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题材 > 柏林电影节主题曲

柏林电影节主题曲

发布时间:2022-08-23 22:12:01

⑴ 第6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的基本简介

柏林国际电影节主办方28日宣布,中国香港导演王家卫将出任第63届柏林电影节评委会主席。 电影节主席迪特·科斯里克评价王家卫为“当代最著名的电影导演之一”,称赞他的作品“特点鲜明、充满诗意”。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柏林电影节一直将自己作为中国当代电影的一个展示平台,”科斯里克说,“这也是我们有幸邀请王家卫出任2013年(电影节)国际评委会主席的另一个原因。”
王家卫生于上海,长于香港。1988年,他执导的第一部影片《旺角卡门》在香港上映,1991年《阿飞正传》在柏林电影节展映。此后,他执导的《重庆森林》《堕落天使》和《一代宗师》等影片先后在柏林亮相。1997年,王家卫凭借《春光乍泄》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2006年,王家卫成为戛纳电影节历史上首名来自中国的评委会主席。
获知将出任第63届柏林电影节评委会主席,王家卫表示荣幸。他说:“很高兴回到柏林,看到全球各地导演们最新的作品。这对于任何一名电影人都是一次充实的体验。”
柏林国际电影节创始于1951年,以突出文艺色彩和鼓励新人新作著称,与戛纳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并称为“欧洲三大电影节”。第63届柏林电影节定于2013年2月7日至17日举行。
入围名单当地时间12月13日,第6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公布首批入围名单,格斯·范·桑特执导,马特·达蒙编剧兼主演的《应许之地》入围主竞赛单元,并将在电影节举行国际首映。梦工厂3D动画《克鲁德一家》进入非竞赛单元展映,同时会在电影节举行全球首映礼。
《应许之地》的故事灵感源自曾获奥斯卡最佳纪录片提名的《天然气之地》,讲述了两个天然气公司职员来到小镇寻找天然气的故事。这部针砭实事的作品也是今年好莱坞颁奖季的热点影片之一,将于12月28日在北美上映。《克鲁德一家》则是梦工厂在明年春季档主打的力作,将于3月22日在北美上映。
此外,韩国知名文艺片导演洪常秀的新作《惠媛》也入围了主竞赛单元,奥地利导演尤里西·塞德尔《天堂》系列三部曲的收官作《天堂:希望》同样在主竞赛单元榜上有名。此前的《天堂:爱》与《天堂:信仰》分别入围了今年戛纳和威尼斯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天堂》系列成为继《蓝白红》之后又一套分别入围三大电影节的三部曲电影。
2013年开幕的第63届柏林电影节,目前已经公布了第一批入驻全景单元的影片名单,这个单元,将集结大量的来自欧洲、北美、亚洲和拉丁美洲的电人,为他们步入国际影坛提供平台。在已经公布的第一批影片中,约瑟夫·高登-莱维特的导演长片处女作《唐璜之瘾》赫然在列,而讲述《深喉》艳星琳达·拉芙蕾丝生平故事的传记片《拉芙蕾丝》也将在参加完圣丹斯之后来到柏林。
第6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将于2013年2月7日至17日举行。知名香港导演王家卫担任评委会主席。
王家卫导演的《一代宗师》作为第63届柏林电影节开幕影片。

⑵ 柏林电影节

柏林国际电影节(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原名西柏林国际电影节,与戛纳国际电影节、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并称为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项是“金熊奖”。20世纪50年代初由阿尔弗莱德·鲍尔发起筹划,得到了当时的联邦德国政府和电影界的支持和帮助。1951年6月底至7月初在西柏林举行第一届。每年一次,原在6-7月间举行,后为与戛纳国际电影节竞争,提前至2-3月间举行,为期两周。其目的在于加强世界各国电影工作者的交流,促进电影艺术水平的提高。是柏林国际电影节(德语:Internationale Filmfestspiele Berlin,又称Berlinale),和戛纳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并列为国际三大电影节,是世界四大艺术电影节之一(德国柏林电影节、意大利威尼斯电影节、法国戛纳电影节、俄国莫斯科电影节)。
柏林电影节也是各大传媒的盛事,每年大约有15,000名的专业参与人员,其中来自世界76个不同国家的记者多达3,500名。2004年2月5日到15日举行的第54届柏林电影节参展影片有3,117部。
从2002年开始柏林电影节隶属于商业性质的“柏林艺术展出有限公司”。

⑶ 白日焰火主题曲叫什么

电影《白日焰火》寻主题曲:待定
《我是歌手》突围赛13日晚在湖南长沙录制。此场竞演中,韦唯、张杰、满文军、曹格、品冠、动力火车及茜拉等所有的离席歌手及补位歌手再度同台PK,并由在场观众投票选出3名歌手通往决赛。

节目录制时,新晋柏林电影节影帝廖凡“意外”出任主持人,引起观众一片欢呼。说起自己这次来主持《我是歌手》的原因,廖凡幽默地表示,主要是因为他的新作《白日焰火》将使用《我是歌手》当中的一首歌作为主题曲,“剧组找到洪涛之后,洪涛说,好啊,但你们要把廖凡借给我们当主持人,所以我只好来了,还是完全免费来主持,洪涛导演实在太厉害了啊”。
至于会选哪一首歌作为《白日焰火》的主题曲,廖凡说:“还在商讨中,目前还没有结果。”

⑷ 求一部电影名字。这是电影主题曲Take You Away

夜间飞行 (2014)

导演:李宋喜一
编剧:李宋喜一
主演:郭时旸/李在浚/Choi Joon-ha
类型:剧情/爱情/同性
制片国家/地区:韩国
语言:韩语
上映日期:2014-02-07(柏林电影节)/2014-08-28(韩国)
片长:134分钟/ 144分钟(导演剪辑版)
又名:酷儿夜机(港) / 爱,不怕(台) / 朋友.男朋友(港) / 夜航 / Night Flight

⑸ 《谁动了我的琴弦》的歌词和作曲人是谁阿

●《号码》——— 作词陈少琪,作曲金培达。

有希望成为KTV的经典

这两位我的好朋友就不用多说了吧,因为作为《601个电话》的主题歌,这首歌已经开始打榜了,相信大家已经听到。陈少琪,香港著名词人,《分手总要在雨天》等经典作品的词作者。金培达,香港著名作曲人,《星语心愿》的作曲者,柏林电影节最佳作曲银熊奖的获得者。
第一次听的时候,吓了一跳。周笔畅从清唱开始,柔情似水地唱完全歌,她的刁钻古怪、她的R&B都没了踪影,像个唱情歌的老手。《号码》旋律不算婉转,但的确是非常有画面感的歌曲,这种曲调也只有香港地区的电影音乐第一人金培达才能完成。《号码》没有咄咄逼人的锐气,也少了不少灵气,就像周杰伦突然唱起《黑色幽默》、就像王力宏突然唱起《大城小爱》一样,编曲简单,听着安静。这首歌比专辑中的其他歌更早和歌迷见面,就目前的反应来看,《号码》有希望成为KTV的经典。

●《别爱我,像爱个朋友》作词娃娃 作曲陶喆

表现真假声的功力

相信这个阵容曾经是周笔畅的梦想。娃娃和陶喆曾经联手打造了陶喆绝大多数的经典作品——《黑色柳丁》、《寂寞的季节》、《melody》、《爱很简单》、《望春风》、《流沙》...太多太多了,那么,这首如何呢、至少,歌名就恨吸引人~ 。能唱这首歌,周笔畅着实激动了很长时间,就像当年张惠妹唱到了张雨生的《姐妹》一样,是名副其实的量身定做。这首歌是典型的陶喆风格,曲调婉转,音域跨度非常大,这样的编排,周笔畅真假声的功力才能够体现出来。之前还担心周笔畅摆脱不了比赛时候的那种模仿腔,听了之后才知道,这种担心比较多余,周笔畅显然经过了很严格的训练,特别是在音准上面,没有比赛时游走于音符之间的自由度。

●《那个那个》——— 作词:李焯雄作曲:林一峰 SteveLee

听出了三个周笔畅

哇!林一峰也,我恨喜欢的香港民谣创作歌手,孙燕姿《遇见》的作曲者。而李焯雄也写过不少好词,蔡依林《柠檬草的味道》、莫文蔚的《爱死你》《你可以》《如果还有以后》。那个那个》的歌唱法和其他的歌完全不同了,声音放得很宽很扁,好像就是随便在家里哼哼唱唱而已。整首歌都充满了随性的感觉,而最大的亮点就是周笔畅的配唱。在歌曲的复歌部分,突然出现了3个周笔畅的声音,除了主唱外,还有一个类似美声的和声和一个低声rap的部分。听了这一段后,感觉有三个周笔畅在唱歌:主唱是大家熟悉的中性音色,高音又是女人味十足的美声,rap完全就是一个酷酷的小男孩。

●《无人岛》———作曲:孔令奇 JaeChong

电子嘻哈风格

和韩国音乐人李玖哲的合作,让周笔畅的风格更宽广了。在这首歌里,李玖哲把电子嘻哈风格加到了周笔畅的声音中去了,让周笔畅自己也感觉有点不习惯。由于节奏变快了,歌里的每个字都必须充满韵律十足的顿点。周笔畅给人的感觉就一个慢字,行动慢,说话慢,反应也慢,这样的人来玩电子嘻哈是不是太冒险了?在歌曲中当然听不出来,这毕竟是在录音棚里完成的作品,真正到了唱现场,她能不能记住那么多歌词,还真让人捏把汗。

●《谁动了我的琴弦》 作词作曲柯肇蕾

这就是一直为笔笔尽心尽力的小柯啦。小柯这首歌单看歌词就非常优美,我就来抄下前两句,大家就明白了——谁动了我的琴弦,唤我到窗前,流水浮舟,你在深夜的那一边......

●《风筝》 作词:林夕 作曲:梁翘柏

名人呀,名人也 林夕还用说吗?梁翘柏其实也不用,他是王菲的御用制作人。林夕和梁翘柏合作也很多

●《戴眼镜的女孩》 作词:陈少琪 作曲:梁咏琪

活活 GIGI和自己的制作人陈少琪为笔笔量身定做,戴黑框子眼镜的女孩......歌词中这句很好玩:我不瘦 也不胖 我想我总算健康。还有一句少琪耍了个小花招:我心中,一首歌,比唱(笔畅)出来更响亮。

●《喂!喂!》,作词崔恕,作曲谭伊哲

又是我的两位好友,崔恕是我多年至交《音乐周刊》的黄金搭档,内地最优秀的词人,谣传中的内地林夕,《爱如空气》是他大红大紫的近作,而给任贤齐写的《戏迷》、给庾澄庆新专辑写的主打歌《对峙》、给Twins新专辑写的《一时无两》都是有望大红的近近作

还有两首〈毒蘑菇〉〈silence〉,作者不太清楚,这张专集风格很多样,有RNB,电子嘻哈风格,英式摇滚,抒情的情歌,还很拽的个性歌曲

⑹ 柏林电影节上那个《蜂蜜》是约瑟夫三部曲终曲能告诉我其他两部吗

约瑟夫三部曲的名称分别是《牛奶》《鸡蛋》和《蜂蜜》
赛米·卡普拉诺格鲁(导演):我开始拍摄电影的伊始就在想这个问题,然后开始考虑用什么样的文字表达影片的寓意更为贴切。于是我想到,在土耳其的文化中早餐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吃早饭的时候一家人聚在一起,温暖舒适。牛奶、鸡蛋和蜂蜜都是土耳其餐桌上最常见的食品。所以这是我给影片命名的一个缘由。另一个层面上,在《牛奶》中约瑟夫母亲的工作就是在市场上制作和销售奶酪。在另一部《鸡蛋》里,母亲去世之后,40岁的约瑟夫回到故乡,遇到了曾经照顾母亲的年轻女人。她叫约瑟夫去农场取鸡蛋,约瑟夫几经寻找却仍然没有成功。鸡蛋也象征着过去和未来的关系,因为它是转变发生的地方。《蜂蜜》是跟父亲的职业有关,父亲靠采蜜为生,是这部电影的中心。所以这三部电影通过这些食物联系了起来。

⑺ 柏林国际电影节的发展历史

1945 年的夏天,电影从德国人的生活中暂时消失了两个月,德国多数大城市成了一片废墟,柏林的建筑倒塌了四分之三,许多人躲到地下掩体过夜,更多的人露宿街头。盟军虽然占领了德国首都,还有更多的事要做,重建秩序,保障治安,捉拿纳粹余党,满足居民日用供给。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的文化场所都关门了,但衣食的匮乏也没能阻碍老百姓对娱乐生活的需求,那一年的秋天刚刚来临,歇业不久的电影院纷纷开张,奉献出两个小时的忘情投入和温馨空间,是电影给了风雨飘摇中的德国人最后一点卑微的温暖,即令国破家亡,德国电影人也在努力工作。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诞生的第一年,政府就对资助电影极为热心,他们想到要搞一个大规模的国际电影节,就定在柏林,须知对于联邦德国来说,西柏林是嵌入民主德国的一块飞地,地理位置非常敏感。为什么一定是柏林?
从柏林电影节诞生的第一天起,政治就是压倒性的主题,至少电影艺术交流完全不在考虑之列。这是一个完全的冷战产物。
对柏林电影节的创办起到关键作用的其实是美国驻德的文化官员,他们一心要将电影节塑造成鼓吹西方文明制度,反对共产主义的文化桥头堡。柏林这个曾经的东欧文化枢纽,此刻成为西德民主复兴的象征。
1951年6月,西柏林举办了第一届电影节。因为预算不高,规模也不大,只有20个国家的来宾参加,这个被盟军炮弹摧毁的城市显然不是理想的旅游之地,所有人都对糟糕的天气和接待工作怨声载道。柏林的浓厚政治色彩从一开始就和戛纳、威尼斯等竞争对手注重商业性泾渭分明,其他欧洲电影节都十分依赖明星及围绕明星的狗仔队来获得关注,满街是兜售电影和计划书的片商。但柏林却依靠地缘政治的特殊位置,吸引了包括迈克尔·鲍威尔、罗伯托·罗西里尼和亨利-乔治·克鲁佐在内的一流电影人光临。参加电影节的国家和人数也逐年稳步上升,终于被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FIAPF)接纳为国际A类电影节,加入了老资格的威尼斯和戛纳的行列。
第1届柏林电影节美国人赞助了大部分资金,美驻德官员OscarMartay参加完威尼斯电影节后对在柏林举办一个类似的活动十分支持,他还希望举行的时间不能跟在夏秋之交的威尼斯之后,不然对新生的柏林电影节来说,吸引好电影参加就更困难了。几乎就在柏林电影节创办风声刚传出,东边马上宣布要在每年夏天举办一个国际青年电影节。所以西柏林这边决定把会期放在6月,以示抗衡,而且要吸引东边的人来参加,并不限于青年人。每年6月举办的传统一直到1977年才改到2月。
光有政客,是办不起来电影节的。
所以如果从电影人的角度来看待政治挂帅的柏林电影节,就会发现,真相并非仅仅政治那么简单。
听说要举行国际电影节,德国的电影人开始摩拳擦掌,他们很希望有机会找到海外投资和发行的渠道。这种渴望在百废待兴的德国尤其强烈,所以柏林电影节的本地化特色从创办伊始就十分突出。
各方利益交汇,最后都集中到一个人的身上——阿尔弗雷德·鲍尔(AlfredBauer),他担任了前几届柏林电影节的组织者。二战中鲍尔在UFA工作,也担任了战后英国占领军的电影政策顾问。他想通过努力让柏林重新回到欧洲文化版图的中心位置,再度成为电影制片和发行的枢纽。
柏林的电影业内人士起初也是欢迎电影节的,既是继承了柏林作为德国电影中心的文化遗产,也能让制片厂有利可图。由于当时德国的分裂,西德电影人无法进入苏联控制下的巴贝尔斯堡制片厂(世界上最大、最悠久的电影制片厂之一)和约翰尼斯塔制片厂。他们的饭碗大都不稳固,于是许多柏林的从业者都跑到慕尼黑、汉堡、杜塞尔多夫和威斯巴登去工作了。尤其是慕尼黑,本来在德国国内可以说是柏林文化上最大的竞争对手,成了新的电影发行中心,巴伐利亚人开始宣称慕尼黑成了电影之都,这都让留守的柏林电影人心急如焚。西柏林电影工会向市长施加压力,说柏林的电影工业已然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口,只剩下为数不多的制片厂,有的还想西迁中,已经没什么人把新电影的首映礼放到柏林,长此以往,电影工业将从柏林消失!
本来官方和电影业内人士一拍即合,你搞你的政治宣传,我推广我的电影,似乎可以在柏林电影节这个平台上相互依存。但很快电影人发现柏林电影节并非想象中那么有利。西柏林当时有200多万人口,七分之一失业,剩下有工作的收入也非常低。所以柏林电影节没法去和戛纳、威尼斯的豪华尊贵相提并论,他们不得已打出亲民、大众的牌,将上座率和普通影迷的参与度放到了重要地位,所以设置了露天电影、明星游行、签名大会的单元,特别是加上政治考虑,把露天放映场所设在东西柏林交界处,想吸引东柏林的人来看(柏林墙1961年才修建)。 电影节放映了HansAlbers主演的[NightsontheRoad],Albers在德国很出名,他对东西柏林的观众都具有极大号召力,最后果然唤起了观众们共同的情感。
柏林电影节与众不同的另一点是把奖项的决定权交给普通影迷,从1952年第二届到到1955年第五届,都没有专业评委会。观众投票来决定把大奖给谁,1956年改成国际评委和观众一起决定奖项归属,那届的主席是马塞尔·卡尔内,1957年后才全部改为评委投票制度,文化品位慢慢显现出来。
但一开始的大众政治路线就遭到了电影人的激烈反对,有人说盲目扩大放映规模在国际上没有先例,不是电影节的正道,因为加映了一些收不回钱的场次,片方更不高兴。发行人说,普通观众对较为艺术化的电影接纳程度并不高,此举毫无益处,我们是在办电影节,不是什么白酒展销会。但这一回合最终是政治赢了。
得不到本地电影人的支持,必然难以持久。德国电影制片人协会声明拒绝参加电影节活动,协会发言人表面上将不参与归于德国制片人在国际市场上日益弱化的地位,他们无力和美国、法国、意大利竞争。其实从深层次来说,不过是电影人对美国占领政策不满而产生的抵制,他们尤其讨厌美国人把持柏林电影节,制订的政策说到底主要是为美国人的政治宣传服务,然后为觊觎中欧市场已久的好莱坞商人大开方便之门,对德国电影的发展却没什么益处。
制片人协会还认为:因为盟军的电影政策,德国电影现处在一个很悲惨的境地。导致这种局面的原因是美国极力将居于垄断地位的德国电影公司UFI(纳粹时期,由最大的制片厂UFA和其他公司合并而来的卡特尔组织)分解的政策,并限制德国电影公司同时涉足电影业中的多个分支,比如从事制片的不得同时经营发行或放映环节,这样的后果是出现了很多小公司,全都势单力薄。所以德国业内人士频频向有关机构游说,要求更合理的政策,比如允许垂直经营,扩充实力和好莱坞巨头展开竞争。
德国电影人在和电影节官方谈判是否参加的时候,提出为了拯救德国电影,除非政府提供减税优惠或者增加补贴。这个愿望落空了,为了表示安抚,组委会同意在第二届电影节设立一个特别单元,针对外国买片人和国际传媒,宣传30到40部德国战后几年中拍的好电影,帮助德国电影出口。鲍尔说电影节很愿意成为德国电影公司和国外买家之间的桥梁,向外推介国产片,他希望劝服德国电影人,柏林电影节不仅是外国影片的展台,一定也支持德国电影。 但事情并不顺利,鲍尔向德国经济部申请拨款被拒绝,计划中的单元搁浅,一些制片人只好自己出钱做了个小型展会,把最有商业价值的几部德国片推出去。因为缺乏政府的支持,效果好不到哪去,业内人的积极性被挫伤了,他们对电影节的坏印象并没有发生根本改观。所以在最初的四五届电影节上,德国电影的参与率还是很低。这种局面直到好些年后,德国电影恢复了生机和信心,商业电影在国内市场的份额大幅上升后才好转。
面对电影界批评政府不扶持国产电影的批评,西德内政部举办了一个类似德国奥斯卡的奖项(bundesfilmpreis),由公众、文化界和知识分子组成的评委会对全年德国电影进行评选,就是Deutscher Filmpreis(德国电影奖)的前身,这个奖代表政府,其实更类似中国的华表奖,1953年这个奖成为电影节的特别单元。而把奖项纳入电影节范畴,是对外推广的一招,有助于提高获奖影片的国际知名度。
但德国影人却指出这个奖的目标才不是为了复兴电影业,其中存在严重的政治倾向,内政部表彰的全是反共或倒向北约的电影。面对质疑,官方人士称这个奖是个礼物,我们想给谁,就给谁。
1956年,柏林电影节被接纳为A类电影节,但其声誉却被良莠不齐的竞赛单元所削弱,影评人抱怨柏林好片子太少,品种太单一。
这个批评实际上是个参赛权的问题,一比较戛纳和柏林的参赛国家名单,很容易发现戛纳的参赛资格面向所有国家,包括苏东阵营,法国外交部会向所有建交的国家发送邀请函,法国电影制片人协会也积极向苏联和中国发出邀请。
1958年,戛纳将金棕榈颁给苏联电影雁南飞,德国记者强烈要求柏林电影节组委会邀请所有国家参赛,不管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差异。有记者认为:电影节作为展示窗口的年代过去了,作为正宗的国际A级电影节,虽然不意味着不问政治,但一定要向所有国家开放。在这点上,奥伯豪森电影节比柏林干得好。对社会主义阵营国家来说,柏林电影节太过壁垒森严,直到 1969年才把金熊奖给了南斯拉夫电影《第一次工作》。
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了一个明显的停滞时期。1971年,在传统的影片竞赛之外创立了新电影国际论坛。1974年,电影节上出现了第一部苏联影片,一年后,东德影片也加入进来。政治气候发生了变化,西德和东德签署了条约。从此,柏林电影节把自己重新定位为国际电影生产的一面镜子,使电影节在东西方之间的汇合与调停中扮演了更重要的文化和政治角色。

⑻ 电影《白日焰火》主题曲是什么

电影《白日焰火》寻主题曲:待定
《我是歌手》突围赛13日晚在湖南长沙录制。此场竞演中,韦唯、张杰、满文军、曹格、品冠、动力火车及茜拉等所有的离席歌手及补位歌手再度同台PK,并由在场观众投票选出3名歌手通往决赛。

节目录制时,新晋柏林电影节影帝廖凡“意外”出任主持人,引起观众一片欢呼。说起自己这次来主持《我是歌手》的原因,廖凡幽默地表示,主要是因为他的新作《白日焰火》将使用《我是歌手》当中的一首歌作为主题曲,“剧组找到洪涛之后,洪涛说,好啊,但你们要把廖凡借给我们当主持人,所以我只好来了,还是完全免费来主持,洪涛导演实在太厉害了啊”。
至于会选哪一首歌作为《白日焰火》的主题曲,廖凡说:“还在商讨中,目前还没有结果。

⑼ 柏林国际电影节

1.柏林国际电影节,每年2~3 月间举行,为期两周。
2.今年是第59届,当地时间2009年2月5日-15日举行。第一届是在1951年举行的。
3.第59届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片单:
《电光冷雾中》(导演:贝特朗-塔维涅)
《甜蜜的冲动》(导演:安杰依-瓦依达)
《瑞奇》(导演:弗朗索瓦-欧容)
《梅兰芳》(导演:陈凯歌)
《朗读者》(导演:史蒂夫-戴德利)
《谢利》(导演:斯蒂芬-弗雷斯)
《喜悦之泪》(导演:米切尔-利希藤斯坦)
《伦敦的河》(导演:拉契德-波查拉)
《长毛象》(导演:卢卡斯-穆迪森)
《斯图姆》(导演:汉斯-克里斯蒂安-施米特)
《希甘特》(导演:阿德里安-贝尼兹)
《关于伊丽》(导演:阿斯哈-法哈蒂)
《卡塔琳-瓦尔加》(导演:彼得-斯特克兰德)
《信使》(导演:欧容-莫维曼)
《伤心的奶水》(导演:克洛蒂亚-洛萨)
《小士兵》(导演:安妮特-欧森)
《其他人》(导演:玛伦-阿德)
《皮帕-李的私人生活》(导演:丽贝卡-米勒)
《愤怒》(导演:萨利-波特)
《我的唯一》(导演:理查德-隆克瑞恩)

获奖名单:
金熊奖:《伤心的奶水》
评审团银熊奖:《暗恋》、《其他人》
最佳导演奖: 阿斯哈·法哈蒂Asghar Farhadi (《关于伊丽》)
最佳编剧奖:《信使》
最佳男演员:塞米·鲍亚吉拉 Sami Bouajila(《伦敦的河》)
最佳女演员:贝吉特-米妮克美尔Birgit Minichmayr(《其他人》)
最佳艺术成就:《卡塔琳-瓦尔加》
终身成就奖:莫里斯-雅尔
电影处女作:《暗恋》
阿尔弗莱德奖 《暗恋》

阅读全文

与柏林电影节主题曲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基督教电影天堂是真实存在的 浏览:253
深海电影天堂 浏览:192
是电影什么的主题歌 浏览:545
如何制作免费看电影小程序 浏览:990
七个女孩的电影迅雷下载 浏览:921
刘德华飞机遇到活佛是什么电影 浏览:560
霍纳电影音乐 浏览:594
如何看待国产电影的英语作文 浏览:592
把女友做成娃娃是哪个电影 浏览:138
凶男寡女电影完整版 浏览:747
电影魔兽世界大人版在线观看 浏览:206
羔羊医生粤语电影完整版下载迅雷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190
法国电影权力的游戏播放 浏览:596
电影初吻二主题曲 浏览:826
萌萌的动画电影有哪些 浏览:778
我叫李焕英电影主题曲 浏览:179
宝贝侦察队是哪个电影 浏览:178
小红书下载哪个软件可以看电影 浏览:949
哪些擂台上打架的电影看的让人哭 浏览:238
关于拒绝浪费粮食的微电影 浏览: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