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苏联二战用日本战俘打仗是哪部电影
登陆之日 마이 웨이(2011)
导演:姜帝圭
编剧:姜帝圭/Byung-Hyun Kim
主演:张东健/范冰冰/小田切让/金仁权/韩承龙
类型:剧情/战争
制片国家/地区:韩国
语言:韩语 / 日语 / 俄语 / 德语 / 汉语普通话 / 英语
上映日期:2011-12-22(韩国)
片长:137分钟/ 144分钟(蓝光加长版)
又名:我的征途 / 我的路 / My Way / マイウェイ 12,000キロの真実 / Mai-wei
㈡ 前苏联和日本在蒙古的诺门坎战役详情
诺门坎战役
++展开目录
【诺门坎战役】
1931年日本帝国占领中国东北后,随即将那里变成了侵华反苏的基地。前苏联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一面向抗战中的中国提供 军事援助 ,一面极力加强远东红军,使其兵力大大超过当时侵占东北的日本关东军。这两支军队在中苏边境 剑拔弩张 ,不断发生冲突,其中两次规模较大的摩擦对关东军以后的战略发生了重大的影响。首先是1937年6月的乾岔子岛事件,在那次冲突中,日军击沉了一艘苏军炮艇,而苏联由于国内正在进行大清洗运动,没有对此予以报复。另外是1938年7月的
㈢ 有关于苏联与日本 二战时冲突的电影或电视剧的吗告知下 谢过!
1、《命令:不许开火》
讲述在二战后期中苏边境线上,日军一方面要苏签协议保持中立,一方面又不断在边境线上挑衅,空袭村庄,破坏环境设施,打死苏军战士。苏军接到上级“不许开火”的命令,强压怒火,一忍再忍。
2、《命令:越过国境线》
讲述讲述了二战末期,苏联为了尽快结束战争,在经过蒙古境内遭遇到日军一个军的敢死队顽强抵抗。苏军一小分队进入日军防御堡垒用血肉之躯炸掉堡垒,而苏军坦克兵团在无弹药的情况下,与日军的增援兵团相碰,同归于尽的故事。
3、《紫日》
讲述在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的时候,苏联红军偶然从日军屠杀中救下一名中国老百姓杨玉福。在将杨玉福和伤员一起往后方转移的途中,军车误入日军军营,发生了一场激战。杨玉福和一位名叫娜佳的苏联女军医侥幸逃进了林区。
4、《功勋》
讲述苏联拟对日开战,开始积极为东线的亚洲战场作准备,为此,苏联战略情报局制定了绝密的“雪崩计划”。雪夜下的满洲中苏边境。一辆军用吉普车冲出苏军哨所,像一头惊恐万分的麋鹿,向伪满洲国奔驰而来。
5、《远东特遣队》
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苏联红军的远东正规作战部队中,活跃着一只主要由中国抗联战士组成的第八十八侦察旅,在苏联红军最高统帅斯大林同志决定出兵东北之前,曾下令这只部队派遣二百多支苏联红军小分队深入日寇敌后进行侦察、间谍和破坏任务,为解放东北做准备。
㈣ 诺门罕之战详情
诺门罕战役,或称哈拉哈河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日本及苏联在远东发生的一场战争。日本称5月11日至6月上旬的事件称为第1次ノモンハン事件,即第1次诺门罕事件;此后至9月16日停火为止,称为第2次ノモンハン事件,即第2次诺门罕事件。
战事在1939年在当时的满洲与蒙古的边界诺门罕发生。日、俄双方的军队分别代表“满洲国”及“蒙古国”交战,但日、俄双方并没有向对方正式宣战。战事以日本关东军大败结束。日、俄双方此后在二次大战中一直维持和平状态,直至1945年8月6日美军在日本广岛投下原子弹后,苏联在8月8日向日本宣战并发动入侵满洲国的八月风暴行动为止。
背景
由于地缘政治上的冲突,日俄在近代曾多次开战。两国在1904年在中国的东北爆发全面的日俄战争,结果日本战胜,中国的东北落入日本的势力范围,俄国亦被迫把库页岛南部割让与日本。1931年日本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全面占领中国东三省,之后在1932年成立听命日本的满洲国。中国的外蒙古则在苏联的支持下,于1921年宣布独立,成立听命于苏联的蒙古人民共和国。满洲国与蒙古国为邻,并分别有日本及苏联的驻军。双方在不少的地段存在边境纠纷。1938年7月,日、俄两军在中、苏、朝交界的张鼓峰便因为边界纠纷发生武装冲突,结果一个月后的8月10日双方议和停戦协定。
事件经过
1939年5月11日,约七至九十名蒙古骑兵在哈拉哈河以东、诺门罕附近的地区(今中国内蒙古呼伦贝尔盟西南部,阿尔山以西)放牧。日本及满洲认为满、蒙边境应该在哈拉哈河,该地为满洲国国土,而苏、蒙则认为边界在河东约十六公里,诺门罕的东面,该地为蒙古国国土。蒙古骑兵被满洲骑兵驱逐。两天后蒙古骑兵带同援兵到达,再次在该地驻扎,满洲兵未能将其驱赶。
此时日本关东军决定干涉。5月13日或5月14日,隶属关东军小松原师团的捜索队长东八百蔵中佐指挥约300满洲国士兵出动,15日成功驱赶蒙古骑兵。苏联红军在斯大林指示红军最高指挥部(Stavka)下准备反功计划,并决定由朱可夫负责指挥。5月28日至5月29日,苏、蒙军队在装甲兵支持下,以优势兵力击败日军。东中校之捜索队军力减损63%:8名军官和97名士兵被杀,1名军官和33名士兵负伤。
之后的整个六月,苏联向诺门罕附近,哈拉哈河两岸增兵,并攻击满洲国士兵。
六月底,日军发动反攻。6月30日小松原师团下达进攻命令,从北面分两路进攻哈拉哈河以东的苏军。当中部分兵力更在7月1日渡过哈拉哈河,在河的西岸意图阻隔苏军的援兵,及切断河东苏军的退路。但河西的日军攻势受阻。朱可夫集合约二百辆坦克及三百辆装甲车,以装甲兵反攻。7月3日,日军撤回河的东岸。而河东的日军亦未能将苏军击退。双方从后方增调炮兵增援。日军在七月底的一次反攻仍然未能将苏军驱离河东。双方在夏天一直维持争持局面,
八月中,苏军在朱可夫的指挥下,在三十公里长的前线发动主力进攻。苏军投入总兵力约五万七千人,配合炮击及空军支持。北翼最先以机械化步兵进攻,吸引日军增援。中部则以步兵牵制日军主力。南翼集中一个步兵师、一个装甲旅,约一万人及三百部坦克,配合火炮、空军快速向北迂回,从侧翼包围河东的日军。8月20日,苏军渡河。
日军的作战策略则是以前线部队阻挡敌军进攻,等待苏军的进攻力减弱后,以援军从侧面包围苏军。但是苏联闪电战式的立体机动作战,特别是大量投入的装甲兵,令前线的日军快速溃败。8月24日,苏军南北两翼在诺门罕合围。两个日本关东军师团(第七师及第二十三师)的主力被包围。8月27日,日军试图突围失败。朱可夫在日军拒绝投降后,以火炮及空军集中歼击被围的日军。
结果
1939年8月中,欧洲形势急剧变化。苏、日两方亦在八月底后加紧外交谈判。苏军虽然在远东取得战役的胜利,但无意扩大战果。双方于9月16日停火,事件最后以日本退让,承认现存边界结束冲突。1940年6月9日,苏、日两方正式缔结协议。
伤亡
在四个月的战事中,三万名参战的日军中约八千人死亡,九千人受伤(苏方资料为日军、伪满军共损失约6.1万人)。苏军投入约五万七千名步兵、五百辆坦克及三百五十辆装甲车;官方宣布人员损失为九千人伤亡。但据1991年苏联解体后解密的档案显示,苏军真正死亡人数约为七千人,超过一千人失踪,另外一万六千人受伤。
对第二次大战的影响
相对于二次大战其它战役,诺门罕是一场不为经传的战事。但是它对二次大战的局势发展却有非常深远的影响。
战事发生前,日本东京当局仍为“北进”及“南进”的策略而争论。北进计划是以陆军向苏联西伯利亚发动攻势,目标是进攻至贝加尔湖一带。而南进计划则是以海军为主,夺取东南亚资源(特别是荷属印度尼西亚的石油)。诺门罕战役的失败,说明苏联红军的实力对日本陆军来说仍然是相当强大。在一定程度上,诺门罕战役导致日本改为倾向采用南进的战略目标;最终引致两年后日本偷袭珍珠港、向美国宣战和最后的战败。
诺门罕战役中,朱可夫指挥装甲部队以机动战首获大捷,获得“苏联英雄”称号的嘉奖。苏联政府得到包括间谍理查德•左尔格的情报得知日方的南进,因此应该不会即时对西伯利亚发动另一次攻势。苏军于是被调往欧洲;在1941年12月,朱可夫再指挥西伯利亚部队在莫斯科保卫战中成功发动反攻击败德军。
㈤ 求一部日本苏联战争电影(好像是)
《登陆之日》是一部韩国和美国合拍的战争片,2012年7月10日开始上映.由姜帝圭执导,张东健、小田切让、范冰冰等主演,该影片以二战为背景,讲述了在诺曼底登陆战役中身着德军军服的两名东亚人金俊植以及长谷川达夫的故事。
(5)日本和苏联在蒙古的一场战争电影扩展阅读:
电影背景是日本殖民朝鲜时期,日本将军之孙长谷川辰雄(小田切让饰)与贫贱子弟金俊植(张东健饰)竞逐长跑,直至奥运选拔。尽管俊植涉险夺冠,却被诬陷违规。愤愤不平的民众与军方发生冲突,最终俊植被充军,他和兄弟们屡遭日军凌辱。
一次野战,俊植意外俘获了专门射杀日军的狙击手斯莱(范冰冰饰)。上将辰雄来前线督战,令俊植受辱。俊值每晚坚持长跑,却被烧了跑鞋,因为不愿做敢死队,索性集体出逃。当俊植看到苏军压境,决定跑回送信。结果,日军惨败,辰雄和俊植被俘。上将辰雄来前线督战,令俊植受辱。俊值每晚坚持长跑,却被烧了跑鞋,因为不愿做敢死队,索性集体出逃。当俊植看到苏军压境,决定跑回送信。结果,日军惨败,辰雄和俊植被俘。
㈥ 苏联和日本1939年7月在蒙古草原激战是什么电影
替代者之情迷画皮
又名:无
看点: 家庭 刺激
类型:爱情 悬疑 惊悚
语言:汉语普通话
地区:大陆
时长:72分钟
导演: 刘恒岳
演员: 郑文蓉 丁汇宇 袁媛 林杉
㈦ 冲出重围是反应那个战斗的苏联电影
二战末期,苏联为了尽快结束战争,派遣苏联军队20万进入蒙古及中国消灭日本关东军,在经过蒙古境内遭遇到日军一个军的敢死队顽强抵抗,日军用人肉炸弹冲击苏军的坦克战群,并设置严密的防御体系使苏军深陷埋伏,经过激战,苏军伤亡惨重……苏军一小分队员进入日军防御堡垒用血肉之躯炸掉堡垒,而苏军坦克兵团在无弹药的情况下,与日军的增援兵团相碰,同归于尽,最终苏军胜利,但战争的血腥,残酷让人心情沉重
㈧ 日本军队用卡军和人肉炸弹冲击敌军坦克是什么电影
冲出重围 2005
导演:伊万琴科
国家/地区:俄罗斯
主演:伯约科夫 /伊格洛娃
时长:87分钟
简介:
二战末期,苏联为了尽快结束战争,派遣苏联军队20万进入蒙古及中国消灭日本关东军,在经过蒙古境内遭遇到日军一个军的敢死队顽强抵抗,日军用人肉炸弹冲击苏军的坦克战群,并设置严密的防御体系使苏军深陷埋伏,经过激战,苏军伤亡惨重……苏军一小分队员进入日军防御堡垒用血肉之躯炸掉堡垒,而苏军坦克兵团在无弹药的情况下,与日军的增援兵团相碰,同归于尽,最终苏军胜利,但战争的血腥,残酷让人心情沉重……
这部电影?
㈨ 这是什么电影是苏联和日本打这个画面
这是电影《登陆之日》中间一段描写苏军进攻日本的战争片段,似乎是1939年的诺门坎战役。
《登陆之日》(My Way)是一部韩国和美国合拍的战争片,由姜帝圭执导,张东健、小田切让、范冰冰等主演,影片于2012年7月10日开始上映。该影片以二战为背景,讲述了在诺曼底登陆战役中身着德军军服的两名东亚人金俊植以及长谷川达夫的故事。
影片的故事背景,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的朝鲜,到三十年代末的蒙古战场、四十年代的诺曼底战场等,几乎横跨了二战的前后。史实中,的确有少部分亚裔士兵包括数量不等的日本帝国陆军纯日籍士兵、朝鲜籍日本兵及来自中国的国民政府军士兵,他们在历经多番被俘后存活下来,这些战争包括苏日国界战争、中日战场、苏德战争、诺曼底战役。该片基于这一史实,刻画描写两名分别为日籍韩裔及日裔士兵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为生存而奋斗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