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题材 > 电影海豚湾剪辑手法分析

电影海豚湾剪辑手法分析

发布时间:2022-09-10 20:56:09

❶ 《海豚湾》观后感

如油画般的美景,交杂闪过的暗夜的影,赤色的海水流不尽悲情,海豚甜美和光明的微笑万劫不复。所有的人都会为此而难过。
这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这是一个地球村,没有人知道经济的背后水有多深。这个世界繁盛背后深藏着冷漠,丰饶背后是人性的阴暗,那些美的善的爱的,异化为媒体展现出的镜花水月,一场场痴迷现代人的谎话。
看完这部影片,我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是觉得很累,沉沉睡了一场。
看电影的整个过程中我都没有哭,在打开Word文档准备写影评的瞬间,眼泪如水流般下来。

一个风光秀丽的美丽海湾,却成了幽深不可测的屠宰场,它太可怕了,可怕到没有七情六欲,没有温情而只有机械。在临近片末的直面屠杀,那些血色成片的漫溢,每年两万三千条生命的丧失,一个明晃晃的噩梦,混着血色。它们尸骨未寒已被打上各种鲸类肉的标签,超市、餐桌乃至中小学的饭堂……
岂容以文明自诩的现代人娇贵,今日加诸自然的种种,终有一日会回归人类自身。

当前一秒还在为屠杀海豚辩护的日本捕鲸协会会长看到Rick偷拍屠杀海豚的视频时,他问了一句:When and Where do you take this?
嘿,这多么像今年流行的那几句名言“你是哪个单位的?”“你是为党说话还是为人民说话?”……

真相背后各种力量的博弈,他们用尽了能用到的高科技,冒着生命危险,三十五年,Rick 和他的团队一点点接近真相,一点点唤醒麻木不知情的人群,一点点努力把生命的权力与爱回归于自身。回看1956年的水俣病大爆发,乃至中国的三聚氰胺事件,天灾人祸俱在人为。

“IWC它是个没用的组织,但也是唯一得到联合国认可的组织。”“国家之间擅长的是:商谈,微笑,握手。”
今日的哥本哈根大会,气候会议变成政治交锋,各国政治力量轮番上阵,人类在自然面前大肆卖弄着自己的所谓智慧。多么吵闹,多么可笑。
影片这样说:永远不想相信政府或者机构能解决任何重大问题……所有的社会变化都来自民众的激情……

血色的海豚湾。
这不只是日本人的耻辱。
这是全亚洲,是整个人类的耻辱。
也许我们做不到“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也许我们做不到有那样的财力那样的技术,但,有一天,需要我们为生态为生灵为生命的尊严做一些什么的时候,一颗坚定的理想主义者的心至关重要。

影片的尾声。背着记录屠杀真相的显示屏的Rick,站在国际捕鲸协会楚楚衣冠的各国代表面前,站在东京街头,站在人潮汹涌却越来越冷漠的世界上,用他的执着、他的理想、他的坚持,感动着这个地球。

-----------------------------
关于那些残忍的细节我不愿回想与介绍,那种翻天覆地地对整个人类的厌恶曾在瞬间吞没我,血腥的场景让我噩梦连连;关于影片的拍摄角度与叙事技巧的任何解读,之于现在的我亦是困难。补充一些和影片无关的三言两语:
1、今年是南京大屠杀72周年。
如果没有理想主义,没有爱国主义,没有对爱与生命尊严的坚持。我们今日生活种种都不可能实现。

2、某件提都不能提的事情20周年。
一位白发苍苍退休的老师在病床上突然对我说了这样一句,我带的学生中最有骨气最好的一届是87届。他们比你们的社会责任感强,比你们敢说话。中国需要敢于说话的人。半晌,他又沉默,说:不过,他们中很多优秀的都离开了。

和政府,和权、钱保持距离。
这种距离是我们获得内心安宁的唯一途径。

3、从今年以后
从今年以后,我会不去再看海豚表演。
A dolphin’s smile is nature’s greatest deception, it creates the illusion they’re always happy.

当看到海豚微笑背后的绝望,当知道每一声欢呼对于海豚敏锐的听觉来说都是一场折磨,那么,在海底世界,自己会觉得揪心的残忍。
从今年以后,希望自己和身边每一个人都可以朴素生活。虽然这一点,对于处在消费文化中的我们,在各大媒体鼓吹、各种意识形态渗透、犬儒主义与民粹主义盛行下生存的我们而言,越来越难……
从今年以后,坚持自己的理想,看到NGO和公民的力量,不轻信不盲从。

总有一天,这个世界,会好起来。

=================================================
《海豚湾》的发生地是在日本和歌山县的太地村,在这里的一处海湾,每年海豚的迁徙时节,都有数万被人类想方设法驱赶到这里,其中的大部分被当地渔民秘密捕杀,而幸存的少数则被高价贩卖,前往世界各地的海洋馆。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被海洋馆里海豚的“微笑”所欺骗,实际上,它们并不快乐。

即便是对于我这样从来没养过宠物的人来说,《海豚湾》的杀伤力也远远超过之前的估计(看完那一刻我就当场发誓,以后再也不进水族馆看海豚表演了),所以,很难想象如果是动物保护主义者或那些平时以宠物为乐的观众,这部纪录片将会带来多大的震撼。

但凡一部力量强烈、立场鲜明的影像作品,往往会引发与其规模成正比的争议,如赵亮的《上/访》、陈为军的《请/为我投/票》和迈克尔•摩尔的所有作品,这部以海豚为对象的环保纪录片也如此——尽管支持的呼声在数量上极大地压倒了质疑声,但少量击中其要害的质疑足以让我们每一个人反思:是不是仅仅因为本片的“主人公”是人见人爱的海豚,才激起了我们如汪洋大海的同情心?如果是鸡鸭猪牛羊充斥其间的屠宰场,我们还会不会有同样强烈的愤慨,以及愤慨之后可能付诸的行动呢?

不过这正好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海豚湾》已经达到了它想要达到的效果:至少,人们开始思考食物链、食品工业和环保行为下所掩盖的悖论,进而思忖自身的行为是否得当。实际上,当哥本哈根会议在罗生门般的迷雾中无疾而终,当碳减排步履艰难而人口和污染继续呈爆炸性增长,当年《黑客帝国》里的虚拟特工史密斯说过的一句话,已经越来越有警世意味:“人类就是害虫。”

相比起来,像《难以忽视的真相》那样的同题材纪录片,虽然数据缜密逻辑有力,但在《海豚湾》面前显得实在是过于古板、严肃而温和、软弱了。不管后者所宣扬的主张在科学上有着多大的意义,也不管大和民族捕杀鲸类的行为本身是不是传统之殇,这部纪录片拍摄技巧之完美、煽动性之强,足以列为纪录片的经典范例,可以放进教材里好好研究——它是如何以一部纪录片的身份,超越诸多优秀电影的巧妙叙事的。

影片一开场就是间谍片式手法,“秘密潜入被禁止进入的私人领地”,这构成了极大的悬念,一方面将观众的兴趣迅速地调动起来,一方面也构成了本片的叙事主线。这条故事主线,从始至终是以典型的好莱坞手法来完成的,镜头非常多,节奏很快,来自日本当地政府和渔民的强烈抵制,令矛盾十分突出。哪怕别的线索有所松懈,只要一回到这条主线上来,观众的眼球就再也转不开去了。

《海豚湾》是那种将传统蒙太奇手法运用到极致的作品——主人公里克的传奇故事和人生抉择,围绕IWC(国际捕鲸委员会)进行的内外斗争,日本捕鲸传统和政治经济利益的博弈,政府、科学家和渔民互为支撑、自欺欺人的谎言,从科学角度看待和分析海豚肉危险的食用价值,以及从和歌山县太地村海湾流向世界各地的“海豚链”……在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里,观众所面对的信息量惊人,而在不断的蒙太奇切换之间,关于海豚湾的种种争斗都被剖析得一清二楚,从而构筑成一个完整的影像世界。

《海豚湾》里的每一条线索,都灌注着影片拍摄者的极大热情、诚意,正是因为饱满的无处不在的感情贯穿其中,在影片最后的15-20分钟内才能汇聚到一起,奏出情感的最强音。实际上,片中人要完成的任务——拍摄海豚被屠场景,只有短短5分钟,但有了前面所有信息和情感的铺垫,这5分钟足以令人心痛欲裂、压抑无言。而在完成了沉重的展现之后,影片的结尾又恰到好处地为观者提供了一处宣泄的渠道:里克胸前挂着液晶屏在IWC会场无声地绕场一周——有观众称看到此处竟自发鼓掌,这一点也不夸张。

里克是这部纪录片的隐性线索,他的人生传奇是《海豚湾》的精魂所在。作为一个曾经无比成功的海豚训练员,他说,自己花了10年时间建立起风靡全球海洋馆的海豚表演事业,又花了35年时间来努力毁灭它。他意在亡羊补牢的掉头醒悟,是片中所有人跟随他前往太地村神秘海湾的动力,也是这部片子中集中体现的人性光芒。里克的一生恰恰印证了《海豚湾》某版本海报上一句极富号召力的话:“人类是海豚最大的威胁,也是它们唯一的希望。”

❷ 长镜头美学理论和蒙太奇美学理论是什么关系

二者是相对立的关系。
法国电影理论家巴赞根据自己的“摄影影像本体论”提出来的和蒙太奇理论相对立的电影理论。巴赞及其拥护者们,宣称,以爱森斯坦为代表的传统的电影理论已过时,只有长镜头理论才是现代电影观念。巴赞认为,长镜头表现的时空连续,是保证电影逼真的重要手段。蒙太奇把完整的时空、事件分解,是极大的不真实。导演通过蒙太奇分解,加进自己的主观意识,不让观众加以选择,因此他主张取消蒙太奇。这种理论对强调影视作品的真实性,有积极意义,但完全取消蒙太奇,就过于偏激了。电影、电视创作的实践证明,蒙太奇和长镜头都是需要的,应互相补充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❸ 海豚湾纪录片拍摄手法违法吗

不违法
纪录片《海豚湾》,看到名字,我原以为这应该是一部很美的纪录片,我早也知道日本岛国素来有很多美丽的鲸类动物,也知道这个岛国上的人会捕杀鲸鱼,然而,我不知道的是,也不曾见过的是,就在那样一个景色优美的小镇,一个海豚们愿意栖息的海湾,却每年都上演着不比世界上任何一场杀戮更残暴更泯灭人性的屠杀,看完真的很难受,这让我对原本就没有好感的这个岛国的人越发讨厌,他们我心中的形象永远永远无法洗白!
我很后悔,后悔去海洋馆看见美丽的海豚在囚禁他们的地方只能任人驯服,微笑着面对人类,面对他们很愿意称之为朋友的生物,而我看到他们跃出水面那刻还内心欣喜,却不知道他们身体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不知道他们被迫离开自己的海湾然后被看守在这样一座海洋馆里,人类的欢笑声对于他们而言或许是另一种酷刑
我无法想象,现在脑子里还是渔民的大笑声,甚至宣扬自己以前怎么捕杀鲸类,如何威风,还有它们“满载而归”的红船,它们个个宣称这是它们的传统,是本,我不理解,也不愿理解,就算这样,难得道就能为了这样一个虚无缥缈的本或者传统这样滥杀无辜 ,更何况他们不是无辜,是人类的小伙伴,也是人类的恩人,这些恶,让我痛心,为什么,为什么总有那么一些人无知且愚昧,总有那么一些恶心的嘴脸,总有你们些丑又无法忘记的画面,我真的很讨厌以下的图片,却还是说服自己保存下来
纪录片是09年的,但是现在也还来得及,我脑海里依旧是那样一个红色的港湾,我不害怕做噩梦,害怕的是那样一个现实,那样血淋淋的事实,令人毛骨悚然,令人作呕,更叫人发指,岛国渔民以及政府也真是费尽心里才团结的很啊,能将如此丑恶的行径嘴脸描绘成理所当然,理当如此,是真的将指鹿为马的道理真真正正的会然于心,并且付诸实践,你瞧,这就是Japan!

❹ 哪些纪录片让你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受益良多

首先给大家普及一下纪录片的概念,纪录片基本上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媒体纪录片,比如BBC漫游世界系列、另一种纪录片是个人纪录片,偏向独立制作,主打短而精,纪实感强,具有浓烈的个人风格。

《故宫100》是央视2012年又一次以故宫为主题打造的影像作品。历时数年策划筹备,经过近一年拍摄制作的12集大型纪录片。每集用6分钟的时长讲述故宫100个空间的故事 短而精。

如果喜欢小编的话记得留言哦。

❺ 脆弱的美好,利益之下人性的丑恶,在《海豚湾》中暴露无疑,这是为何

在日本每年的9月到次年的2月份,就会上演“捕豚季”,将附近的海豚围捕到三面封闭的区域当中,因为区域水浅,海豚无法下潜,在众人的视线下被逐一猎杀,围捕海顿的人被称为“海豚猎人”。

从黑熊胆、打狗队、皮毛交易、城市野味,天上飞的水里游的,总有人会抑制不住内心的好奇,想要品尝一番,病从口入这句话人人可知,但能够控制住内心欲望者寥寥无几,难道这几年我们付出的代价还少吗?

当血淋淋的时尚被人推崇,内心始终难以接受,或许有时候我应该庆幸,庆幸人属于杂食动物,至少我还有选择吃什么的权利。人性在利益面前表现得淋漓尽致,人的劣性天生存在。

❻ 你看过哪些评分很高但是你觉得索然无味的电影

小编我认为影评很高但是看过之后却失望的电影则是下面两部。

对以上两部电影小编是从内心觉得是索然无味,空有其名。也许这两部电影在开播前准备充分,不管是票房还是影评还是都算不错的,但是实际上整部电影十分鸡肋。

❼ 海豚湾—怎样的意识形态间的斗争

就纪录片本身而言,他做的已经相当出色,不仅紧张刺激,而且煽情到位,影片后半部的海豚大屠杀段落可以说是震撼人心。如果熟悉纪录片简史和流派的话,《海豚湾》直接延续的是迈克尔·摩尔——或许是当今世界上知名度最高的纪录片导演了——的”真理电影-社会行动派纪录片“的脉络。迈克尔·摩尔式的组织素材和剪辑方式其实非常明显,典型的段落如片中对日本渔业部副部长诸贯秀树的归谬式采访,以及对日本通过收买小国选票试图恢复商业捕鲸的揭示,还有片中对日本政府勾结媒体隐瞒海豚肉中汞含量严重超标的指责(当然还有对捕鲸协会副会长森下助二的讽刺性描写),以及贯穿全片的取证行动,稍稍对比一下从《罗杰与我》开始到《华氏911》、《医疗内幕》的迈克尔·摩尔的纪录片作品就会发现。这是影片如此尖锐的主要原因,当然,其中也不无问题。于是还要回到文本之中。《海豚湾》的主角,或者说主要的行动人物,是前电视明星和海豚驯养员里克·欧拜瑞,影片的陈述是因为他在风靡一时的《海豚的故事》中的巨大成功开启了”海豚表演“这个价值数十亿的产业,导致海豚大量被捕获,欧拜瑞因为海豚凯西的”自杀“而幡然醒悟,决定毕生致力于保护海豚。这成了影片在交代前史部分的主要内容。在接下来的时间内,影片讨论了太地町的海豚大屠杀以及背后的整个产业链和日本政府的作为。贯穿正片的则是颇具惊险浪漫色彩、堪比类型电影的深夜调查取证行动。影片成功地通过资料的展示和旁白取得了观众的认同。这当然是极有力的指控,但迈克尔·摩尔式的纪录片最为人诟病的一点是他(以及效仿者们)永远只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材料并以极具诱导性的方式加以组织,简言之,你永远不可能在《华氏911》里看到布什对迈克尔·摩尔指控的回应,同时在《海豚湾》里,也不可能看到更多的日本人,尤其是当地渔民对捕杀海豚的观点和解释。而有趣的是,《海豚湾》里导演从一开始就试图营造一种”当地渔民和政府、警察都是串通一气的黑道势力“的印象,既然他们不愿意说并且试图掩盖什么,那么片中不包括他们的观点在观众看来一定是理所当然的,简言之就是”他们都是坏人“;其次,正如本文开头提到的那样,动物保护主义已经是美国中产阶级社会的常识,从一开始,导演根本就没有为那些”坏人“留出反驳或者申辩的空间;而且导演还有意地安排了几个日本市民(貌似是东京人?)来证实这一常识。一旦意识到纪录片仍然是一种通过有意识选择的材料构建的并非”客观“而只是看起来客观的文本,那么我们究竟看到了什么?在行动主体们或者说美国人这一边,我看到的是一群有钱人——显然已经不是中产阶级了,而是彻头彻尾的有钱人,他们有大量的电子设备和先进装备来支持他们的行动,并且很明显的是,他们并没有(至少影片并没有告诉我们)为自己的生计奔波。

❽ 一部《海豚湾》带给我的思考

“我们每个人,都不能随意地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对别人妄加指责!”

这是我在看完《海豚湾》之后,深深印在我脑子里的一句话。

                                  1

我很早就知道有这么一部高分纪录片,可我一直都没看过它。前两天,我抽了个时间看了看这部片子。观影之后,影片主角们带给我不少感动、信心和能量,除此之外,这部纪录片也引发了我一些思考。

影片讲了这么一个故事,前电视明星和海豚驯养员里克·欧拜瑞,因为海豚凯西的自杀事件而幡然醒悟,决定把后半生精力都投入到保护海豚的事业当中。为此,他与他的朋友们突破了日本太地町政府设置的种种障碍,成功拍摄到当地渔民在海湾水域大肆杀害海豚的血腥画面。

他们把这次行动的录像剪辑制作成一部纪录片,取名就叫《海豚湾》。这部纪录片于2009年7月上映。它曾在上映之初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并最终获得第82届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奖。

我想在此说说自己的一点儿感受。

首先, 作为一名普通观众,我认为这部电影在情感渲染方面做得不错。 比如影片后半部分集中向观众们展示了捕杀海豚的血腥画面,海豚们的鲜血直接将整个海湾都染红了,那个画面到现在还一直印刻在我的脑海里面。而海豚们被捕杀时发出的凄惨的叫声也一直萦绕在我耳旁。

其次, 在看这部纪录片的某些情节时,我会有一种看剧情片的带入感 ,比如主演一行人偷偷携带电子设备潜入捕杀海豚的海湾,准备拍摄被围堵在浅水域、走投无路的海豚那一段,看得我肾上腺素一直在飙升。

                                    2

这部电影在上映时收获了不少溢美之辞,可也有不少人对这部纪录片里面的一些细节提出了自己的质疑。我把这些质疑收集一下,并把觉得靠谱的地方列举了出来:

1. 这部纪录片的制作者们始终站在道德制高点上,用西方人的那套意识形态理解当地渔民的行为,在证明自己观点方面,他们也是有意识地选择一些对自己有利的论证材料,没给日本人多少申诉的空间。

我认同以上这条质疑,整部电影从一开始就给观影者定了个基调:前往日本、准备向世人揭露发生在太地町罪行的欧拜瑞一行代表着正义一方,而日本渔民和当地政府沆瀣一气,他们属于邪恶的一方,自然就没必要深挖他们价值取向背后的成因。从一开始,这部纪录片就没做到完全客观公正地陈述事实,这成了它最为人诟病的地方。

2.在主创一行人给出的不能滥杀海豚的原因里,他们给出的理由主要是以下两点:

海豚那么可爱,那么“通人性”,怎么可以肆意虐杀海豚呢?

海豚肉汞含量超标,日本政府居然把它们拿到市场上销售,还强制规定日本中小学生在吃午餐时必须把餐盒里的海豚肉吃完,简直是在自己作死。

其实这两个理由都不怎么能让人信服。第一个理由完全是基于情感和价值观层面上提出的。是,海豚确实比较可爱,但可爱属于主观词汇,还有人认为海豚不可爱呢。再有,“通人性”的也不止海豚这一种生物。牛跟人在一起久了,也会跟人产生感情,也会“通人性”,那我们是不是应该禁止全世界人民宰杀牛,禁止吃牛肉呢? 因为个人情感和价值观上不允许,就剥夺别人吃海豚肉的自由,这有悖于孔子他老人家所提倡的原则:“已所不欲,施于人”。

第二个理由也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

海豚肉被出售,自然也是要通过食品检验检疫这一关的,而这部纪录片并没有拿出相应的实验数据,证明市售或者发给学生的海豚肉汞含量超标。相反,仅靠一部跟食物链有关的小短片(海豚处于食物链中较高的位置,确实会比一般的鱼类更容易集聚毒素,可这一事实成立的前提条件是它们生活的水域本身就存在汞污染)和一位科学家的证词,这些环保主义者就断言这些海豚肉汞含量超标,这个理由未免有些牵强。即使在影片最后,被调查的日本官员头发里检出汞含量超标,也不能证明一定是因为吃了海豚肉所致。

                                    3

虽然有这样或者那样的质疑,《海豚湾》毕竟是一部诚意满满的作品,在这部作品里,我发现了一群怀揣勇气和爱,为捍卫心中信念而斗争的勇士们,我从这部影片里得到了很多正能量。

可是,我总觉得,他们或多或少地站在了道德制高点,俯视吃海豚肉的日本居民,对他们肆意指责。

其实,影片主创人员的这种行为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很多人持有所谓的普世价值观,并把这种价值观当作要求别人的标准。如果有人胆敢做出一些不符合“规矩”的事情,那这些人就会变成异类,就要受到大众的口诛笔伐。他们的论调你一定都听说过, 比如女生30岁之前一定要嫁人;那些打扮很娘的男生,肯定没有担当;选择不生小孩的那些年轻人,真是没有社会公德心……

受到大家口诛笔伐的这群人里,有不少正在承受着压力,有的甚至选择自杀,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持有不同意见的看客们,他们的冷漠造就了一起又一起人间悲剧。

说了这么多,我想用一句《海豚湾》里的影评作为本文结尾:

当你觉得自己的价值观应该是普世价值观的时候,是不是应该慎重反思一下自己的想法,然后谨慎从事?

❾ 获得2010年第8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纪录长片奖《海豚湾》讲述的是日本哪个地区捕杀海豚的行为

“太地(TAIJI)”海湾

基本信息
片名:海豚湾、The Cove 又名: 海湾 / 海湾峡谷 / 海湾屠场 / The Rising 地区:美国 类型:剧情/记录片 集数:1CD 首播:2009年
演职员表
主演: 里克·奥巴瑞 路易·皮斯霍斯 海顿·潘妮蒂尔 伊莎贝尔·卢卡斯
剧情简介
让我们回到上世纪60年代,理查德·奥巴瑞(RichardO'Barry)的名字就海豚的训练领域来说,算得上是全世界最有影响力的权威人士,他曾经以演员和训兽师的身份活跃在非常受欢迎的电视节目《海豚的故事》(Flipper)的拍摄现场……如今已经过去40多年的时间了,奥巴瑞却仍然保持着自己对海豚那异于常人的支配能力,通过驯兽师与海豚之间的合作表演,来赢得电视观众心满意足的笑声。也许是因为职业的关系,奥巴瑞一直都对海洋哺乳生物的权益异常地关注,并积极地参与其中,可是他却悲哀地发现,在这样一个文明社会当中,竟然还存在着一个对海豚实施无限制捕杀的秘密海湾--“太地(TAIJI)”,当他亲自去考查之后,才真正意识到那里是一个多么充满悲剧色彩的海豚的地狱。
评价
这部纪录片将会讲述的是一个非常令人震惊的事实,奥巴瑞联同电影人路易·皮斯霍斯(LouiePsihoyos),加入他们行列的还有一个由社会活动家、电影人和自由潜泳者所组成的强大的精英制作团队,他们共同展开了一个在隐蔽的状态下进行的偷拍任务,渗透进“太地(TAIJI)”这个位于日本、地形险要的海湾,将那里人性最黑暗的秘密公诸于世。
获奖情况
82届奥斯卡 最佳纪录长片(获奖)
62届导演工会奖(DGA) 最佳纪录电影导演(获奖)
美国编剧工会奖(WGA) 最佳纪录片剧本

演职员详表
导演 Louie Psihoyos 演员 里克·奥巴瑞 Rick O'Barry ...... Himself 编剧 Mark Monroe 制片人 Olivia Ahnemann Jim Clark Paula DuPré Pesman Charles Hambleton Fisher Stevens 原创音乐 改编音乐 摄像师 电影剪辑 Geoffrey Richman Miles Hubley Mike Scalisi Tom White Liz Gallacher 协调剧组人员 造型设计 艺术指导 布景师 服装设计 化妆师 制片主管 助理导演 美术 音效 特技师 视觉特效师 特技演员及其他部份参与职员 其他职员 John Miller-Monzon
幕后制作
·该片获得了2009年Hot Docs加拿大国际纪录片电影节观众选择大奖,排名第1。 【堪比特种部队的“偷拍”历程】 日本有一个名叫“太地”(Taiji)的美丽海湾,却因为当地渔民对海豚的大规模的捕杀而成了全世界闻名的“屠宰场”,专门针对这种现象拍摄了纪录片《海湾》的导演路易·皮斯霍斯说:“我第一次听说这个传闻,是在2000年与顶级的海洋哺乳动物专家一起参加的一场座谈会上,当时理查德·奥巴瑞也在场……在见到他之前,我一直都知道奥巴瑞是参与制作了电视和电影版本的《海豚的故事》的幕后功臣,而且还是当前世界最权威的海豚音学家,并大胆地对捕杀海豚这一行业进行了公然地抗议。本来,在当天的座谈会上,奥巴瑞也是关键的发言人之一,可是到了他即将登台的最后一分钟的时候,却被这场晚会的发起组织--‘海洋世界’(SeaWorld)禁止发言了。对于奥巴瑞突然被剥夺了讲话的权力,我感到万分的好奇,就主动凑过去询问。奥巴瑞对我说,他想要发表的演说是针对一个在日本的秘密海湾的,那里聚集着来自于世界各地的贩卖海豚的非法商人,负责为各地的海豚馆和海豚公园挑选最好的‘商品’。他还告诉我,至于那些未被选中的海豚,大多数都被残忍地屠杀,然后海豚肉会被运往学校做午餐供应。听到他的这些话,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就在我们身处的文明社会里,竟然存在着一个专门杀害海豚的地方。于是奥巴瑞邀请我和他一起去‘太地(TAIJI)’,见识一下这个位于日本、拥有着惊天秘密的海湾小城镇。” “太地(TAIJI)”本身的地形就好比一个纯天然的要塞堡垒,被大自然赋予的奇观完好地保护着:“太地(TAIJI)”所处的位置,三面都是陡峭的悬崖绝壁,惟一一面能出入的地方,也做好了一系列人为的防御,包括很多拥有着又高又尖的铁锥的大门,以及带刺的铁丝网和像剃刀一样锋利的栅栏,这里有两扇非常狭小的入口,布满了警卫和警犬的严密保护……说起自己和理查德·奥巴瑞充满了惊险的“太地(TAIJI)”之旅,路易·皮斯霍斯表示:“显然,已经去过很多次的奥巴瑞对那里很熟悉,我跟随他经历了许多触目惊心的血腥的捕猎海豚的场面,给予我极大的震撼。回来之后,我就决定联系‘太地(TAIJI)’的政府部门,包括当地的捕杀海豚的联合会,我希望能够把这些拍摄下来,制作成一部纪录片,想取得合法的拍摄许可。但是我很快就意识到自己真的是太天真了,当我再次来到‘太地(TAIJI)’的时候,发现自己竟然被跟踪了,而且只要我一现身,肯定受到的是警方24小时的严密监视。由此我知道了,小镇准备采取的是全然不合作的态度,因为在此之前,他们通过捕捉海豚而换取大量的金钱的‘致富之路’,已经被记者不断地挖掘、报道,不仅在全世界引起了公愤,也连带着使得他们的这项产业的敛财功力大打折扣。小镇的镇长甚至还直言不讳地告诉我,如果我太接近那些抓海豚的渔民,不仅有可能受伤,甚至连小命都会不保。其实这个海湾本身就处处透露着古怪,它位于整个小城镇的正中间,很像是那种会出现在恐怖大师斯蒂芬·金(StephenKing)的小说中的神秘之地。表面上,小镇的居民看起来很喜欢也很尊敬像海豚或鲸这样的海洋哺乳动物,但实际发生在海湾里的却全然是另外一种情况,而那也正是我想要挖掘的秘密。以奥巴瑞的话说,想要真正进入海湾,我需要的帮手至少得是‘海豹特种部队’级别的,而这也是我正在做的--至少我聚集的制作团队,肯定不比‘十一罗汉’差,还个个身怀绝技。” 想要进入一个被严密保护起来、地形险要的秘密海湾进行实地拍摄,所面对的困难和危险确实不是常人所能想象得到的,路易·皮斯霍斯说:“我找来了我的好朋友--加拿大潜水女冠军曼迪-雷·克鲁克谢克(MandyRae-Cruickshank)和自由潜水教练克科·克拉克(KirkKrack),让他们帮助我们在水下偷偷装上摄像机和听音器,克鲁克谢克曾经得过8次自由潜水的冠军,她能屏息6分半钟,下沉至水中300英尺深的地方,然后在不借助水中呼吸器的情况下,重新返回到水面上……她的丈夫克拉克也是一位自由潜水高手。以前我的一个摄影助理,如今已经成为特效公司‘工业光魔’的模型制作部门的头头,在他们的帮助下,我们制造出了能够将高清摄像机藏在里面的假岩石。然后还有一位电学专家,他之前曾是加拿大空军的技师,为我们提供的则是一个高速的马力系统,维持摄像机最大限度地运转。另外,他还给我们制作了无人驾驶的遥控飞机模型,提供的是天线的支撑和摄像功能,模型下方装着一架同样能够远程控制的高清摄像机。我的很多来自于岛屿的私人朋友都积极地参与进来,每到夜晚,我们就全副武装,穿着迷彩服,脸上涂抹着彩绘,在夜色的掩护下秘密地在‘太地(TAIJI)’进行作业。我们躲开了卫兵和警察,使用的全部都是只有在军事领域中才会用的到无热源的高清摄像机,在行动中捕捉我们所需要的画面。如此说来,拍摄这部《海湾》动用的都是一些非常规的工作人员,而且我们大部分的工作时间都是在午夜,还得随时躲避警察的盯梢--这也是我们需要面对的最大挑战,想尽一切办法不要被当地人抓住把柄,否则就会被捕。”
相关评论
【还给美丽的海豚一个安全的海湾】 既然选择了将发生在“太地(TAIJI)”的一切公诸于众,路易·皮斯霍斯自然也意识到自己将会面对的是前所未有的危险境地,甚至有可能危及生命,皮斯霍斯说:“我早就预见到了发生危险的可能性,但这一切并不能阻止我向全世界说出真相,而且我拍摄这部纪录片最初的目的,完全不是从营利的角度出发的。早些时候,在我们的电影公司,我遇见了史蒂文·斯皮尔伯格(StevenSpielberg),他问我,如果我们拍摄影片不夹杂任何利益的目的,那么要以什么维持公司的运转呢?他给我提出了建议,并把他从拍摄《大白鲨》(Jaws)中吸取的教训传授给我,那就是永远不要在船中或和动物一起工作,因为这不仅存在着太多意想不到的不可预知性,而且花费还高得吓人。但一切似乎都是冥冥中注定的,拍摄《海湾》的时候,我们大多数时间都是在船上度过的,而且还不得不和大量的没有任何配合意识的野生动物进行合作……需要补充的一点是,出于能够理解的安全考虑,我们的拍摄工作绝大多数都是在晚上进行的,想尽办法地秘密潜入海湾,冒着被杀害或被关押的危险--如果我们被当场抓住,就会被关进监狱几个月的时间。以这样的方式制作《海湾》,对于第一次当导演的我来说,无疑等同于一场不折不扣的噩梦。” 一直以来,路易·皮斯霍斯都非常关心动物权益方面的话题,而他第一次制作纪录片,就以保护海豚为纪实主题,可以说是偶然,也可以说是宿命,皮斯霍斯说:“我已经当了20多年的素食主义者了,其实严格的说是‘半素食主义’,因为我吃鱼,但是任何会走路的动物都不吃。可自从我制作了《海湾》之后,就不再吃任何鱼类了,这一次经历实在是教会了我太多的东西,我发现很多鱼的种类,其实也是位于食物链的顶端的。非常负责任地说,打从我开始拍摄这部影片起,我对动物的态度就持续地在改变着,从最初的半素食主义者,发展到现在连皮带都不扎。我对所有生物的情感,都上升到一种想象不到的程度,因为你一旦意识到它们所处的困境,肯定就会像我一样,心疼得再也没办法把眼睛移开。有科学证据显示,海豚拥有着比人类更大的脑容量,神经细胞的折迭和排列,也要更多一些,而且它们具备着额外的感觉,即对声波的超常的感应能力。与此同时,它们也是惟一会主动拯救人类的可知野生动物。海豚的同情心拥有的是漫长且传奇的历史,打从人类能够用文字或图像记录开始,就已经有这方面的记载了。它们总是自觉地加入拯救人类的行列,我想,现在也是时候该我们尝试营救它们了--要知道‘太地(TAIJI)’可是全世界最大的一处海豚屠宰场。” 路易·皮斯霍斯在“太地(TAIJI)”的时候,还发现当地政府对于杀害海豚并没有进行有效地制止,他说:“日本人仍然受到政府和舆论的至深的影响,他们对自己的政体深信不疑,但是政府却不想让他们知道一些最基本的有关健康的信息,比如说海豚肉要比其他动物的肉制品多含几倍的毒素……这是一个受到了整个政体去掩盖的事实真相,日本似乎对海豚的猎杀行为采取的是不闻不问的漠视态度,而这种行业之所以在日本拥有着如此高额利润的收入,也证明了其政府内部的腐败堕落是多么地猖獗。” 不过,在路易·皮斯霍斯离开了“太地(TAIJI)”之后的一年时间里,日本对捕杀海豚的态度做出了相应的改变,皮斯霍斯继续说:“海豚肉曾经是日本学校的午餐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今已经废除了……理查德·奥巴瑞和海洋生物保存协会也正在进行插手和干预。我们的毒性研究专家最终和几个‘太地(TAIJI)’的镇议会官员取得了联系,他们自己的小孩也正在学校上学,产生的不同的中毒反应已经证实了我们的猜测,所以基本上算是停止了在学校午餐加进海豚肉的行为,很多水产业也不再接受海豚肉的配额和任务。可即使如此,那里对海豚的捕杀并没有停止,我们都希望通过这部《海湾》,让人类意识到他们正在做的是一件多么残忍的事情,彻底地杜绝类似的杀戮行为再次发生。” 相关错误 电影中有说到:“日本有句谚语,叫做枪打出头鸟。”实际上这句谚语是中国的。

阅读全文

与电影海豚湾剪辑手法分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dy天堂电影 浏览:263
北京电影学院bbs 浏览:843
我的世界积木大电影二 浏览:354
在哪在线看小电影 浏览:716
文章黄渤电影全集 浏览:465
人若只如初见免费观看西瓜电影 浏览:977
北京电影学院现代创意媒体学院元旦晚会 浏览:470
2020年英语电影双语字幕网站 浏览:33
凉山之战电影完整版 浏览:57
天堂鸟电影完整版 浏览:745
美国电影僵尸世界2015 浏览:271
2000公安题材电影大全 浏览:156
电影上海王李梦 浏览:93
服部平次出场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145
近代史南京条约微电影 浏览:256
宗教题材的电影有哪些梁家辉 浏览:715
怎么在赫兹上传电影 浏览:510
最好看的十部动作电影完整版 浏览:113
赣州电视台微电影 浏览:583
爱爱两男电影迅雷下载 浏览: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