅的手法,让英雄走下圣殿,还其人之本性和情感。以《与狼共舞》为标志的狼孩模式战争片在国家意识形态之外又将种族、体制、身份认同和民族国家等文化问题纳入了人们的视野。而继《猎鹿人》和《现代启示录》之后,意在对战争进行冷静反思与寻找人性归属的寻找模式影片也因其主题的深刻性与和观众的情感契合在以好莱坞为主打的西方战争影片中崭露头角。
从共时角度来看,笔者对西方战争电影进行模式的划分只为从影片结构方式和内涵意义入手更好地分析、理解电影文本,而不代表不同模式影片之间存在绝对的界限,在某些内涵较为复杂的影片中也可能存在多种模式交织的情况。将对象进行分类亦只想为问题的分析研究提供一个框架,分类在先而对具体作品进行片面的概念化图解的分析方式是不可取的。简单来说,寻找模式、英雄模式和狼孩模式影片多存在内在和外在两条线索,具体则表现为个人心理逻辑和现实事件逻辑,以二者的关系为中心展开,感性、知性、理性以及环境等因素的复杂交织赋予影片张力的实现以可能性。而在二者的关系中,个人心理逻辑往往占主导地位,人是表达的中心,故而影片的故事性并非关注的重点。与之不同的是事件中心模式战争片,幻想、思考与传达价值评判的主体不是角色,而是观众,影片并不直接表现价值论的宣扬,而是将对观众的引导埋藏于事件的呈现之中。此外,在视觉表现、思想内涵和情感表达上,四者也存在区别,对此下文将做具体分析。而无论哪类影片身上,都有迎合受众和渗透国家意识形态的痕迹。
❺ 如何从电影艺术的角度对比《长津湖》和《血战钢锯岭》
从电影艺术的角度对比长津湖更有艺术及历史价值!
血战钢锯岭,主角多斯包装的过头了,且电影更多的是描写二战时期美国与日本的恩怨情仇而已。
❻ 美国二战电影的特点
美国二战电影的特点,主要有:浪漫主义、战史纪实、人性反思、人道主义、英雄主义等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二战电影主要以爱情片的形式出现,爱情与战争,是好莱坞电影所钟爱的主题,战争中的爱情承受着比日常状态更多的磨砺和摧残,在血与火、生与死的洗礼之中,战争中的爱情往往以一种悲剧式的伟大姿态出现,它更容易击中人类内心柔软的部位,而从美国二战中的爱情电影,我们也可以看出美国电影价值的变迁。
1、《卡萨布兰卡》,以爱国主义精神与反法西斯为主基调,讲述战争背景下一段感人至深的三角恋情。
2、《珍珠港》,在这部以偷袭珍珠港为背景的爱情电影中,电影技术发展所创造的战争视觉奇观已达到令人叹为观止的地步,而战争中的爱情也呈现出更加罗曼蒂克的商业姿态。
3、《英国病人》,片中男主角在一段婚外恋情中,为了拯救自己的情人,做出了向敌军输送重要战争资料的叛国行为。
二、英雄主义
到了90年代以后,写实性战争片在朝更细微的方向发展,写实的表现手段也大有不同,如近20年中拍摄出来的《拯救大兵瑞恩》、《狂怒》等经典二战电影,均是以小规模的班级或者连队为基础单位来描述战争,写实性的战争具体到了普通的作战个体,而战争写实的方式在手持摄影、CG技术等的发展下,也往更加逼真的方面发展,战争视觉奇观已经成为好莱坞战争片的商业卖点。
三、人道主义
这个时期的二战电影中,对战败方德国的描写趋于客观,相对于早期二战电影对德军的丑化,随着战争电影对个体的回归,新世纪以来对德军的描写则不再强调对德军个体的丑化,而趋于用模糊的普通个体背影来表现,这种人性思考也表现在对日作战的电影《硫磺岛家书》中。
随着对战争反思的深入,美国二战题材电影均倾向于从人性层面来思考战争,一方面表现了人性的复杂,另一方面也歌颂了人性的崇高,这种对个体价值的尊重,正是长期以来美国电影所体现的美国价值。
四、总结
美国二战电影带着鲜明的商业色彩,在以商业价值为基础价值导向的模式中,美国电影人不断挖掘新的表达方式,在商业与艺术统一的基础上不断尝试以更具表现力的方式来让观众认识、纪念与反思战争。在不同时代,不同社会环境之下,美国的二战电影的表现侧重点也在转换,伴随着美国电影创作集体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认识的深化,美国二战电影也逐渐从宏观大历史回到微观的个体,从宣传记录导向回到反思导向,半个多世纪以来唯一不变的主流只有对英雄主义的推崇,以及对自身拯救者形象的反复歌颂。
❼ 战争电影分析之《拯救大兵瑞恩》
《拯救大兵瑞恩》是一部经典战争片,时间很长,我看了三个晚上才陆陆续续看完。
影片最开头和最结尾都是美国国旗,用了特殊的光晕处理,让人印象很深刻。
影片的整体结构三段式,头、尾是一个时间,是老年瑞恩的视角;中间是回忆,相当于插叙。
头尾情景很简单,是去墓园探望战友,瑞恩的感情开始变得很浓烈但观众不知道为什么。老年瑞恩在结尾让老婆给自己确认“我是好人” 。看完中间他们战友并肩战斗的场景,再出现这样的场景,挺泪目的。观众到结尾知道原委了对瑞恩的深情有了更深的体会,自然而然地升华至爱国之情,对于人类的角度就是战友情,对世界上的事情领悟更深的能力,珍惜生命的能力。
中间部分时间非常充足,四个大段,第一段奥马哈海战(诺曼底登陆最惨烈的一段)-紧张,第二段高层领导的讨论,接受任务,行进中厄本讲笑话-轻松,第三段破房子,战友卡帕佐死去-紧张,第四段遇到假瑞恩,借宿教堂围炉夜话-轻松;第五段,打雷达站,和战俘斗,军医韦德死去;第六段,遇真瑞恩,大战前的准备-轻松;第七段,守桥大战,几位战友梅利、杰克森、霍瓦特都去世,米勒最后也死去了,最弱的厄本也觉醒了,瑞恩也觉醒了。跟第二段高层讨论相呼应,最高指挥官马歇尔两次引用林肯的话——“恳求上帝抚平您失去爱子的哀伤,心中留下对英烈们的珍贵记忆,以及您当之无愧的为自由而奉献的神圣的自豪感 ”,点明意义。
开篇的诺曼底登陆场景,是战争片中的经典。用的是纪录片式的拍摄方式,视角像是战地记者跟着拍的感觉,特别的真实。精心布景,但全景就选取几秒钟,足够震撼,更多的时间花在拍人上,拍面部表情,拍细节小动作。让人深切的体会到:战争中最震撼人心的从来不会是特洛伊木马而是阿喀琉斯。
虽然与后面的故事没有直接联系,但是刻画了主要人物的性格。而且这非常卓越、真实感的战斗镜头,收到二战老兵的高度赞扬,也营销的点,吸引人进电影院。
里面有一些小细节很震撼我:士兵在水里面子弹打中,血冒出来,这个场景很吓人也很真实;士兵带着的枪是用塑料袋套着的,装备很重人会沉下去,镜头在水平面的位置,经常被溅上水;士兵被各种武器伤到,死亡,悲惨的境遇;指挥者懵,小兵也懵,主人公米勒上校还被震得耳聋了一阵,后来才被战友唤醒。这些展示方法确实全方位地展示了战争的残酷,让观众看得揪心。
里面的人物各有各的特点。
核心人物上尉米勒,他的指挥才能展露无遗,而且贡献最大泪点的是他对战友们的训话。如何当个好领导?八个战友拼命去找一个瑞恩,把他带回家,值不值?米勒说:“我是个写作老师,春季还当棒球教练。瑞恩对我来说只是个符号,但能让我早点回家。这个任务就是值得的。因为多杀一个人就离家就远一点。我们的任务是打胜仗,不是为了一个瑞恩,而是为了无数的生命。”这样让战友们找到任务的意义,找到心灵的支点。还有结尾处参谋总长写给瑞恩的信,其实也是米勒想对瑞恩说的话,鼓励他接下来的一生不要白活。让我唏嘘不已。
配角人物比较突出的是厄本,本职是后勤人员,被米勒上校挑中做翻译,初次上战场,还保留了一颗想象中的正义公平的心,但真的血淋淋的战场摆在面前的时候,被吓到了,难以做出判断。与德军战俘那个人相爱相杀,都处在重重的矛盾之中,你放过我一次,我放过你一次;你背叛了我,我最终要消灭你。厄本的这次战斗可能就是他以后成为战斗精英的开端。
优秀的战士估计都是这么成长起来的。也是很残酷。米勒就说过,他入伍前是写作老师,大家看到他都说一看就知道你是干什么的了,但现在成为了上尉,带领着队伍在一线作战,即使是妻子看到他估计也认不出来了。
霍瓦特是米勒最忠诚的下属,打仗经验丰富,又是队伍里润滑剂,心中一直有战斗目标,他有个收集土壤的爱好,证明他阅历丰富。直到最后被打死,眼睛还在盯着一处位置,给米勒上校传递信息。
杰克森是狙击手,非常冷静,战斗力很强,他的标志性动作是开枪前总是亲吻十字架,最后上了高塔,打击了很多敌人,但也很难有退路,被敌人的炮火轰炸。
影片整体气氛凝重,所以隔一会就有个小幽默小插曲出来调节气氛,比如在小镇停留的时候不小心墙砸倒了砸出一片敌人;遇到同名的瑞恩,说他兄弟在战场死了他说我兄弟还在上中学怎么可能;教堂借宿,走心的聊天 灯光的运用,帮助战友抄遗书的温馨桥段;守桥决战前军事准备,大家和缓下精神,讲讲段子,聊聊家人的故事,特别是瑞恩讲他哥哥入伍前的好笑的事情,不知是该哭还是该笑的表情,太打动人了,背景中放的那首法语歌很美,镜头在废墟上回荡,场景做的真好,弹幕都在感慨。
这部电影是真正的大场面,对战争真实地调研和再现,从一个很小的切口——一个小分队以完成任务的名义找寻战斗意义的故事,活下来的被拯救,死也死得不亏——表现了二战的历史,凝固了人类永恒的情感在里面。非常适合大荧幕,当年的票房也很高,还得了很多奖项。大场面真的很吸引观众去电影院,为它贡献票房的。想想看,这样的主题还超越了行业、年龄、性别等等因素,大部分人都爱看的(除了部分孩子,毕竟有血腥镜头,分级分的是13岁以上才可以看),在电影院里一起哭一起笑,真的是商业和艺术的经典结合。
❽ 为什么国外战争题材的电影能拍那么好
作为一个对电影并不专业但是同样觉得国外战争题材电影很好的影友,我觉得国外战争题材的电影相对于我国的之所以拍的那么好是因为:
1、国外的角度较客观。国外的战争题材的电影都是比较写实的,是以现实为基础,去描绘或者揭露战争中哪些能够发人深省的东西,是实事求是,能够让有觉得真切,引起共鸣的东西;
2、国外的影视环境更自由。国外政治对于影视剧的束缚较小,给以影视剧表达表现的机会更大,国外不像我国这样一党制,言论能够真正实现自由(只要是真实的,理性的),对于电影的制作方也不用可以去违背事实去描绘一些虚假的东西来讨好正府;
3、国外战争题材的电影目的并不像国内这样太过商业化。感觉国内无论什么电影(除极少一部分外)都是以挣钱为目的,商业气息太重,这就导致了真正放在电影本身的精力,和对于电影本身的思考少了,好的电影本就是要展现一些内在的思维的东西,所以可以说国内的战争电影不算走心;
4、国外演员的演技硬。可以看到,对于国外的很多电影,无论是头发花白的老翁,还是才几岁的小孩子,甚至是画面不多的不知名的配角,演技都非常到位,所以电影被诠释的也更好,而国内的,通常选演员叫什么名字比演技重要,所以作为观众就看着比较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