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么评价电影《发财日记》
发财日记是一部很好看的电影。在春节档播出,更是给我们老百姓增添了许多娱乐,接地气的演员和接地气的事件,一个一个的笑点,让我们在欢笑中度过
㈡ 宋小宝的《发财日记》打破定律,全喜剧明星阵容也能很精彩
宋小宝自导自演的处女作电影《发财日记》也将会在大年初一和大家见面。该片以上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为背景,讲述东北农村孩子小宝和同村发小二哥南下闯深圳,意外遇到一个婴儿后,两人决定将孩子抚养长大的故事。由沙溢、马丽、张一山领衔主演,艾伦、肖央、王祖蓝、魏翔友情客串。
宋小宝最出名的一个标签,就是赵本山徒弟,犹记得去年过年时,全国人隔离在家,宋小宝还分享出了他在恩师家中过年,盘腿上炕一起吃东北大包饭的vlog。所以说,宋小宝算是赵本山有名的爱徒之一。那么,众多的赵本山徒弟之间,肯定是有竞争和比较的。
最早出名的就是小沈阳,虽然这两年已经看不到什么消息,但小沈阳该享有的资源一点也不少。2018年的时候,他就自导自演了一部《猛虫过江》,常观影的观众,看片名就知道是烂片无疑。2.04亿的最终票房,豆瓣3.7的分数,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随便网上一搜,满眼全都是恶评。
剩下还有丫蛋参与执导了一部《伏魔济公》;杨树林执导的一部《囧途夺宝》;于月仙(谢大脚扮演者)和丈夫的《阳光下的少年之我的无色世界》;宋晓峰的《让我过过瘾》。继续按照看片名判断电影质量好坏的规律,这几部一样可以在观众选择观影的第一步就淘汰。而且,这几部电影根本没有机会出现在大屏幕上,全都走了网播的路线。
看到这,网友们是不是又控制不住感慨道,现在导演门槛真低,谁都能当导演。
因为同门师兄弟拍摄出的作品质量不佳,所以就默认宋小宝执导的电影质量也不怎么样,确实有些太武断了。
那么,就转过头来看着电影的演员阵容,这部电影也算是名副其实的全明星出演,堆砌了大量的喜剧演员。可是,平心而论,哪个观众看过一部特别精彩的喜剧片是全明星出演出来的?像是《祖宗十九代》、《妖铃铃》、《大闹天竺》、《欢乐喜剧人》等等作品。几部电影加在一起,明星都有上百人,集结了快有半个 娱乐 圈,估计加在一起,豆瓣分数才能刚及格。
另外,网友也应该发现了,全明星出演的电影,特别多都是喜剧,而喜剧电影就成了全明星阵容烂片的重灾区。这一回,宋小宝就把雷都踩了一遍。全明星、喜剧,这不就是妥妥的朝着烂片进发么。
但是,也不是说,这部电影真的完全没有可取之处。
网友其实感觉还是里面有点东西的。不同于刚才举出例子的那几部烂片喜剧,这部电影还立足在了现实基础上,有着真实的 历史 背景作为依托,不是完全的胡编乱造。所有演员也没有表现出一个刻意呲牙咧嘴,故意搞怪,过分低俗的小丑角色既视感。该幽默幽默,该有梗有梗,还是有一些网友说产生了一丝丝小期待。
同时,里面的演员大家还都看着比较顺眼。马丽和艾伦,作为开心麻花的台柱子,这次倾力加盟好友的新片,短短几秒的台词,就逗笑了不少人,而且他两的作品质量还算一直比较稳。再就是肖央,印象中还老是哼唧《小苹果》的神曲创造者,人家早都成功转型当了演员了,一部《误杀》就拿下了金鸡百花两项最佳男主角的题目,《唐人街探案2》上面最后的坏笑,大家还应该都印象深刻吧。沙溢后来这些年作品不多,才正是让观众感觉还能放心,常不见,才能有惊喜感。文/月上弧
㈢ 如何评价《囧妈》这部电影
很可惜,并不好看,如果上影院,未必卖得到10亿。
说简单点就是,徐峥试图把一个文艺片的讨论深度塞在一个爆米花公路电影的壳里,这么拧巴的结果就是整个片子既不好笑,也不感人。
影片三条叙事都围绕着徐伊万:带妈去莫斯科的“囧事”线,和老婆的情感线,和母亲的情感线。三条线塞在两个小时里面,其实一条都没有表现好。
如果把它看做一个传统“囧”系列的喜剧电影,是需要大量的事件造成的戏剧冲突来支撑的。意外一件件发生,人物们以各种荒诞的方式解决这些意外,从而形成喜剧效果。去看看《疯狂的石头》、《泰囧》或者《心花路放》,整部片子里至少有20-30个事件,从而形成连续的剧情推进。
而在《囧妈》的两个小时里,我能想起来的事件也就这么几个。
徐伊万和妻子的纠葛,决定去美国。
徐伊万因为误会没有去美国,和母亲一起踏上了去莫斯科的火车。
徐伊万指示锅贴搅乱妻子的商业计划并失败。
徐伊万认识了一个俄罗斯女孩,发生了一些情感故事。
徐伊万因为误会在被挂在火车外一晚上(一般人早死了)
徐伊万追下车的母亲遇熊并解决。
徐伊万陪母亲完成心愿。
在头半个小时观感其实还不错,因为头三个事件是连续的,人物的每一个行动找得到它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而往后的几个事件却越来越孤立,他们的并且都用了一种类似于“机械降神”的方法来让事件戛然而止。
和娜塔莎的关系逐渐升温,结局竟然是她像个没事儿人一样说下车就下车了;和熊追逐了好几分钟,结局是突然被荒郊野岭出现的猎人射倒;赶了半天火车母子聊了半天的天,赶不上了居然从天外飞来一个热气球……
机械降神不是不能用,但囧妈里的机械降神除了强行把剧情搬回正常轨道,基本上没有起到什么戏剧性的效果,只能让观众感觉突兀,并且觉得前面所铺陈的剧情都在浪费时间。
影片中还有大量的小线索被浪费了:比如开始徐伊万被拍在汤里的手机,我本以为是很重要的线索,结果它的唯一作用就是引入一个手机的植入广告;比如出现了好几次的蒙古夫妇,造成喜剧效果的冲突就是男人以为女人和徐伊万有一腿,这么低级的技法竟然还重复用了一次;比如那个贫嘴的中国列车员本来可以参与到不少事件当中,结果他的作用真的就是贫嘴。
这些没有起到事件作用的段落,也占用了大量的影片时间,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事件少,节奏拖。当然,事件少的另一个原因自然是因为把大量的笔墨都花在了与妻子和母亲的交谈之上。
许多人会说到《囧妈》的创新在于把这些很重要的情感问题拿出来讨论了,关注中年危机,关注母子关系,这都是好选题,但只有立意是远远不够的。
这又是一个拧巴之处,当我们讨论细腻的情感,我们要求的是其与真实生活之间的相关性,而公路电影往往又会因为大量的意外而造成诸多荒诞感以及超现实感,这两者是非常不搭调的。
徐伊万因为什么而回头上车?就因为兜里的一把糖吗?还是因为作为住豪宅的企业家,心疼妈付出去的两万块钱?
徐伊万为什么跟妈和解?是因为妈在冰天雪地里跟他讲往事?以前难道没有讲过吗?
徐伊万为什么突然跟老婆和好啊?之前都恨成那个样子了。
影片中的情感出现了太多这样缺乏铺垫的“突转”,也有着太多为了“表达观点”而进行的直接说教,这些都是难以打动人的。
其实这样的荒诞与温情也并非不能兼容,徐伊万和母亲如果能共同面对更多的意外事件,并且共同解决,让母亲真实地感受到儿子与自己的平等关系,对他的控制和枷锁慢慢消融,最后同样能够达到想表达的情感线。
这次的《囧妈》总的来说,什么想要的问题就是,什么都没有做好。如果单独拍一边,徐峥并非没有那个能力拍好他想表达的情感内核,但是套上商业的枷锁之后,这次尝试是失败的。
或许有朝一日徐峥可以真正沉下心来拍个他想表达的文艺片,我相信一定会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