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手机电影 > 让她生是哪个电影

让她生是哪个电影

发布时间:2023-12-20 02:35:42

㈠ 适合深夜看的电影 适合深夜看的电影推荐

适合深夜看的电影有:《恋恋笔记本 》、《午夜巴塞罗那》、《盗钥匙的方法》,具体介绍如下:

1、《恋恋笔记本》是导演尼克·卡萨维茨2004年的一部爱情片。改编于美国小说家尼古拉斯·斯帕克斯的同名小说,由莱恩·高斯利、瑞秋·麦克亚当斯等联袂出演。影片于2004年6月25日在美国上映。该片讲述一对青梅竹马在二次世界大战后历劫重逢,这段刻骨铭心的故事由一名天天来探望住在疗养院病人的老先生笔记本中娓娓道出,随着故事水落石出,显然这名躺在病床上的老太太就是故事中的女主角,而说故事者正是求婚的人。

2、《午夜巴塞罗那》是由伍迪·艾伦执导,斯嘉丽·约翰逊、丽贝卡·豪尔、哈维尔·巴登等人主演的爱情喜剧电影。影片于2008年5月17日在法国戛纳电影节率先放映。电影故事发生在美丽的巴塞罗那,讲述了美国女孩维姬和克里斯蒂娜结伴来西班牙旅游。维姬为人古板而且即将结婚,克里斯蒂娜则思想开放、充满好奇心。这两个性格相异的主人公,来到西班牙后,邂逅了一位非常有魅力的艺术家和他美丽但很爱吃醋的前妻。随后四个人之间发生了一系列有趣而浪漫的爱情故事。

3、《盗钥匙的方法》是由日本Cine Bazar制作的128分钟的剧情影片。该片由内田贤治导演编剧,堺雅人、香川照之、广末凉子、荒川良良、森口瑶子等主演,于2012年9月15日在日本上映。该片讲述了一个失败的演员与一名杀手之间的人生纠结。

㈡ 《泰坦尼克号》火遍全球,可几人知道,露丝后半生是怎么过的

故事梗概:

1997年12月19日《泰坦尼克号》最早在美国上映,一时间这段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风靡全球,虽然这段故事仅仅只是发生在一艘客船之上,却代入了极宏大的历史背景

所以,不管生活给予我们什么,欢乐或者痛苦,我们都要用积极的心态来对待。去细心发现玻璃渣里的蜜糖,找到支撑下去的勇气,为自己为更多人的爱和期待,继续走下去。就像坎迪夫人一样,用艺术的手段,展示出可歌可泣的爱情,让他的爱人,在人们的心中永远活下去

㈢ 电影爱有来生讲了什么故事

㈣ 电影《生死劫》

电影《生死劫》由吴军、周迅主演,李少红导演,于2005年拍摄完成。该片是《绝对隐私》系列电视电影之,该系列拍摄的都是真实发生的事情。正如本次电影节评委会对此片的评价“真实反映了现实社会中的现象,情节真实、震动人心。”《生死劫》拍摄制作完成到现在一年时间里,已先后摘得了四项国际大奖。

影片的开头胭妮(周迅饰)的母亲第一次带父亲一起来北京的外婆家里看望她。胭妮的母亲冷漠又略带挖苦的语调对胭妮说:“女孩子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最后还不是要嫁人,生孩子!”胭妮沉默不语,她早已习惯了母亲的强势与喋喋不休,她只会惯用沉默来对抗。

一旁从农村来的略显木讷的父亲唯唯诺诺的开口说:“还是读书吧,假如你能考上大学,就继续念吧。家里供个大学生还是可以的。”

胭妮抬眼看了父亲一眼,眼神闪过一丝喜悦,但依旧默不作声。

胭妮(周迅 饰)的父亲是一名农民,她的母亲在下放的时候嫁到了当地。母亲没有让她在农村长大,不到一岁就把她送到北京,让姥姥带大。因为从小就离开了妈妈,让她感觉自己的存在似乎不是那么重要,生活在姥姥家中更是觉得寄人篱下。性格也变得孤僻起来,沉默寡言。

后来胭妮也真的考上了大学,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让她感觉自己的生活有了新的景象,她拉着一个重重的行李箱,带着对新生活的美好憧憬搭上了一辆出租车开往学校。可是出租车半路被一辆货车追尾了。这是一辆给学校送菜的货车,货车司机叫木玉(吴军饰)。司机极力道歉,并热情的主动提出由他来送胭妮去学校。

后来,木玉隔三差五的来给胭妮送吃的,请胭妮吃饭看电影。胭妮觉得从小到大没有人对她这么好过,就主动提出要要跟木玉在一起。木玉说:“不行,你是大学生,有美好的前途,我不能耽误你。”从此,木玉无声无息的消失了。

木玉辞去了给学校送货的工作。胭妮从木玉从前的同事那里打听到了木玉的住处。她来到木玉租住的狭窄破旧的出租屋里,看到了跟木玉住一起的一个蓬头垢面的四川女人和她生的孩子。明眼人都知道她跟木玉是什么关系,偏偏胭妮不懂,就在胭妮想伸手抱一抱孩子的时候,那个四川女人发疯一样的拿着菜刀追赶胭妮,胭妮落荒而逃。

后来,木玉找到胭妮对她说:那个女人是一个坐台小姐,看上了木玉,并且给他生了个孩子。木玉想分手,那个女人就以死相逼,木玉觉得她可怜,所以就这么一直耗着。

胭妮说她不在乎。就这样木玉带着胭妮去租了一个地下室同居了。每天木玉都会到学校接胭妮放学。两个人甜蜜了几个月。有一天,胭妮发现自己怀孕了。可是,她想上大学,不想生下孩子。那晚木玉买了一瓶酒,对胭妮说:我们一起给我们的孩子送行吧。

胭妮顿觉不舍。于是跑去学校办了休学。

胭妮一天到晚都呆在地下室里待产,晚上木玉下班回来会打包一些饭菜回来,白天,胭妮就吃一些剩饭,面包或者方便面。她一个人也不敢出门,木玉不在的时候,她就将自己锁在房间里。胭妮把想对木玉说的话写在墙上贴的报纸上,密密麻麻写满了一墙。

“木玉,家里没鸡蛋了,你记得买点鸡蛋回来”

“木玉,家里老鼠太多了,你记得买几张粘鼠板”

“……”诸如此类。

胭妮怀孕七个月的时候,木玉失业了,他们连地下室的房租都快付不起了。窘迫的日子逼的两人喘不过气,木玉每天出去找工作,每天无功而返。

胭妮就跟着邻居包装光盘赚钱,100张一块钱。她就这样强撑着一个家,她觉得只要有木玉在她身边,再苦再累都值得。直到木玉找他朋友借到了1000块钱。两人摆了个小摊卖炒田螺,也因此遇见了胭妮的小姨,母亲也找了过来,她眼含热泪的说到:“孩子,你怎么犯了和我当你一样的错误?”

原来,当初母亲下乡当知青,父亲爱上了母亲,让她怀了孕,母亲当时想打掉孩子,父亲不同意,事情一下子就传开了。迫于压力,两人结婚。生下胭妮后,母亲为了胭妮好,将她送回姥姥家,让她能过上城里人的生活。母亲每个月会寄钱过来,当胭妮的学杂费。但是母亲不知道的是,胭妮从小寄人篱下,内心会有多缺爱?遇到对她稍微有点好的人会有多么奋不顾身?

母亲不懂胭妮,也不想去懂。她只是一味的以过来人的姿态要求胭妮将孩子送人。并且永远不要把自己生过孩子的事告诉父亲,她嫌丢人!胭妮不同意,母亲就气恼的起身离开,并且还恶狠狠的留下一句:早晚有一天,你会后悔的!

母亲在胭妮这里说不通,就找到木玉,她出5000块钱,让木玉将孩子送人,木玉痛快的收下钱,签下了送养协议。

木玉到胭妮这里忏悔,他痛哭流涕的对胭妮说:“都是我不好,但是我也是没办法。”

胭妮看到送养协议,气的早产。

好在母子平安。孩子出生后,胭妮没有和木玉争辩什么。她能做的,只是在有限的时间里,尽情的看护着孩子。28天后,孩子被抱走了。胭妮的身体也开始出现问题,眼睛近视,子宫痉挛。常常部分场合,痛的蜷成一团。

但她没有和木玉分手。她已经失去了所有,木玉是她唯一能抓住的。另外,她也不知道,还有谁会接受这样的自己。她一个人该怎么生活。

生活就这样平静又刺痛的继续,木玉和胭妮都找到了工作。

某天,一个叫芳芳的女孩子找到胭妮工作的地方来宣誓主权,她说她跟木玉在一起很久了,她让胭妮识相点,别一直欺负木玉心软,有情有意,就缠着他不放。

胭妮平静的听完芳芳的挑衅。回家开始翻箱倒柜找东西,她不知道自己要找什么,但直觉告诉她,只要一直找下去,就一定可以找到木玉不为人知的一面。许久,胭妮找到了一个盒子,打开之后,里面放着晴天霹雳的真相。盒里放着一沓孩子领养的证明,木玉就是那种专门欺骗女人生孩子,然后再把孩子卖掉的人。四川女人和胭妮的孩子都被以这样的方式卖掉了。知道真相的胭妮彻底崩溃,瘫软在地。

木玉回来后,见胭妮知道了,也就不藏了。他抽着烟,像大爷一样坐在沙发上说:“不会和我拼命吧,你的命比我值钱。你伤心了吧,你觉得上当了,受骗了,被我玩了一把。是吧?没错,就是这么回事。我不但玩了你,用的还是你的钱。你以为你是谁呀,大学生?我是个司机,还是个农民,我是农民怎么了?比你差是吗?你不是照样送上门来了吗?我不是大款,照样玩你们这样的女人,还不止你一个,你们还得给我生孩子。你们能拿我怎么办?!你去告我么?我没有强迫你,没有拐卖你,你们都是自愿的。我是卖了孩子,我不卖,你养活得了吗?不错,我是拿了你妈5000块,那是营养费,我也给你花钱了呀。这是合法领养。”

胭妮被这种无耻的言论气的子宫痉挛。木玉却继续说道:“我不在这的时候,都在芳芳那,她比你年轻,没有生过孩子。我们在一起很久了,卖炒田螺那1000块钱就是她给我的。你太笨,没发现。我一直等你自己滚蛋,可你就是赖着不走。”

彻底摊牌后,胭妮离开了地下室,芳芳搬了进去。心如死灰的胭妮去五金店买了一把刀,以要去地下室拿东西为由,约见了木玉。胭妮紧张不已,却又故作镇定。木玉却早已看穿了她的心理。

对她说:“我知道你还恨我,但我不值得你恨。你没必要跟我同归于尽,那你就输的太惨了。”这话很无耻,却也点醒了胭妮。胭妮第一次感觉到自己的强大和力量。木玉是夺走了她太多东西,可是他夺不走自己的生命与未来。木玉不值得她这样做。

她决定坚强的放下一切,重新开始新的生活。而芳芳还将继续着这样的生死劫难。

㈤ 《风雨哈佛路》:即使生于绝望,也要活出希望

《风雨哈佛路》由Peter Levi执导,索拉·伯奇(Thora Birch)、迈克·里雷(Michael Riley)等主演。它的外文名是《Homeless to Harvard: The Liz Murray Story》,其他译名《最贫穷的哈佛女孩》,上映于2003年4月7日,是美国一部催人警醒的励志电影。

《风雨哈佛路》以莉丝·默里为原型,讲述了一个真实、努力女孩的人生经历、一段自强不息昂扬奋斗的生命历程:

出生于贫民窟的女孩莉丝,她的童年充斥着毒品、饥饿、嘲笑、欺辱和艾滋病,她徘徊在无助、挣扎和自我放弃的边缘。当她15岁母亲死于艾滋病,父亲也进了收容所时,她不再选择和克里斯街头流浪,而是奋起和命运反抗。莉丝边打工边学习,用了两年的时间完成了高中四年的学业,同时获得了《纽约时报》最高奖学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哈佛大学,实现生命的逆袭。

这是一部很简单的电影,情节上没有故意设置什么情感冲突,也没有什么戏剧化的大起大落。如果单从影片内容入手,无法将这部电影的魅力完全展现出来。所以,我会从电影手法以及心理学角度进一步解读影片女主莉丝逆袭奋起的故事,在文章的最后部分,结合莉丝的转变,我会谈一谈生于绝望时,如何才能活出希望。

01 、独白、对白的穿插使用,转隐喻的相互呼应,观众理解影片内容,彰显电影情节精神的同时丰富影片艺术价值,增加与观众的互动

①独白➕对白

独白是相对于旁白来说的,旁白是一个固定的人,不参与电影演出,只介绍剧情和渲染气氛。而独白则指某个出演人物自己面对观众说的话,用以表白她自己的心理活动。

《风雨哈佛路》影片开头勾勒了一副场景:被途花的墙壁、街头用破烂被子包裹着躺着睡觉的小孩、地上的垃圾以及特写的针头弯了的针管。

与这幅画面不衬的是一个好听的声音,也就是影片女主莉丝的声音,她以冷漠,不带有任何情绪的声音缓缓讲述着她的故事。

转身一个画面,一个小女孩盯着镜头:我非常爱我的妈妈,她吸毒,也酗酒,基本失明,她还患有精神分裂,但我决不会忘记她爱我,虽然她曾经做过一些事,在她的手臂上,总是这样……

她没有起伏的声音,没有任何煽情,向观众道出了她的妈妈是一个怎样的人,也让观众明白了她生活在什么样的一个家庭,生活在当时社会最底层的现状,更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接下来要讲什么一个故事呢?

电影对白源于生活,是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刻画影片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表现人物情感,使观众更好的理解影片人物,有助于深刻把握影片主题。

在影片结尾,以莉丝被评选为《纽约时报》最高奖学金获得者,与一个记者的对白结束:

记者了三个问题:你是怎么做到的?你为自己的过去感到难过吗?你会改变些什么,如果你可以的话?

这三个问题也是观影最后观众的心声,借记者与莉丝的对话让观众更深入理解影片人物情节,使整个电影更立体化。

②转隐喻结合

隐喻是源于通过映射方式对目标域的概念化表达,建立在联想的基础上;转喻是指处在邻近关系的两个概念中的一个概念为理解另一个概念提供的心理可及性。

隐喻与转喻也称为双喻,既丰富了电影的艺术价值,也增加了电影与观众之间的互动,使观众更深层次的理解电影背后所描述的精神文化。

《风雨哈佛路》开头,莉丝母亲疯狂的抢走了家中仅剩的一百美金,莉丝和父亲追出家门,走过污水横流的街道时,父亲告诉莉丝,政府已经不再修理这些管道了。这里的污水转喻了贫民窟生活的贫穷和环境的混乱,这个混乱的环境使得莉丝的母亲堕落,并且难以逃脱。

父亲说政府已经不再修理了,隐喻父亲等待着对居住环境的改善。但是政府真的不管了吗?不。由于学校老师报告莉丝又没有去学校,政府帮扶人员来到莉丝家中,想要帮助他们一家。

但是莉丝家里的情况让政府人员大吃一惊:遍地的垃圾,装满黑水的浴缸,坏掉的窗户,疯狂的母亲,懒散不管的父亲等等。家中脏乱的环境隐喻了这一家人的懒散与自我放弃,正是这种态度,让这个家庭和社区没有希望。

莉丝经常不洗澡,也不洗衣服,在学校被同学嫌弃嘲笑,就连莉丝自己也认为她是一个有味道的女孩,家里脏乱不堪,自己身体的清洁也熟视无睹,正是这种自我放弃的态度将这一家推到了越来越悲惨的境地。

莉丝被送管教,虽然新的地方学生打架争斗不断,充满了欺辱和恐惧,但至少教会了莉丝洗澡和洗衣服,后来莉丝再也没有成为一个有味道的女孩,这里隐喻了莉丝的新生,身体的洁净是新生活的第一步,莉丝成功的迈开了第一步。

电影中有一个场景,莉丝母亲去世后,她决定重返学校,于是拜托原来的邻居伊瓦找到了一所高中。莉丝第一次去见学校校长的时候,迟到了一个小时,她告诉助理,她坐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地铁,这里的很长一段时间隐喻了莉丝与其他普通高中生的距离,也隐喻了莉丝的机会、光明和新生。

电影中大量运用隐喻和转喻,充分渲染了莉丝追求自由、平等、独立、奋斗的精神,鼓励着身处逆境的人“请不要闭上双眼,机会就在下一秒出现,残酷的现实面前你应该勇往直前。”

02、心理学角度看莉丝从消极退避、自我放弃到奋起反抗,成功获得最高奖学金、考入哈佛大学的历程

从最初的野蛮成长到最后的优雅绽放,莉丝的心理历程可以总结为四个过程:

·被他人评价否定的消极退避

·获得部分肯定的自我认同

·价值条件化导致的错误知觉

·结束旧关系,开始新关系的自我重构

①被他人评价否定的消极退避

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8岁正处于学龄期,这个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胜任感的重要时期,8岁孩子对“对与错”的看法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好与坏”的两极,她的思维开始丰满起来。她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感觉,也很在意别人对她的感觉。她会竖着耳朵听大人聊天时怎么评价她,或者揣摩他们说话时的脸色,非常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夸奖,对别人的批评则非常敏感。

影片中女警带走莉丝母亲时,看到莉丝家中遍地的垃圾,发黑的浴缸,对莉丝说道:“你们活的就像肮脏的动物一样。”

在学校,莉丝由于没有经常洗澡和清洗衣服,浑身散发出一种气味被同学嘲笑,久而久之她自己也产生了“我是个有味道的孩子”消极的自我认知,对学校产生了逃避心理,她说,她不想去学校,学校让她感到痛苦,她并不是像这群学生一样的普通人。

母亲被戒毒所带走,自己和父亲经常吃不饱,家庭的种种状态都让她没有办法向别人表达,8岁的她正是渴望得到别人认可的年龄,但外界的他人评价却与她渴望的完全相反,所以,莉丝给自己装上了硬硬的壳,逃避普通人和学校,甚至是这个社会。

②获得部分肯定的自我认同

尽管莉丝很少去学校,但是她在考试中获得了100分的好成绩,老师也开始对她表示认可:“你比我想象的还要聪明,你应该经常来学校的。”

老师的肯定,邻居伊瓦的鼓励以及母亲眼里的羡慕赞赏让莉丝内心升起希望,她可以的,她有能力,这也是后来为什么她会继续选择通过读书来改变命运的原因。

心理学中,罗杰斯提出“自我概念”,自我概念主要指来访者如何看待自己,是自我知觉和自我评价的统一体,包括:对自己身份的界定,对自我能力的认识,对自己人际关系及自己与环境关系的认识等。

从心理学角度解析莉丝的自我概念:

对自己身份的界定——父母吸毒,无法照顾自己,与其他普通人不同;

对自我能力的认识——爱读书,获得满分的试卷;

对自己的人际关系认识——同样是贫民窟伊瓦的鼓励,流浪朋友克里斯的陪伴;

自己与环境的认识——被同学嫌弃嘲笑。

这些方面形成了莉丝的自我概念:她不属于那个普通人行列。所以当她获得满分,被老师、邻居和母亲肯定赞赏时,她产生了对自己能力信任感,开始自我认可。

③价值条件化导致的错误知觉

现实生活中,成人对儿童的关注常常加有附带条件,即只对符合成人价值观念的给予肯定,不符合的则给予否定。

这些附带条件被罗杰斯称为价值条件,价值条件逐渐内化,成为儿童的行为准则,儿童迫于价值条件往往会优先迎合重要他人的评价而拒绝对自身经验的评价,于是与真实的自我渐渐疏远,容易产生错误知觉。

莉丝内心一直存在着对于来自父母、老师和他人的积极评价的需要,但是事与愿违,莉丝100分的满分试卷没有留住母亲,母亲毅然决然的选择了离开;她以为留在原地就能挽回些什么时,警察闯入,她被强制带离自己的家,她恳求父亲,父亲却把她推向警察,没有一点犹豫;在教养院生活,饱尝了恐惧,欺辱,无力捍卫自己尊严的时候,主管教师以她不去学校认为莉丝有纪律问题……

周围人的冷漠内化了莉丝的价值条件:无论她做什么,仍然没有人认可她,使她产生了错误知觉:她无法让别人满意,她能做的就只有放逐自己。所以,当遇上同样家庭背景的克里斯时,她就好像找到了自己的方向,与克里斯乞讨,流浪,偷窃……

④结束旧关系,开始新关系的自我重构

自我发展心理学博士陈海贤说:

从旧阶段向新阶段过渡的过程,很像死亡和重生。就是我们自我中那些受限制的、老朽的部分,在转变中慢慢死去了,但是新的自我又在这种变动中生长起来了。

莉丝的周围有两种旧关系:

第一是与父母、姐姐和爷爷的血缘关系,父母亲吸毒、染艾滋,爷爷性侵妈妈和姐姐;

第二种是与朋友克里斯的关系,莉丝上学途中遇到克里斯,她希望克里斯也能去学校,通过学习摆脱现在的困境,但是克里斯拒绝了,甚至在莉丝去参加奖学金最后一轮面试的时候,克里斯拉住莉丝,克里斯被教养院赶了出来,希望莉丝帮助她,并且告诉莉丝,莉丝不属于学校,她们都不属于那个圈子;

母亲艾滋病去世了,父亲住进了收容所,爷爷带走了姐姐,把她赶出家门,第一种关系破裂了;莉丝与克里斯不同,她坚信学习可以改变自己的现状,于是她拒绝了克里斯的要求,去参加《纽约时报》奖学金面试,走上了与克里斯完全相反的道路,第二种关系破裂了。

旧关系破裂的同时,莉丝也获得了新关系,第三种关系是她与戴维老师的相遇,与波士顿哈佛大学的相遇,这是整部影片中最明朗和最充满希望的关系。

自我发展心理学认为:“自我是以关系为载体的,所以,当我们结束一段关系的时候,我们不仅失去了关系中的他,也失去了关系中的那个自我。”

莉丝被迫结束了旧关系,也结束了过去的自我概念与认知,与戴维老师的新关系的构造也让她走上了正道,重新塑造了“自我”。

03、旁观莉丝的发展史,探讨生于绝望,如何活出希望

《风雨哈佛路》中莉丝的一生可以概括为:生于绝望,活出希望。

父母双双吸毒,染上艾滋病,最爱的母亲去世,爷爷强奸了妈妈和姐姐,这样的家庭可谓是绝望了。但是莉丝最后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入哈佛大学,摆脱绝望家庭的束缚,活出自己的希望,她的成功可以归纳为三点:

①坚定的目标

旁观莉丝的奋斗史,可以发现,她每个阶段,做什么事情都有非常明确的目标:

在堕落流浪的时候,她的目标是照顾母亲,在父亲和姐姐放弃母亲的时候,她小小年纪,就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一边乞讨流浪,一边小心翼翼的照顾安慰母亲;

在母亲去世后,她趴在母亲的棺材上,想着为什么她不能呢?难道她要一直呆在这个圈子里吗?她想要普通人的生活,也想要实现自己的价值,于是她选择了学习,跳出现在的生活;

跟着戴维老师参观哈佛大学时,她看到哈佛大学来来往往的学生,每一个都那么不同,她说:我想和人们站在一块,不想在他们之下,于是她开始哈佛大学的申请……

只有坚定了自己的目标,才知道自己前进的方向,才能走的更好。

②主动争取机会

母亲去世后,莉丝决定通过学习改变命运,她找到了一所不错的学校,但是由于自己居住的地方距离学校太远,在与校长见面的第一天,她迟到了一个多小时。

其他人都快面试完了,校长之后还有一个会议,她没有放弃,主动说服校长助理,拿到了面试试卷,在迫切的时间里完成了这份卷子;

最后一个人面试结束后,校长从教室出来,准备去参加会议,莉丝主动出击,拦住校长,她推了自己一把,争取到30秒的时间,获得读书的机会;

在申请《纽约时报》奖学金时,她花了四个月的时间写论文,在最后面试时偷偷回到爷爷家,向姐姐借了外套。

机会不是从天而降的,你不去主动争取,流失了就是流失了。

③全力以赴

莉丝决定了通过学习改变自己的命运后,就朝着这个目标付出了所有的努力,她边打工,边读书,从17岁开始,决心用2年的时间完成了4年的学业。

当老师告诉她:一年10门课,用两年读完四年的课程,这不太可能,你会把自己累死的。

她回答:不,这才是活着。

她没日没夜的学习,每天最早一个到学校,最晚一个离开,边洗盘子边看墙上贴着的知识内容,用行动向老师证明她可以。

最后,在申请最高奖学金时,记者问她:莉丝,你是怎么做到的?

莉丝回答:我怎么能做不到呢?我的父母教会了我可能。

记者接着又问:你为自己的过去感到难过吗?

莉丝答:对不起?在地铁里睡觉,吃丢弃的事物,那总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我非常幸运是因为我心里所有的安全感被从身体里抛除,所以我被迫向前看,我也必须向前看,没有退路,我到了一种状态,好吧,我要尽我所能的工作,看会发生什么?

一旦决定了目标,就不遗余力的去努力,全力以赴,不要给自己留下后路,看看前面会发生什么。

04、写在最后

“别在最好的年纪选择了安逸妥协现状。”

《风雨哈佛路》是一部评价很高的影片,它不仅在当时创下了票房记录,也获得了多项奖项。影片内容引人深思,其中蕴藏着原生家庭、教师教育、如何拼搏奋斗的深刻意义,它的存在,不仅仅是一种激励,更是给人们提供了一种选择,生活的选择,人生的选择。

即使生于绝望,也要拼命活出希望,愿每个人都能从这部影片中获得启迪,像莉丝一样顽强生长。

㈥ 舒淇有个视频是生孩子的 那是哪部电影里的啊

是鬼片 我看过
《见鬼之十月惊情 》
剧情简介 · · · · · ·
失恋的郑嘉文(舒淇 饰)在泰国自杀未遂,捡回了性命。回到香港后,她准备忘记过去重新开始,却发现自己怀孕了,经过深思熟虑,她决定把孩子生下来。
一天,在地铁站,嘉文目睹一个女子跳轨道自杀,周围的人却什么也没有看见,警方调查也一无所获,嘉文自己也百思不得其解。而从那以后,怪事接二连三地发生在她身上。
嘉文在的士里与没有脸的厉鬼同坐,在公交车站等车碰到跳楼自杀的母子,她甚至看见同在医院待产的周太太,身边也有鬼魂如影随形。
嘉文惊恐之余,认定这一切和地铁里自杀的女子有关,为了孩子,她开始调查事情的真相……

阅读全文

与让她生是哪个电影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西瓜肉的电影 浏览:905
盗墓空间电影在线观看 浏览:307
谁介绍个超好看的电影网站 浏览:663
女保姆中文字幕电影迅雷下载 浏览:799
90年代中国都有哪些好电影 浏览:590
免费在线电影西瓜 浏览:742
最近贺岁电影哪个好看 浏览:372
野性的呼唤完整版电影解说 浏览:13
短片微电影自制 浏览:918
找猫的电影迅雷下载 浏览:723
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音乐 浏览:973
微电影不一样的父亲 浏览:318
伯格曼电影迅雷下载 浏览:948
小迪电影剪辑完整版 浏览:198
微电影新片 浏览:295
爱情公寓2018电影主题曲 浏览:604
特殊诊疗所韩国电影在线观看 浏览:290
电影电视下载网站 浏览:911
电影趣味游戏迅雷下载 浏览:582
里世界哪个电影完整版 浏览: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