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电影《芳华》讽刺了什么
电影《芳华》讽刺了:人性和阶层,不管到了什么年代,人性和阶层从来不曾改变。展示了战争的残酷,还有阶级的冷血和现实。从众且排外,权贵子弟从来不曾真正跟贫民子弟靠拢,无论他们做出怎样的努力,阶级相同,背景相当,大家才能真正成为朋友。
芳华的深层含义是什么:“芳”代表的是芬芳的气味,而“华”又是缤纷的色彩和年华的意思,一代人芳华已逝去,青春早已是昨日黄花,那些青春岁月一去不复返,这就是芳华的含义。作为个体值得被尊重,记忆和感情同样值得被尊重。
影片评价
芳华所以为芳华,是因为那个阶段之后,能为之放光华的东西或许就已经消逝了,剩下的时间,不过是在生活的裹挟之下,亦步亦趋的往前走着。
书中萧穗子和郝淑雯在嘲笑林丁丁时有这么一段描写:“不快乐的人,都懂得我们这样的笑。放下了包袱,破碎了梦想,就是那种笑。笑我们曾经认真过的所有事。牵头没有值得期待的好事,身后也没有留下值得自豪的过往,就是无价值的流年,也所剩不多。明明破罐子,也破摔不起,摔了连破的都没有了,那种笑。”
目光略过这段文字,有来来回回看了好几遍,这是我在整个故事里,感觉到的最大的悲伤。
② 《芳华》票房红及一时,如何评价这部电影
剧中的角色芳华里的刘峰应该和我父亲的年龄差不多,1979年副连长,战斗英雄,因战致残。我父亲是1978年连级转业,因公致残7级。
电影中的刘峰是不可能下岗的,他是干部身份,残疾军人。那时候军转干部都不愿意去政府机关,因为没有奖金,都愿意去大国企,商业部门、物资部门。这些单位在八十年代是很吃香的。
到了九十年代相对难过点,可是也不会让一个战斗英雄,参加军人下岗。除非刘峰是主动辞职或者停薪留职下海经商,就像一无所有王健林一样。
1979年的战争,我军不仅作战经验和技艺很低,装备保障也很差。还是例如看地图,当时进入越南境内的我军步兵连,上级下发的作战地图的比例尺竟然是1:10万的,而且绘图十分粗糙。
村庄也只是个红圈,没有兵要地志标注,不知道道路承载能力,不知道哪里有水源,哪里易发生灾害,哪里有居民点。这种地图只适合师团级领导挂在墙上绘制的首长决心图,完全没法用于基层营连级的步兵作战。
伙食上,我军一些部队出境前补充给养。多数官兵宁可选择少带食品,也要多带武器弹药。战士们最喜欢的食物是压缩饼干和蔬菜罐头,最恐怖的是一种2公斤的红烧肉罐头,能解决一个班的肉食。
半罐是肥油,一顿吃不了,马上就馊了,第二天早上纷纷都扔了,很多打穿插部队第三天晚上就没吃的了,只好四处去寻找食物。
在南疆作战前期,越军的战斗力是比较强悍的,此时越南刚刚统一不到四年,越军经过了二十多年的越战,战术素养和士气都非常高,而且有大量缴获美军武器,以及苏联的支援。
直到老山者阴山作战时,越军还能跟我们发起大规模的对攻。直到老山作战之后,我们军队才占据了绝对优势,伤亡大幅减少,打的越军哭爹喊娘。
③ 电影《芳华》里战争,是什么战争
电影《芳华》里战争,是对越自卫反击战。
对越自卫反击战(国际称“中越战争”,越南称“反中国扩张主义战争”),指1979年2月17日—3月16日期间在中国和越南之间的战争。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短时间内占领了越南北部20余个重要城市和县镇,一个月之内便宣称取得胜利。随后解放军开始对越南北部的基础设施进行系统毁灭后撤出越南。越南人民军在中方撤出之后也宣布取得了战争的胜利。这场战争令中越两国关系进一步恶化直至最低点。
(3)电影方华战争扩展阅读
作战成果: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国人民解放军东西全线推进越南北部境内纵深30-50公里,最远达100公里。收复了被越军侵占的中国领土浦念岭和庭毫山地区;攻占越南北部高平、谅山、黄连山、莱州4个省的3个省会、1个市、16个县城、3个镇以及广宁、河宣两省部分地区。
歼灭性打击了越军第3、345、346师,重创316A师另7个团、25个营(队),部分歼灭了越军325B、327、337、338师另12个团(旅),拔除了35个公安屯,共歼敌57152人(击毙47700余人,击伤7270余人,俘虏2173人)。
缴获各种火炮916门、各种枪支和火箭筒及40榴弹发射器16062支(挺、具)、汽车236辆、苏制反坦克导弹817枚、导弹22枚,击毁坦克和装甲车54辆、火炮781门、汽车594辆,炸毁导弹基地3个、机场3个、导弹发射架2个,同时摧毁了越北的大量军事、政治、经济设施。
④ 冯小刚导演并拍摄的电影《芳华》如何获得了怎样的评价
冯小刚是我做喜欢的导演,没有之一。因此他拍的所有的电影我都看过。《芳华》这部电影当年刚上映的时候我也去电影院看了,心灵确实受到了非常大的震撼。因此直到现在我都对这部电影记忆犹新。
看完电影和原著后,我的内心是沉重的。军队总是被认为是纪律最为严明的地方,不管外面多么复杂,军队都始终是干净的,但是影片和原著告诉我们事实并非如此,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最不缺的就是被命运捉弄的人。
冯小刚要在《芳华》里讲的,就是一群有着相同经历的人没有任何一个施暴者会为自己的暴行买单,当事情真实发生,只有继续善良和变成新的施暴者两个选择,第一种选择是折磨自己,第二种选择是折磨他人。不管如何选择,结果都不会改变,最终都需要面对自己,继续生活。
《芳华》不止是冯导,一代文工团人的青春,从这一点上看来也是整个时代的缩影,施暴者和被害者的事情每分每秒都在发生,而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避免自己,成为其中之一,如果已经成为了,就好好对待自己,保持善良,继续生活。
⑤ 电影《芳华》1979年哪来什么战争呀!我87生的,8年前还打过仗
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国官方称为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或对越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在民间被习惯称作对越自卫反击战,越南称之为1979年北部边界战争或越中边界战争,国际上则又将其视为第三次印度支那战争的一部分),是指于1979年2~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边防部队对在中越边境挑衅和入侵的越南军队进行的自卫还击作战。越南在苏联的支持下,对中国采取敌对行为。中国采取自卫措施,在短时间内占领了越南北部20余个重要城市和县镇,一个月之内宣布撤出越南。中国边防部队撤出越南之后,双方都宣布战争的胜利。这场战争令中越两国关系进一步恶化直至最低点。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两国继续军事对抗,在罗家坪大山、法卡山、扣林山、老山、者阴山等地区又相继爆发了边界冲突,时间持续达十年。二十世纪九十年初,两国关系逐步恢复正常,陆地边界也最终划定。
⑥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影片,冯小刚执导的电影《芳华》你觉得怎么样
我觉得很好很让人有感触。《芳华》是用电影艺术反映了导演和编剧的那一段亲身经历,我想这是最主要的,怎么看这部电影,自有每个人的感受和见解。
很多参加过自卫反击战的军人看过芳华这部电影之后都落泪了,久久不能平静!小刚导演的电影没有之前电影的娱乐性、票房号召力。未来五十年之后再看冯的电影你会发现它是可以穿越时间经得起历史的考验!这就是芳华。
冯小刚的军人题材的电影,尽管有很多人不接受其中的一些片断和事列!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 都会觉得比较贴近现实!现在的人也许觉得不可能,但它们还真就发生过!冯小刚只是大胆把他讲出来而已!不过军人的情感表达得非常到位和感人!希望冯小刚还有军人题材的电影出现!
⑦ 芳华电影内容简介 芳华电影内容简介是什么
1、简介:在充满理想和激情的军队文工团,一群正值芳华的青春少年,经历着成长中的爱情萌发与充斥变数的人生命运。乐于助人、质朴善良的刘峰和从农村来的屡遭文工团女兵歧视与排斥的何小萍,意外离开了浪漫安逸的文工团,卷入了残酷的战争,在战场上继续绽放着血染的芳华。他们感受着集体生活的痛与暖、故人的分别与重逢,还有时代变革之下,每个人的渺小脆弱和无力招架。而昔日的文工团战友萧穗子、林丁丁、郝淑雯、陈灿等人,在大时代的背景之下,每个人的命运大相径庭,拥有着出人意料的人生归宿。
2、《芳华》是由浙江东阳美拉传媒有限公司出品的剧情片,由冯小刚执导,严歌苓编剧,黄轩、苗苗、钟楚曦主演。
⑧ 电影《芳华》主要讲什么
该影片根据严歌苓同名小说改编,以1970至1980年代为背景,讲述了在充满理想和激情的军队文工团,一群正值芳华的青春少年,经历着成长中的爱情萌发与充斥着变数的人生命运故事。
剧情简介——
20世纪70年代,一些有文艺才能的少年男女从大江南北挑选出来,进入某部队文工团,担负军队文艺宣传的特殊使命。郝淑雯、林丁丁、何小曼、萧穗子在这个团队里朝夕相处,她们才艺不同、性情各异,碰撞出不乏黑色幽默的情境。严格的军纪和单调的训练中,青春以独有的姿态绽放芳华。
刘峰,是这个文工团里最不起眼的男兵,比起那些才华横溢的男乐手、英俊潇洒的男舞蹈队员,他个子不高相貌平平也无才艺。他自觉地承包了团里所有的脏活累活,慢慢的,他成了每个人潜意识里的依靠,大家有了任何困难,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找刘峰”。
他被大家公推为“模范标兵”,得到了各级表彰。他在这样的被需要中活得心满意足,并深深地爱上了独唱演员林丁丁。当他经过几年漫长的等待,在他认为恰当的时机向丁丁表白时,他万万没有料到,得到的是跟丁丁以及大家伙儿平时对他的推崇完全相反的惊恐的拒绝。
事情引起了组织的注意,刘峰遭到公开批判,然后被下放伐木连当兵。中越边境发生冲突,刘峰回到了他的老连队,野战部队的一个工兵营,这次战争让刘峰失去了灵巧的右臂,剥夺了他安身立命的能力。从此刘峰只能靠着冰冷的塑料假肢过着贫困潦倒的日子。
了解到刘峰的境遇后,萧穗子和郝淑雯踏上了寻找刘峰的路,她们付小费给站街的妓女打听消息,找寻有线索的地址,郝淑雯还央求丈夫给刘峰一份工作。何小曼先找到了患有肠癌的刘峰,陪伴他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程。
(8)电影方华战争扩展阅读:
角色介绍——
1、刘峰 演员黄轩
质朴善良,他一无所有,只有善良,是文工团里最不起眼的男兵,但他主动包揽了团里的脏活累活,为大家服务,因此获得模范标兵表彰,深受整个文工团喜欢。
2、何小萍 演员苗苗
是从乡下来的文艺女兵,进入文工团后,原以为脱离被当做累赘的家庭就能一帆风顺,在文工团因不合群的性格,经常受到其他人的排挤。从而被巨大的孤独感包围,感觉自己是被抛弃的群体。
3、萧穗子 演员钟楚曦
文工团女兵,是个很浪漫的人,充满少女心,亲历了何小萍与其他团员发生的多起冲突,也见证了刘峰的命运起伏。与刘峰的感情更像兄妹情,也有惺惺相惜。
⑨ 电影《芳华》中的战争场面是不是过于血腥了
网友1:真实的战争比电影恐怖的多,我看过很多老兵写的纪实。大家都以为战场上双飞枪能打死多少人。其实在战争中枪根本打不死太多人。谁都不会漏头,枪只是战场火力压制,老兵基本都是拿枪对着枪声密集处胡乱扫射。而且并不漏出身体瞄准。有统计美军在阿富汗战场,平均50000发子弹打死一个人。真正战场上杀人最厉害的是大炮,中越边境战争中,我看过一篇老兵写的文章,79年2月17日,我们首先对越阵地进行了几轮炮击,听好是几轮炮击。炮火覆盖了整个越军阵地。等步兵充上上的时候,遍地都是碎尸,没经历过战争的解放军新兵,每个都趴在地上吐半天。自己想象一下满山都是胳膊大腿脑袋肠子碎肉。不比电影恐怖的多,很多新兵当天都吃不下饭。一是害怕二是实在恶心的厉害。战争的残酷性远比电影残酷几百倍。很多人死了连全尸都没有。一部《芳华》能血腥成什么样。没有军事常识的人看抗日神剧看多了,觉得人中了一枪没大事,甚至某些影视剧人中多枪还在跑,现实我告诉你是什么。对越自卫反击战我军装备56半,后期两山轮战换装81杠。越军装备大部分苏制AK47,这种枪7.62口径,基本中一枪人就废了,如果打在肢体上基本就是折了或者贯穿。如果打在身体上基本也就和阎王爷隔一层窗户纸了。致命出当时也就挂了,7.62口径子弹举个列子吧,从前胸进,背后出来基本就是一个血窟窿碗大的窟窿。人基本上就废了。真实的战争电影是拍不出来的,士兵受到的伤害是无法演绎出来的。珍惜和平吧,有个老兵曾说过,没打过仗的人永远想象不了战争的残酷。在此我也致敬那些为国家流血牺牲的老兵。你们是人民的骄傲。感谢你们的付出。
网友2:
《芳华》里的战争场面主要是一段长达六分钟的长镜头。黄轩饰演的刘峰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他率领的小队在往前线运送物资时,在一片甘蔗地中遭遇敌人的埋伏,一个战士的手榴弹的保险栓不小心被拉开了,在不知所措的慌乱中,这个手榴弹就在他手里炸开了,人瞬间被炸成了血肉碎片,一瞬间枪林弹雨,血肉横飞,战士们一边躲闪一边还击,不断有人倒下,断肢掉落在地上,鲜血溅到草叶上,洒向空中。
这确实是一段非常残忍血腥、惊心动魄的画面,但要说是否“过于”血腥,我认为它没有“过”,和《血战钢锯岭》一样,它们追求的都只是真实。
《血战钢锯岭》的导演梅尔吉布森就表示过,他并不喜欢特效做出来的战争场面,他更愿意麻烦一些,实拍炮火轰隆、烟雾弥漫的战场。包括其中一个断腿士兵,他们也是找来了真实在战争中失去双腿的老兵转行而来的演员,前期给他用假肢拍摄营房的戏,后面则去掉假肢拍摄战场断腿戏。
事实上,因为国内没有电影分级制度,为了能过审,战争场面都不可能拍得过于血腥,电影里战争的残酷程度肯定比不上现实中的战争。如果我们看电影时感觉过于血腥,现实中只会可怕上百倍。
冯小刚耗费700万用一镜到底拍这样一场战争戏,就是为了尽可能去贴近现实,让观众感受战争的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