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香港电影,有个女的臀部比例极其夸张,穿牛仔裤是谁,那部电影。
《陀地驱魔人》中类似镜头,便利店收银员阿花,据说演员是汤佳文
❷ 电影画面比例是多少
1. 电影画面比例通常是21:9。
2. 标准的21:9电影原片在16:9的屏幕上播放时,通常会有黑边。
3. 如果16:9的影片在21:9的屏幕上播放,可能会出现全屏或者左右有黑边的情况。
4. 许多电影采用21:9的比例拍摄,以展现更广阔的视野,在电影院中能产生更强烈的视觉冲击。
5. 对于家庭使用的平板电视,16:9的比例更为合适,这也是为什么电影倾向于使用21:9宽屏,而电视剧多采用16:9比例的原因。
6. 常见的电影长宽比有2.35:1和1.85:1两种,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一些稍有差异的比例,如2.76:1、2.55:1等。
7. 许多老电影采用1.37:1的画幅,这被称为学院派比例,类似于4:3的正方形比例。
❸ 有一部电影叫做《拜访者》,是2014年加拿大的纪录片,我看了一部分实在看不下去了。谁能告诉我,这部
《拜访者》是一部讲述人类恍惚状态的电影纪录片,它聚焦于每个人的脸,让观众以最亲近和最直观的视野贴近、观察人的脸。高佛雷·雷吉奥利用4K电影技术拍摄此片,全片采用黑白色调,并辅以2.35:1的宽荧幕电影比例,向观众呈现了人类极端的情绪状态下产生的精神恍惚对人性的影响和关系。
纪录片大师Godfrey Reggio推出最新作品《拜访者》(Visitors),解读人类内心深处的未知领域。
如同曾经 Reggio 发人深省的 Qatsi 三部曲 ,《拜访者》伴随着作曲家Phillip Glass的配乐,同样是一部直戳人心的作品。奥斯卡最佳导演斯蒂文·索德伯格(Steven Soderbergh)以4K超高清画面呈现了本片精髓——74张“动态剧照”。
大屏幕前的观众聚精会神的审视着片中人脸特写、大猩猩、机器人、建筑和废弃的游乐园等等。本片从头至尾未出现任何故事情节和对话,但和片中人物的对视仿佛一下到达了观众的灵魂深处,静谧中衍生出了深刻的精神交流。
为了更深入的了解这部电影的创作初衷和始末,我们专门采访了本片幕后主创Reggio和他的导演兼编剧助理Jon Kane等,并制作了纪录片供大家观看。
据他们透露,一些列高科技和拍摄工具帮助他们达到了Reggio想要的效果,其中4K超高清银幕更是将影片呈现得完美至极。
“4K水平相当于投影尺寸,能够呈现更多我们想表达的内容,”Reggio说,“通常,每个人的面部特征、表情、眼神和动作让人们记住了我们是谁,4K清晰度带来了无与伦比的分辨率。”Jon Kane接着说,“Reggio渐渐发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分辨率才真正表现了一部电影的精髓”。
每60秒闪过的黑白超高清晰度画面,令观众有足够的时间和画面中的人物对视,而对视的时间越久,人们就越能体会到“没表情”这个说法是不成立的,人是十足的情感动物,就算他或她只是对着镜头,不做任何表情,也能流露出他们内心世界里的明暗。
和片中人物对视,让观众产生一种临场感,和互相抗衡的心理,如此深刻和真实的的体验,证明了人类和科技之间的内在联系。
“科技对我来说是最容易产生误解的,”Reggio说,“我们总是想象着科技会像经济、种族,甚至战争一样如何如何发展,但它早已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或许对于这部电影的观影体验会与其它不同,又或许它就是Reggio前几部作品的延续,影片的内涵在观众走出影院后开始发酵。“每个人看完后应该都会有属于自己的不同的体验,相信它会给大家带来一些新的感受。”Reggio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