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八佰原型
八佰原型:
1937年8月13日,日军突然从虹口、闸北、南市等地,向上海发动进攻,震惊中外的淞沪抗战爆发。
战争一开始,日军就叫嚣着要“三个月灭亡中国”。面对日军的飞机坦克,国民政府组织70余万兵力,在上海展开激烈的抗战。
在几乎没有任何屏障的淞沪平原,面对海空全面占优的日军,中国军队不得不撤出战斗。然而,却有一支特殊的抗战力量,被留在闸北的四行仓库固守,这就是电影《八佰》的原型。
(1)电影八佰是哪个真实事件改编的扩展阅读:
剧情简介
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中日双方激战已持续三个月,上海濒临沦陷。第88师262旅524团团副谢晋元(杜淳饰)率420余人,孤军坚守最后的防线,留守上海四行仓库 。
与租界一河之隔,造就了罕见的被围观的战争。为壮声势,实际人数四百人而对外号称八百人 。“八百壮士”奉命留守上海闸北,在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鏖战四天,直至10月30日才获令撤往英租界 。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八佰
Ⅱ 八佰真实原型
《八佰》的真实原型是1937年淞沪会战期间“八百壮士”抗击日军的故事。管虎创作这部电影的动机来源于他的父亲,是他的父亲告诉他当年这场战役有多么惨烈。
1937年淞沪会战是最悲壮的一战,为了掩护主力部队撤退,并在对外宣称留下来的人有八百人,这也是电影名《八佰》的含义。在电影海报中,“八佰”二字是由红色的墨写成,看起来更像是已经干涸的血迹,在这两个字的旁边,千疮百孔,每一个弹孔,似乎在诉说这场战役有多么的惨烈。
(2)电影八佰是哪个真实事件改编的扩展阅读
塑造立体的人,是《八佰》的立意与野心所在。以往战争片的主角,要么是正面迎敌的战士,要么是深入敌营的卧底。而该片却从一群逃兵的身上展开,《八佰》能在国产战争片中越众而出,恰恰是因为它“敢拍人性的真,甚至丑”。
该片拓宽了我们认识英雄的维度,他们在舍生取义前,也有过平凡的,甚至苟且的懦弱与挣扎。《八佰》的人物塑造采用了群像刻画的手法,光是主要人物就有二十来个,但这也会造成“一开始还想把每个人名记住,但后来就记混了”的情况。
Ⅲ 管虎新上映电影《八佰》的真实历史事件是什么
管虎新上映电影《八佰》是根据历史上四行仓库抵抗三十万日军的事件改编的。在这场战斗中,杨瑞符营长接到从闸北前沿阵地撤退的命令,很不情愿,因为他在这块阵地上已坚守了2个月,牺牲了差不多有一半的兄弟。当孙元良告诉他撤到四行仓库,就一个营坚守7天,掩护全军撤退时,他非常高兴。他明知有可能与他的部下全部牺牲,却说“大敌当前,男儿自应以死报国”。
兵力经过两个月的艰苦奋战,经过5次补充兵员,全营撤退到四行仓库时,包括团副谢晋元在内,仅414人。而他们的对手,是以后制造了南京大屠杀的松井石根亲自指挥的日本王牌军第三师团。战斗从1937年10月27日持续到30日,这场战斗引起了中外各方面的严重关注。10月29日,英美等国派代表向国民政府递交请愿书,最终以“人道主义原因”停止战斗。
(3)电影八佰是哪个真实事件改编的扩展阅读:
四行仓库战斗极大的鼓舞的人民抗战的士气,2015年8月13日,在淞沪会战78周年纪念日之际,战争遗址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落成开馆。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包括序厅、“血鏖淞沪”、“坚守四行”、“孤军抗争”、“不朽丰碑”及尾厅等六个部分。
纪念馆以一封谢晋元在赴淞沪战场前写给妻子凌维诚的家书开篇,展现了以谢晋元为首的“八百壮士”在国难当前之际,舍家为国的家国情怀,展现出对抗战必胜的坚定决心。
Ⅳ 电影《八佰》将为建党100周年献礼,这部电影的原型是什么
电影八佰的真实原型是四行仓库保卫战,相信大家在看到这部作品时一定有所泪目吧。这部作品中坚守的战士和牺牲的战士,以及他们奋勇顽强抵抗的时候,都让大家非常的感动。正是因为有这样一群战士的存在,才让我们现在拥有这么美好的生活。
相信大家在看这部作品中每一个场景都引起了大家的落泪,我觉得这真的值得大家好好的观赏,它不仅仅是一部电影,很多时候都向我们呈现了这部电影背后的真实故事。看完这部作品,大家一定心中激起了更强烈的爱国精神,正是这种精神让我们知道战士们的难能可贵。同时也相信在现在发达的情况下,我们依旧能够繁荣昌盛,国泰民安。
Ⅳ 八佰真实历史事件是什么
电影《八佰》真实历史是抗日战争时期著名的上海四线仓库保卫战。历史上负责四线仓库战役的其实是日本海军陆战队,因为当时只有海军陆战队在市区作战。影片中的陆军第渣滚68步兵联队虽然真的参加了淞沪会战,但确实在苏州执行作战任务,所以这也是最受诟病的地方。《八佰》的真实原型是1937年淞沪会战时“八百壮士”抗击日军的故事。关虎创作这部电影的如谈余动力来自于他的父亲,父亲告诉他这场战斗有多惨烈。
但影片从一群逃兵开始,《八佰》在国产战争片中脱颖而出,正是因为它“敢于拍出人性的真相甚至丑恶”。这部电影拓宽了我们对英雄的理解。在冒着生命危险见义勇为之前,他们也有过平凡甚至琐碎的懦弱和挣扎。《八佰》的人物塑造采用了群像的方式,光是主要人侍滚物就有二十个左右,但这样也会造成“一开始想记住每个人的名字,后来就糊涂了”的情况。
Ⅵ 八百原型
《八佰》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而来的,该电影的真实原型故事以及结局都成为了一大焦点,八百壮士原型故事出自于淞沪会战。《八佰》是一部以淞沪会战四行仓库保卫战为题材的战争片,讲述了史称“八佰壮士”的军人于四行仓库浴血奋战、阻击日军的故事。
真实原型就是淞沪会战末期四行仓库保卫战,这场战争非常的惨烈,主要是因为他们只有400多人,但他们要面对的的是30万日军。
当时中国军队陷入侧背受敌的危险境地,五十几万大军不得不往西撤退。既然大部队要撤退,那必然是需要掩护的,而负责掩护的队伍就是88师262旅524团一营。
一个营的兵力怎么可能有八百人,他们实际的人数根本没有八百人,这个营由一个机枪连、三个步兵连和一个迫击炮排组成,“编制”算满也只有452人。谢晋元之所以回答称800人,就是为了壮大军威、迷惑日军,让这场战役有那么一点获胜的可能。
虽然人数比较少,但这400个人想尽一切办法,将四行仓库从里到外武装成了碉堡,之后就是硬着头皮和日军周旋和血战整整六天六夜,抗争到了最后。在这六天六夜里,有无数双眼睛盯着这个风雨飘摇的小小堡垒,也有无数人祈祷他们能够撑到平安撤退。
就这样,他们这支号称“八百人”的队伍硬生生的抵挡住了30万日军的侵袭。事后,四行仓库巍然屹立,“八百壮士”孤军抗敌的事迹由此为人传颂。
(6)电影八佰是哪个真实事件改编的扩展阅读
这四百多壮士对抗二三十万日军,撑了四个昼夜,最大的原因是四行仓库东面和南面就是租界,日军有所忌惮,不想欧美列强干涉,不敢用重武器,反复用步兵发起冲锋。
后来还是欧美国家害怕自己遭殃,要求蒋介石放弃抵抗,于是这四百壮士被撤回了英法租界,之后立马被缴械软禁,困在租界三年多。等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攻进租界,他们通通沦为日军俘虏,大部分人都客死异乡,结局悲惨。
四行仓库保卫战从根本上讲就是一次政治表演,明知是个死局,还不惜把四百多士兵送进血肉磨坊。最迷惑的是这场保卫战死亡九人,伤了二三十人,再激烈能激烈到什么程度,而且撤入租界后一年,还出了四个汉奸,把保卫战的指挥官谢晋元给暗杀了。