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致青春电影赏析
这里有几个赏析的点:
1.我们怀念飞跃球鞋,怀念校服,怀念菇凉们简单的马尾辫,怀念男孩纸的海魂衫。当然现在我们仍然可以将这些元素都找出来穿在身上,不过回不去的是当年的心事和状态。
2.念那些逝去的美好是人的共性,回望自己的青春,审视现在的生活也确实是当下很多人常做的事情之一。这可能也是那么多与青春有关的电影常常引起大规模观影的原因。
3.可能青春就是用来怀念的,但青春也终究是要翻篇的。
4.爱情是青春不能规避的主题之一,比如伤痛比如甜蜜,比如回不去比如来不及,但归结到简单的两个字,很有可能就是爱过。
以上是几个文艺赏析的点,至于专业的- -我真的不行,只能帮你到这儿了,加油哦~
『贰』 青春片在电影市场很受欢迎,它里面含有的哪些元素引起你的共鸣
青春题材一直都是大热元素,它为什么能受到大家的欢迎,我想,大家只不过是在影片中看到了自己过去的影子,引起了共鸣,而这逝去的青春却不会再重现了,只能通过电影来缅怀一下。
《同桌的你》则是能够引起所有人的共鸣,学生时代的同桌是我们接触最多的人,我们之间或是一起玩耍,或是斗嘴,但无可否认的是多年后的我们可能记不清班上其他人,但是同桌一定是不会忘记的。青春片之所以受欢迎,正是他们让我们想起了逝去的青春,让我们在影片人物上看见了自己的影子,那一去不复返的单纯与美好,是我们在经历了社会残酷无情后再也不能拥有的。
『叁』 11度青春系列电影的创作背景
《老男孩》中出现的“筷子兄弟”是一个现实中的组合,拍广告的肖央和做音乐的王太利业余创作拍摄视频短片为主,之前的作品《你在哪里》等曾在网上获得不错反响。导演肖央也就是片中的肖大宝,生于1980年,河北承德人,自称是夹在70后和80后中间,北京电影学院广告专业毕业后一直接拍广告,但总是处于饱一顿、饥一顿的状态。2005年做音乐经纪的王太利介绍广告拍摄任务给还没毕业的肖央,两人从此成为朋友。来自山东的王太利生于1969年,1997年带着父亲给的1800块钱到北京,600块买了个呼机,300块交房租,揣着剩下的900块钱开始北漂,“那时天天吃刀削面”。
2010年初,“筷子组合”被“11度青春系列”看上,负责该项目的优酷副总裁潘沁告诉记者,当初选择10位年轻导演考虑过多元化,尹丽川是刚拍电影的新人、张亚东是从未拍过电影、而肖央则是在网络上走红,而且剧本也很符合时下的怀旧情绪,因此《老男孩》还没拍完,投资方就充满期待,成品出来后更是让人惊喜,于是优酷便将《老男孩》安排压轴上线。 肖央在做广告导演之余真的帮人主持过婚礼,片中小时候经常受欺负的猥琐男包小白,长大后竟开起了奔驰。肖央也碰到类似的事:“一帮老同学聊起过去就眉飞色舞,谈到现在就战战兢兢,大家最怕提到的就是挣钱,因为彼此间差距巨大。”《老男孩》中,插入了一段广播采样,播音员一边述说着国家快速发展的方方面面,另一边说的则是强拆和房价飙升。肖央和朋友们经常感叹:“国家发展真快,都有点跟不上了。”或许是种种情绪触碰到了很多人的神经,因此《老男孩》上线后得到极大反响。
肖央分析说,“70后怀旧是一种思潮,小时候我们都很幸福,时代给了我们做梦的机会,但现在生存压力大到了一个临界点,大家只能在回忆中寻找快乐。”
肖央也不否认自己受到了日本组合Mr Children的MV《Kurumi》影响,那个MV讲述几个日本中年男人想起当年的音乐梦想,重新组成“大叔摇滚乐队”的故事。肖央说,他想把70后那一代的共同想法,生活以及成长后受到的委屈都表达出来。比如故事前半段加入李春波的《小芳》、动画片《花仙子》主题曲等,这些都是70后的共同回忆。 《老男孩》用迈克尔·杰克逊从辉煌到离世作为一条暗线,串起了两个男人肖大宝和王小帅的成长经历。肖央表示,正是迈克尔·杰克逊的突然离世刺激他完成了这个故事。2009年6月25日获悉迈克尔·杰克逊去世后,王太利给他打了一个电话说:“MJ走了,我们也没多少时间了,该做点有意义的事。”本来两人只是想给《老男孩》片尾原曲大桥卓弥的《谢谢》配上自己原创的MV,以前两人的短片也是原创MV配知名歌为主。
迈克尔的突然离世让他们有了更大的野心。肖央觉得迈克尔·杰克逊一生和70后的成长轨迹比较暗合,“他最辉煌的时候,我们在中学无忧无虑,对未来充满期待。他娈童官司缠身时,我们进入社会面临挑战;当他离世时,我们又面对30岁后的选择。他从神话般的偶像变成病痛缠身的凡人,我们也从阳光少年变成在大城市挣扎的小人物。” 10月28日短片上线后,第一天得到了30万的点击,第二天上升到70万,此后每天保持着80万的增长速度,已超过了710万的点击、330万的转发量,观看数粗略估计有望逼近1000万人次。肖央告诉记者,短片网络大热后,他接到中学同学打来的电话,说他们有个同学当了道士后不小心看到这部短片,也是感动到泪流满面。肖央说,早知道我在片尾也加一个道士、和尚看欢乐男声的画面,因为这群人年轻时也有过梦想 。
投入70万,拍了16天,《老男孩》让肖央得到了关注度,但为了筹划这部短片,他大半年没接拍广告,片长也由最初的10分钟扩充到45分钟,肖央也几乎花光了积蓄。《老男孩》片中引用了很多著名歌曲的配乐,但基本上没有取得过版权,肖央为此咨询了音著协的朋友,得到的答案是只要不用于商业放映不会有问题,但片尾曲肖央已和日本的版权机构进行了联系,将这首日本原曲的中文版使用进行一些界定。肖央说,付出的辛苦总算没有白搭,很多电影投资人纷纷找上门来,让他的拍电影长片梦想也快成为现实。
『肆』 致青春的创作背景
歌曲在创作过程中,为了配合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的主题与情绪,导演赵薇特别要求窦鹏,将其对青春的理解注入电影。而身为《致青春》编剧的李樯的作词也是对电影的主题的浓缩,歌曲创作中有王菲的空灵声音、窦鹏的不羁作词与李樯的细腻主题,为电影注入了更多面的青春气质。
『伍』 怎么看待国产青春电影
在众多的类型片中,占主流位置的一直是影片类型较为突出、系列性较为连贯的电影,比如动作片和喜剧片。从这一点来看,青春片其实难以企及。在票房回报率上,它不及动作片和喜剧片的商业价值,同时,如果论及电影的文化价值,与文艺片相比,它又显得相对单薄。但是从另一方来看,这一类型片却有着值得人们注意的地方,那就是它的社会价值和它所引起的更多的社会话题。
中国近几年的青春片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诞生的,从2010的短片《老男孩》,到2011年的《青春期》、《那些年》;从2012的《青春荷尔蒙》、《全城高考》,再到2013年的《致青春》、《中国合伙人》,这些青春片在近几年大荧幕上的频频露面,也让我们注意到这些电影的反映内容,以及它背后关注的社会问题。
在进行窥探之前,我们必须要知道一个定义,什么是青春片?网络上对此没有进行明确的定义。而在笔者看来,今天要讨论的所谓青春片,无外乎两个因素:一是主要的人物角色正处于青春阶段;二是主要的故事基调承载在青春年代。
如果探讨仔细的话,我们会发现近几年的国产青春片,是与中国社会的某些突出问题联系在一起的,如高考问题、就业问题、学习阶段的成长问题、80后生活中的问题等等。这些现实中有些刺手的问题反映到影视作品上来,其社会影响可想而知。
中国青春片的悼念式作品可以从2010年的《老男孩》这部短片谈起,这部微电影相比与其他电影有一个比较明显的不同,就是它全程都是在网络上传播,并没有在院线上映,可是引起的社会反响丝毫不亚于同期的一些大片,它的豆瓣评分是8.4,时光评分是8.0。从影视本体论来探讨这部电影的拍摄手法、制作水平或者是主题探讨的话,都是比较过分的事情。除去它的主创人员、制作经费和制作水平不谈,一部仅在网络上流传的电影,它的电影制作水平也是可想而知的。所以我们在讨论它的时候,首先应该把它当做一部对“当年理想”致敬悼念式的怀旧片。
片中的肖大宝和王小帅无疑是7080后下层阶级的真实写照,一个是婚庆主持,一个是理发师,生活趋于平淡,有时还遭人白眼。可是当过往的梦想再次来临的时候,他们怀揣着探试的心情企图再次验证自己过往的笃定,这是一份属于“老男孩”的梦想。但是电影在此刻并没有落入俗套———来一个大团圆的结局———筷子兄弟成就了自己的梦想,因为它并不是一个昭示光明路途的电影,而是一部唤醒曾经梦想的电影。尤其是在它的主题曲中,愈加反映了这一点。
如果我们细心观赏,其实电影中有一个片段十分具有象征意味。在肖大宝开车听广播的路上,广播里的内容一段是国家的强盛壮大,一段是平民大众在生活中所面临的巨大压力,两段相互交错。这种大与小的对比,强与弱的直白,把80后放置在整个中国大环境中去冷眼旁观,这样的景像描写极具深刻性,也让身为观影者的我们思想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笔者觉得这应该是本片在电影镜头与话语处理中最出彩的一段。
而在2011年的两部青春片中,我们看到另外的感觉。对于《青春期》这部生猛片,个人觉得可以直接把它和2012的《青春荷尔蒙》衔接起来,甚至可以说,前者是后者的前传。这样说一点也不奇怪,这两部电影在画面的主色调处理、叙事方式、台词风格以及主题探讨、演员整体面貌等等电影参数上,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两部电影探讨的是当前中国学生的生活和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尽管电影企图利用一切的噱头去保证票房回报率,包括俊男美女、性感露骨、台词前卫以及生活奢靡,但是它连最基本的现实反映功能都没有做到,基本上宣告了它们在评论界上的败走麦城。
其实这类学生生活电影是较难把握的,国内电影在这方面做的不尽如人意。而反观美国和印度,他们的两部电影是值得国内导演和制片人借鉴的,一部是美国的《死亡诗社》(又名《春风化雨》),一部是印度宝莱坞的《三个傻瓜》。
国内的两部电影都是停留在电影的商业吸金度,而忽视了电影本身的价值。王道新《影视批评学》中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整体意义上的电影应该是‘商品’、‘艺术’‘文化’三位一体的综合体”。毫无疑问,《青春期》和《青春荷尔蒙》只是看中了电影的第一个属性,而当我们观看《死亡诗社》时却经常被里面的创新思维和自由精神所打动,在这部电影里面,我们看到的不是一群无知少年的打打闹闹,青春也远远不是这么简单,青春这个词本身就是一个抽象意味的描述词,它具有形而上的悲剧性和形而下的现实愉快感。
所以在这种本原出发点上,《死亡诗社》带给了我们在青春中才能获得而又超出青春之外的感悟。同样的在《三个傻瓜》中我们发现了属于青春的热烈与执拗的意念,那是谁也无法改变的信念。所以有人说:“青春是狂放不羁的,是完全由个人意志控制的年岁,这样的年纪最能创造出新的价值!”
『陆』 电影永远是少年走进上海高校,礼赞百年风华,这部电影的背景是什么
一、《永远是少年》传承初心2021年5月20日,为庆祝建党100周年,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红色青春电影《永远是少年》走进了上海高校进行路演。希望学生们能够通过看电影了解到在100多年前民族危难之下,那些青年人是如何树立理想,牺牲自己,尽管知道前方的路比较迷茫,但是依旧义无反顾地踏上了拯救民族危亡的道路。
作为导演冯小宁的新作,《永远是少年》将视线聚集在100年前的学子身上,当时的他们也如线下的年轻人,一般意气风发。唯一不同的是在他们那个年代正是共产党初创之时,明明能够过着普通的富足生活,但是这些青年学子们义无反顾的放弃,直到为国捐躯的时候,他们依旧坚信,在未来依旧会有如他们一般的万千青年学子纷纷踏上爱国之路。
尽管他们的结局是令人痛心的,但是要相信不管是在现在还是在未来,依旧会有成千上万个他们愿意为了祖国的进步而牺牲自己。昨天的你们在奋起抗争,而今天的我们将为了祖国的进步,也将不畏艰苦,继续展现出当代青少年们的风采。奋斗不息,青春不止,少年强则中国强。在当下这个和平的年代,昨天的他们走出了辉煌,而今天的我们将继续传承五四精神,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够永葆当下这份朝气,不管走多久回来的时候还是少年。
『柒』 《致青春》的背景年代
从学生在文艺晚会上高唱激情澎湃的《红日》,学生宿舍内张贴的电影海报《阮玲玉》来判断,《致青春》的背景是20世纪90年代初的大学校园。
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是赵薇的导演处女作,也是其在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研究生的毕业作品。影片改编自作家辛夷坞的同名小说,由香港导演关锦鹏担任监制,内地编剧李樯改编剧本,海峡两岸演员赵又廷、韩庚、杨子姗、江疏影、张瑶、刘雅瑟、包贝尔、郑恺、黄明、王嘉佳、佟丽娅等主演,[1]王菲演唱主题曲《致青春》,于2013年4月26日全国公映。内地最终票房为7.2亿。2014年9月13日于日本上映。
《致青春》在2013年上映至今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好评不断,相继在第二十六届东京国际电影节(26th Toky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世界焦点”单元;第五十七届伦敦电影节(57th BFI London Film Festival)“爱情”单元;第八届荷兰莱顿国际电影节(Leide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2013)“胶片中国”单元;第二十四届斯德哥尔摩国际电影节(24th Stockholm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亚洲印象”单元等A类以及其他大型国际电影节展映;
同时该片获得华语五大最高电影奖项;第33届金像奖最佳两岸华语电影奖,第50届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奖,第29届金鸡奖最佳导演处女作,第32届百花奖最佳导演,第15届华表奖优秀青年创作等等嘉奖。入围亚太影展竞赛单位和亚洲电影大奖等主流奖项。2014年赵薇再度收获百花奖最佳导演奖,李樯也凭借该片拿下百花最佳编剧奖。在2014年第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华语电影新焦点单元,赵薇获得焦点导演,郑恺江疏影获得焦点演员。
『捌』 为什么一些青春题材的电影一般都以90年代为背景来拍摄
会引起怀旧吧!因为都过了那个时期那个年代,所以想把这些东西重新呈现给没有看过没有体验的一些观众朋友,当然也会有一些想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