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00分求一本波兰电影的影评,是用英文写的。
波兰著名导演安杰伊·瓦伊达的《卡廷惨案》,看了一下,很震撼。
卡廷是波兰民族的悲剧之一,1939年9月1日,德国从西边进攻波兰,9月17日,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从东边进攻波兰,经过波苏双方谈判,苏联保证投向的波兰官兵可以回家,但是苏联俘获波兰东部30万军人后,当局把大部分士兵放回家,军官、科学家、学者、牧师、工程师……总之,有知识有文化有技能的人,扣留下来,1940年春天以后,这些人的家属再也没有亲人的消息,也没有收到过邮件,谁都不知道这些人到哪里去了
转眼到了1943年4月13日,纳粹无意中在俄罗斯的斯摩棱斯克附近的卡廷森林发现大量的万人坑,经鉴定,埋藏的是被枪杀波兰的军官和平民。在卡廷遇害的平民中,有30名大学教授,包括波兰最著名的数学家Stefan Kaczmarz(他发明的kaczmarz算法今天广泛应用在CAD技术中。)纳粹指责是苏联干的,苏联说是德国干的……直道1990年4月13日,戈尔巴乔夫终于承认卡廷惨案是苏联所为,是“斯大林主义的牺牲品”……
卡廷给我的启示有五:
1.自己的国家灭亡了是最大的悲哀,即便对个人也是如此,那些卡廷的受害者,都是波兰的精英,有自己国家的时候,他们活得很好,在国家灭亡后,命运却只能任人摆布
2.俄罗斯这个民族是强盗民族,侵略、扩张成性,是中国危险的邻居,关键是还占据着外东北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切不可把俄罗斯视为中华之朋友(最多只能相互利用)
3.自己实力弱就不要死要面子当大哥,波兰不在1920年多占寇松线以东18万平方公里土地,也不会有这事
4.斯大林模式这种所谓的“社会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恐怖、最黑暗、最愚昧、最不人道、最该遭受批判的政治形式,比纳粹、比中世纪还黑暗,今天的我们至少不是最不幸的。英美反苏是正常的、应该的。
5.近日东欧国家清算历史是正常的、应该的。苏联视自己为解放者,实际上,对于东欧国家而言,这家伙和纳粹德国是一丘之貉,都是侵略者。我们不要动不动就站在俄罗斯的角度上说话,免费当俄罗斯的传声筒,要有彻底的共产党员的精神——实事求是。不调查就发言是愚蠢的。俄罗斯人也许打死都不会想到,他们流血“牺牲”而“解放”的地方,几十年后却拆除烈士纪念碑(爱沙尼亚),把街道改名,但是,只要你看过《卡廷》,你就会觉得那太正常不过了。
现在来谈谈电影《卡廷》本身,这部影片实在是太经典,太伟大了……
作为一部战争题材的影片,《卡廷》中很少有飞机大炮的镜头,它是从军人家属的角度讲述战争带给人们的巨大创伤,其手法之高明并不多见。也许这是因为导演自己就是一名卡廷家属,他的父亲是几万个悲剧人物中的一分子。
刚开始那个镜头就非常经典:字幕显示1939年9月17日,一座大桥的一头聚满了难民,准备到河对岸避难,一阵硝烟飘过,这头的人惊奇的发现桥的另一端也站满了人,准备往这边跑。这头的人大喊:你们去哪里?我们身后就是德国军队!桥那头的人说:苏联军队也来了!俄国人入境了。
这个镜头的经典之处就在于,以平民的朴实角度展示了波兰的处境:德国、苏联一狼一虎都像自己扑来,往哪边逃跑都要当亡国奴,不是当德国的奴隶,就是当苏联的奴隶。同时,也向人们展示了二战爆发的真实面目:苏联伙同德国进攻波兰。不禁想起中学历史教材对二战性质的文字:二战一开始是帝国主义战争,当然也有反法西斯成分(主要是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随着苏联的加入,性质变成反法西斯战争……我们历史老师倒是很开明的那种,直接给我们四个字的评价:狗屁不通!什么你一来性质才变!现在我倒是觉得其实苏联参加的一开始是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后来才变成反法西斯。须知:英法是承担对波兰的义务才匆忙对德国宣战,希特勒都没料到英法会宣战。反观苏联,一开始进攻波兰,然后吞并波罗的海三国,再往后发动苏芬战争,强行抢走芬兰一大片土地,然后是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北布哥维那,战后还吞并了捷克斯洛伐克的(二战期间匈牙利占领)罗塞尼亚(外喀尔巴阡乌克兰)。英法对德宣战,一点好处没有,还承担了巨大的牺牲和损失,苏联却抢占了邻国大片土地,究竟谁是反法西斯,谁是帝国主义法西斯,岂不是一目了然吗?
第二个经典镜头是,将军夫人劝上尉夫人不要再往东走,宁可去德国占领去的克拉科夫,也不要留在苏联占领区,这是将军告诉他的。透过这个镜头,我们是否可以看出这样的画外音:苏联比纳粹德国还黑暗,人们宁可去给纳粹当亡国奴,也不给苏联布尔什维克党亡国奴
第三个经典镜头:上尉在日记中写道:我们没有和苏联人交战,但是他们却把我们当作战俘对待。实际上还远不止这样,据正史记载,苏军入境后,波兰最高统帅部下令苏联不是交战国,命令部队不要抵抗。波兰还同苏联举行了十个小时的谈判,达成的波苏协议保证波兰官兵投降后享有完全的自由。但是波兰军人一放下武器,苏联立即扣押了所有的军官,并把他们带到苏联境内的集中营……XX党果然最会撒谎,脸部发红心不跳
经典4:红军一名上尉要波兰上尉妻子“在名义上”嫁给他,因为“作为波兰军官的妻子,只能意味着死亡;而作为红军军官的妻子,能轻易保住性命”,“波兰军官的妻子是第一批杀害对象”,这名红军上尉不可谓不真诚,他马上要去打芬兰了,意思就是确实完完全全是“名义上”,他只是想救那位即将失去丈夫的妻子和他的女儿……
希特勒和斯大林,一个以血统为准绳,有组织、有预谋、有计划的消灭一部分人类;一个以阶级为准绳,有组织、有预谋、有计划的消灭一部分人类,我不知道这究竟有什么质的差别……
经典5:Jerzy 中尉没被苏联枪杀,随波兰第一军打回了老家,但是,将军夫人一席话激起了他内心深处的仇恨、正义感,他开枪自杀……良心啊,可惜啊……
经典6:空军中尉Piotr 有两个姐妹,一个屈服了,入了党,为新波兰效力,一位却宁死不屈。在这里我不想评论谁高尚水卑鄙,我没有这个资格。在后面的镜头中,那位屈服的女士有这样一席话“从一个人对卡廷的态度可以看出他是否忠于波兰,这个孩子我要他了,我们把他的简历改了”,可以看出,在内心深处,它是没有屈服的,但是求生是所有动物的本能,我们有什么资格指责这样一位屈服了、但是良心并没有泯灭的女士,要知道,她的兄弟也是在卡廷被苏联人杀害的
还有那位将军夫人,在知道自己的丈夫被苏联人杀害后,仍然拒绝与德国当局合作,是多么令人敬佩!
太多的经典,在安杰依·瓦伊达的《卡廷中》表现出来,这名导演自己就是一名“卡廷家属”,他自己的父亲也是卡廷遇难者,所以他才能如此真切的从一个个小人物身上来反映卡廷事件吧……
再多说两句
1.那位屈服的女士说波兰“永远不会有自由”,但是造化弄人啊,仅仅过了四十多年,1989年,苏联崩溃在即,波兰举行了圆桌会议,波兰共产党垮台了,东欧自由了!
2.历史已经证明,苏联共产党(尤其是斯大林时期)是人类历史有记录以来最黑暗、最残暴、最反动的政治团体之一,他们的政策也是。不代表最先进的生产力发展要求,也不代表最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更不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他们的社会不可能和谐。
3.苏共是苏共,中共是中共,两码事,不要混淆。我们在看苏共领导人讲话的时候,第一反应如果是“他是共产党我也是共产党”,那你和你的家人离卡廷已经不远了;如果你的第一反应是“他是俄国人,我是中共人”,我们的国家才有希望!我们祖国的强大,与我们息息相关,我们既有责任,也可以从中享受到好处,万不可忘记“我是中国人”!
更多的去看这个网址:
http://www.shineblog.com/user1/15112/archives/2008/940912.shtml
http://bbs.jce.org/frame.php?frameon=yes&referer=http%3A//bbs.jce.org/viewthread.php%3Ftid%3D13404
2. 波兰电影的介绍
波兰电影历史悠久,1896年波兰开始有电影放映。1908年以前,电影放映只是作为戏剧演出的附加节目,后来才逐渐移到专门场所去放映。当时波兰没有自己的制片基地,电影工作者都是和外国人搞合作拍片的。
3. 求波兰经典的电影---最好是关于爱情的
波兰经典电影都是关于社会的,最著名的有《Mis》(小熊),《Psy》(狗)。你说这两部波兰人保证都知道
4. 波兰电影的波兰电影事业
波兰有两个故事片制片厂:罗兹故事片厂和弗罗茨拉夫故事片厂。华沙纪录电影制片厂自1963年起也拍摄故事片。此外,还有乔鲁夫卡制片厂(建于华沙,生产纪录片、教学及军事爱国主义题材影片)、科教片厂(建于罗兹)、信号旗制片厂(建于罗兹,专事生产短片)、小型电影制片厂(建于华沙)及两个美术电影制片厂(建于别尔斯科-白雅拉和克拉科夫)。自1974年起每年在克拉科夫举行全波影视故事片电影节,自1964年起在克拉科夫举办短片电影节。
5. 请推荐一些优秀的波兰电影
1896年波兰开始有电影放映。1908年以前,电影放映只是作为戏剧演出的附加节目,后来才逐渐移到专门场所去放映。当时波兰没有自己的制片基地,电影工作者都是和外国人搞合作拍片的。
早期波兰电影 1910年,波兰建有近200家影院,同时,电影公司也开始出现,其中影响最大的、产量最稳定的是斯芬克斯公司。到1914年,影片产量已达14部,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又减至5~7部。1910~1918年间生产的影片,主要是改编本国的文学作品,如《罪恶的历史》(导演A.别德那尔契克)、《上帝的法庭》(导演S.克那凯扎瓦斯基)、《密尔·叶佐福维奇》(导演奥斯托亚-苏尔尼茨基)以及一些情节剧和喜剧。
1918年波兰第二共和国成立后,地主资产阶级政权仅仅资助拍摄宣传政府政策的影片。一时间,电影的内容主要是宣传军国主义、民族主义和反共思想。由于通货膨胀、失业,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电影观众人数锐减。影片产量也从1921年的17部跌至1925年的 5部。1926年后,影片产量有所提高,内容也开始涉及资产阶级地主国家制度方面的问题。这一时期主要作品有《乐土》(1928,导演A.赫茨、Z.格尼亚道夫斯基)、《塔台乌施先生》(1928,导演R.奥尔登斯基)、《春的前夕》(1929,导演H.沙格)、《警察局长塔吉耶夫》(1929,导演J.加尔丹)等。
1933年,波兰生产了第一部有声片。1934年议会通过“关于影片及其传播的规定”,加强了对电影的审查,加重了税收。30年代,电影生产几乎全部表现出商业性。不仅喜剧、情节剧、侦探剧如此,就连一些历史题材片也为追求票房价值而违背历史真实。甚至根据文学作品改编的影片也不忠实原著。在改编片中,只有《玫瑰》(1936,导演J.列切斯)没有歪曲原著揭示的社会矛盾,保持了原著的鲜明的形像。列切斯的其他作品,如《年轻的森林》(1934)、《来自诺沃立诺克的姑娘》(1937)、《界线》 (1938)等片则显示出一定的专业技巧和思想艺术水平。 而《生活的判决》( 1934,导演加尔丹)、《风险》(1938,导演E.常卡里斯基、K.邵洛夫斯基)、《砾石》(1938,导演加尔丹)等片则表现出现实主义与民主的倾向
。 1939年9月,希特勒占领波兰后,电影生产完全停顿,只有A.鲍赫杰维奇领导的一个人数不多的地下电影小组拍摄一些报道战况的纪录片。
波兰民主共和国电影 1945年11月13日波兰人民民主政权建立后,电影事业立即实行国有化。战后第一个10年,波兰电影作为一门艺术开始了一个新阶段。人民的历史经验和爱国主义,英勇的战斗经历和苦难遭遇确立了电影的题材和样式。这一时期的重要作品有《禁唱的歌曲》(1947,导演L.布齐柯夫斯基)、《华沙一条街》(1949,导演A.福特)、《最后阶段》(1948,导演W.雅库鲍夫斯卡娅)、《钢铁的心》(1948,导演S.马尔诺维奇)、《不屈的城市》(1950,导演J.扎日茨基)。这些影片反映了波兰人民英勇抵抗法西斯的光辉事迹。40年代末,电影工作者开始转向现代题材的创作。这时期的主要作品有《珍宝》(1949,导演布齐柯夫斯基)、《最初的日子》(1952,导演J.雷布柯夫斯基)、《村社》(1952,导演J.卡瓦列洛维奇、K.苏米尔斯基)、《广场奇遇》(1954,导演布齐柯夫斯基)、《华沙首次演出》(1951,导演J.雷布柯夫斯基)、《肖邦的青年时代》(1952,导演A.福特)等。
从50年代中期起,波兰电影创作开始了一个新阶段。影片产量不仅逐年有所增加(1953年 3部、1957年16部、1960年23部、1977~1978年达30部),在生产体制上也发生了变化,成立了独立的创作集体,而且在创作上也出现了新的倾向,如在表现第二次世界大战题材时着重表现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创伤,表现人民在抵抗运动中蒙受的灾难和损失、个人在历史中的地位与价值;赋予英雄主义以新的解释,表现个人在历史事件中是自觉参加或被动卷入等。这类作品有《世界大战的真正结束》(1957,导演卡瓦列洛维奇)、《第三交响乐(英雄)》(1958,导演A.蒙克)、《一代人》(1955,导演A.瓦依达)、《下水道》(1957,导演瓦依达)等等。表现两种意识形态冲突的影片有《渣滓与钻石》(1958,导演瓦依达);反对官僚主义和教条主义的影片有《铁轨上的人》(1956,导演蒙克)、《天使修道院的嬷嬷约安娜》(1961,导演卡瓦列洛维奇)。还有对当代社会阴暗面进行抨击,反映垮掉的一代青年的影片,如《夜车》(1959,导演卡瓦列洛维奇)、《水中刀》(1962,导演瓦依达)、《爱娃要睡觉》(1958,导演T.赫米列夫斯基)、《套圈》(1958,导演W.J.哈斯)、《一周第八天》(1958,导演A.福特)等等。这些作品不仅在剧作原则、造型与风格处理上略具特点,而且它们也反映了创作者不同的艺术观念和创作思想。这些创作者和作品被称为“波兰电影学派”。
60年代后,电影创作的特点是探索新的生活素材和能够体现这一素材的形式。主要作品有《要是有人知道》(1966,导演K.库茨)、《瘦弱的人及其他》(1967,导演H.克留芭)、《马切乌什传记》(1968,导演V.列申斯基)。此时期部分电影创作者着重改编本国经典文学作品,如《法老》(1966,导演卡瓦列洛维奇)、《在萨拉高斯找到的手稿》(1965,导演哈斯)、《玩偶》(1968,导演哈斯)、《沃罗德耶夫斯基先生》(1969,导演J.霍夫曼)、《桦树林》(1970,导演瓦依达)、《婚礼》(1973,导演瓦依达)、《乐土》(1975,导演瓦依达)、《在沙漠和密林之中》(1973,导演V.什列什茨基)、《洪水》(1974,导演霍夫曼)等等。
70年代,波兰电影工作者着重创作现代题材作品。他们把注意力放在人与社会的新的联系上。一些影片的主题是人对社会应负的责任,工作与道德的关系。主要作品有导演库茨的《黑土地带的盐》(1970)、《王冠上的珍珠》(1972)等。
80年代以来,波兰电影工作者更加深入生活,力图反映与当前政治形势有关的问题,同时也更加注意表现人的内心世界,不同的创作者表现出不同的观点和倾向性。主要作品有瓦依达的《大理石人》(1976)和《铁人》(1981)等。
纪录电影在整个波兰电影事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密切反映现实,表现形式多样化,作品风格独特,也形成具有特色的波兰纪录电影学派。其主要创作人员有K.扎努西、E.鲍萨克、T.马卡尔琴斯基、L.彼尔斯基等。
波兰电影事业 波兰有两个故事片制片厂:罗兹故事片厂和弗罗茨拉夫故事片厂。华沙纪录电影制片厂自1963年起也拍摄故事片。此外,还有乔鲁夫卡制片厂(建于华沙,生产纪录片、教学及军事爱国主义题材影片)、科教片厂(建于罗兹)、信号旗制片厂(建于罗兹,专事生产短片)、小型电影制片厂(建于华沙)及两个美术电影制片厂(建于别尔斯科-白雅拉和克拉科夫)。自1974年起每年在克拉科夫举行全波影视故事片电影节,自1964年起在克拉科夫举办短片电影节。
罗兹高等电影电视学校成立于1948年,1958年它与高等戏剧学校合并,改名为席勒戏剧电影电视高等学校。该校设有电影导演、 表演、 摄影、电视、制片 5个系。一些高等学校也为电影培养专门人才。1949年波兰科学院艺术研究所设立电影史与电影理论研究部。文化艺术部与其他一些科研机构和大学,也设有电影理论研究部门。
波兰拥有约400个电影俱乐部。出版《电影》、《银幕》、《世界电影》、《电影技术》等刊物
6. 全球的电影有多少流派 各流派代表性作品有哪些
德国表现主义Expressionism表现主义(Expressionism)此字原为艺术史与批评的专用语,意指不再把自然视为艺术的首要目地,以线条、形体和色彩来表现情绪与感觉作为艺术的唯一目地。表现主义电影则发源于1920年的德国,此种电影中的演员、物体与布景设计都用来传达情绪与心理状态,不重视原来的物象意义。《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1919)即以运
用这种手法而闻名。之后德国表现主义的风格影响到默片时代的一些好莱坞电影与1940年代的黑色电影,其它如希区考克与奥森.威尔斯亦受表现主义的影响。
形式主义Formalism文学、艺术或戏剧中专强调形式与技巧而不强调题材的表现手法。起源于1915年的俄国,因为莫斯科语言学圈及诗语言学会的成立,反对俄国革命前处理叙述材料的传统方式,转而重视艺术语言形式的重要性,逐步影响到当时的各艺术领域。在电影表现或分析上,形式主义强调不同形式的运用可以改变材料的内涵,剪接、绘画性构图与声画元素的安排都是形式主义电影工作者的兴趣所在,如1920年代的普多夫金、爱森斯坦等均是此种主义的支持者。1930年代中期遭斯大林主义的压迫而停止在俄罗斯的发展,但对后来的结构主义与符号学有很大影响。
印象主义Impressionism 1920年代法国的电影创作者路易.狄吕克团结一批有才气的导演,如亚伯.冈斯、哲敏.杜拉克等与一些在商业电影上已取得成究的电影导演,想在影片公司老板出于商业考量而拍摄的影片中进行改革,以提升在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渐衰微的法国电影。但其努力没有得到制片们支持,1924年狄吕克死后运动即告失败。一些人走向商业片,另一部份则走向前卫派道路。由于狄吕克的一些理论与创作概念与后来法国前卫电影运动有紧密联系,所以印像派电影大都被认为是前卫电影的前奏或直接归入前卫电影。重要作品有冈斯的《车轮》(1922)、狄吕克的《狂热》(1921)杜拉克的《西班牙节日》(1919)等。
超现实主义Surrealist film 1920年兴起于法国,主要是将意象做特异的、不合逻辑的安排,以表现人类潜意识的种种状态。路易斯.布纽尔的《安达鲁之犬》可以算是早期超现实主义电影的经典作品。而超现实主义电影的兴起旨在反抗写实主义与传统艺术,领导人安德烈.布列东的一篇宣言中提到:“一种纯粹的心灵自动作用,在此作用之下,试着以语言、文字或其它任何方式,来表现思想真正的运作情形。”后来超现实主义成为实验电影与地下电影的重要源头,如美国的玛雅.黛伦与肯尼斯.安格。商业电影中超现实主义并不是主要派别,只出现在个别导演的电影中,如伍迪.艾伦。
新写实主义Neorealism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意大利兴起的一个电影运动。主要代表人物有罗贝多.罗赛里尼、狄西嘉、鲁奇诺.维斯康堤等。这类的电影大主题大都围绕在大战前后,意大利的本土问题,主张以冷静的写实手法呈现中下阶层的生活。在形式上,大部份的新写实主义电影大量采用实景拍摄与自然光,运用非职业演员表演与讲究自然的生活细节描写,相较于战前的封闭与伪装,新写实主义电影反而比较像纪录片,带有不加粉饰的真实感。不过新写实主义电影在国外获得较多的注意,在意大利本土反而没有什么特别反应,1950年代后,国内的诸多社会问题,因为经济复苏已获抒解,加上主管当局的有意消弭,新写实主义的热潮于是慢慢消退。
法国新浪潮New Wave原本是没有严格界定的新闻性用语,指1958与1959年间一批法国新导演所拍摄的格调清新,频频获奖的首部作品。后则被广泛运用,概括了法国 1950年代末、1960年代初期的新电影制作与创作倾向。这些新导演有很多都是《电影笔记》杂志的影评人,如高达、楚浮、夏布洛、侯麦、李维特等。他们崇尚个人独创性,表现出对传统电影的高度自觉,并用其作品体现“作者论”的风格主张,不论是题材还是技法都与传统电影大相径庭。混合利用传统电影类型与好莱坞导演风格,来实验剪接与结构上的新形式。由于重视拍摄的自由度,往往只凭纲要性的脚本拍摄,喜欢即兴与自发的拍摄方式。而其主题上则带有存在主义的色彩,如亚伦.雷奈的,《广岛之恋》与高达的《断了气》均是这类影片。新浪潮这个词自从1950年代末至1960年代初与法国结缘后,常被拿来形容其它国家新兴的电影制作活动和电影复兴现象。如捷克、匈牙利的新电影,1960年代的波兰与1970年代的德国新电影。
真实电影Cin’ema v’erit’e 1950年代末开始的,一种以直接记录手法为特征的电影创作潮流。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尚.胡许与美国的大卫.梅索。这些倡导者自言他们的灵感来自苏联的吉加.维多夫的“电影真理报”,较大的差别在于真实电影的事件更完整与单一,因此更具有剧情片的情节。制作方式上,以直接拍摄真实生活,不事先写剧本与用非职业演员,影片由固定的导演、摄影师与录音师三人完成为其特点。法国与美国的真实电影最大不同在于法国可让导演介入,如尚.胡许的《夏日记事》(1961),而美国的真实电影则强调导演置身事外,不干涉事件进行。这样电影拍摄手法要求导演能准确的发现事件与预见戏剧性过程,摄制动作要敏捷与当机立断,而这种方法必然限制了题材的选择方向,因此纯粹意义上的真实电影的作品很少。而真实电影的最大意义在于它给一般剧情片的创作提供一个保证最大限度上的写实性。高达在他很多电影里面进行主观介入是直接搬用真实电影的方法。
第三电影Third Cinema泛指第三世界电影工作者所制作的反帝、反殖民与反种族歧视、反剥削压迫等主题的电影。其具体主张由古巴导演费南多.索拉纳斯与奥大维.杰提诺在1970年代初期合写的《迈向第三世界电影》(Toward a Third Cinama)一文,他们称资产社会依其封闭与被动的艺术观所拍摄的电影商品为“第一电影”,作者电影、巴西新电影、表现主义电影等强调个人经验的作品为 “第二电影”,“第二电影”是第一电影的一条出路,但是已是体制的极限,而在革命中产生,与体制对抗的电影则是“第三电影”,亦可称为解放电影与游击电影。这两位导演强调“第三电影”必须是制作体系无法吸收,且异于体制的须要。在《迈上第三世界电影》一文中,作者提到:“摄影机是影像/武器的无穷征收者,放映机则是一秒发射24格的步枪。”
巴西新电影Cinema Novo指巴西在1960年代兴起的新电影运动,特色是以低成本的方式,创造有地方色彩的电影文化,以挣脱外来,尤其是北美电影文化的主导形式。他们对于国家、社会现实的观点较为犀利,美学原创力亦非常丰富。最早以葛劳伯.罗恰领导的电影合作社方式经营,重要导演还有鲁伊.盖拉、尼尔森.皮瑞拉等。他们的电影既反映了社会现实,也极力寻求大胆甚至古怪的美学风格,如罗恰的《黑神白魔》(1969)等。在海外影展亦有不错的成绩。巴西新电影曾被激进左派批判为太重美学意义,并在发展上与电影工业互相唱和。此外,巴西的观众仍然较喜欢重娱乐的商业电影,对于新电影较不接受。1964年巴西军事叛变,检查制度变严,而重要创作者如罗恰到海外拍片,所以新电影运动没落。但巴西新电影对于其它拉丁美洲国家的以电影运动有不少的影响。
德国新电影New German Cinema 1960年代初出现在西德的一次旨在振兴德国电影的运动。1950年代西德随着经济的复苏电影亦蓬勃发展,但内容逃避现实,贫乏单调,1950年代末到 1960黏代初电影业陷入低潮,连国际影展的参加资格也没有,受到当时法国与英国等国家新电影的影响,便产生了德国新电影。1962年的“奥伯豪森”西德短片电影节中,有26位导演一起发表了“奥伯豪森宣言”,发起人大都是只拍过短片的年轻导演,宣称要与传统电影决裂,要运用新的电影语言并且从陈规陋习、商业伙伴与某些利益团体的羁绊中解脱出来。不过宣言运动开始的前三年由于资金缺乏,只拍出一部电影。1965年取得政府协助,成立“青年德国电影管理委员会”资助青年导演拍片,到1967年总共拍了20多部电影,并在国际影展中获得肯定,因此德国新电影声名大噪。但这初期的德国新电影并没有法国新浪潮那种轻松放任的感觉,反映的世界不是豪无希望,但也没有明确出路,因此在国内不受欢迎,很快又限入危机。1975年新电影运动再次出现高潮,原因是政府的资助法作了更改,变得有利于青年导演;电视台开始资助年轻导演拍片;1971年之后,德国创办了自助性的电影摄制与发行机构“作家电影出版社”与“新德国剧情片制片人工作协会”;美国大片商也注意到德国新电影并开始投资。而更重要的原因是这时期出现许多人材:法斯宾达、荷索与温德斯等。他们的作品在艺术上富有特色,在国际上也获得很多肯定,但是在国内仍不受欢迎,于是第二次高潮又再次陷入沉寂状态。1979年新电影运动再次复兴,这得力于法斯宾达的《玛丽布朗的婚姻》与雪朗多夫的《锡鼓》在国内票房上成功,使德国新电影摆脱国际上得奖而国内不卖座的局面,1979年之后运动声势更为浩大,成为西德电影的主流,在人们心中已成为一个流派的标志。
直接电影Direct Cinema
指以写实主义电影风格拍成的纪录片,和“真实电影”的摄制有许多共通处,如以真实人物及事件为素材,客观纪实的技巧,及避免使用旁白叙述等。直接电影和真实电影的唯一差别,在于直接电影视摄影机为安静的现实纪录者,以不干扰、刺激被摄体为原则;真实电影则使摄影机主动介入被摄环境,时而鼓励并触发被摄者揭露他们的想法。
意象派电影 Imagist film
运用一系列相关的意象,以制造一种气氛,或创造一种抽象概念的电影。意象派电影工作者企图利用有关性质的视觉和听觉细节,使镜头与声音的累积,为一个场景或整部影片带来更大的意义,而不需用直接陈述的方式。意象派电影不止是纯粹抽象或韵律的电影试验,而是企图成为一种具有明喻或暗喻的象徵效果沟通经验(通常是诗意或抒情的)。
实验电影 Experimental film
从1930年代开始以美国为中心发展起来的非商业电影,这种电影主要是用16厘米胶片拍摄的短片,没有传统的故事情节,主要表现风格是超现实主义和抽象主义。就其艺术实质而言,是有声电影时代的前卫电影。1920年代末至1940年代中期是实验电影的萌芽时期;二次大战后,实验电影有了新的发展,虽然中心仍在美国,但是在英、法、义大利和一些欧洲国家也相继展开拍摄实验电影的活动。1960年代中期地下电影运动蔓延到西欧之后,人们绝少使用实验电影一词,而代之以「地下电影」。
7. 【盘点】波兰的高分电影,你看过多少部 有没有相关的影视百度网盘资源
相关影片有:[穿裘皮的维纳斯][2013][剧情][法国/波兰] 盗走达芬奇 网络网盘资源高清免费下载在线观看
[穿裘皮的维纳斯][2013][剧情][法国/波兰]
链接: https://pan..com/s/1W3ID05S9RtGbIAqNP1rx2Q
盗走达芬奇
链接: https://pan..com/s/1qeKQGBhQ3szgWOtgD5kvIA 提取码: gppr
8. 波兰有什么好看的电影 爱情和战争类的
基加利的鸟儿在歌唱
爱情短片
冒牌上尉
卡廷惨案
洪流
沃伦
明天会更好
砂制时镜下的疗养院
两生花
不死鸟
有的是老片子了,波兰电影在国内算小众,但质量算普遍比较高的了。
9. 爱在波兰战火时的介绍
《爱在波兰战火时》是2007年的波兰电影。由Andrzej Wajda安杰依·瓦伊达执导。电影又名《卡廷惨案》,以卡廷惨案为背景。1影片并非以批判的眼光来对待这一历史惨剧,影片通过个人的影响侧面来表达这一历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