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评价迪士尼动画电影《花木兰》
在北美生活,又有一个正当年的女儿,感受到了迪士尼宇宙中公主的存在是多么的重要。公主们是几乎所有小女孩最初的审美标杆,是人生导师,是亲人是朋友,是她们眼里最初的自己。所以首先要说,在这个公主家族中有我们中国代表,还是挺骄傲的。
『贰』 动画片《花木兰》的赏析
在当代的解读中,绕不过去的一个文本是迪斯尼动画片《花木兰》,耗资1亿美元,历时2年,集聚700多名艺术家的心血与才智完成的《花木兰》,被美国影评家称
『叁』 电影花木兰影评
2020《花木兰》真人版电影观后感【篇1】
由刘亦菲主演的迪士尼真人电影《花木兰》昨天在美国洛杉矶的杜比剧院举行了首映式,这也是该片首次公开放映。有评论者认为,该片是“迪士尼继《灰姑娘》之后最好的真人电影”。
真人版的《花木兰》由新西兰导演妮基·卡罗执导,由刘亦菲、甄子丹、郑佩佩、巩俐、李连杰等加盟,几乎是全亚洲阵容。
首映式上,主演刘亦菲、甄子丹、李连杰、安佑森等现身红毯仪式。甄子丹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陪女儿很小就看1998动画版的《花木兰》,几乎看过100次,他们还会一起唱片中的经典歌曲,“是我的女儿让我接下这个角色。”
谈到和刘亦菲的合作,甄子丹称赞她很勤奋:“很多中国女演员都演过木兰,而迪士尼的《花木兰》是一部英语电影,是面对全球观众的,我能想象她肩上承载了多少东西。”据悉,刘亦菲是迪士尼和导演从全球1000多名候选人中挑选出来的。
真人版《花木兰》去除了原版动画电影中男主角李翔的角色,取而代之的是两个新角色——甄子丹饰演的唐将军,是木兰如师如父的存在;安佑森饰演的陈宏辉,是跟木兰惺惺相惜的战友。在动画版《花木兰》中,李翔的角色至关重要。影片中,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起名“花平”,在艰苦的军旅生活中得到上司李翔的逐渐认可,后来李翔发现花平原来是一个女孩,最终上演了迪士尼经典的幸福结局。
首映后,大部分观众都评价很高,“迪士尼的《花木兰》不仅视觉效果上令人惊叹,而且绝对神奇。”
虽然美国疫情还没控制住,但迪士尼依然坚持《花木兰》3月27日在北美公映。
『肆』 美国迪士尼电影《花木兰》并指出其特点
《花木兰》是由华特迪士尼影片公司出品,妮基·卡罗执导,刘亦菲、甄子丹、巩俐、李连杰领衔主演的真人版剧情电影,定档于2020年3月27日在北美上映。
该片根据1998年迪士尼同名动画改编,讲述了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屡获战功的故事。
1998年,美国迪斯尼公司根据花木兰的故事,投资制作了动画电影《花木兰》(Mulan),从西方人的视觉和审美,再现中国故事。木兰诗中的木兰是一个非常女人的女儿,会织布,会为父亲分忧,美版中的木兰就像一个闯祸精。
(4)电影动画花木兰分析扩展阅读:
《花木兰》剧情简介——
中国的皇帝颁布法令,要求每家出一名男子服兵役,抵御北方侵略者。作为一名受人尊敬的战士的长女,花木兰(刘亦菲饰)站出来替生病的父亲应征入伍。她装扮成男人,化名花军(Hua Jun),经受了种种考验,同时必须利用内在的力量,接纳自己真正的潜能。这是一场史诗般的旅程,让木兰蜕变为一名受人尊敬的战士,也赢得来自国家与骄傲的父亲的尊重。
『伍』 花木兰电影主题分析
主角阵容是没得说,神仙姐姐的颜还是很美的。
🌟但说实话,抛开制作成本和演绎团队,其实我并没有完全看懂。
全剧可以说围绕“忠、勇、真、孝”展开,但重点在“真”(木兰对身份的隐瞒)。剧中加入了“气”的元素去辅助“真”的展开。“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感觉大部分的篇幅都在说木兰隐瞒性别,“不真”。后来木兰说出了自己是女子的身份,又“真”了??? 在我的印象中,木兰的故事更侧重的是“忠、勇、孝”。但在剧情中,对这三个词的展现不够引起我的共鸣。
👉剧中有涉及男女地位的话题,但并没有很明确地说“不平等”。只是男女对家庭荣耀扮演的角色不同。
巩俐扮演的“女巫”和木兰都与寻常女子不同,她们身上都有“气”这种元素。而在那个时代,女子有“气”会被看成是“女巫”,受人排斥。最后,“女巫”让木兰去找到属于“她们”的位置。这个“她们”似乎不是指的所有的女子,而是像她们一样特殊的女子。
🌈神仙姐姐主演的这部《花木兰》对一些细节元素有所创新,不是完全按照课本讲述。但就我个人而言,是没有将木兰身上的优秀品质以一种让观众共鸣的形式展现。
『陆』 电影花木兰2020主要讲述了哪些故事
这部由迪士尼出品然后刘亦菲,甄子丹主演的新版《花木兰》,在2020年9月份上映,在当时国内引发了广泛的讨论狂潮。该片改编自同为迪士尼作品的1998年的动画电影《花木兰》,两者都是以中国南北朝的花木兰代父从军的传说为故事蓝本,进行了本土化改编,最终诞生了这样一部奇幻电影。电影版相较于动画又进行了一些改动,比如木须龙这一带给木兰巨大成长的角色消失,转而变成了体现象征意义上的凤凰。而且奇幻的氛围更加浓重,比如出现了“气”的概念,以及使用法术的女巫等等。原本作为恋人的上级李翔,在电影里成了战友名字都换了。
以上就是2020版《花木兰》的大致剧情了。不过这部片子很多描述中国文化的地方都出现了错误,甚至原作里表达的价值观也被完全曲解重塑,除了特效和演员颜值基本就没有什么出色的点了。只能算是一部非常平庸的电影。
『柒』 动画片花木兰人物剖析
没看过,帮你找点评论吧
《花木兰》由美国著名动画公司迪斯尼制作出品。本片改编自中国传统经典故事《花木兰》,但完全由现代美国式精神理念构成影片核心,讲述主人公花木兰勇于突破传统意识框架束缚,追求个性释放,努力挑战自身,抗击社会及外来压力,实现自我价值的故事。
该片巧妙的将现实的内在立意,与富于神秘色彩的东方经典传说相结合,获得不同文化、不同年龄观众群体的普遍接受,在全球范围获得巨大成功。
整体风格
与迪斯尼常见动画风格不同,该片整体风格借鉴了中国画的一些技法,虚实结合,工笔水墨结合,意境悠远,颇富东方韵味。
片中同时还将这种虚实画法与镜头散焦原理结合,从而避开了水墨动画不易和三维写实动画相融的矛盾,达到了写意与写实的协调平衡。
剧情结构
依照悉德‐菲尔德的剧情结构法,从开始到木兰离家为第一幕建置部分,该部分包括:1,介绍主要人物:以木兰见媒婆体现角色性格和状态。2,提出戏剧性前提:征兵。3,戏剧性情景:社会对女人的要求与木兰自我观念的冲突。情节点1是木兰扮男装从军,也即故事真正开始处。
从离家之后到木兰去京城为第二幕对抗部分,木兰放下布娃娃为第二幕中间点。第二幕前半部分的动作主题是木兰想要成为合格的军人,其中木兰爬上桅杆拿箭为紧要关头1。第二幕后半部分的动作主题是木兰想要和大家一起打败匈奴,其中木兰的身份被揭穿是紧要关头2。木兰决定去京城救人是情节点2。
剩下是第三幕结局部分。
角色设计
角色造型设计沿用美式动画常见造型原则,正面角色基本为长方形和圆形脸,头顶平直;反面角色为三角形脸,头顶尖。
按美式动画惯例为主角配备了多话、滑稽、多动的配角——龙,起调剂情节、幽默搞笑、在无人时与主角对话、揭示主角心理、代替旁白和引进神话因素等多重作用。此片因情节需要,龙出场较晚,故另增加一无言配角——蟋蟀,在第一幕发挥相同作用。
反面主角单于也配有一只鹰作为陪衬,是此类动画片中较为少见的。鹰的头部造型采用了模仿单于的方法,构思新颖。片中单于出场不多,且此类威胁性角色不宜多话,也不宜多动,本来难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故片中通过增加鹰的方法,在单于不出场的情况下,也让观众通过鹰感到他的威胁,效果极佳。
片中正面角色的马,借鉴了中国汉唐时期的马匹艺术造型风格,写意神骏,是该片一亮点。
相反匈奴的马造型基本写实,但夸大头部,使之有野兽的感觉。
动作设计
动作设计首先是影片中塑造角色的重要手段,如衬托木兰女性魅力的头发运动的设计,表现其叛逆性格的跳过桥栏的设计,表现木兰父亲好强性格的放开拐杖、跛脚走路的设计等。
动作设计还是衡量动画片质量的重要标准,只有精细的动作设计,才能使动画角色栩栩如生。如在花树下,父亲劝慰女儿前,先抚摩手背表示考虑的设计,龙在看报纸时添手指的设计等,都起到类似作用。
预备动作是动画中场景转换的常用手法,如在花树下,父亲先抬头皱眉,然后传来隆隆战鼓声,转入征兵一节。
细节设计
精巧的细节设计,在动画片的表现手法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不同类型的细节在片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在情节方面,如木兰第一次在花树下和父亲交谈的细节,虽然短暂,但却起着连接角色情感,与结尾呼应,并铺垫后继主要情节的作用。
在动作方面,如木兰用龙点火放炮一节的设计,巧妙的将现实与神话,严肃与搞笑完美结合在一起。
在道具方面,如木兰在见媒婆时用过的扇子,后来用于夺下单于的剑。进一步点出了角色冲破性别歧视,实现价值理想的主题。
三维技术
本片为二维动画片,但部分地方也使用了三维或仿三维技术,用以增加画面深度、写实性和立体感,如开始的三维长城、部分三维烟雾图层的导入等。
场景造型
偏重风景设计,总体追求写实和意境结合。如雪山一节,山体为写实造型,远处的雪地采用水墨写意的方法表现。
部分采用了夸张手法衬托人物,如象镜子一样映出木兰身影、使她感到迷失的祖宗碑刻。
节奏
本片总体节奏紧凑,在容易减缓情节的部分,如训练、行军、木兰心理描写等,都采用歌曲带过。在叙事部分,人为制造多处紧张情节,使全片保持快节奏感。如木兰的奶奶闭目过街,木兰军中洗澡等。
悬念插入是美式动画常用手法,可以在紧张节奏处进一步制造高潮,或将幽默因素加入到严肃段落中。如雪崩一节,士兵射出绳索却又没有抓住,木兰随意射出绳索却被士兵抓住的悬念制造。
场景动画
因本片为二维动画,难以体现三维场景运动效果,故大场景动画的表现相对较弱。因此额外设计了一些辅助段落来加强场景动画效果,如雪崩一节中,加入龙乘坐金属盘滑雪的设计。
镜头技巧
镜头的剪接长度控制,是制造气氛、调节情绪的重要手段。木兰抱着最后一枚炮弹去炸雪山时,采用了越来越短的剪接手法,以营造越来越紧张的气氛。相反,在高潮前的最后一个镜头,则延长镜头时间,以调动观众期待情绪,如雪山被炮打中的延长镜头,单于挥剑砍向木兰时的停顿。
画面构成与效果
画面的构成因素直接决定效果的营造,如第一次在花树下,前景花枝对中景人物的衬托作用。又如雪地之战中,将俯视远景表现数量庞大的敌军画面,和冲向镜头的敌军骑兵中景画面,交叉使用,营造出富于强大冲击力的威胁效果。
影调色调
影调和色调的设计非常讲究,不同情节段落有自己的成套色系,且相互间协调统一,共同衬托主题。如开始用于家乡场景象征木兰性格的明艳色调,结尾象征胜利团员的高调,雪山中象征战争的灰白青冷色系,皇城中象征威严与危险的暗红色系等。又如在看到被烧毁的军营时,利用从高调到低调的突然转变,加重突然面临危险的戏剧效果
音乐音效
本片的音效和音乐设计非常精致,无论用于抒发思想的歌曲——部分同时起场景过渡作用,还是衬托情节的音乐,以及各种音效的使用都极具匠心。如马匹在雪崩中冲突一节,因实际雪地中的音效必然不够响亮,难以衬托紧张情节,片中就在每一次马匹冲落的时候加入磬的打击声,效果完美。又如木兰和军队离开烧毁营寨进入雪山一节,用主调高亢的音乐预示隐藏的危险。
总结
一部好的动画片,是由全方位的精心设计制作共同打造的结果。目前有些人认为某些国产动画片的差距,仅仅在于故事的问题,或是制作技术的不足。我个人认为缺乏大规模、全方位的影片设计,才是问题的核心所在。
『捌』 动画片花木兰中文影评
由迪斯尼制作的动画影片《花木兰》别出心裁,给了我们不一样视觉感受。影片对花木兰的故事进行了改编,但没有改变具体的史实。影片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影片具有幽默、风趣的风格,看起来给人酣畅淋漓的感觉,非常轻松。这样的风格是极受小孩子欢迎的。
在古老的中国,有一位个性爽朗,性情善良的好女孩,名字叫作花木兰,身为花家的大女儿,花木兰在父母开明的教悔下,一直很期待自己能花家带来荣耀。不过就在北方匈奴来犯,国家正大举征兵的时候,木兰年迈的父亲竟也被徵召上战场,伤心的花木兰害怕父亲会一去不返,便趁着午夜假扮成男装,偷走父亲的盔甲,代替父亲上战场去。花家的祖宗为保护花木兰,于是派出一只心地善良的木须龙去陪伴她,这只讲话像连珠炮又爱生气的小龙,在一路上为木兰带来许多欢笑与协助。 而迪士尼在第36部年度长篇动画钜片,首次采用中国古老的传奇故事“花木兰”,在600位多位迪士尼动画师,孜孜不倦历时四年的时间,将传说内容幻化为令人目不暇给的动画场面,其中当然不乏优美的配乐与令人捧腹大笑的幽默罗!影片中的一对活宝--木须龙和蟋蟀,两个原本毫无拉拢的个体出现在了剧中,成了影片的一大看点,他们极尽搞笑之能事,木须龙活跃万分,蟋蟀则低调行事,但两者结合在一起则闹出了很多笑料。这条龙虚荣心强,爱面子,具有人性一面,此外,这龙还有疯的特点,让人极为喜爱,活脱就是活宝一个。在雪山跟匈奴一战的时候,这头龙还在雪崩的时候拿个铠甲冲浪,令人发笑不已。 而对于出身于古老中国家庭的花木兰,她自小便是个聪明伶俐,志气高昂的女孩,虽然她一心一意想要父母为她这个女儿感到骄傲,但似乎常常弄巧成拙,令她自己伤心不已。当她得知年迈的父亲将被徵召入伍,以对抗日渐入侵的匈奴时,花木兰不禁为父亲的安危感到忧心,突生的勇气促使木兰决定告别家乡,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就像是得到祖先们的庇荫般,。由被排斥到接受,就在花木兰的军人生活渐入佳境时,她女扮男装的身份被揭穿了,她与木须被抛弃在冰天雪地的边疆,即使在如此恶劣的情势之下,木兰都没有放弃对抗挫折的勇气,但是原想要为家人带来骄傲的花木兰,要如何回到中原,并证明自己的一片心意?而瞒骗父母出征,欺骗长官从军的欺君之罪,又要会让花木兰如何面对自己的家人呢?
从军之后,花木兰靠着自己的坚持的毅力与耐性,通过了许多困难的训练与考验,也成为军中不可或缺的大将。然而,就在赴北方作战时,花木兰的女儿身被军中的同僚发现,众家男子害怕木兰会被朝廷大官判以「欺君之罪」,只好将她遗弃在冰山雪地之中,自行前往匈奴之地作战。幸好在这么艰难的时刻里,木须龙一直陪伴在她身边,不时给她精神上的支持与鼓励,而凭着一股坚强的意志与要为花家带来荣耀的信念,木兰最后协助朝廷大军抵挡了匈奴的来犯,救了全中国。
无论从故事体裁还是任务形象塑造上,动画影片花木兰都是我们心目中的经典之作!
『玖』 怎样从形象学的角度分析动画片《花木兰》
木兰的巾帼英雄形象出现在文学史上具有不平凡的意义.木兰无疑是个"当户织"的劳动姑娘,但她 更是一个战场上英勇杀敌、保家卫国的巾帼英雄.她不顾战争的危险性和乔装被识破后所带来的种种恶果和世人不容的眼光,毅然代父从征,表现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更有一种孝顺的精神隐含其中.木兰既是一个现实社会中普通的劳动妇女的形象,又是人民心中理想化了的英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