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竖屏电影《悟空》火了,华为想通过这部短片告诉世界什么
昨天,小夜加入的电影群里陆续收到了一些朋友们转发的一部短片《悟空》。
本片是华为“未来影像”携手蔡成杰导演,全程使用华为P30 pro手机拍摄的第一支裸机(零外接摄像头) 竖屏电影 。
尽管只有短短8分钟,但广大网友普遍被优美的竖屏构图、复古怀旧加荒诞魔幻的风格惊艳到了。
加上华为当前正处于特殊时期,影片迅速引爆了网络。
《悟空》
导演: 蔡成杰
编剧: 蔡成杰
类型: 剧情 / 短片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2019-05-23(中国大陆)
片长: 8分钟
先暂时抛开华为,让我们来看一看影片本身。
开篇的一系列静物描写,让网友们惊呼仿佛真的回到了童年。
第一个镜头就是我们小时候常玩的“甲虫拉车”。其实除了拉车以外,各位男性小伙伴一定都对昆虫们干过更残忍的事。
玻璃球、金鱼、小螃蟹,在鱼缸里相映成趣。
还有那只母鸡不停在啄地的亲切的时钟。
翻烂的课本、老式台灯。压在书桌玻璃下的手抄笔记。
夹满黑白照片的玻璃相框、长着长长天线的黑白电视机。
而且在家中的这一段,还被刻意调成了暖暖的暗黄色光。
从这一段影片画面呈现的元素和位置可以看出, 导演对每个画面都进行了精心设计。
不知道是否真的是“第一部”,反正夜路是第一次看。
原来,竖屏电影是这么美。
电影从男孩被蛇咬后,开始步入导演所熟悉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
魔幻现实主义,是一种绘画、文学的艺术风格。
反映在电影中,即是在真实平常的生活中,在人们不易发觉的前提下,渐次衍生离奇和怪诞的现象,人们反而浑然不觉,习以为常。
即把现实事物和夸张的虚幻景象有机巧妙的结合在一起,是一种夸张的艺术手法。
魔幻的情节一般从现实中发生概率极小的事件开始。 创作者在影像中把这极小的概率的事件变为现实,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延伸放大,让观众在这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去相信最终那个,已经距离现实条件十分遥远的结果。
片中,小男孩被蛇咬后,迅速自己涂抹了草药,并把蛇烧了吃了。
上树偷蛋、下河抓鱼,开启外挂模式。
此时影片的配乐也配合渐次癫狂的情节——加入鼓点和雄浑的人声背景音,铿锵有力。
小男孩来到一家电影院。但是,很明显这家影院已经是非常现代化的装修风格。
检票的工作人员也告诉男孩,这影票已经是几十年前的,已经早都不能用了。
小男孩孤独地站在人来人往的影院里,一身大圣的装束与环境格格不入。
来到广场,男孩被一对寻子的老夫妇认出,他的相貌和老妇人T恤上印的,他们正在寻找的儿子一模一样。
蔡成杰的魔幻现实在片尾达到顶峰。一个看似无法解释的结局,也是一个巧妙、强大的比喻—— 半生出走,少年归来。
影片发布自六一儿童节前夕,华为官微表示这是一个“小朋友”的悟空梦,这部影片也是送给小朋友们的一份节日礼物。
夜路和大家一样,认为影片更是华为送给自己的一份礼物。
前阵子网上传出华为已经自主研发手机系统的消息,新系统命名为“华为鸿蒙”。
在中国神话传说的远古时代,盘古开天辟地之前,世界是一团混沌的元气,这元气即叫做“鸿蒙”。
先注册了名为“鸿蒙”的系统,后推出电影命名“悟空”——“正是:鸿蒙初辟原无姓,打破冥顽需悟空”(《西游记》第一章,菩提老祖给石猴赐名孙悟空后的结束诗)。
小男孩为了圆梦跋山涉水,上演贝尔式野外求生——历经重重艰险,非但没有畏缩返回,反而翻山越岭,一路反杀。
这一路,不正是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的孙悟空的经历吗?
看这个抵达城市前回眸的身姿,不正是大圣?
这一路,不但是勉励华为自己,在困难的时局中不但不会害怕,反而会更加砥砺奋进;
也是鼓励我们每一个普通人,“正视淋漓的鲜血,直面惨淡的人生”,不做生活的逃兵。
片尾,少年从90年代的小山村翻山过河后,没有找到心心念念的电影院,却跨越了时空,来到了21世纪的今天。
这一段是何寓意?
华为成立于1995年,历经三十年,成为世界通信行业巨头。这三十年里经历的重重磨难在今天回望,可以说是“弹指一挥”。
这个结尾,是华为勉励自己不忘初心,“回到从前”的自己——放下已有的身段,重新捡拾当初创业的激情,脚踏实地,重新出发,才能“找到未来”的自己,才能让巨头再崛起一次。
“让你难过的事情,总有一天你会笑着说出来。”秉持这份心态,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一天,我们可以把今天经历的困难,笑着讲给自己的孩子听。
凭借《北方一片苍茫》获得First青年影展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的蔡成杰,原本是央视法制频道的一名编导。因一直怀揣的电影导演梦,他从央视辞职。
蔡成杰深受库斯图里卡《流浪者之歌》以及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影响,对荒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情有独钟。
这个风格在他的前两部作品——长片处女作《北方一片苍茫》和为蚂蚁金服拍摄的短片《The Double》中体现的十分明显。
《北方一片苍茫》中的小寡妇,总能在善意的帮助别人的同时,神秘地命中卦命和预言;影片在具体写实地描绘现实世界的同时,又在许多细节的刻画中散发出荒诞甚至魔幻的味道。
《The Double》,导演用双胞胎来拆解和分饰人性的善恶两面(与杜琪峰《神探》的设定方法类似),探讨人的善恶选择跟人与人之间的信任链条的关系。
或许,蔡成杰能够借这部刷屏短片,为自己赢得将来执导大型制作的机会。我们拭目以待。
时下流行的短视频,大多采用竖屏拍摄。随着短视频的兴起,竖屏电影正逐渐受到行业的重视。
国外早在2015、16年,就有“竖屏电影节”在开展。
国内目前知名度较高的竖屏视频有淘宝2017年推出的《夜操场》系列。甚至已经有网友基于《夜操场》整理了竖屏视频的摄影、构图、美术等方面的制作技巧。
夜路认为,竖屏格式特别适合恐怖、悬疑、伪纪录片等类型影片,但不一定适合其他类型的影片。
期待早一天能在大银幕上看到竖屏电影。
❷ 华为悟空什么意思
相信有很毕肢多人都看过《悟空》这部微电影。它主要讲述一个小朋友因一张《大闹天宫》的电影票,独自一人前行、克服丛丛困难进城观影的故事。那么手模世,我们今天就来聊聊华为悟空是什么意思。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华为悟空的意思是因为蔡成杰导演执导的电影《悟空》,是由华为P30 Pro零外接镜头拍摄而成的,是华为首部手机竖屏电影,这种方式改变了传统电影的横幅模式,用码烂竖屏拍摄手法去延伸纵向信息,让人眼前一亮,同时这部电影很好的宣传了华为。
❸ 竖屏微电影《悟空》火了 被赞为“最棒的儿童节礼物”
孙悟空,对中国人来说,是不可磨灭的童年记忆,也是很特别的精神力量。儿童节前后,用华为手机拍摄的竖屏微电影《悟空》在社交网络刷屏了,片长8分6秒,既魔幻又现实,孙悟空的记忆点、华为手机的画质及竖屏放映等特点,引发了网友热议。
《悟空》讲了啥?
男孩为去镇上看电影历经八十一难
该片让70后80后两代都很感慨,讲的是上世纪90年代的事情。那时电影《大闹天宫》首映,男孩想去镇上看这部电影,不惜用父亲新买的钢笔换取了一张电影票,结果招来父亲的毒打,小伙伴的奚落。在一心想看大圣的激励下,男孩带上“金箍棒、手电和刀”,决定自己翻越大山去电影院。
但“理想的丰满逃不脱现实的骨感”,山中险象环生,失足落山、迷失方向、被毒蛇咬……一次次危险过后,男孩将大圣化作自己的精神支柱,戴上“紧箍咒”,直面险阻——勇斗毒蛇、火烤毒蛇、上树掏蛋、下河摸鱼,还吃虫蛹……不知过了多久,男孩终于在山脚遇到了穿着“妖精”T恤的卡车司机,乘车来到心心念念的电影院……理解起来,大概就是这个男孩像孙悟空一样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
灵感来自哪?
导演翻山越岭看露天电影的记忆
蔡成杰表示,他自己也有和片中男孩一样,充斥着“大圣梦”的童年,以及翻山越岭看露天电影的记忆。
继苹果手机请陈可辛导演用苹果手机拍摄微电影《三分钟》后,这似乎也成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商业策划,而华为手机创新地用竖屏拍摄和播放,话题性更强。蔡成杰认为,手机比起电影设备,确实存在一定拍摄上的差距。但华为P30 Pro比较轻便灵活,镜头颜色也不错,最重要的是它的微距非常好,可以解决近距离拍摄问题,还有它的广角镜头等功能也可实现不一样的拍摄效果。另外,竖屏电影对手机用户来说更友好,不需要横过来。
网友热议
大量旧物件让70后80后仿佛回到童年
《悟空》的故事开篇就呈现了一幅具有年代感乡村气息的画面——倒贴着模糊的福字,洗衣盆里的搓衣板,老旧电视中传来1990年亚运会开幕的播报声、一晃而过的西游记人物贴纸、墙上泛黄的黑白照片和日历,都将观众带回到上个世纪90年代,这些也绝对是70后、80后的强烈记忆。网友@榑木西棠说,当男孩戴上金箍咒时他哭了,果然年龄大了,泪点变低。网友们惊呼,“看到这些旧物件时自己仿佛回到童年,也仿佛看到了那些以为永远长不大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