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影评国产电影《横空出世》
拍摄于上世纪末的电影横空出世,我有幸在2020年看到,在观影的过程中,几次泪目,用网友的弹幕来说,这部电影,强烈建议全国人民观看,并且纳入教学题材。那么究竟为什么,一部电影有如此高的评价,请听我慢慢道来。
当时,国家初定,外有美帝,上有苏联,内不稳定,条件艰苦。
没有威慑力的武器,如何能保卫国土,于是,中央决定,研制原子弹!
冯石将军受命进入戈壁滩,他路过敦煌莫高窟,看着民族的几千年飞天壁,说了这样一句话,“千古飞天梦,何日上九天”
这句话说出了一代人的心声,千古飞天梦,何日上九天。
他们经过艰苦的跋涉,在人烟罕至的罗布泊,终于找到了一处水源,也最终决定以这里为中心,作为研制基地,将军说了这样一句话,“罗布泊将有好戏看了”
在影片中,带给观众的,是戈壁滩的艰苦,是烈烈昊日,是干裂的嘴唇和破烂的皮靴,可想而知,在当年,条件只比电影里艰苦百倍千倍。
陆光达,留美博士,他放弃了美国优渥的待遇,选择报效祖国。
在这个过程中,中央老干部问他,“你愿意一辈子隐姓埋名吗”
陆光达点了点头,这也代表着,他将和妻子分居,谈话的机会都很少。
看到这里,不禁让人去想,是怎样的力量,让一个人甘愿隐姓埋名,那是信仰的力量。
剧情方面,我不想透露太多,但是有几个细节让人印象深刻。
苏联专家讲:伞永远掌握在高个子手里。
陆光达走出雨伞,这也预示着,苏联对中国的支持宣告结束。
我们没有计算机,我们没有有经验的专家,于是,我们中国自己的人才,啃着馒头,用算盘去计算公式,去研究制造原子弹的原理。
那个镜头,太过震撼。
我在这里不赘述太多,这部电影里有太多值得我们反思和思考的东西。
最后,中国用了两年零八个月制造出了原子弹,震慑了外国的恶势力,提高了民族地位。
好电影,记得和家人一起观看,尤其是孩子,我们这一代太缺乏这种爱国精神和献身精神,这部电影直击灵魂,感谢他们拍摄出的好电影。
2.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背后的故事纪实电影《横空出世》;中国,总是被他...
在中国的史册上,一部纪实电影《横空出世》犹如一首壮丽的史诗,讲述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背后那段不平凡的历程。在1964年10月16日,那一声震撼世界的核爆,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象征,是科学家、科研人员和解放军战士用血汗和智慧铸就的辉煌。
面对美国的核威胁,中国发出了自主研发原子弹的决心。上甘岭英雄连的战士们,如连长那句坚定的“干什么,干革命”,展现了坚韧的战斗意志。在罗布泊的“死亡之海”中,苏联专家的撤离并未削弱他们的决心,反而激发了自力更生的信念。陆光达等科学家以算盘为笔,书写了科技与民族精神的交融,冯石将军的决断与战士们的承诺,共同编织了一幅坚韧不拔的画卷。
邓稼先的理论设计与冯石将军的指挥调度,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核事业的路。在物资匮乏、环境恶劣的条件下,他们克服艰难,用智慧和毅力铸就了原子弹的诞生。那一刻,中国不再是被保护的对象,而是屹立在世界舞台上的第五个核大国,证明了中华民族的不屈与崛起。
从“洋务运动”到“两弹一星”,每一步都是爱国者对国家尊严的捍卫。今天的中国,即便面对新冠疫情、火灾和洪灾的挑战,仍有一群“逆行者”继承了前辈的精神,用实际行动守护着国家和人民的安宁。这正是中国强大背后的秘密,是那些默默奉献、勇敢无畏的英雄们,用生命和汗水守护了我们的幸福。
让我们向这些最美的保护者致敬,他们的故事如同《念奴娇·昆仑》中的玉龙,凌空飞舞,搅动世界。在他们的光辉照耀下,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了何为家国情怀,何为真正的英雄。《横空出世》不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一段永恒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