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一战高分电影《1917》,一镜到底的战争场面,令人窒息
1917年4月6号,布雷克和斯科费尔德在战斗的间歇躺在一棵大树下。一名军官走来,要带他们见将军,两个小伙子跟在军官后面走入战壕。
在一战期间的英军,战壕修得非常精致,有两米多高,士兵在战壕里不用弯曲身体行走。战壕的走向是左右弯曲,就算炮弹落入战壕,左右墙体可以遮挡大量弹片,两边有整齐的挡土板,上面有沙包堆高。他们来到将军的指挥室,将军告诉他们送一封信到前方部队,命令部队四月七日停止对德军进攻。因为德军故意后退九公里,埋伏在那里,要歼灭英军,如果德军计划得逞,英军将有1600名士兵丧命。这个部队还有布雷克的兄弟。
他们拿到信马上出发,他们要穿过无人区,德军的占领区,穿过一条大河才能到达那支部队,给他们的时间只有一天。
他们爬出战壕,来到无人区,看到战马的死尸,到处都是苍蝇,还有没有清理战友尸体,铁丝网,以及巨大的弹坑。斯科费尔德的手被铁丝网刺破,没有时间包扎,他们到了德军的战壕他才包扎好。德军的战壕都是混凝土浇筑,沙袋堆得非常高。他们搜寻德军的营地,铁床,还看到非常大的老鼠在偷吃食物。他们还找到了狗肉罐头,狗肉罐头的另一端是绊雷,一声巨响,斯特费尔德埋在了破碎的混凝土里。
布雷格把他的伙伴拖了出来,还好斯特费尔德没有大碍,就是眼睛里有很多尘土。他们走出战壕,看到一大片的樱桃树砍了,这都是德军临走时干的。他们来到一个小村庄,一个在前门进入,一个在后门进入,布雷克发现一桶牛奶,他尝了两口,还灌了一壶。
外面的天空有两架飞机对战一架德军飞机,德军飞机被击中,飞机朝他们的方向坠毁。飞行员着火,他们救出飞行员,斯特费尔德去打水给飞行员降温,没想到德军飞行员刺杀了布雷克,斯特费尔德两枪打死飞行员。布雷克失血过多死亡,斯特费尔德摘下了好兄弟的戒指和军牌。
这个时候有一队友军经过,友军的军官问了斯特费尔德一些情况后,他允许斯特费尔德搭乘他们的军车。
在一座炸毁的铁桥前斯特费尔德下了车,他从铁桥上攀登过去。他受到对面狙击枪的射击,斯特费尔德调整位置,向对面射击,压制对面火力,向那个掩体冲过去,在关键时刻射杀了敌军。
夜晚降临,他在这个小镇上前行,忽明忽暗的探照灯,德军也发现了他,不停地向他射击。他躲进了一处教堂,教堂正在燃烧,只剩下一个巨大的十字架。远处的一个人影朝他射击,斯特费尔德赶快逃离,他躲进了一个地下室。他看到了一个女人,那个女人抱着一个婴儿,经他们交谈,这个婴儿是弃婴,他需要牛奶,他把牛奶倒给了那个女人,婴儿抓住斯特费尔德的手,女人告诉他,这个孩子喜欢你。
斯特费尔德要尽快完成任务,他冲出教堂。大批的德军发现了他,他左冲右突,子弹就在身边飞过。他纵身一跃跳去冰冷的河里,他随着河水向下游飘去,一个巨大的瀑布把他冲下去,他抓到了一个大木头。他慢慢有了意识,他爬过发涨腐烂的尸体来到岸边。
岸边有人在唱歌,他循着歌声走到树林,树林里很多军人,他们马上就要上前线。他打听这些军人,这就是他要找的部队,然后一路打听终于找到这里的最高军官,还有一分钟他们就要发起总攻,最后时刻,军官终止了总攻,也保住了这1600名军人的性命。
完成使命,斯特费尔德去找寻布雷克的兄弟,在战地医院找到了他的兄弟,斯特费尔德告诉哥哥布雷克的死讯,哥哥情绪一下子就奔溃了。斯特费尔德把布雷克的戒指归还给他的哥哥,一个人走到一棵大树下,四月的阳光照在斯特费尔德的身上,灿烂辉煌。
这是一部一战电影,一镜到底,观众跟随主角的视角前行,非常有带入感,有时候会有窒息感。影片的细节非常到位,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1917年英军德军的战壕非常完善完美,感觉非常现代感。战场上的泥泞,深深的弹坑,铁丝网,乌鸦,巨大的老鼠,每个细节都非常有还原感。值得观看的一部好电影。
⑵ 1917怎么做到一镜到底
一镜到底(观感)的实现主要依靠精妙的设计、反复的排练以及团队的严谨配合。并不是真正的一镜到底,中间有几处明显的剪辑。技术是为剧情服务的,没必要过分追求技术,电影中台词不多了,导演用一个简单的故事表面的内心的反战情绪,布雷克和斯科背负着1000多人的性命,也许这个任务从上级来看只是一个命令,但是对于这个两个士兵与同级的1000多名士兵来说这就是生命。
对比《敦刻尔克》,敦更加写实,发展也更加自然顺畅,当然这是基于更多资料和史实作出的判断,相对二战,一战则是一段对于我来说非常陌生发生在大陆最遥远的另一端的历史,只知道“萨拉热窝”“凡尔登”“地壕战”这些。一镜到底的应用,我比看《血战钢锯岭》、《拯救大兵》更能感受主角的疲惫,仿佛遇见了古代的“马拉松”,代入感很强烈,惨烈的战争中还加入了部分战地美学,战争是惨烈的,而普通人只是为了守护自己珍视的美好,守护自己的家庭,就像美丽的樱花风景。但仅仅因为一道命令,自己可能就身嵌战壕,在那个时代,自己是渺小的。而现在的我,则有机会也有能力去守护自己的一片天地。
漆黑的战壕,光影下的废墟,漂满尸体与花瓣的河流,战士们的安魂曲,一切都诡异又美丽着,如果不是战争,我或许可以倚靠在白桦树下,任清风和阳光肆意抚摸我的脸颊,可他们终究还是被留在了这里,永远留在了这里,任时间如何流逝,他们都已不再变老。
长镜头(伪长镜头)的拍摄方式大大提升了影片的代入感,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在镜头的约束下,导演要怎样把所有故事情节填充到这个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面来?本片则给出了一个很好的方案,导演用“载具”和“河流”模糊了空间感,用“昏迷”模糊了时间感,从而让“两小时呈现八小时”变得合情合理。除此之外,罗杰·迪金斯的摄影也是神一样的存在,尤其是那场黑夜戏,简直是把光与影玩出了花,如果这世上有地狱,那肯定就是这幅场景了。
⑶ 《1917》国内单日票房榜首,这么好的片错失奥斯卡的原因是什么
电影《1917》与奥斯卡失之交臂,其实这样的结果既是情理之中,也是意料之外。说起《1917》这部电影,相信很多人都会在内心直呼:这是一部难能可贵的优质佳片!为此大家也是认为《1917》夺奖的几率是非常之大的。
所以《1917》也是成为观众们心中夺取奥斯卡奖项的最佳影片之一。而之所以《1917》会败给寄生虫,其实也是与奥斯卡的属性有关。一般奥斯卡的电影都是与好莱坞大片相互制衡的。另外,相比于《1917》,《寄生虫》算是对奥斯卡的一次文化冲击,毕竟《寄生虫》是聚焦全球性的现实性问题,所以《寄生虫》摘得奥斯卡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虽然《1917》遗憾落败,但不管怎么样,《1917》都是一部质量上乘的佳片,大家有空的时候可以不妨去看一看,毕竟优质的电影作品应该被更多人所看到,那么对于这部电影,你有什么样的想法呢?一起和大家分享下吧!
⑷ 全片藏14个彩蛋,《1917》“一镜到底”有多震撼
截至8月9日,英国著名导演萨姆·门德斯执导的《1917》,在中国内地电影院上映了三天,相信不少观众已经在IMAX中体验过了其声名在外的“一镜到底”。除了观看这部“英国制造”和全部英国演员出演的大片,作为影迷,还能在其中发现很多意外的惊喜和彩蛋。
1.送信情节。
《1917》的故事情节表述起来很简单:一战背景下战况紧急,两个年轻的英军士兵接到命令,需要穿越危险的无人区,向前线传达“立即停止进攻”的讯息。对阅战争题材无数的观众来说,这种“送信”的故事颇为眼熟,似乎在很多影视作品中都有类似情节,而电影故事的构思实则来自导演萨姆·门德斯爷爷的亲身经历。门德斯二次拿起战争片的导筒(第一次是《锅盖头》),同时亲自撰写剧本。门德斯表示,“他的故事很反浪漫,没有感情,没有英雄主义,没有勇敢,说起来的都是战争中关于运气和机会的故事。”
7.扮演布雷克的迪恩·查尔斯·查普曼和扮演布雷克中尉的理查德·麦登。
两人虽然在《1917》里上演兄弟情深,但在著名剧集《权力的游戏》里,两人可是分属水火不容的拜拉席恩家族和史塔克家族。一个是托曼·拜拉席恩,一个是“少狼主”罗柏·史塔克。
8.饰演史密斯上尉的马克·斯特朗、饰演艾琳摩尔将军的科林·费尔斯与麦肯锡上校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
他们在《1917》之前就共同出演过一部著名电影,《锅匠,裁缝,士兵,间谍》。
9.荷兰弟
据说,《1917》中的布雷克一角,导演门德斯原本属意“蜘蛛侠”荷兰弟汤姆·赫兰德,剧组曾与荷兰弟进行过协商,但无奈最后由于档期冲突,荷兰弟拒绝了《1917》的邀约。
10.导演为逼真的效果,请前英国陆军成员保罗·比迪斯协助拍摄。
保罗说,电影中的爆炸全部是真实的,拍摄该片时,他平时除了对两位主角进行军事训练,还要训练800位临时演员。同时,精益求精的导演坚持1:1实景打造的拍摄场景,这包括电影里那条出镜率极高的战壕。
11.挖战壕。
由剧组工作人员辛苦挖出来的,长达1.58公里,深度至少一米以上的壕沟。
12.蕴含一定美学。
《1917》中被焚毁的城镇并不是随意布置的,剧组选用了特殊的化学方法制作一种铁丝,让火焰沿着铁丝燃烧,在控制火势方向的同时控制投射阴影的位置。如此一来,便形成观众看到的较为温暖的燃烧颜色。
13.电影中的照明弹飞行的轨迹。
要拍出如此出神入化的画面,70岁的大神级英国摄影师罗杰·迪金斯当然功不可没,同时他也是该片最有分量的一枚“大彩蛋”,第13个彩蛋。
14.“伪”一镜到底。
罗杰·迪金斯一直在技术上不断探索,所以,他也造就了《1917》最值得赞叹的第14个彩蛋。
他表示,影片是由一连串的镜头剪辑而成的,其中最长的镜头为8分半钟。资深影迷也能看出电影中有不少剪辑的痕迹,保守估计大概有二十几处,这也是本片被称为“伪一镜到底”的原因。这种技术,也正是一种创新所在。
⑸ 有人看过电影《1917》吗,是否值得推荐
时长的限制逼迫电影的每一帧画面都必须拥有存在的意义。小到使情节连续,大至“一叶知秋”。电影《1917》的细节处理真是太可以了,我认为绝对值得一看。
很厉害的电影,战场的细节,主旨的深刻,技术的选择,有些画面也是美的。不止流于观看时情绪的追随,也在于之后一次又一次的突然理解吧。
为《1917》打call,余韵十足,值得一杯奶茶的钱来换取一种身临其境的警醒。人是需要时不时被敲敲的,一本著作,一部电影,配上一个一心一意的人,就够了。然后是沉溺的欢愉,何乐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