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电影中的造型元素指什么
造型元素在电影中的表现力 电影是一门综合的视听艺术,她最主要的组成就是剧作、导演、摄影和美术。在一部影片中,美术的作用尤为重要,是影片造型的基础,其优劣直接关系到影片的整体视觉效果。电影美术师要依据影片整体的构思、主题和剧本的要求,为导演和摄影、表演等部门通过场景、道具、服装、化装、特技等等造型基本元素,提供强有力的叙事空间和运动空间以及心理空间,为人物性格的塑造和刻画提供保障。这些元素运用的得当,有助于整部影片的剧情的发展、主题的体现、人物性格的表达,并且使画面视觉效果得到很好的表现。反之,如果造型元素运用得不恰当或只是一味强调个体的突出,而忽视了整体的表达,将大大削弱影片的整体效果破坏了主题的表达。下面仅就场景、服装、特技三种造型元素的表现力做简略的说明。 场景 场景是展开电影单元场次的特定空间环境。是美术设计中的基本概念之一。众所周知每一部影片在进入正式的拍摄之前都会由导演、摄影和美术根据剧本提供的具体要求,比如:时代背景、地域特征、影片风格等等进行选景、制景的工作,这可以说是影片创作的第一个重要环节。场景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剧情展开的具体地点,关系到影片整体风格的确立。比如《红磨房》和《巴黎最后一班地铁》这两部片子虽说都是以巴黎这个大环境为背景,但根据剧情的不同,时代的不同,《红磨房》是表现巴黎十九世纪社会底层的艺术家,舞女、画家、舞台设计师、诗人等等生活的一部带有写意风格的歌舞片,并带有一种轻喜剧的特色。所以选择了巴黎著名的蒙马特区的歌舞厅红磨房为主要场景,在场景的布置和色调的调配上着意强调非写实的夸张和强烈的色彩对比,利用华丽但略现俗气的舞台及舞女化妆间和寝室的装饰、道具等等这些造型元素来营造气氛,表现特定时代和特定人群的特征。相反《巴黎最后一班地铁》因其故事发生在二次大战巴黎被德军占领期间,主人公活动和生活的主要场景是剧院而且是被德国人查封的犹太导演的剧院,所以在色调上采用一种灰暗的光效,营造出一种阴霾而压抑的效果。场景的布置上简陋而破旧,体现时代的特点反映主人公的处境。试想如果两部影片的场景颠倒,那将完全违背了剧本的要求,产生了不伦不类的效果,而现在恰恰是表达得很到位、恰当,因而使两片均成为受到好评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可见场景造型元素表现力的重要。 又比如:影片《城南旧事》《霸王别姬》《老店》虽然反映的均为老北京的生活场景,但因其剧情内容的不同,在场景选择上就有很大的差异,侧重点都不一样。《城南旧事》多选取富有老北京地方特色的胡同、井窝子、门洞、垂花门、四合院、门墩等普通百姓市井生活的场景;《老店》则根据剧情要求选择了全聚德作为该片的主要场景。《霸王别姬》的众多场景中除了胡同、四合院、小街道其中最主要的场景是老北京的戏园子,这些场景的选取带有浓郁的地区特色,体现了特定时期的社会风尚和景象。为剧情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环境。 服装 俗话说人靠衣装马靠鞍,具体到电影美术中,服装不单单是人们个人的穿衣打扮的爱好和兴趣这么简单的问题了。服装的选择和穿着要根据剧作对人物的要求反映其性格特征和身份,以及时代地域、民族等情况。因而服装是电影美术造型的一个重要元素。 《花样年华》是一部精彩的爱情经典。其中女主角张曼玉在115分钟的片长中所穿的旗袍数量多达26套之多,普通的观众可能只是会惊叹于那些美丽旗袍的色彩和花样,但作为电影美术的一个重要元素,这些旗袍在这部电影中所起的作用不光是展现演员娇好的身材、愉悦观众的视觉,更是起到点题的作用。正如女主人公身着的多姿多彩的旗袍一样,她年轻貌美花样的年华,但却被现实的残酷、爱侣的背叛、生活的孤独、寂寞、无聊所淹没。旗袍在这里起到了反衬的艺术效果。60年代的香港,太太小姐们大多穿着西式衣裙,而本片的设计者恰恰让女主人公穿着传统款式的旗袍,这些旗袍色调高雅、图案美丽而不俗气,正是要表明她是一个有知识文化和涵养并崇尚这种中华传统文化的女性,因此在其遭遇感情的失落之时,面对个人的名誉、家庭的责任和对爱情的忠贞观念,她无法摆脱现实,更不敢寻求个人的幸福。在此部片子里旗袍这个造型元素的表现力所起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阳光灿烂的日子》中马小军、刘忆苦们穿着的绿色军便装,背着的军挎,脚蹬的片鞋这一切无疑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米兰的浅兰色连衣裙代表着她的纯洁和脱俗,成为马小军心中的偶像。 特技 随着电脑二维、三维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电影特技美术的领域不断拓展,已经成为电影美术造型元素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三维电脑特技的参与,银幕上出现了史前侏罗纪时代的活着的恐龙,当巨大、凶猛、强悍的霸王龙张着血盆大口冲向镜头的一刻,它们的“复活”带给观众前所未有的强烈的视觉冲击和震撼,大大加强了画面的张力。无论是三维仿真的恐龙、外星战士和即将沉入大海的巨轮还是表情夸张的金·凯利、在空中飞舞的羽毛亦或是众多的迪丝尼动画片中的二维人物、动物他们都是靠着电影特技的手段才在银幕上大放异彩的。成为影片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从而使得特技这个造型元素在影片中的表现力达到了更加完美的境地。 综上所述造型元素在影片中所起的作用是塑造影片的艺术形象,直接参与表现主题的强有力的手段。
2. 电影作品中画面的造型元素包含< >,< >,< >等方面
画面的景别元素、画面的构图元素(线条、形状、光线、色彩和影调等)、画面的拍摄角度元素
3. 影视画面是如何构成的
影视画面的构成主要包括构图、光线、色彩、声音与文字。通过写实性、表意性、隐喻象征性及特殊的符号意义等展现出画面的美学原则,表达一定的画面主题。而画面的构成元素主要有:主体、陪体、前景、后景、背景、空镜头。
我们先来说说画面构成的主体,是影视画面所要表现的主要对象,也是画面构图的结构重心和视觉中心,起着主导的作用。我们要让画面的主体占据画面突出的位置,运用光线和色彩产生鲜明的对比,再利用虚实关系等方法来突出主体。
而陪体是与主体构成特定关系来辅助主体表现主体思想,它是主体的陪衬,一般表现为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影片《无间道》中,陪体黄警官与主体"仁"秘密会面,是为了交代"仁"作为黑帮卧底的由来与"仁"真正身份的见证人。
前景指画面中处于主体前面、靠近镜头的人或景。经常用来交代情节、营造环境气氛、加强画面的纵深感、加强视觉表现力、形成某种图案美和装饰效果等。
后景位于主体之后,是环境的组成部分,是构成画面中生活氛围的主要成分。
背景的范围往往要大于或包含后景,用来渲染和衬托主体,营造场景气氛,展示空间深度感的。如在影片《钢琴师》中,犹太人被德军驱赶生产军需产品、遭受饥饿和杀戮的背景,加上在狭小的阁楼的钢琴师避难的空间背景。起着陪衬、渲染和衬托主体的作用,在视觉上让画面主体清晰地呈现出来。
空镜头又称"景物镜头",指影片中那些只出现自然景物或场面而不出现人物的镜头。这种镜头常用来介绍环境背景、交代时空、渲染意境、烘托气氛、引起联想、推进故事情节。它具有说明、暗示、象征、隐喻等功能,还具有时空转换和调节影片节奏的独特作用。
接着我们来说影视画面中的第二部分——光线。它是镜头画面视信息和视觉造型的基础,是电影语言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元素,是揭示主旨与刻画人物、强调不同景物或形象、渲染情绪与意境、引发联想等等的有效手段。
光线的作用十分广泛,比如光线粗与浓,意味着重与强;淡而细,往往代表着轻与弱;直线代表刚劲,弧线呈现动感;斜线显速度,曲线有韵律;明亮代表光明、欢乐、幸福,阴暗代表沉闷、困难、忧伤;倒影代表优美、安静、梦幻等;这对于领会影视中的形象或理解剧情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接下来是影视画面中的第三部分——色彩。它能最直接地反映了画面的感情内容、主观意念和艺术氛围。色彩还有着象征性,比如白色象征着快乐、纯真清洁;黑色象征着悲哀、绝望、沉重等等。
色彩传达着人的情绪与心理状态,是人的内心世界外化的表现,即使是同一种色彩,在不同的作品中,其表达的意义也不相同。在影片中,经常以多种色彩来传达不同的人物情绪。比如苏联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用朴实的黑白表现战争的残酷,用柔美的彩色表现女兵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最后我们来说说文字,就是影视画面中的字幕,对画面中的听觉、视觉形象起辅助说明作用。如表明时间、地点、人物身份的字幕等。文字与视觉、听觉元素一起让观众享受到真正的艺术美感。
4. 儿童影视艺术的造型元素有哪些
构图 色度 最重要的是光。
1.构图影视构图通俗地讲就是处理人、景、物的位置关系以及形、光、色的配置关系。* 构图的组成一般包括三个主要部分即主体——构图的中心;陪体——主体的陪衬物;环境——主体或者也包括陪体所处的环境。
这三者构成一定的关系,后两者是为第一者起修饰和映衬作用的,这些都可以通过线条、体积、位置、视点、亮度、色彩等方式来完成。 * 构图的原则叙事性原则、表意性原则、修辞性原则、整体性原则。
2.光影影视影像是以光影成像的。光影的造型取决于光的质量——柔光或硬光;光的方向——前重光、侧光、背光、底光、顶光;光的亮度——强光或弱光;光调——正常光调、高调、低调。
这四个方面以摄影机对光的不同的摄入方向、光线处理,表达着不同的情感和创作意图。
3.色彩电影中的色彩并不只是对现实生活的简单复制,色彩的处理与选择可以创造出独特的审美价值和审美效果。
色彩的造型主要取决于不同色彩的比例、面积、位置等的配置,由于不同的搭配,造成画面不同的浓与淡、明与暗等视觉感觉;通过色彩的变化制造艺术效果,表现对比强烈的内容区别;通过色调的处理,使影片的整体造型有一种喻示和内涵。
5. 影视画面是如何表现构成主要对象
首先:画面的构成包括四个主要元素,分别是主体、陪体、前景和背景。主体即所拍画面的主要表现对象,是拍摄者思想的最主要传递中介,主体必须是拍摄者最想展示给观众的内容,通过主体观众才能比较直观地理解创作者的大意。
其次,画面的构成元素主要有
1.陪体即陪同主体一同出现在画面中的形象元素,顾名思义,陪体就是起到对主体的陪衬作用,它和主体可以构成一定的关系,营造一定的情节或氛围,表现出纯主体无法呈现的内容。
2.前景是靠近我们的镜头最近的景物,是突破影视画面二维空间限制的一个利器。我们的眼睛在生活中看到的世界都是三维的,而影视画面呈现的总归是平面的,要符合人的视觉特性就必然要利用种种手段土坯二维呈现出三维。前景的存在给人的空间感是鲜明的,合理利用前景,可以产生隐喻、对比等效果。
3.背景是主体存在的环境,是对人物和环境关系的一种明确交代。背景主要是交代环境的,它碎玉主题的烘托,对于气氛的呈现,也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
6. 影视艺术中造型元素有哪些
电影画面的造型元素电影画面与绘画、摄影一样,具有造型性。造型一般通过摄影造型、艺术造型、演员造型来完成。造型元素包括构图、光和色。(1)构图影视构图通俗地讲就是处理人、景、物的位置关系以及形、光、色的配置关系。 * 构图的组成一般包括三个主要部分即主体——构图的中心;陪体——主体的陪衬物;环境——主体或者也包括陪体所处的环境。这三者构成一定的关系,后两者是为第一者起修饰和映衬作用的,这些都可以通过线条、体积、位置、视点、亮度、色彩等方式来完成。 * 构图的原则叙事性原则、表意性原则、修辞性原则、整体性原则。(2)光影影视影像是以光影成像的。光影的造型取决于光的质量——柔光或硬光;光的方向——前重光、侧光、背光、底光、顶光;光的亮度——强光或弱光;光调——正常光调、高调、低调。这四个方面以摄影机对光的不同的摄入方向、光线处理,表达着不同的情感和创作意图。 (3)色彩电影中的色彩并不只是对现实生活的简单复制,色彩的处理与选择可以创造出独特的审美价值和审美效果。色彩的造型主要取决于不同色彩的比例、面积、位置等的配置,由于不同的搭配,造成画面不同的浓与淡、明与暗等视觉感觉;通过色彩的变化制造艺术效果,表现对比强烈的内容区别;通过色调的处理,使影片的整体造型有一种喻示和内涵。
7. 影像作为构成影视最基本的艺术元素,都包含哪些内容
影视中的影像,主要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元素,第一是镜头元素,其次是造型元素。众所周知,影像需要借助摄影机的镜头拍摄而成,所以涉及到的第一个元素便是镜头元素。要理解一部电影的基本拍摄手法,就需要理解镜头的具体方式。
再来说说造型元素,不同于文学写作,影视是通过大量的影像来传递信息,表达主题的,如果说影像是由镜头组成,那么造型元素就是组成镜头的材料,而造型元素主要是指光、色彩、构图这几种,通过这几个元素来表现人物、环境,从而塑造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视觉形象。
总的来说,影像的基本要素就包含了镜头要素和造型要素这两种,镜头元素是骨架,而造型要素可以看成是血肉。
8. 影视作品的画面元素有哪些
点、线、面、体是影视画面的基本空间构成元素,对于画面构成元素在影视中的运用,早在电影诞生初期,就有先驱者尝试以纯视觉元素来创造作品,从而达到对新颖艺术形式、风格和题材标新立异的追求。
这种共有现代主义色彩的先锋派电影,比现代主义绘画或诗歌晚了一二十年。可以说先锋派影片源于反叛传统的现代西方艺术流派达达主义。
基本流程
1、构思阶段
核心人物:制片与编剧。
目标:完成整个作品的构想,并确保可行性。
制片(procer):负责制定整个拍摄计划,做好财务和组织工作。
编剧(screenwriter):完成剧本。
2、准备阶段
在商业制片中,这个阶段又被称为“前期制作”(preproction)。
核心人物:导演与制片。导演是完成影片的画面和声音的总负责人。
目标:组织整个拍摄剧组。挑选演员、勘景;按前期计划确立拍摄进程;布景、道具、服装、造型等的准备工作;以及预视化的过程,如“故事版”、“动画版”等。
3、拍摄阶段
在工业化的方式下,拍摄阶段一般会将工作人员分为不同的组别来进行合作。有导演组、摄影组、录音组、美术组、制片组。
4、组合阶段
剪辑和合成。
9. 电影镜头画面的基本构成元素有哪些,其对电影镜头画面的影响
电影镜头画面的构成元素,就我很不专业的理解有画面构图,镜头走位,打光,拍摄角度等等,这些构成元素构成了电影语言,而电影语言就像电影的灵魂。
这些是我浅显的理解,很不专业啦,lz要真喜欢电影,真想了解,我建议你去买几本电影专业的书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