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手机电影 > 手机电影调色技巧

手机电影调色技巧

发布时间:2023-12-26 07:24:14

1. 调色大法好,五种调色手法让你的电影作品脱胎换骨

电影感的塑造,离不开构图、景深、分辨率、镜头运动,本期就单从后期调色来说,怎么使自己拍的片子,瞬间赋予“电影感”。

调色无非就是导入素材,回批,调色,输出,就是几个简单的操作步骤,但是背后暗藏玄机。调色的意义,不外乎两种,一是提升画面品质,二是增加氛围感受。

好的调色可以让整部电影脱胎换骨,那么到底该怎么调色才能出现这种效果呢?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个概念:

色相环The Color Wheel

色相环是由RYB上的十二种颜色所组成,亦称减色法(Subtractive Color)。

RYB颜色模式中主要以红色、黄色、蓝色为主,亦指三原色。三间色为绿色、橙色、紫色,可以藉由三原色混合而成。剩下的六个再间色则由原色与相邻的三间色混合而成。

一般而言,我们多以右半部的暖色调系列来代表欢乐及活力,而左半部的冷色调系列则代表安详及冷静。

说了那么多,到底该怎么给自己的电影调色?有没有什么通用的技巧?

别急,马上开始!!(高能预警:文末有大量经典调色案例)

五种电影基本调色手法

1. 互补色模式Complementary Color Scheme

互补色是指两种对应的颜色所形成的对比效果,以暖色系与冷色系的两种颜色来强调对比度以及提升鲜艳、突出的效果。

最常见的例子为橙色与蓝色、蓝绿色(Teal),这也是多数的好莱坞大片都以这两种颜色作为电影色彩效果的原因。然而,使用互补色模式时须适度调整其饱和度,使该对比效果是令人感到赏心悦目而非刺眼。

上两图为电影《天使爱美丽》剧中的对应色卡,这是一种典型的红色配绿色之对应效果。通常两种对比的色彩象征冲突行为,透过外在的互补色彩之呈现来表示角色内心正处于矛盾或是身心交瘁的状态。

电影《搏击俱乐部》就为橙色与蓝绿色之对应搭配作了完美的诠释。阴暗的部分以蓝绿色表示,明亮的部分就以橙色来呈现,就像人的内心充满着各种正、负面思维来抨击一个完整的个体。

电影《亡命驾驶》与上一个图所呈现的效果有异曲同工之妙。然而,互补色并非总是如此明显,也与使用的对比程度有些许关联。以电影《搏击俱乐部》的另一幕场景为例,外观看似全以蓝绿色作为色彩效果,仔细地观察后会发现偏橙色的肤色与其蓝绿色的背景相对。

2. 相似色模式Analogous Color Scheme

相似色是指以色相环上邻近的颜色之组成来呈现电影中整体色彩的协调感。彼此之间的色彩结合较为柔性,通常以相似色作为电影中的风景色调来呈现自然、柔和之感。

最常见的模式是选择一个主色系,并挑选与其相近的色彩作搭配,最后再以黑色、白色以及灰色作衬托。(日剧也常用)

电影《美国骗局》中的一幕场景以红色、橙色、棕色与黄色彼此色彩相接使电影的整体色调偏向暖和的氛围,画面几乎不含一丝紧张之气氛。

3. 三等分配色模式Triadic Color Scheme

三等配色是指三种颜色于色相环上以120度隔开,虽然整体色彩的饱和度不会太高,但一样给人生机勃勃之感。然而,三等分配色为电影中最冷门的配色模式,不过适当使用仍会展现出令人惊艳的效果。

让-吕克·戈达尔(Jean-Luc Godard)采用三等分配色模式来呈现其1964年电影《狂人皮埃罗》的整体色调。

4. 补色分割模式Split-Complementary Color Scheme

补色分割相似于互补色的对应关系,但两者之间的差别在于补色分割是以主色及其对应之两侧颜色作结合。一样具有强烈的对比度,但张力的效果较不显著。

科恩兄弟(Coen brothers)的电影《阅后即焚》中一幕场景就以红色及其对应之绿色与蓝绿色来呈现。

5.矩形配色模式Tetradic Color Scheme

矩形配色是由两组互补色所构成,通常具有五光十色之缤纷感,但至少有一种主色来突显其效果。

电影《妈妈咪呀》(Mamma Mia)使用了矩形配色模式来呈现其派对场景,为该场景展现出良好的协调感,而非沦落似迪斯科舞厅样俗不可耐之貌。

除此之外,近来多数电影所呈现的色调以橘色与蓝绿色等互补色为居多。橙色多用于明亮及肌肤之处,而蓝绿色则用于阴暗之处。根据电影《木兰花》(Magnolia)中的场景显现出好莱坞对该模式的偏爱。以橙色为置中色,强调其脸部的肌肤,而蓝色则退至后方阴影处作为衬托。

经典电影调色卡

《爱丽丝梦游仙境 2》 (2016年) 导演: 詹姆斯·波宾

《阿拉丁》(1992年) 导演: 罗恩·克莱蒙兹,约翰·马斯克

《鸟人》(2014年) 导演: 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

《僵尸新娘》(2005年) 导演: 蒂姆·波顿 麦克·约翰逊

《死侍》(2016年) 导演: 提姆·米勒

《被解救的姜戈》(2012年) 导演: 昆汀·塔伦蒂诺

《剪刀手爱德华》(1990年) 导演: 蒂姆·波顿

《阿甘正传》(1994年) 导演: 罗伯特·泽米吉斯

《冰雪奇缘》(2013年) 导演: 克里斯·巴克 珍妮弗·李

《哈利波特和死亡神器二》(2011年) 导演: 大卫·叶茨

《盗梦空间》(2010年) 导演: 克里斯托弗·诺兰

《功夫熊猫》(2008年) 导演: 约翰·斯蒂芬森 马克·奥斯本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2012年) 导演: 李安

《疯狂的麦克斯:狂暴之路》(2015年) 导演: 乔治·米勒

《彼得·潘》(1953年) 导演: 克莱德·吉诺尼米,威尔弗雷德·杰克逊,汉密尔顿·卢斯科

《罗密欧与朱丽叶》(1996年) 导演: 巴兹·鲁赫曼

《千与千寻》(2001年) 导演: 宫崎骏

《星球大战7:原力觉醒》(2015年) 导演:J·J·艾布拉姆斯

《复仇者联盟》(2012年)导演: 乔斯·韦登

《蝙蝠侠:黑暗骑士》(2008年) 导演: 克里斯托弗·诺兰

《教父》(1972年) 导演: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饥饿游戏:嘲笑鸟2》(2015年) 导演: 弗朗西斯·劳伦斯

《狮子王》(1994年) 导演: 罗杰·艾勒斯 罗伯·明可夫

《火星救援》(2015年) 导演: 雷德利·斯科特

《荒野猎人》 (2015年) 导演: 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

《沉默的羔羊》(1991年) 导演: 乔纳森·戴米

《万物理论》(2014年) 导演:詹姆斯·马什

《楚门的世界》(1998年) 导演: 彼得·威尔

《泰坦尼克号》(1997年) 导演: 詹姆斯·卡梅隆

作品集指导可是个技术活

想让你的电影作品脱胎换骨吗

一起来约吧

2. 影视后期剪辑调色技巧

影视后期剪辑调色技巧

剪辑无定式,任性成方圆。本文不教剪辑理论,什么空切近、远推中,要把主要知识梳理下来恐怕十篇文章都不够。而且学院派的剪辑理论更多适用于电影以及电视剧的剪辑,对于MV而言就不成立了。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影视后期剪辑调色技巧,欢迎阅读。

技法1:交互式剪辑,多个镜头铺垫一件事

视频剪辑其实就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按照时间顺序剪;第二种是不按顺序剪。按照顺序剪适用于电影以及电视剧,极端案例就是一镜到底,一个镜头从头拍到尾。一镜到底是最原始的剪辑的手法,好几十前年就被大师们摈弃了。不过最近一镜到底的视频又火了起来,我想原因之一是对古典的致敬,更主要的原因还是绝大部分人没有见到这种“古老”的手法。而不按照顺序剪辑,可以称之为交互式剪辑,而交互剪辑的实质就是胡剪:把看似不相关的镜头组合在一起,在表达一件事的同时给人一种主观态度。

看上面的视频,这四个素材分别拍摄于不同的季节、地点,可以说是完全不搭边的四段。一段是车载记录仪拍摄的画面,一段是模特外拍时笔者采的景,另外一段是音乐节时拍摄的观众以及一段马路上随拍的车流。当我们把他们按照一定的顺序组接起来,并把最后一段素材的持续时间变长,看上去就像是不同的人从四面八方去看音乐节。

还是这四段素材,我们把最后一段换成女孩读书的,那整个视频就变成描述一段女孩去读书了。

本页大家记住一个要领:不要死心眼只用今天拍的素材描述今天的事,昨天拍的视频也可以用来充数。像我就留了很多风光素材,比如日出什么的,啥视频都能用,哪里的太阳不是太阳啊。

我们常常听艺术家口中的蒙太奇,并不是什么神秘东西,其实就是交互式剪辑的延伸,很多朋友在剪辑视频中不经意就可以达到蒙太奇的效果。如果非要追溯一位创始人,那要算是爱森斯坦以及他的《战舰波将金号》,详细的理论我们少说,先看一段样片示意。

技巧2:蒙太奇的运用

回顾一下交互式剪辑,用不同的镜头铺垫一件事,而蒙太奇的定义更加宽泛,用不同场景、不同景别、不同人物等等各色镜头描述同一种情感。上面这个视频笔者均拍摄的小景,充其量也就有个别介于中景和近景之间的镜头,串在一起就可以表达出静谧的感觉,再来看下一段。

我想和大家说的是:虽然蒙太奇的手法丰富多彩,但新手使用时尽量选用同景别的素材描述情感,要么都是特写,要么都是全景。

上面这段视频又有特写,又有远景,有风光也有人物,串在一起表达运动的时尚与刺激感。这段视频更加符合蒙太奇的广义理论,更加适合老手使用。我有很多例子可以拿出来分享,为啥专门选中这段运动题材的视频?

就是因为:无论蒙太奇的定义多么宽泛,咱们几段素材的节奏起码要一致,要慢都慢,要快都快,别是几个快速的镜头后面跟了一个老人散步的,那就奇怪了。

学院派的剪辑教材中会告诉您相邻的两个镜头一定要有明显变化,比如前一个镜头是全景,那么下一个镜头就一定要接个特写;又比如前一个镜头拍摄了人物的正面,后面的镜头就一定要是人物的背面或者干脆换一个人,如果两个镜头之间的差异不明显看上去就会很别扭,真的很别扭吗?

技巧3:跳切,音符一般的节奏

上面这段视频前半部分就是女孩喂自己的男朋友吃冰激凌,虽然是美妙的事情但外人看上去就很平淡。后面跟了一段视频,视频采用了跳切的手法,这么处理看上去就有意思一些,如果在MV中配上音乐就会显得很俏皮。

跳切的处理相当简单,比如上图中长方形是整段素材,剪辑时只要去一段,留一段就行,唯一需要注意的是留下素材的画面最好有明显区分。跳切算是一种投机取巧的剪辑方法,但是请注意一点,您的作品要么只采用一次跳切,要么就全是跳切,2、3个跳切加在视频中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跳切需要特别注意:选择的素材尽量是“主体不变,细节变化很大”的,怎么理解这句话,比如一个女孩转头甩长发,主体是女孩没有变化,细节是转头变化很大,这种视频就适合采用跳切处理。

上面这段,整个视频就是几个人并肩往上走,也没有回头等多余动作,采用跳切处理后效果就不好,各位在剪辑视频时需要特别注意。

传统的剪辑坚持认为应该让观众看不出剪辑的痕迹,而跳切则完全颠覆了这种理念。这种剪辑手法源于法国新浪潮时期的电影,最早出现在电影《筋疲力竭》中,一个乘客坐车的镜头被生生切成了数段,而电影《窒息》甚至在长达数分钟中的镜头中采用了跳切手法。

为何说跳切是一种讨巧的剪辑手法,因为它可以把原本枯燥的一段镜头进行再加工,在不添加其他元素的情况让视频变得有意思,而变速手法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变速处理比较好理解,就是一段素材的前半部分用正常速度播放,后半部分进行加速或者慢速处理。

技巧4:慢速处理抒发思想感情

运用这种手法最多的视频非毕业MV莫属,我们回忆这样一个画面,若干意气风发的青年站在镜头前,3、2、1之后集体跳起来,把手中的学士帽抛向天空,保守一点说,基本上99%的制作者会在这里采用慢速处理。

文章中能教给大家的剪辑技巧实在有限,无论是交互式剪辑、跳切还是慢速处理,都是想告诉大家要把自己的情绪带入到视频中。我们经常能看到钢琴演奏者,时而低头静静敲打琴键,时而手指如飞仰头甩发,目的就是把音乐中的情绪传达给观众。对视频速度的处理和弹琴一样,通过不同的速度传达不同的情绪。

做变速处理:一般慢速比加速的情况多,我们可以把慢速的效果等同于“强调”,比如一个女孩和男孩见面,我们要强调见面时的感觉,就可以在他们擦肩而过的瞬间做慢速。

技巧5:将相同的镜头组接在一起

“今天老师带我们一起去春游,小伙伴们都高兴坏了,大家出门时都带了很多吃的,有的带香肠、有的带面包、有的带巧克力....”这是咱小学时写作文常用的手法,还记得叫什么吗,没错就是排比,其实视频中我们也有相似的手法,俗称并列剪辑,学名平行剪辑,先看下面一段视频。

举个例子,一般我们拍摄的视频素材都可以按照时间、地点以及人物进行分类。比如四五个好友一起去演唱会,那么去的过程包括做地铁、坐公交等视频都可以分在时间类别里,演唱会门口拍个合影、镜头扫个会场全景都可以分在地点类别里,剪辑时连续拼接一个类别的不同素材,就可以称之为平行剪辑,也就是我们说的并列剪辑。上面这段视频,我把魔术师受挫的镜头拼接在一起,就是把人物类别的素材并列组接在一起。

其实:平行剪辑涵盖的内容非常广,很多科幻电影,比如《盗梦空间》,就是把不同时空的素材并列在一起,这算是平行剪辑最特殊的例子了。咱们在剪辑时,只要是同时间发生的事情,都可以并列剪辑在一起,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而同时间内素材不够的话,参考交互式剪辑。

;

3. 影视后期调色的8个基本步骤

1. 降噪处理Remove Noise/Grain


首先,如果有必要第一步是降噪,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尤其在LOG素材有严重的噪讯的情况,最佳的选择就是在调色前降噪,效果要远远好于调色完成后降噪。降噪的尺度要把握好细节和噪讯的平衡。


2. 一级校正 PrimryColor Correction


校正整体画面的反差、色度、色温等,这一步的结果要尽可能的使画面看起来自然、协调。


3. 局部光线校正 RelightShot


对局部曝光过渡或者曝光不足的画面进行修正,或者根据需要对画面局部进行提升/降低亮度处理等。


4.增加光学滤镜效果 Add lens Filter


很多电影摄影师偏爱类似于Soften、ProMist这样的光学滤镜效果,也会要求调色师在数字中间片处理时添加类似的效果,类似柔光的滤镜效果尤其对画面高光部分细节有比较明显影响。


5.暗角处理 AddVignette


暗角是调色师用来加强画面主体物最常用的工具之一,过于强烈的暗角效果会损失较多的画面细节。


6.风格化处理 CeativeGrade


这一步骤对画面产生的变化较大,与原始素材相比很可能是翻天覆地的变化,次序较靠后。


7.模拟胶片质感 FilmStock Emulation


为了模拟某种胶片质感,可以套用透明通道素材(例如婚礼光效和老电影效果),画面的黑白电平以及曲线等参数会产生显著变化,次序靠后。


8.锐化及画幅修正 SharpenAnd Resize


最后一步进行锐化处理,同时可以通过裁剪高像素画面(例如4K原始素材变成1080P成片可以缩放)等平移缩放对画幅构图进行调整。此外,如果画面需要磨皮处理,也是在这个步骤进行。磨皮通过PR的磨皮插件来制作效果会比达芬奇制作更加方便,磨皮效果也接近。


关于影视后期调色的8个基本步骤,青藤小编就和您分享到这里了。如果您对影视后期有浓厚的兴趣,希望这篇文章可以为您提供帮助。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关于摄像机巧、后期剪辑的方法及素材等内容,可以点击本站的其他文章进行学习。

阅读全文

与手机电影调色技巧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晚娘晚娘2泰国电影完整 浏览:822
张柏芝惊艳的电影迅雷下载 浏览:907
枕边童话是哪个电影 浏览:272
新八哥电影天堂 浏览:631
vr能不能看小电影 浏览:606
爱情公寓电影完整版在线观看免费 浏览:369
新木优子小电影 浏览:22
电影美国黑帮迅雷下载 浏览:367
夏了夏天微电影 浏览:77
苹果钱包里的猫眼电影怎么用 浏览:483
主题为规则的电影影评 浏览:602
柏林电影节线上怎么看 浏览:885
戏说乾隆电影图片 浏览:718
小电影资源在哪里看 浏览:377
手机怎么样看小电影 浏览:560
战妻电影手机在线播放 浏览:491
经典的邂逅电影迅雷下载 浏览:39
十大强奸题材打真军电影 浏览:555
泰坦尼克号完整版电影天堂下载 浏览:818
微电影网络竞争平台的推动 浏览: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